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某条船上,作为先锋大将的张靖运,正趴在船上吐的稀里哗啦。 ‘敌将’汤軏将手中的木刀架在他脖子上,戏谑的道: “张将军,如何?服不服?” 张靖运边吐边说道:“呕……你等着……呕……等我熟悉了海战,你要是能在我手上走三招,我就是你爷爷。” 汤軏大笑道:“呸,瞧不起谁呢,要是三十招我肯定不敢应战,三招谁怕谁。” 张靖运指着他说道:“好,就这么说定了。” 汤軏正想答应,他身后一名亲兵拽了拽他的袖子,附耳嘀咕道: “将军,他说的是,能走三招他就是您爷爷。” 汤軏登时大怒,一把揪住张靖运的衣领: “好你个姓张的,变着花样骂我呢,看我不把你丢海里去。” 张靖运主打一个好汉不吃眼前亏,陪笑道: “汤兄误会,误会,口误,口误。” 汤軏骂道:“谁是你兄弟,劳资年纪都能当你爹了。” 张靖运满脸堆笑:“都是一个锅里舀饭吃的兄弟,何必计较年龄不年龄的,喊兄长这不是显得咱们关系好吗。” “也显得你年轻不是。” 汤軏很是无语,将他放下来,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你爷爷也是一世英雄,怎么就养出你这么个没正形的小子。” 张靖运脸色一拉,说道:“不提那假和尚,咱们还是好兄弟。” 汤軏一脸无奈,这小子哪都好,就是提起他爷爷就犯浑。 大家都能看得出来,他心里其实是很尊敬张定边的,就是嘴上怄气。 张定边给他写信,也是阴阳怪气居多。 什么外边混不下去了就回来找爷爷,我给你准备的有讨饭的钵。 只能说,这祖孙俩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开始大家还劝劝,后来发现没用,也就不管了。 不过张靖运这小子确实挺讨喜。 性格看似憨厚,时不时就闯个祸,实则比谁都机灵,大事从来不糊涂。 跟随晋王打西域崛起,深受重要。 后来被晋王借调到晋国,也是屡立战功。 现在大明要谋划马穆鲁克国,开始集结安西的兵力。 张靖运就被派了过来。 到了秦国没多久,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就连朱樉都对他颇为欣赏。 打马穆鲁克以走水路运兵最佳,而晋王的军队全都是陆军,很少下过水。 就需要进行适应性训练。 不指望他们打水仗,至少别晕船。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张靖运这小子竟然也晕船,而且还是最严重的那一批。 一般士兵几天就适应了,严重一点了七八天也差不多了。 这小子适应了半个月了,船晃动的稍微剧烈一点,照样会吐。 想想他爷爷张定边,当年可是全能统帅,鄱阳湖一战领着一支孤军驾船深入,差点阵斩朱元璋。 谁能想到他孙子竟然晕船。 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在大部分晋国士兵适应了海船之后,又让秦国水师陪着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对抗。 帮助他们更快适应水上战斗。 眼下就是一场这样的演习。 远处的一艘巨舰上,徐膺绪放下望远镜,连连摇头。 “就这种水平,送到战场上就是送死。” 沙曼笑道:“他们的任务是登陆后消灭马穆鲁克的陆军,能不晕船就不错了,将军的要求不能太高。” “况且现在海战与以往不同了,有了炮舰,接舷战几乎就要被淘汰。” “而炮舰又只有我们才有,就凭马穆鲁克国的水师,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 沙曼就是原穆扎法尔国的国主沙·苏尔曼,后归降秦国。 在与帖木儿的决战中,他坚定不移的站在了秦国一方。 因此获得了接纳,成为秦国高层。 为了表示忠诚,他主动给自己取了汉名。 以沙为姓,取了原姓名里的曼字为名,是为沙曼。 徐膺绪说道:“话虽如此,但……哎,或许是我要求太高了吧。”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徐膺绪就命人发射信号,结束演习。 