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吞白玉(NPH) > 第353章

第353章

人的骑兵精锐,护送其回国。 同时还赏赐了大批的奢侈品。 至于册封的诏书、各种服饰依仗等等,自然是不用提的,全都有。 艾迪古的诏书和印信仪仗,也同时置办齐全。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约翰·胡斯提出想要回国。 本来他还想在这里多学几年,但大明和极西列国的摩擦,促使他提前结束了游学。 “我不能坐视欧罗巴与大明为敌,至少不能让我的族人参与进来。” “我知道现在的我能力有限,无法阻止权贵们的决定。” “但我会从基层做起,寻找一批志同道合者,将您教给我的智慧撒播出去。” “我相信,终有一天我的族人会摆脱外力干涉,赢得最终的独立。” “到那个时候,我们将会寻求与大明的正常交往。” “如果可以,我还会促成欧罗巴与大明的和平。” 对此陈景恪自然不会说什么,举起茶杯鼓励道: “以茶代酒,敬我们伟大的理想。” 约翰·胡斯激动的举起茶杯一饮而尽:“敬理想。” 他也不是多愁善感之人,既然做出了决定,就开始为此做准备。 采购了一些书籍,携带了一些特产留念。 在大明的这些时日,他也结识了不少好友,大家纷纷为他送行。 大家都知道,此去万里再无相见之日,都非常珍惜这最后在一起的时光。 每天都会聚在一起,畅谈理想,畅谈未来。 自然赠送了许多诗词字画,以表达怀念之情。 一个月后,金帐汗国迎接阿合马的使节团到达。 朝廷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并由内阁学士、大都督亲自送行。 规格之高,仅次于亲王就藩。 前来迎接他的使节团见到这一幕,无不对阿合马生出敬畏之心。 早就听说他在大明混的如鱼得水,天子和安平侯都对其赞誉有加。 当时还以为是夸张之词,今天才知道传言不虚。 这位新的可汗,确实深受大明朝廷器重啊。 威信不知不觉就这样建立起来。 约翰·胡斯也跟随阿合马一起出发,这次他准备从陆地返回欧罗巴,也算是一次难得的游历。 送走阿合马和约翰·胡斯之后,陈景恪以为自己终于能歇歇了。 哪知道徐允恭又找了过来。 “打高原你有何建议吗?” 陈景恪很是无语,你都不问问我同不同意打,就直接问我怎么打了? 好好好,一个个翅膀都硬了是吧。 “有啥好建议的,一个字,杀。” 徐允恭非常惊讶,这与陈景恪之前的政策完全背道而驰。 以前对待周边朴素族群,陈景恪都是刚柔并济,打一部分拉一部分。 但总体来说,以安抚、教化为主。 这还是第一次用如此强硬、极端的态度针对一个族群。 以至于徐允恭都认为他是在开玩笑: “别说笑了,我是认真的。” 陈景恪笑了笑,说道:“我也是认真的。” “如果你听说过阿姐鼓、阿姐槌的传说,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徐允恭疑惑的道:“阿姐鼓?阿姐锤?是阿姐做的鼓和槌吗?” 陈景恪露出一个怪异的表情:“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的。” 徐允恭更加疑惑,什么意思? 这时陈景恪正色道:“我说的杀,不是什么人都杀。” “而是杀当地的头人、地主、寺庙的主持、长老等人。” “但凡有恶行的全部处死,即便他们主动归降,依然要全部处死。” “对待普通百姓要温和……你们去,是为了解救百姓。” “是为了砸碎他们脚上的铁镣,是为了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人。” 只有了解过高原历史的人,才能更深刻的明白,金珠玛米意味着什么。 徐允恭点点头,他大致明白陈景恪的意思了。 “可是这么做会不会激起他们的反抗?” 陈景恪说道:“云贵和交趾等地到处都能藏人,土民钻进深山老林里,我们根本就没办法找到他们。” “高原情况特殊,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就那么多。” “他们就算想逃都没地方逃,只能据城而守,我们可以轻易找到他们。” “只要能找到他们,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徐允恭点点头,那确实很简单。 