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方将领看向他们的目光,充满了愤怒和仇恨。 而且在事后,抚慰使开始给各军讲述今日发生的事情。 讲述过程中,难免会添油加醋。 其结果可想而知。 中下层官兵,对朝廷纷争本不感兴趣。 可现在不一样了,你们这些当官的,竟然想骑在我们脸上? 去踏马的。 尤其是想到宋朝时期,文臣是如何欺压军方的,更是让将士们无法接受。 一股针对文官的怒火开始酝酿。 时间很快来到三月末,消失了数月的蒋瓛秘密进京。 同时带来的还有足足六口大箱子,里面全是孔家的恶行。 只看了几页,朱元璋就气的满脸通红,牙齿咯咯作响: “咱真后悔,为何没早点将这群畜生杀光。” 朱雄英更是一脚踹在箱子上,怒道: “这次绝不能放过他们,我要让孔家从此消失。” 陈景恪深吸口气,也是出离了愤怒。 他知道事情很严重,可绝对没想到能严重到如此程度。 就说个比较轻的罪行。 孔家的三少爷,最大的爱好就是架着马车在曲阜四处游荡。 他当然不是没事儿瞎逛,而是为了方便干坏事。 路上看到哪个女人有姿色,直接拖上车奸淫。 侮辱过后一脚踢下车,继续去物色下一个。 相比起来,被凌辱之后踢下车,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姿色不错的,或者有某个地方能让这个孔三少心痒痒的,直接就被拉走折磨到死。 这还算是比较轻的那种罪行。 比较重的,陈景恪都不敢往下看。 放下手中的卷宗,他深吸口气,斩钉截铁的道: “孔家必须消失。” 第461章 杀驸马以正法令 老朱虽然恨不得立即就下令将孔家灭族,但并没有失去理智。 冷静下来之后,他立即给蒋瓛下令: “去鼓动一些受害百姓,让他们来京告御状。” 蒋瓛回道:“臣已经联络了一百余户受害者,并将他们妥善安置。” “这就传令下去,将他们送入京中。” 老朱正准备点头同意,朱雄英却说道: “不是将他们送入京中,而是让他们自己走过来。” “每户发一部《大诰》,让他们举着大诰,一路从曲阜走到京城。” “沿途要将声势闹大,越大越好。” “最好他们人还没到京城,天下都已经知道了此事。” 蒋瓛迟疑的道:“如此一来会不会打草惊蛇?而且沿途必然会有官吏阻拦……” 朱雄英冷笑道:“就是要打草惊蛇,才好一网打尽。” “至于阻拦的事情……给他们规划一条路线。” “一条革新派和军转官能主导大局的路线,哪怕绕一点远路都无所谓。” 所谓军转官,就是立有军功,并通过考核的将士转业成的官吏。 是大明基层官吏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些人在军队接受过相对完整的思想教育,又是大明的既得利益者,对朝廷非常的忠心。 对新政也是非常支持的。 陈景恪敢顶着保守派的压力推行改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有这些军转官在。 这是当年王安石所不具备的条件,也是大多数变革者不具备的条件。 而且文武天生不对付,这些军伍出身的官吏,往往和守旧派老官僚格格不入。 双方矛盾非常多。 这次百姓进京告御状,如果有保守派官吏敢于阻拦,就让军转官出来护送。 而且谁出来阻拦,就直接将其写上黑名单。 将来清算的时候,送他们全家去九泉下享福。 倒也不能说替孔家求情的都是坏人,很多人确实人品不错,只是作为儒家门徒去维护孔家。 然而阵营斗争不会管你是好是坏,参与了就做好死亡准备。 对于朱雄英的想法,老朱自然是支持的。 这么多人进京告御状,孔家和理学必然会有动作,到时候更方便一网打尽。 陈景恪也认为这个办法不错。 这次就是要堂堂正正,用道义将孔家消灭,将理学打倒。 这样才可以确保他们不会死灰复燃。 接到命令之后,蒋瓛就再次出发。 他要亲自去为这些喊冤的百姓保驾护航。 他前脚刚走,老朱又下令召见了李善长: “百室你可以出发了……小心他们狗急跳墙。” “等事发之后,你可以以巡视为名,前往当地驻军那里。” 李善长面容严肃,说道:“上位放心,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区区孔家又能奈我何。” 之后朝廷大张旗鼓的,为李善长举行了送行仪式。 