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林刮着一道道印子,这会就很明显。 一条条红色的,印在雪白的皮肤上。 “你还不知道自己皮肤多娇气?怎么上山一点都不注意。“ 姜母忍不住埋怨,埋怨完了,又去屋内找膏药了。 姜舒兰却道,“我总不能让司务长一个人忙,我干看着,那多不好。” “娘,你把活络油也拿一些。” 她背着一袋子山竹回来,肩膀上火辣辣的,怕是也被磨破了。 这下,不止是姜母,连带着姜父也跟着看了过来。 一看到那衣服下面,红彤彤的一大片,有些都起皮卷起来了。 姜父和姜母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气,“你个臭妮子,回来这么久,你倒是吭一声啊?” 这么多伤口,还抱着俩孩子哄着了一个多小时。 这得多疼啊。 姜舒兰笑笑,咬着牙,“爹,不是你教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怎么现在倒是教育我起来了。” 她不亲力亲为,不知道山竹有的多少,也不知道能出多少的货,更不好研发新产品。 说白了,钱哪里是那么好挣的了。 她既然拿了厂子的钱,就要尽心尽力。 这下,姜父和姜母都不吭气了,姜父让姜母领着舒兰去屋内搽药。 他自己则是,坐在一堆山竹面前,一个个剥了起来。 但凡是女儿的活,他能做的恨不得全部都包圆了才好。 等姜舒兰歇息好出来后,发现山竹剥了一大半了。 连带着灶膛的火也被升起来了,灶膛被烤的红彤彤的,院子里面烟子飘扬。 姜舒兰看到这,心里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就仿佛有父母在,她永远可以当小孩子。 有父母在,父母会帮她撑起头上的一片天。 “还在愣着什么?”姜父抽了一口旱烟,手里拿着一个铁锹,把灶膛里面的明火全部都撤了出来问,“我要怎么做?你来说,我做。” 姜舒兰下意识道,“就像是脱水蔬菜一样,放进去先烤十五分钟。” “拿出来看下效果,如果还是湿润的,那就延长时间,如果太干,那就缩短时间。” 这些东西,她也不会,只能说一点点尝试。 这也是她没去脱水蔬菜厂的原因,那边的人忙的火急火燎的,根本没给她空来试验东西。 姜父一听,就懂了,“成了,你进去休息着。” “好了我在喊你。” 姜舒兰笑了笑,“我不累,我就在屋檐下坐着看。” 姜父扫了一眼屋檐,这会太阳已经过了,有了阴凉便没反对。 他这边迅速忙碌起来,先在铁皮上,把白嫩山竹肉,全部都一字摆开,摊平后。 这才放入灶膛里面,堵了灶门。 等十五分钟以后,便那铁皮用火钳夹了出来。 一看—— 果肉还未太干。 姜舒兰拿起来捏了下,“最少还要在加五分钟。” 不过好处便是,这些果肉虽然染上点颜色,但是象牙白还是有的。 接着是第二锅,还是不行。 成焦的了,跟咬锅巴一样,这肯定不是姜舒兰想要的。 “二十二分钟。” 这是第三次试验,连带着姜母出来了不说,隔壁的苗红云也出来了。 她看着一遍又一遍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方案的姜舒兰,忍不住朝着姜母道,“这钱也太难挣了。” 从昨儿的山竹罐头,在到今儿的这个山竹干。 哪一次,姜舒兰不是试验好多次,才能成功。 姜母忍不住点了点头。 然而,姜舒兰现在所有的心神都放在那灶膛山竹里面,根本没想到外面的话。 等到姜父把铁皮拿出来后,还是有些干了。 姜舒兰不明白,她拿着一个山竹干掰了下,掰不动。 她忍不住蹙眉,“哪里有问题?” 姜父没吭气,他也奇怪,二十分钟还是湿的,但是二十二分钟,已经成焦的了。 