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鹅绒锁 > 第154章

第154章

她回来,给她应有的哀荣。 于是,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刘禅的第三道圣旨,是册封吴贵妃为皇后。 对于这位曾跟着原身颠沛流离,而且一直帮他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的女子,刘禅心里还是相当敬重的。 而且,包括岳飞在内的大臣们对于她也极为认可。 刘禅其实并不是没想过册封高软软为皇后,但她毕竟是外族。 立她为皇后,风险还是太大了点儿。 而且,她自己也压根儿没这个想法。 所以,才有了这一道圣旨。 第四道圣旨,则是册封吴皇后的孩子为太子。 关于这个太子,当初其实闹过不小的风波。 闹风波的原因,则是因为刘禅坚持为这个孩子起名为: 谌! 第661章 我背后有金主,这点儿消费算啥呀? 听到刘禅给孩子取了个单字,谌,所有的大臣们的都是一脸懵逼。 相比于其他朝代来说,大宋皇室的孩子们起名确实是乱了一点儿。 仅从字辈儿上来说,就有太祖派、太宗派、魏王派三派并行。 但赵氏子孙显然觉得这还不够乱,他们还喜欢自创字辈儿。 比如真宗皇帝,就自创了一套字辈儿。 到了神宗之时,更是干脆不用字辈儿了,所有孩子用同一个部首的字儿做为名字。 总之,就一个乱字了得。 除了起名儿的规矩乱之外,他们还喜欢改名儿。 但是,再怎么乱也有个基本的规矩啊。 刘禅这突然冒出来一个谌,就很让人想不通。 这是准备再立一套起名的规矩?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似乎也不是不行。 但是,其他几个皇子的名字出来之后,大臣彻底懵逼了。 规律呢? 跑哪儿去了? 是我水平太低,所以没看出来吗? 我们看不出来就算了,连你岳飞都没看出来。 这是个什么情况? 于是,札子便如雪片一般飞进了宫里,纷纷想要他给个解释。 要不然,史书上没法儿记啊。 总不能直接承认,这一届皇子们的名字,都是官家拍脑袋拍出来的吧? 对于大臣们的札子,刘禅心里不屑一顾,朕没给谌儿改姓刘,你们就偷着乐吧。 再说了,其他几个皇子的名字,怎么就没有规律了? 璿、瑶、玦、瓒,这规律还不明显吗? 朕是靠着卖玉发家的啊,给孩子们起个跟玉有关的名字,不是很正常? 啊呸,朕的意思是,君子如玉,希望朕的孩子们,将来都能成为谦谦君子。 刘禅这么一解释,岳飞顿时大呼。 “有道理!” 他这么一呼,其他大臣纷纷绝倒。 好你个岳飞啊,你啥时候也学会溜须拍马了? 对于大臣们的鄙视,岳飞表示: “你说啥? 大点声儿,本帅没听清!” “......” 就这么的,一场起名风波算是无声无息的度了过去,几位皇子的名字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从定下名字的这一刻,大臣们就已经知道了,刘谌,啊不,赵谌,就是他们未来的皇帝了。 毕竟,那几位都已经君子如玉了,还怎么好意思出来争皇帝? 到时候给你们选个好地方,安心当自己的蕃王就行了。 所以,这一道圣旨下的可谓是众望所归。 对于接下来的一道圣旨,大家同样已经有了预期。 于是,纷纷看向了高软软所在的位置。 果然,刘禅的下一道圣旨,就是册封高软软为贵妃。 礼部的官员念完了圣旨的内容之后,坐在帘子后面儿的高软软整个人都激动的傻了。 甚至,连谢恩都忘了。 等她旁边的婢女提醒她之后,她才赶紧谢恩。 结果,谢了恩之后,她就大手一挥。 今天凡是参加朝会的,一人一百贯,大家同喜同喜。 听到她这么大气的打赏,刘禅真想找个人把她抓回后宫算了。 你个败家娘们儿! 今天这朝会跟平时不一样,这他娘的是大朝会。 凡是在京的朝臣,有一个算一个,全参加了。 几千人呢! 一人一百贯听着似乎不多,但加起来几十万贯呢。 有这几十万贯放在家里,咱俩晚上数着玩儿,他不香吗? 虽然心里心疼的要死,但高软软把话都说出去了,刘禅也只能笑眯眯的看着大臣们答谢。 只是,看着那一张张快要笑裂开的脸,好刺眼啊! 等一群人谢过了赏之后,刘禅便又拿出来一道圣旨。 这道圣旨的内容,同样在大家的预料之中。 大赦天下! 等这道圣旨过了之后,所有人都眼含期待地看向了刘禅。 地! 无数的地! 