他明面上的任务,是带领这几年被录取的进士,去曲阜参拜文庙。 顺便祭祀一下孔子。 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任何人怀疑。 但暗地里的任务,则是防止孔家狗急跳墙。 万一他们不当人搞杀人灭口,李善长能弹压的住他们。 而且等朝廷这边决定对孔家动手,李善长也是最好的执行人。 事实上,派李善长去并不是很合适。 他是法家的人,身份上有点小尴尬。 且地位太高了,不是孔子祭日之类的大祭,出动他显的有点大材小用。 但要对付的是孔家,别的人去更不合适。 总不能让徐达、傅有德这些人去吧? 文臣里面,有这个能力,又值得信任的只有李善长。 但这点小瑕疵,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儒家反而认为,这是朱元璋又一次低头服软的表现。 陈瑛直接在私下聚会上叫嚣: “我们给的压力十足,太上皇扛不住了,才会派李百室去祭祀孔子,以此来安抚我等。” 众人都兴奋不已,纷纷举杯庆祝。 宴会过半,有仆人过来告诉他,左侍郎派人请他过府一趟。 陈瑛很是疑惑,看着宴会上的宾客,也很是为难。 不过他也知道,若没有大事左川不会在这个时候找他,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于是就起身向众人赔罪,然后匆匆前往左家。 到地方之后,发现已经有七八个人在了,且都是理学派的核心成员。 以前陈瑛是没资格进入这个小圈子的,自从上次在朝堂上正面硬刚李善长。 事后又积极串联,博取了巨大的声望,然后才被这些人纳入小圈子。 不过核心圈子几乎到齐,这让陈瑛更加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 他悄悄观察这些人的脸色,有凝重的,也有兴奋的。 这更让他摸不着头脑了。 不过左川也没让他久等,直接就揭晓了答案。 “驸马欧阳伦在陕、川走私茶、盐等物,数额高达数十万贯之巨。” “其家奴嚣张跋扈,动辄殴打巡检税吏,当地已经悲声载道……” 陈瑛震惊的道:“此事可属实?” 左川肯定的道:“蓝田县巡检不堪忍受屈辱,又闻听我等执掌道义,于是向我检举揭发此事。” “我派人去当地查证,已经拿到足够的证据。” 陈瑛恢复了冷静,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说道: “不知左侍郎和诸位前辈准备怎么做?” 左川大义凌然的道:“自然是将之公之于众,还天下一个公道。” 这话说完,他又立即压低声音说道: “我以为,这一次不论太上皇如何处置,我等都将获得最终胜利。” 皇帝处置欧阳伦,那就是服软。 不处置他,那就是徇私枉法包庇皇亲,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民心。 而他们这些人,将会稳稳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与天子共治天下,也不再只是梦想。 但…… 陈瑛却深吸口气,严肃的道:“左侍郎可想过这么做的后果?” 逼迫皇帝低头,和逼迫皇帝杀皇亲,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真不怕将太上皇给激怒了,大开杀戒? 另外有三个人,也都点头表示了对他的支持。 还是悠着点吧。 不能因为顺风局,就得意忘形。 左川却说道:“不冒一点风险就想执掌大权,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陈御史向来宁折不弯,我本以为你会与我一起坚守道义,不成想……” 说着他不禁摇头,一脸的遗憾。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原来你也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 陈瑛毕竟年轻,受不了激将法,气的满脸涨红: “谁人惧怕?我只是……算了,多说无用。” “明日我第一个上本参欧阳伦,如此左侍郎满意了吧?” 