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建筑就是拿人命开玩笑。 关键是,水泥混凝土有保质期,他想建造的是一座半永久奇观,能传承几百上千年那种。 所以最终选用了花岗岩和钢铁结构。 这也是为何修了两年多,还没有建成的根本原因。 因为这座钟楼,陈景恪和邬秉让没少被人弹劾。 只是陈景恪一力坚持。 老朱和朱标还是第一次见他对某样东西,流露出特别喜好,就选择了支持。 陈景恪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满足造奇观的恶趣味。 有一说一,奇观确实能有效提升民族认同感和荣誉感。 而且钟楼还能加深百姓的时间观念。 在未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现在大明的国力,造一座钟楼是没有问题的。 也谈不上什么劳民伤财。 当然了,他真正的目的,是开启超高建筑时代。 这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古代的建筑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规格建筑。 超规格是要付法律责任的,严重了甚至满门抄斩。 虽然律法没有对建筑高度做出明确规定,但民居默认不能超过皇宫。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化的第一步就受阻了。 这座钟楼修好之后,一切就都好说了。 完全可以以它为参照物,只要不高于它就行。 在百年内,应该不会有比钟楼更高的摩天大楼出现吧? 至于百年后……如果后人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改朝换代吧。 别人不了解他的想法,自然很好奇,为何对外物表现的毫不在意的陈伴读,对这座钟楼那么热衷。 关于次还产生了好多猜测。 只不过陈景恪全都淡然一笑,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给后人留下一些未知也好,不知道他们要如何演绎这一段历史。 ----------------- 就在陈景恪寻思着,怎么把邬秉让给挖走的时候,一支破烂流丢的船队出现在鲸海(日本海)。 第426章 归来 这天松下纯太郎亲自带人,去虾夷岛抓了两船奴隶,准备回去丢进自己在某岛屿上的矿场里干活。 大明虽然禁止蓄奴,但没说外面不允许啊。 海外的矿场普遍都在使用奴隶。 别说是他,大明在佐渡岛的金银矿,也同样在使用矿奴。 这些矿奴的来源很广泛,北方的罗刹人、鬼方人,东边的虾夷人、日本人,南洋的土著。 甚至还有从西洋抓回来的人。 松下纯太郎的奴隶贸易,丝毫没有受到大明禁奴令的影响,红火的很。 尤其是这两年,他开发了身毒市场,那边的贵族贩卖治下百姓不要太痛快。 最便宜的价格,最强壮的奴工。 而且这些奴工还很老实,反抗情绪非常小,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懒。 不过在皮鞭之下,这些都是小问题。 他甚至想派人去过炎洲,只是那里目前被大明水师给封锁了,未经允许不让登陆。 这让他很是遗憾。 不过作为鲸海之王,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他依然赚的盆满钵满。 只不过当了这么多年的首领,他的政治能力也锻炼出来了。 随着大明政策的变动,他敏锐的察觉到,奴工贸易可能就要进入尾声了。 大分封开启,这四海皆大明之土。 最关键的是,大明朝廷制定了一个基本法,其中就包括禁奴令。 所有的大明藩属国,一律禁止使用奴隶。 这也就意味着,奴工贸易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以后这碗饭不好吃了。 眼见一个聚宝盆就这么没了,他心中非常的郁闷。 他当然不敢对大明有意见,作为一个聪明人他知道怎么才能活的更好。 不想变成奴工,最好不要触怒大明。 而且,作为一个被从精神上奴役的人,他脑海里也不会产生一丝对陈景恪的不满。 主人做什么都是对的。 