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底该咋个办哟! 两人正说着呢,就听见一阵“吱呀吱呀”的声响。抬头一看,原来是王栓柱拉着辆板车,把住在生产三队儿子家的婶子给接回来了。 婶子到了跟前,就瞅见赵振国和胡志强两人蹲在院子门口,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嘴里还叼着烟,那烟头一明一暗的,就跟他们此刻的心思一样,乱糟糟的。 “这是咋啦?咋跟丢了魂儿似的。”婶子忍不住开口问道。 胡志强也没把婶子当外人,三两句就把窖泥的事儿给说了。 应教授也听到动静,背着手出来了,问赵振国要了检测报告,细细地看了起来。 应教授没吭声,倒是婶子听完,笑着说:“窖泥这玩意儿,我是不懂,可蒸馒头我在行啊!你们说的这情况,是不是就跟那馒头酸了似的?” 赵振国和胡志强一听,眼睛“唰”地一下就亮了,两人异口同声地“啊”了一声。 可不是嘛,那检测报告上写的PH值下降了1.2,这不就说明窖泥变得更酸了嘛! 两人忙不迭地点头,难不成婶子真有门儿? 应教授也是笑呵呵地抬起头,示意婶子接着讲。 婶子笑着说:“冬天蒸馒头,要是面发不起来,那准是温度太低,把酵子给冻住了。只要把面盆搁在暖和的地儿,让酵子缓一缓,它还能活过来呢…你们说这窖泥,会不会也是这么个理儿?” 应教授鼓掌说婶子说的好,婶子连连摆手说自己是瞎说的。 赵振国一听,乐得差点蹦起来,嘿,婶子还说她不懂,这哪是不懂啊,这简直就是门儿清! 应教授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道: “这一路上啊,温度可比泸州低多了。虽说用你们用稻草把坛子裹得严严实实的,可窖泥里那些核心功能菌,像己酸菌(它最适宜的温度是30- 35)和老窖梭菌(它适应窖池那恒温的环境),在冬天江面上那低温(也就0- 10)的环境下,代谢都停滞了,好多菌株都进入休眠状态,甚至死了。 低温能让己酸乙酯的合成能力下降67%以上。但是乳酸菌的代谢就加速了,pH值就降到了3.8,这下可好,己酸菌的活性都被抑制住了。” 应教授肯定了婶子的提议,说这样是可行的,脸上带着几分对民间智慧的赞赏,接着解释道: 第860章 “婶子这话虽朴实,却切中了关键。窖泥中的微生物就跟人似的,温度一不合适,就‘闹脾气’不干活了。 你们现在把窖泥挪到暖和的地儿,就相当于给这些微生物搭了个温暖的‘小窝’,让它们慢慢缓过劲儿来。不过啊,这温度可得把控好,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得模拟出窖池里那恒温的环境,这样那些核心功能菌才能重新活跃起来。” 赵振国和胡志强听了,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希望,大教授说行,肯定行。 赵振国挠挠头,憨厚地笑着说:“应教授,您说得在理,可具体咋操作啊?温度咋个把控法?” 应教授思索了片刻,说道:“我没记错的话,己酸菌和老窖梭菌最适宜的温度是三十度,你们可以找个相对封闭、温度容易调节的房间,管你是烧碳烧炕还是烧煤球,一定要把温度搞上去,再在旁边放个温度计,时刻盯着点温度。” 赵振国:看来白酒里也全是科技和狠活。 组件实验室,刻不容缓了。 胡志强一听,一拍大腿:“行嘞,应教授,我们这就去准备。不过,这得多久这些微生物才能缓过来啊?” 应教授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这不好说,得看微生物自身的恢复情况。不过,只要温度适宜,条件合适,少则三五天,多则一周左右,应该就能看到一些变化了。咱们得耐心点,别心急。” 婶子在一旁听了,笑着说道:“这不就跟养娃娃似的,得精心照料着,不能着急。只要用心,肯定能把这窖泥给养好咯。” 大家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本压抑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 说干就干,赵振国立刻行动起来。 哎,出差这么久,欠的班总归是要还的,这会儿可算轮到他加班了。 而且不光他自己上班,这不,连带刚从牛棚出来没多久的应教授也被他临时“征用”了。 应教授本就憋着一股劲儿,想找点事儿干,证明自己“尚能饭”。 虽说这照顾窖泥的事儿不是应教授的老本行,可他一听赵振国让自己去帮忙,兴致勃勃得像个孩子。 应夫人见他那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便笑着由他去了。 应夫人觉得待在这小山村,每日与可爱的熊猫为伴,看看青山绿水,听听鸟语虫鸣,倒也不错,心里竟也生出了几分留恋。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赵向红就有些郁闷了。他天天喂食、铲屎,可小团子就是不待见他,想摸摸它,可小团子就是不给面子,一看到他就躲得远远的,反倒对赵家人来者不拒,婶子和应夫人都可以摸熊猫,就不让他摸。 还好小团子长得很好,赵家吃的也好,赵向红觉得领导简直太高明了。 —— 赵振国也知道找应教授帮忙并不是长久之计,他带着礼物跑到唐主任那儿,非要唐主任给自己整个化学老师来厂子里。 唐主任被他缠得没办法,一脸无奈地说:“赵振国啊,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咋突然要化学老师了?” 第861章 赵振国眼睛放光,兴奋地说道: “唐主任,我打算搞个酿酒化学实验室!您想啊,这酿酒里面学问可大了去了,化学知识那是关键。 有了化学老师,我们就能更科学地研究酿酒,提高酒的品质,说不定还能让咱们的酒走出这里,名扬天下呢!