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果断接了,我与四哥则是心服口服。” 王君芳默默地看着他。 魏暻笑笑,握住她的手道:“三哥不苟言笑,行事待人却公允,父皇选三哥,也是我们兄弟之福。” 二哥就不说了,四哥年轻容易冲动,将来三哥登基,既不会无故打压兄弟,又不会宠信奸臣让兄弟们忧心政事。 他想得开,王君芳也就笑了。 楚王府。 魏昳一回府脸就沉下来了,不叫伺候的人跟着,气冲冲进了内室。 纪纤纤闻讯而来,就见魏昳背对着门口躺在床上,脱下来的外袍随便丢在地上。 “这是怎么了?”纪纤纤坐到床边,稀奇地问。 魏昳不想说话。 纪纤纤推了推他的胳膊。 魏昳瞪过来。 纪纤纤又不怕他,见他脸色实在难看,关心道:“谁给你气受了?” 魏昳憋屈啊,对外不能说,也只能跟妻子倒苦水了。 纪纤纤听完,同样憋屈起来,再看魏昳,真是哪哪都不顺眼,忍不住戳他的肩膀:“这种节骨眼你谦虚什么?煮熟都送到嘴边的鸭子你不要,真是,真是气死我了!” 魏昳躲开她的手,捂着肩膀道:“怪我吗?如果父皇叫你过去,问你想不想做太子妃,你敢说想?万一父皇没想让你当,你还惦记太子妃的位置,那不是大逆不道?” 纪纤纤的脑海中便浮现出公爹那张威严无比的脸庞,尤其是那双犀利的眼睛。 虽然气魏昳错失良机,纪纤纤也不得不承认,她也不敢在公爹面前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野心。 “都怪老三!哼,从他送父皇那幅画的时候我就该看出来了,他早就惦记太子的位置了,所以处处巴结父皇!” 纪纤纤看过魏曕的那幅画。 画得可真好啊!以前她只知道魏曕能带兵,没想到丹青也那么出众! 再看魏昳,脸没魏曕俊美,身形没有魏曕挺拔,功夫不如魏曕,功绩不如魏曕,连文采都不如! 公爹真是临时起意吗? 纪纤纤突然深深地怀疑起来。 再说了,就算公爹只是临时起意,都已经说了让魏曕做太子了,还能改不成? “认了吧。”纪纤纤忽然叹了口气,肩膀也矮了下去。 魏昳难以置信地看过来,纪纤纤平时骄傲得跟个小凤凰似的,现在竟然甘心屈于人下? 纪纤纤嫌弃地看着他:“我不想认,可我有什么办法?我是能让你勤于练武把一身的肥肉减下来,把武艺提上去,还是能让你去刑部断案如神,去户部开源节流?亦或是让你把侧妃妾室们都遣散了,像三爷那样对妻子一心一意,对孩子们悉心教导?” 让魏昳与魏旸比,魏昳真就只输在不是嫡出,与魏曕比,简直是自取其辱。 魏昳脸黑了,提醒纪纤纤道:“那些都是虚的,能不能做储君,还得看大臣们支持谁,论身后的势力,老三能比得过我?” 纪纤纤当然也希望如此,她难道不想做太子妃? 可是,文武百官那么多,魏昳身后的大臣能占几成?就算占了五成,公爹有了决断的事,大臣们敢干涉?皇太孙魏昂登基时,整个金陵的大臣都支持魏昂,结果呢,金陵还不是被公爹率领的铁骑给攻破了? “行,反正这事明日早朝父皇多半就会宣布了,你真能压过三爷,以后我什么都听你的,你要纳多少美妾我都不拦着,倘若父皇心意不改,以后你什么都听我的。”纪纤纤冷哼道。 魏昳的眼睛都快瞪出来了:“我现在还不够听你的?谁家王妃敢拧自家王爷的耳朵?” 纪纤纤:“拧耳朵也没见你收了色心!怎么,大哥为何死你心里真的没数啊?我管着你还不是为了你好?都一把年纪了,你不怕死在哪个女人的肚皮上,我还嫌丢人呢!” 