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南有一个炎洲,我们要如何处置。” 朱雄英想都没想就说道:“那自然是打下来啊。” 朱标也颔首道:“天予弗取,必受其咎。” 陈景恪大致猜到了老朱的意思,他要问的其实不是要不要占领炎洲,而是如何统治那里。 果不其然,朱元璋接下来就问道: “据那些商人所言,从炎洲到泉州有万里之遥,朝廷要如何实现有效治理?” 朱雄英面露难色,这一来一往就得几个月时间,想实现有效占领可太难了。 朱标立即就猜到了老爷子的意思,却没有说出来,而是反问道: “爹以为该如何处置?” “分封。”朱元璋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 “咱当初答应过勋贵,以分封换取他们对变法的支持。” “之前还一直在发愁,上哪弄那么多土地分给他们。” “现在……这不就是瞌睡来枕头了吗。” 朱标还没说什么,朱雄英先不乐意了: “皇爷爷,那可是一座大洲,就这么封出去您不心疼啊。” 朱元璋慈祥的道:“皇爷爷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心疼。” 他又解释了一句:“除了景恪圈出来的不封之地,别的地方全封出去咱都不心疼。” 所谓不封之地,就是直接归朝廷统治,不会分封给任何人的土地。 大致包括:中南半岛--青藏--西域--北海(贝尔加湖)--辽东到朝鲜,以及东海诸岛。 外加一个扼守南海咽喉的淡马锡岛。 这片广阔的区域,是古典社会统治的极限。 就算是将来出现了蒸汽火车,也只是强化了圈内的统治力度,对圈外的帮助并不大。 除非大明一步进入电气时代,否则能直接统治的区域,都很难超出这个范围。 所以,陈景恪就大致画了一个区域,将其定为不封之地。 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在这一点上老朱比任何人都清醒。 所以,他非常赞同陈景恪的这个提议,朱标和朱雄英也都是认可的。 但认可归认可,真的有一个全新的大洲被发现,就这样放弃还是需要极大的魄力的。 在这一点上,朱雄英还稍微差一点。 或者说,他的心更大,想要的更多。 然而,雄心壮志改变不了现实。 以现在的科技,根本就无法实现对炎洲的统治。 将其分封出去,反而是最好的办法。 朱标原则上也是同意自家老爷子意见的。 他的雄心比朱元璋大一些,但也有限。 除了不封之地,还想把宗藩体系打造好。 然后利用宗藩关系控制南洋、印度和小亚细亚这一片广袤区域。 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什么个人霸业,而是将这一圈都弄好了,大明就更加安全了。 至于更外面的世界,他就没有什么想法了。 新出现的炎洲,离泉州都有万里之遥,分封给诸侯王非常合适。 而且大明采取军功爵制,未来必然会产生更多的勋贵。 国祚传承的时间长了,皇族子孙也会变多。 支系宗亲自有藩王自己操心,可主脉亲王的封地是少不了的。 等到百年之后,朝廷无地可封了该怎么办? 一个全新的大洲,可以让大明的分封制多延续上百年。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但他也有自己的担忧:“炎洲存不存在还是未知。” “假设它真的存在,万里之外的封国,勋贵们是否愿意接受?”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谁敢不接受?” 朱标摇摇头,说道:“此事还是不要强迫为好啊。” 一旁的马娘娘接话道:“勋贵们肯定会担忧,害怕朝廷故意将他们发配到不毛之地。”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还是对炎洲不了解,只要针对这一点去解决即可。” 朱元璋接话道:“此事好办,先将咱的儿子封几个过去,这样他们就不担心了吧?” “要是还不愿意,那就是不给咱面子了。” 陈景恪也不禁暗暗点头。 老朱话糙理不糙,亲王都封过去了,其他勋贵要是还推三阻四,那就真的是不知道斤两了。 