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朱棣的好圣孙,咱家没有看错你。” 老朱对他很满意。 朱瞻基算是后世子孙里面比较争气的一个了,比起他的爷爷朱棣要听话懂事不少。 实际上在大明的历史上,朱棣之所以会传位给朱高炽,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朱瞻基的原因。 朱棣实在是太喜欢朱瞻基了,这个圣孙,听话懂事不说,还会打仗,脑子也是很灵光,妥妥的明君之相。 事实证明,朱棣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朱瞻基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都称得上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小意思了。” 朱瞻基听着老朱的夸赞,也是不卑不亢。 他以前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要和他那两个叔叔斗智斗勇,最后还不是他赢了? 他两个叔叔,一个叫做朱高煦,一个叫做朱高燧,都是朱棣的儿子,都有成为帝王的潜力。 但是最后不还是输了? 作为皇帝,要是连这一点心机都没有的话,那他也不配当皇帝了。 “不过,现在这情况,刘备还能夺得天下吗?” 朱瞻基不由皱眉道。 虽然提出不帮忙的要求是他们提出来的,但是现在细想起来,又是不由有些懊恼。 如果到时候真的刘备输了,留下了太多的遗憾,那岂不是还是和历史上的三国一样? 即便之前刘备有他们的帮助,行走起来也还是有些苦难,现在都没有了自己这些人的帮助,他还能行吗? “哈哈哈哈哈。” “没有了你们的帮助,刘备能赢?” “赢不了的!” 这个时候,李世民得意道。 现在的曹操虽然败仗吃了不少,但是底子都还在,对打刘备完全是不虚的。 而且曹操本就是人中豪杰,有着过人的谋略和目光,在个人能力方面,曹操是超过刘备的。 “曹操在历史上本就是赢家,现在也是一样!” 李世民笃定道。 “这可不一定。” 老朱又开口了。 “唐皇,你可别忘记了,现在的刘备可是拥有十几万精兵的,更是占据了荆州、益州、汉中等地。” “他早就不是之前那个样子了,现在的刘备,除了地盘大之外,手上的谋士和武将更是数不胜数。” “诸葛亮、庞统、法正、徐庶这些谋士都在他的帐下帮助他管理士兵和出谋划策。” “所以你确定这样实力的刘备最后还会输吗?” “你不应该担心担心最后曹操会不会输才对吗?” “对啊。” 听到这个话的李世民也是恍然大悟,不由有些紧张起来。 说起来,对比与刘备,实际上曹操还真没有太多的优势。 为什么呢? 曹操现在的地盘虽然依旧是很大,而且地理位置非常好,但是有一点不够好,这一点就体现在曹操平时战略部署上了。 曹操现在是被两面包夹的。 而且自己的盟友孙权又是个废物。 但凡孙权给力一点,那么曹操也不会陷入这样困境之中。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曹操相较于刘备来说,手上的谋士数量远远是不足的。 曹操手上的谋士虽然有贾诩还有郭嘉等人。 但实际上,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这两个人了,如果说司马懿这个时候还活着的话,那其实也好说。 但是问题就是,司马懿已经死了。 所以,谋士方面,曹操是比不赢刘备的。 对此,李世民很担忧。 之前的曹操确实是不太在乎谋士的质量。 毕竟如果真的遇到难关的时候,李世民还会帮忙出谋划策。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就是,李世民已经不帮曹操了,谋士方面的漏洞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曹操的处境,仔细想一想其实确实是挺危险的。 但是除了这些之外,李世民其实也并没有想到其他能够威胁到曹操的地方。 “呵,知道了吧,现在两个人的实力,其实刘备比起曹操要更胜一筹,现在早就已经是攻守易形了。” 这个时候,始皇也是站了出来,不忘点醒了一下李世民。 李世民这个时候也是说不出话来。 反正无论如何,都是始皇说的对。 李世民这个时候也是不由汗流浃背了起来。 始皇和其他皇帝看到李世民这个表情,也是不由有些得意。 