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给家里打过电话,说在单位遇到了沈玉瑶,结果他妈非要他替家里请沈玉瑶一家吃顿饭。 文虎笑着说:“沈阿姨,我妈那脾气你是知道的,所以,今天这顿饭一定得我请,你可千万别推。” 宋文丽的性子沈玉瑶还真知道,听文虎这么说,她没忍住直接就笑了起来。 于是,这天中午他们什么也没有安排,中午的时候随着文虎一起去了海市大饭店。 海市大饭店是本地非常有名的一个国营饭店,是以做当地名吃为主的。 但这里的特色菜是那种适合老百姓吃的,主打一个正宗,平价。 来这里吃饭的以本地人居多,一到节假日是需要排长队的。 沈玉瑶几人因为是从招待所赶过去的,所以基本上要跨越半个城。 哪怕他们出门并不晚,可到的时候也差不多到了午饭的最高峰。 几人一进馆子,就被里面挤挤哄哄的人流给惊呆了。 沈玉瑶看到门口竟然有人在排队等号,不由得犯了迟疑。 这得排到什么时候去啊? 看出沈玉瑶的迟疑,文虎笑道:“阿姨你放心,咱们肯定有位置。这里离卉卉的学校近,我们早就商量好了,我接你们过来,卉卉直接从学校过来。她这会儿肯定已经占好位置了。” “卉卉也要过来啊。”沈玉瑶很有几分惊喜。 她也有很多年没有见过卉卉了。 几人进到店里,远远就看到程卉卉在冲他们招手。 程卉卉来得早,已经占了一个卡座。那是一个八人台,他们坐正正好。 海市饭店的装修比较偏民国风,这本来也是一个老饭店,是当年公私合营后留下来的。 这里的窗玻璃全都是彩色雕花的,卡座与卡座之间还用丝绸的五色屏风相隔,看上去别有一番韵味。 又和京城的馆子是不一样的感觉。 几个孩子新奇得很,从进来之后就开始左右张望着。 看得出也很高兴。 卉卉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她的长相综合了程工与吴玉兰的长处,既有吴玉兰的秀气,又继承了程工的高个头。 是一个相当好看的女孩儿。 这么多年不见,她见到沈玉瑶也亲近得很,直接上来就给了沈玉瑶一个拥抱。 抱着这个看着长大的女孩儿,沈玉瑶的心里也是一阵温暖。 “你看你也没说要过来,阿姨连个礼物都没有准备。”沈玉瑶抱怨道。 “不用准备,不用准备。”卉卉连连摆手。 “阿姨你们远来是客,本来就应该我们来尽地主之谊。”卉卉一边将他们往座位上领,一边说道。 和憨厚的文虎比起来,卉卉的嘴巴可真算是很能说的了。 他们来的时候卉卉已经将菜都点过了。 用她的话说,如果不提前点,那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上菜。 她点的全是这里的特色菜,葱烧大排,四喜烤麸,红烧肉,响油鳝丝,雪菜大黄鱼…… 整整要了一桌子。 几人边吃边聊,回忆了往事,也说了些彼此现在的生活。 沈玉瑶在一边看着,越看越觉得面前这两位是一对儿。 想想这样也很好啊! 自幼青梅竹马,彼此知根知底,如今又在一个城市生活。 即便文虎在当兵,可也是本地兵啊! 而且他是干部,将来是可以留在海市的。 怎么看,沈玉瑶也觉得这是天生一对! 看着这对小两口的互动,她的唇边不由多出了一抹姨母笑。 只想着等他们两个结婚,一定要送上一份厚礼! 第471章 看房 程立言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就到了事先约定的看房子的日子。 他们没有带司机,而是由沈玉瑶开车一起去了那栋洋楼。 沈玉瑶早在几年前刚到京城的时候,就学会了开车。 他们去的时候并没有见到房子的主人,此次出面的是居委会的同志。 那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女同志。 据她说,房东一家如今已经去了国外,将房子委托居委会代为处理。 一切手续他们都可以代办。 因为程立言穿着军装的缘故,那位女同志对他们特别客气,也说了不少关于这栋老房子的情况。 通过询问沈玉瑶得知,这房子始建于1939年,是当时海市最著名的工厂主冯先生的故居。 当初建的时候是请了法国的名设计师精心设计的。 这栋楼一共四层,占地450平米,建筑面积达到将近六百平方。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将近两百平方的大花园。 这花园是围绕在房子四周的,这就使得它四面临空,与周围的建筑都保持着相当的距离。 私密性以及防噪音的能力都非常好。 这一点让沈玉瑶非常的心动! 