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程立言则想得更深。 他说:“你们先去书店看看,我也先和我的战友们联系着,先把粮种给搞回来。 等过两天我试着看看能不能在各个科研所找到熟人,能找到的话就想办法带三哥去参观参观。” 程立言看出来了,这位三哥和之前来过的二哥不同。 二哥一心向武,性格也外放。 属于想要什么人家就说出来了,压根就不用你去猜想。 这个三哥更腼腆一些。 人家想要什么的,人家放心里。 先帮你把活儿干了,然后才试探着一点一点往外说。 程立言觉得,如果不是今天媳妇也在这儿坐着,估计自己一直到最后也猜不出三舅哥那脑子里到底都装了些什么。 他那些愿望大概率最后要咽回去一半! 一个爹妈生的,性格竟然有如此大的区别。 程立言不由得有点好笑。 可同时也更上心了一些。 程立言当天就开始又是电话又是写信的和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战友、老关系们联系,套近乎。 让大家都行动起来帮他找更好的粮种。 程立言撒的网很大,从最南边一直找到最北边。 毕竟无双国是个内陆国家,国土面积虽然谈不上特别大,但适合种植的土地可不算少。 多找点各式各样的,只有好处没坏处。 在程立言开始给他三舅哥找粮种的时候,沈玉瑶已经带着她三哥去了京城最大的新华书店。 这座新华书店建成还不到一年,正是锃锃新的时候。 这栋楼一共六层,空间宽敞,大白天也开着足量的电灯,还烧着足足的暖气。 一掀门帘进去,就让人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暖意,还有温暖的光亮。 让原本都快被风刮走的人顿觉心神一松。 沈峻林自幼就是个爱书之人。 稍微大一点就开始跟着师父外出游历。 他可以说是全家去过地方最多,见过世面也最多的人。 可即便这样,沈峻林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书铺! 这一刻,他就像是小老鼠掉进了米缸,整个人都蠢蠢欲动了起来。 第431章 偶遇张莱莱 沈玉瑶自然明白哥哥的心思。 她也没多废话,带着三哥和孩子们就走了进去。 她先在一楼的儿童读物专区将两个孩子放下,让他们就在这里看书,别的哪里也不能去。 然后就带着哥哥上了二楼。 二楼有一个科学技术专区。 因为现在科学技术受到的欢迎是最广泛的,所以这个专区占地特别大,整整占了一个楼层! 这其中又分了很多的小区域,例如农学、工学之类的。 沈玉瑶将哥哥领到了农学专区,然后和对待儿女一样,给了他一个装着水壶,两个小面包,一个手绢的袋子,让他也待在这里哪儿都不能去。 说中午的时候她会过来接他。 沈峻林走到这里,看着这山一样海一样铺天盖地的书,心思早就飞了! 他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抓起那个小袋子就朝最近的书架走去。 沈玉瑶无奈地看着瞬间就忘了她是谁的三哥,摇了摇头,转身朝三楼走。 对于两个孩子她是一点都不担心。 小毅现在精明的很,早已经能当大孩子用了。 别说她之前带他们来过书店,他们知道想找妈妈直接上三楼,去书画专区就可以了。 就是找不着,小毅也能够带着妹妹坐公交车回家。 至于三哥…… 沈玉瑶觉得自己应该也不用担心。 以他那性格,估计今天要长在书架前了。 自己不来找,他能一天都不挪窝。 想走丢都不容易。 于是,她很放心地走到了书画专区,抽出了一本近现代画家的画册看了起来。 沈玉瑶也不知道自己看了多久。 直到感觉到脖子微微有点发酸,她将画册重新放回,然后转了转脖子。 而就在这时,她听到后面有个女孩的声音不确定地喊了声:“沈阿姨?” 沈玉瑶转头去看,然后就看到了一个个子很高,剪着短发,看着像个小小子的女孩儿。 