按理说,两分钟的时差,不该是这样的。 姜舒兰摸了山竹干半天,没能摸出个所以然来。 突然,她走到了灶膛旁边看了看,灶膛太低,她索性趴下来,看里面灶膛是怎么回事。 在最里面看到了一股潮气,只是那股潮气似乎被火快给烤干了。 姜舒兰起身,果然在灶膛的外侧背部,看到了一条裂缝,应该是之前下大雨冲刷的,导致灶膛里面带着潮气。 这才是失败的原因。 姜舒兰似乎知道了,她朝着姜父道,“爹,重新烧一口灶膛,放进去,放进去十八分钟。” “用大火。” 她要倒着测试。 姜父闻言,忍不住笑了,他就知道他闺女,不容易被挫折打败。 他迅速的行动起来。 果然。 大火的灶膛,十八分钟后,还是焦的。 “十五分钟。” “十二分钟。” 等十二分钟拿出来铁皮后,上面的白色的山竹肉,像是棉花一样,一下子缩水了几分,但是外观却仍然好看。 姜舒兰拿在手里掂量了下,轻飘飘的,又放在嘴里咬了一口。 果然—— 很不错的味道,说干吧,但是有劲道,说湿吧,到嘴里又没水。 姜舒兰几乎敢断定,这就是她要的山竹干。 她迅速拿着一个硬壳笔记本,把之前制作山竹干的过程,给全部记录下来。 又朝着铁蛋儿道,“去厂子内,找司务长叔叔,让他快点过来。” 铁蛋儿嗯了一声,飞的一下子跑了出去。 司务长过来的很快。 “成功了?” 姜舒兰嗯了一声,把最成功的那一批山竹干,递给他,“你尝尝?” 司务长一咬,顿时眼睛一亮,“好。” “就是这个了。” 比起罐头,他更能接受这山竹干,方便不说了,而且好像烘干后,没那么酸了。 想到这里。 司务长朝着姜舒兰道,“走走走,你跟我去一趟办公室,咱们可以重新谈订单了。” 谈订单是姜舒兰的长项了。 姜舒兰嗯了一声,换了一身衣服,和姜父姜母说了一声,趁着闹闹和安安的注意力被拨浪鼓转移的时候。 顿时蹑手蹑脚的出了门。 她一走。 苗红云停下剥山竹的手,忍不住道,“舒兰这也太不容易了。” 一天到晚忙的停不下来。 姜母叹了口气,“钱哪里是那么好挣的呢。” 岛上不少人都羡慕,姜舒兰独一份拿厂子的分红,那分红一分就是四位数。 是别人几年才挣到的钱,但是他们却没看到,舒兰背后付出的东西。 司务长这个大男人都拿不下来的一摊子,但是舒兰能拿下来。 还能掌住方向。 就这一点,钱,是她应得的。 办公室。 司务长一路介绍,“你绝对想不到,咱们海岛部队的货,在首都销量最好的不是那些大厂,而是首都的百货大楼和各处的供销社。” 大厂虽然订购的订单量大,但是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 但—— 百货大楼和供销社不是。 虽然看起来他们要的货不多,但是别忘记了,他们是每天都源源不断的要订单。 等这成年累月加起来的出货量,吓死人了。 姜舒兰不意外,“百货大楼和供销社的客流量大,尤其是供销社,这是普通老百姓能去得起的地方,再加上首都人兜里面到底是有钱的,这一来二去,销量起来了,也是正常的。” 可不要小瞧了。 若说,当初姜舒兰他们只是吃下了首都百货大楼和供销社,一半的市场的话。 随着,百货大楼和供销社卖货爆了以后,那荔枝罐头,芒果罐头,简直成了人手一份送人的礼物。 若是能拿到这种罐头去送人,也会被人高看一眼。 说白了,到底是物以稀为贵。 首都那边虽然有芒果荔枝往那边运输,但是这成本之高,怕是只有达官贵族和有钱人家才吃得起了。 普通老百姓别说吃了,就是见都没见过。 而姜舒兰上次拿下的订单,相当于一下子把海岛部队的货铺到了首都去,她甚至没有铺完,但是货好便宜。 又是各大厂子发的节礼,这一下子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 荔枝罐头和芒果罐头,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宝贝。 