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吞白玉(NPH) > 第267章

第267章

也配被世人敬仰? 也能作为楷模,被写进三字经? 你们儒家还要不要脸了? 不只是孔融,还有很多孔家所谓贤人干过的见不得人勾当。 这一篇弹劾的奏疏,打了文臣一个措手不及。 有一说一,别看大家都饱读诗书,但大多数人确实不知道孔融干过这事儿。 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通读过史书。 且古人讲究为逝者讳,很多史书都刻意隐去了这一点。 他们只知道孔融让梨,却不知道他还为吃人做过辩护。 不知道真假还怎么反驳? 所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说:这都是个人行为,请勿上升到整个孔家。 然后,他们又被重拳出击了。 另一位御史站出来弹劾孔家无道。 儒家最讲究忠孝仁义,可孔家连最基本的忠都做不到。 君不见,但凡改朝换代,孔家都第一个上降表。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有人提过。 儒家的辩护是,天道轮转,气运转移,孔家不过是顺应天命。 但这一次,弹劾的御史显然早有准备: “两宋之际,孔家先向辽国称臣,又向金国、蒙古上降表,同时还尊宋室为天命之主。” “那么请问又要作何解释?” 这确实是无解的难题。 你可以说,孔家向元朝上降表,是顺应天命。 毕竟大明是承认元朝的法统的,给出的论断是:以小宗而主天下。 大明取代元朝,就是大宗重主天下。 可是,宋朝和辽金蒙古对峙,你孔家的行为就没法解释了吧? 如果你说,辽金蒙古那边的孔家是叛徒…… 可是,元朝一统之后,为何南北两孔又合二为一了? 你们什么意思? 怎么看都像是两头下注啊。 儒家被怼的哑口无言。 孔家在德行上确实有亏,而且还是大亏。 这是事实,你可以用诡辩来解释,然而诡辩改变不了事实。 当年白马非马公孙龙,在口才上将孔穿说的哑口无言。 可是孔穿几句话,就将公孙龙摁死了。 孔穿的意思很简单:口才再好,也无法将假的变成真的。 雄辩也不是为了争一时风头,是为了解释事实,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而恰恰,公孙龙的辩属于诡辩。 当这一点被人戳穿,公孙龙的政治生涯也就结束了。 这里说一句,孔穿就是孔子的后裔。 现在的情况,和当初孔穿评价公孙龙是一样的。 你们儒家再怎么能解释,都无法改变孔家不忠的事实。 这还不算完,新一期的报纸,头版头条的标题就是: 世修降表衍圣公。 其内容无需多说,就是孔家不忠,给各个政权上降表的事情。 民间对于孔家的最后一点敬畏,也彻底消除。 剩下的只有谩骂声。 读书人则愁的头发都快白了,猜测终于成真了。 太上皇这是真的要废了孔家啊。 先是用孔家现在的恶,激起百姓的怒火。 又用‘世修降表’,来破除孔家的神圣外衣。 现在朝廷要废除孔家,民间只会拍手叫好。 关键是,世修降表衍圣公,实在太顺口了。 就像是有魔性一样,念了一遍还想忍不住念第二遍。 以后提起孔家,大家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印象,不再是什么圣人之后,而是世修降表。 想翻身,比登天都难。 所以……直到现在他们都没有想过,朱元璋会灭了孔家。 然而,事实上朱元璋也在头疼,到底让谁去执行灭孔的任务。 “别看那些人嘴上喊着严惩孔家,真让他们动手,没有一个敢去的。” 陈景恪默然。 不管你怎么扒孔家的神圣外衣,圣裔就是圣裔。 在这个相信鬼神的年代,对圣人之后下死手,是要承担很大心理压力的。 更何况,动手的那个人,必然会成为儒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们或许无法对抗皇权,也无法保住孔家,却有能力让动手的那个人死无葬身之地。 朱雄英摸着下巴上刚刚蓄起来的短须,若有所思的道: “不一定非要让外臣动手啊。” 老朱问道:“哦,你觉得谁去合适?” 朱雄英说道:“十三叔,您觉得如何?” “朱桂?”朱元璋下意识的相反对,这个混账儿子,能做什么大事。 但马上就反应过来,混账? 