现在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吧。 但是李世民毕竟是皇帝,又怎么可能就这样就服气了呢? 李世民开口说道: “不行,现在这个结局还不一定。” “毕竟曹操的地盘有这么大,兵力也是最多的,并且有朝廷官方作为依靠。” “曹操现在才是正统,他占天下的大义!” “谋士方面,虽然是没有司马懿那种顶尖的谋士,但是也有贾诩和郭嘉这样的谋士,也是足够用了。” 李世民不甘示弱道。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刘备拥兵,三十二万! 而就在皇帝们还在这里商讨的时候,刘备已经回到了东汉,他直接从军营之中走了出来。 他立刻便是召集了自己的手下出来。 蜀汉的所有高层全部聚集在他的营帐之中。 接着,刘备便是直接朝着诸葛亮问道: “孔明,现在我们的实力怎么样?” 诸葛亮现在其实是一支负责后勤的,所以对于蜀军的后背力量很是了解。 甚至比起刘备来说,诸葛亮还要更加厉害一些。 诸葛亮一听刘备问自己,也是直接开口道。 “回主公,我军现在的实力很强,拥有荆州、益州、汉中等地。” “南蛮孟获也听从我们的号令。” 诸葛亮井井有条地汇报着蜀汉这边的势力。 “我们实际上拥有步兵十万,骑兵两万,水军两万。” “总共是十四万大军,更有蛮兵三万能够给我们调遣。” “并且,袁绍那边还有十五万大军。” “袁绍那边属于是我们的盟友,虽然并不属于我们的兵力,但是我们现在是一个联盟。” “目前我们总共的兵力合起来,一共有三十二万人。” 这个数字,让在座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他们本来以为刘备的势力或许也就只有十来万人,但是没有想到已经到了恐怖的三十二万人了。 虽然其中是有一部分袁绍的兵力,但这并不影响刘备自己的实力确实是很硬的。 “什么?” “我们居然有这么多兵?” 刘备这个时候也是震惊万分。 刘备虽然知道自己已经变强了,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个无名小卒了,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是啊,大哥,我们居然已经拥有了这么多兵力了吗?” 张飞这个时候也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想当初他们一开始打仗的时候,关羽被困在荆州,只有一万人可以调用,那是何等的窘迫。 但是现在,他们再也不用为兵力不足而发愁了。 别看他们两个人的个人战斗力有多厉害。 关羽是动不动就是万军之中取敌军首级如探囊取物。 张飞呢,更是直接冲进战场之中,动不动就是一声大吼直接把对手给吓死。 说是以一敌百其实也不过分。 但是这两个人只是看起来这么威风,实际上手上能够带的兵实在是有限。 而且他们亲自上战场,这可都是卖命的,搞不好就会丢了小命,他们即便是武功再强,其实也是受过伤的。 所以,作为带兵的将军,他们是不能够直接冲锋的。 他们也不想冲锋,带着几万人,让手底下的人去冲锋,他们指挥着难道不好吗? 这样不仅仅威风,而且自己也不用受伤。 现在他们看到自己的手底下已经有了这么多人,以后再也不用受到战场上面的损伤了。 关羽和张飞心中很是开心,而蜀汉之中其他的将军也是打心里的佩服刘备。 实际上这还没有过去几年,刘备就从白手起家打下了这么大一块江山。 他们心中都是感动的。 幸好当时跟了刘备。 刘备作为主公,脾气很好,而且还善解人意。 不仅仅善解人意,还经常来慰问他们这些当将军的,可以说真的是一位仁义的主公了。 比较于曹操,他们对于刘备更喜欢。 不过这些将军心里还是有些不爽的,主要原因就是袁绍那些军队,并不是完全听令于刘备。 他们实际上的态度也和孙权差不多。 不过比起孙权这种猪队友,袁绍显然是一个比较给力的队友了,至少手上的士兵是比较能打的。 “非常不错。” “我们能够拥有这么大的地盘,能够有这么多的士兵,能够解救如此多的百姓,都和大家的努力离不开。” “如今我们再也不是曾经那连地盘都没有的小势力了。” “现在的我们,即便是曹操这种权臣,这种掌控朝廷的野心家,也不再惧怕。” “我们之前已经赢了曹操很多回,现在士兵们或许会有些小瞧曹魏的力量,所以我们必须继续追击曹操。” “同时,要教育好手下的士兵,不可轻敌。” 刘备说道。 