那边,汤軏和张靖运看到信号,也都长舒了口气。 张靖运骂骂咧咧的道:“娘的,早知道就不来了,真是受罪。” 汤軏道:“不想要军功了?现在除了这边,哪还有灭国之功给你。” “你不会是想一辈子都当个子爵吧。” 张靖运嘴硬道:“谁稀罕什么破爵位,我就是想打仗。” 汤軏搀住他的胳膊,笑道:“好好好,你清高,你了不起行了吧。” “走吧,赶紧下去歇歇,继续呆在船上我怕你成为,大明第一个因晕船而死的将领。” 张靖运没好气的道:“呸呸呸,你才晕船而死。” 等船靠岸,吵吵闹闹的两人来到码头。 刚踩到实地,张靖运脚下一软直接瘫在了地上,他嘴里还不忘给自己找借口: “这地怎么不平。” 码头上的徐膺绪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小子晕船的事儿,联军没有不知道的。 每次下船都得两个人搀着,否则半天都站不稳。 但他突出一个嘴硬,不停的给自己找借口。 什么地太滑、没吃饱、饿了等等,让人啼笑皆非。 不过众人也都知道,他并不是好面子才这么说的,纯粹是想搞怪。 所以倒也没有因此就对他生出成见。 眼见这次他又要搞怪,徐膺绪上前搀住他另一只胳膊,失笑道: “修这码头的工匠肯定和你有仇,害你几次摔跤。” 张靖运忙不迭的点头道:“大将军英明,这是有奸细要害我啊。” “哈哈……”众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汤軏无语道:“行了行了,别丢人了,赶紧找个地儿坐下缓缓吧。” 两人将他架到一旁,找了个木桩坐下。 沙曼也走了过来,几人就讨论起训练的事情。 聊起正事,张靖运也收起了玩笑,认真的参与了进来。 对目前的情况,总体上大家还是比较满意的。 正如沙曼所说,晋国的军队是登陆后用来攻略城池的,不需要多高的海战水平。 不晕船,能适应长距离乘船,就足够了。 目前来说,这一点还是没问题的。 基本上都适应了海船,有些适应能力强的,甚至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接舷战技巧。 嗯,张靖运除外。 他本人其实也非常内疚:“是我拖后腿了。” 徐膺绪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道:“说这话作甚,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体质因人而异,这是老天给的,非人力所能为。” “况且离开战还有一段时间,足够你适应的。” 沙曼也说道:“我们若出兵,必然是水陆并进。” “实在不行,到时候你随骑兵从陆路过去,就是路上多走几天的事情。” 张靖运非常感动:“嗯,我不会一直拖大家后腿的。”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就各自去忙了。 作为大军统帅,他们有太多事情要操心,可没空在这闲聊。 ----------------- 马穆鲁克国无视大明的警告,执意收留日本遗民。 整个西方世界都知道,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尤其是秦国开始加紧训练水师,又从晋国、燕国抽调了数万精锐援助。 甚至大明本土,都派遣了一支由十八艘炮舰组成的舰队过来。 一时间整个安西都被战争阴云所笼罩。 马穆鲁克国也不甘示弱,一边整军备战,一边四处求援。 别说,还真给他求到了不少援助,其中尤以极西诸国援助最为积极。 “欧罗巴也是有能人的,他们很清楚我们的到来意味着什么。” “一旦我们拿下马穆鲁克,掌握了运河,整个西方世界都别想安宁。” “所以,即便双方信仰不同,可在利益面前,他们还是选择了出兵。” 朱樉指着沙盘,给一名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这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秦国世子朱尚炑。 这个名字还是老朱亲自取的。 秦国建立后,他并未跟随父母到安西,而是留在大明接受教育。 