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半步,誓死也要保护蒙恬。 可匈奴人的羽箭太多了! “啊!啊!”随着两声惨叫,蒙恬还是中箭了! 胸口中了匈奴人两支羽箭,就从马上落下来。 “不好,大将军中箭了!”秦军骑兵全部慌张大喊! “大将军中箭了!” “大将军死了!” “快撤退!” 在慌乱中,秦军骑兵逃跑的速度更快了,他们将蒙恬的尸体搬到马上,然后就逃跑了。 为了跑的更快,将旗帜,兵器,甚至连干粮都丢了。 六万秦军骑兵,要逃跑的话,还是很猛烈的,竟然撞开了匈奴东西两侧十二万大军的合围。 朝着长城一带,逃跑过去。 “胜利了!” “哈哈哈哈!” 头曼大军在猖狂的大笑声中,已经占领了秦军刚刚占领的山头。 他们疯狂大叫,得意万分。 “打败秦军了!” “我们草原勇士是无敌的!” “草原万岁,大单于万岁!” 头曼站在山头上,看着漫山遍野的秦军兵器,粮食,旗帜,尸体,笑了起来。 床弩,粮食都丢了。 看起来秦军是真的败了。 头曼十分得意。 本来秦军是要在这里伏击他们的,但是没想到被头曼识破了计策,然后把他们反伏击了。 “秦军打仗,不过如此啊!” “伤亡情况如何!”头曼又对着手下开口。 “报告大单于。”手下汇报。 “我军伤亡一千三百多人,秦军阵亡三百多人,还有一些尸体被秦军带走了,估计秦军全部伤亡,在五百人左右。” “不错。” 头曼大军毕竟是进攻方,大秦军是防守方,头曼军队阵亡多点很正常。 而且两军并没有直接接触,都是射箭,所以秦军死的少,也正常。 但是,蒙恬死了! 头曼和所有的匈奴人,可是亲眼见到蒙恬被匈奴骑兵从马上射下。 还亲耳听到,大秦士兵叫喊,蒙恬死了! 蒙恬是谁? 那可是大秦的战神,大秦的神话! 多次击败匈奴,把匈奴人打得稀里哗啦! 直到现在,头曼都不相信,他们战胜蒙恬,并且射杀蒙恬! 但眼前的事实,让他不得不信。 蒙恬就是死了! “草原的勇士们!”头曼高举弯刀,对着所有人大喊。 “看看眼前的草原,秦军的旗帜,粮食,兵器,尸体,这说明什么,我们打赢了!” “而且我们还射杀了蒙恬!” “都说蒙恬强大,不可撼动,是神话!也只有我头曼可以撼动!” 头曼都的声音又大了几分,伴随着风声,呼啸撕裂在整个草原之上,让二十万大军都听得一清二楚。 “从此天下,我就是神话!” 所有匈奴士兵,也被这场胜利,激发了斗志,疯狂大喊。 “从此天下,大单于就是神话!” “从此天下,大单于就是神话!” “从此天下,大单于就是神话!” “哈哈哈哈!” 头曼此时,意气风发,斗志高昂到了极点,直接策马扬鞭。 “全军,进攻长城!” “冲入中原,斩杀始皇,夺取天下!” “匈奴入长城,如虎狼入羊群!” 随后,匈奴二十万骑兵大军,开始向长城进军。 马踏联营,尘烟滚滚,掀起一股微风。 微风却慢慢吹过,吹过那些躺在地上,穿着秦军盔甲的士兵,露出了他们原本的面容。 漠北人面容。 草原上。 “驾!” 六万秦军败兵正不断奔驰。 但奇怪的是,他们根本没有打了败仗的模样,和刚刚面对匈奴大军,狼狈逃跑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此刻他们队形严整,杀气腾腾,完全不像一支败军之师。 “蒙恬将军!” 一名身穿大将军盔甲,骑着大将军战马的士兵,来到了一名士兵打扮的男子面前。 “大将军,我来换衣服了。” “好。”这名士兵答应一声,然后露出了他的脸,竟然是蒙恬! “好!”这名身穿大将军盔甲的将军,也答应一声。 但他却是一个普通骑兵! 第六十八章:仙师,求求你救救大明! “大将军,您这一手可真是绝啊!”那名士兵一边脱身上盔甲,一边夸。 这个士兵身上,外面穿的盔甲是普通的青铜盔甲,里面却有一层猪肉。 在里面还有一层由纯钢制造的软甲。 匈奴人的弓箭,射穿了青铜盔甲,射在了猪肉上,但却没有射穿那层纯钢盔甲。 这是按照楚源给的那张图纸,用现代工艺打造的纯钢盔甲。 而且距离那么远,可不是匈奴人的弓箭可以射穿的。 