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军被迫开始大规模使用臼炮,总算是维持住了防线。 然而,面对这种残酷的有些非人的战况,不少士兵产生了厌战情绪,开始装病主动逃避上前线。 即便是抚慰使努力做思想工作,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多。 阵地上,元大石干呕了几声,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隔壁所又有三个人心理出问题了,正在后面接受治疗。” 杨洪吐了一口唾沫,强忍着恶心说道: “这场景实在太恶心了,我感觉我都要出问题了,不过……” 说到这里他大声说道:“我当兵打仗,就是为了封妻荫子。” “不需要封侯,只要能立下一些军功获得一个勋位,就能让婆娘孩子挺胸抬头做人。” “若不是天子圣明,给了我们这些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庄稼汉机会,咱们祖祖辈辈都是泥腿子。” “哪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元大石也附和道:“为了父母孩子,这点场面算什么?死我一个幸福一家人。” 似乎是在给自己打气,其他人也纷纷说道: “死我一个幸福一家人。” 就这样念叨了几遍,大家心情好受了许多。 杨洪悄悄给元大石竖起了大拇指:“配合的好,回头我举荐你当副百户。” 元大石不屑的道:“还用你举荐吗?” “我打死二十九个人了,核定军功至少是个上造的勋位,提拔百户也不在话下。” 杨洪也不气,说道:“好好好,你元百户厉害行了吧。” 元大石‘嘿嘿’笑了起来,正想说什么,忽然见到远处一颗头颅从尸体堆上滚下来。 顿时把他恶心的不行,忍不住吐槽道:“踏酿的太恶心了。” “这些日本人故意送死,不会是想把我们恶心的失去战斗力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他的话犹如一道闪电,击碎了笼罩在杨洪脑海里的迷雾。 日本人为何送死? 想想将士们频繁出现的心理问题,想想越来越多的失误,想想开始出现的厌战情绪…… “或许这就是答案。” ----------------- “你为什么要当兵?” “往小了说是为了封妻荫子,咱们祖祖辈辈都是泥腿子,汗水掉在地上摔八瓣都吃不饱饭。” “风调雨顺了,还能见点收成。遇到灾年白忙活不说,还倒贴种子粮。” “最怕的还是遇到贪官污吏,那真的是卖儿卖女。” “当了兵,立了军功,就不一样了。” “就算当不了官回家还是种地,身上有军功也没人敢欺负我们。” “就算被人欺负了,也有地方告状。” “要不是为了这点好处,谁踏酿的来当兵?” “来当兵之前,我们哪个人没有做好战死的准备?” “你问问你的战友,不少人甚至希望自己能战死,这样家里人能得到丰厚的抚恤金。” “想想你的家人,想想你的父母婆娘孩子……” “你想不想成为乡里的荣耀,想不想在族谱里单开一页?想不想后人永远都记得你?” “靠什么?靠的是你做出的功绩。” “想想你以前吃过的苦,再想想你的誓言……还觉得眼前这一幕残酷吗?” ----------------- “往大了说,咱们不是为了某个人而战,而是为了华夏族群的繁荣昌盛,才四处征战。” “《华夏简史》早就普及了,就算当兵之前没看过,当兵之后应该也看过了。” “咱们华夏最爱好和平,我们只希望老老实实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养活一家人,平平安安到永远。” “可是,这可能吗?” “为什么不行?因为总有人觊觎我们的财富,总有人想不劳而获。” “这种情况持续了上千年,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为什么我们要等着别人来打我们?” “为什么我们不能主动出击,将敌人消灭在萌芽状态?” “如果天下都是华夏的,就没有异族了,我们也不用担心被异族欺凌了。” ----------------- 梁永怀站在病房外面,听着抚慰使在给将士们做心理疏导,心情也非常沉重。 