实际上,这种轻敌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曹操确实是输给他刘备不少次,但是其中并不是他的兵力足够强大,而是曹操并没有用全力。 就好比之前那一战。 若是曹操不等待孙权动手,在第一天和第二天的时候就全力冲击,那么他刘备有很大概率是撑不住的。 但是曹操是怎么做的? 他不仅仅没有猛攻,而且在获得优势的情况下依旧选择拖着刘备,仅仅是为了让孙权有机会进行偷袭。 这种做法是有些得不偿失的,但是也符合曹操的智慧能做出来的事情。 曹操这个人,经常谋划千里,但是却失足于当下。 “继续攻打曹操吗?” 诸葛亮皱眉道。 手下的法正、庞统等谋士也是一起皱起了眉头。 “主公,不可啊。” “我们还没有休整好,很多士兵之前都还在打仗,连觉都没睡,如果继续打的话,很有可能会太疲惫而输掉战斗的。” “那曹操虽然损失了一部分兵力,但是他们的士兵并不少于我们。” 法正和庞统一人一句,劝道。 除了谋士们开始劝刘备之外,那些平时并不怎么参与刘备决策的那些将军们也开始来劝刘备。 “是啊,大哥,我们的士兵需要休整,现在打,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 关羽说道。 但是刘备只是摇了摇头,对于他们的劝说,他一句话都没有听进去。 这些道理,他刘备并不是不懂,而是说,这一仗必须要打。 这是关乎原则的。 “现在我们赢了,气势如虹,现在也已经是九月份了。” “若是再等等的话,就已经是入冬了,入冬了的话,我们的士兵还穿着秋衣,到时候怎么打?” “我们还需要从荆州运来棉衣御寒,这样才能继续打下去。” “但是曹操呢?曹操并不需要,曹操的基地就在北面,他们的士兵都有充足的棉衣。” “他们不怕冬天,但是我们怕。” “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刘备郑重其事道。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这一次,刘备必败! 当然,这也不过只是刘备表面上的一个理由而已,其实更重要的一个点是因为刘备不够自信。 刘备之前能够获得胜利,就是因为有皇帝们的帮助,但是现在没有了皇帝们的帮忙,他很多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思考了。 他的优势并不算明显。 现在这个时候,是他还占优的时候,所以要竭尽所能把优势放大一些。 而曹操这个时候刚好比较弱势,吃了一场败仗,这个时候应该是最好进攻的时候。 刘备不想错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所以这才决定继续进攻。 即便自己的士兵确实因为征战而疲惫。 但是曹操呢? 曹操的士兵难道就不累吗? 他们也同样累,所以即便是打起来,曹操那边只会比自己这边更加吃亏。 刘备这样想着,心里也是愈发自信。 如果他不选择在这个时候对曹操施加压力的话,那他和历史上的刘备又有什么区别呢? 最后的结果岂不是又被曹操打败? 他要赢! “我已经决定了,一定要打!” “这个时候曹操示弱,我们必须继续接着打!” 刘备下定决心道。 “听我命令,起步兵八万,骑兵两万,水军两万。” “另外,征集蛮兵两万,一共是十四万大军,我们一同北伐!” 北伐二字,铿锵有力,倒是激起了不少将士的热血。 另外,刘备这个时候还去联系了袁绍,两个势力同时动手,一起发动进攻。 刘备已经告诉孙权了,说只要在这个时候进攻就是消灭曹操最好的机会,这一战赢了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而袁绍也是相信了刘备的话,自然也是你准备好了军队。 而面对刘备的命令,依旧有很多的谋士和将领没有搞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自从刘备进了营帐之后,就好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谁也不知道刘备到底想到了什么事情,一定要选择在这个关头继续追击曹操。 但是没有办法,刘备如今是主公,所有人都得听刘备的。 而且刘备的决策很少出现过失误,基本上每一次都能够带领他们走向胜利,所以这一次肯定也不例外。 于是就这样,在大家的将信将疑之中,刘备开始了征讨曹操的第二次大战。 