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吞白玉(NPH) > 第312章

第312章

方向也有一批人获得了爵位。 只不过因为统帅大军的是晋王朱棡,所以只产生了一个两个侯爵,并未有公爵出现。 真正值得一提的是,张靖运也获得了爵位,子爵。 老朱还亲自给他拟定了封号,定边子爵。 非但如此,老朱还写信给张定边,表扬他培养了个好孙子。 据说张定边接到喜报之后脸都黑了,大骂老匹夫不当人。 消息传回,老朱不但没生气,还高兴的多吃了一碗饭。 陈景恪那叫一个无语,老朱这是真的太不当人了。 不过他心中却也叹息,老朱是真的老了。 人年龄越大,就越喜欢缅怀当年。 现在能让老朱感兴趣的事情不多了,和当年的老朋友们交流,算是其中之一。 当年的老朋友,哪怕是曾经的敌人去世,都能引起他的哀叹。 朱雄英也看出了这一点,寻思着把老朱当年的熟人,都召集到一起聚聚。 被陈景恪给阻止了:“咱们知道是为了让圣皇见见老朋友,别人可不一定会这么想。” “况且那些人年龄大了,经不起折腾。” “万一路上倒下一两个,那真是黄泥掉进裤裆里,就说不清了。” 朱雄英也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 这个小插曲并不影响大局,朝廷照常运转,各衙门都在围绕两件事情做准备。 其一自然是分封。 虽然名单还没有公布,但私下早就通过气了。 都有谁被封走,大家也心知肚明。 获得封国的各诸侯,已经开始变卖家产,挥舞着宝钞满天下的采购基础物资了。 消息灵通的各地商人,也纷纷加入进来,在全国各地采购物资,运送到各大城市兜售给诸侯们。 中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持续了数千年。 这种经济模式的好处,是社会相对稳定,坏处是不适合发展商品经济。 即便陈景恪采用了种种策略,来刺激经济的发展,然而效果并不明显。 海贸算是一剂强心针,但以这个年代的外贸总量而言,远不足以撼动小农经济模式。 金钞局扶持制造业的基金,几乎没多少人申请。 百姓不愿意借钱是一回事儿,生意没那么好做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这一次不一样,一百多诸侯的分封,需要的物资是海量的。 而且需要的大多数还都是基础物资,家庭小作坊可以产。 专门的大作坊也能生产,而且效率会更高。 在这种海量需求的刺激下,大明发展缓慢的商品经济,终于迈入了快车道。 百姓们利用一切结余时间,投入到生产中去。 胆子大的,开始谋求建立大作坊,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也终于有人开始去金钞局,打听扶持基金的事情了。 为此,陈景恪接连召开了好几次高层会议,专门讨论此事。 各中枢衙门,尤其是商务部,必须要做好引导工作。 一条条相关政令颁发,要求各地衙门不要懒政。 要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为手工业发展打下基础。 但与此同时,陈景恪建议组建一个全新的机构。 名字很直白,人权部,地位与以前的六部相同。 顾名思义,就是为了保障人权而建立的。 目前人权部的主要任务,就是落实雇工法案和废奴法案。 并且还让锦衣卫与他们配合,严厉打击违反这两个法案的人和作坊。 “有些规矩,如果一开始没有执行好,形成了坏风气,后面再想改会非常困难。” 这是他对朱雄英说的。 说这话的时候,他想起了前世发生的一些事情。 某超市始终走不出他的家乡,为啥? 为什么那么多媒体盯着他黑? 别的超市出假货了,媒体和网友都觉得很正常啊,哪有没假货的。 这家超市的商品,但凡出现一丝瑕疵,都会被各大媒体围攻。 就算没出瑕疵,也会编造新闻去抹黑。 甚至就连很多号称普通网友的人,也说他是为善云云。 陈景恪也不知道大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但只要他活着,就会尽一切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社会导向。 