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ABO)沉醉不醒 > 第194章

第194章

那些要命的奏折,而且这里还有许多的美食。 阳光洒在园林之中,熠熠生辉。 始皇又不知从哪里移栽了一些竹子在庭院之中,除了竹子之外,还有不少的花卉。 经过一番点缀,这一片园林,气派、优美了不少。 而且,因为受到楚源仙力的熏陶,这里的花卉和植物都生长得十分美丽,空气之中时时刻刻都有着一股灵气。 十分的沁人心脾。 李治长长的吸了一口气,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今天已经是和楚源约定好来送学生上学的日子了。 不过这个时候,学生们都还没有来,而楚源也还没有来。 但是皇帝们这个时候已经全部都到齐了。 始皇、李世民、老朱、朱瞻基。 崇祯就没有来了,毕竟崇祯还没有儿子。 四个皇帝都在这里等着,在看到李治和武媚娘之后,也是喜上眉梢。 “永徽帝,今天怎么来了?” 始皇笑着迎上去道。 李治也是立刻回应。 “好久未见始皇,始皇又是年轻了几分。” 李治的口才很好。 而始皇也最喜欢这样的夸赞,始皇所追求的就是一个长生不老,那些夸他英明神武的话他都听腻了。 李治这一句他变年轻了些,这最让他中意。 “你们来了,是把大唐的那个事情给解决了吗?” 寒暄了一会儿之后,李世民好奇地问道。 李治点点头。 “对,最近的战果斐然。” “在兵力耗损极小的情况下,我们大唐已经那些了高句丽和东西突勒。” “同时,朕也发现,那些门阀和高句丽之间的勾结。” “这些该死狗东西,吃里扒外,我大唐养他们,供他们,最后却是把金银财宝往外面送,简直都是人渣。” 李治还不忘骂了一句门阀。 “当时发兵了多少人?” 李世民问道。 他有些好奇,李治所说的损失极小,究竟有多小? “高句丽那边总共是发兵了十万,而东西突勒那边是二十万,席卷而上。” “那高句丽的将军更是不堪受辱,直接被手底下的人当场给砍死了,我们征服高句丽,几乎没有用太多的兵力。” 李治接着又讲了讲李绩是怎么和高句丽那边进行斗争的。 那高句丽将军乙支文德的死,更是让人唏嘘。 “好啊,不错,朕的儿子果真是厉害。” “这高句丽,在朕在位的时候都没有收复,没想到在你的手上要却是输成了这个样子。” “而且他们的大将都被打成了这个样子,确实是了不起。” “是啊,永徽帝这一手,确实是神来之笔。” “我估计那些门阀得到大唐大获全胜的消息的时候,估计全部都傻了眼。” “他们阴谋诡计算尽,但是却还是栽了,实在是可笑。” 老朱这个时候,也不忘夸赞道。 李治享受着大家的夸赞,心里也是很舒畅。 但是,李世民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一样,眉毛突然皱了起来。 “不对。” “你是要用车鼻、贺鲁可汗为底牌是吗?” “你是不是想让他们作为证人,然后到时候以此来威胁门阀?” “这样的话,他们就会支持你推行政策?” 李治突然反问道。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是时候检查暑假作业了! 李治点点头。 “有什么问题吗?” “儿臣确实是准备这样做。” 李世民却是摇了摇头。 “不对,万一他们要灭口怎么办?” 李治这个时候也是被惊醒了。 是啊,万一他们要准备灭口怎么办? 现在李绩他们还在回来的路上,那些俘虏可都是在军队中扣押着的,要是这些门阀使些个什么手段。 直接派出杀手,杀了俘虏怎么办? “是啊。” 老朱这个时候也是严肃了起来。 他看着李治,郑重其事道: “这件事,还是不容小视的。” “这些门阀已经屹立这么久了,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确实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按理来说,那些大一点的家族都极有可能培养一批死士。” “这些死士就是专门培养出来为他们卖命的,这些死士,不仅仅自身的本领高强,而且还死死忠诚于这些门阀。” “如果这些门阀真的有培养死士的话,估计这个时候已经在路上了。” “咱感觉,又不了多久,他们可能就会对那些俘虏和人质动手,到时候,你可就陷入被动了。” 