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这仗估计是非打不可了。 但他是真不认同这种做法,既没有打的理由,更没有打的必要。 所以,干脆自己争取来当这个使者。 大理自靖康国变之后,之所以对大宋怠慢,也不过是因为金国势强,如果与大宋走的太近的话,怕金国会迁怒于他。 如果自己当了这个使者的话,到了大理之后,只要把这一次岳飞出征的战果向他们如实告知,相信大理的皇帝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只要大理的态度够恭敬,这一仗说不定也就打不起来了。 而且,他刚才的一番话有理有据,相信官家应该是不会拒绝。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他的一番话,却让刘禅嫌弃的不行。 这......就是大宋使者的作风? 他们不会真以为使者的作用,就只是为了给两国之间带来和平的吧? 他们都不学历史的吗? 难道他们不知道,大汉的时候,使者的存在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给本国带来利益啊。 不能给本国带回利益,那要这个使者有什么意义? 想到这些,他已经完全没了再跟这刘大中说下去的兴趣了。 “朕知道了,爱卿退下吧!” 说完之后,他就扭头看向岳飞。 “爱卿,朕决定了,就由你来出使大理。 等你选好了随后的人手之后,我们再商议具体的章程。 退朝!” 说完了之后,压根儿没给岳飞拒绝的机会,便直接宣布了退朝。 刘禅这边一溜烟儿走了,却留下岳飞满脸的懵逼。 不是,这事儿怎么转了半天,又到我手里了? 但他懵逼,别人可不懵。 这一段时间他们也都看出来了,这官家啊,现在是除了岳飞谁都看不上。 既然如此,那还想什么呢? 搞不定官家,那就想办法搞定岳飞啊。 于是乎,还没等岳飞反应过来,就被大臣们团团围在了中间。 第77章 什么?大理发现新铜矿了? 原本大家也没打算搞得这么直白,但没办法,现实的诱惑太大了啊。 看看韩世忠,看看刘光世,看看张浚,这仨原来是个什么境遇? 说起来官职一个比一个高,但实际上权力被收的比那乞丐下工时的碗还干净。 可是现在呢? 就因为岳习一句话,这是面子也回来了,兵权也回来了。 尤其是韩世忠和刘光世,跟着岳飞出去打了一仗,距离名字登上史书已经只差死一死了啊。 哦,对,还有赵鼎,当初罢相贬往泉州之时,那叫一个凄凄惨惨切切。 现在呢? 同样还是岳飞一句话,他赵鼎只怕连泉州哪个县的小媳妇儿好看都还没搞清楚呢吧,就又官复原职了。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岳飞现在已经不只是岳飞了啊,他还是建功立业的金梯子。 但这金梯子也不能只仅着韩世忠几个人用啊,大家一个阵营这么久的难兄难弟了,这种好事儿大家不得一起帮着分担分担? 岳飞此时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人,那是一个头两个大。 被敌人包围的经验岳飞丰富的很,但被自己人包围,这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总不能,使出自己的杨家枪来个横扫千军? 正在他左右为男之时,就听赵鼎在外围猛的咳嗽了几声。 然后便怒其不争的说道; “你们这是干什么? 还记得这是哪里吗? 这是垂拱殿,不是菜市口。 你们这样围着鹏举成何体统? 都散了散了,鹏举的为人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有合适的机会他还能忘了你们?” 赵鼎说完了之后,众人心里忍不住的腹诽。 好你个赵鼎啊,你这是自己上了房,就要撤了我们的梯子啊。 你自己都已经吃上大肘子了,我们才喝到一口肉汤,我们不积极一点儿行吗? 但赵鼎毕竟是宰相,虽然是刚复职的宰相,那还是宰相,他这一吆喝之后,众人虽然不乐意,也只好散开。 哼,大不了我晚上再偷偷去,那你总管不着了吧? 待众人散了之后,赵鼎满脸欣慰的看向岳飞; “鹏举,做的不错!” 赵鼎算是自己的前辈了,虽然这一次他能官复原职,与自己有很大关系,但岳飞并没有任何居功的心思,一听他夸自己,赶紧回道: “老大人抬举,鹏举愧不敢当啊!” “鹏举何愧之有? 