但为了保护蒙恬的安全,蒙恬还是和士兵换了盔甲。 “这就叫兵者诡道也。”蒙恬很淡定。 其实想到这个方法,也是在楚源课上学到的。 没有楚源蒙恬也能胜利,但是绝对不会这样巧妙。 楚源的思维,太活跃了。 做人不仅舌头要灵活,思维也要灵活。 打仗就更要这样了。 这次蒙恬作战,计谋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当时保护假蒙恬的士兵,身上穿的都是外面青铜盔甲,中间猪肉,里面纯钢盔甲。 匈奴弓箭也只是射在了猪肉上面。 秦军打败仗也装得很彻底,不止丢了旗帜,和兵器,连粮食都丢了。 不过兵器丢的都是青铜器,铁制兵器还没有到暴露的时候,这可是秦军的底牌。 还有一个就是战场上的那些秦军士兵尸体。 其实上次蒙恬救下项羽时,伏击了三万匈奴兵,但却没有杀光他们,而是抓了不少俘虏。 蒙恬原本以为用不上,没想到这次正好用上了。 蒙恬将他们易服换发,换成中原人头发,穿上中原人衣服,装备上秦军盔甲,然后用弓箭射杀,丢弃在草原上。 毕竟不死一些人,匈奴人是不会相信的。 但实际上,秦军这次也阵亡了两百多士兵。 打仗难免有死伤,即便有现代技术打造的纯钢盔甲,还有盾牌,但是颈部以上还是很难防守。 不过秦军却没有把一个兄弟的尸体留下,全部都带走了。 在草原上喂鹰的,只配是那些匈奴人! “好了!” 蒙恬换好衣服,也准备开始下一步计划了。 “大军听令!” “小股小股散开,随本将绕到匈奴人后方,和其他大军一起夹击匈奴人!” “留五千人,往长城关口撤退,制造大量脚印,吸引匈奴人!” “是!” 随着蒙恬一声令下,大军开始行动起来,徐徐分队,跟随蒙恬大包围匈奴。 灭杀匈奴,正式开始! “彩,彩啊!” 大秦。 皇家园林。 在场的公子观察着战况,疯狂的拍手板,喜悦万分! 头曼没有那么容易上当,所以第一次根本不可能让头曼上当。 因此蒙恬才设置了一个能让头曼看得出来的陷阱,果然头曼看出来了。 头曼将计就计,天真的以为击败了蒙恬,还以为射杀了蒙恬。 但是没想到,在一刻起,头曼才是真正中计了! 头曼没有做错什么,他唯一做错的,就是与大秦为敌! 始皇也兴奋万分! 现在头曼疯狂的往长城奔袭,到时候只要韩信守住长城。 然后蒙恬切断后路。 再由其他六十万大军一合围,头曼和他的二十万大军,插翅也难逃啊! “匈奴之祸,可以除去了!” 始皇心中升腾起一股霸气。 匈奴为祸几百年? 现在就要在朕这里终结了! 头曼说你是神话? 可笑! 从此天下,朕就是唯一真神! “看起来,匈奴之祸,要在大秦终结了。” 崇祯也赞叹起来。 这场战争精彩! 韩信总指挥,蒙恬出击。 六十万大军合围。 这下还不锤爆匈奴人! 但是崇祯却哀叹起来。 大秦的危机已经要解除了,可是他的大明了? 现在他掌握了后宫,掌握了东厂。 也准备整治朝堂了。 但是杀了那些东林党人,又该重用哪些人了? 然后还有农民起义,外部的建奴,又该怎么办了? 崇祯现在没有丝毫头绪。 他真的想跪下了,向楚源求计,拯救大明。 不过,细心的始皇却发现了崇祯的心思,他微微一笑。 “楚老师,我这里有一个问题请教。” “什么问题?” 楚源正在消化,刚刚奖励给他的那些东西,缓缓睁开眼。 “就是,明朝崇祯皇帝的事。” “上次您说,东林党人很不好,然后可以暗杀东林党人,还有一些不好的大臣,也可以杀了。” “但是,明朝没有可以用的大臣吗,要是杀光了,又应该怎么办了?” “然后明朝不是有农民军,还有建奴人吗,他们又应该怎么对付了?” “我很好奇,崇祯怎样可以翻盘。” 嗯? 崇祯一听,脸上喜悦万分。 对着始皇都是激动。 始皇真是太懂他了,他现在想问的,就是这些问题啊,始皇全帮他问了。 “崇祯朝,可以重用的大臣吗?” 楚源眉头微微一皱,他不知道始皇为什么这么喜欢问明朝的事。 但是既然始皇要问,楚源还是没有拒绝。 “崇祯朝,虽然贪污腐败的大臣遍地,但是忠臣也有很多,很多人都可以用。” 真的? 崇祯喜悦,他还以为自己的朝堂坏透了,没一个可以用的了。 