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哪里是这么能够轻易放下去的呢。 姜学民苦笑了一声,“姑,我这算什么啊?只是一个普通男人会做的事情而已。” 他在姑姑身上学到了一件事,更准确地说是郑向东身上学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追求喜欢的女同志,不能没有下限,不然会把对方逼死。 这也是为什么,他喜欢李知青,却一直又保持着一个度,姜学民就怕自己有一天成为郑向东那样的人。 从未给李知青添麻烦。 姜舒兰忍不住摸了摸姜学民的头,感慨道,“长大了。” 以前那个会跟她抢吃的小男孩儿,已经长成能够顶天立地的模样了。 自己都二十好几的人,还被姑姑这般摸头,姜学民有些不太适应,他侧了下头,“你就不问问,对方为什么不答应我吗?” 要是他妈的话,他妈肯定会打破砂锅问到底。 姑姑这般不追问的态度,反而让姜学民觉得少些什么。 “那为什么?” 问得有几分敷衍。 在姜舒兰看来,男同志追求女同志,没同意就是不喜欢呗,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 要是足够喜欢,就是有再多的难题,也会跨过去的。 姜学民听出了敷衍,但是他还是想回答,“她想回家。” 而他却在这一片山凹凹里面。 两个人,似乎从一开始就不是一路人。 姜舒兰听到这个答案,她并不意外,反而问道,“那你后悔吗?”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这些年自己的傻侄儿子,可是一直在默默地帮助对方的。 女知青那边没拒绝,也是存了利用的心思。 只是,感情这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姜学民摇摇头,“不后悔。” 他能为她做事的时候,每次心里都会很高兴。 “那不就行了,既然不后悔,也不合适,姜学民,你以后的路还长,大胆往前看。” 姜学民嗯了一声,“姑,你说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这让姜舒兰怎么回答? 她思忖片刻,“一样的世界,一样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的一日三餐,只是无非是大城市里面,人多一些,环境好一些,工作机会也多一些。” 其他,好像也没啥区别了。 姜学民听到这话,默默地陷入沉思。 姜舒兰也没打断他,她想了想说道,“你要是想清楚做什么了,来和我说一声。” 她要是能帮忙,自己肯定会帮忙。 不说别的,就看在大嫂把她当亲闺女看待的份上,她也会帮学民的。 姜学民点了点头,却没说话。 等姜舒兰进屋后,家里人问,“舒兰,你和学民说什么?” 姜舒兰笑了笑,“就问问他,将来想做什么。” 提到这个,蒋秀珍就跟着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学民这孩子心里在想什么,都二十六七的人了,还不成家?” “那个、那个——” 姜学华倒是知道一点,他抓了抓脑袋,到底是没出卖哥哥。 他小声道,“我哥不想成家,我想成家啊?” 他也老大不小了,二十四了。 这话一落,全家人都跟着安静了下来。 下意识地看向姜学华。 “学华,你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姜学华红着脸,支支吾吾,“也没多久,就是、就是——” “哪一家的姑娘?” 蒋秀珍激动得脸都红了,“你只管提,只要你们看对眼了,娘去给你提亲。” “就是咱们大队,大队长的闺女。” 