左川脸上的失望瞬间换成了笑容,歉意的道: “哎呀,是为兄失言,贤弟莫要生气,快坐快坐。” 陈瑛梗着脖子重新坐下,说道: “我不是怕死,而是担心这么做会激怒娘娘。” 众人都不禁点头,马娘娘确实是绕不过去的坎。 欧阳伦是安庆公主的驸马,而安庆公主正是马娘娘的亲生女儿。 现在大家针对她的女婿,以后还想让她帮忙说话? 但左川显然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若这次我们成功,日后也就无需娘娘庇护了。”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下一步就是不杀士大夫。 到时候确实不需要马娘娘说好话了。 况且马娘娘的身体状况,不知道还能坚持几年。 如果因为这点顾虑,就放弃这大好机会,太可惜了。 终于,这些人被说动了。 明日动手弹劾欧阳伦。 接下来,众人各自回家去做准备。 ----------------- 乾清宫。 朱元璋看着桌子上的密奏,脸色铁青。 “哗啦……”他化身桌面清理大师,一挥手将桌案上的东西全部打翻在地。 “欧、阳、伦、咱活剐了你。” 过了好半晌,他才控制住怒气,向门外喊道: “去将太子、安平侯找来见我……去寝宫见我。” 然后他拿着密信去了寝宫。 马娘娘正在吃完饭,见到他怒气冲冲的进来,就笑道: “这是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 老朱没有回话,而是挥手道:“全部退下,任何人不得靠近。” 内侍连忙离开。 等人都退走,马娘娘皱眉道:“孔家那边出事儿了?” 老朱恶狠狠的瞪着她,将手高高的举起…… 然后轻轻的将纸条放到她面前: “你自己看吧。” 他很想将密信重重的拍在她脸上,但最终还是舍不得。 马娘娘也感受到了老朱的怒火。 从成婚到现在,老朱如此生她的气不超过三次。 可她实在不知道,自己哪里出问题了,让他如此生气。 将密信拿起来,看清楚上面的内容,目光也是一凝。 “这……是真的?” 老朱没好气的道:“陈瑛冒着暴露风险传过来的,左川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明天就准备在朝堂参他。” 马娘娘深吸口气,这事儿麻烦了。 换成平时,她还能帮着求求情,至少留欧阳伦一命。 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 别说是一个驸马,就算是她自己的亲儿子,都得被扒几层皮。 很快她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然后悲伤的说道: “可怜我的女儿啊。” 可怜我的女儿年纪轻轻就守寡了。 言外之意就是,欧阳伦必须杀。 老朱猛地抬头看向她,惊讶的道: “你不替他求情?” 马娘娘摇摇头,落泪道:“我想留他,可是国法留不得啊。” 老朱松了口气,说道:“不愧是咱妹子,就是果断。” “妹子你不替他求情,咱就放心了。” 然后他安慰道:“别伤心,为这么个畜生不值得。” “安庆你也不用担心,我会再给她指一门更好的亲事的。” 马娘娘叹道:“就怕安庆想不开。” 老朱说道:“有什么想不开的,时间能冲淡一切。” “况且现在风气变了,女子改嫁已然是平常事,她会接受现实的。” 马娘娘说道:“但愿如此吧……你准备怎么应对此事?” 老朱眼睛里闪烁着寒光,说道:“那群逆贼想用欧阳伦逼迫咱,那咱正好将计就计。” 本来还有点担心,那群逆贼站的还不够高。 现在好了,等这件案子了解,那群逆贼将真正站上道德制高点。 “到那个时候再将孔家摆在他们面前,呵呵……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很快朱雄英和陈景恪就一路小跑的过来,看到了落泪的马娘娘,以及在安抚媳妇的老朱。 朱雄英第一句话就是:“皇爷爷,您怎么惹皇祖母了?” 老朱指了指桌子,没好气的道:“自己看。” 朱雄英抓起密信扫了几眼,顿时就爆炸了: “欧阳伦,我……我……我要诛他九族。” 陈景恪拍了拍他的肩膀:“消消气,他是驸马,九族……” 但等他看清密信上的内容,也爆炸了: “欧阳伦,臣卜槽……我……诛九族太便宜他了,必须要夷其三族。” 