这女孩儿的长相分外熟悉,可沈玉瑶一时间竟有点认不出是谁了。 看清她的样子后,女孩儿忽然笑了。 她又朝沈玉瑶走近了两步,然后压抑住激动的心情,小声说:“阿姨你不认识我了?我是莱莱,张莱莱啊!” “莱莱!” 沈玉瑶这才认出,这个小子模样的姑娘可不就是张莱莱,那个大杂院里和小亚关系最好的女孩子嘛! 沈玉瑶顿时也激动了起来。 书店里不能大声喧哗,这里看书的人多,也不好讲话。 沈玉瑶一把拉住莱莱,快步走到了楼梯口。 这才激动地问:“莱莱,你怎么在这儿?你什么时候来的京城?” 张莱莱和母亲是在沈玉瑶搬出大杂院大概一年多后就也搬走了。 张莱莱的母亲崔霞后来二嫁,嫁给了一个带着两个小子的鳏夫,重新组成了家庭。 那个鳏夫比崔霞大八岁,当时都已经小四十了。 虽然年纪大点,但那人是钢铁厂正经的技术工人,工资不低。 至少跟着他,崔霞不用再去拾破烂,张莱莱也不至于连块红薯也吃不上了。 崔霞嫁得义无反顾,并且坚决要带走女儿。 别看张家老头老婆子平时把张莱莱当泥巴踩,这时候却又知道这是张家唯一的根儿了。 为了张莱莱,他们和崔霞打了好几架! 但崔霞性子一向泼辣,而且她再婚就是为了让自己让女儿能够脱离泥沼,莱莱是她的底线。 张家父母再厉害他们年纪也大了,也没什么帮手。 到最后,就在他们的骂骂咧咧声中,莱莱和母亲一起搬出大杂院,搬到了工厂家属院。 当时崔霞再婚沈玉瑶正怀着孕,她没有去,却让钱嫂子帮忙给带过去了个大红包。 这一转眼十年都过去了。 这么多年没见面,再看到莱莱,沈玉瑶都觉得简直像是做梦一样。 看到沈玉瑶,张莱莱也高兴得厉害,她那嘴巴就一直没合上,一直咧着嘴笑,露出一口的小白牙。 她拉着沈玉瑶的手,说:“沈阿姨,我考上大学了!我如今在首都师范大学读书,都来了大半年了。 你怎么在这呢?你不是跟我程叔一起去宁省了吗?之前乔安阿姨说,你还又生了个小妹妹。” 沈玉瑶这才知道他们调回京城的事儿乔安没有告诉莱莱他们。 不过这也很正常,程立言的调令是在老冯他们都已经搬过来之后才到的。 乔安他们搬来的时候也不知道。 不过—— “莱莱你都上大学了啊!这可真快啊。” 沈玉瑶不由得感叹:“我最初见你的时候你才这么高,有没有八岁啊?” “有的,那时候我是吃的不好不长个,当时我都八岁多了。” 通过聊天沈玉瑶才知道,崔霞二嫁后日子过得不错。 她嫁的那个男主性子敦厚,对她对莱莱都很好。 崔霞也不是不懂事,反正就真心换真心嘛,你对我孩子我,我对你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差。 所以,后来他们一家五口相处的还算融洽。 崔霞和那男人后来没有再要孩子。 原本就有了两个儿子的男人对这一点并没有意见,少生一个他还少一点压力。 再后来,孩子们慢慢长大,两个哥哥先后成家立业搬出去,反倒是张莱莱在家里待的时间是最长的。 人的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相处的时间越长,越亲如一家。 在哥哥们都成家之后,继父一门心思都放在供养张莱莱身上。 谁让这个小姑娘是全家人里最聪慧,最给他争气的呢? 张莱莱入学晚,她是母亲再婚后才上的学。 可她聪明! 加上她又不需要再为吃的操心,于是更心无旁骛的读书。 张莱莱小学的时候就年年年级第一。 四年级就跳了一级,初中又跳了一级,上到高中,更是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她读完高一就向学校提出申请,参加了高考。 在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她就是心气高必然要栽个大跟头的时候,张莱莱收到了首都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她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考上了最好的,直接来了京城! 