不过心中该郁闷还是要郁闷的,为了解闷他才亲自去虾夷岛抓奴隶。 否则,以他鲸海之王的身份,怎么会去干这种脏活。 但去了虾夷岛,他更郁闷了。 原因很简单,岛上的虾夷人不好抓了。 以前这座岛上生活着五十五万虾夷人,想抓人太简单了。 但日本南北战争,北朝长庆得到了大明的支持,逐渐占据上风。 南朝的足利义满就拉了虾夷人入场,共同对抗北朝。 这么多年打下来,日本损失惨重,成年男子折损了四成左右。 虾夷人更惨,总人口减少了五六成。 再加上他这个奴隶贩子的努力,现在整座岛上只剩下不足十万虾夷人人了。 剩下的这些人还学会了抱团,想如之前那么轻松的抓人,太难了。 耗时大半个月,才勉强凑了两船奴隶。 自己带来的武士,还折损了十几个进去。 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再加上死亡人员的赔偿金,一核算勉强够本。 本来就很郁闷的松下纯太郎就更郁闷了,一脚把伺候自己的虾夷少女踹倒。 不耐烦的对冲进来的手下挥挥手,说道: “赏给你们了。” 那两名手下大喜,淫笑着把少女拖走了。 (不要对虾夷人有任何同情,抗战期间虾夷日本兵割抗日将士的肉当干粮,有照片流传出来。) “这日子,没法过了。”松下纯太郎操着纯正的洛下口音说道。 洛下口音是中国古代的官方语言,只是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最古早的洛下音已经演变的面目全非。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时期,都是采用的中原口音为官方语言。 这种口音又称之为中原雅音。 大明建立后,官方语言也是中原雅音。 在迁都洛阳之后,有文人把中原雅音重新命名为洛下音。 实际上,此洛下音已非彼洛下音。 松下纯太郎作为最忠诚的大明战士,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严格按照中原习俗来的。 口音也是请了好几个老师,一点点纠正过来的。 就算是语言大师过来,都挑不出毛病。 “不行,必须得想个新的财路……” “要是能得到陈伴读的指点就好了。” “哎,可是陈伴读说过,没有他的命令不让我去洛阳。” “上次去还是两年前……” 还真不是陈景恪歧视他之类的,而是这货去了洛阳就不想走了。 好不容把他撵走,隔三岔五就溜到其他重镇享受。 关键这货既不贪恋美食,也不好美色,就喜欢往读书人多的地方去。 每次有人夸他有风雅,比当新郎官都高兴,并且乐此不疲。 实在没办法,陈景恪才给他下令,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大明范围。 让松下纯太郎难受了许久。 不过他可不敢违背陈景恪的命令,这两年确实没去过。 回想起大明的文明繁华,再想想日本的野蛮,他一颗心就全飘走了。 “不行,得找个借口去一趟洛阳……想个什么办法好呢……” “早知道就把藤山米仓带过来了,那家伙鬼点子最多。” 藤山米仓是他的狗头军师,没少替他出馊主意。 就在怏怏不乐的松下纯太郎准备返航的时候,突然手下来报,发现两艘陌生船只。 听到这里,松下纯太郎立即就来了精神,马上下令将对方包围。 他倒要看看,什么人敢无视他鲸海之王的存在。 所谓陌生船就是没有交过保护费的船。 现在他已经不干打劫的买卖了,这玩意儿就是竭泽而渔。 设卡收费才是长久的买卖。 凡是经过鲸海的船,一律要交保护费。 不交也行,被别人打劫了我不管。 而且他还在鲸海修了很多补给点,只有交过保护费的船才可以停靠休息。 没交过保护费的一律不许通过。 即便是大明的商船,在这里也是一样的待遇。 当然,这一点他是经过陈景恪允许的。 收的保护费三七分账,他三陈景恪七。 陈景恪的七成和朱元璋一九分账,他一老朱九。 不过他收的保护费并不贵,路过鲸海的商船都会主动缴纳。 不缴纳的反而是少数。 他很好奇,都这个年代了,还有人敢不给他交保护费? 换成以前,他是懒得管的,今天心情烦闷正好拿来逗乐。 来到甲板,远远看到两艘不小的船在海上航行。 对方应该也发现他们了,竟然没有躲藏而是向着他们驶来。 “竟然不跑?”松下纯太郎顿时就来了兴趣,举起望远镜看了过去。 然后就出现了一脑门的问号。 这是哪来的乞丐? 