更别说,还有那些海货了,咸鱼干,干虾,海带,紫菜,这些东西,前者是咬咬牙能买得起的,尝尝鲜,后者则是几乎家家户户都买得起。 尤其是紫菜,每次只抓一小把,煮汤的时候在淋一个鸡蛋进去,全家都能香嘴。 还能补充点碘,预防下大脖子,那最便宜的紫菜和海带,几乎次次供销社上货,都能被抢完的存在。 姜舒兰分析完,她扫了一眼办公室,朝着司务长道,“你把海货厂的账本拿给我看下。” 司务长愣了下,拉开抽屉,递过来厚厚的一本账本,还有好多票据,他还没来得及入账。 只能尴尬道,“我只登记到上个月月末的,这个月还没开始登记。” 太忙了,忙不过来。 这个月已经十二号了,姜舒兰顿了下,她接过账本,迅速的翻看起来。 足足十五分钟后。 她朝着司务长提议道,“海货厂你们加大下出货力度,海带和紫菜的量起码要翻一倍,不止如此,还要寻找他们的替代品,要物美价廉的海产品,让大家都能买得起的。” 她看完盈利,然后拿着笔在上面画了下。 “司务长,你看到了吗?海带紫菜最后的利润,不止干虾咸鱼干低,甚至,还隐隐有超过的趋势。” 姜舒兰若是懂后世的经济生意,她就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薄利多销。 别看海带和紫菜这个东西卖的便宜,但是一次上万斤的出货,而且每次被抢购一空。 这数量多起来,收入和利润也就可观了。 司务长愣了下,姜舒兰没说,他还真没看出来账单还有这种隐秘的地方。 他下意识道,“是吗?” 姜舒兰点头,继续拿着账本说,“干虾咸鱼干这类俏货,卖了三万八。” “但是你看,海带和紫菜却已经有三万五了。” “司务长,你算过成本吗?咱们在渔民手里收购的还带和紫菜,相对于干虾和咸鱼干比起来,哪一样更高?” 司务长愣了下,忙又从抽屉里面拿出一个账本,递给姜舒兰。 “这个是进货的账本。” 这个是每天都登记的。 姜舒兰接过来迅速的翻看起来。 果然。 海带和紫菜的成本,从开厂到现在所有的进货成本,才九千二。 而干虾和咸鱼干瑶柱这些的成本,却有一万四。 她迅速拿着纸笔算了起来,“按照这种利润来算,海带紫菜的利润比干虾他们足足高出三分之一。” 这话一说。 司务长呼吸加重了几分,但是很快他想到什么,“我们从渔民手里收到的还带和紫菜,那个量不会太多。” 渔民都是那种小木船,指望这种木船一次能打多少海带和紫菜呢。 更别说,这打海带和紫菜,还有些靠运气。 姜舒兰抬头看着他,“你没想过,组建自己的海上队伍吗?” 到了后期厂子扩建,光靠从渔民手里收购肯定不够。 因为岛上本地居民,就那么一点,去靠海为生打鱼的就更少了。 这—— 司务长,“这可能吗?” 他下意识地反问。 “为什么不可能?”姜舒兰反问,“按照现在的趋势,海带和紫菜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你不要忘记了,咱们现在的市场还只是首都,等到后期,你要是拿下了全国的市场。” “你觉得光靠岛上渔民的那点货物,够咱们厂子后续的发展吗?” 司务长沉默了,许久后,他呼吸沉重,“你先让我想想。” “舒兰,你这饼画的太大了。” 姜舒兰笑了下,收起账本递给他,“反正我建议给你提了,要不要实行,你到时候去和领导商量。” 反正,海货厂这边没有她的分红。 她纯粹就是做义工了。 见司务长沉默。 姜舒兰也没打断她,拿出果脯厂和罐头厂的账本看了起来。 很快也看出了问题。 他们罐头推出的有五六种,但是销量最好的则是芒果罐头和荔枝罐头。 同样,果脯的种类更多,足足有十几种,但是销量最好的,只有芒果干和桂圆。 说白了,这两个水果更容易被人接受一点。 