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樱花君 > 第9章

第9章

” 陈六福脸色大变,紧张的咽了口唾沫,赶紧四下里一看,“跟我进来吧。” 药房后有一排平房,那是医院家属区,每家三十来平小房子,摆满了床铺锅碗瓢盆和桌子。陈六福掏出钥匙,打开一间很不起眼的房子,麻溜的翻了翻背篓,虽然个头没有刚才那个大,但胜在匀净,几乎一模一样的大小,一模一样的干净透亮。 轻车熟路的,把天麻装进网兜里,又从床底下摸出一杆称,网兜挂铁钩子上,拴秤砣的线划啊划,一直划到十六公斤秤杆才堪堪拉平。 “陈大夫每斤加我两毛钱,三十二斤一两就算三十二吧。”安然主动抹掉零头,“指不定咱们以后合作的机会还多。” 陈六福收了几年的药材,这还是第一次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想撂挑子吧,天麻实在是太好了,舍不得,当然也怕对方恼羞成怒做出不理智的事来。只能咬咬牙,左掏掏右抠抠,凑出六十七块二毛。 直到离开医院,包淑英的腿还是抖的,“然然,咱真卖了这么多钱?” “然然,你说他会不会找公安举报咱啊?” 别的不敢说,举报安然敢打包票,未来赫赫有名的陈记医馆掌门人肯定不会,因为啊,他自个儿在城东边开着黑诊所,每天晚上找他看病的人都快把门槛踩烂了。 感谢上辈子九十年代兴起过几年的乡镇企业家座谈会,陈六福作为乡镇企业家中的佼佼者,曾无数次在公开场合讲述过自己的发家史。老头儿虽然脾气臭,但在这一块上没撒谎,他确实是改革开放前几年就偷偷开黑诊所,因为医术高超,多的是病人排队。 而且他的药比正规医院便宜,乡里乡亲的,大家都更宁愿找他。 而病人多,药材需求量肯定也大,他不可能明目张胆从正规药厂进货,肯定只能偷偷躲着,三瓜俩枣的找社员收购。 *** 长时间被兜在妈妈胸前,小猫蛋热得满头大汗,黑黝黝的湿发一缕一缕的贴在脑门上,可她不哭不闹,就睁着大眼睛看妈妈,仿佛怎么看也看不够似的。要是宋虹晓,早哭得喘不过气了。 这有两颗肾的孩子就是乖兮兮,可把安然乖惨了,“走,妈妈给你补充营养去。” 现在的国营食堂,没票也能吃,不过价格贵很多,安然要了四大碗鲜肉水饺,饺皮是白面擀的,熟透后一个个晶莹剔透,能看见里头粉红色的肉馅儿,一咬还一嘴油,香得能让人吞下舌头去。老太太个子大,胃口也比一般女人大,吃两碗还意犹未尽,安然喂着奶,饿得快,硬撑着吃了一碗半,剩下半碗分给包淑英:“妈吃。” 老太太抹了抹眼睛,也不扭捏,噼里啪啦喝汤似的喝下去,肚子饱得像做梦,这都多少年了啊,第一次吃上一顿饱饭。 四十多天的小猫蛋,不哭不闹,只偶尔不舒服的时候哼唧两声,几乎一声都没哭过,安然有点不放心,又返回县医院,找大夫看了一下,确认真的没问题后,才杀到黑市。 赶上刚打了一头大野猪来,现在的野猪可比家猪肥多了,先来十斤肥多瘦少的肉,因为买得多,直接送了她们三根大骨头,剃得一丝肉也没有那种。 再来二十斤白面,十斤大米,先吃着看,过几天肯定还得再来一趟。 基本温饱有保障后,菜肯定不能再没油没盐,安然咬咬牙,又花高价买了五斤猪板油,这玩意儿可是抢手货,比清油养人多了,她们也是来得巧才抢到的。 来的时候背篓满满登登,回去也是沉甸甸的,路上遇到公社认识的人,她们一律宣称是市里给的。于是大家纷纷露出羡慕又鄙视的神情,看吧,前夫当大厂长就是不一样,离婚这么多年了还能去打秋风。 铁蛋今儿没出门游荡,一天往村口看了几十次,终于太阳落山的时候远远看见姥姥和“那个人”回来了,立马野狗脱缰冲出去,“姥!” “诶。” 狗鼻子围着背篓打转,很快闻见一股白面独有的香味,眼睛又绿了。 安然挺喜欢看他现在这副“我讨厌你但我偏偏干不掉你”的挫败感,故意逗他:“你猜猜我们买了啥?猜中有奖励哟。” 铁蛋瞪着他的三角眼,鬼知道他有多讨厌这个拖油瓶小姨,她才不是他小姨呢! 他不说话,安然只能悻悻的摸了摸鼻子,这小子真是一点儿也不可爱,不像她的小猫蛋,“行了行了,我告诉你吧,你可不能往外说,答应你的白面肉臊子都有了,还给你带了饺子。”这样的小屁孩,如果不能做到跟她们大人一碗水端平,心理很容易扭曲的。反正她们吃了饺子,就得给他也带饺子,即使冷了也得带。 果然,狼吞虎咽的吃上冷饺子,铁蛋的臭脸才好那么一丢丢,嗯,这个人还不错。 小猫蛋跟着累了一天,一放炕上就举着小拳头呼呼大睡,安然趁空档赶紧把板油切小块,加半瓢清水,熬出小半锅奶白色的猪油,金黄焦香的油渣撒几粒盐巴,那叫一个香,祖孙三人一连吃了半大碗。剩下的放到通风处,每次做菜的时候放几块,特香! 不过,中间还有个小插曲,铁蛋没见过猪板油,偷偷趁大人不注意舔了好几口,居然把自个儿恶心吐了。而看着刚下肚没几分钟又原路返回的饺子,小家伙居然委屈得嚎啕大哭,那可惜劲儿,恨不得再把那啥吃下去。 安然看得眼眶发酸,当场立下豪言壮语:“吐了就吐了,打今儿开始咱顿顿都能吃肉。” 铁蛋看傻子似的看着她,顿顿吃肉,那不就是天天过年吗?