想了想,他补充道:“如果确认炎洲为真,后续朝廷肯定要组织人去探索,不妨让勋贵派出代表一起过去。” “他们对炎洲有了了解,想必就更容易接受了。” 朱标点点头,显然也赞同这个意见,就说道: “从探索炎洲到最终分封,可能需要三四年时间。” “那时允炆也到了加冠的年龄,将他也一并封过去吧。” 朱雄英明显想反对:“二弟……” 朱元璋眉头一挑,打断他的话,对朱标说道: “你能有这个觉悟,很不错。” “作为亲王,必须要做出表率,如此才能堵住天下人的嘴。” 见此,朱雄英只能闭上了嘴巴,内心里他并不想让自己的兄弟封过去受罪。 在当兄长这一块,他和朱标非常相似。 对弟弟们非常好,也深受大家的爱戴。 只是朱元璋和朱标的理由实在无懈可击,他也不好再反对。 陈景恪心下叹息,老朱和朱标这是要将最后一点隐患去除啊。 谁也不敢保证,朱允炆知道吕氏暴毙的真相后会如何。 但他是朱家子孙,又不能无缘无故杀掉。 封到万里之外,永无回来的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对此陈景恪能说啥,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叫好。 炎洲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那里必然会受到大明的辖制。 上一世,别看澳政府天天反华,在经济上也是高度依赖华的。 这一世,不只是经济上受制于大明,政治上也同样如此。 炎洲只能作为华夏的附属存在,不可能真正的独立。 而且将朱允炆封过去的理由也非常充分。 朝廷需要皇子做表率,你的叔叔都封过去好几个。 作为三代皇子里,除了太子之外的最年长者,你不去说不过去吧? 将朱允炆放在那里,直接就将他的未来锁死了。 就算他知道了真相,也什么都做不了。 关键周围全是独立的诸侯国,他甚至都不敢公然和朝廷撕破脸。 朱雄英并不知道吕氏暴毙的真相,所以无法理解祖父和父亲的良苦用心。 不过现在他只是太子,这个家还轮不到他来当。 老朱和朱标直接就这么决定了,他反对也没用。 ----------------- 关于炎洲的处置计划就此敲定,剩下的就是确定那里到底有多大,是一座岛还是真的如传闻一般是一个大洲。 朱标立即就对外宣布,有商人在东南方向处发现一块陆地,疑似传说中的炎洲。 然后他又解释了一下,此炎洲非彼炎洲。 不是神话传说里十洲三岛那个炎洲,而是宋朝海商发现的一座大陆,被他们命名为炎洲。 只不过当时没人相信他们的话,这个信息就此被人遗忘。 前段时间,大明有海商意外到达了那里,才有人想起了关于炎洲的记录。 但那里到底是不是炎洲还是未知,朝廷准备派人前去勘探。 朱标的行动很迅速,在公布完这个消息,立即就派遣了一支由三十艘各种船只组成的舰队,前往炎洲。 对于这个规模,陈景恪不禁咋舌。 前世西方人开启大航海,最初的时候一支船队能有三五条船,百十个人就算大规模了。 哥伦布发现美洲那一次,也才三条船一百来个船员。 现在大明朝廷一出手就是三十条船,而且两艘还是那种超过二十丈的大船。 船员超过三千人。 这规模堪称庞大了。 说大明是这个时代唯一的超级强国,还真不是吹的。 关于新大陆的消息,不出意外的引起了广泛讨论。 大家并不惊讶海外有新大陆,开海之后随着海图的普及,越来越多人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 现在又多出一块大陆,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没有人怀疑宋朝商人的记录是真是假,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是真是假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况且,皇帝也没必要用这事儿来欺骗大家不是。 大家讨论的中心是,那块大陆离大明有多远,会不会有危险。 然后就是,大明要如何来应对新大陆的出现。 因为分封还没有公布,大家都没有往那方面考虑。 部分勋贵虽然知道分封的承诺,不过也同样没有往那方面想。 大家讨论更多的,还是正常与大陆上的势力交往,然后通商之类的。 当然,这都是正常人的想法,还有不正常的人,想的则不一样。 