而这个时候,在曹操的阵营之中。 曹操的心情并不美丽。 但是他的嘴角依旧是挂着笑容。 面对困境,他不喜欢生气,不喜欢做无所谓的情绪消耗。 对于曹操而言,一时的失败代表不了任何事情,历史上那些能够成就伟业的人,也是经历过不少的失败才能够走向成功。 对于曹操来说,他这样一个仁杰,自然也要有这样的心态。 他带着军队,在这一处山丘之上,扎营练兵,养伤,开始不断的整顿军队之中萎靡的军风。 他们输得实在是太多,太狼狈了,很多的士兵都因为一直失败,所以心态不稳,很难再打赢战争。 曹操也不忘安慰他们。 对于曹操来说,士兵的精神状态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到了自己打仗的输赢。 他和刘备的军队数量大差不差,但是自己士兵的精神面貌却差了很多啊,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刘备的军队一直在赢,而他的军队一直在输。 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得起失败的拷打的。 不是每个人都像曹操一般坚韧不拔的。 “我们已经整顿好了,接下来,要继续打了。” 曹操看着自己的士兵们,感叹了一句。 实际上,曹操并不想继续开展,他想避开刘备的锋芒,他想继续发育下去。 但是时间并不会等他。 刘备现在已经不是当初了,现在的刘备也拥有了足够的人口和资源,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曹操迟早要被超越。 所以曹操不能再等下去了。 “好了,开会!” 说罢,曹操便是召开了一次高级将领的会议。 这一次会议很是严肃,曹操的脸上再也看不见那熟悉的笑容了。 他好像一夜之间老了许多,但是眼眸之中的那种坚毅,却让大家都感觉到了曹操的决心。 他们知道,曹操要发力了。 “孤准备集合兵力,再一次攻打刘备。” 曹操开口,淡淡道。 这语气之中,充满了对刘备的忌惮,以及对于当下局势的紧迫。 这话一出,很多谋士都坐不住了。 这未免也太唐突了一些。 当然,最受不了的是那些将领。 “魏王,这不可啊。” “咱们的士兵们现在都还在休养,而且现在士气还没有整顿过来,即便我们已经发了很多的救济金和补贴,这些士兵还是很害怕蜀军。” “这样打下去,他们会输的。” 一个将领打着哭腔说道。 别说是他的手下怯战了,就连他自己都已经害怕了蜀军的战斗力。 对于蜀军那神乎其神的战斗能力,在场的每一个将军,都没有硬钢的想法了,他们想着的就是赶紧去找盟友。 而很多的谋士对于这个时候曹操下的这个命令也是摸不着头脑。 这实在不像是曹操的作风,曹操从来都不会这么唐突。 曹操难道不知道这样搞是会输的吗? 但是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就非得这样不可吗? 曹操一听属下们一直在劝自己,也是保持沉默。 对于后果,他并不是不清楚。 他也知道他和刘备现在存在一点差距。 论地理位置,他的地理位置确实是要比刘备好一些,但是刘备之前那一战已经赢了,赢走了很多的人口和粮食。 现在的曹操是比不过刘备,唯一的优势就是发兵的地理位置。 若想赢得战斗,也只能从如何派兵部署上面去安排了。 他身经百战,岂能不知道自己的士气已经出了很大的问题吗? 有一句话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他的士兵们早就已经衰败了下来了,再打估计也只有一个输掉的下场。 “但是,弟兄们,这一战我们必须要打啊。我们逃不过的。” 曹操无奈道。 他没有了李世民的支持,但是刘备呢? 刘备可是直接缺少了五个皇帝的支持,这就是刘备最弱势的时候,他如果不打的话,会错失良机,以后也没有机会了。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楚源新教结合历史的地理 而且曹操心里也是明白的,如果这个时候自己不进攻的话,那么刘备也会自己打过来。 与其被动的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这么多场战斗,他其实已经摸透了刘备的打仗方法,主要就是一个灵活。 但是比起灵活,他曹操一开始打仗不就是靠着灵活取胜的吗? 怎么到了现在反而要被刘备压一头了? 曹操觉得自己也被失败所影响了心态。 