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鹅绒锁 > 第61章

第61章

十七年来的不容易。 于是,他这么一问,大臣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大声喊道: “不过分!” 甚至连赵鼎、韩世忠等人都跟着大喊了一声。 大臣们喊完了之后,秦桧才志得意满的扭头看向了刘禅。 “官家您看,这就是民心所向啊。 这么大的喜事,就应该普天同庆才对。” 看着这么激动的秦桧,刘禅整个人都无语了。 朕生个儿子,你这么高兴是个什么情况? 如果朕不是当事人的话,差点儿就要以为是你生儿子了。 但刘禅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听劝,既然大臣们都这么高兴,他也不愿意扫兴。 反正大赦天下这事儿他熟的很,前世他也没少干。 于是,他便看向了赵鼎。 “赵爱卿,那个拟个大赦天下的章程吧。” 正在愣神的赵鼎听到刘禅呼叫之后,马上出列应道: “臣遵旨!” 答应完了之后,他就回到了队伍之中。 见他神情不太对,韩世忠和岳飞俩人不由的就凑到了他身边。 “赵相怎么了? 看你似乎不太高兴?” 看他俩还一副懵懂的样子,赵鼎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 “上了秦桧这老阴货的当了。” 一听赵鼎这么说,俩人神情都颇为意外。 “啊?上什么当了?” 看他俩还没想到重点,赵鼎只好低声给他俩解释。 “秦桧这老阴货,根本就不是为了官家,他是为了他自己。” “为了他自己?” 看他俩还没想通,赵鼎没再回答,而是问了个问题。 “你俩从安南回来之后,就没发现朝中少了一些人吗?” 他这一说,俩人一下子抓住了重点。 “你是说......” “没错,就是你们想的那样。 你们不在的这段时间,我们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的三十几个同党赶出了京城。 这一大赦天下,可就全白忙活喽!” 第253章 如果要修东宫,就不能只修东宫! 赵鼎这么一解释,岳飞和韩世忠都是郁闷的不行。 这老阴货的手段,真是防不胜防啊! 但他们也知道,这个哑巴亏只能暂时先吃下。 没办法,人家反应太快了,而且时机抓的太好了。 这时候如果他们跳出来反对的话,那就是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那才真叫得不偿失。 今天这个场子,只能以后再找回来了。 好在,这些人以前大多隐藏在暗处,这一次他们就算回来,也已经成了明子,没有以前那么难对付了。 他们这么安慰自己的时候,之前回去拿图纸的詹大方出列了。 “官家,臣请旨为未来的太子修缮东宫!” 说完之后,没等刘禅回过神来,他向大汉将军处看了一看之后,大汉将军马上会意,从外面帮他抬进来三个大箱子。 等箱子放在御前并且打开了之后,詹大中便拿出其中的一份图纸说道: “这就是东宫修缮的主方案,请官家过目!” 看着捧着一大堆摞图纸的詹大方,刘禅感觉脑子有点儿晕。 不是,你们会不会太夸张了一点儿? 朕的爱妃们怀孕是今天才查出来的,这才过去多长时间? 半个时辰不到啊,东宫修缮的图纸就画好了? 或许是刘禅的疑惑太过于明显,詹大方没等他问,便直接说道; “官家有所不知,这些图纸十年前就画好了,而且这十年间修改了至少不下百次。 如今,终于是派上用场了啊。” 说完之后,他竟然放声大哭了起来。 他这一哭,好多大臣也跟着放声大哭了起来。 一时间,垂拱殿里竟是哭声一片。 没办法,大家盼这一天实在是盼了太久了。 一看大家竟然哭上了,刘禅有点儿麻了。 皇宫营建的时候,一般都建有配套的东宫,但在太子降生的时候,重新加以修缮,也基本是惯常操作。 所以,刘禅本也没打算拒绝。 他只是震惊,这些人实在是太快了而已。 现在看到有些大臣都快哭晕过去了,他也没敢再耽搁了。 “好好好,众卿不要再哭了,修,马上修!” 这一句话下去,就跟按下了开头一样,大臣们的哭声一下子就刹住了。 “官家圣明!” 大臣们这一声圣明,一下子让刘禅想起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儿。 “詹卿啊,东宫这次修缮,需要的用度有多少?” “回官家,一共需要四百万贯。” 