陈永和家里世代靠摆渡打渔为生,大明开海后他纠集了一群同乡,先给豪商当船工。 后来自己买了船,挂靠在商队后面出海。 几年时间就成了小有实力的海商。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麻六甲海盗》的骨灰粉。 疯狂沉迷那种,天天模仿船长的说话风格,喜欢海豚和虎鲸(妈祖的宠物和带刀护卫)。 整日幻想着冒险。 尤其是朝廷重赏发现新岛屿的人,更是让他想换个赛道。 发现新岛屿,最低保障是能获得朝廷的封赏。 如果岛屿上有土著,搞不好还能另外发一笔财。 比如,有些岛屿有露天金银矿。 虽然土著们不知道这玩意儿的价值,但往往会弄一些回去当装饰品。 一代代人积累下来,储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发现岛屿的人,可以用棉布、陶器、瓷器等物品,轻易将这些金银换走。 只不过发现岛屿本就是运气,岛屿上有金银更是运气中的运气。 再加上探险的危险太大,他一直都未能下定决心。 这次听说疑似发现新大陆,朝廷都派遣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前去探查。 他再也忍不住了,立即叫来小伙伴宣布自己的决定。 并且信誓旦旦的说:“西洋有大陆,现在东南海域也发现大陆。” “唯有东北海域,因为太过荒凉寒冷未有人踏足过。” “我怀疑那里也有大陆……至少会有一座很大的岛屿。” “所以我决定,去东北海进行探索……” 然而大多数人都只想老老实实过日子,只有七八个人愿意随他一起冒险。 他也没有失望,有七八个人就已经不错了。 而且他也并未将全部希望放在小伙伴身上,真正的依仗是在淡马锡结识的一帮海混子。 海混子说白了,就是居无定所,也没有自己的船,在海上飘泊讨生活的人。 他们之中最不缺的就是亡命徒。 因为身份的原因,他们大多也都很喜欢《海盗》的故事。 陈永和来到淡马锡,找到这群人说明了自己的打算。 并且许诺,所有收获大家平分。 这也是《海盗》里的规矩,所有收获都要平分。 当然,提供船只的那个人有权利多分一份儿。 陈永和虽然有船,但因为喜欢《海盗》,经常和海混子搅浑在一起。 在这个圈子里还是有一定名气的。 所以,当他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立即得到了一部分海混子的响应。 很轻易就招募到了一百二十多亡命徒。 他们的动作,自然逃不过锦衣卫的眼睛,很快淡马锡总督傅安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他并没有嘲笑反对,而是主动找到陈永和,表示愿意资助他的行动。 “我可以为你们提供三艘船,以及各种物资。” “还能为你们出具一份文书,可以沿途获得水师的帮助。” 陈永和自然很乐意,三艘船以及相应的物资,那可是天价。 若是让他自己出,还真有点伤筋动骨。 现在有人愿意资助,简直太好了。 而且,有官方支持的探险,和没有官方支持的探险,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他也深知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 很谨慎的问道:“不知总督想要我做什么?” 傅安笑道:“不需要你付出任何东西,如果你此行有所发现。” “就将我资助你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世人即可。” 陈永和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要政绩。 如此他就放下心来,说道:“傅总督放心,我陈永和在海上混,靠的就是义气二字。” “绝不会做那忘恩负义之事。” 傅安满意的说道:“如此便好,我先预祝陈船长凯旋。” 有了傅安这个淡马锡总督的支持,陈永和的冒险团很快成型。 这支不大的船队沿着楚国和琉球,进入日本海域,然后在朝鲜王国补充了物资。 最后一头扎入东北海域消失不见。 此时还没有人意识到,他们将会带给大明怎样的惊喜。 