从前的自己从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对于对手的态度,往往都是轻视,没有放在眼里,只有这样,他才可以从智商方面碾压对方。 但是,在和刘备的不断交手之中,他慢慢的改掉了轻视的毛病,也改变了自己的一身傲气。 刘备是个英雄,也是个枭雄,比起自己,刘备也是个任务。 要打,但是要有方法的去打。 若是选择无脑冲锋的话,那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凄惨的。 曹操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现在手下们对他说的这些,他也觉得有道理。 士兵的士气实在是太低了,甚至连基本的策略战都可能打不出来。 一旦策略实施,被士气所影响的话,那么在正式的交锋之中,必然会出现漏洞。 所以,士气这方面,是必须好好的进行一番调整才是。 好在,比起刚刚逃窜的那一会儿来说,这个时候曹营之中的士兵士气已经好了不少。 至少不至于晚上做噩梦都会梦见蜀军的地步了。 “魏王说的对,但是如今士气的问题实在是太严重了,很多的士兵都想离开军队。” “即便是军法严厉,依旧会出现逃兵。” “这一点,请魏王三思。” 有将军继续就士气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曹操考虑了一会儿之后。 决定先不管。 “贾诩,你可有办法解决军队之中士气不足的问题?” 曹操将目光看向了贾诩等几个谋士。 贾诩一直都是低头不语。 对于曹操的决策,他心里其实是赞同的。 贾诩是唯一一个懂得现在局势的谋士,但是他偏偏不说话。 贾诩明白,这个时候刘备和曹操其实已经等于是两只在绳子上的蚂蚱了,迟早是要分出个你死我活的。 而现在这个局面,绝对就是最后一局了。 贾诩很极端,他喜欢这样极端的局面。 当曹操问他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心里其实是兴奋的。 “时间是一切东西的良药,马上就要过冬了。” “不如等到过冬再打。” “我们这边有足够的棉绒衣物可以进行保暖,但是刘备那边的蜀军并没有冬天的衣物,一旦打起来,蜀军会很麻烦。” “但是,刘备有很大的可能也会发动提前的进攻,避免冬天的到来。” “我们需要拖,拖到冬天,避免和刘备正面交锋。” “一旦天气恶劣,我们便可以主动出击。” “在北面的战场,我们不少的将军都参与过雪地的战斗,而刘备那边,除了袁绍那边的军队,比较擅长这种战役外,蜀军应该是没有雪地战斗经验的。” “到了那个时候,若是刘备要准备打的话,面对我们全盛武装的军队,他只有逃窜的份。” 贾诩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计谋。 实际上,这并不是他心里想给曹操的建议。 但是这个建议是最符合现在所有人利益的建议,他觉得曹操可能会比较需要这个建议,所以提了出来。 谋士们听到贾诩的建议,也是很满意。 不愧是贾诩,一开口就是精华。 这个建议,不仅仅赞同了曹操,同时还有缓兵之计的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拖延刘备,甚至最后能够取得胜利。 曹操心里听着,却总是觉得不太满意,但是也觉得还能接受。 实际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那就先这样,然后我们开始布置防御工程,等待过年之后,我们便是主动进攻,现在竭尽所能进行防御。” “这个时候,即便刘备要来打,最多只能打半月的时间。” “他若是不能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将我们消灭,那么输的只能是他。” 曹操自信道。 曹操和刘备都已经进行完了决策,大决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这个时候的皇家园林之中,刘备和曹操不在。 但是楚源还在这里教授学生知识。 皇帝们今天也是刚好忙完了朝政,来到这里看楚源教书,看看自己的孩子们究竟学的怎么样。 同时,也是为了听楚源讲课,获得一些新的知识。 此时楚源正在讲的内容是和地理有关的。 “今天我要向你们讲授一些和历史结合的地理常识。” 