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唐,学习先进的知识。” “然后就是军事上的,大唐的版图片,最大的时候,可是比大明还要大,四周的势力,全部都臣服了。” “什么?”听到这话,始皇等人吃惊了。 大明的版图多大啊,大唐的版图竟然比大明的版图还要大,那还得了? 太强大了吧。 而且四周势力都臣服了,世界各国更是不远万里前来学习,这是多么繁荣啊。 崇祯继续说。 “大唐军事上强大到什么程度了,那真是可以让四方都臣服!” “唐军战斗力也极其强悍,兵器也无比先进,尤其是步兵用的唐横刀,陌刀,一刀斩杀,人马俱碎。” “人马俱碎!”众人吃惊了,这怎么可能。 有些锋利的兵器,确实可以砍断人的身躯,但是连马都砍断,怎么可能。 马的骨骼,那都多么坚固啊。 楚源给的兵器已经很先进了,可以做到斩断青铜器。 但是也没有这么厉害啊。 “不会是吹牛吧。”秦子婴不相信了。 “不是吹牛。”楚源却摇摇头。 “唐横刀,陌刀确实又锋利威力又大。” 楚源的脸色很严肃,其实古代有些东西,确实比现代先进。 就比如唐横刀,陌刀,这些兵器现代都还没有仿制出来了,但却又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 “这么厉害。”听到楚源都开口了,在场人都沉默了,看起来大唐是真的强盛。 “不止是兵器。”崇祯继续开口。 “当时大唐一千多万的边疆,但是你知道用了多少人守备吗,只用了六十万人守备。” “唐军的战斗力太强了,几千人就可以砍翻几万人。” “这…”众人真的吃惊到说不出话来了。 始皇也是摇头。 大秦几百万领土,都需要带甲百万守备。 但是大唐一千多万的面积,却只需要一百多万士兵守备。 这也太厉害了吧。 崇祯继续开口。 “当时那些在大唐庇佑下的王国,如果受到欺负了,那只要给大唐求救,大唐一般都会给他们解决问题。” “大唐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是离谱,直接送几千具唐军铠甲过去,给敌军看。” “敌军只要看到了唐军铠甲,就会退兵。” “什么!”听到这话,在场公子都吃惊了。 怎么可能? 送几千铠甲过去就能让敌军退兵? 这怎么可能? 即便是在大秦,送几万具铠甲过去,也不可能让敌军退兵啊。 始皇也摇头:“要是敌军不退兵了?” “不退兵?”崇祯却诧异起来。 “当时谁敢不退兵?” “在盛唐的赫赫军威之下,不退兵的话,那恐怕国王都会被抓到长安城去跳舞。” “什么!” 在场所有公子真的吃惊到爆炸。 这个大唐太厉害了吧,这么强大的军事实力。 给你几千具铠甲,不退兵就把你国王都抓走? 太强了吧。 众公子真的吃惊了。 始皇也好奇起来,他真的想看看,这个强大的大唐的皇帝,到底有多么厉害。 希望能见到吧,毕竟更远时空的大明皇帝他都能见到。 “所以。”崇祯开始做总结了。 “真要说大唐出色的皇帝的话,我觉得有四位。” “四位!”众人真的吃惊了,竟然有四位。 一个朝代,竟然能有四位皇帝。 要知道当初楚源说汉朝的时候,也就汉武帝,汉光武帝,汉宣帝能提提,刘邦都还差了一些。 大汉那么强大,都也只有四个皇帝。 大汉可是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朝代啊。 这大唐真的厉害。 “大唐前面的一个朝代,就是大隋。”崇祯又说起了隋朝。 “不过隋朝的话,寿命很短,真正来说也只有两位皇帝,国寿也就38年。” “哦?”始皇震惊了,没想到竟然还有和自己大秦差不多短命的王朝,就两个皇帝。 始皇开心起来。 “那这两个皇帝,是不是第一个很有能力,第二个和秦二世一样,吃喝玩乐,是个废物皇帝?” 众公子也点头,应该是这个结果,毕竟大秦就是这么灭亡的。 “额…”崇祯摇头。 “不好意思,大隋第一个皇帝能力确实很强。” “但是第二个皇帝能力也很强。” 第一百二十三章:失去民心的大隋,土崩瓦解 “大隋虽然是短命王朝,但是两位皇帝的能力可不弱。”崇祯认真说道。 “特别是大隋最后的一个皇帝,和秦二世比,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这么厉害?”