嘴上骂着,纪纤纤的眼圈却红了,魏昳的身形越来越像魏旸,好色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哪天真死了怎么办? 纪纤纤一边打他,一边抽搭着哭起来。 奢望归奢望,魏昳已经做了大半辈子的老二了,被魏旸压是压,被魏曕压也是压,纪纤纤也早就习惯了,如今都到了做祖母的年纪,纪纤纤只求平安。 魏昳看着她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哭得鼻子都红了,忽然就想到了魏旸的尸体。 妾室有什么好,真正关心他的,只有发妻。 “好了好了,不管我能不能做上那位置,明日都把那些没生过的妾室歌姬放出去,以后再也不添新人了。” 魏昳抱住纪纤纤,低声哄道。 纪纤纤撇撇嘴:“鬼才信你。” 蜀王府。 相比于其他三座王府,蜀王府里平静得就像无事发生。 魏曕回到家里,仍旧是先洗脸更衣,再陪妻子与孩子们吃饭。 今日是魏衡当差的第一日,去的是翰林院,年前朝臣们休假前,永平帝亲自给他安排的地方。 殷蕙就问问长子在翰林院都做了什么。 魏衡挑着一些趣事说了。 魏曕像往常一样默默吃饭,殷蕙与孩子们自动忽略他。 饭后,魏曕检查魏循与魏宁的功课,已经当差的魏衡,第一次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热闹。 魏宁悄悄瞪他。 魏衡笑笑。 检查结束,三兄妹一起告退。 魏曕随着殷蕙去了后院。 正月十六的夜晚,空气冷冽,月光却皎洁,殷蕙忍不住放下兜帽,频频望向那玉盘似的月亮。 有风吹过来,魏曕帮她戴好兜帽。 殷蕙笑着看他:“不冷。” 魏曕去握她的手,果然热热乎乎的。 他当差忙,殷蕙没有浪费太多时间,很快就进去了。 洗漱完毕,夫妻俩躺进被窝。 今晚的魏曕沉默而热情,殷蕙想,可能是前阵子都在哀悼太子,他憋狠了吧。 一夜好眠,次日醒来,夫妻俩都神清气爽的。 送魏曕出门时,魏曕摸了摸她的头,眼里透出一丝愉悦。 殷蕙莫名脸热,老夫老妻了,又是在人前,他没事摸她脑袋做什么? 注意到安顺儿与其他下人都低下了头,殷蕙嗔了魏曕一眼。 魏曕笑了下,出门上马,扬长而去。 殷蕙看着他的背影,总觉得今早的魏曕怪怪的。 宫中,大殿之上。 先处理完一批政事,等大臣们都没有事情禀报了,永平帝朝海公公使个眼色。 海公公便从袖中取出两封圣旨。 第一封圣旨,先是缅怀孝诚太子的薨逝,然后就是册封孝诚太子的长子魏徵为靖王,赐靖王府居住。 一身麻衣为孝诚太子服丧的大郎走到大殿中央,泣声领旨谢恩。 大臣们彼此交流个眼色,再看向现任镇国公徐策。 徐策是徐清婉的弟弟,也是大郎的亲舅舅,长得很像老国公,魁梧健硕,不怒自威。 面对大臣们打量的眼色,徐策只是眼观鼻鼻观心。 曾经徐家支持皇太孙魏昂,导致被永平帝厌弃,全靠祖荫才能继续位于京城勋贵之家的前列。此时若再冒出来公然反对永平帝的决定,继续拥护一个皇太孙,那徐家就要真的倒了。 如果四位王爷无能,拥立皇太孙也值得,可蜀王、湘王都是有功之王,桂王亦是人中龙凤,哪轮得到孙辈? 徐策都不为外甥争取,其他大臣们更不会去犯永平帝的忌讳。 唯一的皇太孙已经死了,这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皇太孙。 等大郎回到原位,海公公扫眼下方,展开第二封圣旨。 这道圣旨,便是册立新太子的圣旨。 圣旨乃永平帝亲手所书,用一连串的溢美之词夸赞了他的三子蜀王魏曕,从魏曕少时的勤勉恭孝夸到魏曕为王的种种功绩。