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帝示意宫人们不必出声,他一边沿着走廊慢慢走,一边听里面的动静。 三郎:“困死我了,等会儿谁都不要说话。” 八郎:“为什么不能说话,还有一刻钟才到入寝时间。” 三郎:“闭嘴,敢情你昨天什么都没干。” 八郎:“我帮父王拉牛了!” 三郎:“没看见你拉牛,倒是看见你拉……” 大郎:“你不是困了,困了就睡,别吵了。” 五郎:“八郎过来,我帮你脱衣裳。” 永平帝透过窗缝往里瞧,大郎站在地上宽衣,三郎、六郎都躺好了,五郎帮八郎脱好衣裳,也挨着躺下。 倒是没瞧见老二家的二郎、四郎,以及老三家的七郎。 四郎中暑,估计得养两日,二郎被爹娘骄纵得厉害,七郎还小,今日肯定也想偷偷懒,难得严父做派的老三竟肯同意。 永平帝没有进去打扰孙子们,离开后殿,经过前面的讲堂时,忽然发现西讲堂里坐着一个孩子。 是七郎。 永平帝纳罕地走了过去。 循哥儿正在背书,看完一遍,抬起头正准备默背时,冷不丁瞧见了皇祖父。 循哥儿惊得跳起来,慌乱过后,赶紧行礼:“拜见皇祖父。” 永平帝笑了笑,走到循哥儿旁边的席位上,看看循哥儿桌子上的书,问:“哥哥们都去睡觉了,你怎么不去,被先生罚了?” 循哥儿连连摇头:“先生没有罚我,是我在家里睡了一上午,现在不困。” 永平帝摸了摸胡子:“这样啊,既然请了半日假,怎么不趁机多玩半天?” 循哥儿就说了要交课业的事。 永平帝:“你娘要你来的?” 循哥儿:“不是,我自己要来的。”又重复了一遍他与娘亲的对话。 “那你现在在做什么?” “我在背书,上午先生讲了新课。” 永平帝看着这个平时并不怎么起眼的孙子,赞许地点点头。 七郎长大这几年,老三都不在家,可见老三媳妇很会养孩子,最难得的是,老三媳妇并不是刻意严格教导孩子,知道劳逸集合,如果不是循哥儿自己好学,小家伙完全可以在娘亲的纵容下多休息半日。 对比之下,老大媳妇将太多精力放在了大郎身上,疏忽了三郎。 老二媳妇就二郎一个嫡子,结果也养得不怎么样。 老四媳妇恐怕将心思都花在吃上了,八郎率真有余规矩不足。 老五媳妇还没进门,有待观察。 当然,孩子们的教养不光是儿媳妇们的事,几个儿子花在家里的精力也迥然有别。 第130章 (是我疏忽了) 申时两刻左右,衡哥儿、循哥儿从宫里回来了,一起来给母亲请安。 殷蕙看看大的,再看看小的,笑着问:“今日听讲有没有犯困?” 循哥儿睡得多,自然不困,衡哥儿捞起腰间母亲为他准备的香囊,道:“幸好娘为我备了提神香。” 上午的课,三郎、六郎哈欠连天,衡哥儿也困了几次,不过闻闻香囊就撑过去了。 “娘,我今天看到皇祖父了。” 循哥儿兴奋地描述起来,同样的话,他已经在马车上跟哥哥说过一遍。 殷蕙的心微微收紧,直到小儿子说完,她才放松下来。 循哥儿这么诚实又好学,殷蕙想,就算公爹不夸他,也不至于因为上午循哥儿请假就生气。 “这事你还告诉别人了吗?” 循哥儿摇摇头:“只跟哥哥说了。” 衡哥儿补充道:“除了我,大哥他们都不知道。”就算后面听到什么消息,也是学宫的宫人透露出去的。 殷蕙很是欣慰,按理说,孩子们能与皇祖父说上话很值得炫耀一番,但自家的两个孩子都不是张扬的性子。 丫鬟们端来两盘开胃的糕点,兄妹三个坐在一起吃了起来。 当夕阳再次洒满庭院,魏曕回来了,在前面换了常服。 兄妹三个在院子里玩闹,循哥儿最先发现父王,刚要喊出来,就见安顺儿也跟在父王身后,手里提着一只大笼子。 