始皇等人都震惊了。 这可能吗? 始皇真的被啪啪打脸了。 他以为大隋是虎父犬子,但是没想到大隋是虎父虎子啊。 楚源却不说话,隋朝最后一个皇帝,那可比秦二世厉害多了。 秦二世可不配跟他碰瓷啊。 “那大隋是怎么灭亡的?”不过这一下,始皇却好奇了起来。 大隋这么厉害,怎么就灭亡了了。 “对啊,皇帝这么厉害还灭亡了,应该不可能啊。” “不会是假厉害吧。” 一些公子也不相信。 “额,这个问题。” 崇祯却疑惑了,不是说千古一帝的吗,要展开讲一下隋炀帝吗? “说一下也没有关系的。”楚源对着崇祯,开口说道。 “好。”听到楚源的话,那崇祯也就不客气了。 “这个皇帝,就是后世很争论的一个皇帝,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众公子一听,吃惊起来。 为什么叫做隋炀帝? 这个炀字,好像不好啊。 大秦也有秦惠文王,秦武王。 这些惠文,武,都是为了表示他当政时的功绩。 但是这些字都挺不错的。 可是这个炀字,好像真的不好啊。 在古代,这个字就是不好的意思。 可是这个隋炀帝,用这么不好的字,他又怎么比秦二世还要厉害的了? 众人不明白了。 “隋炀帝这个庙号,其实也是后面的人,给他评价的。” “有一点点抹黑的意味,但也不是完全抹黑。” “隋炀帝是个很有争议的皇帝,有功有过,至于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这个都不好说。”崇祯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 楚源也点点头,崇祯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很符合现代人对隋炀帝的评价。 但是楚源却很好奇,既然有老朱这样的人物,怎么这个村子完全不懂历史。 真的奇怪。 “那老朱,这个隋炀帝到底做了什么事,让大家都这样想?” “他做了很多事情。”崇祯对着众人,详细道来。 “隋炀帝的功绩,很多。” “平定南陈,一统天下,结束了长达四百年的乱世。” “哦?”始皇吃惊了。 一统天下,结束乱世。 这隋炀帝的第一个功绩,怎么和自己这么像啊。 始皇好奇起来,这隋炀帝还有什么功绩了。 “第二个,开凿世界第一长的大运河,连通大隋重要流域,方便交通。” “这么厉害?”始皇又吃惊了。 他也开凿过灵渠,但是既然说隋炀帝的大运河是世界第一长的,那肯定就比自己开凿的大运河长了。 这个隋炀帝,还真是有本事啊。 “好厉害。”其他公子却是吃惊在别的地方。 始皇准备建立长城,楚源也说,后面始皇会建立。 而隋炀帝却挖掘大运河,这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始皇是千古一帝,单看这些,隋炀帝做的事情,好像也不错。 军事上,经济上,都还不错。 “第三条就是开疆拓土五万里,东征西讨,令四方臣服。”崇祯又说了一条。 “哦?”众人又震惊了,那这点也厉害啊。 始皇在统一了六国,振奋了大秦经济之后,也是对外扩张的。 这是一个有雄心的皇帝啊。 始皇也点头,果然和楚源说的一样。 华夏的皇帝,只要是雄主,就会对外扩张,扩张到认知世界中的势力,全部臣服了,他才会罢休。 这个隋炀帝,不错。 “隋炀帝在对外交流之上也不错,学习了很多外邦的知识,促进了华夏的发展。” “这个也不错。”始皇点头。 “确实不错。” 其他公子也点头。 “听说那建奴,就是不对外开放,结果落后了,所以还是得学习,集百家之长。” “可是。” 众人好奇了。 那隋炀帝这么厉害,怎么还有过了? 他这些功劳太大了,他到底做了什么,能掩盖得了这些过了? 始皇更好奇,这隋炀帝的功绩,简直就是他的中配版,确实厉害。 可是他到底做了什么,世人对他的恶意这么大。 “那我现在就来说说,隋炀帝的过。”崇祯开口了。 “隋炀帝的过,有很多。” “第一点,开凿大运河,造船,调动的人力太多,已然高达两百万,因此导致田地荒芜,生产衰败。” “嗯?”众人一听皱眉了。 在古代,可是农耕社会,田地是国家之本。 隋炀帝修大运河是好事,但是为了修大运河,竟然置农业于不顾,有点本末倒置了。 