功绩大臣们都知道,蜀王的孝顺他们却是第一次听说,原来当年永平帝牙疼得要命,竟然是蜀王举荐的神医,还在永平帝康复期间亲自伺候床前。 百善孝为先,从永平帝的口吻中大臣们听出来了,论孝顺,魏曕排在五位皇子的最前面。 一个皇子,既孝顺,又贤德,文能治国武能开疆拓土,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储君择贤而立,也算合乎情理。 少数几个“立长派”悄悄看向了楚王魏昳。 魏昳听完圣旨,终于明白了,父皇真的早就属意了老三。 他敢忤逆父皇吗? 不敢。 眼见龙椅上的父皇朝他看来,魏昳再无他想,率先跪下,拥护父皇的决定。 永平帝就笑了。 老二虽然没出息,偶尔还像他娘一样没有自知之明,但乖还算乖的,不敢生事。 第184章 (你最好了) 永平帝要魏曕做太子,真没有几个大臣想反对。 实在是魏曕在四个兄弟里面太出挑了,武方面,魏曕还是皇孙时就跟随永平帝打败过金国,跟着是追随永平帝靖难,封了王爷后,魏曕连虞国那块儿难啃的骨头都打下来了,这些战功,湘王魏昡都远远不能及,更不提其他两位从文的王爷。 再说文治,魏曕在刑部,刑部的大案小案都能得到快速解决,没有官员敢玩忽职守,永平帝要调魏曕去户部时,刑部尚书差点跟户部尚书打起来。等魏曕到了户部,今年揪出个大贪官团伙,明年亲自去赈灾治水,精明睿智又吃苦耐劳、体恤百姓,户部尚书每次夸赞蜀王殿下,眼里都带着光,夸亲儿子也不过如此! 楚王魏昳虽然年纪比蜀王大,是兄长,可他文治武功都没有出彩之处,别人就是想拥护他,都不好意思开口啊。 更何况,魏昳自己都服了,不愿再争。 立储的事就这么顺顺利利地定了下来。 下朝后,永平帝叫魏曕跟他去御书房。 “知道朕为何要立你做太子吗?”永平帝坐到椅子上,打量着对面的儿子问。 魏曕思索片刻,道:“因为儿臣比二哥勤勉,比四弟、五弟年长。” 永平帝笑了笑,一副调侃的语气:“原来你也会谦虚。” 他挑老三,可不仅仅是因为什么勤勉、年长,五个儿子里,从始至终都是老三最像他,最大的不同,也就是老三不爱笑罢了。 那年他派老三去打虞国,老三不光在打仗,还在观察他所见到的一切,得出虞国难以真正驯服的结论。 这点很好,说明老三有大局观,不是别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不在责任内的事情就不上心了。 大事上老三没得挑,家事上,老三是个好儿子、好父亲、好兄弟,看似最冷最无情,其实最重情。 老三的贤德可为君,五郎的才干可为储君。 老三媳妇虽然出身不高,亦没有仁孝皇后的大贤大德,可老三媳妇知书达理宽和待人,在家能相夫教子,对外能亲厚妯娌且不卑不亢进退有度,这也是很难得的品质了,再加上殷墉、殷阆都是睿智本分之人,没有外戚干政之忧,老三媳妇将来一定能做个好皇后。 他已经将江山打下来了,老三守成便好,老三媳妇也不必像仁孝皇后那么辛苦。 “朕选你,是因为相信你,你们兄弟四个,朕也只信你。”永平帝直言道。 魏曕其实都明白,跪下去道:“儿臣定不辜负父皇所托。” 永平帝点点头,并没有马上叫儿子起来,拿起一封奏折道:“你大哥才走,靖王府还要修缮,等你大嫂他们搬出去了,再举办你的册封大典吧,在那之前,你们先在蜀王府住着。” 魏曕:“这是应该的,儿臣不急。” 永平帝:“户部你就不用去了,今日起去内阁观政。” 魏曕:“是。” 永平帝:“去看看你娘吧,她还不知道这事。” 魏曕便告退了。 