准确的说,是原本被金国抢走的那半壁江山。 现在都已经抢回来了! 可是对于那么多的地,一直都没有动静。 无论大臣们怎么旁敲侧击,刘禅始终都没有松口。 对于刘禅的这个反应,官场和民间有无数的猜测。 其中最多的一种猜测,就是认为岳飞要拿这些地来做文章。 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岳飞要把这些地,分给大宋的将士们。 对于这个说法,士林之中简直炸了锅。 很多人站出来大骂岳飞数典忘祖。 更有人表示,岳飞这是公然侵吞百姓的财产。 因为,这些土地在被金国抢走之前,可全是有主的。 现在既然已经收复了江山,自然应该把这些地再还给人家。 但也有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学子,则站出来公开的支持岳飞。 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这些年的事情已经证明了,没有大宋的将士们,这半壁江山我们根本就拿不回来。 所以,于情于理都应该给人家分一部分。 两拨人在各种场合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到了动手的地步。 更是有好多次,都打到了官府。 但是,官府抓了人之后,只要没有严重受伤的情况,扭头就都给放了,两边都不处罚。 这样的事情多了之后,大家便回过味儿来了。 这明显是在有意的放任大家争吵。 甚至,他们争吵的结果,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后的结果。 于是,争论便再一次的升级。 这一次,双方一改之前的单打独斗,开始了呼朋引伴。 而那些年轻的学子,几乎是连一秒都没犹豫,就找到了自己的带头人。 陆游! 陆游也没想到,自己早就已经离开太学了进入官场了,竟然还能成为学子们的代表。 对于学子们的这种行为,陆游表示。 你们怎么才来呀! 当仁不让的成了学子们的代表之后,陆游大手一挥,直接包下了京城最豪华的十座酒楼。 酒楼里每天高档房间随便儿睡,高档菜品随便儿吃,高档酒水随便喝。 吃饱喝足了之后,就只需要干一件事儿。 针对对方的观点,一条一条的找驳斥的论据去。 见到了陆游豪气的行为之后,学子们纷纷表示,学长实为我等楷模也。 对于学子们的吹捧,陆游只是笑而不语。 我背后有金主,这点儿消费算什么呀! 第662章 李清照:姐姐可不是只会高冷哦! 陆游带着一群学生在这儿逐字逐句的找依据准备反驳对方,甚至忙到了顾不上回家的程度。 所以,他并不知道,京城仅次于他们这十幢酒楼的另外十幢酒楼同样被人包了下来。 而包下这些酒楼的人,正是他的夫人,唐婉。 唐婉本就是京城有名的才女,与陆游成婚之后,更是在京城的贵妇、小姐圈儿里混的风生水起。 她包下了这些酒楼,邀请京城的贵妇及小姐们来玩儿,一时间这十间酒楼里到处都是摩肩接踵。 但是,能来这么多人,最主要的原因却不是她。 她包下这些酒楼之后,给那些贵妇及小姐们下的请柬,可是易安居士的诗词品鉴会。 易安居士,李清照! 这是一个在整个大宋都如雷贯耳的名字! 得知唐婉组织的是李清照的诗词品鉴会,而且李清照本人也会亲自出席之后,京城的贵妇小姐圈儿里瞬间就炸了锅。 本来她们收到唐婉的请柬之时,她们家里的当家人是严厉的反对她们来参加的。 因为,那些当家人大部分都正在跟陆游和他带领的那一帮学子斗的不亦乐乎呢。 这个时候,他们怎么可能允许他们的家人,跟陆游的夫人来往? 万一,这是陆游的火烧后院儿之计怎么办? 可是,李清照这个名字一出,他们瞬间闭嘴了。 毕竟,那可是李清照啊。 他们这些男人,在其他任何方面都不会承认自己不行。 但是,诗词写不过李清照? 那他娘的不是很正常吗? 这方面不是我不行,是大宋的男人基本都不行。 所以,这事儿不丢人。 咱们谁也别笑话谁! 想到这里,他们不约而同的有点儿想把请柬抢过来,自己去参加这个聚会。 但是,最终不但没抢到,反而吃了不少的白眼儿。 就在这些老爷们儿因为不能去亲自见见李清照而捶胸顿足之时,全京城的贵妇和小姐们已经云集在了唐婉包下的那十幢酒楼。 但等她们到了酒楼之后,却第一时间羞愤的想要掩而而走。 因为,见到李清照的第一眼,她们便真正明白了一句话。 岁月不败美人! 此时的李青照,已经六十三岁。 