循哥儿的视线就定在了笼子里面。 衡哥儿也愣住了。 宁姐儿兴高采烈地朝父王跑去。 魏曕弯腰要抱女儿,宁姐儿却躲开父王的手,凑到安顺儿提着的笼子边上,目不转睛地看着里面。 魏曕便停下脚步,招手叫儿子们也过来。 很快,兄妹三个就将笼子围住了。 魏曕看向东次间,透过琉璃窗,看到殷氏探头朝这边看来,很快又缩了回去。 “父王,这是什么狗?” 被衡哥儿的提问拉回注意力,魏曕坐到一旁的美人靠上,解释道:“此犬名为松狮,温顺聪明,且对主人十分忠诚。” 循哥儿期待地问:“父王,这里面有三只,是送给我们的吗?” 魏曕:“嗯,昨日你们春耕都很努力,这是奖励,各自挑一只吧。” 循哥儿高兴地要跳起来,衡哥儿也止不住笑,露出两排小白牙。 三只刚两个来月大的松狮狗,一只毛发纯黑,一只毛发纯白,还有一只是纯净的秋叶黄,毛茸茸地挤在一堆儿,六只乌溜溜的黑眼睛警惕地看着外面。 衡哥儿先问妹妹最喜欢哪只。 宁姐儿挨只看看,指向那只白色的。 那白色的就是妹妹的,衡哥儿再让循哥儿挑。 循哥儿挑了秋叶黄的那只,黑色的看起来有点凶。 弟弟妹妹都挑好了,衡哥儿自然要了黑色的那只,他喜欢黑色,自有一种威严,他是哥哥,他的狗狗也理该威风些。 选好之后,安顺儿将三只小奶狗抱了出来,三只狗狗在陌生的院子里跑来跑去,兄妹三个高兴地追着。 循哥儿从窗下跑过,见窗内母亲在看他们,循哥儿兴奋道:“娘,父王夸我们春耕很努力,这是他奖励我们的!” 殷蕙朝儿子笑了笑。 循哥儿就继续去追自己的松狮狗了。 殷蕙看着孩子们的笑脸,目光朝仍然坐在走廊里的魏曕移去,他好像在看孩子们,只露出一张威严的侧脸。 上辈子衡哥儿跟着他去春耕,一共两次,次次都晒成了小红脸,也没见魏曕给儿子什么奖励。 殷蕙隐隐觉得,这次魏曕买三只狗回来,可能与昨晚她的质问有关。 “妹妹!” 衡哥儿突然叫了一声,却是宁姐儿追狗时摔了个大跟头。 殷蕙再也没心思想别的,迅速穿鞋下榻,不过,等她站到堂屋门口,宁姐儿已经爬起来了,开开心心地继续跑呢。 殷蕙看向魏曕,发现魏曕也朝她看了过来,仍是那副淡漠的神情。 看在他知道奖励孩子们的份上,殷蕙决定不再计较他在照顾循哥儿上面的疏忽,折回堂屋去倒茶。 在她转身的刹那,魏曕脸色微沉,只是没过多久,又见她端着一碗茶走了出来,朝他而来。 蜀王殿下脸上的几分沉郁也就迅速消失不见了。 因为端着茶,殷蕙走得很慢,绣着花卉的白底裙摆水波般荡漾,海棠红缎面的绣鞋隐隐若现。 人美,仪态更美,令人赏心悦目。 魏曕就那么端坐着,看着她一步步走近。 殷蕙笑笑,将茶碗递过去:“怎么不去屋里坐,我还一直在里面等您呢。” 魏曕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这小嘴儿可真会说,刚刚她明明坐在窗边不动如山。 他垂眸喝茶,殷蕙挨着他坐下,看看孩子们,再问他:“您从哪里找来的松狮犬?看颜色,应该不是一窝的吧?” 魏曕将茶碗放在两人中间的椅子上,对着孩子们道:“晌午临时起意,让长风去物色的,三只都非同一窝,月龄相近而已。” 殷蕙故意酸道:“三只是买,四只也是买,您怎么没给我也买一只?” 魏曕看过来。 殷蕙微微咬唇,幽怨地看着他。 魏曕只好道:“你真想要,明日我让长风再去买一只。” 殷蕙:“算了吧,您主动送我是惊喜,我自己求来的,没什么意思。” 