因为他们家现在住的白楼虽然也是独栋,但是是学校建房,邻居间几乎是挨着的,中间就依靠一个栅栏相隔。 特别是在院子里,相互间咳嗽一声旁边都听得清清楚楚。 别说左右邻居了,即便是住在对面的师父家,每天师母喂猫咪的声音沈玉瑶都能听见。 所以,这个独门独栋,四面临空的设计对她有着极大的诱惑! 那位女同志拿了钥匙几人一起进了房子,然后沈玉瑶发现这栋楼竟然是带电梯的! 它有双楼道,一个是从外面楼梯间进出,另外一个是在客厅位置,修建了一个柚木的木质室内楼梯。 那个室内梯虽然年头多,但因为木料好,保养得当,看上去竟没有多大的损伤,依然十分的优雅。 程立言对客厅侧面的那个电梯更感兴趣,他问那位女同志:“这电梯还能用吗?” “可以。只要通了电,这电梯就能用。” 说到这儿,她也不由得感叹:“这房子很幸运得嘞。我们这条街上的洋楼很多,这栋算是保护得最好的了。 主要是之前是报社在用嘛,公家单位人家讲文明,用得仔细,所以这个楼里的东西基本上没有什么损坏。” 她指了指壁炉:“这壁炉也可以用的,以前每年报社都要专门请人来通烟道。” 夫妻俩楼上楼下都转了一圈,越看对这栋楼就越满意。 虽然它要的价格比较高,但后期的花费肯定会比四合院少很多。 除了一些过于老旧的楼板,楼梯需要修缮,水电要重新跑,还有门窗等确实需要更换外,硬装方面需要大动的地方不多。 这样算下来,买这套房子连装修下来大概和四合院的花费应该相差不了太多。 夫妻二人都起了心思,但这么大的事情还是得回去再商量商量。 参观完之后,他们谢过那位女同志,并留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后就离开了。 那位同志对于他们这种情况也很习惯了,还告诉他们这套房子来看的人多,但真动心想买的人基本没有。 毕竟这价格过于吓人,而且房主还坚决不肯让价,说卖不出去就留着,将来也算是国内还有一座老宅。 从房子里出来,夫妻俩带着四个孩子在周围又转了转,给孩子们拍了好些照片。 另外又带着他们去吃了西餐。 之前去姑姑家的时候,两个舅妈带着他们一起去过一次,但那次明月和明晨没有去。 回来后小毅和南熹就一直讲要带他们也去吃一回,这次总算是满足了小朋友们的心愿。 下午,一家人又去了海市最大的百货大楼,给四个孩子各添置了些衣服。 海市的衣服这年头在全国都是紧俏货,是最时髦的。 既然来自然要买一些回去。 除了衣服,他们还给朋友们买了礼物。 师父师母自然是少不了的,乔安一家自然也得有份。 大概是见了故人的缘故,这两天沈玉瑶一直总会下意识的回忆从前,想起在滨海,在颐江的那些日子。 于是,她又给早已经退休了的丁师父还有肖梅,顾大夫以及顾林,年年都买了礼物。 大包小包的,直把车子后备箱装得满满的。 夫妻俩带着孩子买完东西没有回招待所,而是先去了邮局,将那些要寄往外地的,从这边直接给寄走了。 要带回京城的,自然放到空间里带回去就可以了。 这天晚上,他们是去姑姑家吃的晚饭。 程立言来一回,总不能见都不去见一次。 之前是在开会,如今会开完了,怎么也得上门去看望看望老人。 一直到晚上回到招待所之后,程立言才问起媳妇:“那房子你有什么打算?” “我想要。”沈玉瑶说。 对此程立言早就想到了,别说媳妇了,连他看了都忍不住的心动。 他点点头,继续问:“你想好了要怎么办了吗?” 沈玉瑶沉默了一下,然后抬头看着他,一字一句地道:“我想拿金枝玉叶去换。” 听到“金枝玉叶”这四个字,程立言先是怔了一下,然后蓦然抬头:“用金枝玉叶去换它?” 第472章 那都不是事儿 程立言知道媳妇说到的“金枝玉叶”是当年陈将军送他们的那个战利品。 是他们无双国的大军攻破敌国都城,在敌国皇宫宝库里找到的珍宝。 那棵树高度达到1.8米,整体为黄金打造。树叶用的是无瑕的碧玉,枝头叶间还缠绕着各色宝石当做果实。 那树本身的价值都无法估算,更不用提作为艺术品的价值了。 那精湛的技术,即便是程立言看着也叹为观止。 那样一棵树,哪怕是在无双国那也是无价之宝,更不用提在华国了。 先不说它本身所用材料的价值,单那与华国手工业完全不同的制造手艺和风格,就很值得研究。 这样一棵树拿出来,哪怕是送到国博都会引起轰动! 程立言觉得,房子再好,拿“金枝玉叶”去换,也是不值得的。 他正要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听到沈玉瑶已经继续说道:“当然,我肯定不会去和房东换,我打算用金枝玉叶和国家换去。” “和国家换?”程立言挑了挑眉。 沈玉瑶回答的理所当然:“那肯定的呀!我当然不能去和房东换。