姜舒兰若有所思,她拿着笔对着这两个水果名字画了个圈。 又继续看了下去。 在看到东单市场供销社的出货量,反而比百货大楼高的时候,姜舒兰愣了下。 “东单市场的供销社是怎么回事?比百货大楼的出货量高这么多?” 司务长愣了下,很快回神了。 “我好像听过对方说过一句,东单市场那个供销社,临近大市场客流量每天比百货大楼还大。” 姜舒兰点了点头,心里有数了,“罐头厂和果脯厂这边,加大芒果和荔枝的收购。” 这—— 司务长有些为难,“荔枝快过季了,芒果倒是没问题。” 听到这个回答。 姜舒兰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子,“两种解决方法,第一个是停掉其他罐头的生产,全力收购荔枝,做好了以后进行囤货,第二,是做出替代品。” 替代品? 司务长和姜舒兰同时把目光放在桌子上的,山竹罐头上。 “这可行吗?” 姜舒兰,“可行不可行,要试试才知道。” 她拿着账本,拿着订单,“先去找雷师长,他同意我提的以上几个建议后,我在去找岳建清谈判。” “不用找了,我都听见了。” 雷师长推门而入,他本来是来找司务长了解食堂的情况的。 没想到,竟然听到这一番谈话。 老实说,让雷师长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这厂子这方面,姜舒兰竟然一直都是主导地位。 眼见着雷师长进来了。 姜舒兰和司务长都跟着一愣,“领导。” “就按照舒兰说的做,加大海带和紫菜的出货量,以及荔枝的囤货,至于寻找的替代品——” 雷师长有些好奇。 姜舒兰顺手把自己从家里带过来的一罐山竹罐头递过来。 “您尝尝。” 山竹罐头很漂亮,透明的玻璃罐,一牙牙山竹像是棉花一样,看起来可口。 雷师长愣了下,很快打开尝了一口,忍不住眼睛一亮,“这个适合老人吃。” 入口即化。 酸中带甜。 姜舒兰笑了下,“山竹罐头做了两个版本,您吃的这个就是老人版的,还有一个年轻版的。” 她推过去另外一罐。 雷师长尝了下,摇头,“这个也可以,但是我更喜欢前面那个。” 对于这个说法,给姜舒兰又增加了一份信心。 和雷师长敲定了细节后,她在纸上写写画画,在做好最后的细节处理后。 她直接到了隔壁办公室去了。 隔壁办公室坐的有领导,是有安装电话的。 她一走。 雷师长忍不住朝着司务长感叹道,“真是给你送了个金疙瘩过来。” 当时部队决定给姜舒兰分红,不过是出于她有功。 但是万万没想到,她能做到这个地步。 司务长忍不住点头,“在做生意方面,舒兰比我有优势多了。” 从司务长的称呼也能看出来,姜同志,小姜,姜舒兰,舒兰。 越来越亲近的称呼,代表着已经认可接纳对方。 姜舒兰到了隔壁后,直接按照记录的电话号码,拨打了过去。 电话响了十多声,终于被接听了过去。 “同志,你好,我找百货大楼的岳建清岳经理。” “稍等,这边帮你转接。” 电话嘟嘟嘟了几声,那边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声音,“你好,我是岳建清,请问你是?” “岳经理,我是姜舒兰。” 那边话筒安静了下,姜舒兰以为对方没听见,哪里想到。 岳建清开口了,“姜同志啊,你可真是大忙人,哪阵风把你给刮过来了。” 自从姜舒兰回到海岛之后,双方订单交接,都是司务长来的,姜舒兰几乎没在插手了。 这让岳建清还一度奇怪,姜舒兰是不是被厂子给架空了权利,不然怎么会后续没有她的消息了。 姜舒兰寒暄了两句,便单刀直入,“岳经理,我听我们这边的司务长说,首都那边催着我们出新品?” 岳建清,“确实有这件事。” “这半年来,荔枝罐头和芒果罐头,几乎快被卖爆了,大家都催着想要尝试下其他产品。” 