听到四百万贯这个数字,大臣们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 但神奇的是,这惊讶只维持了三秒不到,就没了。 此时的大臣们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虽然四百万贯多了点儿,但这可是盼了十七年才盼来的一个太子。 四百万贯怎么了? 修,敞开了修,大爷的,不过了! 大臣们想开了,但刘禅想不开。 甚至,他震惊的直接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那特么的可是四百万贯啊,竟然就用来修缮个宫殿? 新盖一个宫殿才花多少钱,修一下就要这么多钱? 你们是要给东宫贴金砖吗? 前世要是有这四百万贯的话,相父能把魏国打穿好几次! 不行,不行,就算现在有钱了,日子也不能这么过。 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的开口。 “不行,朕不同意!” “官家圣......” 圣了一半儿,明字儿还没说出来,詹大方突然意识到官家说的不是同意。 “官家为何拒绝?” 见詹大方问的这么理直气壮,刘禅人都有点儿傻了。 咱俩是不是拿错剧本了? 正常情况下,不都是皇帝急着修宫殿,大臣拼命反对的吗? 你这么急着修宫殿是个什么情况? 但他也没多想,而是顺着自己内心的想法说道: “四百万贯太多了。 东宫日常本就有维护,又没有荒废,花那么多钱修缮根本就没有必要。 朝廷的钱也不是大风刮风的,有这个钱,咱多备点儿兵器准备北伐不香吗?” 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秦桧本来已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刘禅一提北伐,他的神经马上就绷紧了。 “官家带头戒奢从俭,实乃大宋之福,臣为官家贺,为大宋贺。” 秦桧这么一说,大臣们便也跟着说道; “官家带头戒奢从俭,实乃大宋之福,臣为官家贺,为大宋贺。” 待大臣们说完了之后,秦桧又接着说道; “但是,此次修缮太子东宫,并不仅仅是修缮太子东宫而已。” 秦桧这么一说,刘禅便疑惑的看向了他。 “不仅仅是修缮东宫? 那还要修哪? 难道你们打算连朕住的宫殿也修了? 不用,朕的宫殿还好的很。” 刘禅这么一说,秦桧差点儿没当场给他翻个白眼儿。 我嘞个官家哟,您是不是太自恋了,谁特么要给你修宫殿啊。 你想修自己拿钱去,朝廷才懒得搭理你。 但是,您现在提出来这个建议,可真真是极好的呢。 心里一番思量之后,秦桧才拱手说道; “官家居您误会了,臣的意思是,自从靖康国变以来,虽有官家挽狂澜于既倒,但涣散的官心、军心、民心至今尚未能完全恢复。 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都极需要一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来振奋精神。 而太子的降生,就是这样一件普天同庆的喜事。 因为,太子的降生,意味着我大宋不仅从蛮夷的铁蹄之下站了起来,而且我们还将永永远远的存续下去。 蛮夷永远打不垮我们,大宋,永远不会亡!” 最后一句话,秦桧是举着手臂嘶哑的嗓子吼出来的。 他这么一吼,马上就有大臣跟着他一起嘶吼,一时间差点儿没把垂拱殿的屋顶给掀了。 嘶吼了好一会儿之后,秦桧手一抓,大臣们立即噤声。 然后,秦桧才转身重新看向了刘禅。 “官家,您看到了吧? 这就是我大宋的民心,我大宋的不屈之心。 所以,这一次修缮太子东宫,必须要大张旗鼓的修。 必须要修成一座史上最庄严、肃穆、豪华的东宫。 但是,又绝对不能逾越规制。 因此,您的宫殿也需要一起进行修缮。” 第254章 刘童博:平时我是根柱子,但关键时刻我机智的一批 秦桧这么一说,岳飞和赵鼎不约而同的看了一眼对方。 他俩都没猜出来秦桧这么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但他俩都能预见到一个事情。 如果再让秦桧这么说下去的话,今天的事儿,四百万贯打不住。 花四百万贯给太子修缮个东宫,虽然奢侈了点儿,但他们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大家盼这个太子真的是盼的太久了。 