老朱语重心长道。 始皇这个时候也是劝道: “是啊,历史上这种灭口的事情可不少,你一定要好好小心才是。” 李治和这个时候也严肃起来。 “这不行,朕必须立马回去将这件事处理了。” “朕不久留了。” 说罢,李治便是急匆匆的准备离开。 皇帝们也是点点头。 “没事的,先不要急,任何事情,一旦着急起来,都容易出现岔子,你要保持绝对的冷静才能够把这件事给处理好。” 李世民也安慰道。 李治点点头。 “朕一定能够处理好的!” 说罢,便是进入了光门之中。 武媚娘也跟着回去了。 李世民看着二人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 “希望还来得及,一定要没事才是。” 而李治这边,很快就回到了大唐。 他开始坐在龙椅上面,疯狂地写起了信件。 这些信,全部都是要递交到李绩、苏定方、薛仁贵的。 在信件上,李治多次叮嘱,一定要保护好那些战俘,并且告知他们会有人对这些战俘下手。 李治很担心。 万一这些人真的全部死了怎么办? 那他可就没有什么办法再来制衡这些门阀了。 “陛下,没事的。” 武媚娘这个时候也是轻轻地靠了过来,温暖地依靠在李治的身边。 “陛下吉人自有天相,那些门阀诡计多端,居心不良,他们赢不了的。” 武媚娘的语气轻柔,如同涓涓细流般抚慰着李治。 “谢谢爱妃了。” “这天下是朕的天下,但是天底下,真正关心朕的人,却是没有几个。” “不过朕相信,你是真的关心朕的。” 李治也是拍了拍武媚娘的手背,宽慰道。 武媚娘这个时候自然也是开心的。 李治对她的态度可谓是越来越好了,这至少说明,以后李治应该是不会总是忌惮她,总是和她之间隔着一层距离。 至少,她的小命以后应该是保住了。 大秦,皇帝们帮不上李治的忙,他们都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带去哪的皇子公主们,此刻也熙熙攘攘地从远处走来了。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的数量比起之前已经是少了太多了,几乎是少了一大半,即便是算上始皇的女儿们,也才十几个人。 其他的皇帝也是不由笑了起来。 老朱是笑的最开心的: “始皇啊,怎么回事啊,你这儿子们都跑哪去了?” “到时候楚老师看到你这情况,还不得气死。” 李世民也是叹气: “谁让始皇是个大忙人呢,这儿子们都拿去开疆拓土去了,这不是很正常吗?” “而且始皇的儿子再少,也比朕的多啊。” 李世民对于始皇那边这么多人,那是真的羡慕,他的儿子女儿算是这些人里面最少的,他不羡慕就怪了。 当然,朱瞻基也没几个,所以虽然嘴上有些打趣,但是心里还是有些羡慕的。 始皇听着老朱的嘲笑,也是不爽。 “哼,你们就羡慕去吧。” “朕的儿子们都出去开疆拓土了,你们有这么多疆土吗?” “就算有,你们有朕这么多儿子吗?” “朕骄傲还来不及。” “朕还想问问你们的儿子呢,你们儿子的这假期,有没有好好学?怕不是都在玩吧?” “到时候不怕楚老师上课提问题他们回答不上来。” 始皇也是毫不示弱地回击道。 大明的几个皇子里面,除了朱标以外,另外几个那都是吊儿郎当地在学习,这个时候始皇也是一点面子没给老朱留。 但是老朱也笑了。 “你以为咱的儿子天天在玩?” “咱可是天天都监督着他们学习的。” “虽然说,楚老师让咱儿子这四个月好好休息,但是咱可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业荒于嬉,这个到底咱还是懂的,他们玩着玩着,到时候把之前学到的东西全部都给忘了,咱可当不起这个罪。” “他们一放假,咱就给他们安排了最满的课程。” “治国、谋略、朝堂之道,全部都安排上了,那些什么琴棋书画,也全部都教会了。” “这些都可是楚老师上课的时候没有教的。” “而楚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过的内容,咱家的标儿可是全部都做好了笔记,朕让标儿监督他们弟弟妹妹学习。” “这几个月里,朕可是天天关注着他们呢。” “就连朱棣那小子,都成长了不少。” 