姜舒兰笑了笑,“那时间刚刚好,我们这边又推出了一批新的山竹罐头和山竹干。” “山竹?” 那边向来波澜不惊的岳建清,语气拔高了几分,“你们厂子弄得到山竹?” 姜舒兰愣了下,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这么激动。 很快,她就明白了。 “之前上面有个大领导,生病的时候特别想吃山竹,但是季节不对,对方心心念念了许久没有吃到。” 就差找了半个首都的市场了,都没能找到。 剩下的话,对方不用说,姜舒兰就明白了。 她心脏开始砰砰砰跳起来,“我不止能给你弄到一批山竹罐头,山竹干,还能弄到一批新鲜山竹,岳经理,你要不要?” 那边岳建清也沉默了。 “新鲜山竹,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他没说的是,首都这边的人嘴都叼,他们爱吃荔枝罐头,正是因为古时候杨贵妃爱吃妃子笑。 首都这边的本地人,自认为高人一等,血统也高贵。 所以,对于荔枝这种水果,也格外追捧的厉害。 姜舒兰,“好。” “不过,你要让我想想,怎么才能把新鲜山竹运输到首都去。” 山竹比起来荔枝,显然是能放多了。 但是,比起芒果有差了一截。 提起这个。 姜舒兰突然问道,“芒果呢?新鲜芒果,你们收吗?” 那种青芒,可是能放个把月的。 “要!还是那句话,你们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姜舒兰沉默下,直接问道,“价格呢?价格怎么定?” 那边岳建清犹豫了下。 而姜舒兰这边,雷师长和司务长已经推门进来了,司务长写了一张纸,递给她。 “五毛。” 这是最便宜的价格了。 姜舒兰看到价格顿了下,她没说话,而是等着岳建清开口。 果然。 没多久。 岳建清开口了,“芒果可以给你三毛的价格,山竹——”显然他也在犹豫,“山竹我们能给的最高价格是五毛。” 五毛一斤已经极贵了。 要知道,苹果橘子这些,也才一毛,一毛五一斤而已,遇到大上市的时候,几分钱也能买到一斤。 而岳建清开除的这个价格,已经是天价了。 反正普通人是吃不起的那种。 这两个价格,几乎是开在姜舒兰心目中的价格上了, 她把价格同样写到白纸上。 示意雷师长和司务长看一眼。 两人看后,都点了点头。 姜舒兰便没有任何犹豫答应了下来,“成,芒果按照三毛一斤,山竹按照五毛。” 那边的岳建清见姜舒兰没在价格上刁难人,他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我还有个条件,这一批新鲜水果和罐头,需要你亲自送货。” 别人—— 他不放心。 水果最容易坏了,如果运送过来坏的,他们肯定不会买单,普通人做不主。 能做主的也只有姜舒兰而已。 听到这个条件。 姜舒兰拧眉,她下意识地想到家里的两个孩子。 那边似乎知道姜舒兰在迟疑什么。 岳建清直接开口,“姜同志,这次水果的货物,我不放心别人只放心你。” 顿了顿,“而且你来后,我们不会耽误你任何时间,等货物交接结束后,你便可以回海岛。” “你看可以吗?” 第231章 电话声音不小,所以即使姜舒兰放在耳边,旁边的雷师长和司务长也能听到。 在这种事情上,他们并没有接话。 也没有给出建议。 而是把选择权完全交给了姜舒兰。 姜舒兰听完对方的条件,沉默了许久。 这才开口,“岳经理,你的条件我知道了,但是我这边的情况你也知道,我现在是一位两个襁褓中孩子的母亲,出差意味着我要和我孩子分开,这件事不止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需要回去和我家人商量一番,在给你答案。” 