大队长好几个闺女呢。 “你是指的哪个?” 大家有些疑惑。 “就是那个最好看的。” “你是说他们家老大明丽啊?” “不是,不是,是明霞。” 这—— 他们若是没记错的话,明霞打小儿就胖,胖嘟嘟的,高高大大,比一般男人都壮实。 实在是和好看没挂边。 一时之间,大家一言难尽起来。 “学华,你确定是明霞吗?” 姜学华点头,“是她。” “那人家喜欢你吗?” “喜欢。”他声音低不可闻,红着脸害羞道,“她说就喜欢我这样的。” 姜学华很瘦,跟竹竿一样,和明霞完全是两种极端。 这—— 大家面面相觑。 蒋秀珍直接拍板,“你要是确定两个看对眼了,娘明天就去帮你提亲。” 什么胖不胖的,都无所谓了。 只要他儿子喜欢。 姜学华红着脸点了点头,“就是我大哥没成家,我可以成家吗?” 他们这边的老规矩,上面大的成家了,下面小的才开始说人。 因为,姜学民一直不成家的缘故,导致下面小的也给耽误了。 “可以。” “不管学民了。”姜父看着全家的小辈儿发话了,“你们只要有喜欢的,就回来跟家里人说,家里人会给你们办婚事。” 学华下面还有几个弟弟呢。 这几个人都害羞地摇头,“我们还没有喜欢的呢。” 都是没开窍的小伙子。 “那就先从学华开始了。” 姜父一锤定音。 姜家人的速度很快,第二天就带着媒婆上了大队长家的门。 大队长家一开始还以为姜家人来提的是老大明丽,但是万万没想到,姜家人竟然来提亲提的是老二明霞。 因为胖的缘故,明霞很惹长辈的喜欢,但是年轻一辈儿的男同志,却不乐意。 觉得明霞壮得跟男人一样,谁愿意娶妻,娶个自己啊。 这一来二去,明霞的婚事就给耽误了下来。 老张家还一直怕,二闺女砸自己手里了,万万没想到,这姜家人来提亲了。 姜家是谁? 那在他们生产队,也是响当当的人家。 大队里面不少人家,都相中了姜家,人家条件好是一方面,再加上家里人和气,不是磋磨儿媳妇的人家。 这种可不就招人喜欢吗? 所以,等蒋秀珍带着媒婆说明来意后,张家几乎没有任何拿乔,就直接答应了下来,“成,既然我家明霞和你家学华看对眼了,我们当长辈的,就直接同意了。” 对方好说话。 蒋秀珍也带着诚意来,“那你把你们家彩礼说下,我们这就回去准备,争取在年前把他们的婚事给定下来。” “彩礼?” 张家人对视了一眼,想到当初姜家姜舒兰嫁人的风光,有些艳羡。 但是到底也算是明白,明霞的模样在他们大队,是真排不上号。 张队长思忖片刻,“我也不狮子大开口,这样,我们家明霞有一手好针线活,你们给一台缝纫机就行,走的时候,我让明霞在带走。” 也就是张家人不要。 蒋秀珍一听,想也不想地答应下来,“这个没问题,只要我们能办到的,我们姜家人肯定办。” “还有吗?” “没了,剩下的就按照当地风俗给吧。” 这就是一个地方的方便了,结婚的风俗都是一样的。 “成。” 蒋秀珍看了一眼胖乎乎的明霞,点了点头,“三天内我们把彩礼凑齐,给你拿过来。” “孩子们结婚,我就托个大,让他们定在腊月二十八好了。” 早点结婚,双方父母都不操心。 张家父母也是这个意思,于是就跟着点头答应了下来。 和张家人说好了之后。 蒋秀珍回去就开始准备了起来,缝纫机的钱他们有,但是票却不好弄,要赶紧想办法弄一张缝纫机票来。 另外,除了这个,还有猪肉,烟酒,糖,这都是送上女方门的四样礼。 以及,单独在准备一笔彩礼,张家人虽然没提具体数额。 但是他们却要自己主动出,总不能让人家嫁闺女的,委屈了对方。 彩礼的钱,姜家给的是八十八。 在他们当地这边彩礼一般也就是三十多,若是舍得的人家,是五十多。 这八十八都算是头一份了。 等到晚上的时候,蒋秀珍来单独找了下姜舒兰,“舒兰?” 她敲了敲,舒兰卧室的门。 姜舒兰喊了一声进来,把两孩子剥得只剩下秋衣后,丢到被窝里面。 蒋秀珍进来后,就看到被子里面两个圆嘟嘟的白包子脸,乌溜溜的眼睛,看着别提多可爱了。 