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她自己也没想到怎么说着说着真的答应了。 薛青看着又在翻篮子因为拿出一块肉而变又得欢天喜地的老者,希望她的直觉是正确的,这个老头不一般。 他接近自己的时候,自己竟然一点也没察觉,这不科学。 日暮降临的时候,府学宫前变得热闹,社学里的学子们放学,除了个别因为路远或者其他原因寄宿的,大多数长安城的学子们都会回家去,回去之前会在街转转买东西或者和同窗们喝酒饮茶,各家来接的车马也挤满了街道,到处乱哄哄一片。 吴管事一眼看到了拎着篮子走来的薛青,他忙扬手打招呼。 薛青穿过人群走过来。 “少爷,怎么样?”吴管事好的问道。 薛青点点头。 “还行吧。”她说道。 家里已经给青霞先生打过招呼了,那跟着学吧,吴管事笑了笑掀起车帘,薛青也没有再说话爬进车里,吴管事也坐车,车夫牵着马在人群穿行。 人群有人看到了这一幕。 “咿,这小孩现在才走?”张双桐说道,“难道是不好意思回家说没进社学?不是挺傲气的吗?难道还怕别人说?” 张莲塘笑了笑。 “恃才傲物是要有才才当得起傲字。”他说道,“没有才不是傲,是酸。” 那边有人喊他们的名字,张双桐看去见是几个同窗。 “走了走了。”他说道,“别管这个小孩了。” 张莲塘摆摆手。 “你去吧,我要去趟杨老大夫那里。”他说道。 张双桐颇感无趣。 “你那么好他的药方?”他说道,也不再理会走开了。 张莲塘寻了自己家的马车也向城而去。 暮色的长安城依旧繁华热闹,杨老大夫的医馆在他自己家,这样也方便人们夜间求医,街其他店铺还招呼着客人,杨老大夫的医馆却已经关门了。 这几日一直这样早关门。 后堂的院落里,杨老大夫正认真的分拣着几块切好的药,一面放到口鼻间尝尝嗅嗅。 “师父,莲塘少爷又来了。”小童跑进来喊道。 张莲塘跟随他身后用扇子敲小童的头。 “喊什么,见了鬼似的。”他说道。 小童捂着头跑到杨老大夫身后冲张莲塘瞪眼,杨老大夫并没有抬头依旧认真的切开一块药。 “那药方有什么好看的。”他说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好?” 说罢对小童说了句拿药箱来,小童噘着嘴不情不愿的去了。 “我祖父的病很久以来医家都束手无策,如今吃了这新的丸药几日见效了,我当然好了,这无疑仙丹一般。”张莲塘笑道,“难道有钟乳金石更厉害的丹药?” 杨老大夫笑了。 “你放心,不是金石。”他说道,接过小童拿来的药箱打开,拿出一张纸递给张莲塘,“很简单的一味药方。” 张莲塘接过一目扫过先咿了声。 “字蛮好。”他说道。 杨老大夫笑了笑没说话,以张杨家的关系,他并不介意被看到药方,张家也不会拿着药方胡乱去用,同样的病症还用不同的药呢。 他继续敲打药块,张莲塘看过药方。 “果然简单。”他道,拿着药方却没放开,“这丸药叫什么?是哪位高人写的?咱们长安城有这种高人我竟然不知道。” 杨老大夫停下手。 “这丸药啊我给它倒是起了个名字。”他想了想,道,“青娥丸。” “青娥丸?”张莲塘念了一遍,笑点头,“好名字,那青娥丸的主人不知是哪位?” 杨老大夫笑着摇头。 “这个么,对方不让说。”他说道。 张莲塘咿了声。 “竟然隐名。”他说道,“恃才傲物啊。” 杨老大夫笑了。 “他不是医家所以不以此为名。”他说道,“不受其纷扰罢。” 张莲塘哦了声没有再追问。 “那真是个明白人。”他道,“那我谢过杨老大夫,由杨老大夫代为转谢了,别人可能觉得祖父只是腰腿疼,但我知道这病对祖父来说多可怕,这次能找到对症良药,我祖父无疑是跨过大难。” 他说着起身恭敬的施礼。 “张生感激不尽。” 第二十一章 上学 薛青在郭家大门外下了车。! “我自己回去吧。”她对吴管事道了谢。 吴管事觉得也许该去见见郭大老爷。 “现在刚入学,待来日有所成再拜谢伯父更好。”薛青道。 小屁孩子还挺要面子,吴管事乐了,但要不是要脸也不会说出考状元才娶小姐的话,真是无知无畏。 “还有明日不用用车送我了,我知道路了,打算自己走着去,也好活动下筋骨。”薛青又说道。 竟然不要车送?老爷也并没有交代刻意关照,第一日的面子做到了够了,吴管事客气两句也没有再劝走开了。 薛青拎着篮子向大杂院的所在走去,巷子里几个女娃娃还在抓羊拐,看到薛青了喊了声哥哥。 薛青放下篮子蹲下来跟她们玩了一把,然后才迈进大门。 “薛青哥哥,薛青哥哥。” 院子里孩童们的喊声顿时扑面,同时有球扔过来。 