纷纷扰扰中很快就到了过年。 今年的新年,前所未有的热闹。 各诸侯国势力,来了五百多家,主要来自于西域、南洋和西洋。 大明内部的诸侯王,也大半出席了元日大朝会和后续的元日大典。 大家都很清楚,这次庆典之后,老权贵们几乎再没有返回洛阳的可能。 所以朝廷这次对礼节方面的要求,稍稍放宽了一些,让他们能玩个尽兴。 老朱、马娘娘、朱标都频繁出面,与他们会面做告别。 正月初七,新年假期结束,朝廷恢复正常运作。 在这一天,朝廷公布了第二批分封名单。 二次大分封正式开启。 第533章 分媳妇 远在陕北植树种草的苟不凡、苟飞跃等人,也过了个喜庆年。 主要是他们领到了媳妇——这事儿还要往前推一个多月来说。 众人一直劳作到十月份,上面忽然开始给他们进行分组。 每一百户为一组,到了西域他们将会去同一个军屯所,以后就是老乡了。 同时军户所的官吏也配备到位。 一个千户抓总,五个文官负责行政,还有一名医生,一个小旗(十人)的民兵。 直接上级的到来,让大家都有些担忧,生怕上官不好伺候。 等见面了才发现自己想多了,这些官吏都还算和气。 了解过后才知道,千户窦大冲也是农夫出身,家里人多地少就当了兵。 在军中英勇善战,获得了骑尉的功勋身份。 并且他还在军中学习了文化知识,退役后通过考核,获得了现在的职务。 五名行政官吏,都是从各地方的吏员里选拔的。 大明虽然重新打通了吏转官的途径,但想从吏变成官那是千难万难,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完不成这个蜕变。 为了开发西域,朝廷给出了特殊政策,关内(玉门)的吏员愿意去西域的,可以直接获得官身。 如果已经获得了官身,愿意去西域的直接原地升三级。 干满五年回来再升一级,干满十年回来升三级任用。 如果死在西域,或者自愿终身扎根那里,可以恩荫一子为官。 当然,这个恩荫仅有这一次,用过就没有了。 这个政策,让无数仕途无望的人重新看到了希望,报名的人可不在少数。 这些官吏正对未来充满希望,自然不愿意没事儿给自己找事儿,态度也就变的和善起来。 那名医生是这些年朝廷培养出来的,也是有官身的,属于医官。 他的任务是负责为军屯所的人提供医疗服务,同时手把手培养几名懂医术的后辈出来。 那一个小旗的民兵,也都是退伍士兵。 家里人多地少,加之又习惯了军队生活,也选择了去西域。 到了西域屯田所,他们也能分到土地,还能继续过军旅生活,相当理想的生活了。 这就是屯田所的人员构成。 本来苟不凡等人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 大家和当官的井水不犯河水,各干各的。 但没几天,他们就发现情况好像不对。 先是其中两名行政官(教谕),在下班后组织大家学习识字。 每天半个时辰,所有人都必须参加。 这让大家都感到震惊,竟然还有这种好事儿? 将信将疑的到达指定地点,发现是真的。 不只是他们这一批人,其他军屯所也在给百姓讲课。 只有三门课,识字、算学和历史。 识字教的都是常用字,算学也只是简单的四则运算,历史则是教谕为大家讲华夏简史。 众人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 教谕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就告诉他们这是安平侯提出的建议,陛下亲自批准的仁政。 要让百姓识字懂史,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不要一辈子都浑浑噩噩的。 不只是现在教,等到了目的地还会开办学堂,所有适龄孩童都可以去进学。 成人在农闲时节也可以去学习。 得知事情来龙去脉的百姓,纷纷高呼皇帝万岁。 苟不凡激动的道:“朝廷又是分田又是分女人,还要教我们读书。” “你可要将这一切都记在心里,永远效忠朝廷,不要当忘恩负义之人。” 苟飞跃重重点头:“爷爷您放心,我一定忠于朝廷,忠于陛下的。” 秋去冬来,天气越来越冷,朝廷又给大家分发了棉衣和棉被。 天气变冷不适合种草种树,这项工作也停了。 但大家并没有就此歇着,千户们开始组织大家进行军训,民兵就是教官。 