据城而守?那是你们还没领教过新式火器的威力。 陈景恪继续说道:“而且高原远离中原,交通非常的不方便,这就注定了那里很容易产生强大的地方势力。” “如果不将旧有的势力彻底铲除,他们很快又会死灰复燃。” 将他们的中高层势力铲除,从大明派人过去领导当地百姓,对他们施以教化。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造高原,将其永久性的纳入中原王朝统治范围。 最后陈景恪说道:“这就是我对你们的要求,必须做到。” “至于怎么打,你们比我擅长,我就不外行指导内行了。” 徐允恭点点头,又说道:“可这么做的话,就需要大批的官吏,我们有那么多人吗?” 陈景恪说道:“去问内阁和大都督府,这是他们的职责。” 如果连这都做不到,他们都准备失业吧。 第598章 尾声(六) 徐允恭是标准的行动派,得到陈景恪的支持之后,马上就去找了内阁和大都督府。 双方一听陈景恪要求大开杀戒,都大吃一惊。 然后就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大都督府那叫一个高兴,以前打仗都会给出种种限制,这不能杀那不能破坏。 束手束脚的打赢了也不痛快。 这次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 当场表态,我们坚决拥护安平侯的决定,保证把这场仗打的漂漂亮亮的。 啥,你说战后治理? 那是内阁的事情,和我们这群大老粗没关系,我们不能越界。 内阁则开始怀疑人生了,安平侯这是要干啥?日子还过不过了? 他们连忙找到朱雄英,询问他是啥意见。 朱雄英早就和陈景恪通过气儿,当即表示: “安平侯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照办吧。” 内阁学士们尽管早就有心理准备,可得到皇帝亲口证实,内心还是非常沉重。 然后就开始劝谏。 这么做会引起高原大乱,不利于朝廷迅速稳定地方。 而且还会引起其他部族的恐惧,到时他们与朝廷离心离德,就不好办了。 朱雄英说道:“高原的情况你们应该都知道。” “数千年来他们始终处于半独立状态,文化方面与中原也有颇多差异,想要和平改造他们很难。” “将中高层清理掉,才有利于我们重新塑造高原文化,真正将那里融入中原体系。” “而且那里依然在施行奴隶制,过于残忍。” “我们此去乃是顺应天命,解救当地百姓。” “有百姓的支持,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至于你们说的其他部族……” “新式火器将真正改变世界,现在朝廷不怕他们反叛,只怕他们一直阳奉阴违。” “正好借用这个机会,震慑一下各部,让他们知道朝廷的威严不容触犯。” “我反倒希望跳出来几个不怕死的,顺便一块收拾了。” “剩下的部族自然就会老老实实的接受改造。” 眼见众人还要再劝,朱雄英不容置疑的道: “朕意已决,诸卿无需多言,照办即可。” 见此,内阁学士们顿时就不再说什么了。 倒不是他们怂,而是好不容易才达成的君臣默契,他们也不想轻易破坏。 不就是区区高原吗,杀吧杀吧,随便杀。 大不了多投入点资源而已,绝不能破坏目前大好的政治局面。 之后他们又找到陈景恪,询问准备做到哪一步。 陈景恪的回答也很直接:“将奴隶主阶层彻底铲除,改良密宗佛教,推行大明的文化制度。” “你们要做的,是为高原重造一套行政体系。” “具体怎么做,是你们行政系统的事情,我只要结果。” 内阁学士们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比皇帝还狠啊。 果然,老实人发起狠来,才更吓人啊。 有了章程,他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事实上打高原是高层早就决定的事情,虽然没有明说,可默契一直都有。 