对了,你要是再给我找一个生物老师就更好了!” 唐主任听了他这番豪言壮语,哭笑不得,可又觉得他说得在理。 现在他们当地的酿酒手艺虽说代代相传,可一直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要是真能搞出个酿酒化学实验室,说不定还真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人家泸州老窖都开始搞人工窖泥了,他们这里酿酒还一直靠经验,确实不行。 可赵振国要的人才,又不是地里的大萝卜,哪那么好找。 唐主任只能安抚赵振国说:“行吧,我尽量给你想想办法。不过,这事儿可没那么容易,你得有心里准备。” 赵振国一听,乐得合不拢嘴,“唐主任,您可得快点,这马上就过年了,厂子里还等着发钱呢!发完钱,就放假了!要是你介绍的人来得早,干得好,我给预支工资。” 唐康泰:... 有点想去丰收上班了咋办?听说他们厂还有奖金! —— 赵振国说发钱,那是真发钱! 元旦促销的效果非常好,账上有钱。 他找完唐主任,就安排高美君去取钱。 “赵厂长,您没开玩笑吧?真发钱呐?”会计高美君瞪大了眼睛,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振国大手一挥,咧着嘴笑道:“那还能有假?我赵振国说话啥时候不算数过!” 拿起笔,“唰唰唰”就在单子上签了字。 “小高,你赶紧去银行取一千块钱回来,取完钱,咱们就召开全场职工大会,当着大伙的面发钱,发完钱就放假!” 小高接过单子,手都有点哆嗦了,赵厂长之前说的,要兑现了! 她倒没怀疑赵振国会兑现承诺,但没想到居然会一点折扣都不打。 她赶忙应道:“好嘞,赵厂长,我这就去!” 说完一溜烟儿地跑了出去,到了门口还不忘叫上个保卫陪自己一起。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这下可炸开了锅,兴奋地议论起来。 “哎呀,赵厂长可真是大好人呐,这都快过年了,发钱还放假,咱能过个好年咯!” “是啊是啊,赵厂长还真是说话算数!” 不到一个小时,小高就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里面装着一千块钱。 —— 临到下班了还通知开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着今天开会的主题。 有人说要发钱,可有很多人都不敢信。 直到赵振国走上台子,把一摞大团结放在台子正中心的桌子上,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 “大伙儿都安静一下!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就是想实实在在地感谢大家这一年为咱厂子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这一年,咱厂的酒销量越来越好,品质也稳稳当当,这都是大伙儿的功劳!下面,我就开始念名字发奖金啦!” 台下的工人们瞬间安静下来,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眼睛紧紧地盯着赵振国。 “丁师傅,这一年在蒸煮环节兢兢业业,火候把控得那叫一个准,让酒的口感更淳厚了,应发奖金八十块!” 第862章 丁师傅就满脸通红地走上台,接过奖金,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赵厂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李秀芬,包装的时候细心得很,每一瓶酒都包装得严严实实、漂漂亮亮,给咱厂子的酒增色不少,应发奖金二十五块!” 李秀芬激动得眼眶都红了,她双手接过奖金,朝着赵振国深深地鞠了一躬。 随着赵振国一个接一个地念着名字,台下时不时地响起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每个被念到名字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比这冬日里的暖阳还要灿烂。 王大海也拿了八十块钱,激动坏了,感觉这么干下去,娶芬姐的彩礼有希望了! “杨国忠!”赵振国喊道。 这一声喊出,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工人身上。老杨有些腼腆地挠了挠头,缓缓走上台。 “老杨啊,你可真是咱厂子的顶梁柱!发酵环节,你日夜守着,温度、湿度控制得那叫一个精准。咱厂子能有今天这好效益,你功不可没啊!应发奖金,一百二十块!” 为保住赵振国从泸州带回来的窖泥,老杨天天都睡在临时实验室里,好几天没回家了。 “一百二十块!”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大家纷纷投来羡慕不已的目光,有人小声嘀咕着: “老杨这奖金,顶我四个多月的工资啦!” “可不是嘛,老杨这后半年可真是拼了命地干啊!” 老杨接过那叠钱,手都有些微微颤抖。他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却又一时语塞。 赵振国走上前,握着老杨的手,笑着说: “老杨啊,明年可不
相关推荐:
吾乃食色(H)
武道求长生
从吞噬开始穿行诸天
顾太太养成记(甜宠)
诱惑夫君n+1
三人游
斗罗:千仞雪重生,我是她亲弟
当钓系美人绑定神豪系统
金手指成精了
蛊惑(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