久到他们对于这个还未出世的太子已经有了滤镜。 在他们心里,那已经不仅仅是个太子,而是全村的希望。 为了全村的希望,大家咬咬牙,四百万贯花就花了吧。 但是,如果再多的话,那可真就有点儿伤筋动骨了。 大宋虽然比别的朝代能挣,但也比别的朝代更能花啊。 虽然从账面上看,大宋每年的岁入快亿了,但一次拿出来四百万贯,也是需要勒一勒裤腰带的。 因此,不能让秦桧再这么忽悠下去了。 可是,一时之间他们竟然想不到该怎么切入。 哎,谁能想到,这秦桧吐过几次血之后,竟然学会借势了。 借着太子即将降生的大势,刚才他已经把自己那些被贬出去的同党给救回来了。 要是再让他借着这个势,把朝廷的钱给搞没了,那可是完蛋了。 但到底该从哪里下手呢? 正在岳飞和赵鼎俩人心思电转之时,刘童博看了一眼他俩。 几乎是一眼,他就猜到了俩人心里在想什么。 然后,他心里就乐了。 平时我刘童博在朝堂上就是根柱子,但关键时刻,我可是机智的一批。 岳元帅啊,就让咱帮你一把好了。 然后,他悄悄凑到了刘禅耳朵边上。 “官家,臣刚才去给岳元帅报喜的时候,岳元帅和詹大人还带着一个年轻人也正好要进宫,似乎是有什么事儿要向您汇报。” 刘禅正打算驳斥一番秦桧呢,一听岳飞有事儿找他,马上就把秦桧给扔到了一边。 “岳爱卿,你有事儿要和朕汇报?” 岳飞正在想着怎么办,突然听到刘禅叫他,一脸迷茫的就抬起了头。 一抬头,他就发现刘童博不停的对他挤眼睛,还有意无意的瞟向詹大方的方向。 看到刘童博这个眼神儿,岳飞一下子就懂他什么意思了。 秦桧的话借着大势,强行反驳的话,就算他真把事儿给拦下来了,最终可能也落不了好。 与其如此,自己还不如趁着官家的这个问题,把自己的正事儿说了。 既然这个钱一定要花的话,那不如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想到这里,他便出列说道: “回官家,臣本来是有件事情要向您汇报,但目前最大的事情,就是未来储君之事,臣的事稍后再说也不迟。” 他这么一说,刘禅有点儿急了。 “爱妃们只是刚刚有孕而已,距离降生还早着呢,再说了,万一是六个公主呢? 这事儿不急,你先说你的事儿。” 一见岳飞出来捣乱,秦桧忍不了了。 这么好的机会,绝不能让岳飞给搅没了。 想到这里,他拱手说道: “官家,修缮宫殿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岳元帅刚才也说了他的事儿不急。 不如,我们先议修缮宫殿之事可好?” 秦桧说完了之后,刘禅就摆了摆手。 “秦副相啊,朕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等岳爱卿说完了之后,咱再继续说修缮宫殿的事儿,怎么样?” 官家都这么说了,他还能怎么样? 官家问你意见,那是给你面子,你要给驳回去了,那可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想到这些,秦桧虽然无奈,也只能先退到一边。 不过,他的耳朵可是高高的竖着,一旦发现岳飞说的事儿对自己不利,便随时准备出击。 刘禅见秦桧退下去了,对他还是相当满意的。 到底是天天一起斗蛐蛐的好伙伴,知道自己有正事儿,就不打扰自己了。 秦副相真是和朕太有默契了。 然后,他就看向了岳飞。 “爱卿您看,秦副相不急了,你先说你的事儿吧。” 刘禅这句话差点儿没让岳飞笑出来。 官家啊,秦副相那皱的能夹死蚊子的眉头,您是一点儿看不见啊。 但官家都不在乎,他更不会去在乎秦桧怎么想。 于是,他便拱手说道: “回官家,臣要禀报的事情,是关于我大宋的钢铁冶炼。” 一听这个,刘禅的神经马上就紧绷了起来。 前世,相父最重视的几件事之中,就包括了钢铁冶炼。 相父不止一次和他说过,想要光复大汉,需要最锋利的剑,需要最坚固的盾,同时也需要最耐用的犁。 而想要得到这三样东西,便需要有最优质的钢铁。 因此,钢铁冶炼事关国本,不可不查。 没想到,岳爱卿竟然也关注到了这个。 岳爱卿除了不爱写出师表之外,其他的地方,跟相父真的是越来越像了啊。 想到这里,他看岳飞的目光也变得更加的柔和。 “爱卿你说吧,关于钢铁冶炼的事儿,你有什么想法,朕都支持你。” 刘禅这么一说,大臣们几乎是集体翻白眼儿。 官家您还能不能行了? 上一次您就是这样,这一次还来? 您就不能照顾一下我们的感受,稍微走个流程? 