始皇也沉思,其实这大运河工期太难的话,也不用在他当政时,就一定要修完。 留给下一任皇帝也可以。 但是隋炀帝非要修,这就有点,急功心切的意味了。 也难怪,天下人都开始反对他了。 “然后就是,连年对外扩张战争,导致国家动荡,百姓流离失所。” “这两点导致了百姓的不满,很多百姓生活真的过不下去了,所以就造反了。” 崇祯话讲完。 但是他和始皇,却都陷入了沉思。 扩张战争,打得四周蛮族都臣服,这样确实是好事。 我华夏要安稳,四周人必须就要臣服。 但是,如果因为这样,伤及了百姓的利益,让百姓劳命伤财,生活都过不下去了。 那可就真的不行了。 始皇更是严肃,始皇现在在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他现在又长寿了。 日后更是想发动更多的战争。 那他可一定要注意好了,要是真的让百姓过不好了,恐怕大秦就比较危险了。 这次大秦军,一次就出动八十万人,确实有点过头了。 不过幸好有楚源给的土豆。 崇祯想得则更多,大隋那么强大,隋炀帝肯定要比自己厉害。 但是隋朝却灭亡了,归根到底还是失去了民心。 失去民心,太可怕了啊。 一个这么强大的王朝,都土崩瓦解了。 崇祯害怕了,他大明现在也已经丢了民心。 他大明能否力挽狂澜,不土崩瓦解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他是阴暗下的一道光 看来只能以后多问问楚老师了。 “那隋炀帝还有没有别的,不好的地方了。”众人又发问。 “当然有。”崇祯继续说道。 “这个隋炀帝,虽然功绩很多,但是品德可不是很好,贪图美色,不少他父亲的妃子,都被霸占了了。” “什么!”听到这话,在场公子脸色都绿了。 霸占自己父亲的妃子,和自己父亲共用一个妃子。 这…… 他们的脸,真的是难看到不行。 “都想什么了。”始皇却突然狠狠瞪了他们一眼。 这帮儿子,搞什么名堂了。 “没,没。”众公子听到始皇生气,急忙不说话了。 始皇对隋炀帝,也是很无语。 你都是皇帝了,还惦记自己父亲的妃子,这也太离谱了吧。 “然后就是用了一些奸臣,杀了一些忠臣。”崇祯开口说道。 不过,在这一点上,众人都沉默了。 古往今来,皇帝杀忠臣,用奸臣的事情,其实不少。 毕竟不是每一个皇帝,都能分辨忠奸的。 哪怕是始皇,不也重用了赵高,徐福吗。 “这个隋炀帝,确实是有争议的皇帝啊。”始皇点点头。 一方面挖掘大运河,促进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因为这个,劳民伤财。 一方面开疆拓土,扩张华夏领土,另外一方面又让国家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 “虽然灭国了,但是秦二世真的和隋炀帝比不了的。”始皇下了一个总结。 他真的有点愤怒了。 都是末代君主。 隋炀帝开疆拓土,发展经济。 崇祯励精图治,勤政治国。 秦二世了,就知道吃喝玩乐了。 始皇真的要气到不行了,自己这个儿子太废物了。 “所以,我认为大隋的话,有这两位皇帝,可以入选的。”崇祯也做了一个总结。 “确实。”其他公子一听,也没有多余反驳。 崇祯说的确实是有道理的。 “继续说以前的朝代吧。”楚源开口说道。 “好。”崇祯也开口了。 “再往前就是南北朝乱世,不过这个真没有什么说的,也没有出什么统一天下的大英雄。” “如果真要说一下的话,那就只有冉闵大帝了。” “冉闵大帝?”众人一听,皱眉了。 这个人是谁,怎么崇祯都说他是大帝。 难道做了什么不得了的功绩吗。 “冉闵让我来说说吧。”但这时,楚源却上了讲台。 关于冉闵,其实很难讲,后世对他的评价,分歧太多了。 所以楚源打算自己来讲。 “好。”听到楚源要讲,在场的公子都认真的听了起来,始皇脸色也更严肃了。 楚源的话语如同天籁,他们一个字都不想要错过。 “冉闵是一个上不了历史书的人物。” 楚源直接对冉闵,做了一个综合的评价。 “哦?”听到这话,众人吃惊了,为什么冉闵上不了历史书啊。 楚源娓娓道来。 当年八王之乱之后,中原动荡不堪,然后就是游牧民族入侵。 这些游牧民族,早就觊觎中原了,所以等到中原内乱的时候,就直接进攻。 