船很破旧到处都是补丁,甲板上的护栏都没了,帆布上面更是补丁摞补丁。 这种船他当倭寇的时候都不屑使用。 船上的人衣服也是破烂流丢,和乞丐无二。 此时这些‘乞丐’正聚在甲板上,对着他们又蹦又跳,似乎在欢呼什么。 松下纯太郎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麻六甲海盗’的剧情。 莫非这是黑珍珠和飞翔的河南号? 随即他就将这个念头甩了出去,现实里哪有这玩意儿。 作为鲸海之王,他马上就想到一个可能。 对方应该是长期飘泊在海上,没有得到过补给,所以才会是这副模样。 仔细看这两艘船的样式,确实不像是商船。 莫非是探险船? 最近几年大明也开始流行探险,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出海。 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在附近海域转转,很少有敢去远方的。 但基数大了,总会有那么几个不怕死的去远海。 或许这两艘船就是如此。 默认的规矩,探险船接受大明水师的保护,四海通行。 这让松下纯太郎有些失望。 不过既然碰到了,他还是决定能帮一把是一把。 倒不是他心善,而是陈伴读肯定喜欢他这么做。 他的部下眼见乐子没了,也很是失望。 不过他们更不想触这个霉头,只能派了一艘快船过去沟通。 很快部下带回一个消息,他们是淡马锡总督傅安派出去的探险队。 船长叫陈永和。 船上的淡水耗尽了,希望能获得帮助。 松下纯太郎得知真是探险船,彻底放弃了找乐子的打算,挥挥手就打算让手下送点淡水补给过去。 但…… 猛然间他想起一件事情,噌的一下就坐直了: “傅总督派出去的人?陈永和?他还活着?” 作为水上讨生活的人,就不得不关注淡马锡的动向。 傅安资助的探险队不在少数,往北方去的也有不少。 这些探险队,松下纯太郎都给予过帮助,对他们的动向也比较了解。 唯独有一支,就是两年前离开的陈永和探险队。 去了北海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大家都以为他们已经死在异国他乡,然而…… 他们竟然回来了? 得知这个消息,松下纯太郎就坐不住了,立即下令船队向对方靠拢。 命令刚发出,又觉得这样会引起误会,就收回换了一个: “告诉陈船长,就说我是松下纯太郎,邀请他来船上一聚。” 目送传信的人离开,松下纯太郎心中期盼的道。 希望真的是陈永和,说不定自己回洛阳的契机,就应在他身上了。 ----------------- 这两艘船自然是陈永和他们,此时看着熟悉的海域,船上所有人都激动的热泪盈眶。 两年了,整整两年,他们终于活着回来了。 他们自然知道,对面很可能是松下纯太郎的海盗船,可依然非常兴奋。 对他们来说,见到日本就意味着离大明不远了,约等于回家了。 不过此时的他们,也已经筋疲力竭,全靠最后一口气撑着。 当对方派人来询问他们的身份时,陈永和没有隐瞒,也实在没什么好隐瞒的。 当初他出发的时候,还和松下纯太郎见过一面,两人交谈甚欢。 至于补充淡水的请求…… 他们倒不是缺淡水,而是缺干净的淡水。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松下纯太郎本人竟然就在对面。 这下他更放心了,登上对方的快船去了对面。 只一眼他就认出了松下纯太郎,连忙打招呼。 松下纯太郎见到他也是大吃一惊,道: “陈船长,你怎么如此狼狈?” 陈永和脸色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说道: “海上漂泊两年,能活着回来就已是侥幸啊。” 松下纯太郎深有同感的道:“是啊,两年,大家都以为你们已经……”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能给我说说这两年的经历吗?” “我还从来没有去过那么遥远的地方。” 陈永和谨慎的道:“我们先是去了极北海域,那里非常寒冷,海面常年被冰雪覆盖。” “……于是我们又退回流鬼国,从那里向东探索。” “只是越走风暴就越大,那里一年有大半年时间都在刮大风……” “还好时不时的就会有岛屿,供我们躲避……” “就这样过了两年多,船损失了一艘,人员折损了四分之一……” 说到这里,他满脸苦涩的道:“惨……惨呐。” 