是老夫糊涂了,受了鹏举这么大恩,竟然现在才知道。 老夫欲在明月楼设宴,不知鹏举可否赏光啊?” “老大人有请,飞不敢不从!” “哈哈哈,走!” 明月楼,天字一号房间之内,岳飞随着赵鼎进去了之后,才发现韩世忠、刘光世、张浚以及刘大中四人都在。 一番觥筹交错之后,岳飞看向赵鼎。 “老大人,飞有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 “鹏举有话真说便是!” “老大人,飞想知道,老大人为什么要向官家建议进兵大理。” 岳飞问完了之后,其他几人也都看向赵鼎。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赵鼎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杯酒,饮下之后才说道: “其实,老夫的本意并没有想真的灭了大理国。” 赵鼎这句话可把众人吓的不轻,你没想灭国的话,你在朝堂上点什么火? 现在好了,官家认真了,已经决定要出兵了,你现在说你没这么想? 你丫的不会是和大理有什么仇吧? 见几人全都面色不善的看向自己,赵鼎继续说道: “老夫提这个建议当然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 “因为这一次你们实在是打的漂亮,一战消灭了金兀术近十万大军不说,更是拓土千里。 原本这是件大好事,可是老夫没想到,官家竟然这么快就又提北伐之事。 官家想要进取当然是好事,但老夫就怕官家被这一次的胜利冲晕了头脑,认为金国真的是不堪一击。 一旦轻敌冒进的话,将来恐酿成大祸。 所以,老夫便想另找一个靶子来转移官家的目标,好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彻底整合这一次新打下来的州县。 这就是老夫这么做的第一个原因。” “老大人所说,实乃谋国之言,吾等不如也!” 摆了摆手,对几人的夸奖或者说奉承付之一笑之后,赵鼎又接着说道: “至于为什么这个转移官家视线的目标会选上大理,则有两个原因。” “哪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大理最近几年确实是有些不安分,不得不对其敲打一番。” 赵鼎说完之后,韩世忠点头说道: “确实,大理近些年确实是有些不安分了。” “至于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大理有铜。” 这个原因一说出来,几人虽然对他敬重,也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儿。 这也值得一说? 大理有铜矿的事儿,谁不知道啊。 但总不能为了一个破铜矿,就灭了人家的国家吧? 见到几人的表情,赵鼎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 “如果老夫所说的,是一个每年出产至少五千万贯的铜矿呢?” “你说什么?” 看着震惊的直接站起来的几人,赵鼎自顾自又给自己倒了杯酒,喝完之后,又慢条斯理的把杯子放下。 眼见几人急的眼都红了,赵鼎才继续说道; “老夫也是到了泉州之后,偶尔的机会从一个经常在两国之间行商的商人口中得知,大理国新发现了一个铜矿,其规模比我们现在所知的任何一个铜矿都要大的多。 但大理国显然也深知怀璧其罪的道理,一直对这个消息秘而不宣。 从那个商人口中得知了消息之后,老夫便秘密派了人前去查探,事实确实如他所说。 但老夫也并未想过要灭了大理国,老夫原本的想法只是以大理对我大宋不敬为由,狠狠的对其敲打一番,使我大宋能趁机从那铜矿之中分一杯羹而已。 结果,没想到官家竟然直接决定灭了大理国。 而且,老夫能看出来,我刚提这个建议的时候,官家对大理压根儿就不感兴趣。 是在看了舆图之后,才突然决定要出兵灭其国。 如果不是老夫真的没和官家商量过,老夫都要怀疑官家是不是早就有灭了大理的心思,才故意和老夫演双簧呢。” 赵鼎只是随口的一句话,韩世忠心里却是咯噔一下。 然后,他下意识就看向了张浚,一看对方的眼神,他就知道对方和自己想到一起了。 于是,他看向几人说道: “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官家确实是早就有了灭掉大理的心思,正好你又提出了这个建议。 