魏曕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天色渐晚,殷蕙叫孩子们去洗手,要吃晚饭了。 收到礼物的三兄妹太开心了,衡哥儿平时已经很稳重了,用饭时仍往院子里看了好几眼,眼睛亮晶晶的,循哥儿、宁姐儿更是早早吃完,放下筷子就去找狗狗。 衡哥儿也想去,可他还记得正事,用饭结束,他就乖乖站到父王身旁,等着父王检查功课。 院子里循哥儿、宁姐儿的笑声传过来,衡哥儿目光微转,马上又正过来。 魏曕笑了下,道:“去玩吧,今晚不检查。” 那一瞬间,衡哥儿的眼睛里仿佛落了星星,喜悦满溢。 魏曕:“去吧。” 衡哥儿看看娘亲,转身就跑了出去。 魏曕去看殷蕙。 殷蕙哼了哼:“当严父就是好,送一次礼物少检查一次课业,比得上我无微不至的多年照顾。” 魏曕:“又在胡言乱语。” 就寝后,灯也灭了,魏曕才从后面抱着她,开始明算账:“胆子越来越大,昨晚还敢给我甩脸色。” 殷蕙幽幽道:“我是心疼循哥儿,衡哥儿有四郎、六郎比着,不好偷懒,咱们循哥儿还小,休息会儿怎么了?瞧瞧今天累成了什么样,他还那么懂事,睡醒吃饱就要求进宫读书,您不能因为孩子懂事就放心不管了,三个孩子,循哥儿最怕您,您问他累不累,他怎么敢说实话?” 魏曕意外道:“他下午进宫了?” 殷蕙点头,将循哥儿遇见永平帝的事也说了。 魏曕无意识地摸着她的手,将她的话重新过了一遍,忽然在循哥儿身上看到了自己小时候。 他也跟随父皇去种过地,父皇问他累不累,他毫不犹豫地否认,其实手酸脚也酸。 去学堂读书,大哥二哥都请过病假,他除非咳嗽瞒不过去,其他头疼脑热都坚持着。 为何如此? 为的是让父皇看见自己的努力,让父皇多喜欢一点他这个儿子。 他是庶子,生母又不受宠,父皇去母亲那里少,单独与他相处的时间也最少,所以他只能更努力。 可循哥儿不必如此,不必与他生疏,连累了都不敢说实话。 魏曕握紧妻子的手,握了又握,终于道:“是我疏忽了。” 低低的几字自责,却在殷蕙心头点起一圈涟漪。 她抱怨归抱怨,真没想过魏曕会承认他的不足。 这其实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昨日她见到儿子累坏的样子心疼,再勾起对他性冷的不满,火气才大些。 平心而论,魏曕已经是一个很尽责的父亲了。 她问过循哥儿,昨日忙完春耕上了马车后,是魏曕帮兄弟俩擦的脸,也是魏曕在循哥儿睡着后抱了他一路。 殷蕙转了过来,埋到他怀里:“您很好了,又要忙差事又要看孩子,我就是一时心疼才说重了,您别放到心上。” 如果说昨晚的她是只护崽儿的母老虎,这会儿的她就变成了一只柔软乖顺的小猫崽儿。 魏曕揉揉她的头,道:“月底休沐,我带你们出去走走。” 江南风景秀丽,可一家人来金陵这么久,年前年后一直忙应酬,还没有机会去逛逛。 以前在燕王府,王府城门都由父王安排的侍卫看守,他都不能随意进出,如今他分府单住,也更自由。 又送礼物给孩子,又主动提议春游,殷蕙抬起头,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神情。 魏曕轻抚她的脸,覆了过来。 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他们不知道父王与娘亲有过什么谈话,只知道可以去外面玩了,一个个都掰着手指头盼着月底快到。 