崇祯赶忙找来笔和随身带着的纸,记下来,生怕漏掉一个名字。 楚源缓缓开口。 “兵部尚书杨嗣昌,忠心耿耿,因为襄王被杀,觉得愧对崇祯,羞愧自尽,但是有点嫉妒心,需要时常敲打。” “御史巡抚陈奇瑜,刚正不阿,可以重用。” “内阁首辅周延儒,为人沉稳,忠于大明,可以用。” 楚源洋洋洒洒,说了几十个文臣名字,崇祯也记了十几个名字。 但崇祯却越记越奇怪,因为这些大臣他几乎都不认识。 有些认识的,他们的职位好像也不是楚源口中说的职位。 比如内阁首辅,现在可不是周延儒,而是另有其人。 崇祯猜测,楚源说的这些人,应该是他们死的时候,达到的最高成就。 不是现在这个时间,崇祯二年达到的成就。 “其实。”这时,楚源开口了。 “崇祯时期,大明文臣没有什么说的,这个时期的大明武将才是真风流。” “武将?” 崇祯来了兴趣。 “有哪些武将啊。” 崇祯现在最烦的就是农民军和建奴人了,他很想剿灭他们。 但是崇祯性格多疑,他根本不知道重用哪一个武将。 他生怕这些武将,手握重兵之后反叛。 始皇等人也好奇起来。 大明武将风流? 那可就要比较一下,有没有大秦武将风流了? 能不能和我大秦,王贲,蒙恬比比? “说起大明崇祯时期的武将。”楚源开口了。 “首推应该是……” 第六十九章:朕杀了袁崇焕?自毁大明长城? “大明武将,首推应该是袁崇焕。” 楚源开口说道。 大明能打的武将,其实也有不少,但是论名气,还得是袁崇焕。 而且,不仅仅是名气,袁崇焕的战绩也不错。 “袁崇焕?真的是他吗?”崇祯听到,欣喜起来。 前段时间,他就下旨召见了袁崇焕,估计再过几天,袁崇焕就要入京了。 看来自己还是会用人的嘛。 “崇祯时期,最应该重用的,应该就是袁崇焕了。”楚源开口说道。 “袁崇焕用兵得当,多次击败建奴,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 “还在崇祯二年,建奴挥师南下,突入中原,打到京师城下的时候,率军赶到和建奴激战,击败了皇太极。” 好将! 崇祯欣喜起来! 都说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 可是碰到咱汉人大将,不照样被斩杀? 这袁崇焕可以啊,连建奴都能打败,一定要重用……等会! 崇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惊讶开口。 “楚老师,您刚刚说什么,崇祯二年,建奴就打到了京城?这开什么玩笑!” 要知道,崇祯现在所在的时间,就是崇祯二年了。 那不是,过不了多久,建奴人就要打过来了吗! 这怎么可能! 始皇也不敢相信,除了大秦灭亡之时,就算是大秦国力最卑微的时候,也没有被人打到过咸阳。 而且大明可是大一统王朝,有上百万大军,竟然被人家打到了京师。 这开玩笑吧? 楚源却皱眉:“我有必要和你们开玩笑吗?” “崇祯二年十月,建奴大汗皇太极和弟弟多尔衮,率领四千骑兵南下,绕过袁崇焕防区,入侵大明,打到京师城下。” 楚源淡淡开口,将真实历史娓娓道来。 “四千人?” 怎么可能! 就四千人! 崇祯都吓呆了,四千人打到京师城下,开什么玩笑! 始皇也不禁用吃惊的眼神看着崇祯,被四千人吊打,太扯了吧。 胡亥也无语了,好歹他那个时候,也是被几十万大军反叛,大秦才灭亡的啊。 你被四千人就摩擦了? 崇祯简直羞得抬不起头来了。 “奥,不对。”楚源又摇摇头。 “刚刚说错了,没有把建奴后续部队,和奴仆军算进去。” “这才对嘛。” 崇祯喜悦起来,肯定还有其他部队,要真的被四千人摩擦,他真的太丢脸了。 “加上后续部队,和奴仆军,大概三万人吧。”楚源淡淡开口。 “当时京师情况十分危急,差点京师就被攻破了,皇帝就被俘虏了。” “后面幸好袁崇焕来了,击退了建奴。” 这… 崇祯无语了,此刻的他简直脸红到了脖子根。 作为一个皇帝,他都不敢抬头看始皇他们,太丢脸了。 楚源还不如不说了,三万人是比四千人多点,可多到哪里去了? 大明有百万大军,竟然被建奴三万人打到了京师,还差点破城,皇帝都要被抓走了? 