不只是成年男子参加,就连孩童和老人也都要参加,只不过后者的训练强度要低很多。 这训练可不是假把式,而是实打实的军训。 很多人不理解,这又不是打仗,为什么要搞军训? 千户们的话很直白:“西域几百年前就脱离了华夏,不会那么容易就臣服的。” “那里的人不敢反抗军队,未必不会对普通百姓下手。” “所以大家要接受训练,才能保护好自己。” 这番话说的很多人都心中一紧,原以为就是环境艰苦一点,没想到还有生命危险。 以至于不少人都产生了退缩的念头。 上面的人也没有做思想工作,任由大家私下讨论。 苟不凡祖孙俩态度倒是很坚决,用苟不凡的话来说就是: “比起朝廷给的好处,这点危险算啥。” 大多数人都和他一样的想法,本就是烂命一条,有什么好怕的? 况且,朝廷既然想到了这一点,自然会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大家担心什么? 但依然有不少人觉得,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想为了这点好处冒险。 由于人心浮动,以至于军训都受到了影响。 官吏们依然没有使用强制措施,反倒是像在看戏一般,任由情况发展。 这让不少人很疑惑,上面到底是什么打算? 几天后,当一队队女人被送来,所有的讨论都戛然而止。 然后,整个营地都沸腾了。 一个个光棍汉眼珠子都冒出红光,再也没有人提退出的事儿。 大家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官吏们都如此淡定,原来是有杀手锏啊。 这些女人,就是耿子茂回京的时候,顺手携带回来的。 官吏们也没有吊人胃口,等女人全部被运送过来,就宣布分媳妇。 按照之前的约定,所有五十岁以下,十岁以上的男人都有一个。 采取抽签的方式进行分配。 这些女人按照年龄进行分组,将写有她们名字的竹签,放在相应的箱子里。 大家根据自己的年龄,去相应的箱子里抽签。 苟不凡户籍上的年龄才十一岁,被分到了年龄最小的那个箱子,里面全是十四岁的少女。 这么多人自然不能一窝蜂的去抽,而是一个军户所一个军户所的进行。 苟不凡他们所在的军户所,是第一百八十八号,排序非常靠后。 他们只能在自己的营地里,眼巴巴的看着排在前面的人去抽媳妇。 最可恨的是,那些先一步领到媳妇的,抱着自己的老婆满世界炫耀。 将排在后面的男人气的牙痒痒。 如果目光能杀人,他们已经被碎尸万段了。 也有些人比较猴急,领到媳妇直接就抱回了自己的小窝棚。 也不知道去干啥了,反正窝棚晃动个不停,并且时不时的还会有奇怪的声音传出。 这种声音一个两个还没什么,当周围全都是的时候,那可就太壮观了。 尤其是晚上,那更是犹如交响曲一般。 以至于,排序比较靠后当天没有领到媳妇的男人,一个个眼珠子都红了。 苟飞跃是第二天中午去抽的签,抽到了一个叫小溪的女孩。 小溪皮肤微黑,个头只有四尺多,模样只能说是清秀。 眼神怯怯的,犹如惊弓之鸟一般。 她也知道眼前的少年就是自己的男人,双手牢牢抱着苟飞跃的胳膊,似乎一松开他就跑了一般。 显然,已经将他当成了唯一依靠。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她在日本的父母家人不知去了何处,这辈子都没有再见的可能。 更何况就算见到了又如何? 眼前这个小男人,才是她活下去的依靠。 看到自己的媳妇,苟飞跃也笑的嘴巴都合不拢。 他虽然才十一岁,可穷人孩子早当家,跟着苟不凡讨饭什么都见过,也什么都知道。 自然也知道媳妇意味着什么。 从一无所有,到拥有自己的媳妇,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带着小溪来到外面,见到了望眼欲穿的苟不凡。 苟不凡下意识的看向小溪的双手,见手上布满老茧,不禁连连点头。 是个能吃苦的姑娘。 至于长相之类的,那都是虚的。 对老百姓来说,真娶个漂亮媳妇是祸非福。 能吃苦能持家能生儿子的,那才是好媳妇。 不一会儿,卫所的其他人也各自带着媳妇赶来会和,大家开始往回走。 在返回的路上,大家说话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大,笑声一个比一个响亮,荤段子一个接着一个。 