魏曕也没有食言,月底这日,一家五口换上常服,同坐一辆马车出发了,或是登山赏景或是坐船游湖,黄昏还在京城最有名气的酒楼吃了一顿,直到尽兴才心满意足地回了蜀王府。 第131章 (姹紫嫣红) 陪家人游春结束,魏曕马上又忙了起来,而且还要亲自去苏州一趟,查一桩去年春天发生的杀人大案。 当时燕王与朝廷正打得激烈,各地官员都远远地观望着,少有能专心当差的,也就导致很多案子堆积下来,有的案子虽然抓到了嫌犯,却缺少证据,需要重新彻查。 魏曕最近也明白为何父皇要他来刑部了,刑部堆积的案子太多,有的官员急于立功追求速度,查案不仔细,如此就容易造成冤假错案,短时间好像只是冤枉了一两个人甚至一两家人,没有太大影响,可这样的冤案多了,会让百姓们寒心,觉得官府草菅人命。 江山可以靠刀枪打下来,但想稳坐江山,就要收拢民心,让百姓丰衣足食,光吃饱还不行,还要有法可依,有冤可诉。 父皇要做明君,魏曕眼里也容不下徇情枉法,他治军严格,查案只会更严。 他毕竟是位王爷,有他在刑部坐镇,刑部的一众官员们怕他甚至比怕刑部尚书更多。 交待殷蕙照看好孩子们,魏曕带上一队人马,匆匆出发了。 有上辈子的记忆在,殷蕙知道他此行还算顺利,不但查到了真凶,还把凶手抓了回来。 这段时间也不光魏曕忙,自从春耕结束,端王魏旸、楚王魏昳被公爹派去分别巡视黄河、长江两岸的堤坝修筑了,这差事更累,少则也是半年的奔波。湘王魏昡领的差事是带兵剿匪,历朝历代都有些狂徒占山为贼,或是下山抢掠百姓,或是专门对付过往的商队,前三年朝廷内乱,各地的山贼也更加猖狂起来,永平帝便让魏昡去负责江南一带的剿匪事宜。 只有桂王魏暻去了工部,监督城内各项工程的修建,与兄长们相比,还算清闲。 倒也不是永平帝偏心幺子,主要是魏暻年龄最小,无论战事还是燕地的守城魏暻都未真正的参与过,一直与侄子们被庇护在燕王府高耸的城墙内。他没有资历,永平帝与大臣们都不知晓他才干如何,这种情况下,只能让他从简单些的差事做起,似巡视两河、查案剿匪这种要职,永平帝哪敢轻易交给一个初出茅庐的儿子。 再说了,魏暻五月就要大婚了,婚期如此近,也不好安排个远差。 四月中旬,金陵城内百花绽放,单单蜀王府内,殷蕙粗略地数过,都有至少二十种花。 姹紫嫣红中,当属牡丹最为艳丽,连宁姐儿都知道牡丹是花王了。 前日徐皇后派人送了口谕来,邀请皇亲国戚家的女眷与五品以上的诰命夫人们进宫赏花。 都是上辈子经历过的,区别就在于心境不同了,到了赏花这日,殷蕙精心打扮一番,带上宁姐儿一起出了门。 同一条街上,大公主府、楚王府外面也都备了马车,大公主牵着女儿赵韵、纪纤纤牵着庄姐儿。 三家人远远地点点头,各自上了马车。 到了宫门前,三对儿母女自然结伴而行。 赵韵常来蜀王府找宁姐儿,礼尚往来,殷蕙也常带宁姐儿去大公主府做客,所以下了马车,宁姐儿就跑到赵韵
相关推荐:
召唤之绝世帝王
痛之花(H)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小寡妇的第二春
我以神明为食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失身酒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岁岁忘忧(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