岳建清顿了下,他语气温和,“这是自然。” “不管姜同志你来不来,我们双方都是合作关系。” 只是,他们这次的订购的货物,取决于姜舒兰是否来。 因为水果这种东西,不像是罐头和海货,在路上是极容易坏的。 这种情况下,没有姜舒兰这种能拿决定的人。 岳建清其实很为难,他不喜欢和下面的人打交道,不是看不起,而是对方拿不定主意。 这很耽误双方的时间,金钱,以及会酿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岳建清自己便亲身经历过,而且差点丢了职位。 这才有了他如今这般谨慎。 姜舒兰听到对方的话,扯了扯嘴角,说了一声谢谢,这才挂了电话。 旁边的雷师长和司务长齐刷刷地看着她,“小姜,你是怎么想的?” 问话的是雷师长,他推给了姜舒兰一张椅子,示意让她坐下来。 姜舒兰想了想,提了一句无关的话。 “这一次,岳建清没提要多少货。” 这代表着什么,他们都知道。 这是对方在根据海岛部队出的人,来决定订货。 在明白点,只有姜舒兰亲自去,对方才会订更多的货。 这点,不止是姜舒兰明白,雷师长他们也明白。 但是,就算是明白,雷师长也没逼迫姜舒兰,他想了想说道,“你回去和中锋好好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如果说,出于部队的利益,他是更愿意姜舒兰跑一趟首都的。 这样,赚钱得利者是部队。 部队缺钱,雷师长更是清楚的明白其中关卡。 但是,问题就出在姜舒兰身上,她身份比较特殊,只是拿厂子分红,却并未拿工资。 严格意义来说,厂子不归她管,更何况出于人道主义,姜舒兰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孩子还小。 雷师长做不出来让一位母亲离开孩子的事情。 当然,父亲是可以的。 姜舒兰听到雷师长的话,她点点头,轻声道,“我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番,会尽快给答复的。” 等姜舒兰离开后。 雷师长看向一直未开口的司务长,问道,“咱们部队缺口多少钱?” 司务长眼神一凛,“领导,你——” “部队还有缺口多少钱?” 雷师长又问了一遍。 “最近的缺口少说要三万。”司务长咽了下口水,“至于以后,那是无底洞。” 部队的人越多,开销也越多,武器装备粮食房子学校家属工作,每一样都要钱。 雷师长沉默了下,他拍了拍桌子,轻轻的似乎不带声音一样,却带着几分无声的压迫力。 “如果,把这次的山竹和芒果出货,大概能有多少收入?” “这一次吗??” 雷师长点了点头。 “那一片山竹少说有四五万斤的货,按照五毛一斤来算,光这一批货就有两万块左右。” 顿了顿,又拿着算盘开始算芒果起来,“至于新鲜芒果,这海岛就多了,漫山遍野都是,就说这一次出货量,如果对方能够全部吃下,我们这次收入三万入账是没问题的。” “更别说,还有山竹罐头和山竹干。” 直到今天为止,司务长才算是明白。 他们真的是坐拥宝山。 雷师长听完,他嗯了一声,“我知道了,你先出去,我想想。” 司务长惴惴不安,关门的时候,没忍住说了一句,“领导,舒兰这个人真的是尽心尽力。” 您可别算计她。 最后一句话没说,但是雷师长却听明白了。 他扫了一眼办公桌,抄起硬课笔记本,就朝着司务长砸去,“滚滚滚。” “要你教老子。” 司务长咧嘴笑了笑,这才离开。 在离开办公室后,他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舒兰啊,我该做的都做得了,剩下的就看领导怎么选了。” 办公室。 雷师长坐在椅子上许久,这才通知了警卫员,让周中锋来了一趟。 