蒋秀珍一瞬间,甚至想到了,学华和明霞结婚后,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许是就是这样。 这也让蒋秀珍脸上的笑容更大了几分,“是这样的。” 她从口袋里面拿出了一只手表,这是舒兰单独给她买,送给她,让她好在上班的时候,方便看时间。 只是,蒋秀珍却有了一个想法,打算和舒兰过来商量商量。 “学华不是要结婚了吗?我想把你当初送我的这一只手表,添到彩礼里面,让明霞结婚体面一些。” 姜舒兰愣了下,“当然可以,大嫂,手表送给你了,就是你的,你和我商量什么呀?” 蒋秀珍还怕这件事,会让舒兰心里觉得不高兴。 见她语气也很平常的样子,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解释,“明霞算是咱们老姜家,第一个孙媳妇了,我就想重视一些。” 本来,这一份礼,是要给学民结婚娶媳妇用的。 可惜,学民是个榆木疙瘩。 只能先给老二了。 姜舒兰嗯了一声,“这件事大嫂你自己决定就行。” “我啊,我就老老实实地喝个喜酒就行。” 等喝完喜酒,她也就准备离开了。 蒋秀珍摸了摸她脸,“成,我就是来跟你通通气。” “早点休息,这几天家里的事情约莫着不少呢,有的忙。” 姜舒兰点了点头,送着蒋秀珍离开后,她叹了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 她送给蒋秀珍的那一只手表,蒋秀珍自己都舍不得戴,却舍得给儿媳妇当彩礼。 周中锋忍不住笑了下,指着被窝里面被脱得光溜溜的两宝贝蛋儿,“还说大嫂,往后你不也是?” 他们家还一对儿子呢。 姜舒兰一想也是,吃痛地揉了揉眉心,抱着两孩子亲了一口,喃喃道,“也不知道你俩往后娶媳妇是个啥样的?” 她会不会像大嫂这般火急火燎的? 算了算不想了,等他们娶媳妇,还有少说还有一二十年。 蒋秀珍忙活二儿子姜学华娶媳妇的事情。 姜学民找到了姜学华,拿出了当时姑姑舒兰给他的口红,他还回去后,姑姑没要。 这口红他就自己留着。 可是他一个大男人也用不上。 想了一宿,还是给了弟弟姜学华,“你拿着,送你媳妇。” 姜学华一愣,“口红?哥,你从哪里来的?” 明霞一直羡慕她姐,明丽有一只呢。 就是太贵了,明霞舍不得买,姜学华一直放在心上,打算攒钱了就给媳妇明霞买,但是没想到。 他大哥竟然送给他了。 怎么看怎么奇怪。 “你别管哪里来的,给你,你要不要?” “要要要。” 姜学华笑嘻嘻地接了过来,“谢谢哥。” 顿了顿,话到嘴边,但是看到自家大哥眼底的青黑时,到底是把话咽回去了,转了个话题,“哥,你以后想做什么?” 这带着几分拐弯抹角的试探。 他其实想问的是,哥你和李知青怎么样了? 可是瞧着,这口红哥哥既然给他了,那肯定是和李知青没成了。 他算是家里少有,多少知道自家哥哥心思的人。 姜学民双手抱头,看着天上的星空,“以后啊,以后好好赚钱。” 除了这个,他也没别的想法了。 姜学华嗯了一声,捏着口红,跟着说道,“那我和明霞多生几个孩子。” 就留在父母身边,哪里都不去。 而哥你,就代替我们,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潜台词姜学民听懂了,他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雪,对着姜学华道,“谢谢你,学华。” 姜学华咧嘴笑了,拳头捶在他肩膀上,“亲兄弟,不说这些。” 转眼就到了二十八号,姜学华娶张明霞的这天。 姜家娶媳妇的消息,很快就传了整个大队,而且姜家给的彩礼也丰厚,一台缝纫机,一只手表,还有礼金八十八块,外加一大块肉,白糖,一条大前门,一瓶茅台。 