苟飞跃只是牵着小溪的手,跟在人群后面一言不发。 倒不是他不想插话,而是自知年龄太小,这会儿插话只会成为被打趣的对象。 回到营地,大家一哄而散,各自抱着媳妇迫不及待的去了自己的窝棚。 苟飞跃知道他们要做什么,虽然很羡慕,但也知道目前自己只有羡慕的份儿。 即便如此,苟不凡还是一再警告他: “你年龄还太小,过早破身会伤元气折损寿命,在十四岁之前绝对不能碰她。” 苟飞跃连忙保证不会犯错。 本来他以为,这事儿并不难,可当天晚上就知道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原本他们祖孙俩睡一个窝棚。 现在他有了媳妇,苟不凡就不适合再睡在这里了,所以就在旁边又搭了一个。 原本的窝棚里,就只剩下苟飞跃和小溪。 而且只有一套被褥…… 抱着小溪软软的身子,听着周围窝棚里传来的奇怪声音,苟飞跃口干舌燥,半夜才睡着。 晚上他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第二天早上醒来,梦已经全忘了,但…… 虽然什么都没发生,但他依然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 官吏们非常人性化,特意给大家放了五天假。 至于这几天都会发生些什么,可想而知。 反正交响曲就没停过。 才第三天就有人扛不住了。 在别的事情上,男人或许会认输,可在这件事情上没人会自认为不如别人。 当发现隔壁依然生龙活虎,就一咬牙再次钻进了窝棚。 以至于五天后休假结束,官吏召集众人集合的时候,很多人走路都打晃。 站军姿的时候,双腿软的直打摆子。 这自然遭到了教官们的打趣:“不行啊,才五天就这样了?没出息啊。” 但紧接着,教官们就发出了严厉警告,放松结束,接下来会进行恢复性训练。 谁耽于享乐跟不上训练,会关谁的禁闭,让他和媳妇分开睡。 不少人都觉得这算什么惩罚,你还能一辈子不让我和媳妇睡? 似乎看出了大家的想法,教官讥笑道: “这营地最不缺的就是野男人。” “你被关禁闭期间,会不会有别的男人替你安慰你媳妇,我就不知道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倒吸了口凉气,再没人敢把这话当耳旁风。 也是通过这件事情,让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还有一个女人,在等着自己照顾。 接下来几天,教官们果然按照计划,开展恢复性训练。 等大家都重新适应,军训再次开始。 这次不再是简单的队列和体能,把格斗也加了上来。 教官们教了大家三套格斗术,一套是枪术,一套是刀术,还有一套是拳脚功夫。 招式大开大合非常简单,都是军阵里厮杀总结出来的套路。 所以大家学起来也比较容易,没几天就耍的像模像样了。 时间很快来到十二月底,离过年还有三天的时候,教官突然把大家集结起来。 说是要给大家发放新年礼物。 众人都很惊讶,过年还给礼物?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大家不禁充满了期待。 很快礼物就送了过来。 当看到所谓礼物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禁心中一凛。 一把精钢砍刀,一杆长枪,还有一张弓。 三件一套,所有男人一人一套。 看到这三样凶器,大家再次感受到了,遥远西域的危险。 特殊的礼物冲淡了新年的喜悦,让大家都冷静了许多。 感受到了危险,大家训练就更加努力。 当然,也可能是兵器的出现,让大家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氛围。 总之,训练效果出奇的好。 之前怎么训练都走不成的军阵,能快速的就摆出来了。 大家射箭的准确度,也在快速提升。 苟飞跃也在努力训练,尽可能的掌握保命的本领。 除了军事训练,他还特别注意文化学习。 每天文化课都准时参加,教谕留的课业也按时完成。 这让两位教谕对他另眼相看,私下给他开了不小的小灶。 说实话,之前他们家老的老小的小,虽然没人欺负他们,但也没几个人把他们放在眼里。 言语里,对他们也多有轻视之意,甚至不少人拿小溪开玩笑。 