这段历史,是华夏最不愿意提起的一件事,也是华夏人最黑暗的一个时期。 当时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对中原进行了长达百年的统治。 这百年统治,他们残暴无比,掠夺中原财宝,掳掠中原人女子,把中原人当牛马一样宰割。 甚至还把汉人当军粮。 老人,孩童,没有他们不吃的。 女人则是晚上玩弄,白天当军粮。 吃不完的就杀了玩。 当时中原百姓几千万人口,直接锐减到了几百万。 那是中原百姓最危难的时刻。 “什么!” “游牧民族,好大胆的人!” 听到这话,始皇和在场所有公子全部恼怒。 他们真的气得快要爆炸了。 大秦人也是中原人 这帮游牧民族,竟然这样对待汉人? 太大胆了! 把中原人当食物,滥杀无辜? 中原几千万人口,杀得只剩下几百万? 要知道,大秦也就两千七百多万人口,也就是说,假如是大秦在那个时期,大秦就剩下十分之一多一点的人口。 “这帮人,一定都要死!” 始皇狠狠的拍着墙壁。 看起来,这次不仅要消灭匈奴,还得一次性把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全部给收拾了。 等回去,就发布这个命令。 他们杀我中原人,把我们当粮食? 我秦军大军在草原上,也是乱杀一通,一个不留! “那,当时中原人又是怎么度过这个劫难的?”扶苏更担心中原人的安危。 扶苏虽然有点儒雅,但是他人还是很善良的,率先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中原人就剩那么点人,还那么弱,他们是怎么战胜胡人的?” “对啊。”其他公子也反应了过来。 “游牧民族本身战斗力又强,现在又把中原人只杀得那么点,那他们怎么胜利的?” “你们觉得了?”楚源看着众公子发问。 最好的老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而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要以学生为主体。 “是靠那个冉闵吗?”秦子婴思考了一下,得出了自己的想法。 “没错。”楚源直接点头。 “秦婴真棒,好好听课。” 做老师还得学会鼓励学生。 “多谢楚老师。”秦子婴听到楚源夸自己,脸立马就喜悦起来。 也更加认真听课了。 “当时中原人能够再次复兴,就是依靠冉闵。”楚源开口说道。 “冉闵称帝之后,直接颁布了命令,中原人每杀一个北方人,就能得到奖励。” “因此,当时的中原人纷纷团结起来斩杀游牧民族,一时间在中原的游牧民族,被杀无数。” “后面游牧民族也进行了反抗,但是团结起来,又怀着深仇大恨的中原人太恐怖了,游牧民族被杀无数。” “逃回原来居住地方的游牧民族,不过也就十之二三。” “厉害!”始皇和在场公子都吃惊起来。 还是这个冉闵厉害,只是一纸命令,就能让这个大乱解决。 这个冉闵厉害! 重新让我中原强盛,扬我华夏神威! 厉害,厉害啊! 第一百二十五章:最浪漫的,三国时代 楚源说完了,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其实因为一些事情,所以冉闵是上不了历史书的。 而且,不止是冉闵,还有一些人物,都上不了历史书。 但是他们的事迹,应该永远记住的。 “我们会记住的。” 始皇开口,他不仅要记住,他还要让大军,把匈奴人,还有匈奴周边的游牧民族,全部剿灭, “你继续说吧。”楚源说的差不多了,就让崇祯讲。 “好。”崇祯又继续说了。 “南北朝之前,就是西晋时期了。” “不过…”崇祯讲起西晋,就直接摇头。 “西晋这个朝代,真的算了吧,也是大一统王朝,但是真的不行,除了开国皇帝,其他皇帝都和废物一样。” 崇祯想起那个皇帝说,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了。 他就觉得很悲哀,怎么会有皇帝,比秦二世还要蠢了。 不过这话,崇祯给始皇留了面子,没有说出来。 “然后在东晋之前,就是三国时期了。” “三国?”众公子,还有始皇都好奇起来。 三国好像是上一次,楚源要说的,结果没说完,就发生了很多事情。 