这也太丢脸了! 大明百万大军都是废物吗,养着吃干饭的吗? 京师的守备部队了,也是废物吗? “奥,对了。” “当时大明为了不丢脸,还在报告上说,建奴的兵力是有四十多万。” 楚源又开口,在崇祯的伤口上再插了一刀。 “哈哈哈哈!” 听到楚源的话,胡亥还有其他几个顽劣的公子,再也忍不住了,大笑了起来。 “百万大军,挡不住人家三万人?就是一百万头猪,人家三万人杀也要杀个三天三夜吧。” “太搞笑了,就算是秦二世接手这种局面,也不至于这样吧?” “太搞笑了,大明不行啊。” “给朕闭嘴!” 就在这时,始皇突然传来一阵爆呵! “啪!” 然后一巴掌过去,打在了胡亥脸上。 “啊!” 胡亥惨叫一声,直接被打翻在地,可见始皇力道之大。 但是始皇还不解气,又把胡亥抓着,直接丢出了教室! “什么破烂秦二世,也配比崇祯?” “给朕好好反省,不然永远不要进来!” “不敢,不敢。” 胡亥吓得简直快尿了,始皇太可怕了,他再也不敢乱说话了。 “还有你们几个,想跟着他学,成为无用的废物?” 始皇又看向了刚刚几个在笑的公子。 “你们想这样,就和他一样滚出去!” “不敢,不敢。”那几个公子立马老实了,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始皇此刻愤怒万分。 “大明是最有风骨的一个朝代,朕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去嘲笑这个朝代,即便是朕的儿子!” 始皇此刻完全是真情流露,虽然崇祯这场战斗确实很难看。 但是大明朝的风骨,不能被嘲笑。 “真牛啊。” 楚源却无语了,教训儿子还要扮演皇帝,真牛。 但楚源却没有阻止始皇,让始皇这样教训一下胡亥他们也好。 教学生,有个时候讲道理是没用的,非得用点真的功夫。 但楚源是老师,肯定不会这样,所以始皇能够出手,还是挺好的。 大明军队的战绩可以被嘲笑,但是大明君臣的脊梁,不能被嘲笑。 “大明军队,因为朝廷大臣贪污腐败,所以吃空饷的很多,说是百万大军,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多。” “然后皇太极这次,又是绕路,所以能够打到京师城下,也不奇怪。” “但输了就是输了,这点是没有可以辩解的。” 楚源开口说道,最后一句话是实事求是,崇祯也没有什么好辩驳的。 但他在楚源说的这些话中,却知道了很多信息。 首先是建奴皇太极,多尔衮在十月就要南下了。 崇祯想着,既然提前知道了这个情报,要不要搞皇太极一手? 你打朕京师? 朕杀你大汗! 然后就是袁崇焕是具备击败建奴的实力的。 是员猛将,可以重用。 崇祯面露喜色,想到袁崇焕过几天就要来见他了,特别兴奋。 这员大将,可是要好好重用啊。 “这个袁崇焕厉害啊。” 始皇也好奇起来,这个袁崇焕和蒙恬,王贲比,谁更厉害了? 崇祯一听,明白了始皇的意思,想和我比比大将是吧? 崇祯也生起了比较之心,开口发问。 “那袁崇焕在击败皇太极之后,对建奴又取得了什么功绩了?” 把袁崇焕的战绩摆出来,看看和你的王贲,蒙恬比,哪个更厉害。 “击败了皇太极之后?”楚源却皱眉了。 “袁崇焕在击败了皇太极之后,就被崇祯杀了啊。” 第七十章:仙师,您告诉朕,朕是废物吗! “不可能!” 崇祯震惊得感觉自己耳朵都要坏掉了,他甚至往前走了两步,以为自己听不清。 “楚老师,您刚刚说了什么,我好像没有听清楚。” “我说崇祯在袁崇焕击败了皇太极之后,就把他杀了啊。” 楚源诧异开口,自己的普通话还算标准吧。 这… “为什么啊!” 崇祯不能理解,袁崇焕那么厉害,自己为什么要杀他啊! 大明时期,和建奴打仗可是很艰难的,没有几个将领能在建奴人那里讨便宜。 袁崇焕却能多次战胜建奴人,崇祯杀他,这不是在自毁长城吗? 始皇也皱眉了:“是不是袁崇焕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所以崇祯才要杀他?” “不好的事,确实是有点。”