她的双鬓早已经有了白发,脸上也有了皱纹。 但此时的她,只是简单的梳着云鬓,带一支圆头钗,身着青色对襟百迭裙往那里一站,便让人不由的想要高歌。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 就连一直以气质清丽而著称唐婉站在她旁边,也变成了小家碧玉。 至于那些前来参加聚会的贵妇、小姐们,更是连站在她身边的勇气都没有。 实在是,谁也不想当背景板啊。 见到这一幕,李清照只是微微一笑。 既然高冷的姐姐你们不习惯,那姐就换一挂好了。 于是,诗词鉴赏会就临时变成了品酒大会。 一听品酒,众贵人小姐们顿时来了兴致,这我们熟啊。 开席不久,便有人提议行飞花令。 结果,这可就苦了姐姐了。 没办法,文采太高,就没有这姐姐接不上的令。 所以,一场酒席下来,这姐姐差点儿没喝上一口酒。 这尼玛能忍? 换! 打麻将! 于是,这姐姐手拿一壶绿蚁酒,找了个圆凳坐中间。 而她的周围,围着六桌麻将。 这姐姐就这么一边喝着酒,一边转着圈儿,愣是把周围六桌,十八位贵妇、小姐们身上的首饰赢得一件儿不剩。 这一幕,把那些挤不上桌,只能在一边儿观战的其他贵妇、小姐们看的是目瞪口呆。 这就是偶像的实力和平时行事的风格吗? 看到这样的偶像,更爱了怎么办? 而此时的李清照,已经喝下了三壶绿蚁酒,也稍微有了一些醉意。 抬着朦胧的醉眼,看了一眼周围人脸上的表情之后,这姐姐抬头便轻声吟唱道: “酒香盈袖,宴启华堂,欢声雷动京华。 旧垒新光岳帅,威震天涯。 金兵已遁千里,喜神州、再沐朝霞。 心欢畅,赞忠良武勇,气盖云崖。 回首当年烽火,流离苦、多少泪湿琵琶。 今日重归故里,笑语喧哗。 休言女子无志,笔端情、亦诉兴亡家。 声声慢,愿山河永固,岁岁花发。” 随着李清照一首声声慢落下,摩肩接踵的酒楼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这就是偶像的实力吗? 这姐姐扔下麻将还不到三息吧? 一首声声慢就这么水灵灵的出来了? 这......都不用思考一下儿的吗? 看着周围惊到合不拢嘴的贵妇和小姐们,唐婉毕竟也是词中高手,所以比她们更快一点儿反应过来。 但也正是因为她同样是词中高手,她更明白这种如水银泻地一般的佳作有多么难得。 于是,她一边迅速的拿过笔墨把刚才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一边笑着问道: “姐姐,这首声声慢有没有题目呀?” 听到唐婉的话,李清照微微一笑。 “就叫......庆旧都收复吧!” “好!” 说着话的同时,唐婉便郑重的记下了这一题目。 记完了这后,她才笑着看向了周围的贵妇和小姐们。 “既然我们今天的聚会就是为了欣赏姐姐的诗词,那不如,就从这一首新作开始吧?” 听到唐婉这句话,周围的贵妇和小姐们几乎是同时往后退了一步。 而且,她们心里还同时冒出来一个想法。 我们算什么东西,也配评价偶像李清照? 见无一人先作声,唐婉便笑着看向了李清照。 “姐姐,看来大家都被您给惊住了,一时不敢发言。 那不如就由妹妹先来抛砖引玉,好吗?” “好啊,你喜欢哪一句?” 听到李清照这么问,唐婉想都没想便说道: “当然都喜欢。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一句。 回首当年烽火,流离苦,多少泪湿琵琶。” 说完这一句,唐婉的脸上已经有了泪痕。 拿出手娟儿擦了擦眼泪之后,她才接着说道: “当年国变之时,我刚刚出世。 当时,我祖父在朝中任鸿胪寺少卿,国变之时......” 说着说着,她便已经泣不成声说不下去了。 而整个酒楼之中,也一时间哭声一片。 就在这时,有一人突然说道: “姐姐,我最喜欢’旧垒新光岳帅,威震天涯。 金兵已遁千里,喜神州、再沐朝霞。 心欢畅,赞忠良武勇,气盖云崖。’这几句。 如果没有岳元帅的话,说不定金兵早就已经打过来了。 而我们这些女子,说不定也早已经零落于金兵的铁蹄之下。” 第663章 冢中枯骨罢了! 这位女子的话说出来之后,立即引起了大家的认同。 于是,话题一下子就转向了对岳飞的赞扬。 甚至,中间还有人一时兴起,赋诗唱和,引起了众人的一片赞誉。 眼看场子已经热了起来,中间不知是谁提了一句。 “我们今天能在这里聚会、饮酒、品诗,肆意享受着太平日子,全靠岳元帅和咱们大宋的将士们。 