以前的楚源讲解地理的时候,都没有和人文太过关联,更多的是讲解这个地方的特色和人口优势,对于历史来说并没有将得太过深入。 但是今天的楚源明显是准备讲一些比较深刻的内容了。 “结合历史的地理吗?” 讲台下,已经有不少的皇子们来了兴趣。 还有这种知识? 皇帝们也是认真了起来。 这不得好好听听? “秦亥,你来回答老师,这个世界上有几大洲,几大洋?” 这个知识,是楚源之前教过的内容。 但是楚源知道秦亥这个家伙基础差,平时学东西也是不认真,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考了一下他。 多提一提问题的话,对于这些差生来说还是会比较有提升的。 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能让他们多记住一些东西。 胡亥一听到这个问题,就开始支支吾吾了。 他刚才一直在弄一些小动作,不是转笔就是吃橡皮擦肯手指甲,哪里有听楚源在讲些什么。 但是这个问题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于是直接回答道: “总共是七大洲?” “然后是四大洋?” 胡亥有些不确定地答道。 这是地理的常识,楚源在之前上地理课的时候就已经强调过很多遍了,就算胡亥真的是个傻子也该学会了。 “不错啊。” 皇帝们对胡亥的表现都很满意。 尤其是始皇。 “胡亥这小子居然真的学到东西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居然记住了?” 始皇也不免得意起来。 “不愧是朕的儿子!”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给古代皇帝一张世界地图 听到胡亥居然回答上来了,楚源心里也是比较满意的。 因为他知道胡亥这个人平时根本就没有怎么听课,这个时候能够回答出自己的问题,已经是很厉害了。 但是楚源的问题还并没有问完。 于是他继续问道: “那你知道这七大洲,四大洋,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楚源这个问题,属实是把胡亥难倒了。 不仅仅是胡亥有些懵,有些基础差点的,平时没有怎么听课的皇子们这个时候也没有反应过来。 因为七大洲的名字实在是太难背了。 这一题,别说胡亥了,就算是让朱棣来回答都估计够呛的。 胡亥只是懵了原地,心里难受的一批。 他要是能够答得上来,那就真的是秦国六代君王仙灵了。 这七大洲是哪七大洲? 胡亥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自然是回答不上来。 于是他支支吾吾,极为不确定地说出了几个答案。 “这七大洲是,是瘦肉粥,小米粥,白粥……” 听到胡亥的回答,不少的皇子都是直接扶额,这未免偏题也太严重的,根本就没有长耳朵的。 楚源问的明明是大洲,他回答的却是“粥”。 始皇听到胡亥的回答之后,也是勃然大怒。 “逆子!” “我看你脑袋浆糊了。” “这种答案你都能说出口?” “你要不要听听你到底在说什么?” 始皇这个时候又忍不住想要冲过去暴打胡亥了。 其他皇帝的儿子看到胡亥这个样子,也是忍不住笑出了声。 而皇帝们更是啼笑皆非。 “始皇啊,这就是你培养出来的好儿子吗?哈哈哈哈哈,实在是有趣。” “这瘦肉粥可是吃的,楚老师问的不是大陆吗?” 朱瞻基和老朱这个时候也是指正道。 但是胡亥却是听不到这边的声音。 即便是听到了,他也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想起来究竟是叫什么名字。 “好了好了,就这样吧。” 楚源也是怕始皇继续打孩子。 本来胡亥就够傻的了,如果再这样被始皇打下去,那估计只会更傻。 “既然不知道的话,那就好好听。”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何必要这样欲盖弥彰呢?” 楚源点醒了一下胡亥。 “我来讲讲吧。” 说着,楚源便是绘声绘色讲起了七大洲和四大洋。 “这四大洋便是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而七大洲则是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 “这四大洋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历史上其实开发大海的例子也很少,唯一值得一说的就是郑和七下西洋。” “倒是这七大洲值得详细说一说。” “在这七大洲之中,历史上战争最为频繁,文明最发达的则是属于亚洲和欧洲,以及非洲的北部。” 