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斗破苍穹之淫宗肆虐 > 第77章

第77章

王府只有八十侍卫防守,他们早查得清清楚楚。 然而二人带着五百士兵浩浩荡荡地刚穿过燕王府南面的端礼门,突然,端礼门大关,内城两侧鬼魅般冲出两队兵马,粗略一数,比他们带来的五百人只多不少! 章炳大骇,难以置信地看着从存心殿走出来的那道魁梧身影! 燕王只穿了一身常服,仿佛只是在内殿躺久了出来遛个弯。 倒是跟在他身后的魏曕、魏昡,穿了战甲,一身锐气。 一路走过来,燕王对章炳、谢桂道:“朝廷奸臣当道,你二人可愿归降本王?” 章炳冷笑:“燕王反贼,你若现在投降,皇上念在叔侄情意,还能留你一命!” 谢桂也是同样的态度。 燕王便朝率领八百精兵藏匿于王府半年之久的廖十三点点头。 “章炳、谢桂带兵擅闯王府,意图行刺王爷,杀!” 廖十三洪亮的声音如一道雷霆凭空炸裂,八百精兵齐齐喊杀,一往无前地冲了上去。 全是在草原与匈奴、金国铁骑厮杀过的精锐,很快就将章、谢二人带来的五百兵士杀得干干净净,这还不够,他们拿着火把冲出王府,一路朝平城南城门杀去,与此同时,杨家、冯家、高家藏匿的五百精兵以及殷家培植的两百随商护卫也冲了出来。 这一夜,平城里杀声震天,待到天亮,尚不知情的郊外百姓来到平城时,只见城墙四周高悬数面大旗,裹挟着王者威严的“燕”字,随旗迎风招展。 第103章 澄心堂。 傍晚魏曕比平时回来的早一点,不过他人没过来,只让长风带了一句口信儿给殷蕙,让她今晚与两个孩子同睡。 殷蕙看着站在廊檐下的长风。 长风垂着眼,面容平静而坚毅。 殷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问:“三爷可还有别的话?” 长风摇摇头。 殷蕙就让他回去了。 安排金盏、银盏在外面守着,殷蕙一个人回到内室,坐到床上时,双腿隐隐发软。 上辈子魏曕这般交待她时,乃是公爹起事的前夕,公爹装疯诱了章炳、谢桂二人进府,斩杀之后一举夺回平城。 只是,这该是端午前后的事,这辈子怎么提前了这么多? 在公爹夺位这件事上,殷蕙最怕变数,最怕她之前做过的某些事影响了公爹,影响了燕王府众人的命运。 窗外天色渐渐黑了。 衡哥儿、循哥儿都被乳母牵了过来,小兄弟俩感情好,衡哥儿没看见爹爹,便扮作爹爹检查弟弟的功课。 乳母、丫鬟们毫不知情,笑眯眯地看着两个小主子。 殷蕙也笑了,叫丫鬟们摆饭。 真的要发生,她担心也无用,她相信公爹也相信魏曕,他们会不遗余力地保护燕王府,保住一大家子老老小小。 饭吃到一半,远处隐隐传来厮杀声。 乳母、丫鬟们脸色大变,难以置信地朝前朝的方向看去。朝廷要削藩,这事不光外面的百姓知道,王府里的下人们也知道,这会儿突然有厮杀声,难道朝廷的兵马冲过来要抓王爷了? “夫人,这……” 殷蕙听了听,笑道:“丽春院在排戏,讲王爷击退金兵的,留着除夕夜宴时上。” 尽管她笑得轻松,说得跟真的一样,可随着前面的喊杀声、刀剑相击声越来越清晰,乳母丫鬟们的脸色也越来越白。 衡哥儿看向娘亲。 殷蕙摸摸他的头,笑道:“吃吧,吃完娘陪你们玩。” 衡哥儿相信娘亲,而且这么大的孩子,还不懂什么叫生死危机。 循哥儿就更不懂了,专心致志地吃着饭。 饭后,殷蕙带着衡哥儿、循哥儿坐在榻上玩大将军的游戏,她来做坏蛋,兄弟俩当将军。 娘仨一会儿站起来追追跑跑,一会儿坐着推推搡搡,玩得殷蕙出了一身汗。 