秦桧虽然跟他们一样气愤官家这么赤裸裸的偏爱,但他现在已经顾不上生气了。 岳飞竟然盯上这个了,等会儿一定要把细节全都套出来。 然后...... 岳飞并没有精力去注意其他大臣们的想法,他感动之余,还是觉得应该把这事儿说清楚。 “官家,关于钢铁冶炼,臣的想法是这样的......” 他正要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刘禅却是出声打断了他。 “爱卿不用说了,你有什么想法就去做,朕只要个结果就行。 你就告诉朕,你需要多少钱!” 他这么说,一方面是出于对岳飞的信任。 另一方面,却是因为相父当年交待过他,钢铁之事事关国本,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所以,这事儿还真不能在朝堂上说。 倒不是他不信任其他大臣......好吧,还真就是不怎么信任。 但岳飞不知道这个情况啊,大宋哪一点儿都好,但对于保密意识,还真不怎么有。 大宋的朝堂,一直就是个大漏斗,属于啥都敢说,啥都敢往外漏的那种。 因此,岳飞此时的心里只有感动。 感动完了之后,他便看向了詹大方。 然后,詹大方就给他比了个数字。 第255章 史官记一下,朕要立个规矩! 看到詹大方比的数字之后,岳飞便拱手说道: “官家,臣需要一百万贯!” 这个数字一出口,大臣们一下子就炸了。 连要干啥都没说,就敢张嘴要一百万贯? 岳飞,你飘了啊。 下一刻,万俟卨就一脸愤怒的站了出来。 “元帅,下官想知道您要这一百万贯是要干什么? 一百万贯如果购买铁料的话,把这间大殿堆满也放不下。 所以,下官需要知道您这一百万两的具体去处。 要不然,下官一定要参你一本。” 万俟卨说完了之后,接着便有十七八个大臣站了出来。 反正就一个态度,今天你必须把这一百万贯花的什么地方说的清清楚楚。 但凡一点儿说不清楚,那可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大臣们对着岳飞发难之时,詹大方却是死死的咬着牙关,俩眼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的鞋子。 当然了,他盯的目标是鞋子,其实看到的是肚子而已。 反正就一个态度,我啥也不知道,现在的一切都跟我没关系。 不怪他这么紧张,实在是这个乌龙太大了。 他确实是比了一个手指,但他要说的数字是十万贯。 他之前教训沈行知的时候,跟他说搞这个实验需要建新的炉子,需要新的场地,甚至需要重新招人,其实是吓唬他的。 也不能算纯吓呼,只不过他和沈行知所说的,是最理想的状态而已。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没有人会这么败家的去搞实验。 沈行知的想法虽然新奇,但其实也是在现在冶炼炉的基础之上,才有的创意。 所以,如果要验证沈行知的想法的话,他会找一个相对任务不是那么重的冶炼处。 然后按照沈行知的想法,对现有的冶炼炉一点一点的改造,一点一点的验证。 只有每一步都成功了,这个冶炼炉才会最终变成沈行知图纸上的模样。 包括他画的鼓风机的图纸,也是一样的操作。 直接造个新的,不行的话就扔掉,那是败家子儿才能干出来的行为。 所以,按照他这个缝缝补补的实验方法,全套实验下来,差不多也就是八九万贯的样子,要个十万贯,已经相当的保险了。 就算最后真超预算了,多少差那么一点儿,大不了他们工部给补出来就行了。 只要不是差的太多,总有办法找补。 可是,他没想到岳飞竟然误会了,把他所说的十万贯,理解成了一百万贯。 现在看着岳飞因为替他要钱,被大臣们围攻,他可谓是心急如焚。 但是,他又很明确的知道,他现在绝对不能站出来纠正。 这事儿错了就错了,哪怕将来去向官家认错,此时也绝对不能服软。 一旦服软,岳飞好不容易在朝堂上积累的威信,就会马上灰飞烟灭。 所以,他现在只能装鸵鸟。 但心里是真不好受啊。 詹大方不好受的同时,岳飞心里的怒气也在慢慢的累积。 他倒不是有意想瞒着大臣们,只不过官家已经说了不需要讲了,你们现在是想干什么? 如果本帅在你们的威逼之下,把方案讲出来了,那岂不是就表示官家说话没有你们说话管用? 如果本帅真的这么做了,那不就是在变相打击官家的威信? 你们真当本帅傻的啊,能让你们得逞? 看来,是时候让你们感受一下大元帅的威严了。 