老朱说着,言语里不免有些自豪。 说起学习,他是头头是道,毕竟老头子年轻的时候也是吃过没文化的亏,现在就想着让自己的儿子多读几本书,到时候可以继承他的大业。 之所以每个儿子都培养的这么好,老朱也是有着始皇一样的宏图伟略啊,到时候儿子们要就藩的,管理一方百姓,没有这些才干,能行吗? “对,朕的儿子们也是有在好好学习,朕虽然忙,但是从来没有怠慢过学习这方面。” “朕也一样。” 李世民和朱瞻基这个时候也是不甘示弱道。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扶苏出去打工了? 实际上,在古代大部分的王朝,皇子的学习压力都不少。 比起现代社会的学习,皇子们要接受的学习主要是礼教和儒学方面的知识。 尤其是在唐朝之后,皇室所接受的精英教育就更加的充分和紧实了。 要知道,唐朝的时候,科举制的开创,大量的学子都来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这些学子们精通各种儒家经典,对于一些道理,他们能说的头头是道,到了朝堂上面,七嘴八舌。 如果作为皇帝,没有一些真才实学,怎么能够管理得住这些臣子呢? 基本上,历史上,作为正统继承而来的皇帝,只要接受过皇室教育的,大多刚继任的时候都出不了太大的问题。 反观那些非储君上位的皇帝。 赵构,迫不得已之下当了个南宋皇帝,看那苟且偷生的样子就能够明白他心里究竟有多么没有底气。 朱祁镇,9岁时候登上皇位,还没开始培养就已经当皇帝了,当上皇帝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傀儡。 看看这俩当皇帝当成什么样子,大概也就能够理解皇室教育的重要性了。 而最为经典的莫过于是崇祯皇帝了。 这家伙也是被赶鸭子上架,本来藩王当的好好的,被迫接手了大明这一片破烂的山河。 人励精图治的品质还是有的,但是没能够能力啊,小时候教他的东西太少了,从小掌握的都是藩王那套。 所以最后大明江山崩了。 这三位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了。 所以李世民和朱瞻基也是明白过来,不仅仅储君的教育重要,所有皇子的教育都应该进行统一。 无论是治国,还是弓马骑射,琴棋书画,这都是样样要精通的。 所以为什么说皇帝这差根本就不是给人当的,正常人要在皇室的高压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那还真不太可能。 苦心学习那么多,最后不就等着封王那天去享受了。 要是老大哥倒台了,自己也是学了些本事,能却接手一下江山。 多培养几个,就当是预备方案,总是没错的。 李世民和朱瞻基,在见过赵构和崇祯之后,都是萌生了加强皇子教育的念头,所以不竭余力也要让他们搞好学习。 如果是普通百姓家的儿子,争家产,输了也顶多是丢了脸面、家产、地位。 但是在皇室,如果皇子们有意要争夺皇位,那可是要丢命的。 李世民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皇位得来有多不容易,真正的如履薄冰。 “你们搞这些?” 始皇听着老朱三人的话,顿时也是汗流浃背了。 这三个家伙的儿子们似乎都有点卷啊? 他的儿女们能不能行啊? 好像他们回去之后,多少是有些懈怠的。 当时楚源让他们放假之后,回了大秦,好像做完了寒假作业之后就再也没有做过其他事情了。 就真放假了。 而他始皇总是忙着打仗,好像也没有太监督他们的学习。 “父皇!” 而这个时候,老朱的皇子们也到了。 二十多个,其中还有不少的女儿,一口一个父皇,那叫一个亲切。 老朱也是笑着迎了上去。 而李世民身边,则是只有两个。 但是李世民也不恼,他的两个儿子,都是绝对的人中龙凤,不必去比较数量,他李家,赢的是一个质量。 朱瞻基边上则是来了几个,比起李世民多些,但也是个位数。 园林之中,已经有五十来人了,若是再来几个皇帝的儿女,楚源一个老师根本就不够教了。 “好生热闹啊。” 这个时候,楚源也是感觉到外面来人了,也从房屋中走了出来。 见到楚源,这些皇子们都是连忙鞠躬。 “楚老师!” “楚老师新学期好!” 学生们都十分热情。 楚源也是笑着摸了摸其中一个皇子的脑袋。 “好了,新学期,新气象,大家看起来都很有活力嘛。” “大家假期的时候有没有好好学习啊?” 楚源突然问道。 “回老师,我学了,我还教弟弟妹妹学了!” 朱标声音洪亮道。 朱标现在也是皇子之中的老大哥了。 本来扶苏他们在的时候,朱标还不算老大,现在扶苏他们走了,朱标就成了众皇子中最耀眼的那个了。 “不错不错,值得表扬。” 楚源对朱标也是很满意。 “老师老师,我新学了一首诗……” “老师老师,我新学会了几个字……” 咿呀咿呀的,周围的声音一下就多了起来。 看得出来,这些皇子皇女们都很喜欢楚源,都围着他分享自己假期的时候学的一些新东西。 楚源不由有些头大。 “你们怎么会有这么多儿女啊?” “你们这得是有多少老婆?” 虽然早就知道了,但是楚源一想到,这些学生居然都是来自村长家,感觉还是有些不可思议。 这村长们是不是骗他的? 这些孩子都是他收养的吧? 正常人家哪有这么能生的。 “你还是得向着小朱和老李学习,他们的儿女就很少,你们也要保持,少生优生,懂不。” 楚源这个时候也不免教育道。 这村子里,本来就穷,还生这么多儿女,到时候都养不活了,也不知道他们过得都是怎样的穷苦日子。 听楚源这话,李世民和朱瞻基都傻眼了。 让他们保持住不生儿子? 这怎么行? 不生的话,他们的江山谁来继承? 万一因为儿子少了,剩下来的那个很无能怎么办? 那岂不是只能把江山给一个无能的儿子? 突然,楚源感受了一下周围的气息,眉头却皱了起来。 “不对啊,秦村长,你们村里的学生怎么少了一大半?” “这才十几个人啊,原来不是有二十来个吗?” 楚源突然疑惑地问道。 楚源虽然看不见,但是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周围人的气息,从现在感觉到的来看,气息很明显少了十来道。 始皇这个时候也是面露尴尬。 “楚老师,上次不是和你说了嘛。” “都出去了……” “出去打工了。” 楚源一听,也是不由叹气。 “还真出去打工了啊?” “都怪为师,为师无能,没有教好他们。”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胡亥乱做作业?完了! 楚源在心里默默发誓,他一定要将自己的学生们教出一个人样来。 不仅仅要教会他们知识,更要让他们以后成才。 不过,李世民他们一看,只是感觉始皇的借口实在是太扯淡了。 这话楚老师居然都信了? 真该死啊。 这些皇帝们这么偏楚源,他们就怕被雷劈吗? 要是以后楚老师的眼睛好了,知道了这一切的真相,他们就不怕遭报应? 学生们都到齐了之后,楚源也开口了。 “好了,大家都到了,按照我们之前开学的流程,现在咱们就就要开始检查作业。” “作业都带了吗?” 楚源询问道。 一提到作业的事情,皇子们有的面露期待,有的则是心事重重。 像极了现代的时候一个班级里面,班主任决定要收寒假作业,班上总是有几个家伙的寒假作业是敷衍了事,交作业的时候非常紧张。 “好!” 朱标带了个好头,率先答应道。 他们可都是皇子,若是作业都写不完的话,那还谈什么治国? 就连平时最不认真的李泰,这个时候都已经把作业拿出来了。 不过,因为楚源眼睛的问题,所以学生的寒假作业他是看不见的,只能恶搞安排朱标来进行检查了。 “朱标,你来帮老师把他们的作业检查一下吧。” “为师相信以你的水平,帮老师看看作业应该是轻轻松松的。” 楚源看向了朱标,信任道。 现在扶苏不在,朱标就是这里学习最好,年龄最大的孩子,平时的表现也是非常优秀。 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虽然也不错,但是在这里的年龄不够,威望也不及朱标高。 朱标不仅仅能够让自己的弟弟妹妹对他服气,还能让大秦那边的皇子皇女们对他服气。 严格来说,以朱标这个年龄和学识,以及所掌握的手段,完全已经可以继承老朱的皇位了。 现在朱标要是说要造反,老朱乐得能把两颗大牙给掉下来。 朱标造反,他得亲自给自己这好儿子把龙袍穿上。 不过,朱标的性格还是很温和的,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朱标点点头。 “楚老师,这事情就交给我吧,我一定帮你把这些作业都看好。” 朱标也是自信道。 他第一个检查的人,是朱祁钰。 朱祁钰的天赋是很不错的,但是在大明的皇子之中,他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不过表现出来的才情,却是远超许多皇子。 即便是朱标,对于自己这个后世的儿孙,也是很喜欢。 检查过后,发现朱祁钰的作业相当标准,字迹工整,答案基本可以作为标准答案使用。 要知道,今年的朱祁钰才不过十岁,十岁就能够把这些东西学到这样的地步,可见其天赋异禀,平日里有多刻苦。 朱标点点头,很是满意。 检查过朱祁钰的之后,便是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这些弟弟妹妹。 “祁钰的作业做的很好!” “若是你们连祁钰都比不上的话,回去之后,加罚抄写100篇论语。” 朱标拿起了朱祁钰的作业,作为范文,表扬道。 楚源听着朱标着架势,也很是满意。 不错不错,自己的这个学生,已经有点样子了。 不过这个时候皇帝们都还在聊天。 “其实这没什么问题,虽然我的那些稍微大一点的儿子都已经出去了,但是其他儿子又不是不会做作业。” “不过你们的朕可就不知道了。” 始皇对于自己的子女们那是相当的放心。 话语里,还充满了对其他三个皇帝子女的质疑。 “虽然你们嘴上说他们平日里面都很刻苦,但是谁知道是不是装起来的,万一是表现得好,但是作业没写呢?” 始皇这样猜道。 “怎么可能,始皇,你觉得咱大明的子孙都是这样的没用吗?” 老朱有些生气道。 李世民和朱瞻基也是恼怒。 始皇居然这么瞧不起他们的儿子,不信他们的子女们能够完美的把作业做完。 “哼,那到时候我们就看看,究竟是谁的子女没有把作业完成!” 李世民鼻子里面喷出一股气,倔强道。 这个时候,朱标还在检查。 在检查了自家的弟弟妹妹的作业之后,发现他们完成的都挺不错。 事实上,朱标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查过自己的弟弟妹妹们的作业了,甚至还额外给他们布置了一些。 有他这个老大哥在,老朱家的这些子女,那都是相当努力的在学习。 大哥都这么努力,他们这些当弟弟妹妹的,能不学着点吗? 老朱也是得意地看着始皇。 “看吧,咱大明的儿子,咱的儿子,那是相当的厉害!” 老朱很满意他们的表现。 “不急,这不是还有唐皇家里的没查吗?” 始皇眉毛一挑。 现在朱标仅仅只是把老朱家给查完了,后面的李家、以及始皇的几个儿子都还没有查。 此时,朱标走到了胡亥身边。 胡亥唯唯诺诺的把自己的作业拿了出来。 朱标检查另一遍之后,眼睛都瞪大了。 “这……” “这是什么?” 朱标看着上面潦草的字迹以及不通顺的语言,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够写出来的字。 这还不如朱祁镇呢。 “楚老师,这秦亥的作业,好像全部都是乱做的!” 这个时候,朱标也是直接告状道。 目前为止,胡亥还是第一个享受到这个待遇的皇子。 因为始皇自称秦村长的原因,所以他的子女们这边,基本上全部都统一姓秦了,所以朱标称呼胡亥为秦亥,也并不过分。 “什么?” 始皇这个时候当场就红温了。 他怎么忘了还有胡亥这个逆子! 这打脸来的实在是太快了。 刚刚他还觉得其他王朝的皇子会乱来,结果一转眼,胡亥就给他来了这么一出好戏。 这简直就把他们大秦的脸给丢光了。 “这逆子!” 始皇已经忍不住想要抽死胡亥了。 而这个时候,老朱等人也不是不由发出笑声。 “始皇,怎么回事啊,你的儿子好像有点不中啊。” “是啊,怎么作业乱写啊?” “始皇,你不是说他们都把作业写完了?” “感情写是写完了,但是是乱写的啊?” 李世民也毫不留情道。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大秦的现代教育 始皇的脸都憋红了。 这胡亥,今天真是让他丢大脸。 几个皇帝簇拥着,一起走到了胡亥的作业面前。 此时的始皇,拿着胡亥的那一份作业,面色铁青。 胡亥的作业,简直就是乱七八糟。 