按理说,官家就算怎么赏赐岳元帅和将士们都不为过。 可是,最近我怎么听说好多人在批判元帅呢。 好像是说......说他不该给将士们分地? 你们说这是什么道理呀?” 这话说出来之后,在座的贵妇们立马噤声了。 但是,这些话也同时引起了一堆小姐们的认同。 “是啊是啊,最近我也听说了,这事儿好像闹的挺凶呢。 我父亲和大兄最近天天早出晚归的,好像是在搞什么辩论。 虽然我也不懂他们辩论的是什么,但听他们的意思,好像是说岳元帅做的不对。” 这句话说出来之后,马上就有人反对道: “岳元帅哪里做的不对了? 不就是给将士们分点儿地吗? 这事儿真有这么严重?” 见有人反驳自己的话,刚才说话那位小姐马上回道: “我也不知道啊,听父亲和大兄的意思,好像是怕......” “怕什么?” “怕那些贼配军有了地之后,会造反?” “你怎么能把将士们称为贼配军呢? 要是没有他们,说不定你就被金军给掳走了。” “你......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呢? 这又不是我这么说的,是父亲和大兄他们说的。 而且,好多人都这么叫。” 辩驳了一句之后,那小姐可能觉得委屈,竟捂着脸呜呜呜哭了起来。 眼见有人哭了,李清照与唐婉以视了一眼之后,便起身走到了那位小姐的身前。 掏出自己的手绢儿替那位小姐擦了擦眼泪之后,她才微笑着问道: “这位妹妹,那你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你觉得岳元帅做的对吗?” 一抬头,发现是自己的偶像在给自己擦眼泪,而且还笑着和自己说话,那位小姐一下子就羞红了脸。 然后,她支支吾吾的说道: “父亲和大兄他们都说元帅做的不对,我......我也不知道。” 听到这个回答,李清照脸上的笑意丝毫未变。 “你不用管你父亲和大兄,只问问你自己的本心。” “我吗?” 看到李清照点头,她竟真的认真闭眼思索了起来。 过了好大一会儿,她才突然睁开了眼睛。 “我觉得元帅做的对。” “哦? 为什么?” “因为他们立了大功啊,我看历史上立了大功之后,经常有赏赐良田的例子。 既然以前可以,现在为什么不行?” 听到这个答案,李清照比刚才笑的更灿烂了。 “那既然给有功将士们赏赐良田是对的,你知道你父亲和大兄为什么要反对吗?” 听到这句问话,那不姐懵懂地摇了摇头。 看到她摇头,李清照笑着看了看她,又扭头看了一眼一个个看向自己的众人。 然后,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又拿起酒壶喝了一口之后,才开口说道: “因为,他们老了。” 李清照这句话说出来之后,洒楼里马上就炸了锅。 那些小姐们,大部分只是震惊于那句她们老子。 但那些贵妇们,却有很多人听懂了她的弦外之音。 见自家的顶梁柱被人当面讽刺老了,她们下意识的就要出口驳斥。 但是,李清照的年龄在那里放着,她比在场大多数人都大。 更重要的是,她的名气在那里放着。 因此,虽然心里气怒异常,但话说出口之时,她们也没敢放肆。 而是斟酌着问道: “姐姐,反对元帅给将士们分地的人之中,老少皆有。 您怎么能一概而论,说他们老子呢?” 虽然这话说的极为克制,甚至是客气。 但是,李清照听到之后,仍然是不屑的嗤笑了一声。 笑完了之后,她拿起手边的酒壶仰头又喝了一口。 然后,才开口说道: “反对岳元帅给将士们分地的那些人,无论他们的年龄是大是小,他们的心都已经腐朽如冢中枯骨。” “李......姐姐,您怎么能这么武断呢?” “呵呵,我武断吗? 他们为什么反对元帅给将士们分地? 无非就是舍不得与士大夫共天下那一套而已。 对于士大夫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他们当然舍不得把土地分给那些他们眼里的贼配军。 可是,他们但凡敢睁眼看看这个世界,不会发现这个世界早就变了。 原来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 时代已经变了,他们却还死死的抱着原来的那一套不舍得放手。 这不冢中枯骨,又是什么?” “你......姐姐你什么意思? 你的意思是,大宋不愿意与士大夫共天下了?” 听到这句极为不客气,甚至是用心极为恶毒的反问,李清照一下子笑了。 笑的张扬、放肆。 