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之探花皇后(包子)上 > 第365章

第365章

子说,好好复习,争取考出好成绩。” 丁师傅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办公室,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赵振国找到胡志强,把出题的任务交给了他。 时间紧迫,题也别出得太复杂,主要就是考考酿酒的基本知识,像原料的选择、发酵的原理、蒸馏的要点这些。 胡志强点点头,拍着胸脯保证道:“振国你放心,小事。” 没一天,要考试的消息就在厂子里传开了。 厂子职工的待业子女们,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有的白天在厂子里跟着长辈们学习,晚上回家还挑灯夜读;有的则四处搜集资料,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整个厂子里都弥漫着一股紧张又热烈的学习氛围。 考试那天厂子里的会议室被临时改成了考场。 笔试结束后,经过紧张的阅卷,一批成绩优秀的考生脱颖而出。 赵振国看着成绩单,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 第814章 接下来,就是更为关键的面试环节。 面试安排在了一间小会议室里,赵振国亲自担任主考官。 面试的问题主要围绕员工的人品和企业忠诚度展开,比如“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你会选择坚持还是放弃,为什么?”“你对厂子未来的发展有什么看法,你愿意为厂子付出多少努力?”等等。 考生们有的回答得头头是道,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有的则略显紧张,回答得有些磕磕绊绊。 随着面试的进行,丁正明引起了赵振国的注意。 他不仅对酿酒技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在回答关于企业忠诚度的问题时,眼神坚定,声音洪亮: “赵厂长,我从小就看着父亲在厂子里辛勤工作,对酿酒这份事业充满了热爱。如果我能有机会去泸州酒厂学习,我一定会把学到的先进技术带回来,为厂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厂子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赵振国看着丁正明,心中暗暗赞许,这个小伙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面试结束了,赵振国和厂子里的其他领导们围坐在一起,仔细地讨论着最终的人选。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丁正明无论是从笔试成绩还是面试表现来看,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最终的结果公布时,厂子里有人欢喜有人忧,而丁正明则成为了厂子里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赵振国和厂子里的领导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厂子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会珍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赵振国看着丁正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丁师傅的儿子,还真不赖。 丁师傅,也是相当通透。 赵振国没给他走后门、泄考题,就提前半天跟他说了要考试。 就这,丁正明还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可见人家暗地里下足了功夫! —— 一岁半的棠棠,头一遭坐火车,就跟着火车“哐当哐当”地穿了小半个中国。 虽说这趟坐的是绿皮火车,可唐康泰给夫妻俩订的是软卧,条件那叫一个不孬。 宋婉清原本还担心闺女,这下也把心搁肚子里了。 只可惜唐康泰就算能弄来软卧票,也没法让赵振国把那一红一白带上火车,只能送回老家,让它们跟乌云作伴。 一路上,绿皮火车“咣哧咣哧”地跑着,赵振国就带着宋婉清逛吃逛吃... 小站就不说了,大站火车停靠都要十五分钟以上,刚好下来瞧瞧热闹。 洛阳的牡丹银丝酥,三门峡的五香牛肉;宝鸡的酸汤臊子面,广元的红油凉面、川北凉粉,各有各的滋味儿。 就这么一路吃吃喝喝,直到泸州。 三天火车坐下来,宋婉清的嘴就没歇过,感觉自己的腰粗了一圈儿。 棠棠一路上瞅着外头的景致,眼睛都不够使,晚上睡得那叫一个香,一点儿没哭闹。 赵振国特意准备给车厢里其他人的糖果,都没派上用场。 到了泸州,头一顿饭那可不得了。 泸州酒厂的厂长亲自接待的赵振国他们一行六个人,除了赵家一家三口,还有丁正明,车间主任陈爱国和同村的李满仓。 一桌子菜足以见人家的诚意,黄粑、猪儿粑、长江杂鱼锅、酸菜豆花、窖沙肘子…好家伙,那叫一个丰盛。 本来赵振国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酒厂副厂长,都不够人家酒厂的厂长接待。 