现在有了教谕的偏向,这种情况全都消失了。 大家看他们的目光里,充满了真诚,对小溪的调戏也变成了夸赞。 感受到这些变化,苟飞跃学习就更加努力。 他知道,这是自己立足的本钱,必须要牢牢抓住。 小溪也非常懂事,虽然全家的资产就只有两个窝棚,两套被褥几套换洗衣物。 她依然收拾的井井有条。 尤其是苟飞跃读书受到先生夸奖,更是让她感到骄傲。 她也开始学着说汉话,只是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了。 而和她一起被分下来的其她女人,大多都才只能说几句简单的句子。 这种种变化,更是让人不敢再轻视她。 他们这个本来还处在最底层的小家庭,也渐渐的在群体里立住脚。 不只是他们家有变化,其实营地里每一家都在改变。 只不过改变的没有他们那么大,那么明显而已。 时间很快就进入二月份,天气开始转暖。 营地也接二连三传来好消息……大批的女人怀孕。 新生命的孕育,总是让人开心的。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朝廷的旨意下达。 是时候出发去西域了。 第534章 路途艰辛 去西域自然不是说走就走的,事先要做很多准备。 都带什么行李,带多少吃的,如何携带这些行李,每天走多少路,都要经过严格计算。 不过这些都和普通百姓没关系了,自有上面的官吏们负责。 百姓们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 在出发前,朝廷给每个军屯所分配了十辆牛车,帮助运输行李、粮食等物品。 这让百姓们松了口气。 但十户人家一辆牛车,携带的物资是有限的,取舍就成了问题。 看着好不容易拼凑出来的一点资产,大家哪一个都想带走。 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官吏直接出面规定了每户能携带的物品。 每人只允许携带一套棉衣、一套单衣和一张褥子。 其余所有东西,一律不允许携带。 加起来约莫十一二斤。 再加上弓箭、长枪和砍刀,总重量在十六七斤。 别误会,这些东西是要自己背着走的,牛车只拉粮食、孕妇。 开动员会的时候,千户窦大冲说的很清楚: “没有粮食大家都得饿死,孕妇需要照顾。” “就这,孕妇也不能一直坐在车上,牛会受不了的。” “必须要轮流坐,每个人坐一段再换下一个。” “都别和劳资抱怨,这么安排是为了大家考虑。” 这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孰轻孰重大家自然分得清。 至于背负一二十斤的东西赶路会不会太重…… 医师桑文斌很是佩服的道:“先让这些人在陕北种树,表面看是怕他们闲着浪费粮食。” “实则是为了让他们锻炼身体。” “只有身体好了,才能在长途跋涉中坚持下来。” “经过大半年的调整,这些人的体格都非常强壮,二十斤的行李对他们来说并不构成负担。” “朝廷真的是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关键是,还一石多鸟,把树种了,身体也打磨好了。” “这么高明的法子,真不知道是哪个大人物想到的。” 窦大冲笑道:“你管那么多干啥,反正都是我们接触不到的大人物。” 然后他严肃的道:“我们所有二十三名妇女怀孕,你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 桑文斌说道:“我一个人自然忙不过来,所以准备从这些妇女里,选几个有生育经验的帮我。” “这一路,我会教她

相关推荐: 深宵(1V1 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新年快乐(1v1h)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树深时见鹿   猛兽博物馆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女奴的等价替换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