一直在大本堂和洛下书院学习,表现相当优秀。 去年才获得准许,第一次来到秦国。 亲儿子到来,朱樉和观音奴有多高兴就别提了。 一直以冷酷著称的朱樉,竟然下令让全国大庆三日。 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因为父子重逢太高兴才会这么做。 只有聪明人明白,这是在替朱尚炑正名。 他可是有好几个儿子的,世子长期不在的情况下,有些人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 国内的百姓,对朱尚炑也缺乏认同感。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秦国世子是谁。 毕竟秦国经历那么多风雨,朱尚炑全都不在。 可是这次大庆,让所有人都记住了朱尚炑以及他的身份。 秦国世子,获得了大明朝廷许可的继承人。 再加上以李芳、徐膺绪、汤軏、柳芸娘等为首的一众高层,全都认可他的身份。 秦国内部一大批人,也都选择在他身上押注。 之后朱樉又多次为他创造机会,甚至托病让他主持了一次盟国会议。 他都完成的非常漂亮。 成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坐稳了世子之位。 他的其他兄弟虽然不甘心,却也不敢再有别的想法。 事实上,朱樉本人对儿子的优秀,也是非常满意的。 他有想过自家儿子不会差,毕竟有那么多名师教导,但没想到能优秀到这程度。 秦国未来有了保障,他也就放心了。 不过朱尚炑毕竟年轻,实操经验太少。 朱樉就开始手把手教他各种东西,以便他能独立处理各种复杂政务。 朱尚炑的进步也非常快,很多问题都能举一反三。 目前已经能协助朱樉处理部分政务了。 对于自家父亲的分析,朱尚炑是非常认同的: “极西列国插手此战,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老师曾经说过,他们惧怕蒙古人的铁骑,但更惧怕我们的文化。” “蒙古人没什么文化,他们建立起来的势力,反倒会被当地同化,成为当地的一部分。” “我们不同,我们是来同化他们的。” “在信仰方面,极西诸国是很敏感的,一旦感受到威胁,很可能会联合起来抗衡我们。” “马穆鲁克的事情,恰好印证了老师的推测。” 他嘴里的老师,自然就是陈景恪。 朱樉颔首道:“安平侯的智慧非常人所能及也,不过欧罗巴人醒悟的太晚了。” “运河没修好的时候,他们出手阻止还有几分胜算。” 那会儿秦国兵少将寡,不可能长途行军去打欧罗巴,太危险了。 就算打赢了,也没办法实现占领。 运河修好之后就不一样了,舰队可以直接开过去。 想打谁就打谁,打完了就走,基本没啥危险。 关键是后勤运输,可太方便了。 现在就算欧罗巴人,集结兵力帮助马穆鲁克国也没用了。 这一仗,大明必胜。 朱尚炑心情有些激动,毕竟是第一次参与这么大的事情。 看着地图,心里盘算着手中的牌,他又指着一处说道: “还有波斯兵,大食兵,米德勒(萨拉丁后人)应该也能出不少人……” “这些势力加起来至少能出动五万大军。” “从陆路牵制敌军,减轻我们在海上的压力。” 朱樉笑道:“不错,这就是我们即将采用的战术,不过……” 说到这里,他严肃的道:“不要将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尤其是波斯人不可重用。” 朱尚炑疑惑的道:“莫非他们有异心?” 朱樉摇摇头,说道:“不,他们忠心是有的,但内部心不齐。” “且失去国家数百年,也让他们染上了墙头草的毛病,还有点色厉内荏……” “我们处在强势的时候,他们还能用一用。” “若我们的优势不够大,第一个要防范的就是他们。” “安西有句俗语,当你在沙漠里遇到一条毒蛇和一个波斯人,一定要先打死波斯人。” “这句话很能说明问题。” “反倒是大食人,别看他们四分五裂,信仰也与我们不同。” “关键时刻说不定比波斯人还可信。” 朱尚炑自然不会怀疑自家父亲的话,说道: “我记住了,以后会小心波斯人……嗯,会小心所有非我族类。” 朱樉欣慰的道:“孺子可教也。” 