平时到了睡觉的时候殷蕙就会让乳母带走孩子们,今晚她故意忘了时间似的。 当外面的喊杀声远去,守在前院的长风等侍卫都松了口气。 后宅这边,衡哥儿、循哥儿困了,殷蕙亲手给孩子们擦脸,再陪孩子们一块儿躺下。 兄弟俩都躺在她的被窝,一个比一个睡得香。 殷蕙翻个身,朝外侧躺,担心公爹魏曕夺城的进展,担心快一年都没通过消息的祖父二弟。 朝廷无法容忍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可他们燕王府一大家子人就该因为朝廷的担心白白放弃现在的荣耀与优渥生活,心甘情愿接受流放到偏远之地的惩罚?连殷蕙都不甘心,更何况兢兢业业替朝廷戍守北地边疆二十余年的公爹,更何况魏曕这几个以皇孙身份自居清高矜贵的兄弟们? 各有各的理由,成王败寇罢了! 这一夜,殷蕙可能浅浅睡了两个时辰。 平时东华门那边有什么动静,澄心堂这里是听不见的,可今晚叫人提心吊胆,所以当黎明时分东华门被人开启,殷蕙就惊醒了。 开门不久,城门再次关闭。 这说明王府守卫还在,是自家人回来了。 魏曕、魏昡与指挥使杨敬忠一起来了勤政殿。 燕王从后殿过来,鬓发微湿,仿佛才醒不久,身穿王爷蟒袍,威严雍容如旧。 魏旸、崔玉衣冠齐整地走在燕王身边,不知是早上刚过来的,还是昨晚一直都在勤政殿等消息。 魏曕先禀报平城里面的情况,章炳、谢桂一死,城内的朝廷兵马斩的斩降的降,战斗结束得快,百姓们都在各自的家里避着,基本没受到影响,再加上杨敬忠带来的援兵,燕王府起事的近三千兵士也只损失了三百余人。 燕王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无论魏曕还是魏昡,身上的战甲几乎都洒满了别人的血,魏曕早就上过战场,沉稳冷静,魏昡年轻些,脸上既有立功的兴奋,又有初次杀人后的余惊。 “卫所那边如何?”燕王问杨敬忠。 杨敬忠道:“章炳、谢桂的人头一送过去,谢桂从京城带来的人马也降了,郭将军与张将军同时接管了十万禁军,共十五万大军分别驻扎在三个卫所,随时等候王爷调遣。” 燕王笑容淡淡,似乎这只是意料之中的事,算不得惊喜。 笑过之后,燕王吩咐杨敬忠:“你先回去,集合大军到城门前待命,让冯谡父子过来见我。” 杨敬忠领命而去。 燕王再看魏曕:“你去殷家走一趟,把廖十三、殷墉祖孙带来。” 魏曕:“是。” 什么也没有问,他转身离去。 燕王看向一身是血的老四,笑道:“杀了一晚,回去歇会儿吧,昨晚委屈八郎了,回头我会补偿他。” 魏昡:“刚出生就能替父王效力,那是八郎的福气,不用您补偿。” 燕王摆手:“去吧去吧,休息好了,后面还有差事给你。” 魏昡这才告退。 殿内安静下来,魏旸看眼崔玉,低声询问道:“父王叫冯谡父子、殷墉祖孙过来,有何打算?” 燕王反问他:“是你,你该如何?” 魏旸知道这是父王在考他,沉思片刻,他道:“朝廷以冯腾父子残害良民、父王徇私舞弊为由要父王进京问罪,如今我们既然起事,便不能认下这罪名,当反扣一个栽赃诬陷的罪名在殷闻头上。” 燕王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还有呢?” 魏旸:“只是,因为他们两家的私事给父王带来这么大的麻烦,怎么也该记一过,冯家可以靠战功将功补过,殷家……” 殷家没有武官,只能出银子了。 燕王:“等会儿他们到了,你就这么说?” 魏旸怔住。 燕王笑了下,叫魏旸去给徐王妃报信儿,好让徐王妃放心。 