他没想到,战况会恶劣到这种程度。 关键是,恶劣的方式完全超出了想象。 以至于很多士兵,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这种惨状。 换成别的将领,肯定会怒斥这些将士们软弱,娘们都不如云云。 但作为神机营的高级将领,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他的眼界和想法是不一样的。 自然知道,恶劣残酷的战场环境,会对将士们的心理造成伤害。 如果不及时处理,这种伤害可能会伴随一生。 神机营很早就做过这方面的建设,抚慰使可不只是为了洗脑,同时也肩负着给将士们做心理疏导的任务。 军医院的医护人员,更是人人都要懂得做心理疏导。 这时,参军刘福海走过来,低声汇报道: “将士们的士气普遍受到影响,有三百一十七人心理出现了问题,正在接受心理疏导。” 梁永怀点点头,说道:“别的部队呢,有没有受到影响?” 现在归他指挥的有四万人,只有神机营的一万两千人,是他的直接部属。 其他两万八千人,是临时抽调归他指挥的。 这两万多人都是老式军团,虽然也有抚慰使,可心理疏导这一块并没有真的展开。 他最担心的,还是这些人出问题。 刘福海说道:“没有,这两万八千人一直在后方待命,并未亲眼目睹前方的战况,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主要受影响的,都是神机营的弟兄。” 梁永怀稍稍放心了一些,说道:“那就好,传令给各军抚慰使,多了解将士们的心理变化。” “发现有问题及时进行疏导。” 又在军医院转了一圈,还亲自安抚了一番大家,他才返回自己的指挥部。 刚坐下,就见一名亲卫小跑着过来: “将军,有将领来报,说是发现了日本人诡异行径的原因。” “什么?”梁永怀‘噌’的站起来,说道: “谁发现的?人在哪?” 亲卫回报道:“304百户所百户杨洪。” “杨洪?”梁永怀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却想不起在什么地方听说过。 他旁边的参军拿出本子快速翻动,很快就找到了记录: “将军,之前他就曾察觉到了日本人要进攻的前兆,并向总部进行了汇报。” “您还说战后要接见他。” 这名参军顺便还将杨洪的出身、过往成绩等等,都三言两语概括了一遍。 一句话,根正苗红,成绩突出。 梁永怀点点头,笑道:“看来真是个人才,带他来见我。” 很快杨洪就被带了进来。 见到这么大的领导,他没有丝毫的拘谨,径直来到大帐行礼。 梁永怀暗暗点头,这气度就不是一般人: “你说你发现了日本的用意?” 杨洪回道:“不敢说发现,只是有所怀疑。” 态度严谨,梁永怀更是满意:“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杨洪说道:“精神压制。” 梁永怀茫然的道:“精神压制?” 什么意思? 杨洪说道:“孟子言,见其生不忍见其死……人皆有恻隐之心。” “日本人就是在利用我们的恻隐之心,让我们心生不忍……” “那些尸骨,会让我们产生物伤其类的共鸣……” “通过这种种,来影响我们的士气,让我们失去斗志。” 他详细的将自己的发现讲了一遍,末了说道: “我给这种战术取名为精神压制法。” “将军可以派人去问一问将士们,是否产生过类似于‘日本人如此不怕死,我们能打赢吗’的想法。” “属下斗胆猜测,持有这种想法的当不在少数。” 精神压制?靠送死来给地方造成精神压力? 换成别人,肯定会让认为他胡扯,可是梁永怀却陷入了思索。 他想起了当初自己和日本人交涉,希望停战收敛尸身的事情。 日本人不但拒绝,还放话说十五万人都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对这个回答,到现在他都觉得莫名其妙,这日本人脑子有病吧? 可是如果杨洪的推测是真的,那一切都可以解释的通了。 日本人的回复,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施压。 让自己这个军队统帅,感受到他们的死志,从而信心产生动摇。 再联想刚才在军医院见到的情况,以及将士们普遍士气低落的现状,更加说明这个猜测可能就是真相。 