而且,听说一大早,姜学华那小子,还翻了张家的院墙,给未来媳妇偷偷送了一根极贵的口红。 据说,那口红还是大城市买的,小地方还买不到。 这一下子,让这场婚事,推到了顶点去。 因为这前前后后的彩礼,就是放在他们这整个公社娶媳妇来说,都算是出挑的。 当然,当初那个妖孽姜舒兰除外。 谁让姜舒兰生了一张好脸蛋儿,漂亮到人尽皆知的地步。 抛开姜舒兰不说,姜家这彩礼拿的是真舍得。 老姜家一下子就成了整个大队的谈资。 连带着队长家,也跟着红光满面的,亲家重视他们闺女,他们也有面子不是? 唯独,知青点却是一片安静。 那安静过后,就是一阵窃窃私语,“以前就知道姜家底子厚,没想到姜家竟然这般有钱。” 缝纫机,手表,还有八十八的礼金,更别说茅台和大前门了。 这些玩意儿,就是他们这些从城里来的知青,家里都不一定能凑齐。 “我还听说,一大早姜学华还去给他媳妇,送了一支口红,听说那口红是大城市买的,小地方都买不到。” 这—— 女知青们就更羡慕了,没有人不爱漂亮的。 不知道是谁,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你们说,姜学华还只是姜家的老二,算不上老大,结婚彩礼都给这么多了,那姜学民身为姜家老大,那结婚彩礼是不是更高?” “我倒是觉得相反,说不定正是因为姜学民不肯结婚,姜家人一气之下,把属于姜学民的彩礼,给了他弟弟呢?” 这话一说,大家觉得有道理。 “那你说,里面那位,是不是亏大发了?” 里面那位指的是谁?当然是李知青了。 自打那天和姜学民见面后,李知青的情绪就有些不太好,不爱搭理人。 此刻,她在听到外面的碎嘴时,终于忍不住了。 一把拉开房门,“你们说够了吗?” 语气带着几分怒意。 这让大家还有些心虚,但是心虚过后,转念一想,她们又没说错,心虚个什么? “没说够,我们就说个闲话怎么了?怎么你李知青管天管地,还管我们说闲话了?” 这话一说,李知青气的脸色发白,“乡下的碎嘴都没你们八婆。” “你——” 眼看着双方就要吵起来了,旁边的老知青忙拉了下对方,“好了好了,真打算闹起来?让外面的社员,看咱们笑话?” 他们知青心里都是有些傲的,觉得自己和外面的社员不一样。 这话,让双方到底是冷静了下来。 李知青扫了一眼她们,转头再次关上门,拉上被子,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自己明明选择的是对的,但是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还是会心里难受。 有些困困的难受。 说不上来的感觉。 她想,她可能是入魔了。 姜家,极为热闹,外面的院子里面,摆了十来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盘子,都是好菜,俏菜。 自从姜学华打算结婚后,家里人就没闲下来。 去山上下套的下套,抓猎物的抓猎物,野鸡兔子不要钱的往家里送,还有河里面的冰钓,一桶桶鱼就那样抬了回来。 这席面上的,红烧鸡,清蒸鱼,麻辣兔肉,都是不要钱的东西。 还有一些是姜舒兰从海岛带回来的海货,凉拌海带丝,紫菜鸡蛋汤。 至于干虾,干贝这类,姜家没舍得弄,因为如果办席面的话,可能把所有干虾,干贝,咸鱼拿出来,可能还不够一顿的。 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家留着吃。 在席面上其他的菜上,多下定功夫。 六个热盘,四个冷盘,凑齐了十全十美。 刚把菜上齐,外面就传来一阵鞭炮声,这是显然是姜学华接到新娘子回来了。 院子内顿时热闹了起来。 大家纷纷站起来,探头去看新娘子。 姜舒兰家的闹闹和安安也不例外,他们长这么大,还没见过人家结婚呢。 