楚源点点头。 “崇祯杀袁崇焕,主要有三个原因吧。” 楚源开口娓娓道来,其他人也竖起耳朵听了。 崇祯杀袁崇焕,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三个。 第一个,袁崇焕在辽东地区虽然对战建奴人,多次获胜。但是朝廷的粮食,军饷却时时不能供应。 崇祯二年,袁崇焕进京之后,为了得到更多的粮食和军饷,就直接吹牛皮。 提出了什么五年平复辽东,推平女真人的计划。 崇祯才上任两年,而且正是年轻,意气风发,想要建功立业的时候。 但他平时在朝堂之上,听到的都是一些软弱的大臣说的什么,建奴人不好打,不要莽撞,这些话。 弄得崇祯憋屈得要死,难道我大明就不能硬气点吗? 结果袁崇焕一来,说的话正好对崇祯的胃口。 袁崇焕准备充足,天花乱坠,把崇祯说的一愣一愣的。 到最后,崇祯竟然就信了,袁崇焕说的五年平复辽东,推平女真这个计划。 给了袁崇焕大量粮食,军饷。 但实际上,建奴之祸已经很久了,皇太极多尔衮军队发展的都不错。 更何况人家都是骑兵,还是在大草原之上。 五年怎么可能解决建奴人了? 袁崇焕吹出来的牛,狗听了都摇摇头。 这真的就像电视剧里面,龙阳对龙葵说:“没有那把剑,我照样歼灭敌军!” 龙葵心里肯定在说:“哥哥你就别吹牛掰了。” 可偏偏崇祯当时信了。 “崇祯还真是好骗啊。”楚源也叹了一口气。 “这…”崇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个事情由楚源说出来,自己在一旁听着,他才觉得自己多么傻。 五年灭了建奴,凭借当时大明的国力,怎么可能! 人家袁崇焕就是想要点粮食,要点军饷,所以用这个吹牛,自己竟然还信了? 始皇也叹了一口气。 崇祯年纪很小,意气风发,想要建功立业很正常。 可是就像楚源说的那样,步子迈得太大,裤子是要扯破的。 皇帝的裤子破了,可不好缝啊。 “小老弟,你太着急了。” “那后面了?”崇祯满脸难受,开口发问。 “后面吗?”楚源继续说道。 “袁崇焕吹的牛,骗得了崇祯,但是骗不了朝中的大臣,他们就借机弹劾袁崇焕。” “崇祯也反应了过来,五年根本不可能啊,但是说出去的话,崇祯也不好收回来了,粮食军饷都给了袁崇焕。” “可是君臣之间的间隙,也在此刻埋了下来,崇祯从此之后,不大信任袁崇焕了。” 楚源也叹息,其实袁崇焕那个计划,不完全是吹牛,理论上还是可行的。 但是结合实际情况,就显得是吹牛了。 和赵括纸上谈兵一样。 “原来是这样。” 众人都沉默了。 扶苏不禁感叹:“原来这袁崇焕,是吹牛吹死的。” 秦子婴也感叹:“看起来,以后还是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少吹牛啊。” “也不一定。”但始皇却摇头了。 “吹牛也要看怎样吹,袁崇焕根本原因,还是触及了皇帝的底线。” 崇祯最想灭的就是建奴,袁崇焕却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实属不明智。 自古伴君如伴虎,特别是袁崇焕这种手握重兵的大将。 君臣之道,他有点不明白啊。 “袁崇焕死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杀了毛文龙。”楚源继续开口。 袁崇焕在见崇祯时,除了提出要粮食,要军饷以外,还要权力。 崇祯也没有多想,赐给了袁崇焕尚方宝剑,对辽东地区各大将领,都有节制的权力。 袁崇焕如此,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辽东地区,他并不是唯一一个拥有兵权的将领。 在皮岛上,同为大明将领的毛文龙,手底下也有两三万军队。 但袁崇焕领兵出战时,毛文龙基本上都不帮忙。 所以两人的矛盾,日益严重。 可毛文龙的职位又和袁崇焕差不多,所以袁崇焕,平时也就能指责一下毛文龙。 