所以,官家才顺水推舟?” 第78章 鹏举你当以“汉使”为师! 韩世忠说完了之后,除了张浚之外,其他人都疑惑的看向他: “良臣,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官家早就知道了大理发现新铜矿,而且储量巨大的事,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动手。 所以你今天提出来之后,官家便直接顺水推舟把这事定了下来。” 他这么一解释,众人非但没懂,反而更加的疑惑。 尤其是赵鼎,因为他对这个事儿了解的最多,所以疑惑也更深。 “不可能吧? 根据我打听到的消息,那个铜矿发现不过几个月的时间。 向我透露消息的那个商人是因为与大理皇室有来往,才无意中知道了消息。 他知道消息的时候,那个铜矿发现不过一月时间。 他又正好曾经受过我的大恩,才会在一次闲谈中无意说露了嘴。 而我派去打听消息的人其实并没有打听到特别有用的消息,我还是从一些蛛丝马迹以及大理国反常的态度之中反推的这件事情。 既然大理国对这个消息封锁这么严,官家怎么会知道?” 结果,这话刚一问完,还没等韩世忠回答,赵鼎就不思议的说道: “良臣,你的意思是说,官家在大理有自己的渠道,能知道关于大理的任何事情?” 看着赵鼎不可思议的眼神,韩世忠悠悠的说道: “如果,不止是大理国呢?” 如果刘禅知道韩世忠的脑补,估计能笑死,但这会儿众人听到他这话之后,一个个都是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太可怕了。 眼见众人一个个吓得噤若寒蝉,张浚出声说道; “好了,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向岳飞: “鹏举,关于出使大理的事儿,你是怎么考虑的?” 见张浚又把话题撤到了自己身上,岳飞一脸的苦笑。 “不瞒各位老大人,如果要是直接出兵大理的话,飞责无旁贷。 但是,这出使的事儿,真是让人一筹莫展啊。” 看岳飞确实是发愁,张浚又把目光转向刘大中。 “立道兄,你乃是礼部尚书,出使的事儿你最擅长,你觉得该怎么办?” 之前刘大中是一直反对向大理出兵,而他那以退为进的办法被官家否了之后,他更是不想再搭理这个事儿。 如果不是因为和几人私交都特别好,今天这个宴席他压根儿不会来参加。 但就算是来了,他也已经想好了,如果他们说到出使的事儿,自己就当个哑巴。 不阻止,但也不参与。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赵鼎竟然扔出来这么大一个炸弹。 年产出至少五千万贯的大铜矿啊! 五千万贯什么概念? 大宋半年的财政收入! 自秦朝算起,比其他的东西,大宋可能比不过。 但是,如果比财政收入的话,大宋敢指着任何一个朝代大声的说一句,你们都是垃圾。 大宋一年破亿的财政收入,放在其他朝代,那根本就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就算强盛如大汉,大唐,在挣钱这一方面,在大宋面前也仍然是个弟弟。 可是,现在有人告诉他,有一个年产出达五千万贯的铜矿? 那还等什么呢? 赶紧占了呀! 他这就属于标准的三观跟着铜矿走,但刘大中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此时的他,早就把他之前反对出兵的那些理由丢到了爪哇国。 一听张浚把话题扯到了自己身上,他便不假思索的说道: “这事儿其实很简单!” 听到刘大中说简单,岳飞都快疯了。 “简单? 这比打仗难多了好吧!” 见岳飞抱怨,刘大中笑着说道; “鹏举啊,这个事儿其实真的很简单。 你不会,你找个老师不就行了?” “老师?” 念叨了一遍这两个字之后,岳飞悟了。 原来这刘大中是想当自己的老师啊? 行吧,孔子曰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人家是礼部尚书,人家会的那些东西,自己确实弄不了,那就拜个师又何妨? 一想到这里,他就站起来准备给刘大中行拜师礼。 刘大中被岳飞这个动作弄得是一头黑线。 赶紧将岳飞按回了座位之后,他才说道: “鹏举啊,我可不是让你拜我为师。” “立道兄你这太谦虚了吧?” 