可谁让赵振国是来师傅的救命恩人,厂长也就高看了他一眼。 晚上,酒足饭饱的赵振国在招待所给唐主任打电话报平安,这一打,可不得了,唐主任说杨金贵死了。 不是,这还没公审,人咋就死了? 第815章 唐主任没接这茬儿话头,倒是没头没脑地冒出一句: “杨青山那老小子,也没了!” “啥?” 赵振国一听,嗓门儿陡然拔高,父子俩都死了,这是要干啥! 宋婉清正抱着棠棠等他打电话,被这一嗓子惊得够呛,忙不迭扭头问:“咋啦这是?” 赵振国赶忙用口型说着“没事”,心里却在骂,咋会偏偏这个时候死了? 唐主任在电话那头接着絮叨: “杨金贵裤裆里的那玩意儿啊,烂得直冒脓水,他跟管教员反映,人家还以为他装病想保外就医呢,压根儿没当回事儿。谁能想到啊,这小子就这么一命呜呼了。” “真…真死了?”赵振国舌头都有点打结。 电话那头,唐主任长叹一声,“唉,要说这杨金贵,我倒真盼着他这是自作孽不可活,可…唉!” 赵振国一听这话里有话,“唐主任,您有啥话就直说,别跟我这儿打哑谜!” 唐主任这才竹筒倒豆子一般,把事儿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楚小天他媳妇儿醒了,你猜怎么着?原来那晚的事儿,她心里门儿清......她那时候就想死了,可她连死都做不到! 醒了之后,这娘们儿也是个烈性子,直接把氧气管子一拔,还留了封绝笔信,说是不想拖累楚小天......得亏护士发现得及时,要不然,这会儿人早凉透了。之前她那是想死死不了,这好不容易醒了,一心求死......” 说到这儿,唐主任又叹了口气,接着说: “楚小天以前有个学生,在拘留所里打杂。这孩子听说师父师母被杨金贵害成这副德行,觉着杨金贵就这么死了,太便宜他了。 这孩子脑子一热,就偷了杨金贵的内裤,哄着里面一个染了脏病的老头穿了两天,又拿回去给杨金贵穿,让杨金贵染上了脏病。 本想着教训教训这小子,让受点罪,谁能想到,杨金贵才一个十八岁的大小伙子,居然没扛过去,就这么没了......” 赵振国听完,撇了撇嘴,嘴里嘟囔着: “要我说啊,这杨金贵就是活该!可楚老师两口子,唉,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尤其是那个学生,本想替老师出口气,结果平白无故摊上这么一条人命...你们准备咋办他?” 咋办? 唐主任知道这事情的时候,脑壳都大了,“唉,你问我这事儿,我也正头疼得紧呢!这娃娃还是我们这儿一个工作人员的娃,才十二岁,毛都没长齐呢,你说这叫个啥事儿嘛! 我去瞅了瞅那杨金贵的尸体,哎哟喂,那场面,简直没法看!他那地方流脓生疮,烂得不成样子,浑身都散发着一股子腐臭味儿,惨得都没个人样了......” 本来是恶作剧,结果本来要挨枪子的人,就这么死了,唐主任也很郁闷,处理这娃娃么?人家还那么小! 唐主任也没想出个妥善的法子来处理这娃娃,索性把话题扯到了别处: “唉,先不说这娃娃了。至于那杨青山,表面上看着像是自杀,可我们都觉得不踏实,那老小子惜命得很,咋可能舍得死哟。 这不,蒋国柱从叶家那条线儿上,意外查出了些门道,杨青山压根儿就不是自杀,是被人灭口了! 第816章 而且啊,这事儿跟叶家脱不了干系!” 赵振国一听,眼睛瞬间瞪得溜圆,惊得下巴都快掉了:“啥?叶家?是叶武斌他们家那个叶家么?” 唐主任重重地点了点头,嘴里“嗯”了一声: “没错,就是他们家!不过这杨青山级别不够,搭不上叶家主家那条线,只能巴结上叶家的旁支。 之前叶文斌干的那些缺德事儿,这杨青山在暗地里可没少帮忙打掩护,还一个劲儿地给叶家送好处,孝敬得那叫一个殷勤!” 赵振国:得,杨青山贪污这事儿跑不了了,他一个月才90块钱工资,要是不贪,能有钱打点才怪。 —— 宋婉清偷偷朝赵振国用口型说:“楚小天…” 楚小天会怎么样?这是赵振国和宋婉清最关心的事情。 听赵振国问起楚小天,唐主任说:“你们县有个三线厂,你知道不?” 这个赵振国真知道,东风厂就在绵延几百里的大山里头,那个山坳坳叫鹰嘴沟,离他老家不到一百公里。 小时候他听大人们闲扯,说珍宝岛反击战时候用的迫击炮,就是从那儿造出来的! 唐主任说:“楚小天啊,得被判十年!” “啥?十年!这么重!”赵振国忍不住反问了一句。 唐主任呵呵笑了笑,“然后啊,他和媳妇儿会被送到东风厂的学校里当老师,这辈子怕是都出不来了…” 听到这儿,赵振国这才恍然大悟,唐主任这安排妙啊,给楚老师选的这“坐牢”的地方,还真是不错。 东风厂可是个三线厂,所谓三线厂,是这么回事。当年龙国和苏美两国关系紧张那会儿,教员把全国分成了一线(沿海)、二线(中部)、三线(内陆纵深)。这三线厂主要就是生产军品的,一般都藏在深山里头,讲究个靠山、分散、隐蔽,就是为了战时能保住命脉。 东风厂那可是个自给自足的独立小天地,里头学校、医院、邮局、粮店、电影院,甚至连墓地都有,从生到死,啥事儿都能在里头解决,活脱脱一个小社会。 出入都是按军管的,非常严格,跟监狱也差不多了。 不过,一辈子都出不来倒也不至于,赵振国记得东风厂后来好像还搞了军改民。 楚小天这结局,说起来倒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北师大的高才生,当年那也是意气风发、前途无量的主儿,谁能想到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哟,真真是应了那句“时

相关推荐: 生活管家   万物继承人   星辰岛屿   沦陷警告!白月光又被秦爷贴贴了   重生之宠妻   纵火   金主的床它香又软   落花人独立   抗日之血祭山河   繁花:从1987年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