也不对,之前参加过罗玉秋和司务长的婚事,但是俩孩子都还小,显然是记不得了。 所以,才在今儿的这种时候,格外的兴奋。 跟着人群,跑来跑去的喊新娘子,新娘子。 到了后面,姜舒兰纠正他们,让他们喊嫂子,但是俩孩子不肯,还是固执地喊新娘子。 闹闹和安安生的粉雕玉琢,白白净净,这一下子就成了全场的焦点,甚至,差点没盖过新郎官和新娘子的风头。 惹的姜舒兰,赶紧把俩孩子领到了屋内去。 等到新娘子入了洞房后,姜家的小孩子们,端水的端水,拿梳子的拿梳子,都在新娘子面前讨红包。 反倒是先前叫嚷的最厉害的闹闹和安安,一下子安静下去。 躲在姜舒兰腿后,悄悄地去看新娘子。 姜舒兰有些好笑,“你们之前不是一直嚷嚷要看新娘子吗?这会怎么不去了?” 安安抿着唇没说话。 倒是闹闹,转着眼睛,观察着周围的人,学的差不多了之后,挤着人群进去后。 朝着新娘子作揖,“嫂嫂,早生贵子,寿比南山。” 他跟个小童子一样,漂亮极了。 这话一落,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不知道谁先笑了出来,接着就是一阵爆笑。 早生贵子还算是祝福的,这寿比南山,算是哪门子话? 姜舒兰恨不得捂脸,想说,这不是自家孩子,太丢人了。 旁边的安安也惊讶的瞪大眼睛,哥哥怎么又这样啊。 真的是—— 不知道说什么好。 倒是,坐在炕上穿着红棉袄的明霞,也忍不住咧嘴笑了,“谢谢你的祝福,我都收到了。” 接着,从棉袄里面抽出了一个红包递给他。 闹闹开心的笑了笑,“谢谢嫂嫂。” 一转头,捏着红包,雄赳赳气昂昂的,朝着姜舒兰走去。 姜舒兰很想说,不认识这货。 但是—— 闹闹拿着红包飞奔过来,“妈妈,妈妈,红包给你。” 人还没到,红包句递过来了。 好吧,上一秒还嫌儿子丢人的姜舒兰,下一秒就被感动了。 抱起闹闹,狠狠地香了一口,“真是妈的亲儿子。” 旁边的安安一看,有些吃醋了,也跟着走到新娘子面前,认认真真地祝福,“嫂嫂,祝你和我哥哥和和美美,幸幸福福,早生贵子,百年好合。” 他一个小孩子,能说出这么多成语,足够让人惊讶了。 连带着明霞也跟着愣了下,然后高兴道,“好好好,红包给你。” 拿到红包的安安,矜持地朝着新娘子说了一声谢谢。 这才转头朝着姜舒兰走去,“妈妈,红包给你。” 不是哥哥才能给你红包,他也能。 看到这一幕,大家都跟着深深地羡慕了。 也不知道人家姜舒兰怎么教孩子的,教这么好啊。 姜舒兰心里也妥帖,抱着安安,也跟着香了一口,一点都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 这让安安不好意思的脸红了。 等这一场婚事散场了。 姜舒兰忍不住和周中锋低声道,“你说闹闹的性子想谁?” 安安的性子有些闷,心里却有数,明显是随了周中锋的。 但是闹闹却是个花孔雀的脾性,嘴甜爱美胆子大,这真的不像是他们两口子的任何一个。 周中锋思考了半天,他摇头,说了一个极为晦涩的词,“许是基因变异?” 姜舒兰看了一眼睡着,像是天使一样的闹闹。 她忍不住笑了,“那这突变还变的挺多。” 周中锋,“都是我们孩子就是了。” 当父母的从来不嫌弃孩子。 姜舒兰想想也是,拉过被子,往周中锋怀里一钻,摁住了对方不安分的手。 她语气一本正经,“我们就单纯的盖着棉被,纯聊天。” 周中锋,“……” 隔天一早。 他们这边有风俗,新娘子嫁进来第一天,要展现下厨艺,在婆家立足脚跟。 姜家倒是还好,不在乎这些。 等到明霞起床后,才发现厨房已经有人在忙活了,煤油灯的灯光,照亮了半个厨房,里面的人影绰约。 明霞顿了下,忙扣上衣服上的扣子,有几分忐忑,“娘,三婶,我来晚了。” 原来是蒋秀珍和姜家三嫂。 