你今天听那个大姐说了吧?那一家人都出国了,我要是拿金枝玉叶去和他换,这不是国宝外流吗? 就算是无双国的国宝,那也不能流失到别的国家去! 再说了,我跟他换的意义在哪里?咱们又不缺钱,我真要买那房子直接给他钱,给金子都行。 我为什么要给他宝贝?” 沈玉瑶的“小金库”最不缺的就是金子。 先不说家里还有皇上一共给了她多少。 就自己二哥还有那些财大气粗的武官,譬如陈将军他们,就给了不少。 沈玉瑶一直怀疑是她二哥散布出去的消息,无双国的武官们之间肯定偷偷的流传着神女爱钱的传说。 不然为什么他们但凡求她点东西,送的全是金银珠宝? 一想起二哥沈玉瑶就不觉头疼。 自从那年他来的时候给了小毅一个实心金马做了见面礼之后,就像是打开了什么不得了的机关。 之后每年他派人送回来的年礼都少不了两个实心儿的金疙瘩。 小毅、南熹都有。 她现在估算着,十二生肖应该都已经凑齐,连几大神兽也送的差不多了。 有这些金子,她随便融一个,或者直接拿出来一样也够房子钱了,至于要拿宝贝出来? 虽然知道丈夫肯定明白自己的心思,沈玉瑶还是诚恳地解释道:“我要换自然是跟国家换,和私人我肯定不会换的。 我其实一直都有这个想法,已经很久了。 那金枝玉叶……说真的,我觉得咱们留着实在是可惜了。 它的价值不应该埋没。 这样的宝贝就应该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美。” 随着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沈玉瑶其实都起了好几回要把它捐出去的念头了。 他们不缺钱,不光不缺,就空间里的那些东西,后代啥也不干,他们都能养个十几代。 这种情况下,钱对于沈玉瑶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 她总觉得那样的好东西放在只有她自己能够进入的空间里,放在箱子里沉睡,实在是太浪费了。 就很希望能够给它一个重见天日,重新进入众人眼中的机会。 以前是国家动荡,她不敢。 如今眼看着国家一天比一天好,整个社会都在进步,她这种想法一天比一天强烈。 那天程立言让她找一个理由,能把钱拿出来,沈玉瑶立刻就想到了“金枝玉叶”。 她觉得是时候让它重见天光了。 只是,这一次沈玉瑶不打算捐了。 她想用它来换房子。 用“金枝玉叶”换房子,一方面解决了自己有钱拿不出来的窘局,一方面也能让它发挥自己本身的价值。 何乐而不为呢? 听了媳妇的解释,程立言顿时释然了。 拿那样的宝贝与房东换他不乐意,但是和国家换,程立言还是愿意的。 而且他很明白,国家肯定也会大力欢迎! 毕竟,对于个人来说,那样的房子属于稀缺资源,可遇不可求。 但对于国家来说,那样的房子应该也不是特别难得。 特别是用一栋破旧的老房子来换一个无价之宝,哪怕他仅仅提上一嘴,必然就会有相关部门去帮他想办法,帮他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 于是程立言道:“这事儿交给我办,我回去后就去处理。” 这种事他不提沈玉瑶肯定也是要交给他去办的。 听他这么说,满意地嗯了一声就不再多想。 从海市回到京城后,程立言果然如他承诺的一般,找到了相关部门提出了有偿捐献的想法。 听说是沈玉瑶拿出来的东西,立刻就引起了重视。 毕竟,此时的相关领导谁能不知道那位沈同志是个深藏不露的? 家底厚实的让人叹为观止! 但惊叹归惊叹,作为能够代表国家的大领导,并没有谁对此有任何的想法。 开玩笑! 泱泱大国哪里能去觊觎人家私人的东西! 更何况还是正经的爱国人士。 当年杨玉芝不远万里从美丽国回来想要夺走沈玉瑶财产的事儿大家都知道。 也知道沈玉瑶宁可把财产捐给国家,也不让那样一个外籍人士带出国的壮举。 这样对祖国有着深沉爱意的公民,国家必然也会给予回报。 这些年沈玉瑶能够在各方面都顺风顺水,哪怕家财万贯也没有受到过任何的刁难和危险。 很难说没有国家在背后给予的保护和支持! 如今当程立言提出沈玉瑶要再次为国家捐献瑰宝时,相关部门又一回轰动了! 至于他们提出的想要海市的那套房子—— 小问题,那都不是事儿! 第473章 有房有铺 在沈玉瑶与程立言一起签订了捐献证明的第二天,相关部门就派出去了一个工作组,专门负责帮他们去谈那栋房子的收购问题。 国家出面,那效果自然是杠杠的。 房子很快就谈了下来。 因为那个金枝玉叶实在是太珍贵了,一经捐出,没有多久就被定为了国家一级文物。 堪称国宝级文物了。 