这个人不仅长得美,想得也挺美,哼! 当天晚上,安然就催着母亲去队长家还了三分之一的欠款,借口上市里打秋风打来的,剩下三分之二每个月还点,不能一次性还清。让人知道孤儿寡母忽然多了这么多钱,这不是福,是祸。 不过,这一次换她来守护他们,她一定会让母亲长命百岁,一定要让铁蛋走上正途。 *** 卖过几次白龙皮,确保母亲和她手里各多了两百块钱,安然兜上两个多月的小猫蛋,又出门了。 响水生产队离海燕村更远,天不亮动脚,大中午才到村里,一进村大家都很热情的跟她打招呼:“小安回来啦?听说生了个闺女?” “哟,小闺女可真白,豆腐似的。” 不是安然吹,她的小猫蛋现在又白又嫩,头发黑黑,眼睛又圆又大,跟年画娃娃似的,从小到大她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孩子。 “怪像你,长大肯定也是个漂亮姑娘。” 忽然,有人说了句:“我瞧着脑门和眼睛像你,鼻子和嘴巴像宋知青。” 第8章 大婶忙拽了拽说这话的年轻媳妇:“hei——tui!提谁不好偏提他?”作为女人,谁不讨厌那抛妻弃女的男人啊?人小安好好个城里姑娘,嫁给他一穷二白的知青,没吃没住也就罢了,媳妇儿肚子大了他倒回城了。 “要我说啊小安你就得上城里找他,你们一天没离婚就一天是夫妻,你上他工作单位闹,等他熬不住总得接你回城吃供应粮。” 安然笑笑,没有那么多意难平,她还巴不得跟宋致远撇清关系呢,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她守着小猫蛋,男人算什么东西?给小猫蛋挣份厚厚的家底儿,让小猫蛋衣食无忧健康快乐的长大它不香吗? 俩月不在,他们的知青屋已经结满了蜘蛛网,蟑螂都快有小鸭子大,打死她也不愿再住进去,更别说让小猫蛋受罪了。“走,咱们上大队部去。” 生孩子住院时,大队部帮她垫付了六十块的医药费,当时提前出院还退了十块,不过这钱没过她的手,直接原路返回公社,公社又返给大队部。妇女主任和出纳看她容光焕发的回来,也挺高兴:“现在的世界潮流,民主是主流,反民主的反动只是一股逆流。小安同志回来就好,这俩月队上倒也不忙,马上收稻子把工分追上,我们会酌情给你补贴的。” “谢谢主任,这是垫付的医药费,我先还给队上。”她掏出五十块钱。 妇女主任还挺同情她:“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医药费咱不急,你先把身体养好,往后养孩子还费钱着呢,宋知青一定会回来的……唉。” 宋知青多好个年轻人啊,平时闷声不吭的,可响水生产队之所以每年的亩产量能位居全县第一,全靠他发明的犁田机薅草机和磨面机,省时省力,不就能提高生产力了? 社员们都说他抛妻弃女,可她就是觉着,他不是这种人,毕竟走的时候也没发现小安怀孕不是? “谢谢主任,这大概是我最后一次回生产队了。” “啊?啥意思?”出纳奇了个怪,想到其它插队青年,“莫非你也要回城?那你户口咋办,原街道还能迁回去吗?”要知道,这年代农转非可是难于上青天啊。 安然不承认也不否认,含糊其辞的点点头,成功打到户口迁出证明,只兜着小猫蛋去知青屋前绕一圈,告诉她这是爸爸妈妈曾经住过的地方,明知道她还听不懂,可安然一天得跟她说百八十句话。 她看后世的育儿书籍上说,婴幼儿时期父母常说话有利于孩子大脑的语言中枢和性格发育。上辈子她疲于生计,整天想的都是怎么糊口,没时间也没精力跟宋虹晓多说话,后来请的保姆又不是个东西,让宋虹晓形成时而不爱说话,时而乖张放肆的矛盾性格,很是让人头疼。 离开响水生产队的时候太阳西下,安然兜着孩子几乎是一路小跑,怕老太太担心。谁知到了县里居然一辆拖拉机也没有,这时候只县城有电,其它地方都是黑灯瞎火,她又没个手电筒,走山路十分危险。 正纠结没介绍信要怎么住旅社呢,忽然身旁传来“嘟嘟”的喇叭声。 轰轰烈烈过来一辆天蓝色的农用车,驾驶室探出个脑袋:“喂,安然同志!” “安然你忘啦?我是杜红旗啊,阳一中的杜红旗,咱俩一个班的啊。” 原谅安然实在是想不起几十年前的老同学了,但有车可以蹭,她也不介意,宽松而平稳的驾驶室,开阔的视野,能看见路两旁的树木不断倒退,玻璃把风声一挡,别提多安逸,这可是小猫蛋第一次坐大汽车哩,好奇得东张西望……虽然也看不清啥。 她现在的视力,只能看一丢丢远。 杜红旗生得浓眉大眼,嘴唇一圈青色的胡茬,约莫二十出头,十分精神也很健谈,短短几分钟时间安然就听出个大概来。

相关推荐: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赘婿   归宿(H)   姑母撩人   下弦美人(H)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小公子(H)   偏执狂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