梁永怀依然没有立即就做出肯定,而是先明人去全军做调查,看大家的心理问题,主要出在哪个方向。 同时也命人将参军事们都喊了过来,又让杨洪将自己的发现给大家讲了一遍。 众人皆面面相觑,靠送死来对敌人造成精神打击? 这……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精怪志异故事呢。 可抛开合理性不谈,这个答案却是能完美的解释日军所有的异常。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当排除所有答案,剩下的那个答案即便在不靠谱,也可能就是真相。 但大家依然没有轻易下结论,实在是这种战术前所未见,闻所未闻。 他们需要更多的数据进行分析。 很快去做调查的人就回来了,带回了五百人的自述。 众人立即展开归类总结,发现确实如杨洪猜测的那般,面对主动送死的日本军,很多人的信心产生了动摇。 敌人不怕死,我们真的能打赢吗? 日本有四百多万人,如果人人都是如此,我们能灭得了日本吗? 看到这份分析,众人再无疑虑。 杨洪的猜测,就是真相。 众人看向他的目光都变了,这小子是个人才啊。 而且这个功劳不亚于斩将夺旗,是必定要被提拔的。 或许用不了多久,他就真正有资格与大家平起平坐了。 解决了最大的疑问,梁永怀非常开心,大笑道: “哈哈……好好好,杨洪你立了一大功。等战事结束,我亲自为你请功。” 杨洪谦虚的道:“谢将军,属下也是歪打正着,不敢居功。” 梁永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功就是功,不用谦虚。” 又表彰了他几句,梁永怀将目光看向众位参军,说道: “敌人的战术目的已经被摸透,接下来该怎么应对,尽快拿出章程。” 第513章 明军向我们发起进攻了! 耿子茂一直在关注正面战场的情况,他也很疑惑日本人为什么要送死。 带着参军部研究了许久都不得要领。 直到梁永怀那边的情报传递过来,他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靠送死造成精神压制?这是人能想出来的战术? 于是他感叹道:“果蛮夷也,其所思所想非我华夏之民所能揣度。” 林浩表情却非常凝重,说道: “以后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敌人,如果不能及时应变,很可能会吃大亏。” 耿子茂不屑的道:“先火炮覆盖,再火铳攻击,最后骑兵收尾,什么样的敌人攻不破?” “若不是陈侯有令,非必要不得干涉神机营的战术,我早就让梁永怀滚回来,我自己上手指挥了。” “保证三天之内结束战斗,哪需要像现在打这么久?” 林浩摇摇头,说道:“那是因为这一战我们准备十几年。” “但谁敢保证,以后每一战我们都能如今日般准备充分?” “更多的会是各种遭遇战,到时候面对从未见过的突发情况,怎么应对?” “而且你真的以为日本的战术没用吗?” “如果换一支军队,熬到现在会有多少人崩溃?” 耿子茂不说话了,史书上描写过很多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大战,战场描写的很精彩。 可这些大战,几乎都不会描写逃兵。 就算写,也是一笔带过。 对于出现逃兵的原因,也基本归结于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统治者不得人心等等。 根本就没有人考虑过,士兵的心理问题。 事实上,每一场大战都会出现很多逃兵,哪怕是胜利方,逃兵也非常多。 战争时间线拉的越长,战况越激烈逃兵就越多。 为了防止军队溃散,各个势力都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斩首是最轻的,三代亲属贬为贱籍是常见手段,更严重的甚至会株连全族。 其中以三国时期曹魏的军法最为严苛,一人当兵全家留在后方当人质。 当了逃兵或者投降,全家处死。 即便如此严苛的律法,依然有大批逃兵出现。 朝廷有朝廷的处罚措施,逃兵也有自己的对策。 借着大战的机会,假装战死,假装落水被水冲走。 逃走后伪装成流民,逃进深山当野人,去给权贵大户卖身当奴仆…… 朱温为何要给自己的部下脸上刺字? 