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几天下来,平芜找到点从前的工作状态,不过也遇到些苦恼的事。 因为自她那天无意把车开到所里之后,原本说她“镀金”的那几个同事似乎更加变本加厉了。 “这所又不是只有她一个人,凭什么都交给她啊,大家人人有份,没道理人家吃肉咱们连汤渣子都喝不着吧。” “哎呦你可别说这话,人家背景那么硬,有朝一日直接在这升职当主任也不是不可能,再说了,咱们没工作就歇着呗,正好晚上早点下班去接孩子。” “你们都没看到她的衣服和包吗?就说她每天带的手表,一般人能为了这几千块钱的工资到这来吗,而且她的车比咱们所长的贵了好几倍,不是镀金谁信啊,咱们这代人啊可是完了,比上比不了勤奋,比下比不了投胎,只能慢慢混日子了。” 女厕所最后的一个隔间里,平芜坐在马桶上清清楚楚的听到了来自一门之隔外长吁短叹的议论,她抬手看了看自己的手表,嘴角漾起一个无奈的笑。 末了起身用力按了下冲水按钮,推开门慢悠悠走了出去,洗手池旁站着的三人回过头面面相觑,在不间断的水流声中各自移开视线。 平芜没说一个字,脸上甚至看不出任何表情,打开水龙头仔细洗手,擦完手后将纸巾扔到垃圾桶,像没看见这三个人一样,比起不屑,她目光里更多的是不在意。 本来就没什么好在意的,她越争执想要自证反而陷入内耗自己的圈套中,不如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毕竟这些话也算不得什么。 她不理会,向菁菁却是个直性子,虽然跟她认识时间不长却仗义的很,在办公室里听见点什么风吹草动就直接开始还击,口齿和条理清晰出众到平芜也佩服不已,一个脏字不带却里里外外把人骂了个遍。 平芜心里感激,但还是跟她说了自己不在意,向菁菁一开始以为这大小姐有受虐症,性格懦弱,直到那天在大家一起讨论山地栗园在选取合适的嫁接方法的论述会上,她被故意为难提出过于刁钻的问题,结果非但没被噎到反而还字字珠玑用自己过硬的专业理论彻底堵上了那些人的嘴。 甚至还主动请示费力不讨好的新品种下乡的推荐会,用实际行动证明她不是要在这抢谁的功劳,而是发自内心的想为板栗栽植的农户们做一些实际的事。 “山地一号算是咱们研究了好几年的新品种了,所里的各项实验数据和生长情况也都表明这个品种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和不错的丰产成果率,不过农户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可能是超乎你想象中的抗拒,他们多数只相信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树,即使那些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好的品种,所以这个事还是挺困难的。” 江清河实话实说,散会后只留下了平芜和向菁菁,这两人年轻又聪明,还都是高材生,虽然他私心里并没管什么所谓的背景和人脉,不过在驭下之术上也多有自己的考量,培养新人是要的,做出成绩也是重要的,所以他选来选去都还是这两个人最合适。 专业还有干劲儿,最重要的是,精力旺盛,他们干这行的就需要这种打了鸡血的精神程度。 但他也得做好万全之策,毕竟这事儿太容易搞砸了。 “你们俩还是想想,怎么样用最简单的方式让这些农户们不仅接受咱们的新品种还都要争前恐后的抢,必须要让他们知道只要用了咱们山地一号的码子,就肯定能长大枝多结果。” 江清河说完后自己也觉得这有点难,毕竟他了解那些种植时间长了的农户们,都有些冥顽不灵,对专家们的建议更是不屑一顾。他可不能一来就让人碰大麻烦,以后知难而退了他就没法开展工作了。 思前想后,他笑了笑,“算了,这事还是得咱们大家一起来。” 平芜皱了皱眉,极力争取,“别啊所长,我尽力试试,等下星期陆续开始嫁接了我就拿着咱们的码子到各村去。” 向菁菁也点头,一副舍命陪君子的坦荡神情,“是啊,我跟平老师先试试,就先到那几个野生栗树最多的村里推荐去。” 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谷雨一过,原本稍微安静了些时日的群山和农田再度热闹起来。 这时节温度正好,春季树体汁液流动,栗树开始萌芽,是最合适嫁接的时候。 嫁接是板栗丰产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顾名思义,是将两种不同的植物体合并在一起,通过创面紧密结合使它们在体内互相生长,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嫁接不止能促进栗树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抗逆性和适应性,更有助于优化栗树种植结构,通过合理运用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品种乃至不同特性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多样化种植,提高效益和果树质量。 平芜起了个大早,在食堂随便吃了一口后跟向菁菁一起搬了两大桶湿润的接穗苗,等她把那堪称像缸一般大的白色塑料桶放入车后备箱时,脑海中第一时间的想法是感谢老平。 幸亏是越野车,要不然是什么别的,断断放不下这样惊人的东西。 “你这车跟着你可是太糟蹋了。” 向菁菁拿了湿巾递给她擦手,看她把所有接穗苗都整理好后感叹了一句。 平芜不作回应,抬抬下巴示意她上车,等两人都系上安全带,她打开手机地图开始导航。 “咱俩先去哪个村?所长说都是野生栗树的那个村叫什么来着?” “牦岭沟,在隧山镇那边,有点远。” 平芜不太确定,向菁菁直接伸手在她手机上输好又放回到支架上,隧山镇偏远,土路更是坑坑洼洼的不平,汽车颠簸一路,总算抵达山间下的稀疏村落。 村口有棵粗大柳树,不太忙的老人和妇女们拿了板凳在树下乘凉,平芜停好车,把一桶接穗苗先搬到这里,又回车里拿了一沓所里事先印好的推荐手册。 一开始大家以为她们是来卖树苗的,所以都好奇的围过来看,直到平芜发了手册介绍她们俩来自板栗研究所,这群原本颇有兴致的大爷大妈便寡然失色,连连背手往回走,甚至还把手册放在板凳上充当垫子去坐。 平芜无奈,闻声赶来的村长笑容和善的走到她俩跟前,带她们俩上山时讲起这些树的历史渊源。 “我们村原本就不丰产,这些栗树都很多年了,果树院来人研究过说是很早引进的日本栗,因为适应山地气候所以一直栽植的很好,在市场上也卖不出什么大价钱,除了我们这些长在村里的老人还能上山种植,也没什么人再去想着改变改变了,毕竟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之前也嫁接过别的品种,但因为原本砧木的特性最后还是没能成活,村长说这话也完全属实,对于像这样劳动力不足的村落,再怎么提高农业水平也是没用的,因为最基本的生产力都很缺乏。 向菁菁搀扶着跟平芜一起上山,看到田地边三三两两长势缓慢的栗树跟她讲起自己家那边也有这样的情况,只能面对现实。 “日本栗比较梗性,不容易剥离又含糖量低,只能适合深加工而不能直接炒食,在燕北的收购价格确实比普通品种还要少一半。” 平芜叹气,“正因如此才需要嫁接品质好的啊。” “没办法,有些事就是这样的,最先开辟的那条路总是格外艰难。”向菁菁拍怕她肩膀回答。
相关推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小白杨
绝对占有(H)
差生(H)
大胆色小子
凄子开发日志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