两人谈了什么,外人无从得知。 等晚上。 一家人都到齐了后,姜舒兰犹豫再三,还是开口了,“爹,娘,中锋。” 这一喊,全家人都跟着看了过来。 连带着埋头吃饭的铁蛋儿,也跟着停了筷子。 姜舒兰顿了下,“现在厂子那边有一个情况,有新货往首都运送,但是对方为了保证货物出了问题后,有人可以负责,出了一个条件,需要我亲自去送这一趟货物。” 这话一落,整个桌子上都安静了下来。 姜母原本在给闹闹喂米汤的,所谓米汤。 正是他们从东北那边挑过来最好的米,放在锅里面熬一个小时候,等大米开花后。 只捞起上面薄薄的一层米油,不要小瞧这一层米油。 对于乡下刚出生的孩子来说,若是当母亲的没有奶水,全靠这一层米油长大。 这不,姜舒兰这话一说。 姜母喂闹闹的手一顿,闹闹没能如愿以偿地喝到米汤,急得张开小嘴啊啊啊。 姜母这才反应过来,吹凉后,喂了闹闹一口,看他津津有味地抿着嘴儿。 她笑了下,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没吭气。 姜父也没说话。 他安静地拿着筷子,半晌,才说,“你们小两口商量。” 姜舒兰下意识地看向周中锋。 周中锋,“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舒兰,你想去吗?” 他问的是姜舒兰的意见。 在自己家人面前,姜舒兰没啥隐瞒的。 她点了点头,“想去。”接着,她语气顿了下,“但是,我不放心孩子。” 孩子才五个多月,她这一出去,少说也要一个星期。 但是不去,又觉得机会可惜,这也算是给海岛这边重新弄了一个进项了,不止是海岛有钱,她也有钱。 这是双方共赢的事情。 只是—— 姜舒兰现在有了羁绊,这才是她难以抉择的地方,不然当时在办公室,就直接给了岳建清答案。 周中锋没直接回答姜舒兰,而是朝着姜父姜母道,“爹娘,舒兰去首都的那些日子,需要麻烦你们多照顾下孩子。” “这——” 姜父姜母不是不照顾。 他们意外的是,周中锋竟然这么爽快就答应下来,让舒兰去首都。 要知道,孩子还小,母亲出远门,在别的人家里面几乎不太可能。 毕竟,孩子离不开母亲,而且现阶段,也没有比孩子更为重要的事情。 “中锋——” 姜父喊了一声。 周中锋知道他们担心的是什么,便说,“爹娘,舒兰去首都的话,我会随她一起去的。” 这话一落。 连带着姜舒兰也惊讶了,“中锋?” 周中锋陪她一起去? 她怎么一点消息也不知道。 周中锋轻咳一声,“下午雷师长找了下我,这是我们双方达成的条件,主要是看舒兰这边做的决定,如果她决定去首都的话,我这边同时也给出差的机会。” “如果舒兰选择不去,我就正常训练。” 这—— 不得不说,真的很人性化的决定了。 姜舒兰忍不住道,“这雷师长还怪好的。” 周中锋眸光闪了下,具体的细节没和她说。 “这下,不犹豫了?” 他问她。 姜舒兰点点头,抿着唇笑了,“你要是和我一起的话,我连后顾之忧都没了。” “现在就只担心孩子了。” 见小两口都商量好了。 姜母摆手,“你们放心出去吧,孩子在家,我们给你看着,保管只胖不会瘦。” 奶粉加米汤,也是管够的。 这下,姜舒兰
相关推荐:
捉鬼大师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快穿]那些女配们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取向狙击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醉情计(第二、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