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完美结合,甚好。” 苏婧瑶的目光中满是赞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看来皇后也懂盆景的艺术?” 太后终于放下剪刀,转过头看向苏婧瑶,眼神中带着几分探究。 “略知一二,都说盆景是无言的诗、立体的画、活的雕塑,所以臣妾也会在宫中摆放一些,不过臣妾摆放的是宫人已经修剪好的,没有母后的艺术品鉴。” 苏婧瑶微微低头,语气谦逊。 太后眼神中透着一丝欣赏,“皇后对盆景的形容倒是不错。” 聪慧得体,学识渊博,也难怪皇帝喜欢。 “哀家听说这两日皇帝在乾清宫饮酒?不知皇后可知原因?” 太后虽然表情并未有多少变化,但声音中还是透着丝丝冷意,眼神也变得凌厉起来。 苏婧瑶垂着眸子,睫毛微微颤动,该来的还是来了。 “是臣妾的错,没有疏解陛下的烦闷,这才让陛下饮了些酒。”苏婧瑶的声音中带着些许自责。 “皇后,皇帝如今独宠你一人,哀家看在后宫中已经有不少皇子的份上,并未阻止,你也的确聪明,把皇帝的心拿捏的死死的,但是不管如何,皇帝的身体都不容玩笑。” 太后的话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严厉的警告,目光紧紧盯着苏婧瑶。 苏婧瑶蹲了下去,身姿依旧保持着端庄。 “母后恕罪,是臣妾的错。” 太后低头看着皇后,思绪飘回到皇后当初初入东宫时。 那时,连她都看走了眼,以为她当真不争不抢,一副柔顺恬淡的样子。 可没想到却是整个后宫中最有野心的女人,不仅要皇帝的宠爱还要皇后之位,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也的确做到了。 太后也知道自己儿子的脾性,当初他喜欢凌氏时,太后就不曾阻止,因为太后从来不觉得凌氏具有吸引他儿子一辈子的能力。 皇帝迟早会厌烦他和凌氏的感情,后来也果然如她所料,甚至比她预想的时间更快,皇帝对凌氏便没了多少情感。 可是现在又将情感寄托在了皇后身上,可皇后与凌氏完全不同,这是太后的直觉,皇后掌控人心的能力很强。 当初她将宫权交给皇后,自然不是完全放权,也会暗中观察皇后的手段,皇后会充分考虑人性的贪婪,懒惰,野心,制定一系列的宫条。 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比她当初还要做得好。 这样的女人,也许真的能拿捏她儿子一辈子。 太后轻微叹了口气,这些想法在脑海中瞬间闪过。 “皇后起来吧。”太后的声音略微缓和了些。 “哀家今日召见你,不是兴师问罪,你和皇帝之间的事情哀家管不着,但是皇帝的身体若是有了任何问题,哀家便会唯你是问。” 太后的眼神中透着严肃与威严。 “是,臣妾谨遵母后教诲。” 苏婧瑶站起身来。 太后放下剪子,慢悠悠地走到一旁的榻上坐下,“皇后过来坐吧,试试哀家这里的茶。” 太后抬手示意。 苏婧瑶跟在太后的身后,随后在榻的另一边轻轻落座,端起茶杯,轻抿一口,举止间尽显高贵。 之后太后便和皇后畅聊。 她成为太后后,时间是真的多了,茶道、佛经什么都涉猎一二,皇后竟然也能对答如流,聊到最后还讨论起六宫治理。 苏婧瑶只能在心中暗自感叹,哄太后比哄皇帝难太多了,幸好她平常喜欢看书,看得也杂,否则还真不一定能和太后聊得来。 她面上始终带着微笑,认真地回应着太后的每一句话,眼神中透着专注和尊敬。 正在太后和苏婧瑶聊得起兴之时,一声尖锐的太监音蓦地传来。 “陛下驾到——” 听到这声音,苏婧瑶的眉头不易察觉地轻微皱起,心中暗自嘀咕:他来干什么? 眼神中闪过疑惑与无奈。 太后的嘴角则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眼神深邃,让人难以捉摸她此刻究竟在想些什么。 君泽辰大步流星地走进来,身姿挺拔,行礼时动作流畅而恭敬,“儿臣给母后请安。” 苏婧瑶正要从榻上下来行礼,可君泽辰眼疾手快,一下子就和她坐到了一边,手臂迅速环住她的腰,不让她有丝毫动弹。 苏婧瑶瞬间满脸黑线,他知不知道现在是在太后面前! 她试图不动声色地挣脱,却无奈君泽辰的力气太大。 太后的嘴角也忍不住抽了抽,看着自己儿子旁若无人和皇后亲密的样子,心中自然清楚他过来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给皇后撑腰?怕她这个母后为难皇后。 “皇帝怎么过来了?”太后微微眯起眼睛,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问道。 “儿臣自然是想母后了。” 君泽辰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目光却始终停留在苏婧瑶身上。 他原本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是安顺跟他禀报瑶瑶被母后召见了。 君泽辰心里也清楚,乾清宫是有母后的人的,他和母后感情很好,对于母后放在乾清宫的人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非是母后关心他罢了。 可是这两日他将皇后禁足乾清宫,后宫中人虽然不知情,但是乾清宫的人自然是知道的,再加上他自己在偏殿饮酒,怕母后知道后为难她,君泽辰这才匆匆赶来,连奏折都顾不上了。 太后倒是没想到,她离宫修行了一段时间,回来后竟发现自己的儿子不仅独宠皇后,甚至这性格都变了许多,居然连想她这种以往绝不会轻易出口的话都说得这般顺畅。 “皇帝是来看哀家的还是来看皇后的?”太后神情间略带不满。 但是君泽辰自然知道母后并未真的生气,随即便一笑置之。 “皇后不是才从你乾清宫出来吗?