薛青一撩长衫抬脚踩住,拎着篮子踢球冲入孩童们间,笑声喊声叫声热闹,一如往日玩乐片刻薛青才穿过院子走到夹道,蝉衣恰好走过来。 “都读书的人了,还不会快去温书?”她说道,“还跟小孩子玩什么。” 薛青用袖子擦了额头的汗。 “劳逸结合啊。”她笑道,一面向内走去,“蝉衣你今天做什么了?” 蝉衣哦了声,迟疑一下跟她的脚步。 “没什么啊,替二夫人叫了卖花婆子来,又替几个姐姐了趟街。”她说道,“闲的很。” “蝉衣你要不要跟我学识字?”薛青想到什么问道。 蝉衣哼了声。 “薛青你才学第一天,想着教别人了?”她说道,将垂在身侧的小辫子一甩,转身走,“你先顾着你自己吧,这么得意洋洋。” 薛青笑了。 “我是生而知之。”她笑道,“你不用担心我。” 蝉衣没有回头摆了摆手走开了。 等候在门外的暖暖此时也看到了她,忙喊着少爷回来了跑来迎接,薛青将篮子递给她,薛母已经迎了出来。 “渴不渴饿不饿累不累。”她一叠声的问道,抚着薛青的肩头。 薛青一一认真的答了跟着薛母进了家门,暖暖跑来跑去的端茶倒水,小院子里立刻变得热闹起来。 天蒙蒙亮的时候,薛青睁开眼起床。 薛母已经准备好了早饭,篮子里也装了午饭。 “这么早你一个人没问题?”她担忧的问道,“我送你去吧。” “娘,你不能送我一辈子啊。”薛青说道,“我连自己学都不行,还考什么状元。” 薛母噗嗤笑了。 “本来是啊,考什么状元。”她说道。 薛青忙掩住她的嘴喊了声娘。 薛母笑着点点头。 “好好,我不说了。”她说道,将薛青的肩头抚了又抚,“去吧。” 站在门外看着沿着青光蒙蒙的街道走远的薛青,暖暖伸手揉了揉鼻头。 “婶子,少爷行不行啊?天还没亮呢,街还没什么人呢。”她担心的说道。 薛母笑了笑。 “没事。”她说道,“不用担心。” 暖暖抓了抓头,这个薛婶子对儿子宠溺的不得了,似乎儿子离了她都不能活,但这时候又放心的让儿子一个人去城外读书,真是难以理解。 清晨的街道很是安静,夜市已经散去,早市还未开启,青石路薄雾蒙一层水色,布鞋踩在面有些湿滑。 薛青走的很稳,一面走一面观赏着这个城市,这跟坐在车看到的感觉又不同,不过也没什么特别的感慨,毕竟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 她走过了一条街,速度渐渐的加快,街道回荡着她的脚步声,走到街间的时候响起了砰砰的敲击声。 薛青循声看去,见是一间打铁铺子,映照着火光,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正挥舞着铁锤,刚从炉火夹出的锄头被砸的火花四溅。 薛青看了眼飘荡的幌子,老铁铺,这名字倒直白利索。 铁匠神情专注似乎没有察觉门外有人路过,火光映照下裸露的身变成了古铜色,汗水在其闪闪发光。 薛青从其旁快步走过,再转过一条街,她的快走变成了小跑。 碎碎的脚步声响在街,惊到了一个蹲在街边挽着袖子裹着头发忙碌的妇人,她好的看过来。 薛青也看向她,鼻息间萦绕着鱼腥气,她的视线落在妇人身后的木牌子,鲜鱼铺,这个城市的百姓倒是直白的可爱。 薛青不由笑了笑。 那分鱼的妇人也冲她笑了笑。 “小哥这么早啊。”她说道。 “是,我学去。”薛青答道,脚步未停从铺子前跑了过去,妇人的劳作声渐渐远去。 城门已经打开了,几个兵丁正打着哈欠换防,看着呼哧呼哧跑来的薛青露出惊讶的神情。 “我社学读书。”薛青停下脚步说道。 几个兵丁打量她一眼摆摆手让她过去了。 这具身子很瘦弱,穿城跑着一路到现在已经是极限了,薛青放慢了脚步恢复了行走。 出了城天光渐渐发亮,路也远远的有人走动,应该是一个捡拾牛粪的老汉,薛青越过他向前,路渐渐的响起了车马声,来往行走的人也多了起来,天亮了。 薛青吐口气看着前方隐隐可见的山,加快了脚步。 晨光跌落六道泉山,位于山腰的一道泉水跳跃着溅起水花,两个十三四岁的学子伸手从捞起一把擦向脸,青春的脸如同挂满了珍珠闪闪。 “喂,你们,不要玩了,快些,先生要课了。” 山下林间传来清亮的喊声。 “知道了。”两个少年学子响亮的答道,抖了抖衣衫向山下跑去。 山路已经有很多少年行走,居高临下可以看到都向山下一间阔朗的厅堂聚拢。 这是一间城慈恩寺的佛殿还要阔朗的房屋,透过落地的大窗可以看到其内摆满了坐垫,足矣容纳百多人同时入座。 此时已经有不少学子进入其,互相说笑着打招呼,洋溢着如同晨光的勃勃生机。 这是青霞先生课的地方,社学里当然不是只有他一个蒙师,因为年龄以及经义不同有不同的蒙师课,但青霞先生的课则是教授全体的大课。 木铎的声音咚咚的响起来,厅堂前的学子们加快了脚步,很快坐满了人的学堂内变得安静,而一个身材高瘦的四十多岁的男人出现在厅堂前。 