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如何对待侄子们,时间长了,众人也自会知晓。 当然,如果侄子们非要惹事,他也不会一味纵容。 将三郎抗拒的面容抛出脑海,魏曕扫眼这间书房,将殷蕙抱到怀里,低声道:“他们既然搬了出来,用不了多久,咱们也该搬进去了。” 入住东宫乃多少人羡慕的事,殷蕙却在此刻生出了些不舍的情绪。 平城的蜀王府多新啊,他们一家人还没住满一年呢,而东宫,才办过丧事。 魏曕:“大哥是在宜春堂去的,那院子空着就是。” 东宫本来就是新的,大房一家搬出来后肯定也会简单地翻新一下,做做法事,也就没什么可避讳的了。 殷蕙摸着他肩膀上的云纹,感慨道:“进了宫,以后想出来就难了。” 住在蜀王府,她这个王妃很自由,可以去其他妯娌、公主们那以及娘家做客,还可以带上孩子们去郊外跑马踏青赏秋。一旦搬到宫里,又得活在公爹的眼皮子底下。 好在,怅然只是一瞬。 做王妃虽然自由,但等公爹驾崩后,如果是别的王爷登基,对魏曕这个大功臣王爷不一定是什么态度,与其战战兢兢地将一家人的安危时时刻刻都悬在别人的手里,与其让魏曕这么骄傲的人去臣服一个不如他的兄弟,与其让她的孩子们放不开手脚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少回几趟娘家少去踏几次青又算什么。 可以把自家性命前程握在手中,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幸亏你厉害。” 殷蕙满足地亲了他一口,刚嫁给他的时候,哪知道这冰疙瘩能变成龙呢。 魏曕捏捏她的耳朵,他也很高兴,能让她与孩子们过得更好。 趁人还在外面,殷蕙又回了一趟娘家。 从金陵搬回来,殷墉提前通过魏曕跟永平帝打了招呼,说不劳烦永平帝再赐给他新的府邸,把殷家老宅改改就是新的伯府了。 那么多金陵勋贵都盼着永平帝给他们赐宅子,殷墉却主动给永平帝省了事,永平帝自然乐见其成。 对殷墉而言,他也更喜欢住在自家的祖宅。 “靖王那边都搬出来了,你们是不是也快搬进去了?” 祖孙俩单独说话,殷墉笑眯眯地问。 之前他还担心孙女婿会被人打成泥鳅,一转眼孙女婿那条蟒竟然要化龙了,殷墉在外面矜持,一个人待着时不知偷乐过多少次,还去殷家祖坟逛了一圈,给列祖列宗都上了香。 “瞧您,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变多了。”殷蕙揶揄老爷子道。 殷墉摸摸自己的脸,不以为意。 没有外人,殷蕙也并不掩饰自己的喜意:“应该快了,具体哪天还得等皇上定。” 殷墉想到孙女小时候常常被亲戚们夸赞是贵妇命,他只把那话当成奉承,现在看来,竟然都是真的。 贵妇贵妇,皇后便是第一等的贵妇! “你住在王府,祖父还能经常跟你说说话,遇到什么事也能提点一下,往后进了宫,就又难见面喽。阿蕙啊,做太子妃当然是好事,只是你千万不能得意忘形,越是身处高位越要谨慎行事,包括三爷也是如此,上面有兄长,下面有出息的弟弟,他能不能坐稳,全是皇上一句话的事。” 这话虽然不中听,可殷墉不能不说,除了他,大概也没有人敢再警醒孙女夫妻俩。 殷蕙瞥眼门外,低声道:“您就放心吧,这么多年了,三爷什么脾气您还不清楚,比木头还稳呢。” 殷墉笑了笑,端详端详仍然明艳动人的孙女,他心情复杂地问:“你呢,怕不怕三爷屋里再添人?” 