字迹凌乱就不说了,那选择题,全部都是ABAB一顿乱选。 而判断题基本上全部都填了对,全是乱蒙的。 “你这个逆子!” 始皇一把抓住了胡亥的头发,直接拽到了身前来。 “你不是跟朕说,已经改过自新了吗?” “怎么结果还是这个鬼样子?” “这么好的纸,给你这种人拿来做暑假作业?” “简直就是浪费!” “为父踹死你!” 始皇对着胡亥就是一顿暴打。 其实也不怪始皇这么生气。 这众目睽睽之下,胡亥的作业乱写一通,而且胡亥还是他们大秦这边年龄最大的,结果就做成这个样子。 胡亥本来差点就差点吧,但是看这个态度,显然就是不知悔改的样子。 始皇为什么没让胡亥去封地? 是因为他在正史之中犯下了那些罪恶吗? 并不是! 而是胡亥从来没有端正过自己的态度,整天除了吃就是睡,没有一点作为一个皇子的觉悟。 他始皇怎么会生出这样没用的儿子? 始皇一边打,一边也是痛心不已。 “哈哈哈哈哈——” 其他皇帝都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始皇刚刚还在说他们的儿子怎样怎样,结果现在呢,他自己的儿子成了什么样子? 还得是他们的儿子好啊。 “你们怎么在笑啊?” 楚源皱起眉头,有些不太理解。 他是知道胡亥的,这家伙好像有点智力问题,平时也不怎么好学,所以楚源对他要求其实并不高。 能把作业写完就不错了,虽然是乱写的。 但是,面对这样的学生,该处理还是要处理。 “好了好了,秦村长,现在不是打孩子的时候,打他是没有用的,现在棍棒教育不管用的。” 楚源还是拦住了始皇。 “对啊,父亲,好痛啊。” 胡亥摸了摸自己浑圆的腿肚子,上面被始皇抽出了几道淤青,他泪眼汪汪,委屈的不行。 “楚老师他就不会打我们。” 他还不忘拍一下楚源的马屁。 他知道,平时始皇最敬重的就是楚源了。 始皇一听这话,却是更生气了。 “他这作业不做,贪玩、丢脸,还死教不改,你看他现在有没有半点悔过之心?” “这不教育能改?” 说着,就是又要动手。 “好了好了,动手就不必了,你去抄写一百遍课文吧。” 楚源挥挥手道。 他知道,要想让胡亥学新的内容,那可能比登天还难了,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让胡亥抄写的话,那他还是能够做到的。 抄写仅仅只是为了找到一些事情做,让胡亥不要总是在课堂上面东想西想。 胡亥听到让他抄一百遍课文,也是如遭雷击。 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要是抄完一百遍,他真的还能活着吗? 这还不如早点被打一顿来的痛快。 “楚老师,不行啊。” 胡亥求饶道。 “你还敢讨价还价?” 始皇怒目圆瞪,看向胡亥这不争气的样子,暴怒无比。 “信不信我又打你又让你抄课文?” 始皇一巴掌又抽到了胡亥脸上。 “错了错了,父亲,我抄,我抄。” 胡亥当场就被打成了静音。 始皇则是怒气冲冲,久久无法平复。 他想不明白,自己英明一世,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 其他的皇帝看到胡亥的糗样,也是偷偷大笑。 胡亥实在是太差了。 “楚老师,都检查完了。” 不多时,朱标向楚源汇报道。 楚源点点头。 “那看来也就只有秦亥没有完成了,大家都做的不错。” 说着,便是带着众人走进了教室里面。 接下来,楚源还要带着大家一起规划一些新学期的任务。 教室还是和上学期一样。 不过因为始皇少了不少的儿子,所以教室里面空旷了许多。 而楚源也说起了自己的教学规划。 “这学期,我们要学的科目,依旧是八门。”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应该没有难度吧?” “啊——” 这个时候,却有学生抱怨不已。 语文还好,至少都是文字,数学也暂时不难,一些算数他们还是能够看懂的。 但是物理和化学那是真的难啊。 他们学的一些新奇的,比如历史、地理、生物这些,都其实还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还能学会。 但是化学、物理这两个科目,实在是太难了。 而数学,学到后面,更不是人学的。 “怎么还要学物理和化学啊?” “好难啊,这根本学不会啊。” “我只想学语文行不行啊老师……” 一时间,教室里抱怨声一堆堆。 皇帝们听到这些皇子们的抱怨,也是怒了。 始皇呵斥道: “这么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把你们难倒了?” “这有什么好抱怨的,难道你们想和胡亥一样?” “那些容易的,有趣的学,那些难的就不学?简直难堪大用!” 李世民也开口教育道: “未来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物理化学数学,都是研究科技必须要学的。” “你们竟然说不学?” “胆子太大了,思想也太落后了。” “现在天下都有无数学生在学这个,你们不学?” 李世民说的当然是大秦现在的教育情况。 自从之前始皇从楚源这里弄回去大量的教材之后,大秦的教育就开始走向了后世的画风。 现在的平民,也拥有了掌握知识的权力。 随着大秦知识分子越来越多,能为朝廷出力的人才便也多了起来。 “我们要追求进步啊孩子们。” 老朱也劝说道。 不过,抱怨的终归只有少部分人。 像朱标、李承乾这些学霸们,他们还是对于学东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几个皇帝对于这些努力学习的皇子,自然也是很欣慰的。 “好了,不多说,接下来我把教材发给大家。” “记得爱护好书本,不要给我在书上乱涂乱画。” 说着,楚源便是安排人发书下去了。 第一千零五十章:我刘备,要自刎归天! 现在楚源是有系统的,系统源源不断的为他提供教材,这些教材基本上是发不完的。 而使唤给他们得到这些教材之后,则是会拿回去进行复印,复印完之后则是印向全国。 这样一来,大秦的百姓们也能够用上楚源的这一套教材。 有了这些教材,大秦的教育自然也就能够跟上了。 不过这也让他们都担忧了起来。 现在楚源在这里,他们当然能够得到不少的教材,要是楚源有一天离开了呢?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的,要是楚源有一天离开的话,那么他们的教育岂不是断层了? 他们甚至不知道后面要学什么内容。 毕竟这些教科书上面的内容,都是研究了几千年才研究出来的,没有楚源进行系统的教学的话,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学习。 不过好在,至少现在楚源还是在这里的。 很快,楚源也把所有科目的书都发完了。 “好了,接下来,就开始我们的开学第一课吧。” 楚源发完书后,站在了讲台上,说道。 “今天第一节课是语文课,现在大家拿出语文书来。” “记得,每一本教材上面,都要写好自己的名字,以免丢失。” 楚源又非常有耐心地指导了一句。 随后,楚源便是上起了这个学期的第一堂课。 课堂上面,除了这些皇子们有在认真听课外,几个皇帝们在门外也是听得津津有味。 楚源上课还是很有意思的,既能够学到一些新的东西,又能够愉悦自己的心情,他们很喜欢听。 此时,三国这边。 三国的时间流速和大秦是不一样的,大秦这里过去一天,三国那边便是过去了一个月。 所以大秦这里仅仅只是几天的时间,此时的三国却已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天下已经四分。 分别是,曹操占据北方之地,势力最大。 刘备占据益州、汉中、荆州之地。 同时,刘备的兵力也不少,完全可以匹敌曹操。 而孙权,则是盘踞江东。 袁绍、吕布、马腾三人则是占据西凉之地。 不过,这其中,曹操和刘备都是雄主,绝不是那种能够偏安一隅的主,他们的野望不允许他们待在自己的地盘不动弹。 若是继续这样下去,天下只会分裂出更多的实力。 所以,二人心中都有一个相同的抱负。 统一天下! 曹操他本身是和袁绍有仇的,袁绍又多次在他攻打刘备的时候对他实行背刺,可以说是可恶至极。 曹操决心要灭了这袁绍。 但是他每次要进攻袁绍的时候,刘备总是会狠插一脚。 对于曹操而言,眼前的局势可以说是相当的艰难,几乎四方形成了一种惊人的平衡,现在谁也不敢招惹谁。 当他去弄刘备的时候,袁绍就要偷袭他,所以曹操决定和孙权联合,一同去搞刘备。 