刘大中一边摆手一边说道: “不是我谦虚,而是我大宋任何人都当不了你的老师。” 刘大中这话说的无比笃定,笃定的岳飞头都大了。 “啊? 那我该以何人为师?” 刘大中刚才那句话说的太过笃定,不仅是岳飞,其他人也都看向了他。 我大宋任何人都不配为师? 呵呵,老夫倒要看看,在你刘大中的心里,到底是谁能把我大宋所有人都比下去。 顶着众人审视的目光,刘大中郑重的吐出了两个字。 “汉使!” 这两个字让众人都是一头的雾水。 “汉使? 什么意思?” “睡他太后、抢他皇后、杀他大臣、打他皇帝,只要能为大汉带来足够的利益,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只要你敢还手,我大汉天军顷刻即至的那个汉使!” 终于明白了刘大中的汉使是什么意思之后,众人都像怪物一样看向刘大中。 此时几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刘大中。 先不说你的职务是礼部尚书,维护礼仪就是你的生命。 几十年来你特么都是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啊,你到底是怎么一脸淡定的把这些话说出来的? 见众人都用那种看错你了的眼神看着自己,原来一脸郑重的刘大中不由的低下了头。 刚才那些话确实跟他平时的形象反差太大,更重要的是,那些话其实完全违背了他做人的原则。 但是一想到那年产出至少五千万贯的大铜矿,刚刚的那点儿愧疚睡意就烟消云散。 只不过,当他再抬起头来的时候,眼眶里仍然蓄满了泪水。 “只要能把那年产五千万贯的大铜矿带回大宋,世人怎么看我刘大中,史书如何记我刘大中......不重要!” 第79章 陆游到底是不是秦桧的人? 只要能把那年产五千万贯的大铜矿带回大宋,世人怎么看我刘大中,史书如何记我刘大中......不重要! 刘大中这句话说完之后,众人不约而同的离席。 然而,面对着刘大中郑重的向他一揖。 看出来众人的心意,刘大中蓄满眼眶的泪最终还是没忍住,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落了下来。 用袖子将眼泪擦干了之后,他也同样站起来向众人回了一礼。 一众人再次落座之后,气氛相对于刚才一下子变得沉重了起来。 刚才刘大中的话,岳飞完全听了进去。 只是一时间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办,一边思考,一边不知不觉的就给自己倒了杯酒,并且无意识的就送到了嘴里。 正在这时候,韩世忠突然说道: “鹏举啊,你准备睡他的太后,还是准备抢他的皇后?” 噗....... 岳飞敢发誓他真不是要喷韩世忠一脸,实在是他刚才的话....... 见韩世忠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看着他那一脸错愕的表情,众人差点笑抽在位置上。 待众人笑完了之后,赵鼎才说道: “鹏举,刚才立道兄(刘大中,字立道)的意思你应该明白了吧?” “老大人,我明白。 既然我们这一次是以灭其国为目标,那使者的作用,就是要激怒对方,迫使对方犯错,这样我们才能有出兵的理由。 毕竟我大宋乃华夏正朔,讲究师出有名” 赵鼎看着岳飞欣慰的说道: “没错,确实是这样。 不过鹏举你打人没问题,但要让你气人的话,估计不太行!” 赵鼎这话一出,岳飞一下子就找到了知音。 “还请老大人教我!” “哈哈哈,我可教不了你! 不过我倒是有个副使的人选想要推荐给你,就是不知道你敢不敢用!” “敢!” 见岳飞毫不犹豫的答应,赵鼎笑着说出了一个名字。 “胡铨! 你敢不敢用?” “胡铨?” “对啊,他那张嘴,连老夫都怕,估计大理君臣在他面前连一合之力都没有。 到时候他负责闯祸,你负责等他闯完了祸之后及时带着大军赶到。 有你们两个人配合,老夫相信大理必将入我瓮中。” 赵鼎赵说,岳飞的眼睛越亮。 “好! 谢老大人!” 一场宴席在宾主尽欢中结束,岳飞骑着马刚到家门口,就见门口站了个人,定睛一瞧,正是之前的观察使陆游。 看到陆游,岳飞心里就是一阵的复杂。 最初因为张浚提醒他和秦桧走的近,所以岳飞对他一直十分的提防。 但后来他真带着八百人将泗州城围困了一个月,等一个月之期到了之后,更是把兀古力的人头提到了他的面前。 自那之后,岳飞对他的印象便大为改观。 