他穿着干净的青衫,面容方正眉目端肃,手握着一卷旧书,脚步轻快行走间透出儒雅之气。 身后跟着两个小童。 忽的他停下脚。 “如果,今日有人来,来叫我。”他说道。 他的声音平和,但却带着几分威严。 身后的小童一惊,并不是被声音吓到。 青霞先生授课最为专注,从来不允许被人打断,当初秦潭公带着小陛下来,也是在国子监外等候一课完才进来的。 先生这是等什么人来,竟然让半途通传? 最近没听到有什么亲朋好友或者重要人物要来访啊? 纵然心不解,小童还是应声是,青霞先生也没有再说话迈进了厅堂。 厅堂里响起齐齐的施礼声,百多名学子在坐垫躬身长礼,青霞先生坐在了最前方,抬手示意起身。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醇厚的声音在厅堂间回荡,在座的学子们脊背挺直端正,无认真的倾听。 而此时的山下悬挂着知知堂的草堂里,学生与先生也正相对而坐。 “四书读过没?五经呢?春秋呢?你好歹读过一些什么吧?” 四褐先生有些气急败坏的说道,拍着面前的几案几案只有三条腿,被他这一拍歪倒。 薛青伸手扶住,神情平静。 “要说读我也读过一些,但都是不求甚解。”她说道,“你从头开始教啊,不要急。” 四褐先生的脸皱成一团。 “学生你说得对。”他说道,“先生我好好教,不急。” 第二十二章 春秋 摆在几案的三卷书有些发黄发旧,看起来很有年头……又或者是买的旧书。 “先读春秋。”四褐先生带着几分意味深长,“这春秋真有假假有真,读春秋知春秋便知世事。” 这是春秋啊,薛青拿过有些好的翻看,入目的繁体字没有断句看起来是很费劲,当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吧,反正她现在年纪也变小了。 “还可以不算多。”她说道。 四褐先生呵呵干笑。 “这只是其三卷,一共有三十多卷。”他说道。 薛青看了他一眼。 “那其他的呢?”她问。 四褐先生摆摆手。 “先读这些吧,其他的以后再说。”他说道,打开了书,“我来读你来听,然后跟着我读。” 简陋的草堂里响起了读书声,一声涩哑,一声清雅,间杂着说话。 “…你读的声音太小了…” “…先生你听不到吗?” “…听得到,但读书要大声朗朗…” “…为什么?我喜欢这样读…” “…我咬牙…” “…先生不要咬牙,大声朗朗是为了将书记的更牢…我这样读也可以记的很牢…” “…学生你说得对,先生我无以辩驳…” 虽然有这言语间的插科打诨,但读书还是很枯燥的,这一天的时间在读书听书以及抄写背写度过,当斜阳西沉的时候,薛青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将手里的笔倒转戳了戳靠着几案仰着头睡的流口水的四褐先生。 “吃饭了吗?”四褐先生一个机灵醒过来,擦着嘴四下乱看问道。 “先生,放学了。”薛青说道。 四褐先生看了看外边的天色哦哦两声。 “那走吧。”他说道。 薛青指了指桌厚厚的一叠纸。 “这是今天的功课,先生记得看。”她说道。 四褐先生嗯嗯两声。 “知道了知道了。”他摆手说道。 薛青这才收拾了笔墨放进篮子里起身施礼告退。 她穿过大街时听得山传来悠扬的钟声,旋即少年们的喧闹声溢散其,而停靠在街边的车马小厮也都收起了慵懒,准备迎接自己家的少爷。 不管古今外,看起来辛苦其实读书的时候都是最轻松的时候啊。 薛青收回视线拎着篮子加快脚步然后慢慢的跑动起来。 傍晚的路行人很多,坐车牵牛挑担背筐,看到跑动的薛青,都露出不解好,人小身轻眨眼而过。 薛青一口气慢跑到城门停下来,身后的车马也变的多起来……那是六道泉山社学的学子们进城了。 城门口变的拥挤,但并没有堵塞,对于这些学子们兵卫们是直接放行的。 “咿…”张双桐掀着车帘看着外边,“那孩子在街乱逛什么?” 张莲塘闻声看去,见穿行在城门的人群一个小身影,看去越发的单薄。 “…郭子安郭子谦伤好了没有?”张双桐接着道,“端午的蹴鞠他们能
相关推荐: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生化之我是丧尸
朝朝暮暮
九品道士
试婚
呐,老师(肉)
妇产科男朋友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逆战苍穹
爸爸,我要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