然而,正当他准备发怒之时,刘禅却是突然一拍桌子。 “大汉将军何在?” “臣在!” “把这些说话的都给朕叉出去!” “是!” “先叉万俟卨!” “是!” 应了一声之后,呼拉拉进来几十个大汉将军,四人一个,不由分说的便将刚才说话的十八个人全给叉了出去。 等所有人都叉出去了之后,刘禅才严肃的看向了大臣们。 “记一下,朕今天要说一条规矩。” 见到一边的史官已经准备好了之后,他才缓慢而坚定的说道: “岳爱卿行事,除了朕之外,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任何人敢质疑岳爱卿,就是在质疑朕。” 说完了之后,他又看向了一边的史官。 “记下了吗?” “回官家,记下了!” 听到史官回话,刘禅才看向了大臣们。 “听懂了吗?” 对于刘禅的问话,没有一个人回话。 实在是,所有人都被震麻了。 刘禅刚才所说的记一下,意思就是这件事儿不仅要记在史书之中,还要记在皇家的礼训之中。 换句话说,从今天开始,这句话就成了祖宗之法。 如果岳飞活不过刘禅的话,那就算了。 但如果岳飞的寿命足够长的话,那下一代的皇帝,甚至下下一代的皇帝,都要严格遵守这句话。 要不然,就是对祖宗不敬。 再换个说法,就是太子还没出生呢,就已经有了一个顾命大臣。 而除了这个意义之外,更现实的意义在于,从今天开始,岳飞就跟他们这些普通大臣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了。 那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就连赵鼎这个宰相也不行,因为他同样没有权利质疑岳飞。 这尼玛的算个什么情况? 常务副皇帝? 这能忍? 忍个蛋啊,真当大家都没血性了不是? “臣反对!” “叉出去!” “臣反对!” “叉出去!” ....... 反对一个,叉出去一个,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叉出去了七十三个。 大汉将军,这会儿真的是满身大汗了。 等秦桧从震惊之中反应过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人已经快被叉出去完了。 看了一眼蠢蠢欲动的赵鼎,秦桧心里马上就做出了决定。 不行不行,这一局先认栽了,再叉下去,全军覆没了都。 于是,他赶紧给仅剩的几人使了个眼色。 收到眼色之后,大家虽然不愿意,但也不敢反对他的意愿。 “臣.....” “叉出去!” “不是,官家,臣是想说,臣遵旨!” 一下子叉出去这么多人,刘禅心里也是扑通扑通的,这会听到终于有人臣服了,他也松了口气。 “你早说嘛,既然你遵旨了,那就叉回来吧!” 等大汉将军把棍子从那人双腿中间抽出来之时,他的汗才终于流了下来。 妈的,朝堂真是太危险了。 第256章 你生儿子,让我花钱装修房子? 搞定了一个之后,刘禅又看向了其他大臣。 “你们呢?” 瞅了一眼旁边虎视眈眈的大汉将军,其他大臣们赶紧拱手。 “臣遵旨!” 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他又看向了秦桧。 “秦副相,你呢?” 压下快要吐血的冲动,秦桧无奈的拱手: “臣遵旨!” 见所有人都同意,刘禅终于满意了。 “那众卿可要记好了啊,以后再质疑岳爱卿,可就属于欺君了哟!” 听到这句话,大臣们想死的心都有了。 质疑岳飞就等于欺君? 你就没发现你这句话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吗? 但大汉将军在侧,而且还是业务越来越熟练的大汉将军。 算了,就当啥也没听出来吧。 “臣等遵旨!” 大臣们遵旨了,岳飞不行啊。 这么有歧义的话,别人为什么不指出来,他不知道,但他自己可不敢不指出来。 “官家.....” 结果,他刚说了俩字儿,就被刘禅给拦住了。 “爱卿啊,咱接着说你刚才说的事儿。 你刚才说你需要一百万两是吧?” 见自己的话被打断了,岳飞便只好先顺着官家的节奏来。 “回官家,是的!” “那就给你二百万两!” 这句话一说出来,秦桧还没什么反应,赵鼎快疯了。 我嘞个官家哟,咱能不这么败家不? 家里没钱了啊! 想都没想,他就直接站了出来。 “官家,修缮太子东宫需要四百万贯。 然后,没钱了啊! 所以,既然元帅说了一百万贯,那咱就先给一百万贯,剩下的以后再给,行不?” 