马娘娘气道:“你们两个混账东西,是不是连安庆也想一起杀了?” 朱雄英连忙赔罪道:“哪能呢,您看您说的……只诛欧阳家的。” “谁敢动姑姑和她的孩子,我就和谁没完。” 陈景恪已经冷静下来,说道:“欧阳家受益的人全都要死,其余人分散流放南洋、安西、炎洲。” 不要说什么你是无辜的,要怪就怪你为什么和他是亲戚。 但对欧阳伦的所作所为,陈景恪确实很震惊。 他是标准的普通读书人出身,后来成了安庆公主驸马。 老朱对他非常器重,命其掌管茶马古道。 这条贸易路线对国家有多重要,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 只是没想到,他竟然敢犯下这么大的罪。 关键是,他的行为差点破坏了这次计划。 正应了那句话,人心不足蛇吞象。 幸好之前他们给理学派安插了一个间谍,就是陈瑛。 并且还在暗地里帮陈瑛扬名。 否则,他一个出身普通,又没有什么学术贡献的人,怎么可能在短时间拥有如此巨大的名望。 这次也多亏了陈瑛,否则明天面对理学派的弹劾,绝对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虽然不至于就导致计划失败,但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只能说,欧阳伦本来就是死罪,又恰好赶在这个节骨眼上被人举报。 他想不死都不行。 而且反过来想想,用欧阳伦的人头,彻底将理学派架起来。 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至于安庆公主……陈景恪一点都不觉得她可怜。 作为枕边人,欧阳伦犯下那么大的事儿,她会不知道? 那么大笔的钱,几十万贯啊。 如果没有她帮忙洗白,欧阳伦能到今天才暴露? 只能说,她活该。 但没办法,谁让她是公主呢。 能将欧阳伦处置了,已经很不错了。 真正可怜的是马娘娘,都这么大年纪了,身体还不好,还要为儿女的事情操心。 不过马娘娘没有给欧阳伦求情,非常让陈景恪佩服。 如果她是个男的,恐怕……老朱应该是个不错的大将军。 第462章 送上神坛 陈景恪不知道上辈子欧阳伦做过什么,但就这辈子来看。 他死有余辜。 以平民出身,获得朱元璋赏识和信任,尚嫡公主并主持茶马古道。 那可是茶马古道啊。 华夏文明自古以来,最主要的商路有三条。 其一丝绸之路;其二海上丝绸之路,也就是下西洋。 第三条就是茶马古道。 仅从商业利益角度来看,茶马古道在这三条商路里面是最小的。 但从政治角度来看,它的价值远超另外两条加起来。 原因很简单,这条路是中原王朝控制、安抚西南各部族、各藩属势力的缰绳。 这条路,也将地理上支离破碎的大西南,给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可以说,没有这条路,西南是不是华夏一部分都不好说。 就是这样一条生命线,朱元璋将其交给了欧阳伦管理。 可见对其的器重和信任。 然而,他却选择了背叛。 老朱如此暴怒,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感情受到了伤害。 我这么信任你,你就是这么回报我的? 都说马娘娘是老朱的剑鞘,如果换个时间节点,马娘娘肯定会保他一命。 不能让女儿守寡啊。 但可惜……马娘娘也是个政治生物,而且是政治生物中的佼佼者。 她几乎都没有犹豫,就选择了最有利的处置方法。 其实老朱都已经做好了,和她大吵一架的准备——如果她劝的话。 但她没劝,反而表态必须严惩。 让老朱惊喜不已,心中的怒火平息了大半。 欧阳伦,不过是一个外人罢了。 不能因为他,委屈了自己的亲人。 所以,当陈景恪和朱雄英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已经恢复了平静的朱元璋。 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平静的外表下,正酝酿着一座火山。 等他爆发的那一天,会有无数人的血才能浇灭。 ----------------- 虽然已经有了决定,但并不是坐等敌人打上门,大计划还是要做出一些微调的。 比如老朱给蒋瓛和李善长送去了加急密信,让他们暂缓行动。 