然后就成了遗憾。 今天是要说三国了吗? 他们认真起来。 “要说三国,就离不开两个人物,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刘备。”崇祯开口。 “三国,就是魏蜀吴三国,曹操是魏国的奠基者,刘备则是蜀国的开国皇帝。” “嗯?”听到这话,在场公子都皱眉起来了。 “三国,怎么听起来像是一个乱世啊。” “天下三分了吗?” “但之前楚源老师明明说过,三国是一个不错的时代啊。” 众公子分不清真假了,不知道姓谁的。 “哈哈哈哈。”崇祯却笑了起来。 “楚老师说的没有错,三国确实是一个乱世,但是也不影响,三国是一个璀璨的时代。” “三国时期,将星璀璨,智囊之士更是遍地。” “如果大明末年能有那些乱世豪杰,那一定能够力挽狂澜的。” 崇祯眼中也都是对三国时期的狂热。 鞠躬尽瘁的老臣,虽死却名垂千年。 傲视群雄的武圣,义之所从,至死不渝。 仁义无双的皇帝,不为红颜,只为兄弟。 奸诈狡猾的枭雄,却因有他,北境太平。 “这么厉害的吗?”众公子都吃惊起来,那他们得好好听听,这些人是谁。 “那快说说,三国时期的故事,说说那些人物。” “好。”崇祯开口。 “三国时期,出了一个曹操,本是太监之后,但是却是乱世枭雄。” “趁着天下大乱,控制了汉朝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统兵数十万,统一北方,却终其一生未称帝。” “哦?”听到了崇祯的简介,众公子都好奇起来。 “已经统一了北方,但是却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那他是什么意思?” “按道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他也不算忠臣了啊。” “大概是为了名吧。”崇祯开口了,曹操已经是魏王,列土封疆了。 而且实际上,汉献帝已经成为了傀儡皇帝了,曹操想称帝随时。 但是,可能曹操还是为了留个名,不想落得个篡位的坏名声吧。 “我倒不好奇这个。”始皇开口了。 他不管曹操怎么想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肯定就已经不臣了,再怎么洗也是洗不掉的。 他比较好奇的是另外一个事。 “那曹操对待游牧民族是怎么样的,是软弱的和亲,还是被游牧民族暴打?” “呵…”崇祯一听却笑了。 始皇这是真的太恨游牧民族了,生怕曹操统一北方,直接面对游牧民族。 然后又软弱,怕百姓受欺负,所以才关心的问。 “这您就不用担心了。”崇祯笑了起来。 “曹操很强,曹操手下的军队也很强,曹操,乃至曹操死后,魏国的敌人都只有蜀和吴两国。” “至于那些游牧民族,在三国的铁蹄之下,根本就是被乱杀。” “蜀国征服了南蛮。” “吴国征服了山越,还拿他们的人做兵源。” “魏国也很厉害,破了鲜卑,杀了匈奴单于。” “这…” 太厉害了吧。 在场公子们都真的吃惊了。 三国时期有外族,但是这些外族,感觉就是被魏蜀吴三国杀着玩。 三国,永远只是魏蜀吴的斗争。 楚源也在点头。 这个老朱点评的,确实还不错,三国嘛,就是魏蜀吴三国的斗争。 其他的游牧民族,也都被魏蜀吴三国当副本,给刷经验了。 “好。”始皇一听,认真点头。 他原来还怕曹操软弱,给人家游牧民族欺负了,没想到这么厉害。 反而欺负人家游牧民族。 一个太监之后,却如此雄壮,真的很厉害。 “不过这曹操,也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崇祯又继续开口。 “首先就是这曹操,屠过城池。” “然后就是曹操世受汉禄,却挟天子以令诸侯。” “然后就是曹操为了凑齐军费,开设摸金校尉,让人去盗墓。” “这…”听到这话,在场公子都皱眉起来。 始皇也皱眉起来。 这曹操确实厉害,可是这屠城却做的太残忍,恶毒了。 至于这盗墓,在古代那可是要斩首的。 曹操身为一方势力首领,竟然盗墓,做的太不道德了。 虽然曹操确实有能力,但是始皇也不觉得他好了。 “那蜀国和吴国的皇帝了?”始皇发问。 “这两个皇帝,也是和曹操一样的皇帝吗?” “先说说吴国皇帝孙权吧。”