混账的好啊。 朱桂的性子有些混不吝,做事只看心意不顾后果。 这种人什么都敢干。 让他去屠孔家,他肯定会屁颠屁颠的接旨,而且会干的非常漂亮彻底。 至于屠孔的后果……那都是以后得事儿了,以后再说。 陈景恪也不禁眼前一亮,这个人选确实非常妙。 一来朱桂的性子暴躁混账,肯定能干成这个事儿。 二来,这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果然,没有无用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人才。 谁能想到,朱桂这种辣鸡,都能找到他自己的作用。 不过,屠孔确实会带来极大的后遗症,朱元璋和朱雄英可以随便讨论,陈景恪却不方便多说什么。 所以,他并没有开口,只是在一旁听着。 朱雄英说道:“而且之前十三叔被弹劾,您将他揍的几天下不了地。” “他心中对理学派是有极深的恨意的。” “稍加引导,这股怒火就能冲着孔家发泄出来。” “他定然愿意去干这个事情。” “至于后续的安排……我也不和您说谎话,十三叔的性子确实无法承担封国重任。” “与其对他寄予厚望,不如好好培养他的儿子,将来直接让他的儿子去封国。” “到那时,大明的思想界早就改天换地了,也没谁会再为孔家摇旗呐喊。” “他的封国必然能顺利建立起来。” “至于十三叔,就让他留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吧。” “有我们约束着,至少能让他得个善终。” 老朱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的道: “你性子像咱,非常强硬。” “咱一直担心,你无法妥善处理和宗室的关系。” “事实证明咱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你确实不会纵容宗室为恶。” “但让咱欣慰的是,你心中还是顾念着亲情的。” 朱雄英认真的道:“皇爷爷放心,我必然不会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宗室犯了小错,我会惩罚他们。” “若犯下滔天大罪,我会将他们送到皇陵为祖宗尽孝。” 老朱颔首欣慰的道:“这样就好,约束惩罚他们,却不会让他们真的没了好下场,咱就放心了。” 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朱桂的头上。 正如朱雄英所说的那般,听说要去屠孔,朱桂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还要求老朱将他的亲王卫队还给他: “那些人我用着顺手。” 老朱自然不可能让他带着亲王卫队过去,真要这么干了,搞不好他会把曲阜也屠了。 只答应,将他亲王卫队的五百亲兵还给了他。 然后从神机营抽调了一万人北上,去执行这个任务。 “神机营对朝廷最为忠诚,因为勋章的事情,和理学及孔家是有大仇的。” “再有朱桂带领,他们是可以执行好这个任务的。” 抽调一万神机营对付孔家,确实大材小用了。 然而,自从报纸刊登,有文人去曲阜保卫孔家。 全国各地有很多读书人效仿。 目前的统计,差不多有一万一千多人。 神机营过去,主要是为了对付这些人,以及他们的支持者。 至于为何要给朱桂五百亲卫,老朱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就怕神机营狠不下心斩草除根,让他带五百亲卫过去,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陈景恪心道,老爷子你也知道自己儿子是什么东西啊。 说白了,朱桂这五百人就是负责斩草除根去的。 真正的鸡犬不留。 刽子手选定,老朱依然没有着急。 而是一直等到八月份,神机营就位后才动手。 八月初,时隔将近半年之后,朱元璋正式对孔家之事做出判决: 恶贯满盈,族诛。 不是诛九族,也不是夷三族,而是族诛。 听到这个判决,朝堂一刹那安静的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结果。 族诛?竟然要将孔家灭掉? 怎么可能。 下一刻犹如炸锅一般嘈杂起来。 “陛下三思……” “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请看在孔圣的份上……” “陛下,苍天有好生之德……” “陛下,诛杀孔圣之后,恐天下大乱,危及社稷啊。” 不只是文臣,很多武将都忍不住站出来劝谏。 朱元璋讥笑道:“难道孔家所犯之罪,当不得族诛之刑?”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言犹在耳啊,怎么诸卿要食言而肥吗?” 然而,群臣却根本就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翻来覆去都是那几句话。 “孔圣后裔,杀不得。” “杀圣人之后,恐天下大乱。” 老朱似乎在发泄心中积累的不快,继续说道: “代王犯法可以处置,驸马犯罪可以处死,他孔家犯罪就杀不得?” “怎么,他孔家比我皇家高贵吗?” 群臣:“……” 如果世界上有卖后悔药的,他们恨不得吃饱吃撑。 “陛下,臣等知错,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那都是理学之错,当严惩理学……请放孔家一条生路。” 朱元璋冷喝道:“真是官字两张口,怎么说都是你们有理啊。” “但可惜,今日咱比你们大,说话比你们管用。” “你们那一套,对咱没有用。” “咱意已决,孔家,族诛。” “谁若是觉得愧对孔家,可以陪着一起去死,咱绝不阻拦。” “退朝。” 说完,起身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去,只留下苦苦哀求的群臣。 ----------------- 当这个处置结果被公布,天下震惊。 即便是原本义愤填膺,要孔家血债血偿的百姓,一时间也不敢说话了。 那可是孔家啊,圣人之家。 都说中国人信神的功利心很重,且逢神便拜。 这当然也是事实,龙王不下雨要你何用? 但反过来也说明了另一件事情,中国人对怪力乱神之事,基本持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万一是真的呢,拜一拜求个心安。 孔子当了那么多年圣人,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奇奇怪怪的能力。 所以,别看大家对孔家的恶行非常痛恨。 真要对孔家下手,依然心存顾虑。 当然,也有很多人并不在乎这个,对这个结果拍手叫好。 但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观望。 读书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的,纷纷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反对。 不过大多数人能用的办法,就是上联名血书了。 请求皇帝网开一面,为孔家留一条血脉。 也有一部分选择前往孔家,誓与孔家共存亡。 也有很多人选择前往洛阳,去皇城请愿。 在朱元璋公布处置结果的当天,承天门外的广场上,就跪了上百人。 其中一大半都是朝中高官,剩下的也几乎都是社会名流。 第二天,来这里下跪请愿的人超过了千人。 朱元璋只是冷笑一声,道:“去告诉那些人,想跪可以,有官身的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完了再跪。” “如果谁因为此事误了工作,罢官论罪。” 听到这个命令,跪地请愿的人骚动了片刻,很快又平静下来。 没有人离开。 第三天,来这里下跪请愿的人更多了,达到了一千五六百人。 但细心的人却能发现,很多第一天来下跪的官吏,并没有出现。 接着,针对此事大明周报出了特刊。 直接亮明观点站在朝廷一边。 先将大明律搬出来,然后计算孔家的恶行,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有五十多条族诛的大罪。 太上皇的判决,是公平合理是符合大明律的。 然后又重点写了,群臣是如何反对此事的。 要求赦免孔家。 这里方孝孺也非常狡猾,没有说群臣希望给孔家留一条血脉,而是说要求赦免孔家。 