第371章 大战将起 巴士林岛,也就是前世的中亚国家巴林。 从黑衣大食到倭马亚王朝,再到阿拔斯王朝时期,这里一直都是阿拉伯帝国的重要港口。 阿拔斯王朝为蒙古帝国旭烈兀西征所灭,巴士林岛就成了三不管地带,兜兜转转换了好几任统治者。 但那些统治者政权并不稳固,也就不怎么在意这座小岛。 直到秦王朱樉的出现。 朱樉的封地在极乐岛(索科特拉岛),那里气候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更无法承载大量人口。 不过秦国的真正目标并非这里,而是安西(伊朗)高原。 只是现在那里被黑羊国和穆札法尔国分别占据,朱樉作为后来者,自然不能过早暴露目标。 于是他就将目光放在了巴士林岛。 先在安西(波斯)湾获得一处落脚地,才能更好的经营这里。 巴士林岛就是一个不错的目标。 先是派遣杏红和岑信通来这里了解情况,然后在阿扎萨的搭桥牵线下,认识了各个部族的首领长老。 这些部族的首领长老,对于大明来的人,自然是非常的欢迎。 毕竟大明击败了强大的蒙元帝国,肯定更加的强大。 而且来自大明的商品畅销世界,足见有多么的富裕。 一个富裕又强大的国度,他的子民走到哪里都能获得尊重。 在与大家熟悉之后,杏红终于图穷匕见。 想要获得巴士林岛的所有权,用来停靠商船建立补给点。 事实上,对于这座岛屿,那些部族的人根本就不重视。 然而当有人想要出钱买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冒出来,宣示对它的主权。 并强调这里对我们多么重要,绝对不能……得加钱。 最关键的是,他们想要获得一部分大明商品的分销权。 朱樉听到杏红的传信,不屑的道:“贪财短视之辈,他们祖上的脸都被他们丢光了。” 李芳在一旁提醒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此地是他们的主场,我们还需小心为上。” “哼。”朱樉很不喜欢这种说教式的劝谏,却也知道对方说的在理。 关键是,李芳只是暂时跟在他身边,将来是要去李家自己的封国的。 对方说话敢于如此耿直的底气也正在于此。 双方既然是合作关系,他也就没什么好生气的。 就算不喜欢听,有些话也必须听着。 所以,他也只是冷哼一声表达不喜,并没有多计较什么。 李芳虽然说话耿直了点,但并不想真的得罪朱樉。 见对方表达不满,也立即就放低了姿态,说道: “对方已经有了出售巴士林的意向,不知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 朱樉收起情绪,说道:“你代表我去一趟巴士林。” “告诉那些大食人,如果他们肯降低一些价格,我可以与他们结成同盟,帮他们抵御外敌。” “最好能拉着他们组建一个联盟……” 李芳先是不解,皱眉思索片刻才明白他的打算,不禁露出敬佩之意: “大王英明,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秦国毕竟是外来者,占据巴士林岛后,必然会遭到本地大国的觊觎。 比如白羊国和黑羊国,甚至一直敌视大明的帖木儿汗国,都会使一些小动作。 甚至直接出兵攻打他们。 那些大食人虽然一盘散沙,但作为地头蛇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他们关系网在这里,还可以帮忙收集情报。 总之,这个同盟要是能建成,就意味着他们打开了突破口,开始融入当地社会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朱樉组建这个同盟,有着更深远的计划。 比如,利用这些大食人扰乱当地,为后续拿下黑羊国等大国创造条件。 进而还能帮助阿扎萨复国。 同时,扶持这帮白袍子王爷,也能在将来牵制复国后的波斯。 他可不会天真的以为,波斯会永远效忠大明。 更不会认为,波斯会老老实实的遵守协议,不搞领土扩张。 所以,必须未雨绸缪,给他们拴上缰绳。 阿扎萨既然准备以宗教立国,还是那种比较小众的宗教。 那么就再扶持一帮子大众宗教的信徒,让他们搞对立。 小亚细亚的白袍子王爷们,大多都信奉逊派,是最适合担任这个任务的了。 这才是朱樉的全盘计划,在陈景恪的计划上,略作调整制定的。 