这倒不是他伪装,而是真的很难。 松下纯太郎心有戚戚焉,他曾经派人去北方查探过,确实寒冷多风暴。 陈永和他们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两年,确实很不容易。 他能听出,对方言语里的不尽不实。 陈永和肯定有什么东西在瞒着他。 但他也没有追问,别人探险两年的收获,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告诉他。 不过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打算,而是问道: “不知你们是准备回南洋,还是直接去洛阳?” 不等陈永和回答,他就说道:“从这里去南洋再去洛阳,差不多要大半年的时间。” “如果直接去洛阳,只需要不到两个月时间,不如直接去洛阳。” “我正好要去洛阳,咱们可以结伴而行,也有个照顾。” “傅总督那边好办,你们修书一封,我派人火速送过去,相信他是能理解你们的。” 其实这也是一种试探,如果陈永和有重大发现,肯定要去洛阳领功请赏。 听到他提议直接去洛阳,肯定会犹豫的。 反之,则证明陈永和没有什么重大发现。 果不其然,听到他的提议,陈永和确实犹豫了。 从鲸海到淡马锡,在从淡马锡到洛阳,这个距离实在太远了。 如果能直接去洛阳,将节省大半的时间。 但……他们是傅安资助的探险队,如果抛开傅安直接去洛阳,他的道德上过不去。 只看他的表情,松下纯太郎就知道自己猜对了,心下非常高兴。 终于有理由回洛阳了。 连忙说道:“陈兄,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其他人考虑啊。” “兄弟们奔波两年,身体方面能撑得住吗?” “你忍心让他们倒在胜利的前夕吗?” 陈永和心中一紧,还真让他说对了。 很多兄弟的身体,也确实经不起这么折腾了。 自己怎么能为了一己之私,枉顾兄弟们的性命呢? 想到这里,终于点头说道:“那就劳烦松下兄了。” 第427章 无题 陈景恪了解了一下钟楼的大致情况,在他的接连追问下,邬秉让终于给出了一个确切的时间。 “半年……五个月,最少也要五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工。” “再快就会影响质量,也会劳民伤财,这是你竭力避免的。” 陈景恪倒也没有多想,他并不多建筑,自然要听专业人员的。 所以只能遗憾的道:“五个月吗?哎,本来还想找你……算了算了,我去找别人吧。” “等等。”邬秉让猛然喝道:“你想找我做什么?” “一惊一乍的吓我一跳。”陈景恪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 “太上皇命我建了个研究院,这事儿你应该听说了吧。” 邬秉让点点头,这么大的事儿他自然听说了。 还有小道消息传出,说是研究实用型发动机。 这让不少人都产生了兴趣。 温差发动机出现已经很多年,许多人都琢磨过怎么实用化。 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至今最大的作用,依然是带动扇叶当风扇。 不少人怀疑,或许还有其它关键结构,陈景恪藏起来了没有和大家说。 找到这个结构才能实用化。 只是陈景恪身份特殊,他们也不敢追问。 现在陈景恪亲自出手,大家都以为自己猜对了,他之前确实有所隐瞒。 有人因此嘲讽他敝帚自珍。 不过立即就被人打脸了:“陈伴读无偿传授给世人的知识还少吗?” “医术、算学、自然科学……哪一样求过回报?” “且不说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就算他真的在发动机上藏了私又能如何?” “那是人家的学问,爱传授给谁就传授给谁。” “更何况现在朝廷组建研究院,他不是把技术拿出来了吗?” “不知你为世人做过什么贡献,敢在这里狺狺狂吠?” 周围人都纷纷赞同,可以指责任何人自私,唯独不能指责陈景恪。 他无偿拿出来的东西太多了。 “对啊,不能因为别人胸怀天下,就要求别人把所有东西都公布出来吧?” “这就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众人的话,把那人说的满脸涨红,灰溜溜的离开了。 