但没有任何人敢上前打断她,所有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放肆的笑。 甚至对她笑声里传递出来的不屑,也只能忍着。 终于,她笑够了。 然后,她扫视了一圈儿身边的人。 这一眼,让周围的人都不约而同的后退了一步。 看到这个效果,她的嘴角才重新露出了笑。 “我何时说过大宋不再与士大夫共天下了? 从官家以及岳元帅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大宋仍然会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一点,并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 她说到这里之时,在场的大部分人不由的松了口气。 但是,她们一口气还没放下,就听到李清照接着说道: “但是,士大夫的根基变了。” 这一句话,说的在场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 “嗯? 姐姐这句话什么意思?” “呵呵,听不懂吗? 何为士大夫? 简单来说,家中有田,朝中有官。 进可代天牧民,退可耕读传家。 甚至,耕读传家比代天牧民更加的重要。 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能永立潮头之上。 正是因为这个,所有的士人阶层,才会把土地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了?” “咱们大宋的第一女首富你们都知道吧? 看看她,不就知道了?” 第664章 士大夫们的命根子变了! 李清照一提大宋第一女首富,在座的众人都是眼前一亮。 高软软的名号,在座的谁不知道啊? 从大理皇后变成大宋的诰命,又变成宫里的女官,再变成大宋的女首富。 不对,把男的算上,这位还是首富。 而且,已经有明确的消息,这位马上又要变成贵妃了。 这一生过的,她们看过的画本儿里,都没有人能过的这么精彩。 这样的一个人,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但恨完了之后,她们脸上更多的是迷茫。 这位的一生虽然精彩,但跟士大夫有啥关系? 李清照的话说完了之后,就一直在注意着周围人的表情。 只是稍一打量,她就猜到了她们心里在想什么。 于是,没等她们发问,她就继续说道: “你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位的一生,她自从到了大宋之后,除了官家的赐田之外,可有再购置过一垄土地啊?” 她这么一问,众人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高软软到底有多少产业,在座的没一个清楚。 但是,她从来没在大宋买过一分土地,这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一看到她们摇头,李清照脸上的笑容又明媚了几分。 “现在你们发现了吧? 那位可是从来没买过一分的土地,但是,人家依然在短短时间里面跃迁到了整个大宋最顶级的阶层。 你们觉得,她靠的是什么?” 她的话刚一问出来,就有人马上回道: “那当然是靠着官家的宠爱啊。” 这话一出,顿时无数人附和。 “对啊对啊,那高软软也是个女子而已,能成为大宋的首富,全是靠着官家的宠爱。 如果官家也......” 说到这里,声音顿时戛然而止。 如果官家也这么宠我? 这话说出去,官家宠不宠不知道,回家挨一顿倒是很有可能。 见众人突然不敢说了,李清照冷笑一声,看向了她们。 “你们以为,那位能取得今天这么大的成就,仅仅是因为官家的宠爱?” “啊? 难道不是吗?” 听到她们这么问,李清照突然叹了口气。 “哎,你们要是这么想的话,还是老老实实在家里相夫教子吧。” 一听她这么说,顿时有人不服气了。 “姐姐您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吧? 我们只适合相夫教子? 姐姐你的闺中诗词可是咱们大宋一绝啊。” 这话说的可就相当不客气了,等于是直接质问李清照。 要论恋爱脑,谁能比的过您啊。 