崇祯说起了孙权。 “孙权二十多岁的时候,就统领江东,几万兵马,和各方老军阀作战。” “在孙权的统治之下,也有四大都督,江东十二虎臣,等无数人才。” “连曹操都夸,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么年轻,就统领天下?”始皇好奇起孙权来。 始皇也是年轻的时候,就统帅大秦,和其他国家作战。 男人嘛,有些事情年轻的时候不做,一辈子都是遗憾。 作为贵族,年轻的时候不统御万军,同样会成为遗憾。 第一百二十六章:独一无二的皇帝,刘备 “可惜啊。”但是崇祯却叹了一口气。 “孙权虽然年轻的时候统领万军,并且依靠年轻,成功熬死了自己最大的敌人,曹操,刘备。” “可是到了晚年,却废物了起来。” “哦?” 众人一听,皱眉起来,为什么到了晚年,又废物了起来啊? 三分天下,两方的老大都已经死了,那按照道理,这天下就应该是他孙权来坐啊。 而且他孙权年轻的时候,那么厉害,怎么老了,反倒没有作为了? “这个,史书记载也不是很完整。”崇祯皱眉。 “总之就是孙权在刘备,曹操之后就不行了。” 楚源也没有过多解释,三国时期离现代毕竟太久了。 如果真要解释,那就应该把孙权找来好好问问。 不过,其实也还有一种说法。 虽然曹操和刘备灭亡了。 但是蜀国和魏国当时,依旧将星璀璨,吴国想对付他们,没有那么容易。 三国时期,不是因为一两个人的离去,天下就会倾倒向一方的。 “可是。”这个时候,始皇皱眉了。 “我感觉,这三国时期,其实好像也没有什么好特殊的啊。” “曹操这样的奸雄,在南北朝,在五代十国也有啊。” “孙权这样的,不就是比隋炀帝杨广稍微强一点的皇帝吗。” “怎么又能说,三国时期是一个浪漫的时代了。” 始皇真的有点不理解了。 “对啊,这不就是一个乱世吗?”在场的公子们,也都不理解了。 “让我来解释吧。”楚源开口了。 众人也认真了起来,开始听楚源的解释。 “三国时期是乱世,确确实实的乱世,本来他们和南北乱世,五代十六国乱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可是因为三国中,出了一个蜀国,所以让三国变得不一样了。” “不过。”楚源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了。 “我还是不能称呼他为蜀国,叫应该叫蜀汉,更为合适。” “蜀汉的开国皇帝,就是刘备!” “刘备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后代。” “哦?”听到这话,在场公子都皱眉起来,有些公子更是不屑。 “刘备是皇族后裔啊,那有什么意思?” “那他建立国家也太简单了吧。” “曹操是太监后代,孙权则那么年轻就接过担子,这刘备是皇族后代,和他们的难度根本无法比啊。” 就连始皇也皱眉了,刘备是皇族后裔,却和人家三分天下。 起点这么高,感觉不太行啊。 “呵呵…”可是楚源一听,直接笑了。 “刘备起点高?你们还是不了解刘备啊。” “刘备是皇族后裔,这个都还有待考证。” “但是刘备起点低,那是真正的。” “他自己二十八岁的时候,还在编织草鞋,凉席。” “家里也是没有多少钱。” 织席贩履? 众人震惊了,这是皇族后裔? 怎么感觉连个普通士族都不如啊。 “不过,刘备也有能用的底牌,就是一身武艺还算不错,还有一身仁义的名声,所以招募到了关羽和张飞,这两员猛将。” “然后和他们结拜为了兄弟。” “对。”崇祯也多了一句嘴。 “他们三人在桃园拜的关公。” “哦,原来大秦之后,结拜是要拜关公啊。”众人明白了。 “不过这关公姓关,关羽也姓关,关公是关羽的祖先吗?那他们拜,好像也有道理。” 始皇也明白了,看起来这个关公,肯定是个不错的神。 “额…”楚源却无语了。 让关羽拜自己? 这老朱也是敢说,你们也是敢信? 没文化真可怕啊。 崇祯却一直憋住笑,不忍说出真相。 关羽拜关公,有意思,真有意思。 “刘备收服了关羽,张飞,有了猛将。” “同时,他的老师是当时的名士卢植,然后还有好友公孙瓒,也是一方诸侯。” “再加上后面见到谁,就报自己的名号,汉皇后裔刘备,还有一身仁义。” “所以刘备也曾经一度,有过自己的势力。” “额?” 