要知道,以前刺字是一种刑罚,只有罪犯脸上才会被刺字。 这就是把将士们当罪犯来对待的。 为何朱温这么干了之后,其他所有的军阀纷纷跟进? 军阀这么干能理解,为何宋朝作为一个较为稳定的政权,也这么干? 历史从来不会去记载这方面的东西,就算记载了也不会有人深究个人因素。 心理问题? 别说是古代,二十一世纪依然有大把的人认为,心理疾病是矫情造成的,是装的。 以至于读史书的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古代生活困难,将士们为了一口吃的,会不要命的去杀敌。 这种想法不能说有错,但并不能代表全部。 耿子茂作为将领,自然知道逃兵是怎么回事儿。 以前他也如大多数将领一样,认为逃兵都是没卵子的人。 后来学习了文化知识,又接触了新式的抚慰制度,才渐渐有所了解。 人就是人,不是禽兽。 物伤其类、恻隐之心,虽然不敢说所有人都具备,但大多数人都具备这种特性。 在华夏文化里,恻隐之心被认为是道德的来源。 正常人杀了同类,尤其是大规模屠戮同类,很大概率会产生心理问题。 只不过人的自适应能力极强,大多数人都能自己撑过来。 但也有些人感情丰富,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走出来。 日本人的送死战术看似很愚蠢,那是因为神机营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教育,抚慰使和医护都能做心理疏导。 换成别的军队,恐怕这会儿出问题的人更多。 想到这里,他不禁再次叹道:“陈侯真乃天下第一智者也。” 只听这句话,林浩就知道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深以为然的道: “是的,历朝历代谁能想到,将士们也是人,也有恻隐之心。” “杀了太多人,也会有心理创伤。” “只有他想到了,并且拿出了解决办法。” 耿子茂说道:“因为他把人当人。” 要把人当人看,要尊重他人最基本的人格……这些话陈景恪经常挂在嘴边。 但耿子茂还是第一次如此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 林浩叹道:“陈侯真君子也,他才是真正将先贤的思想,应用于实践啊。” 耿子茂点点头,转而说道:“现在知道敌人的战术了,也就没必要再拖了。” “给梁永怀下令,尽快结束战事吧,没必要再试探下去了。” 林浩也认同的道:“是时候结束了。” 然后他又补充道:“给将士们做心理疏导,一直遭到老将们的抵触。” “等这次战事结束,要让所有指战员都写一份回忆录和心得体会。” “到时候汇总成册,发给全军将领学习……想必侯爷会很开心的。” 耿子茂笑道:“还是你会拍马屁。现在我敢肯定这次内部调整,你肯定能入大都督府。” 林浩也没有谦虚,而是笑道:“我这不是舍不得你吗。” “哈哈……”两人一起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耿子茂似乎想到了什么,又下达了一条命令: “给松下清次郎传信,让他散布一个谣言,就说日军统帅无能,故意让将士们送死。” 林浩眼睛一亮,说道:“这个办法好,顺便再夸一夸我们。” “就说明军仁慈,不忍见日军士兵的尸体暴露在野外,希望停战让他们收尸,但被足利义持等人拒绝。” 耿子茂接着说道:“足利义持他们认为,这些将士都是贱民,无需浪费时间为他们收尸。” 说着说着,两人再次笑了起来。 ----------------- 梁永怀接到总部发来的速战速决命令,并不觉得意外。 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了解日本人在搞什么鬼,顺便磨合一下战术战法,他早就结束这场战争了。 现在知道了敌人的打算,将士们也得到了锻炼,就没必要再拖下去了。 他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开始商议战术。 一名参军事冷笑道:“想用精神压制战术,殊不知精神的作用是相互的。” “我们的将士能感受到压力,他们的士兵受到的压力只会比我们更大。” “如果我所料不差,日军的军心已经处在溃散边缘,全靠杀人来维持。” “待战事一起,咱们火炮开路,骑兵向他们的中军发起冲锋。” “只要日军的本阵一退,战事就算完了。” 