这其中的差别就很大了。 并且他将之前的旧账全部翻了出来。 当初处罚代王、处死驸马欧阳伦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说的?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谁说的?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是谁说的? 怎么轮到孔家,这些道理就行不通了? 你们当初逼迫太上皇,到底是为了道义,还是为了争权夺利? 这一期报纸,自然遭到了读书人的抨击。 但在百姓中间,起到的影响却非常大。 有效消除了百姓心中的顾虑。 是啊,皇子都能处罚,驸马都杀了,孔家凭什么不能杀? 孔圣真有灵,看到子孙为恶,估计也能气的从棺材板里跳出来。 主要是激起了百姓心中的怒火。 好呀,你们这些读书人良心果然都让狗吃了。 孔家那些大的恶行,你们竟然也想赦免了? 真不是东西。 百姓不敢骂圣人,但敢骂普通人啊。 于是,各地都出现了读书人被骂,乃至被打之事。 这件事,还带来了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后果。 普通百姓心中,对读书人的光环消失了。 你们也就是多读了几天书而已,没啥了不起的。 一旦百姓不在仰慕读书人,他们再想左右百姓思想,就几乎不可能了。 为以后的很多政策施行,创造了条件。 这一点,是陈景恪都没有预料到的。 京城,前来承天广场请愿的读书人更多了。 差不多有三千多人。 然而,朱元璋什么场面没见过?又怎么会被这场面给吓住。 想跪就跪着好了。 死了就通知家人来收尸。 等孔家那边尘埃落定,这些人自然就散了。 不过嘴上是这么说,对安全方面他可一点都没松懈。 禁军全部就位,随时扑灭所有的火苗。 ----------------- 另一边,朱桂带着自己的五百亲卫,日夜兼程来到曲阜。 直接接管了神机营的领导权,然后第一条命令就是: 杀。 统领这支军队的将领叫王政,是王弼的次子。 听到这个命令大惊,说道:“那些读书人怎么办?” 朱桂兴奋的道:“乱臣贼子,统统杀了。” 王政不敢置信的道:“啊……那可是两万余士子。” 随着族诛的旨意下达,又有几千名士子前来保卫孔家。 要杀死那么多人,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朱桂不耐烦的道:“你不敢就直说,我换我的人上。” 王政知道自己没有别的选择,深吸口气,说道:“末将遵命。” 然后大踏步走出军营,下令道:“全军都有,包围孔府……杀……” “杀。” 神机营一万人很快就包围了孔府。 保卫孔府的士子们见状大惊,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已经有不少人察觉到情况不对,想要溜走。 然而,全都被驱赶了回来。 这下,士子们更慌了。 尤其是那些投机分子,更是肠子都悔青了。 孔府内的人也接到消息,有军队包围了孔府。 孔家人都吓的瑟瑟发抖,只能寄希望于外面的读书人,能拦住这些军队。 他们不认为,朝廷真的敢对这么多读书人下手。 事实上,就连读书人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杀这么多读书人,那比秦始皇还要残暴。 太上皇还要不要身后名了? 所以,就有人大喊道:“大家不要怕,手拉手,不要被分散,他们不敢拿我们怎么样的。” 六神无主的士子们连忙照做,很快就手拉手将孔府围的水泄不通。 同伴的力量,也让他们心安了不少。 然而…… “举枪……”一声撕心裂肺的怒吼响起。 “唰。”神机营一万将士,举起手中的火枪,对准了他们。 人群再次出现骚动。 但这次还没等他们有所动作,就听到一声:“放。” 然后,密密麻麻的‘嘭嘭嘭’声响起。 一排排读书人被击中倒下。 他们终于慌了,想要逃,可四处都是军队。 只能下意识的往人群后面钻。 然后整个乱成一团。 神机营使用的,是新式火枪,平均每分钟两发。 三段式射击,更是基本操作。 随着枪声不断,一个个生命被夺走。 更多没有被击中要害的人,则躺在地上哀嚎。 现场惨不忍睹。 院内的孔家众人,此时已经吓的屎尿齐出了。 朝廷来真的了。 然而,后悔已经晚了。 