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挑了挑眉头:“世子爷夸我?” 燕行嗯了一声,说道:“别忍着了,笑出来吧。” 然后陆晨阳就笑了出来,璀璨明媚。 陆晨阳身上有一种特质,他现在称得上是大权在握了,在岭南说一不二。他身上有了上位者的气势,但他同时却也保留着少年稚气。 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特质,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并且丝毫不觉违和。 燕行这次来,也是要给陆晨阳谋划刺史之位。 燕行说道:“得让皇上知道你的实力,否则他也不敢用你。” 陆晨阳想了想,说道:“那就让皇上的探子去提醒他,我们可以有实力,但是还不能太多。” 他得让皇上放心。 这件事只有燕行能去做。 于是乾元帝就收到了消息,陆晨阳心怀百姓,收留了不少蜀地逃难的百姓,如今已经有了十万大军了。 这十万大军虽然并不能对抗南阳王,但却是目前乾元帝唯一能调动的兵马了。 乾元帝也没想到陆晨阳能有这样的本事,可以收留这么的流民。 毕竟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果然是个有本事的,可惜就是太过耿直了。 不过也只有这样耿直的性子,所以才能做出收留流民的事情来。 陆晨阳本身就有一种正直且愚蠢的气质。 在乾元帝眼里,陆晨阳这样的是很好拿捏的。 一个书生,读书读傻了,讲究忠君爱民。就是那种会为了帝王誓死谏言的那种大臣,说实话,做皇上的都很讨厌这种大臣。 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这样的大臣大部分都是忠君的,他们不会有别的坏心思。 他们一生所求不过就是为百姓谋福罢了,正直清廉公正。 乾元帝做皇帝这么多年,见过不少这样的大臣。他们不止这样要求自己,还要求皇上,要求他做个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为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殚精竭虑。这样的人,就算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他们也不会有不臣之心。 乾元帝觉得,陆晨阳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乾元帝收到消息的时候,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事实上,他也没有别的选了。 乾元帝立刻下旨,让人送闫元杰回京受审,而陆晨阳则完成了从县令一跃成为刺史的史诗级跨越。 多说一句,如果是平时,大臣们肯定要反对,升官也没有这么升的。但现在不一样,南阳王谋反,这个岭南刺史明显是去收拾烂摊子的,而且很大概率打不过。 谁爱当谁当吧,他们也没必要为了升官去找死。 有个现成的陆晨阳去背锅那可太好了。 圣旨快马加鞭地送到了岭南。 乾元帝派人去岭南宣旨,为了赶时间,就派了一个宣旨太监和两个护卫快马加鞭地就赶往岭南。 他们还在路上的时候,陆晨阳已经派兵跟南阳王打了几场了。 陆晨阳以擒贼为名先发兵,他亲自担任主帅,率领十五万万大军出发蜀地。 第112章 攻城 陆晨阳虽为主帅,但燕行也会跟着一同前往,其实还是以他为主。 这一次陆晨阳近乎精锐尽出,剩下的十万大军——是的,陆晨阳这段时间又征到了三万人马,这些人驻守府城,以作策应。 陆晨阳打算主动出击,他想将战场缩小在蜀地,不想再扩大范围,让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 不过陆晨阳晚了一步,等他率领大军到了蜀地的府城之时,南阳王也已经率领大军去攻打渠州了。 渠州这个地方很特别,有山有水交通便捷,是大乾的中转之地,从此地不管去哪里都极其方便。 渠州是有兵马驻守的,南阳王攻打此地,也是为了占领交通要道,而且渠州很富足。 南阳王率领了三十万大军攻打渠州,但也留下了二十万军队镇守蜀地。 陆晨阳听说南阳王去了渠州,当机立断决定直接去攻打南阳王的老巢——禹城。 禹城是南阳王的老家,他的王府也在此处,还有他的祖坟。 南阳王姓张,张家世居于禹城,这里对南阳王来说,可以说是首都。 陆晨阳这是为了逼南阳王调兵回来救援。 但南阳王的老巢也没那么容易攻下,足足有十万大军把守禹城,等陆晨阳兵临城下之时,禹城守城将领又掉回来五万兵马。 按说十五万对十五万,这也算是势均力敌了。但是禹城是守城,这本身就占据着优势。 而且陆晨阳着急,他的目的是为了解困于渠州,让南阳王调兵而归。 燕行并不打算硬刚,因为他们要面对的不是南阳王的主力,他们也要保存实力。 几个人在营帐内商量对策。 陆宁眼睛一转:“我们军中不是有很多蜀地的百姓吗?这城内万一有他们的亲戚什么的,是不是事半功倍?” 燕行和陆晨阳其实也想过这一点,只是两人都有顾虑。 陆晨阳说道:“倒是个办法,只是这毕竟是两军对战。如果派人过去,万一伤了他们的性命,岂不是白白牺牲了?” 陆宁说道:“那不能。”他说道:“谁还没几个亲戚朋友的?就像大人,如果大人跟我师兄打起来了,我去劝架
相关推荐:
吃檸 (1v1)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取向狙击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云翻雨覆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