可是在场人一听,怎么感觉这刘备行走天下有点水分啊。 人家曹操,孙权,都是靠钱粮,银子。 你这刘备,怎么靠仁义,还有皇室后裔这个名号? 这不妥妥的是诈骗吗? 这刘备是三国时期最大的骗子? “错!”楚源直接否定。 “刘备真的就是靠骗,然后就能骗得这么多人忠心他吗?” “难道他身边的人,那么多厉害的人才,都是傻子,看不出来?” 三国时期,就是因为有了刘备这样的人,才和其他乱世不一样啊。 “我来说一个事。”楚源开口。 “当时,因为东吴,关羽和张飞,都死了,那是刘备的结义兄弟。” “但是北方的曹操还是虎视眈眈,如果刘备和东吴动手,那曹操就会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是你们,碰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你们又猜刘备是怎么样做的。” 听到这话,在场公子都沉默了。 公子高开口:“刘备肯定是兴兵伐吴了……不对,肯定不可能,刘备什么都没做?” “我觉得刘备这么仁义,肯定是放下了仇恨,避免吴蜀两国生灵涂炭,然后什么都没做。”扶苏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哦,这是你们的想法吗?” “秦子婴你呢” 楚源听到这话,没有点评,而是看向了平常很聪明的秦子婴。 “我的话…”秦子婴思索了很久,然后也得出了答案。 “我觉得刘备肯定是继续和东吴合作,他要是打东吴,就太不像一个皇帝,像一个政治家了。” “秦村长,你了。”楚源没有对他们的答案进行点评,问向了秦始皇。 始皇的脸,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一边是大义,一边是国家,始皇真的不好选择。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记恨东吴一辈子,但是要兴兵伐吴,那还是得考虑一下。” 为了兄弟,而不顾国家安危,始皇真的有点犹豫了。 “果然。”楚源摇摇头。 “这就是刘备和历史上,所有皇帝都不一样的地方吧。” “刘备,率领大军,兴兵伐吴了。”楚源说出了答案。 第一百二十七章:始皇不能理解的皇帝 “什么,这绝对不可能啊!”众人都吃惊了,疯狂摇头。 这怎么可能了? 刘备可是皇帝,他怎么可能为了自己的兄弟,弃国家于不顾,去发动战争了。 而且还是异姓兄弟。 他们不相信。 这完全不是政治家所为,这简直就是草莽。 “你们不懂啊。”楚源却摇头。 “你们说的异姓兄弟,那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也要见面的兄弟。” “你们说的皇帝,那是弃妻子于不顾,也要兄弟的男人。” 可能这也就是很多现代人,不能理解刘备的地方。 很多现代人,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都用这种想法,来揣测刘备。 说什么刘备这样,其实是假仁假义,还各种分析。 说刘备是伪君子。 可是,他们说的伪君子刘备,那可是汉昭烈帝。 有多少皇帝,能当得起昭烈二字。 今人喜欢标新立异,所以从刘备不多的坏事中,无限放大,来彰显自己的睿智,和别人的不一样。 其实这都是过度解读。 而在古代中,做了很多错事的曹操,却被今人视为偶像,视为英雄。 还说要做曹操,不做刘备。 这是楚源无法理解的。 今人重利,故尊曹贬刘。 古人重义,故尊刘贬曹。 不过,楚源也没有多说,因为很多道理,其实说出来,也还是会有很多人不理解。 这个世界,应该要多一些聪明人。 仁义的聪明人,才好。 “而且,刘备身上还有一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楚源开口。 “哦?”众人好奇起来,什么品质? 崇祯也很好奇,是什么品质了? “那就是坚持不懈的品质。”楚源开口。 “刘备在北方的时候,被曹操击败,被吕布击败,各种击败,一路逃到了南方。” “他二十八岁出山,却到了快五十岁,都还没有自己的地盘。” “而且刘备的实力很小,不像曹操,孙权他们,输了一次就能很快恢复,刘备输了一次,就要很久才能恢复。” “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最后得到了诸葛亮,终于走向了三分天下。” “败了二十年?”众公子都吃惊了。 他们很多人,都连二十岁都没有,但是刘备却败了二十多年。 这也太有毅力了吧。 崇祯更是被震撼了,对啊,他老是想着守这天下有多么困难做什么? 他能比得了刘备? 他好歹坐拥天下,就算这天下再怎么烂,那他也是明面上,实力最大的人。 可是这刘备了,开局难度那么高,却赢得了天下? 靠的就是坚持不懈啊。 他崇祯还想放弃,真是可耻! 始皇也点头,这个刘备,确实很有毅力。 出身这么低,却能有这么大的成就。 “不过,这诸葛亮是谁?”众人好奇了。 “为什么说刘备得到了诸葛亮,就翻盘了,这诸葛亮很厉害吗?” “诸葛亮肯定厉害。”崇祯开口说道。 “诸葛亮,可是千百年来,无数豪杰都敬佩的人物,在后世也有无数人敬仰。” “更是大智囊,大忠臣。” “哦?” 众人好奇了,他们想知道知道,这诸葛亮的事迹,到底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楚源开口解释。 “诸葛亮才华无双,在东汉末年那绝对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但是一开始,却是谁也不想投靠,只想在南阳,躬耕自己的地。” “直到刘备三顾茅庐,然后把诸葛亮给请出了山。” 众人明白了,这个诸葛亮是个智囊,类似刘邦的张良。 不过他们很惊奇,这个刘备确实厉害,竟然三顾茅庐,才把诸葛亮给请出来。 那真是用了心了,要是一般的军阀,谁会主动去请诸葛亮? 直接一封书信,或者让士兵把诸葛亮架来就行了。 就算亲自来请诸葛亮,那也顶多请一次,怎么会请三次了? 可见刘备人是真的还行。 “得了诸葛亮之后,刚刚开始打了几场仗,但是曹操大军来了,所以刘备又开始了逃亡之路。” 关于这里,其实楚源有几句想吐槽的。 很多人都说,刘备在得到徐庶时,打败曹仁,势力风生水起。 然后得到了诸葛亮之后,却是一败涂地,被曹操打得到处跑。 然后就得出,诸葛亮其实没什么用,还没有徐庶厉害。 但其实,刘备在得到徐庶时,和刘备在得到诸葛亮时,面对曹操的攻击是不一样的情况。 徐庶在的时候,是曹仁率领大军到来。 而诸葛亮在的时候,是曹操倾巢而出,不仅要灭了刘备,还顺便要拿下荆州。 这两种情况能一样吗? 就算要比较,也要同样的情况啊。 不一样的情况,那是对诸葛亮的不公平。 可以说,如果是徐庶碰到这样的情况,处理起来,未必有诸葛亮好。 楚源继续开口。 “之后就是孙刘联合,然后一块击败了曹操。” “然后,就是刘备崛起之时了,刘备听从诸葛亮的意见,向孙权借荆州以做立足之地,然后就有借无还。” “哦?”众人好奇起来。 这看起来老实的刘备,怎么也这么奸诈起来了啊。 还是说,因为诸葛亮变得奸诈起来了。 借了孙权这么大的地盘,不还? “然后,刘备又收服了谋士庞统,法正,马良,还有将领马超,黄忠,魏延。” “更是打下了益州,汉中等地。” “这是刘备集团,最鼎盛的时刻,势力其实要比孙权强大的。” “甚至和曹操,都能掰一下手腕,将曹操挤出了汉中。” “厉害!” 众人欣慰,这刘备终于站起来了,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啊。 “可惜啊。”楚源又叹了一口气。 “刘备镇守荆州的大将关羽,也就是刘备的弟弟,被东吴人杀了。” “
相关推荐:
《腹黑哥哥。霸道爱》
人妻卖春物语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御用兵王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小怂包重生记(1v2)
角色扮演家(高H)
媚姑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姑母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