外面,朱桂看着那些曾经欺负他的读书人被击杀,一开始还很兴奋。 但很快就觉得索然无味了。 “杀人还是用刀带劲儿,用枪没意思。” 然后他让王政停止了射击,不顾劝说拔出刀带着亲卫冲了上去。 早就已经被吓破胆的众士子,根本就不敢反抗,只能犹如绵羊一般四处逃散。 然后要么被神机营拦住杀死,要么被朱桂追上杀死。 两万多人,足足杀了一个半时辰才结束。 朱桂身上已经被血水浸透,看不到一丝原本的颜色。 但他脸上却带着莫名的兴奋,眼珠子血红一片: “哈哈……爽爽爽,还是冲锋陷阵砍人爽。” “回去我就给我爹请旨,让我上阵杀敌去。” 看着尸横遍野的现场,王政心中叹息不已。 这些可都是读书人啊,自己的身后名,堪忧。 但作为大明勋贵既得利益者,有些事情他逃不掉。 更何况,有确切消息,他爹即将被晋封公爵。 这次行动,算是一次表态。 否则,公爵是那么好拿的? 所以,他也没有多纠结,转而问道: “代王,接下来就轮到孔府了,是你动手,还是我动手?” 朱桂已经杀红眼,说道:“把孔家的墙给我炸开,我亲自去解决了他们。” 王政自然不会反对,当即就命人行动。 孔家从没想过,自己家族会有这样的遭遇。 所以,虽然起的是高墙大院,防守能力却并不强。 只是一包火药,就将一段院墙炸塌。 在院内之人的惊恐喊叫声中,朱桂带着自己的亲卫冲了进去。 第467章 帷幕 “咔咔咔……”朱桂使出浑身的力气,将那位喜欢驾车奸淫良家的孔三少的头砍了下来。 而从那位孔三少赤裸并血肉模糊的下体可见,之前他没少受折磨。 “呸,什么玩意儿。”闻着扑鼻的骚臭味儿,朱桂差点吐出来。 孔锚怔怔的看着这一幕,犹如傻了一般一动不动。 就在刚刚,他最宠爱的儿子,被人当面虐杀。 朱桂疑惑的道:“这人不会傻了吧?” 一名手下左右看了看,不确定的道:“或许……可能……也许……” 孔锚直勾勾的看着朱桂,道:“你杀了我儿子。” 朱桂大笑道:“哈哈……原来是这小子的爹啊,亲眼看着儿子被杀,心里是不是很痛恨?” 孔锚眼神毫无波动,只回一句:“你杀了我儿子。” 朱桂顿觉索然无味,道:“我不光杀你儿子,还要杀了你,杀了你全家。” 说着,举起手中全是豁口的长刀,朝孔锚脖子砍去。 “咔……”刀被卡在的骨头上,拽了好几次都没拔下来,反倒是被喷了一身一脸的血。 “呸呸呸……”朱桂连忙松手丢掉手中的刀,连连倒退几步: “真他娘的晦气。” 那名手下不解的道:“大王,您为何如此痛恨这孔三少?” 朱桂虐杀孔三少的手段,连他这个畜生都觉得很畜生,所以才更加不解。 莫非大王和这姓孔的有仇? 朱桂扔掉手中全是豁口的长刀,骂道:“踏马的,谁痛恨他了,老子之前就没见过他。” 那手下问道:“那您为何……” 朱桂顺口回道:“还不是我那大侄子……” 话才出口,他就反应过来,这事儿传出去不太好,连忙将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没好气的道:“你踏马的瞎打听什么?老子就是恨他。” “还杵在这干嘛,去搜搜还有没有漏网之鱼。” 那手下也被吓了一跳,大王的大侄子那不就是太子吗。 艹……早知道就不多嘴了,别被灭口了啊。 这么一想,他顿觉后背发凉,看谁都像是锦衣卫的密探。 玛德,早知道就不多嘴了。 好奇心不光能害死猫,更能害死人啊。 不行,必须得想办法讨好一下大王才行,这样才他会保护我。 想到这里,他顿时有了点子。 一路跑到后院,从刀口救下一个姿容上佳的姑娘,扛着就去找朱桂了。 “大王大王,这是孔家家主的嫡孙女,小的专门抓来孝敬您的。” 朱桂只是撇了那姑娘一眼:“一个娘们有什么稀罕的,老子什么样的姑娘没见过,杀了。” “啊?”那手下没想到会是这样,却也只能一刀将这女的杀了。 心中还不免有些遗憾,早知道大王不感兴趣,我就自己享用了。 圣人之后啊,想来味道应该不一样。 哪知,这时朱桂朝他招了招手,小

相关推荐: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白日烟波   深宵(1V1 H)   新年快乐(1v1h)   乡村透视仙医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桃源俏美妇   旺夫   我的风骚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