殷蕙笑道:“这个祖父就更不用担心了,他若有那个念头,早给我添一堆妹妹了。” 殷墉:“他自己不想,就怕皇上要他纳妾。” 殷蕙:“刚去金陵的时候皇上就要赐过侧妃,他直言拒绝了,我想皇上不会再自讨没趣吧。” 公爹的心里装着整个天下,平时多看魏曕一眼,都算魏曕的荣幸了。 殷墉:“但愿如此。”否则他还得担心孙女斗不过其他女人。 祖孙俩说完话,殷蕙就去找谢竹意了。 姑嫂俩在一起,聊的全是家常。 “自打王爷封了太子,来咱们家拜访的人家越来越多,幸好祖父在金陵就是不怕得罪人的姿态,人家来了咱们只管招待茶水,礼物却一样不收,全都退掉了。”谢竹意笑着对殷蕙道,“还有人精心准备各种稀奇的宝贝,可他们也不想想,祖父见多识广,能被那点东西迷了眼睛?” “祖父唯一收的礼,便是飘香楼李家的两坛美酒。” 殷蕙听得直笑。 当年祖父与李家闹僵,还是因为她与李家孩子们的争执,几十年两个老爷子谁都不肯低头,现在祖父成了太子的祖父,李家那边终于肯妥协了。 李家从商,无人做官,两家恢复交情,与官场亦毫无关系。 殷蕙平时只与皇亲国戚走动,想了解娘家的情况,全是通过谢竹意,有时候明明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殷蕙却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换了两次茶。 谢竹意又提到了殷蓉那边:“如姐儿的亲事定下了,他们现在不是住在芭蕉胡同吗,同住在那边的还有一位工部侍郎,姓郭,如姐儿定的就是郭家的二公子。大姐夫是吏部侍郎,郭大人是工部侍郎,也算是门当户对吧。其实还有门第更高的人家去提亲,大姐夫都找理由拒了,把大姐气得够呛。” 殷蕙惊讶道:“何时定的?怎么没知会我?” 如姐儿是她的外甥女,定亲这么大的事,她得送礼的。 谢竹意:“刚合完八字,要办酒席了肯定会告诉你们,不过,你们可能赶不上了。” 蒋维帧平时都不巴结三爷,如今三爷要住到东宫了,蒋维帧更不会把帖子送到东宫去。 殷蕙也知道这层,所以,她在娘家吃过午饭,就带着魏宁去了蒋家。 蒋维帧在吏部当差,蒋智在国子监读书,只有殷蓉、蒋如在家。 “您怎么来了?” 听完下人的通传,殷蓉一路跑到门前,见到殷蕙,明明还是那个人,身份却变得更加高不可攀,殷蓉就连妹妹都不敢唤了,直接称“您”。 殷蕙笑道:“如姐儿都说亲了,你不告诉我,我只好不请自来。” 站在殷蓉身边的蒋如刷的红了脸。 她今年十六岁,既有殷蓉的娇美,又有蒋维帧身上的书卷气,瞧着很是讨人喜欢。 殷蕙握住蒋如的手,并肩往里走去。 到了厅堂坐下,殷蕙仔细与殷蓉打听了一番郭家的情况,她对一众勋贵世家、几位尚书之家都有所了解,郭家却还没听说过。 殷蓉解释道:“郭侍郎是前年从地方调到户部的,当时我们就住得近,只是不算熟悉,这回搬到平城,大家碰巧又住在一条巷子,渐渐有了走动。郭夫人很是喜欢如姐儿,跟我试探了一番,我不敢自己做主,就与如姐儿他爹商量,他爹觉得郭家二公子年轻有为,同意了。” 殷蓉的话里,多少透出一些对郭家的不满。 以前两家的确门当户对,可随着殷蕙成了太子妃,女儿的身份也更上一层,明明当国公府、侯府的儿媳妇都够的。 殷蕙只当没听出来,笑着问蒋如:“你可见过郭家二公子?” 蒋如红着脸点点头。 郭二公子年长她四岁,已经是举人了,再过两年就要参加春闱,他有才华,长得也很俊秀,看到她还会脸红。 