内阁也一直在为此事做准备。 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朝廷的手段会如此暴烈。 真要是按照陈景恪的计划来,之前他们的准备是不够的。 不过现在大明的家底足够雄厚,重塑高原倒也不是做不到,就是麻烦一点而已。 内阁忙起来的同时,大都督府也没有闲着。 总参军部再次进行了军旗推演,针对神机营的战斗力,制定了完备的作战计划。 后勤部开始为此战筹备军需物资。 在离过年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徐允恭就率领神机营两万四千将士去了川蜀。 蓝斌和蓝春兄弟俩也跟着去了。 本来他们是不想去的。 这俩人没啥大志气,就想躺平享乐。 连封国都不想要,嫌管理太麻烦,你推我、我推你。 甚至还提议,要把封国给陈团团。 他们还振振有辞,反正都是自家兄弟,给谁不是给啊。 不过俩人性格倒是都没出问题,从来不干欺男霸女之事。 反而最喜欢打抱不平,专门收拾纨绔子弟。 如果不是家里阻拦,他俩早就离家出走‘闯荡江湖’去了。 老百姓提起他俩,无不竖起大拇指。 所以平日里大家对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次蓝玉可没惯着他们,直接放出话来。 不去就在报纸上和他俩断绝父子关系。 兄弟俩虽然有些不着调,可大是大非还是拎得清的。 见亲爹真生气了,只能乖乖跟着去。 大军调动自然要有借口。 对外的理由是,大小凉山的三苏(诺苏、纳苏、聂苏)部落对抗衙门,抵触新法推行。 故派遣神机营前去威慑、弹压,顺便也能起到练兵的作用。 这个理由可以说非常充分。 根据军制,边军和禁军每到三年都会进行一次轮换。 禁军去边疆戍边,边军到京畿一带驻守。 而大小凉山那边的少数族群,因为地形封闭加上穷山恶水,非常的守旧。 名义上他们归附大明,实际上依然在高度自治。 他们生活在大山里,官吏都找不到他们。 为了方便管理,也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大明给他们划分土地,盖房子、分牛羊,分农具种子。 他们就把房子能拆走的全拆走,弄到山上自己的窝棚里。 牛羊宰了吃肉,种子煮了当食物吃。 强迫他们搬迁,他们就在首领的带领下反抗。 深刻诠释了,什么叫穷山恶水出刁民。 虽然陈景恪很反感这句话,认为是对穷苦百姓的污蔑。 可有时候,有些人愚昧的让他都有些想骂人。 这次让神机营过去,也算是搂草打兔子,顺便一块儿给解决了。 陈景恪选择拿大小凉山当借口,不只是因为这里离高原近。 还有个原因是,这里的蛮夷部落,文明程度和高原差不多。 这里的人分为四等:黑彝、曲诺、瓦加和呷西四个等级。 黑彝是奴隶主阶层,拥有一切生产资料,下层奴隶的生活不如牛马。 陈景恪的命令是,彻底清除黑彝阶层,解放后三个等级。 算是一次提前演练。 而且大小凉山的地形虽然复杂,神机营过去也可以提前适应一下,免得到了高原出问题。 ----------------- 大小凉山地区的官吏,得知神机营到来别提多开心了。 对待三苏部落的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 此举自然引起了部落首领的不满,他们派人殴打驱逐朝廷官吏,还封锁了交通。 并放出话来,若是衙门再干涉他们的内务,就与大明彻底决裂。 官吏们都鬼精鬼精的,见到他们这么干非但没生气,反而一个个关起门庆祝起来。 打的好,驱逐的好,封锁道路干的更好。 正好给了大明出兵的理由啊。 不过做戏就要做全套。 之后官吏们接连发了三条申斥令,要求这些部落认罪,可以既往不咎。 自然是被拒绝。 等徐允恭到达并修整完毕,出兵的理由也已成熟。 他也没墨迹,打。 不过他没有和之前那样,派大军一窝蜂的进山。 而是先将大小凉山的地图弄清楚,又找到了足够多的向导。 然后将军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一万四千人,他们拿的主要是老式火器。 