就在这时,柳芸娘忽然闯进来,说道: “大王,情况有变,奥斯曼出兵马穆鲁克了。” 第581章 困局 奥斯曼攻打马穆鲁克? 听到这个消息,朱樉也是脸色大变:“情报可准确?” 柳芸娘表情严肃的道:“三条线同时传来的情报,不会有假。” 朱樉深吸口气,问道:“他出兵多少?极西列国有何反应?” 柳芸娘摇摇头,说道:“我也是才刚刚得知这个消息,还没有来得及详细打探。” “不过我已经命令所有能动的绣衣卫,收集各方信息,相信很快就会有详细情报传来。” 朱樉点点头,说道:“继续去探,事关重大你要亲自去盯着。” 柳芸娘应了一声,就转身离去。 等她离开,朱樉立即俯身看向地图,朱尚炑也低头看了过去。 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了各大势力范围。 欧亚大陆以红海、高加索、伏尔加河为分界线,整个东部全都属于大明的势力范围。 这条线以西,才是西方列国的势力范围。 代表大明的明黄色,占据了这片大陆大部分地盘。 这还不算炎洲、殷洲等未得到开发的土地。 否则全加起来就太吓人了。 可即便如此,朱樉脸上依然无比凝重。 盖因他很清楚,大明现在有点虚胖。 这么大的势力范围,能实际控制的其实并不多。 大部分地方,要么是如金帐汗国这样名义上的藩属,要么就是羁縻地,甚至干脆就是名义上的占领。 而且大明本土离安西太远,有点鞭长莫及的感觉。 目前秦晋燕三国,两个才刚刚站稳脚跟,一个还是草创阶段。 当前首要任务,是努力消化已占领的土地,能抽调出来的兵力是有限的。 打马穆鲁克,已经是目前大明在安西的极限了。 按照原计划,拿下这里大明所属势力范围,要用至少十年时间来休养生息,巩固占领区域。 然而奥斯曼出兵,却打乱了这个计划。 朱樉问道:“你知道巴耶塞特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朱尚炑想都没想就开口说道: “奥斯曼君主巴耶塞特,其父被刺杀后在战场上登基。” “生死攸关时刻,带领败军打赢了奥匈联军,占据巴尔干半岛。” “从此威震欧罗巴,其因轻骑兵作战成名,被人称之为闪电。” “两年后率兵攻打东罗马帝国,围攻其首都君士坦丁堡。” “随后在尼科堡击败了救援的西方联军。” “最近几年,他趁着我们与帖木儿交战,占领了大片原属于帖木儿的大片土地。” “这两年他的军队与我们的边军时有摩擦,只是双方都心有顾虑,并未撕破脸。” “此次他毫无征兆的出兵马穆鲁克,定然是得知了我们的计划。” “想抢先一步占据此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而且我大胆的推测一下,巴耶塞特并不想正面与我们对抗,至少目前不想。” 听到前面的讲解,朱樉表情没有什么变化。 这些都是公开的东西,作为秦国世子,知道这些是很正常的,不知道才有问题。 但听到朱尚炑最后的判断,他诧异的问道: “哦,你从何得出的这个判断?” 人家都摆明要抢我们的猎物了,你还说他不想和我们正面对抗? 朱尚炑解释道:“如果他真的想与我们正面对抗。” “完全可以等到我们与马穆鲁克交战的时候,出兵从后方偷袭。” “虽然我们武器上有优势,但兵力相差悬殊。” “真要是被他偷袭,局势会很危险。” “他没有这么做,反而提前攻打马穆鲁克,就是想将此事做成事实。” 朱樉不置可否,继续问道:“他就不怕我们趁机偷袭他?” 朱尚炑回道:“怕,所以我怀疑,他与极西诸国达成了协议,甚至结盟了。” “有了极西诸国的支持,他才敢主动出兵。” 朱樉质疑道:“你是说,打了几百年仇深似海的基教和伊教,放下仇恨结盟了?” 朱尚炑笃定的道:“在生死面前,没有什么仇恨是不能放下的。” “大明以无敌之势席卷世界,目前除了黑土大陆,就只剩下欧罗巴这一隅之地还未臣服。” 大明之所以没动黑土大陆,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暂时顾不上。 而且这里也没有什么先进文明,不虑会对大明造成威胁,暂时没必要动他们。 先让他们继续和大猩猩呲牙去吧。 等将嘴里的肥肉吃完,再去那边也不迟。 “老师之前说过,当前世界族群虽多,文明却极少。” “其中又以华夏、安西、极西三家最盛。” “现在安西大部都已经被我们征服,就只剩下奥斯曼和马穆鲁克。” “只要他们不傻,都知道该怎么做。” “而现在马穆鲁克就成了关键节点。”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大明短期内已经无力在陆地上,进行更大规模扩张。” “但无敌的水师,能弥补我们在陆地上的短板。” “若给我们拿下这里,就可以利用水师之利四两拨千斤,搅乱整个极西。” “所以我猜,他们这次联合的目的,也不是正面与我们决战。” “而是占领马穆鲁克掌握运河,让我们无力西进。” “之后他们定然会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上寻求与我们对话,让双方和平共处。” “暗地里支持奥斯曼与我们对抗,甚至支持安西反对我们的势力,让我们疲于奔命无力西顾。” “如此,我们和奥斯曼陷入僵持,他们躲在后面正好渔翁得利。” 朱樉依然没有表态,而是继续问道: “他们为何不把马穆鲁克也纳入联盟,反而要出兵拿下这里呢?” 朱尚炑想了想,说道:“情报太少,我只能根据局势进行推导,不一定准确。” 朱樉说道:“没关系,本来就是闲聊。” “我已经让柳统领去打探消息,很快就会有确切情报传来。” “所以就算你分析错了,也不影响什么。” 朱尚炑顾虑尽去,大胆的推测道:“最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马穆鲁克太腐朽了,极西列国认为他们不可信任。” “其二,巴耶塞特提出的结盟条件,很可能是帮他吞并马穆鲁克。” 毕竟巴耶塞特也是雄主,朱尚炑能想到的,他也能想到。 西方想让他顶在前面,就必须要给出足够的好处。 掌握了马穆鲁克,就掌握了东西方贸易咽喉。 这里不光拥有战略价值,也拥有无与伦比的经济价值。 到时候奥斯曼才真的是稳坐钓鱼台。 朱樉点点头,又问道:“马穆鲁克并非软柿子,他们就这么笃定能速战速决?” 若战事拖的太久,那就是给大明机会。 朱尚炑说道:“很简单,极西诸国和奥斯曼联合演一场戏就可以了。” 为了抵抗大明即将到来的进攻,马穆鲁克一直在整军备战。 西方世界也打着抵抗大明的幌子,派出援军驻扎在马穆鲁克附近。 等奥斯曼国打过来的时候,西方援军从背后偷袭,就能轻松瓦解马穆鲁克军队。 到时候双方再联合与大明对峙,逼退大明水师。 甚至不排除发生一些小摩擦。 虽然大明水师船坚炮利,但丧失了主动权,也很难取得决定性胜利。 说到这里,朱尚炑有些苦恼的道:“我的推测有个漏洞,如果找不到合理解释,上面的推测都只能是推测。” 朱樉眉头一挑,露出一丝欣慰,嘴里问道: “哦,什么漏洞?” 朱尚炑回道:“马穆鲁克贵族虽然腐朽,却并不是傻子,不可能不防备极西援军。” “那么极西援军和奥斯曼,又是如何瞒天过海,骗过他们的呢?” 朱樉大笑道:“哈哈……很好,你能想到这一点,说明是真的看懂了局势。” 朱尚炑大喜道:“您也赞同我的推测?” 朱樉摇摇头,说道:“我赞不赞同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必然是你说的那样。” “西方列国与奥斯曼结盟,共同对抗我们。” “奥斯曼因为地理原因,不得不顶在前方,但他会向西方讨要足够的好处。” “西方付出一定代价,却得以躲在安全的后方。” “可以说,他们的结盟是各取所需。” 接着,朱樉又开始讲起他得出这个结果的缘由: “不要把极西列国想的太聪明,正常情况下,他们是不会联合的。” “毕竟我们和他们之间,还隔着一个奥斯曼,他们并未直接感受到来自我们的威胁。” 朱尚炑不禁点头,他的推测
相关推荐:
乡村透视仙医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虎王的花奴(H)
万古神尊
村夜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蝴蝶解碼-校園H
秘密关系_御书屋
过激行为(H)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