你也配来说我们? 听到这句话,李清照并没有生气,而是提起手边的酒壶,仰起头又饮了一口。 一口饮下之后,她用袖了擦了一下流到腮边的残酒,吐出一口洒气之后,才看着众人说道: “你们说的没错,曾经的我确实只想着相夫教子,享尽闺中之乐。 但是,国破家亡的际遇,让我不得不把目光从闺房移到这天下。 这些年来,我看到了太多的颠沛流离、妻离子散,看到了太多乱世之下的蝇营狗苟。 但是,我同样看到了绝望之下孕育而出的希望。” “希望?” “对! 一个彻底解决大宋之患的希望。” “你说什么? 彻底解决大宋之患的希望?” “对! 这些年的事实,相必你们也看得很清楚了。 没有大宋的将士们,我们根本不可能迎来今天这种好日子。 但那些将士们不欠我们的,人家凭什么要无缘无故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为了我们的好日子而杀敌? 所以,这些将士们必须要赏。 而且,最好的奖赏,就是土地。 孟子有言,有恒产者有恒心。 只有这些将士们有了自己的土地,他们才能心无二志的在前方杀敌。 而我们,也才能躲在他们的身后,享受他们带来的太平日子。 如果你们不信的话,可以设想一下。 如果我们的将士们只是为了军饷而上阵杀敌的话,一旦哪一天朝廷付不起足够的军饷了,会怎么样? 恐怕到了那个时候,不用敌人到来,我们就会成为那些饿兵的刀下亡魂。” 李清照这么一说,众人还真照着她说的方向开始想。 今天能来参加这个聚会的人,除了有一定的身份和家世之外,更重要的是,她们都读过书。 读过书的人,多少都会明白一些事理。 因此,当李清照把这个设想摆在她们面前之时,她们仅是稍微一想,就感觉到了手背发凉。 因为,这样的事情,其实有过太多的例子了。 前些年,到处流窜的叛军以及土匪,可没比金兵少祸害百姓们。 一下子,她们便觉得李清照说的话有道理。 但有道理归有道理,每个人的立志是不同的。 尤其是那些贵妇们,她们很清楚自己的家庭或者说家族在大宋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生态位。 如果真的把大量的地分给了士卒,那他们能得到的,岂不是就少了? 你想吃肉没问题,但不能从我的碗里拿啊。 如果为了保证士卒的利益,而损害我们的利益。 呵呵,休想! 想到这里,便有一个看起来四十来岁的妇人站出来说道: “姐姐,你说的话确实有理。 但是,我们大宋能有今天的书面,也不完全是那些将士们的功劳。 朝廷上上下下的每一个人,包括各世家大族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总不能论功行赏的时候,只赏士卒,却不赏旁人吧?” “你怎么知道官家不会赏赐其他人?” “可是,土地一共那么多。 如果都赏赐给了士卒,别人哪儿还有东西可赏啊? 总不能给士卒们赏可以传家的土地,却给别人只赏一些铜板布帛吧? 这不公平!” 听到这句话,李清照一下子笑了。 “铜板布帛确实不能传家。 但是,如果这些铜板布帛变成了工坊呢?” “你说什么? 工坊?” “对!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时代变了。 或者说,士大夫的命根子变了。 以前,士大夫的命根子是土地。 但是,以后的士大夫们的命根子,将会变成工坊。” 第665章 谁授意她的呢? 以后士大夫的命根子,将会变成工坊。 听到这句话之后,在场的人全是一脸诧异。 就像是,听到了极荒谬的笑话一般。 “工妨? 那岂不是要让我们变成商贾? 这怎么可能?” “对呀! 我们是耕读人家,怎么可能从事商贾那等贱业?” “就是,我们怎么可能从事那等贱业呢?” “可是......商贾也不能完全算是贱业吧? 那位女首富,不就是商贾吗? 她不就马

相关推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烈驹[重生]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痞子修仙传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总统(H)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