想到他才十几岁的年纪,就能有这样的军事才华,岳飞甚至生起了培养之心。 可是大军凯旋的第二天,就听说他又进了秦桧的府邸。 认识到这是个彻头彻尾的秦桧党羽之后,岳飞现在对其只有厌恶。 见他守在自家门前,岳飞只装作没看到他,骑着马就往自己家走。 但陆游却直接挡在了岳飞的马前。 “学生拜见元帅!” 见路被挡住,岳飞一拉缰绳,就准备从他旁边绕过去,陆游却是再次挡在了马前。 “元帅,学生想随您出使大理!” 见躲不开,岳飞干脆也不躲了。 “呵呵,上次官家命你为观察使,本官才不得不与你打交道。 现在战事结束,你的观察使也卸任。 现在你只不过是个无职无权的太学生而已,你凭什么和本官一起出使? 你,配吗?” 岳飞故意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希望他能知难而退,但陆游却像是毫无所觉一样,也不接岳飞的话,自顾自的说道: “元帅,学生知道您此次出使责任重大,万万出不得一丁点儿差错。 可是,出使大理的队伍庞大,您就能确定您带去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人吗? 万一其中混有您的对手派去的人,关键时刻给您搞一些破坏的话,说不定就会累的元帅辜负了官家的期望。” “呵呵,这个就不劳你操心了,本官自会认真的排查。” “排查就一定能排查的干净吗? 毕竟人心隔肚皮,与其如此,您何不干脆让我随您出使呢? 毕竟您知道我就是秦相的人,如果真出了什么纰漏,也可以成为您扳到秦相的武器不是?” 陆游这句话,让岳飞心头的疑惑更甚,下意识便死死的盯住了他,想看透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他从来不掩饰他跟秦桧交往的事实,甚至多次在公开场合以秦桧的人自居。 但是他做的事儿又从来没维护过秦桧的利益,比如上一次在泗州,如果是秦桧一党的其他人,一定会想方设法给自己使绊子,可他从来没有这么干过。 他倒是也给秦桧传递过关于泗州的信息,但都是一些公开信息。 关于军事方面的机密信息,他从来没传递过。 尤其是当初决定撤离泗州之时,如果是其他人,应该随着自己一同撤离,毕竟待在自己身边才能得到更多有利的消息。 可是他没有,他宁肯签军令状,也要带着八百人把兀古力继续拖在泗州,以牵扯对方更多的兵力。 虽然最后并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但那也是因为形势变化太快,金兀术突然就中风了,自顾不暇,无法给他派出援军。 但不论最终的效果怎么样,他这么做,完全不符合秦桧一党的利益。 所以,岳飞一直想不太明白,这陆游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一时想不明白,岳飞便也不再多想。 “你想随本官出使大理,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秦桧的意思?” “既是学生自己的意思,也是秦相的意思!” “出使大理山高路远,你就不怕出点儿什么意外,再也回不来了吗?” “能死在元帅的手里,乃是学生的荣幸。” 陆游这句话差点儿没让岳飞一鞭子抽在他身上。 你丫的,这意思是只要你出事儿了,不管是不是我干的,都赖我身上了呗? 你这小娃娃怎么敢的? 第80章 替朕问问南蛮,还记得相父的约定否? 御书房,刘禅手里正看着岳飞送来的出访团的名单。 刘大中? 哦,就那个水平不怎么样的礼部尚书啊! 岳爱卿竟然推荐了他? 他不是水平不行嘛,爱卿为啥会推荐他? 看来上次自己看走眼了,他一定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长处,以后要重点观察,多多使用。 陆游? 就是上次那个太学生? 他才十六岁,爱卿就这么看重他? 嗯,可以可以,以后好好培养。 胡铨? 这谁啊,既没听过也没见过,哪冒出来的人? 莫非不在京城? 无所谓了,爱卿推荐的人肯定不一般,等出使回来再见吧。 然后,没了....... 看到这就仨名字的出使团名单,刘禅都无语了。 岳飞你是故意的吧? 平时朕让你推荐人,你不愿意。 现在好不容易有个机会了,你就推荐仨? 仨人够干什么的呀! 你就不能一次推荐个三千五千的吗? 真是气死朕了! “爱卿啊,这人是不是少了点儿?” “啊?