赵鼎觉得自己心都快掏出来了,但刘禅关注的重点压根儿就不在这儿。 “啊?咱的就没钱了?朕要记得没错的话,咱去年岁入九千多万贯呢吧,钱呢?” 听到刘禅这句话,赵鼎更是无语。 好嘛,合着您当家就当了个寂寞啊,只记得收了多少钱,花的钱您是一分不记啊。 “官家,咱收入九千多万贯没错,但咱支出的项目也多啊,臣这里有各项支出的明细。 要不,臣拿来您看一下? 咱真的是没钱了啊!” 赵鼎这么一说,刘禅愣神了好半天,才不甘心的问道; “咱真的没有钱了?” “回官家,真没有了。 除了给太子修缮宫殿之外,剩下的钱,就够日常开支了,再多一分都没有了啊。” 听到赵鼎这句话,刘禅的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 然后,过了好长时间,他才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一般,坚决的说道: “既然没钱了,那就这样! 从给太子修缮东宫的预算里面拿出来两百万,先给岳爱卿。 岳爱卿所说的事儿关系国本,绝对不能耽误。 东宫目前就按两百万贯的预算先进行修缮,真要是以后有钱了,再继续修也不迟嘛。” 他这么一说,大臣们都疯了。 如果不是因为大汉将军在一旁虎视眈眈的话,他们好想摇着官家的肩膀问一问。 官家您是不是疯了? 您特么到底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国本? 太子特么的才叫国本啊! 结果您呢? 您把给太子修宫殿的经费,抠出来一半拨给了岳飞。 您给就给了,反正您现在宠他,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但您现在告诉我们,岳飞要干的事儿,才是真正的关系国本,这是不是有点儿侮辱我们的智商了? 我们还能分不清啥是国本? 没等其他大臣们站出来反对,赵鼎就先站出来了。 没办法,他不站出来不行了,他要站出来反对的话,还能就事论事。 但要让其他人站出来反对的话,谁知道会发展到什么奇奇怪怪的方向。 想到这里,他便站出来说道: “官家,不至于。 元帅要的一百万两,臣想想办法还是能凑出来的。 所以,给太子修缮宫殿的钱,咱就别动了呗?” 赵鼎这番话绝对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来照顾各方的利益,但刘禅又岂能满意? “爱卿啊,朕看出来了,国库里没钱,你也难受。 但这件事儿,朕自有办法,你就不用难受了。” “啊?官家您有什么办法?” 听到赵鼎的问话,刘禅却并没有回答他,反而是看向了秦桧。 “秦副相?” 见官家突然找上自己,秦桧不明所以的情况下,也只能先拱手应道: “臣在!” “秦副相啊,朕有个问题想问问你!” “官家您说!” “秦副相觉得,朕是不是应该与民同乐?” 听到官家的问题,再看看官家那张笑咪咪的脸,秦桧本能的感觉到不妙,但还是硬着头皮回答道: “那自然是应该!” 一听秦桧这么说,刘禅一下子就乐了。 “秦副相啊,朕听说在民间,百姓们要是家中有喜事的话,街坊邻居们都会送上喜礼表示祝贺。 朕觉得咱俩住的也不算远,你看......” 刘禅说到这里,并没有再说下去,但秦桧怎么可能听不出来他是个什么意思? 然后,他心里就忍不住的骂开了。 官家呀,您真是脸都不要了呗? 您把给您儿子修宫殿的钱挪用给岳飞,然后,您再找我掏钱给您儿子修宫殿? 那特么是您儿子,不是我儿子,我凭什么当这个冤大头? 虽然心里已经气的快要吐血了,但官家拿民间的礼仪说事儿,他一时间竟想不出来什么合适的理由反驳。 无奈之下,他只能顺着说道: “回官家,臣在得知贵人们有了喜讯之后,早已为官家准备好了贺礼。” 一听秦桧这话,刘禅一下子就心花怒放了。 果然是天天一起斗蛐蛐的好伙计啊,不仅仅第一时间跑来给自己祝贺,还把礼品都给自己准备好了。 看来,朕识人的本领有所提高啊,这一次没有认错人! 心里自我表

相关推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大胆色小子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蔡姬传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