除此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听到这里,崇祯反应了过来。 “意思就是,毛文龙是因为袁崇焕的嫉妒,所以在袁崇焕得到尚方宝剑之后,直接把毛文龙给杀了?” 崇祯不禁皱眉,如果真的是这样。 那袁崇焕这个人心肠可真是黑啊,虽然有能力,但是崇祯都不太想用。 他甚至想,利用完了袁崇焕灭了建奴之后,把他杀了算了。 “如果真是这样,袁崇焕有点歹毒。”始皇也开口了。 皇帝当行正义之事。 朝廷将领,也要正大光明。 如此将领,卑鄙行事,应当诛杀。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楚源摇摇头。 “袁崇焕这个人,有点自大,但品德上可以挑剔的地方不多。” “他在辽东地区治理军队时,就很恨那些贪污腐败的将领,被查出来了,基本上就是严惩。” “而毛文龙虽然打建奴还勉强,但做的事不行。” “曾经巨额行贿过魏忠贤,还冒领粮饷,手下士兵也军纪涣散。” “当然最令袁崇焕不能容忍的是,就是毛文龙在袁崇焕和建奴打仗,打得十分凶险的时候,竟然按兵不动。” “因此,袁崇焕得到权力之后,就直接把毛文龙给杀了。” 原来是这样! 崇祯明白了。 行贿,冒领粮饷,军队纪律涣散,还见死不救。 难怪袁崇焕会杀了毛文龙啊。 说起来崇祯都想杀毛文龙了。 崇祯在思考,这毛文龙,该不该杀了? 第七十一章:朕是废物,根本不配做大明皇帝 但崇祯还没有问,楚源就继续说了。 “杀了毛文龙之后,袁崇焕就被人弹劾了,因为是私自动手,所以崇祯很忌惮。” “但袁崇焕的直接死因,还是他做的第三件事,是在打退了皇太极大军进攻之后发生的。” 嗯? 崇祯皱眉。 打退了皇太极,那不是大功一件吗? 建奴人都要攻破京师了,皇帝都要被抓走了,多亏了袁崇焕啊。 怎么还要杀袁崇焕,这不是恩将仇报吗? 在场的公子,都不解的看着崇祯。 崇祯也很尴尬,他怎么能做这种恩将仇报的事情了。 急忙看向楚源:“楚老师,这是怎么回事?” “说起来,也是冤屈啊。”楚源叹了一口气。 袁崇焕在知道建奴人打到了京城下之后,立马点了九千精兵,星夜救驾。 到了京城下,直接和建奴人大战,身先士卒,勇猛无比,身上中了无数支箭矢,却还是没有退下。 但九千精兵看到袁崇焕这么勇猛,士气全部被激发起来,个个悍不畏死,疯狂攻击建奴人。 最终在袁崇焕和九千将士的合力攻击下,终于击败了建奴人。 但因为建奴人还没有走远,袁崇焕就让大军驻扎在城外,保护京师。 可当时已经快十一月了。 还是北方的十一月。 袁崇焕大军千里救援,根本就没有带多少干粮,衣物。 天寒地冻的,根本受不了。 袁崇焕没有办法,多次向崇祯请求,能不能进去京城,让士兵休整一下。 但是,却被朝中大臣和崇祯误以为,袁崇焕这是借机进入京城,然后控制京城。 这是要谋反。 再加上皇太极那边又使了离间计,在崇祯这边造谣。 崇祯本来就多疑,直接上当了。 以为袁崇焕投降了建奴,要和建奴里应外合。 然后就把袁崇焕给抓了,给他定了各种罪。 说什么擅杀大将,通敌卖国,意图谋反。 最后,杀了。 什么! “噗通!”崇祯连凳子都坐不稳了,直接瘫坐在地上。 “这…这…” 崇祯吃惊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袁崇焕,大明长城,就这样被杀了? 擅杀大将? 那是因为毛文龙本来就该杀啊。 通敌卖国? 袁崇焕杀了建奴多少人,他通敌? 意图谋反? 袁崇焕对朕忠心耿耿! 粮食,衣物都没有准备好,率领九千人就来了,自己性命都不要了,这还谋反? 崇祯不知道说什么,感觉浑身无力。 他竟然把这样一个大将给杀了。 虽然说也有皇太极的反间计,但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能力问题。 崇祯面如死灰,他甚至觉得,自己当皇帝是错误的。 把大明搞得这么稀巴烂。 “袁崇焕死后,大明对待建奴的战事,就没有怎么好过。”楚源继续开口。 “而且,袁崇焕的冤死,也让很多知道真相的大将,对崇祯,对朝廷寒心了,不愿意出力了。” “比如祖大寿,军事水平不错,但在袁崇焕死后,就跑到边疆去了,镇守边疆,不问朝廷的事。” “可恶啊!” “羞愧啊!” “痛恨啊!” 崇祯痛苦的大喊起来,他真的恨不得自己去死了。 他崇祯上台,本来是想接替大明的遗志,扫平建奴,镇压农民军。 然后整治朝堂,让百姓过上太平,幸福的日子的。 但谁知道,他崇祯是越治理越乱。 朝政被东林党把控,弄得一塌糊涂。 百姓民不聊生,纷纷造反。 他甚至还把可以对付建奴人的大将,给杀了。 崇祯痛心疾首,他觉得自己不配做这个大明皇帝了。 始皇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崇祯。 崇祯不像自己。 大秦灭亡,自己有责任,但责任并不全在自己身上。 而是赵高,徐福。 所以自己好歹也有一个发泄口,出气口。 但现在大明灭亡,尤其是对建奴的问题,都是出在崇祯自己身上。 始皇不知道怎么说了。 “你怎么了?”楚源感觉到崇祯情绪激动,这是怎么回事。 不会是这兄弟姓朱,是大明的后代吧? 难怪对这段历史,这么喜爱啊。 “没事…”崇祯发泄完,认真的看着楚源。 “楚老师,你告诉我一件事。” “崇祯他到底配不配做大明的皇帝。” “崇祯吗?”楚源听完,沉默了。 真的不配吗? 看到楚源这样的态度,崇祯的心一下子低到了谷底。 朕,真的不配做大明的皇帝吗? 始皇也叹息了,如果楚源都这样说,那他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崇祯了。 “我觉得,崇祯还行吧。”楚源却开口了。 “崇祯接手的本来就是一个烂摊子,国库没钱,大臣贪污,军队吃空饷,百姓造反。” “大明十六帝,能够解决这个局面的,恐怕只有那屈指可数的几个皇帝。” “崇祯的能力,放到其他时期,都能成为一个不错的皇帝,但放在崇祯这个时期,他的能力还不够。” “是这样吗?”崇祯听完,简直不可思议。 他开始还以为,楚源会各种不留情面的批判他了。 他真以为自己就是一个废物。 但现在情况是,自己能力还不错,可是大明末年这个局面,自己收拾不了。 这种解释,崇祯倒能接受。 楚源也是说了实话。 崇祯可是劳模,节俭勤政,这样的皇帝放到任何时候都是好皇帝。 只是大明末年那个局面太复杂了。 “对了,不是问崇祯朝有哪些可以用的将领吗?”楚源开口说道。 “如果崇祯能重来,除了袁崇焕,还有祖大寿也可以用。” “再有就是,毛文龙也还可以用,但是得强烈敲打。” “也不能给袁崇焕过高的权力,他打仗厉害,但是权力一到手就得瑟。” 崇祯连忙拿笔,把这些名字都记下。 “然后就是号称大明擎天之柱的卢象升,征缴农民军那是得心应手,但就是被高起潜,见死不救坑死了。” 崇祯也记下了卢象升,可以用来对付农民军。 同时也恨得不行,这个高起潜,真该死! 竟然坑死了朕的大将! 还好杀了你。 “然后,还有一个适合统帅锦衣卫的人物。”楚源淡淡开口。 锦衣卫? 崇祯喜悦起来,这可得认真记下。 他现在特别着急,想整顿锦衣卫,但不知道杀了骆养性之后,谁来统领锦衣卫。 这个人会是谁了? 第七十二章:建奴屠杀几千万中原百姓! “这个人就是曹变蛟。”楚源开口说道。 “他统兵有方,也算是有勇有谋了,曾经夜袭建奴,还差点杀死了皇太极。” “只是最后也战死,为大明尽忠了。” 什么,差点杀了皇太极? 崇祯吃惊了,皇太极可是建奴可汗。 曹变蛟这么猛吗? 但崇祯愣住了,他对这个名字好像不太熟悉,现在应该还是个小人物。 可他忠心耿耿,就是可以用。 而且统兵有方,那统领锦衣卫,再合适不过了。 最重要的是,他还差点杀了皇太极,太猛了。 锦衣卫现在混乱不堪,就是需要一名统兵有方的将领,一个猛人来治理。 楚源又继续开口,说了几名将军。 “还有大明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孙传庭,多次击败农民军,可以用。” “还有曹变蛟的叔叔,曹文诏,被誉为大明的救火队长,大明哪里有难,他就去哪里。” “还有孙承宗,大名鼎鼎的关宁铁骑,就是他打造的。” 