剩下的人犹如打了大胜仗,别提多高兴了。 大家坐在一起开始讨论发动机的事情,不知道这个研究院是不是研究发动机的。 如果是,那么实用型的发动机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外面的舆论大体如此,大多数人都对他藏私没什么意见。 更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发动机本身。 邬秉让曾经和陈景恪有过合作,自己也研究过发动机,他甚至尝试过把发动机和录音机结合在一起。 只是效果并不理想。 但他对陈景恪的一举一动,都非常的关注。 相比起外人,他知道更多内幕。 比如,他就知道,这个研究院是用来研究一个叫蒸汽机的东西的。 陈景恪说找他和研究院有关,他马上就想到了这件事情。 莫非是找我一起研究蒸汽机? 虽然他不知道什么叫蒸汽机,但不妨碍他知道一个道理。 陈景恪出手没有小事儿。 更何况太上皇一口气调拨了一百名能工巧匠,工部尚书和工部侍郎都快哭了。 足可见,这玩意儿是个了不得的东西。 必须要参与进去。 陈景恪继续说道:“研究院缺一个懂技术,懂行政,又德高望重人来担任院监。” “我想来想去,就只有你邬监正最合适,所以想……” 邬秉让都不等他说完,就迫不及待的道:“我干了。” “嗯?”陈景恪有些诧异的道:“你要负责钦天监,还要负责钟楼,还有精力去当院监?” 邬秉让毫不犹豫的道:“钦天监监正我不干了,等会儿就去找陛下请辞。” “啊?”陈景恪惊讶不已,连忙道: “使不得,使不得啊。” “钦天监监正如此重要,非你莫属啊。” 邬秉让爆粗口道:“重要个屁,就是个背黑锅的。” “这些年多亏了有你在,很多天灾都没人往天意上联想了,否则老夫脑袋早就搬家了。” 陈景恪连忙安抚道:“不至于不至于,陛下是知道你辛苦的,辞官的事情你可别冲动。” 邬秉让正色道:“你以为我真是临时起意?就算没有你邀请,等钟楼修好我也会请辞的。” “我当了二十年钦天监监正,是时候离开了,也必须要离开了。” “至于接班的人,你不用担心。” “像我们这样的衙门,都会专门培养接班人的,一代传一代。” “接替我位置的人早就有了。” 陈景恪顿了一下,说道:“我先去问一下陛下,看他是什么意见。” 邬秉让说道:“问吧,这样大家都心安了。” 陈景恪点点头,就准备转身离开。 余光扫过钟楼,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又收回脚步,上上下下打量着邬秉让。 邬秉让莫名其妙的问道:“怎么了?” 陈景恪讥讽道:“五个月完工呢?太快了影响质量呢?现在不怕吗?” 邬秉让脸都不带红的,若无其事的道: “我刚算错了,三个月就可以了,最多三个月。” “保证耽误不了研究院的事儿。” 陈景恪无语了,这老头难怪能当二十年钦天监监正,还能全身而退。 就这脸皮,一般人都比不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邬秉让加盟确实能省他不少事儿。 至少以后不用一直在研究院呆着了。 ----------------- 之后他就去皇宫找到朱标,将邬秉让的事情说了一下。 朱标颔首道:“邬监正这些年劳苦功高,就这样让他辞官是朝廷的损失。” “既然他愿意去当院监,那就让他去吧。” “钦天监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 事实上,钦天监一直都有四五个监正候选人。 至于原因吗,懂的都懂。 有了朱标点头,陈景恪彻底放下心来。 邬秉让的动作也很
相关推荐:
深宵(1V1 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新年快乐(1v1h)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树深时见鹿
猛兽博物馆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女奴的等价替换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