蒋秀珍摆手,“你们年轻人累了一宿了,再去睡个回笼觉,我们家不兴这些规矩,等饭好了,我在喊你们来吃。” 明霞一听这话,心里说不出的感动。 她摇头,“不了,我已经醒了,睡不着了。” 蒋秀珍想了下,“那你去把学华叫起来。” 做什么,媳妇都起来了,他一个大男人还在睡的猪一样。 这可不行。 明霞犹豫了下。 旁边姜家三嫂道,“快去,你娘不是诓你的。” 明霞点了点头,转开胖胖的身子,还有些忐忑。 就听见厨房内的人说,“大嫂,你家明霞看着真喜庆,也不知道我们家那个,将来能不能娶这么一个胖媳妇。” “看着就让人心里敞亮。” 这话一说,明霞最后一丝忐忑也没了,忍不住轻轻地笑了下。 她好像没嫁错人。 家里添丁进口,连带着过年都跟着热闹了起来。 明霞性子不错,开始还有些生疏,很快就跟姜家人打成一片了。 她尤其是喜欢姜舒兰,跟着姜舒兰屁股后面,一声一声姑的喊着。 每次看着姜舒兰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姜舒兰不知道,她没出嫁的时候,明霞就最崇拜,最羡慕她了。 因为她自己胖,长的也不是特别漂亮,所以她当姑娘的时候,就喜欢漂亮的姜舒兰。 这不,嫁进来后,就仿佛一下子跟偶像成为亲人了一样。 这一声声姑姑,还能少了?? 冲着这一声姑姑,姜舒兰都给她封了一个大红包。 转眼就到了大年初五,姜舒兰和周中锋准备离开家里,回海岛的。 而且,他们还决定了一件事—— 刚要和家里人公布的时候。 姜家院子外面,就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快来了,快来了。” “有大领导去江家咯。” 第254章 这话一落,整个姜家都跟着安静了下来。 大家面面相觑,江家? 是他们想的那个江家吗? 他们整个生产队就只有一户江家,那就是从外面搬过来的江德保他们一家。 这算是唯一的外姓了。 只是,大领导去他们家? 姜家人有些蠢蠢欲动,想去看下热闹,这几乎是生产队每家每户社员的天性了。 乡下就这么大一个地方,八卦成了大家劳作之外,唯一的乐趣。 姜舒兰原本话到嘴边的话,“我说完,大家在去。” “不去,去什么去,我们家和江家可是翻脸过的。” 蒋秀珍冷哼了一声,瞅了一眼两个跃跃欲试的弟媳妇。 这下,姜家二嫂和三嫂,顿时跟霜打的茄子一样,蔫蔫的。 姜舒兰有些好笑,“好了,大嫂,想看热闹就看热闹,咱们家不讲究这些。” “我就说一句。” “我和中锋商量过了,想这次回海岛的时候,安排学民去首都帮忙。” 首都那条运输线,现在已经步入正轨了,原先坎儿一个人还能将就着忙,如今货走得一多坎儿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他还要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 可以说,一到货到的时候,从前一天开始坎儿就别想睡觉了,要一直守着。 一直到双方货物交接,而且每次货物交接的时候,若是遇到问题坎儿一个人只能顾得了一头。 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不该只是一个人。 只是之前没有步入正轨,姜舒兰他们也算是外行人,这也是慢慢摸索起来,才发现的问题。 而且现在的出货量还在增加,不止是首都这边出货,连带着津市和冀市,也开始铺货了。 按照姜舒兰的规划,一路往北方铺货,再慢慢往江南平移。 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这件事,姜舒兰也就是和司务长提了下,示意往后可能会更忙。 忙起来,他们势必要在外面增加人手,从部队调人不现实,大家都是有正式的编制。 只能说姜舒兰她自己慢慢物色。 