走出御书房,一阵凛冽的风迎面吹来,魏曕却一点都不觉得冷。 他不会与大哥争,但大哥走后,魏曕就没想过父皇会把储君之位给他以外的人。 宫里正式封了魏曕做太子,很快也就有宣旨公公来了诸皇亲国戚之家,宣告靖王、新太子的册封。 父子三个都在宫里,殷蕙单独与女儿来接的旨。 宣旨公公先宣读的大郎封靖王一事。 对此,殷蕙多少已经猜到了,先帝立魏昂为皇太孙时公爹多憋屈,轮到公爹,公爹绝不会如此对待儿子们。既然不会立大郎为皇太孙,那大郎便会继承一个王爷爵位,支起大房的门庭。 接下来就是第二道圣旨了。 圣旨开篇就是对魏曕的夸赞之词,夸了长长一串。 殷蕙一开始还很茫然,公爹刚死了一个儿子,心情还沉重着,没事夸另一个儿子做什么? 但听着听着,殷蕙猛地反应过来,难道,公爹要封魏曕为新太子? 当宣旨公公读完,殷蕙的猜测也得到了证实。 她双手触地,磕头谢恩,嘴角难以抑制地上扬。 不过,重新抬头时,殷蕙还是忍住了。 宣旨公公笑眯眯的,殷蕙叫安顺儿给赏,带宣旨公公去偏厅招待。 “娘,父王做太子啦!” 外人一走,魏宁高兴地扑过来,扶着母亲的胳膊直跳。 殷蕙嘘了一声,娘俩先进屋,进屋后立刻抱到一起,一起笑起来,或是抱着左右摇晃,或是魏宁四处蹦跶,殷蕙笑眼弯弯地瞧着。 “娘,其实我一直都觉得,父王是他们兄弟里面最厉害的那个。” 跳够了,魏宁重新扑到母亲怀里,仰着头小声道。 殷蕙摸摸女儿的脸,笑道:“不是你觉得,你父王本来就是最厉害的。” 魏曕唯一输给魏旸的,只有出身。 “娘也厉害,以后要做皇后呢。”魏宁说着说着,又抓着圣旨四处跳了起来。 十三岁的小姑娘,遇到这样天大的喜事,光是笑哪里够,就是要蹦蹦跳跳。 殷蕙也想跳,但不是对着女儿,而是拉着魏曕的手跳。 这家伙,昨天肯定就得了什么消息,没有确定才不敢告诉她,只自己偷乐,怪不得还大白天的在外面摸她的头。 没过多久,离得最近的大公主、纪纤纤先来道喜了。 只是今日,这二人的笑容都不太自然。 大公主是魏旸的亲妹妹,如果将来魏旸登基,大公主的尊贵将凌驾于另外两个公主之上,甚至连王爷们也都得给她面子。换成魏曕,那大公主与二公主、三公主的地位是一样的,平分秋色。以前魏杉、纪纤纤这对儿姑嫂对大公主颇为忌惮,等到魏曕登基的时候,这两人大概不会再给大公主什么特殊对待。 大公主先是没了亲哥哥,公主的尊贵也要低下来,心情如何能好,装也难以不留痕迹。 纪纤纤对殷蕙就是纯粹的嫉妒了! 两人这么熟,纪纤纤也不掩饰她的嫉妒,等大公主离开后,纪纤纤直接酸溜溜地开口了:“我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位置有一天会落到你的头上。” 殷蕙笑道:“我也没想过会变成这样。” 正如大公主掩饰不住她内心的苦涩,殷蕙也掩饰不住她心中的喜悦。 这样的好事,连魏曕都露出了痕迹,殷蕙没他那么能憋,眼中的笑意就没断过。 纪纤纤看着她
相关推荐:
珊璐短篇CP文
岁岁忘忧(完结)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失身酒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萌物(高干)
召唤之绝世帝王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碧荷衍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