又因为沈玉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捐献了,大领导知道后,给了工作组一个特批。 本着不能让捐献者吃亏的原则,工作组这次海市之行,不仅仅为沈玉瑶他们买回了那栋房子,还又帮他们买下了房子附近的两个位置非常好的门面。 说是领导特批,与房子一起过户到了沈玉瑶的名下。 除此之外,工作组甚至还在当地找了一个专业的修缮工程队,是以前修缮过老房子的专业队伍。 承诺会将那栋房子进行一个整体的修复,保证“修旧如旧”,让那栋历经沧桑的建筑重焕青春。 当工作组的同志回到京城,将房子以及店铺的过户手续交付给沈玉瑶的时候,她真的是惊呆了。 她完全没有想到,就这么点小事竟然还惊动了大领导! 看到她那个样子,工作组的组长笑道:“小沈同志,这哪里是小事?你这些年捐献给国家的宝物国家都有记录。 领导说了,人民群众的拳拳爱国之情是好的,但是也不能让人们群众吃亏。 这房子和商铺都是你应得的。 房子有价,国宝无价。我们还是要感谢你的这份心胸和气度。 以后若有什么需要我们出面的事情,请尽管提!” 沈玉瑶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离开海市仅仅两个月,她竟然有机会再来一趟! 沈玉瑶是请假来的,自然没有带小毅和南熹。 带自从上回来了海市之后,明晨终于拥有了和姐姐一样的穿越能力。 如今他来的比起明月还更勤快一些。 毕竟明月如今已经是大姑娘,再有不到两年就要及笄了。 此时正被她阿娘带着学管家。 而明晨年纪还小。 家里又有心让他趁着年纪小多见见世面,也不太拘着他跑来跑去。 所以,他现在但凡有一点时间就往这边来,与沈玉瑶处得那是相当亲近。 知道沈玉瑶又要到海市去,他颠颠的就跟了过来。 因为即将十一,程立言走访,视察的任务重,根本没法跟着一起来,所以此次海市之行也就只有小明晨与沈玉瑶作伴了。 她还挺乐意带着这个小侄子。 沈玉瑶去一方面是要与修缮的工队沟通一下关于房子维修方面的想法,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她要去看看国家帮她选购的那两间铺子。 毕竟在此之前她并没有在海市购买商铺的打算,所以压根就没有关注过这一块儿。 拿着那两个房本,她甚至完全没有印象那房子是什么样的。 因为程立言提前打过招呼,这一回是由文虎负责全程接待。 文虎知道了,那就意味着吴玉兰和程卉卉也都知道这件事了。 于是那天母女俩也都跟着跑去接站了,使得沈玉瑶的此次行程变得更加热闹。 吴玉兰之前是真不知道沈玉瑶在海市买房了,更不知道她不买是不买,一买竟然如此大手笔! 前几天女儿回来跟她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吴玉兰整个人都惊呆了! 为此昨天还专门跑去看了看那栋房子。 一直到站在了房子跟前,她都没法相信这是真的,还觉得跟做梦一样。 沈玉瑶这回依然住在部队招待所。 因为有文虎全程陪同,住在那里更方便一些。 之后,沈玉瑶用了两天时间与工队的人沟通,和他们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另外又改了几个房间的装潢,使之更方便日常生活。 同时她也去看了自己的那两个铺子。 海市这边的铺子和京城的铺子真的不太一样。 沈玉瑶在京城的那两个铺子全都是并排的几间四四方方的屋子,全都是大门大窗,讲究一个透亮。 而海市这两套房子全都是门面不太大,但纵深很长的那种房子。 两套房子的套内面积一个是八十多平方,一个是一百二十多平方。 八十多平的是一楼的一个套房,有点类似于前店后家的那种感觉。 后面的那间屋子还带着一个阁楼。 另外那个则是楼上楼下两层,屋内有一个木质楼梯相连。 沈玉瑶第一感觉就觉得这铺子可使用的面积实在是太小了,她甚至都想不出能租给什么人使用。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跟着一起来看房的吴玉兰则羡慕地一直惊呼,说这样的铺
相关推荐: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盛爱小萝莉
突然暧昧到太后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小白杨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