另一名参军事并不赞同他的战术:“日军不可小觑,对面也皆是精锐。” “尤其是他们的本阵附近,皆为幕府精兵,战斗力只会更强。” “这么打法,就算突进本阵,也是死伤太大。” “侯爷曾经说过,一将功成万骨枯是没错,可作为将领若非必要,不要拿将士们的命开玩笑。” “所以,我以为不到万不得已,不可用此法。” 本来被反驳,那名参军事还有些不服气,但听到对方把陈景恪搬出来,立即就不敢反驳了。 因为他的战术确实很冒险。 顺利还好,不顺利六千骑兵活不下来几个。 很多人以为,骑兵是冲阵用的。 事实上真正用来冲阵的,只有部分重骑兵而已。 大多数骑兵都是轻骑兵,利用机动性,进行迂回作战,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直接冲击敌方军阵,那是送死。 初唐骑兵的凿穿战术,充当矛头的就是玄甲骑兵,也就是重甲骑兵。 之前朱樉在安西复刻凿穿战术,也是准备了数百重甲骑兵。 但这次来日本的六千骑兵,都是轻骑兵,用他们冲阵那就是拿人命开玩笑。 就算战事顺利,回去大概率也要被记大过,甚至勒令退役。 如果战事不顺,难免军事法庭走一遭。 当然,也不是说不允许拿人命填线,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也是允许这么做的。 但很显然,眼下不是。 现在他们有很多更稳妥的办法,来结束这场战争。 随着两人的发言,更多人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大家一起讨论,很快就有了大致的方案。 直到这时,梁永怀才起身说道:“大家的想法我都听到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然后他指着沙盘,说道:“人都有思维惯性,日军不知道我们已经摸清了他们的打算。” “定然以为,我们还会如以往那般等着他们来攻。” “所以对于防守方面,定然会有所松懈。” “从我们抓到的俘虏口供里得知,日军事实上已经分裂。” “精神压制战术就是伊藤正夫想到的,他是足利义持任命的临阵总指挥。” “但是他的战术并不为其他人所理解,多数藩主大名对他都很有意见。” “伊藤正夫也深知这一点,怕他们掣肘自己,就将这些人的亲兵放在了大后方。” “这些人的战斗力和意志力,是远不如前方这些日军的。” “且他们隶属于二十几个势力,互相之间的配合也存在很大问题,是日军最薄弱之处。” “今日夜间骑兵大迂回绕到日军后方,找隐蔽之处隐藏,等待前方的信号。” “明日一早我军便主动发起进攻,炮兵掩护本阵冲击敌军本阵。” “待日军注意力全部被吸引,骑兵从后方杀出,全力攻打日军的后军。” “到时日军摸不着头脑,必然军心大乱,骑兵可趁势击溃其后军。” “后军一乱必然会冲击中军,到时日军本阵也必然会大乱。” “届时我军全军杀出,定可一战而击溃日军。” 众人都知道,这是最后的命令,一起起身道: “末将遵命。” 命令开始逐级下达,听说要发起最终决战,早就受够了的将士们大喜。 士气也重新恢复到了顶点。 大家纷纷整理好自己的武器装备,准备好弹药。 炮兵也将火炮擦了又擦,炮弹之类的也全部准备就位。 骑兵在接到命令之后,先是来到海边,乘船迂回数十里。 然后又连夜摸到了日军大后方十余里处藏了起来。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明日开战。 ----------------- 伊藤正夫并不知道明军摸透了他的底牌,不想陪他玩了。 通过这几天的观
相关推荐:
乡村透视仙医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虎王的花奴(H)
万古神尊
村夜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蝴蝶解碼-校園H
秘密关系_御书屋
过激行为(H)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