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只要有口小锅或是罐子,烧点热水一泡就能吃。 方便、解馋又顶饿,真是再好不过。 兵部的大佬们,也看上了方便面,并将其列入了军需采购名单中。 这玩意儿绝对是将士们外出行军打仗执行任务的必备利器。 如今太多的他们买不起,少量的备一批还是可以的。 方便面是消耗品,虽然价格不贵,可架不住市场需求量大呀。 现有的几百人手根本就忙不过来,订单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之后。 国有食品工坊的高层们商量后,又对外扩招了一千人,极大的解决了东城百姓的用工问题。 如今人人都以能进国有食品工坊和脚踏车工坊为荣。 百姓们有钱了,买起东西来也格外的大方,市场的商品流通也进一步加快,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景衍视察国有食品工坊和脚踏车工坊后,特地召集高层开了个会。即在北边和南边,再各自建立一个工坊。 北边选址丽东府,那边有个自由贸易港。南边可以选址福州或粤州。这两地经济发达,对外贸易尤其繁盛。 这两个工坊出产的东西,可以随着商船很快的贩卖到南洋诸国,甚至更远的地方,赚取巨额利润。 同时也能解决当地的一部分用工问题。 六月底泰安农庄的西瓜熟了,景衍抽空带着妻儿老小来了泰安农庄摘西瓜。 趁着早上凉快,景衍扶着蒋禹清在庄子里散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庄子的边缘。 对面就是蒋禹清的那三千亩庄子了。 当初她大婚,这里也是陪嫁之一。如今田里的稻子已经灌了浆,尾尖甚至开始微微发黄,用不了多久就能成熟收割了。 蒋禹清突然想起来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对景衍说:“阿衍我们是时候建立粮食储备了。” 景衍一听,立即停住了脚步问:“何为粮食储备?” 蒋禹清详细的给他说了粮食储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细则细节。 也说了后世的世界四大粮商,以粮食作为武器,盘剥、做空、控制一些小国家的事情。 尤其说了他们对华夏发起的粮食战争。 华夏的先辈们曾经在此事上吃过大亏,后来吸取教训,建立了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 储备了足够多的粮食,否则一旦让他们得逞,华夏将陷入十分糟糕的境地。 也正是因为华夏的粮食储备足够,四大粮商在华夏栽了个大跟头,赔的血本无归。 只得灰溜溜的退出华夏,从那以后再也没敢做空华夏粮食。 粮食战争和经济战争都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却一样的残酷。 景衍听完后沉默良久,握住蒋禹清的手再一次说道:“清清,你是上天送给大夏的至宝。 然此事事关重大,一旦做起来,我们都没有经验,你可愿从旁协助?” 蒋禹清笑着点了点头:“义不容辞!” 回去后,景衍就此事跟太上皇进行了一番详谈。 太上皇听闻后斩钉截铁的说:“做,必须得做。 粮食关乎我大夏的国运和命脉,必须得掌握在我们手里。 纵观历朝历代,百姓暴乱起义,推翻朝廷,无不是因为没有粮食吃活不下去了,才造的反。 咱们大夏的太祖皇帝,不就是因为家人没饭吃,被饿死了,才起义的吗? 大家只在农庄待了一天,第二天就返回了宫中。 粮食储备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景衍提出,百官们朝议,一致通过。 建立粮储,由户部牵头,其他各部从旁协助。 正当大家紧锣密鼓筹备的时候,浙州、苏地、福州等,接连加急上报。 属地内粮食价格莫名大幅涨价,怀疑有不法粮商在暗中大量收购粮食,操控粮价。 户部负责筹建国家粮储的官员们,刚刚被皇后科普了粮食战争的可怕和重要性,这场面立即来了。 正应了那句怕什么来什么。一时间,个个如临大敌。 大家赶忙跑去问蒋禹清该怎么办? 蒋禹清淡定说:“都镇定些。陛下那边肯定会派人去查,待查清楚背地里都是谁在搞鬼,再下手不迟。 至于粮食……不怕,他们要多少我们有多少,就怕他们吃不了撑破了肚皮。 你们只管做好自己手里的事,等陛下吩咐就成。” 众臣得了她的准话,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脚步轻松的走了。 官员们走后,蒋禹清就去找了景衍:“阿衍,我想去一趟南边,只有我亲自去,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平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景衍想也没想就一口否决:“不行!你如今身怀六甲,你自己去,我如何能放心。” “可是要想打赢这场仗需要大量的粮食,灵境里以前存的,多如山海一样的粮食,除了我没有人能够弄出来。” 景衍思虑再三说:“那就一起去吧!” 蒋禹清低头看了看自己硕大的肚子。 双胞胎让她的肚子看起来比正常六个月的肚子要大得多。 跟怀着奕奕快生的时候差不多大小,许多时候确实不便。 但此事事关几府甚至全国百姓的肚皮,她不得不去。 夫妻二人拿定主意,便一起去找了太上皇,说了必
相关推荐: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九品道士
呐,老师(肉)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妇产科男朋友
病娇黑匣子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长夜(H)
掌中之物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