不少了啊! 臣一个正使,三位副使,使团一般不都是这个配置吗?” 岳飞这句话让刘禅有点儿懵。 你们大宋的使都这么经用的吗? 在我们大汉,使者可都是消耗品啊,那出去一次最少也得几十人。 要不然,不够用啊。 你这只带三个人去怎么行? 万一一次被消耗完了,朕还怎么用? 要不,把这仨先扣下,让他再推荐点儿? 刚有这个冲动,就被他自己给按下了。 这仨人一定是爱卿千挑万选,觉得最合适的。 万一自己把人扣下了,他再换几个不那么合适的,在外面出点儿事怎么办。 按下这个想法之后,刘禅便看向岳飞: “爱卿这次出使准备怎么做呀?” 扭头看了一眼自己旁边的刘大中之后,岳飞自信的答道: “以当年的大汉使都为师!” 岳飞一句话,让刘禅的心彻底放下了。 哈哈哈,岳爱卿果然从来不会让自己失望。 相父的南蛮,终于可以回来了,自己再也不用怕将来没脸去见相父了。 “好!那爱卿就去准备吧,等你出发的那天,朕到城外送你!” “谢官家!” ....... 半月之后,城外五十里,新修的亭子里,刘禅看着跟随岳飞出使的一万大军,感觉头都大了。 “爱卿啊,你就带一万人? 这太少了,至少要带十万,不,二十万人才行。” 听到刘禅张口就是二十万人,岳飞也是无语了。 如果真带二十万人的话,那就不是出使,而是出征了。 “回官家,大理地形地貌与京师的环境完全不同,京师的兵将到了那里之后极易出现水土不服。 所以,臣只带一万大军随行。 等到了大理之后,臣再就近调兵便可。” 刘禅一听,觉得很有道理。 “如此也好! 那你等一会儿,朕再赐你块金牌给你调兵用,谁要不的话,你直接砍了便是。” 一听金牌,岳飞身体就是一抖。 去年他最怕看到的就是金牌,没想到今年最怕的还是金牌。 “官家,别再赐了,臣已经有三块儿了,这三块儿哪一块儿都可以调兵。” 刘禅一想还真是这个理,便也不再坚持。 “那好,那朕就以这一杯薄酒,祝愿爱卿早日凯旋。 到那时候,朕还来这里迎接你!” 超规格待遇享受多了之后,岳飞发现自己竟然习惯了,完全没有第一次的那种震惊。 “臣拜谢官家!” 喝完了酒,拜别完了之后,岳飞就要上马走人。 结果,他刚上马,刘禅脑子里灵光一闪,又把人给叫了回来。 “爱卿,你到了大理之后,可以寻找一下当年大汉之时的南蛮后人。 如果找到了,就替朕问他们一句话。 问问他们还记不记得当年与诸葛丞相的约定。” 虽然刘禅的话让岳飞一头雾水,但他还是认真的答道: “官家放心,臣一定把官家的话带到!” “好,爱卿保重!” “官家保重,臣去也!” 辞别了刘禅,直到已经看不到京城的任何东西,刘大中才凑到岳飞跟前问道: “鹏举啊,刚才官家特意又把你叫回去说了什么?” “官家让我们去寻访当年大汉之时的南蛮后人。 刘大人可知当年的南蛮后人现在居住在哪里?” 南蛮后人,嘴里念叨了半天,他还是没什么头绪。 毕竟已经过去了上千年,史书中只用一句南蛮就把一切给带过去了。 所以,他还真不知道当年的南蛮到底找的是哪个部落,又居住在哪里。 正在他一筹莫展之时,陆游突然凑上前说道: “官家所说的大汉之时的南蛮应该是指当年被诸葛丞相收服的那一支。 如果学生记得不错的话,当年的南蛮几经演化迁徙之后,主体变成了现在的佤族,就居住在大理国境之内的崇山峻岭之中。” 见陆游说的头头是道,俩人都疑惑的问道: “你怎么知道?” “学生平时课业无聊的时候,喜欢看一些杂书。” “哈哈哈,杂书好啊,没有你这些杂书,还不知道该上哪儿找这些南蛮后人呢。” 见岳飞这么高兴,刘大中疑惑的问道: “官家为什么要让你找他们?” “官家让我代他问他们一句话。” “嗯? 什么话?” “问问他们,还记不记得当年与诸葛丞相之间的约定。” “约定? 什么约定?” “不知道,官家没说。” 见岳飞也不知道,刘大中又把希望放在了号称爱看杂书的陆游身上。 结果陆游也是一头雾水,诸葛丞相收服南蛮,史书上杂书上记得都有。 但他们之间有什么约定,还真的从来没听说过。 而且,就算他们之间有什么约定,跟大宋又有什么关系? 带着疑惑行了
相关推荐:
捉鬼大师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取向狙击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蔡姬传
云翻雨覆
镇痛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