楚源说道。 楚源的话得到了不少皇帝的赞同。 皇帝们其实也是已经学习过不少的历史和地理了,自然知道现在他们所处的王朝究竟在世界地图上的那一个位置。 尤其是始皇,他清楚的知道,华夏作为亚洲最大的一个国家,以及是亚洲最为古老的文明只有,这里的战争不可谓不多。 之前与孔雀王朝的战争,与北方突勒人的战争,与西方人的战争,几乎饱受冲突。 但是即便是这样,他们的经济依旧是很繁荣。 而且,通过这些西方人和孔雀王朝的人,始皇也是看清楚了当今世界上,除了他的大秦之外,也是存在不少的大国的。 这些国家在欧洲、非洲或者南亚位置,都是十分繁荣的。 这些大国,在若干年后,便是可以被称为文明了。 “楚老师,你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 有学生答道。 皇帝们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实际上楚源之前就已经讲过一次了。 他们都不太明白楚源为什么突然要说到这个。 “唉。” 楚源这个时候忍不住叹气道。 “如果我华夏古代,生产力能够提上来,然后能够打得远一些的话,那就很好了。” “这个世界还是很远的,很丰富的。” 楚源不由回想了一下历史上的那些王朝,唯一有过出海经历的也就只有大明了。 而且这出海之后也不是为了扩张版图,而是为了给别人送东西。 “那非洲的南部,有着大量的钻石,还有那阿三国,盛产黄金。” “若是华夏能够拥有这么多的资源,应该是早早就富裕了。” “那拉丁美洲的玉米、土豆,这些若是流入了华夏,那华夏古代也不会饿死这么多人。” “古代华夏的粮食产量实在是太低了。” 楚源不由感慨道。 他倒不是什么殖民主义者,只是忍不住往那方面进行联系。 作为一个华夏人,大家心里其实都是有这样一种遗憾的,那些古时候的帝王,怎么就没有把版图再拓宽一点呢? 若是能够拿下欧洲的话,岂不是不用学英语了? 这种想法,也并不奇怪。 皇帝们听到楚源的话,也是不由赞同点头。 华夏的粮食产量,确实是太低了。 在楚源没有给他们种子之前,其实也就种一些小米和水稻,一亩才一两百斤,但是反观土豆和玉米这些粮食,动辄就是上千斤。 相比于这些经济作物,小米和水稻实在是不够看的。 “若是在盛汉、盛唐时期,给这些皇帝们一张世界地图,告诉他们这些地方有这些好东西,他们能够忍住吗?” “他们绝对是会去抢夺资源和地盘的。” “其他的国家能够抢得赢华夏吗?” “在大秦的时候,世界上也就只有地中海地区的一些国家稍微繁荣一些,能够和大秦抗衡,其他国家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们华夏,如此大体量的一个文明古国,几乎在几千年的历史之中,都是世界T0级别的文明。” “若是能够夺得那些资源,夺得更多的土地,应当是更加富饶的。” “即便是在建奴王朝,华夏的实力对其他国家,也是轻松碾压的。” “所以华夏古代的时候那些帝王,其实也都在努力的拓宽疆土,不过在我看来,还是不够努力。” “毕竟,如果我们不去开疆拓土,就会有人盯着我们的土地!”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李世民怒,大唐皇帝没用 “是啊。” 皇帝们这个时候都是齐刷刷地点起了头。 “我们都是知道的,建奴时期,西方列强不就经常欺辱来抢掠我们的国家吗?” “连樱花国这样弹丸之地的小国都来欺负华夏,还有按阿三国,棒子国,也都来欺负华夏。”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被政治家用一套精致的外衣包裹,内地里的,是肮脏的暴力。” “倘若我们不出声,那谁都会来踹上两脚。” 皇帝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其实还不止。” 楚源继续说道。 “还有大食帝国。” “这个大食帝国就是建立在大唐西边的一个大帝国,但是他们也是入侵了大唐,对大唐做了许多性质恶劣的事情。” 一听和大唐有关,李世民也是坐不住了。 其他皇帝们自然也是发问了。 “这大食帝国又是怎么回事?” “他们做了怎样的事?” 