崇祯急忙记下这些名字,孙传庭他知道,曹文诏也知道。 孙承宗他就更知道了,这可是他手下良将啊。 不止关宁铁骑是他培养的,袁崇焕都是他教出来的。 崇祯喜悦,原来自己手下有这么多人可以用啊。 楚源继续开口。 “还有一员将军,洪承畴,多次打败农民军,曾经杀的李自成手下只剩下十几个人,然后还多次打败建奴。” 崇祯喜悦起来,原来自己手下除了袁崇焕,还有这么多厉害的将领啊。 “只是…”楚源摇摇头。 “洪承畴在有一次,偷袭建奴失败了以后,被抓了,然后被皇太极劝降了。” “所以,洪承畴得好好敲打。” “什么!” 崇祯生气起来,朕作为大明天子,国破都自尽。 他竟然投降? 崇祯愤怒万分,这个洪承畴可以用,但必须得好好敲打。 “不过……”可楚源却又要开口,因为他觉得,自己刚刚说敲打洪承畴,貌似力度不太够。 毕竟,洪承畴可是…… 但是,他觉得这都是古代的事情了,也没必要说太多了。 他们要特别想知道,就下次再告诉他们。 “然后就没有了吧。”楚源说道,有名的也就这些了,他也就准备说这么多了。 “好。”崇祯听楚源讲完,看着自己面前纸上记的名字,十分开心。 原来我大明,也有这么多人可以用! 崇祯欣喜,只要自己用对了这些人,那我大明,肯定就灭亡不了了。 始皇也笑了起来,想不到崇祯一朝,竟然有这么多人可以用。 只是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毛病。 比如洪承畴,毛文龙毛病就有点大。 袁崇焕毛病也大,吹牛,猖狂。 他应该和王翦学学啊。 始皇回忆起来,当年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 始皇也很怕王翦谋反,毕竟六十万大军,几乎是大秦全部的军力了。 而且就算始皇相信王翦,朝中那些和王翦不对付的大臣,也会上奏弹劾,难免会让始皇心中生出间隙。 王翦自然也清楚,所以王翦为了打消始皇的疑心。 多次向始皇索要房屋田地,美女,金银财宝。 这一操作,弄得朝中大臣大骂王翦贪婪。 但是始皇心中的疑虑,却完全打消。 王翦要的东西,始皇全部都给他了。 王翦要金银财宝,房屋田地,女人,这就说明他对更大的权力没有想法。 那始皇还能不安心吗? 王翦就是知道如何自保,所以王翦才能活得长久。 而同为大秦战神的白起,却无奈死去。 所以,袁崇焕也应该学学王翦啊。 “那我就先离开了。” 崇祯高兴起来,就要回去,按照楚源说的,把大明好好整治一下。 “对了。”但楚源又想起了一点东西,对着崇祯说道。 “你不是想知道大明的东西吗,我一块告诉你吧。” “大明除了能征善战,忠心耿耿的将领,还有一些狼子野心的将领。” “哦?” 崇祯皱眉了,还有狼子野心的将领吗? 不过他感觉这也正常,朝堂之上都有那么多狼子野心的文臣。 武将里面怎么可能会没有了。 “崇祯一朝,狼子野心的将领,首推就是吴三桂。”楚源淡淡开口。 “吴三桂?”崇祯一愣。 这个吴三桂是谁啊,他现在都还没有听过。 楚源继续开口。 “吴三桂是崇祯八年,才开始展露锋芒的,之后一路高升,最后成为了山海关总兵,统领关宁铁骑。” 什么! 崇祯愣住了,自己竟然把关宁铁骑,给这样的人统领? 自己真是不会用人啊,难怪大明败了。 始皇也皱眉了:“这个关宁铁骑很厉害吗?” “很厉害。”崇祯点头。 “关宁铁
相关推荐:
老师,喘给我听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生存文男配[快穿]
角色扮演家(高H)
小怂包重生记(1v2)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她太投入(骨科gl)
将军宠夫
虫族之先婚后爱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