负责镇守各个要道。 防止土人在各个大山流窜,同时也能预防他们从山里冲出来劫掠地方。 另外一部分一万人,以百户所为单位,分成了八十个单元。 (一个百户所实际有120-130人之间。) 在向导的带领下,从各个方向进入大小凉山,对藏在其中的土民进行镇压围剿。 入山的将士手持的,全部都是新式步铳也就是老套筒,并配备的卵式手雷。 小型迫击炮则配备到了百户所一级。 军用地图也是每个百户所一张,确保不会迷失方向。 得知明军竟然化整为零深入大小凉山,三苏部落的首领大笑不已。 你们若是集结大军围剿,我们只能四处躲藏。 现在竟敢分兵进入我们的主场,还是分成一百多人一队。 看我们来表演吊打明军主力吧。 三苏部落相互之间也是有仇的,甚至还是死仇。 本来迫于明军的压力,他们还想抱团。 结果发现明军主动来送死,三家也不结盟了,各自召集了三四千人,准备给明军一个惊喜。 诺苏部落首领比较勇,直接带人正面袭击一支百户所。 这支百户所的百户不是别人,正是元大石。 这货表面剽悍无脑,实则是个老银币。 双方遭遇后,他没有就地组织人反击,而是回忆了一下周围地形,很快就制定了一个计策。 他留下一半人阻击敌人,自己则带领另一半人先一步离开,很快就消失在丛林里。 等元大石走远,负责阻击的人按照计划开始后撤。 没多久就退到了一处山沟里,他们没有犹豫转身就钻了进去。 后面追击的诺苏部落,连明军的尾巴都没摸着就死了几十号人,心中正狂怒。 也没有多想,跟着就钻了进去。 不出意外,元大石带着人出现在了他们后面。 剩下的事情就无需赘述,在新式火器面前,人数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至少这四五千连护甲都没有,铁制兵器都做不到人手一件的土民百姓,是挡不住的。 元大石以零伤亡战绩,击杀四百多人,剩下土人全部投降。 其中就包括诺苏部落的首领、大小头目五十余人。 可以说,诺苏部落的高层几乎被一网打尽。 接下来他并未继续扩大战果,而是押送俘虏走出深山。 另外两边,纳苏、聂苏部也遭遇了泥头车的野蛮冲撞。 纳苏部的运气比较好,与一支明军小分队正面相撞。 被一顿招呼后扔下几百条尸体狼狈而逃。 明军小分队紧追不舍,最终四千多人只有几百人逃掉。 他们的首领运气好,也逃掉了。 但他主动现身,就等于是暴露了自己的大致方位。 小分队对着天空释放了一红一绿一黄三发信号弹,这是约定好的信号。 代表着有大鱼在这一带出没。 周围的小分队纷纷向这边靠拢,没多久这位首领就被从老鼠洞揪了出来。 聂苏部首领是最惨的。 他为人比较聪明,在掌握了一支小分队的动向后,带兵提前埋伏在前方的一个山谷两侧。 成功将一支明军百户所给围住了。 这位首领那叫一个得意,就站出来想要劝降。 然后他就被一发迫击炮当场给送走了。 之后这支百户所依托地形组织反击,仗着兵器优势,反过来压着土人打。 只是他们是被包围的一方,地势对他们非常不利,一时间也无法冲出去。 且有不少士兵倒霉,被弓箭、石块所伤。 但别忘了他们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徐允恭派遣了八十个小分队,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每三五个小队分成一个大组,相互之间距离并不远,可以及时援助。 这支小队发现被包围的时候,就已经释放了信号弹。 离他最近的两个小分队先后赶到,从山坡两侧发起进攻。 击杀敌人两千余人,其余全部被俘虏。 三苏部落主力就这么轻松被解决,消息传出去,当地官吏皆感到不可思议。 这还是让中原王朝耗尽心血,都无可奈何的三苏部落吗? 怎么这么不经打? 徐允恭表情淡然,没什么好奇怪的。 一切都在大都督府的军旗推演范围内。 新式火器打这些还生活在半原始时代的蛮夷,若是还不能手到擒来,他这个神机营大统领也别干了。 接下来就是定点清除,将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土民全部撵出来。 地方官吏开始接收、安置。 