大家都好奇了起来。 楚源听见大家发问,也是严肃起来。 “当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万国来朝,成为华夏最强盛世,但是也为天下的不太平埋下了巨大的祸根。” “因为当时的大唐实在是太过强盛了,所以吸引了许多的外邦势力。” “而大唐的外交原则就是来者不拒。” “在当时,这些外来势力,在大唐经商、通商、移民,倒是也给大唐带来了一定的经济。” “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这些人之中,自然也是存在想对大唐不利的人。” “不过,在李隆基前期的统治之下,这些情况并没有出现。” “因为大唐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李隆基前期时候的政治还是比较清明的。” “然而,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天下便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天下大乱,大唐的正规军都愣是打不过安禄山的叛军。” “而新即位的唐肃宗李亨,为了将这一场安史之乱镇压下去,竟然选择了和外邦军队合作。” “这实在是一个愚蠢无比的决定。” “当时的李亨承诺这些外邦人,只要他们解决了叛军,便是可以直接在大唐的领土上进行抢劫。” “不仅仅是抢劫,那些金银、女人都是可以随便拿走、凌辱。” “这样的交易,实在是让人作呕。” 皇帝们听完楚源的话之后,也是被这个李亨的行为给震撼到了。 “这是什么鬼皇帝?” “真有这样的人?” “居然为了赢不择手段,纵容外邦势力来抢掠自己的百姓?” 始皇越想越觉得这个皇帝逆天。 而最为震怒的莫过于是李世民了,毕竟李世民是大明江山的开拓者,是这个国家的君主。 而李亨,也是他的后代。 后代做出这样的事情出来,他这个当祖宗的实在是有些羞愧。 “这李亨,真的这么过分?” “他岂不是历史的罪人?” “这样的皇帝,比起昏君还要让人恶心。” 在场的所有皇帝,都对这个李亨的行为非常不满。 楚源点点头。 “这是真的。” “当时的大食人其实胆子也没有这么大,主要是得到了李亨的承诺之后,便开始肆意妄为起来了。” “他们直接抢劫了岭南地区,杀了不知道多少的岭南百姓。” “岭南的各大城市,几乎都成为了这些大食人的地盘。” “而越抢,他们就越强,越过分,越肆无忌惮。” “到了最后更是比安禄山更加恐怖,而且有了这些大食人带头,其他的外邦势力也就开始猖獗起来。” “这些外邦人团结在一起,抢掠长安,无恶不作,金银被抢,女人也被糟蹋。” “其中这李亨的一句承诺可是开了个好头啊。” 楚源对于这个李亨也是没有半点好话说的。 “这废物!” 李世民直接暴怒道。 “这李亨怎么坐上皇帝的!” “他好大的胆子,他真的是李家的后代吗?” “如此没有能力,还想靠着外邦人来出卖自己国家的百姓,他不配当天子!” “丢李世民的脸!” 李世民这个气得面红耳赤,对于这样的一个后代,他恨极了。 “还有那些外邦人!” “好!真是太好了!” 李世民已经是咬牙切齿了。 在他的大唐,他可是很鼓励和外邦人进行商贸往来的,对这些外邦人虽然有时候会狠狠地宰一顿,但是他也不算特别狠。 因为在李世民眼里,这些外邦人都是傻憨傻憨的,不能把人家真当傻子欺负了。 只是李世民没有想到,这些看起来憨傻无害的外邦人,最后竟背刺了他? 让他们通商、移居,那是天朝上国给他们的恩赐! 可是他们竟然有这么多想法,做了这么多杀戮抢掠之事? 真是该粉身碎骨,碎尸万段! 李世民还想着和他们继续通商,现在看来,已经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他要发兵! 直接发兵! 这天下不需要其他异族的存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些外邦人,该死!” 李世民恶狠狠道。
相关推荐:
沦陷的蓝调[SP 1V1]
小公子(H)
角色扮演家(高H)
缠绵星洲(1v1虐爱)
她太投入(骨科gl)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姑母撩人
将军夫夫闹离婚
我以力服仙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