别人不知道你禁足皇后,哀家难不成还不知道?皇后是六宫之主,她犯了什么错,被你禁足?” 太后板起脸,神色严肃,目光凌厉地教训着皇帝。 苏婧瑶心里不禁有些想笑,太后刚刚可不是这么和她说的。 她微微低下头,努力掩饰住嘴角快要溢出的笑意。 君泽辰愣了一瞬,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母后叫瑶瑶过来不是训斥瑶瑶,是关心她的? 怎么反倒是他被训斥了。 “是,儿臣有错,皇后没错,朕并非禁足皇后,只是让皇后在乾清宫陪朕。” 君泽辰的表情有些许尴尬。 太后喝了口茶,眉梢都在跳。 她这个儿子真是一点没学到他父皇的无情和多情,先帝对待女人从来只有宠没有爱,越是多情的皇帝才越是无情。 所以太后也不曾奢望先帝的爱,她只要权利,只要先帝的尊敬就可。 现在太后也不清楚,到底是她的儿子本身就是个专情的人还是皇后勾心的手段厉害。 苏婧瑶听到君泽成维护她的话,美眸瞪了下他,眼中满是嗔怪。 虽然苏婧瑶没当过婆婆,但是在太后面前这般卿卿我我,真的不是在给她招仇恨吗? 将君泽辰放在她腰间的手不经意间拿开,手指轻轻拨弄着,可君泽辰的力度却实在大,丝毫没有松开的意思。 太后看着二人旁若无人般地亲密,眉头皱得更紧,随即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哀家今日乏了,皇帝和皇后退下吧。” 第171章 独自外出 崇武四年,君泽辰凭借其超凡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强盛无比的国力,一举收复了苍狼、月辉、灵玉和越霖四国,从而为君国拓展了广袤无垠的领土,致使君国的皇土面积扩增 320 万平方里。 然而,君泽辰之举绝非仅仅是对四国领土的单纯占有,其重中之重乃是一场触及各国百姓灵魂深处的民族融合与统一大业。 在后续的几年中,君泽辰借助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和远见卓识的举措,成功地促使四国由衷认同了君国的统治。 大力推行文字统一政策,使各国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知识与思想得以在更为辽阔的范畴内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巧妙施行文化渗透之策略,令君国的优秀文化在四国落地生根、抽枝发芽,逐步融入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 而四国联姻这一行动,更是紧密地将各国的血脉相互联结,这种亲上加亲的关系为和平与融合筑牢了坚实的根基。 在政治统治层面,君泽辰施行了刚柔并济的策略,既彰显出了君国的无上权威,又赋予了四国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力,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与信任。 经济融合领域,君泽辰也积极推动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由此使得四国的经济日渐繁荣昌盛,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崇武六年,君泽辰下发圣旨,其圣旨内容: 随着圣君皇朝的正式确立,君泽辰仁圣皇帝的威名远扬四方,吸引万国纷纷前来朝拜。 不论是身居沙漠深处的沙棘国,还是远跨重洋海域的其他国度,各国使节皆携带珍贵无比的礼物以及满怀诚挚的敬意,络绎不绝地踏入这片繁荣兴旺的土地,一同见证圣君皇朝的辉煌盛景与无上荣耀。 崇武七年,春。 仁圣皇帝携皇后开启了登基后的首次南巡,目的地是春天景致最美的江州地区。 虽说君泽辰此次南巡并未向天下隐瞒,然而君泽辰南巡的具体路径却被隐匿了起来,无人知晓君泽辰将会现身于哪个州、哪座城。 将军叶澜率领军队乔装成护卫,一路随侍护送皇帝与皇后。 君泽辰和苏婧瑶则伪装成普通的商贾人家,一路向南行进。 在江州的峄城,安顺提前购置了一套充满江南韵味的宅院。 君泽辰虽在南巡途中,但仍需每隔三日由专门的士兵送来奏折进行批阅。 这一路上,对于苏婧瑶而言,是她入宫以后最为惬意的时光,无需操持六宫事务,每日都能尽情欣赏皇朝的山水美景。 此次出行,苏婧瑶只带了妙霞和妙月。 妙霞为她梳妆打扮,妙月为她烹饪膳食,她们二人苏婧瑶实难割舍。 不过,苏婧瑶现今已在培养宫女以接替妙霞等四人。 她们跟随苏婧瑶许久,苏婧瑶也不愿耽误她们的一生,定会为她们寻觅一户好人家,让她们平安喜乐地度过此生。 妙云和妙雪留在宫中,也是苏婧瑶肯定她们的能力。 妙云如今是除林嬷嬷之外坤宁宫的主要力量,有她在,苏婧瑶离开皇宫也能安心。 妙雪擅长处理账本之类的事务,所以也就将她留在了皇宫。 书房中。 苏婧瑶和君泽辰来到峄城,如今已是第二日了。 昨日,君泽辰陪着苏婧瑶在城内微服私访,视察民情,对峄城的治理状况甚是满意。 今日,君泽辰便在书房中埋头处理奏折,明日还要去巡查水利工程。 皇帝南巡可不是吃喝玩乐,每日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甚至
相关推荐:
强制军服(H)
妄为(1v1 h 师生 姐弟)
臣服(NPH)
欲劫缠月【NPH】
这棵校草是我的(1v1 高H)
心念予我(师姐弟1v1 狗狗年下)
斗罗:绝世唐门之写轮眼截胡天梦
言秋(父子年下)
性爱娃娃_御宅屋
穿成年代文男主的漂亮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