但是孙权这小子,自从上次输给了刘备的大军之后,便是被打怕了。 他早就没有了去对付刘备的胆子。 不过,近些日子,曹操却发现了一件事,让他的心也没有那么急切了。 因为他发现。 中原腹地、肥沃之地基本上都在他的手上。 就连大汉剩下的大部分人口也在自己的手中。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劳动是第一生产力。 而在他的手上,有着大量的劳动力。 只要有人,他就能够源源不断的补充自己的士兵,源源不断的打造出精兵铠甲和武器。 只要他静下心来发育,他的国力只会越来越强大。 到时候,刘备孙权等人的国力,只会和他相差越来越大。 等到他强大起来的时候,他一定要将刘备和那袁绍给灭了。 至于孙权,曹操准备留到最后再动手。 长江天险不是说着玩的,要说进攻的话,东吴莫过于是最难打的一个。 若是贸然惹了东吴,那他曹操就要面对三面环敌的下场。 现在孙权保持中立就挺好的。 他独战刘备和袁绍也不是吃不消。 而且,曹操最大的依仗就是自己的几个儿子。 他儿子都很厉害,而刘备只有一个儿子,刘禅,据说这小子也没什么出息,而孙权的儿子也是没有自己的儿子厉害。 他有曹昂、曹丕、曹植这三人在,即便日后他老去,一统的大业依旧没有完成,自己的儿子们依旧能够继承他伟业继续征战。 只有有子嗣在,哪怕他死了,也不怕。 所以曹操采用了休养生息的战略,时刻保持防御态度。 而刘备和诸葛亮一众。见到曹操是这种态度,十分着急。 曹操要是不进攻的话,那他们可就要进攻了。 若是他们也不进攻的话,到时候曹操的国力越来越强大,届时就不会再是曹操的对手了。 刘备也知道曹操相较于他们而言优势在哪。 人口优势。 即便是自己这边确实地理位置极好,但是哪有怎样? 荆州的百姓本就没有多少,再经过了好几次大战,荆州城内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参军入伍了。 若是再这样发展下去,等曹操起势,刘备将不会再是对手,刘备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刎归天。 因此,刘备和诸葛亮一合计。 “北伐吧!” 历史是有环,再如何,北伐的宿命,依旧要来。 不过此时的北伐,与正史上的北伐已经截然不同了。 他不仅仅手底下那些厉害的角色全部都没死,同时还有袁绍、吕布、马腾这几个盟友。 同时,刘备的手上还有荆州。 只不过…… 令刘备感觉有些麻烦的是东吴。 现在东吴更偏向于中立的态度,但是这个墙头草,基本上就是哪边强帮哪边,所以刘备也并不指望他们。 在刘备以及蜀汉各个大将的眼里,东吴已经是敌人了。 不过,东吴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一群鼠辈罢了,只要多加提防便是。 于是,这一次,刘备安排了徐庶、刘封、孟达一众率领三万人备守荆州。 而他,则是率领十万大军从荆州出发。 诸葛亮、庞统作为军师、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作为大将。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曹操,称魏王! 除此之外,刘备还安排了关平、周仓、廖化、傅士仁、糜芳等人进行跟随。 十万大军,大张旗鼓。 而法正和其他人,则是全部备守着老家。 同时,为了配合刘备的大进攻行动。 袁绍、吕布、马腾这边也是发动了一部分的大军。 两路士兵,刘备的十万大军负责正面和曹操的对战,而袁绍等人则是从曹操的后方开始发兵。 前后夹击,这样一来势必能

相关推荐: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下弦美人(H)   祸国妖姬   缠绵星洲(1v1虐爱)   狂野总统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归宿(H)   阴影帝国   姑母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