不过这个计划,就没必要对李芳这个注定要离开的盟友讲了。 在拿到朱樉的授权后,李芳就前往巴士林岛,会见了各个势力的首领。 本来他以为,讨价还价、结盟什么的会很麻烦。 谁知道,对方一听说他们愿意提供军事保护,顿时就兴奋起来。 连忙表示,只要大明(秦国)愿意为他们提供军事保护,他们可以降低出售巴士林的价格。 甚至他们还能将外交权一并交给大明(秦国)。 把李芳震惊的一度失语。 什么情况?如此轻易……不,甚至可以说是迫不及待的,就将军事权和外交权交给别人了? 这些大食人就没有一点国家族群概念吗? 以至于他以为对方在给自己下套。 经过阿扎萨的解释,他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这些人除了信仰之外,确实没有国家和族群的概念。 对于那些白袍子王爷来说,什么都没有他们对部落的统治重要。 有人为他们提供武力保护,反而能节省维持军队的开销。 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认知和想法,让李芳大受震撼,几以为在听故事。 然而看着热切的部落首领们,他不得不相信了此事。 事实上他不知道的是,前世这些白袍子王爷也是一个德性。 只不过那时候,他们将外交和军事权,交给了英法美等列强。 这一世大明抢了先而已。 不过这些部落首领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我们知道大明强,可你们的秦王手里有多少兵马,有没有能力保护我们,总得展示一下吧? 于是秦国的舰队就出现在了安西湾。 百艘战舰遮蔽了大片的海面,一眼望不到边。 为了展示火力,他们还在海上放了很多靶船。 二十余艘炮舰在七八里外开炮,将靶船全部击沉。 震天的炮声,以及那无与伦比的攻击力,彻底征服了白袍子王爷们。 他们很是痛快的在同盟书上签下了名字,并到处宣扬这份协议。 其目的是告诉所有人,他们有人保护了,不安好心的人离远点。 而秦国也顺势对安西列国发出照会,小亚细亚联盟从此就是我们的保护国了。 希望诸位能和平相处,不要闹的不愉快。 这份声明在当地引起的反响有多大,可想而知。 大明,那可是传说中最强大富裕的国度,竟然将手伸到了这里? 然后各国的反应也并不一致。 穆札法尔朝虽然是蒙古人建立的国家,但被帖木儿帝国针对濒临灭亡。 已经无暇顾虑这些了。 黑羊国的首领卡拉·优素福则忧心不已。 他才刚刚带领自己的部族独立不久,时刻面临帖木儿帝国的威胁。 所以,并不想再多一个敌人。 可他的国家信仰的是什派,和逊派是死仇。 秦国支持的小亚细亚白袍子王爷,基本都是逊派。 会不会因为信仰的不同,对他们动手? 就在他担心不已的时候,阿扎萨出现了。 表示秦国并不信奉伊教,无意介入宗教战争,不会对黑羊国动手。 关键是,大明和帖木儿帝国有仇,而且是不死不休的那种。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双方不但不会成为敌人,还有合作的可能。 优素福并没有全信他的话,而是私下派人去打听了一下。 结果发现阿扎萨的话全部属实。 大明信仰的是佛教、道教和妈祖教,且信仰相当的自由,基本没有宗教迫害。 而且和帖木儿帝国是真的有仇,帖木儿更是几次扬言要东征大明。 如此,优素福终于放下心来,并有了和秦国结盟的心思。 当然,目前也只是有这方面的想法,并没有付诸行动。 毕竟秦国初来乍到,谁也不知道他们的真正打算,更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立足。 所以结盟什么的不着急。 不过商业关系还是可以建立的,大明的商品是真的香。 至于奥斯曼帝国……他们的手脚还没有伸到这里。 此时他们和欧洲人打的狗脑子都出来了,也无暇过问这里的事情。 要说
相关推荐:
红豆
淫魔神(陨落神)
虎王的花奴(H)
顾氏女前传
白日烟波
蝴蝶解碼-校園H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镇妖博物馆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