魏旸走后,燕王看向崔玉,遗憾道:“若世子有你一半才智,我便可放心将平城托付给他。” 崔玉笑道:“王爷谬赞,世子端重仁孝,在平城早有贤名,必能守城无虞。” 燕王哼了哼,端重,端重就不会从京城带个歌姬回来,想要美人难道平城没有,还非得去京城找,这是不敢在老子面前好色,到了京城才放纵一回,结果又遇到个让他丢不下手的,巴巴地带了回来。 “先吃饭吧。” 今天还有一堆的事,燕王很快就将心里的旧账压了下去。 王府外面,魏曕让人去找廖十三,他快马来了殷家。 天还没亮,但殷墉、殷阆祖孙俩都醒了,听说魏曕来了,祖孙俩齐齐跑了出来。 德叔在远处守着,三人走到影壁后,殷墉低声问:“三爷,怎么突然动手了?” 王爷早暗示他做好防备,可殷墉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魏曕看着他道:“殷闻在京城,状告冯家残害良民,父王徇私舞弊,二十那日,朝廷发来密报,要以此罪抓捕父王。” 殷墉都呆住了! 万万没想到离家出走的好孙子还会隔着千里再这么“孝敬”他一回! 这是他自己废了,便要整个殷家乃至燕王府跟着他一块儿废? 孽障啊,做了那么多丧尽天良的事,不思悔过,竟然还反过来报复骨肉至亲! “祖父,您保证身体。”殷阆担心老爷子受不了这打击,及时扶住殷墉,轻轻顺着背。 殷墉没那么脆弱,事情已经发生,此时动怒责怪殷闻没有任何用,殷墉再问魏曕:“王爷怎么说?” 魏曕道:“只叫你们几人先过去。” 殷墉立即让德叔备马。 百姓们还躲在屋中猜测今日平城会是什么情况时,三人骑着快马,直奔王府而去。 燕王已经移步到了存心殿,殿内文武官员进进出出,魏曕就带着殷墉祖孙在殿外等着。 很快廖十三也来了。 等了很久,冯谡父子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他们先前与张锡一同驻守城外,张锡知道冯谡是燕王最器重的指挥使,起事之后主动透了密诏的消息给冯谡。 冯谡已经甩了冯腾几鞭子,这会儿看到三爷、殷墉祖孙俩,更是一脸惭愧。 殷墉苦笑:“都是老夫不会教孙子,连累了你们。” 两人推来推去,冯腾烦躁地挡在他们中间,大嗓门道:“做了就是做了,随便王爷惩罚,我不后悔!” 冯谡抬脚又要踹儿子,廖十三抓着女婿往旁边一扯,自己挨了冯谡的踹。 冯谡:…… 这时,燕王叫他们进去。 内殿中只有燕王,连一直被他带在身边的崔玉也不见了。 冯谡、冯腾、廖十三、殷墉、殷阆一溜跪下,抢着认罪。 燕王笑道:“都起来,你们的为人我还不清楚,叫你们过来不是问罪的,只是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好向朝廷澄清。” 廖十三脸色微变。 殷墉也不想廖秋娘的事闹得天下皆知,就先搬出了早在冯腾打殷闻时就与廖十三对好的说辞,只道殷闻因一桩生意旧事迁怒廖十三,廖十三努而离开殷家,后来廖家与冯家结亲,殷闻出言不逊,冯腾知道了,跑过去将人揍了一顿。 关系到秋娘的清誉,冯腾反应很快,也这么说。 燕王其实早知道内情,他也不介意这三家为了照顾家中女人撒的这个谎,点头道:“嗯,我知道了,你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并无追究之意。 冯谡再三告罪,剩下的没什么好说的,王爷不怪他们,他们只能在战场上报效王爷。 廖十三还要守城门,不好耽搁,告罪之后跟着冯家父子一块儿走了。 