将近二十万土人百姓被从大山深处迁徙出来,他们算是痛并快乐着。 每天忙的屁股都挨不着板凳,但心里却是很痛快。 以前把你们当爷爷一样哄着,现在怎么不闹了? 没了高层领导的土民百姓,也变得老实起来。 官吏让干啥就干啥,再也没有人拆自家房子,吃自家的牛羊、种子粮了。 没了黑彝的压迫,终于过上了‘人’的生活的三苏百姓,很快就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 心甘情愿的做起了大明的顺民。 神机营只用了不到三个月,就解决了盘踞大小凉山数百年的三苏部落。 将住在云贵川三省的所有朴素族群,都吓的瑟瑟发抖。 尤其是盘踞在贵州播州一带的杨氏家族。 他们家族从唐朝中晚期就霸据播州,至今已经五百多年。 历朝历代对他们家都无可奈何,只能采取安抚政策。 大明立国后也不例外,先是册封为世袭土司,之后又累累给予赏赐。 对于大明的新政,他们自然也是阳奉阴违。 只不过他们比较聪明,做的很隐晦,大明一时间拿他们也没有办法。 当然,主要是大明忙着搞变革、搞扩张,暂时没时间理会他们。 杨家可不知道这些,只以为自家厉害,大明朝廷拿他们也没办法。 朝廷派遣神机营去弹压大小凉山,他们自然也是知道的,并且一直在关注。 播州离大小凉山很近,前世明末时期两家就没少合起伙来搞事情,最后分别被万历给摁死了。 这一世两家倒是没有联合,可就发生在隔壁的事情,他们自然很关注。 眼见神机营只用三个月就彻底解决了三苏部落,并且将高层黑彝彻底清除,可把他们给吓的腿都软了。 待回过神来,连忙去讨好当地的官吏。 同时还派出使者前往京师给皇帝朝贡,表达杨家对朝廷的忠诚。 播州的官吏那叫一个扬眉吐气,以前他们可没少受杨家的气,这会儿怎么不神气了? 不少官吏都动了歪心思,要不要学学汉朝的使节?故意去播州搞搞事情。 如果杨家能忍得住不下手,那自己也出了口恶气,心里舒坦。 如果杨家忍不下动手将自己给杀了,那也是好事儿。 朝廷有了出兵的借口,自己也能名留史册。 而且大明朝廷赏罚分明,到时候肯定会照顾自家后人的。 用自己的死,换取史册留名的机会,换取子孙的富贵,怎么看都划算啊。 ----------------- 朝廷并不知道播州官吏在打什么小算盘。 当大小凉山的情况传回之后,可以说满朝欢庆。 原本担心陈景恪的政策过于激进的人,也彻底放下心来。 瞬间,大明的保守派和激进派达成了一致。 打,狠狠的打,不听话的全杀了。 至于高原…… 大明是中央朝廷,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我们不能随意欺负藩属啊。 所以…… 所以朱雄英听说高原挑选转世灵童的时候,往往会选出好几个。 各派系都想让自家挑选出来的灵童成为活佛,因此闹出了不少大乱子。 作为大明的天子,仁慈的皇帝陛下,不忍见大明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命工匠用黄金打造了一个堪称奢华的宝瓶,上面雕刻着佛陀、菩萨,镶满了名贵宝石。 然后请大明百余位僧道领袖进行开光。 一切准备完成之后,他命人将宝瓶送到了高原上。 以后你们挑选出来灵童,将名字写在纸上扔进宝瓶里进行抽签。 抽中谁,谁就当活佛。 这是天子对你们的关爱,你们不会不同意的,对吧? 第599章 尾声(七) 朱雄英派往高原送宝瓶的使者出发不久,一年一度的新年就到了。 由于全国都在搞专项行动,加上大分封等等事宜。 大明从朝堂到民间都很忙碌,不适合搞大庆祝。 所

相关推荐: 鉴宝狂婿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山有木兮【NP】   乡村透视仙医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过激行为(H)   深宵(1V1 H)   村夜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虎王的花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