魏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笑着把蒋如拉走了,要去打听表姐的女儿心事。 殷蕙看着表姐妹俩手牵手的身影,朝殷蓉那边瞥去。 她与殷蓉都没有这么亲昵的时候,孩子们却还算投缘。 临行前,殷蕙对殷蓉道:“无论如姐儿订亲还是出嫁,记得给我们送喜帖。” 殷蓉、蒋维帧若是一心要占魏曕的便宜,她肯定不高兴,既然夫妻俩谨守分寸,那大家就是亲戚,该走动就走动。 殷蓉受宠若惊地应下。 傍晚,蒋维帧从吏部回来,先从管事口中听说了太子妃登门之事。 等他见到殷蓉,殷蓉果然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 “就你顾虑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瞧瞧,太子妃一直把我当姐姐呢,还特意交待我记得给她下喜帖。” 在殷蕙面前,殷蓉不敢以堂姐的身份自居,但这不妨碍她在丈夫街坊间显摆她与殷蕙的关系。 蒋维帧平时会与一些同僚走动,那些同僚的夫人们,现在都羡慕她有个做太子妃的堂妹。 蒋维帧看着妻子的笑脸,只是轻轻一笑。 他娶了殷蓉那么多年,没见太子妃给她写过一封信,就算同在一个地方住着,太子妃也几乎不会主动与殷蓉走动,今日登门,太子妃顾及的乃是她与女儿的情分。 这点情分,也是他本本分分当差、谨慎行事换来的,倘若他经常跑去太子面前阿谀奉承,夫妻俩全部面目可憎,太子妃又哪里会关心他们的子女。 诚然,当年他同意娶殷蓉,图的就是殷家与燕王府的关系。 寒门子弟,有门权贵亲戚,会少很多麻烦,也会多条捷径。 蒋维帧更知道,一个远房的寒门亲戚,只有能派上用场时,才会得到权贵之家的看重。 所以,在他只能做知县时,蒋维帧从不刻意去燕王府巴结,在燕王起事遇到危险时,蒋维帧终于抓住了那条捷径。 做了京官后,他虽然没有求过三爷什么,三爷也不曾提携他,可只要这层关系在,同僚们会自动敬着他。 蒋维帧要做的,就是恪守本分、尽忠职守。 只要他差事做得好,无论谁做皇帝,都不会弃他而不用。 姻亲能提供一条捷径,这条捷径的终点通向哪里,需要他自己走下去。 “最近是不是有很多人求你办事?” 喝过茶,蒋维帧忽然问殷蓉。 殷蓉脸色微变。 蒋维帧看着她道:“不想惹太子妃生气的话,你最好不要擅自答应旁人什么,否则就等着随我继续去地方做知县。” 殷蓉那颗快要飘到半空的心,一下子就又被他拉了下去。 第187章 (故地重游) 徐清婉一家搬出东宫的一个月后,八月初,殷蕙、魏曕带着孩子们搬了进去。 东宫远远没有蜀王府大,好在殷蕙一家就五个主子,夫妻俩住在正院,魏衡、魏循、魏宁分别占一座院子,宽敞有余。 各个院子的名字早在搬进来之前就改掉了,东宫再无任何前太子一家居住的痕迹。 安置妥当后,一家人去给永平帝请安。 因为这次搬家可能会让永平帝想起亡故的长子,殷蕙一家人都不好表现出太大的喜意,全都恭恭敬敬的。 永平帝倒是先笑了,对魏衡、魏循道:“搬到东宫,你们以后去翰林院、学堂也方便了。” 魏衡道:“以后孙儿每日都过来给皇祖父请安。” 永平帝笑道:“也是快娶媳妇的人了,哪有那么闲,七郎与宁宁过来还差不多。” 等八郎再大两岁,他就给五六七八这四个孙子一起选秀赐婚。 心里这么想,永平帝也揶揄地看向魏循。 兄弟俩都面色微红。 魏宁见皇祖父心情还不错,这才活泼起来:“就怕来得多了,皇祖父嫌我聒噪。” 永平帝有很多孙子,孙女却不算多,那些小的不算,大的就眉姐儿、庄姐儿、魏宁还有福善那边的宝姐儿。 