殿内只剩燕王、魏曕父子,以及殷墉祖孙。 殷墉跪在地上,突然抹了一把辛酸泪,向燕王诉说起殷闻先前残害殷阆的事情来,悔恨自己早年忙着做生意,疏忽了对孙子的教养。 燕王亲手扶起他,叹道:“老太公切莫自责,儿孙大了不由人,他非要往歧途上走,你还能将他拴在身上不成?” 殷墉擦掉眼泪,看着燕王道:“王爷,我殷家分崩离析,都是因为那些身外之物,不但家散了,还差点连累王爷。我今日算是看透了,银子够花就行,多了便成祸害。王爷,我不想子孙再被家产所累,愿献上家中存银充当燕军军饷……” 燕王大惊:“这如何使得……” 殷墉:“使得使得,殷家的银子也是取自民间,交给王爷再用到保家卫国上,也算是替殷家后人积福了,还请王爷成全老夫一片安家之心!” 燕王推辞不过,只好应了。 第104章 燕王爱殷家的银子,他也爱惜殷墉这个人才,一个十几岁起就开始在外奔波的商人,还是一个成功做到燕地首富的商人,肯定在各州各府都有自己的人脉,且熟悉各地的官路商路。 今年殷墉六十一了,说老也算老,但同是六十一的人,有的卧病在床只等耗着等死,有的还能奔赴战场。 而燕王眼中的殷墉,目光矍铄身板挺直,去年还去江南跑了一趟,老当益壮正当用! 同意了殷墉捐银的“恳求”,燕王马上就给殷墉安排了一个官职——粮草转运使! 所谓粮草转运使,便是负责大军粮草等物资筹备之人,既要在这特殊时期想办法帮他筹银子,还得将每一两银子都用在刀刃上。这是个费脑袋费人情的差事,简直就是替殷墉量身定做的,殷墉只需要筹备,粮草到了,自有武官负责运输。 燕王要殷墉做粮草转运使,还给殷阆安排了一个辅佐老爷子的文差。 说白了,他拿了殷家的银子,总得给殷家一些好处,不然只管索取不给回报,哪个人才还肯替他办事? 现今大事未成,他手下这批官员大多都是他暂封的,不论品阶,等大事成了,他再逐个论功行赏! “王爷,老夫何德何能……” “老太公就不要妄自菲薄了,本王正是用人之际,还望老太公竭力助我!” 燕王都如此说了,殷墉便带着殷阆跪下,感激涕零地接受了这番任命。 还有其他事等着燕王处理,燕王叫魏曕带殷家祖孙去澄心堂用饭,稍作整顿便各司其职。 离开存心殿后,殷墉低声对魏曕道:“三爷,因为我那不孝子孙,让您跟着受累了。” 魏曕看眼老爷子,道:“福祸相依,殷闻颠倒黑白,反倒助了父王一臂之力。” 没有殷闻,朝廷也会想办法扣父王一顶罪名。父王定下的起事名义便是清君侧,扫除怂恿新帝残害藩王的黄仁、齐韬二人,现在又加了个殷闻,一个已经被殷墉以不孝之名逐出家门的不孝子,只要殷墉言明“殷闻毒害手足”之事,百姓们只会更加唾弃新帝识人不明。 殷闻以为站在朝廷那边构陷父王就能立功,如果父王真被章炳、谢桂抓获,殷闻也的确走对了这步棋,可惜,殷闻千算万算,算错了父王的本事。 魏曕所言,亦是殷墉所想! 如果燕王输了,他必定恨死殷家,可燕王短短一夜就扭转了形势,殷闻的诉状反而给了燕王起事之机,燕王又怎么会真的恨殷家? 他再趁机捐银,燕王只会满意他的识趣,

相关推荐: 吊炸天小丈夫(H)   泼辣女的古代种田生活   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   似是故人来   医道狂尊   倚天逆命之宋青书   男科女医生   盛开   囚徒(百合abo)   十万个氪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