也是这一次,她观察了下,发现姜学民人不错,有责任心,这才把目标转移到他身上。 果然,姜舒兰这话一落,整个姜家屋内都跟着安静了一下。 蒋秀珍和姜母最先反应过来,“舒兰。” 她们有些拧眉,显然是不赞同。 在这种时候,她们最先考虑的则是,把学民安排到首都去,舒兰会被婆家人看不起。 不要小看这种事情,嫁人的姑娘,顾虑就是多一些。 姜舒兰,“娘,大嫂,我心里有数,让学民去首都,不是去周家,是不是啊中锋?” 周中锋点了点头,“确实不是,这件事和周家可没关系。” 安排学民,完全是姜舒兰一手折腾,可没借着周家的光。 “那是?” 大家都跟着好奇了。 姜舒兰长话短说,“海岛那边货往首都和周边去运送,需要接货人,负责清点货物记录数据,我需要一个合适的人进去。” 接着,她话锋一转,看向姜学民,“工作可能有些麻烦,而且环境有些辛苦,甚至连居住的地方,也很艰难,学民,你自己考虑去不去。” 她把姜学民送过去,一开始就不是让他去享福的。 所以,周家她从来没打算安排过学民过去。 最多,是让对方和坎儿在一起一段时间,让坎儿带下学民,到了后面,等他熟悉了,就需要他一个人独立起来了。 姜学民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点头答应下来,“我不怕辛苦。” 顿了顿,他有些犹豫,“就是姑,我学历只有初中,会不会?” 太低了,怕给姑姑拖后腿。 他当年身为家里的长孙,家里算是全力供他读书,但是他不是这块料子,读了个初中,实在是读不下去了。 姜舒兰,“能识文断字,能吃苦,头脑清醒,别被人带着走就行。” 姜学民,“这个我没问题。” 眼见着当事人都答应了下来。 姜舒兰转头看向蒋秀珍和自家大哥,“大哥大嫂,你们的意见?” 这也算是先斩后奏了。 蒋秀珍能说什么,她感激都来不及,自家这个臭小子,算是一步登天了。 “舒兰,我、算了,总之——”蒋秀珍拉着姜舒兰的手,“我替学民这孩子,谢谢你了。” 姜舒兰摇头,“自家人不讲这个。” 也是姜学民和家里人的情况不一样,她这才打算带走他。 等事情结束以后,姜家二嫂本来想出去看热闹的,但是想到之前那件事,她心里第一次觉得有些不舒服。 忍不住和自家男人嘀咕,“你说舒兰都把学民带走了,能不能让她也把咱们家学卫也带去?” 那可是去首都呢? 这话一落,姜家二哥就忍不住瞪了一眼,压低嗓音,“我看你还是趁早收起这个心思,学民为什么会远走他乡,你真不知道啊?” 想到学民二十好几还没结婚。 再加上生产队和知青办,这两天传来的风言风语。 姜家二嫂顿时心有戚戚蔫,“我这不是随口一说吗?又没别的意思。” “再说了,让学卫真远走他乡,我还舍不得。”顿了顿,又嘀咕了一句,“还有,舒兰是我小姑子,我还能给她拖后腿不成?” 也就是那一瞬间的念头,被自家男人骂了一句,也就清醒了。 舒兰真要是带他们家学卫走,她舍不得是一个,再加上,也不想给小姑子添麻烦。 让她被婆家人看不起。 姜舒兰本来在收拾东西的,旁边的蒋秀珍过来找她商量事,没想到听到二房两口子说这话
相关推荐: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总统(H)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醉情计(第二、三卷)
误打误撞(校园1v1H)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烈驹[重生]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痞子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