一切等到欧阳伦之事落下帷幕,理学派声势最盛的时候再出手。 同时,老朱也派出锦衣卫密探,去调查欧阳伦的老底。 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理学派说什么就是什么,必须自己掌握实情才行。 将这些事情处理完,天已经黑了。 明日就有一场大风波,陈景恪也就没有出宫,去内阁对付了一宿。 第二天一大早,等到老朱他们都去上朝,马娘娘派人以思念外孙为由,将安庆公主及其子女喊来宫中。 安庆公主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只以为母亲对自己宠爱,心中非常得意,打扮的雍容华贵的就入宫了。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踏入皇城的时候,朝堂之上左川、陈瑛等理学派官吏,对欧阳伦发起了弹劾。 “欺压百姓、欺辱官吏、走私……可查到的数额高达六十余万贯……” “证据确凿……请陛下严惩之……” 当一条条罪状,尤其是走私数额被公布,朝堂直接炸了。 群臣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若是真的,那后果可太严重了。 以徐达的城府,都震惊到失去面部表情管理。 不是他没见识,而是……好吧,他承认自己确实见识短浅了。 在大明朝,一个人十年时间贪了国家六十余万贯,不说绝无仅有,那也是凤毛麟角了。 要知道,老朱最痛恨贪腐,制定律法极为严格,贪污六十两就是死刑。 这么多钱,够欧阳伦死一万次了。 关键还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候。 以理学为首的儒家,正在和皇帝争夺法礼的掌控权。 这件事情,必将成为理学攻击皇权的利刃。 反应快的已经意识到,问题比想象的更麻烦。 不论皇帝如何处置,都是必输之局。 依照律法处死欧阳伦?那你皇家的颜面何在? 以后还怎么维持自己的特权? 而且理学完全可以告诉世人,是他们逼迫皇帝这么做的。 处死欧阳伦,就是向理学低头认输。 把欧阳伦保下来?那将彻底输掉道义。 皇权一旦失去大义这个光环,后果太严重了。 且,今天你无视律法将欧阳伦保了下来。 以后别人犯法,你还能理直气壮的处置? 好不容易纠正过来的风气,将会再次败坏,且会比以前更坏。 也就是说,这就是必输之局。 大明立国已经三十年,现在已经人心归附国祚稳固。 朝堂不缺忠诚之士。 眼见皇权面临如此挑战,这些人都面露担忧之色。 尤其是勋贵集团,更是和大明一荣俱荣的关系,恨不得跳出来将左川等人当场斩杀。 面对理学派的进攻,老朱似乎被打的措手不及,好半天都不说话。 朱雄英一副要冲出来的样子,陈景恪则在一旁拉着他,不让他出来。 左川等人更是得意,这一次又赌对了。 士气大振的他们,再次齐声逼迫老朱表态。 这时,老朱终于开口,用怪异的腔调说道: “此事……可属实?” 左川大声说道:“蓝田县巡检就在宫外,还有其他数名证人,以及更详细的证据,此刻都在宫外。” “陛下若是不信,可传他们进殿当场审问。” 老朱再次沉默了许久,才说道:“将证人及证据,全部移交锦衣卫……” 他话才刚出口,就被左川打断:“陛下,依照国法,如此要案当由三司会审。” “况且,锦衣卫不过是天子亲军而已,自古以来岂有亲军执掌司法之事。” 这时,国子司业也就是诸侯王培训工作的负责人赵谦,站出来斥责道: “左侍郎,你口口声声言国法,哪一条国法让你如此不忠君上的?” 左川反驳道:“赵司业莫要血口喷人,我何时不忠了?” “难道我劝谏皇上行王道之事,就是不忠吗?” “倒是你赵司业,身为国子司业不能匡扶君主之过,只是一味阿附,才是真正的奸佞。”
相关推荐: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白日烟波
深宵(1V1 H)
新年快乐(1v1h)
乡村透视仙医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桃源俏美妇
旺夫
我的风骚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