以前眉姐儿住在宫里,可那孩子太过文静,不会跑到永平帝面前撒娇。 庄姐儿、魏宁、宝姐儿都住在宫外,一个月能见上一面都算多的。 如今看着魏宁,永平帝就想起了三公主魏楹的少女时期,那孩子最胆大也最敢跑到他面前撒娇孝敬…… 魏宁被父母疼爱长大,性情上是永平帝一众孙女里最像魏楹的。 永平帝本就喜欢魏宁,再加上这层原因,那宠爱就更多了几分。 “尽管来,祖父喜欢热闹。” 魏宁立即就绕到永平帝身后,熟练地给皇祖父捏起肩膀来。 永平帝很受用,再对殷蕙道:“既然住在宫里,平时多陪几位母妃说说话。” 殷蕙自然也笑着应了。 一家人在这边陪永平帝待了两刻钟,然后就去了顺妃的咸福宫。 顺妃非常高兴,以前儿子儿媳都住在外面,她平时只能与其他三妃待着,现在儿子一家进来了,她的生活就丰富多了,别的不说,光魏宁就是个会逗人开心的小棉袄,其他三妃的小棉袄可都在皇宫外面呢。 年轻的时候,大家可能会比较男人的宠爱谁多谁少,到了老年,比的就是谁身体更健康,谁家的孩子更孝顺。 顺妃还没做上太后,就已经觉得别无所求了。 赶在中秋之前,宫里替魏曕、殷蕙举行了太子、太子妃的册封大典。 太子妃地位尊贵,仅次于皇后,大典之后,宗亲女眷、勋贵夫人以及三品以上官员家的诰命夫人都要进东宫拜见太子妃。 像大公主、徐清婉、纪纤纤等平时经常见面的人就不用多客套了,殷蕙盼着的是另一张久别的熟面孔。 终于,轮到威远侯冯谡的家眷进殿来拜。 冯夫人身后,跟着的就是世子夫人廖氏,廖秋娘。 因为冯家是武将勋贵,冯谡不但封了侯爷还成了兵部尚书,当时只是王爷的魏曕要避免被人猜疑,并不曾与冯家有过走动,他谨言慎行,殷蕙也要避讳的,所以虽然她很关心廖秋娘在金陵城过得如何,却也只能在心里惦记,偶尔从旁人口中听说一二句。 此刻见面,廖秋娘跪拜之后抬起头,再看殷蕙,眼泪就掉下来了。 冯夫人轻声斥道:“太子妃受封的好日子,你这般成何体统?” 无论以前关系多好,随着殷蕙身份的变化,廖秋娘这般都是失礼。 廖秋娘也知道,可她就是忍不住啊,于她而言,殷蕙就是她的救命恩人,是殷蕙在她穷苦之时帮扶她做吃食生意,是殷蕙在她被殷闻欺凌后大义灭亲地站在她身边安慰她鼓励她,后来更是殷蕙举荐父亲进了燕王的护卫所,让自家的日子一日比一日好,还让她有机会结识冯谡。 如此大恩大德,廖秋娘没齿难忘。 而廖秋娘的眼泪,一下子就把过去十来年不曾见面的时光都抹去了,殷蕙依稀又回到了去给廖秋娘送添妆礼的那一天,廖秋娘也还是那个勇敢乐观的小姑娘。 “我与秋娘情分不同,夫人不必怪她。”殷蕙笑着扶起廖秋娘,对一旁的冯夫人道。 冯夫人感慨道:“娘娘宽厚,我们秋娘能得您提携,是她三辈子修来的福分。” 殷蕙不敢当这话,上辈子廖秋娘被殷闻害死,殷家先欠了廖秋娘的,这辈子她只是帮廖秋娘避开了死劫,廖秋娘能有今日的幸福,最主要的还是她自己值得,值得被人怜惜,值得被冯腾喜欢。 廖秋娘还带来了孩子,别看她比殷蕙小几岁
相关推荐:
火影之最强白眼
我以神明为食
我有亿万天赋
萌物(高干)
满堂春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芊芊入怀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岁岁忘忧(完结)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