第432章 给自己挣脸挣命! 知道张莱莱连跳两级,沈玉瑶心生感慨。 这孩子打小沈玉瑶就看出她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这从她一点儿大就坚决给自己改名字就显示出来了。 跟着母亲二嫁,上面还有两个异母异父的哥哥。 日子过得肯定不如这小孩儿自己说的这么好。 不然,哪儿有那么大点的孩子给自己如此大的压力? 再聪明,没吃苦精神也不可能连着跳级! 这是在用自己的努力挣脸,挣命! 为她,同样的也是为了崔霞。 她说后来她继父对她们好这一点沈玉瑶相信,家里出了这么个眼看就出息了的孩子,但凡是个正常人也会对她好。 可这好也是孩子用自己的辛苦一点点挣回来的。 想到这儿,沈玉瑶对张莱莱更多了几分心疼。 她看了一眼手表,发现已经十点钟了,于是问:“你今天过来除了买书还有别的事儿吗?” “没了,就是买书。”张莱莱讲。 “那找到想买的吗?” “没碰到合适的。” 张莱莱他们学校离新华书店不算太远,坐车半小时的路程。 周末没事儿她几乎都泡在这里了。 说到买书,张莱莱不禁有点惭愧。 她平时买书并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来这里蹭书看的。 他们学校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大抵如此。 可面对沈玉瑶的询问,她多少有点不好意思讲。 沈玉瑶也了解这一点,她也是学生,他们学校也同样情况。 不说别人,她时不时也会过来蹭书看。 主要是她学的这个专业需要博取众长,她也不能把自己看过的所有画集都买回去啊,那也太多了。 看张莱莱手里并没有拿书,沈玉瑶就明白了。 她道:“没挑到合适的回头再来。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俩出去找个地方,我要好好问问家里的事儿。” 听沈玉瑶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愿意称滨海为家,张莱莱也很高兴。 她当即点头,然后挽住了沈玉瑶的手。 沈玉瑶先带着张莱莱找到了三哥。 这么多年通信,沈峻林早就掌握了华国的文字,这些书读起来完全没有一点障碍。 加之这个时候的书店,去买书的人永远没有去读书的人多,很多人都是带着本子和笔。 不光看还记。 遇到合适的内容就席地而坐,拿出纸笔一顿狂抄! 这时候这种情况太多了,国家又鼓励人民多读书,所以并不太管。 只要不把书弄脏弄坏,不影响别人,营业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这种情况下,沈峻林自然如鱼得水,完全就沉浸了进去。 沈玉瑶过去的时候真是一阵好找! 最后才在一个书架下找到了盘腿而坐,正闷头狂抄的哥哥。 她不禁有点无奈,过去说:“哥,喜欢的咱就买下来,不用抄。” 沈峻林这才看见了妹妹。 他微微一笑:“抄一下记忆更深刻。” 沈玉瑶不愿就这个问题和他多说。 这次出门她塞给了沈峻林三百块钱,并且告诉他自己带的还有。 以现在的书价,这三百块钱买的书恐怕他都提不动了。 沈玉瑶将自己碰到熟人的事和哥哥说了说,并且说中午一起在外面吃饭,到时候自己过来叫他。 没想到却被沈峻林给拒绝了。 他指了指背在身上的水壶和身边的袋子,说:“你不要管我,我知道怎么坐车,等晚上我自己回去。” 看哥哥如此坚决,沈玉瑶知道他这是嫌下馆子浪费时间,于是也没多劝。 只想着等会儿吃完饭了再过来找他吧。 反正把老哥一个人放在这儿,她还是不能放心。 最重要的是,她觉得以她哥那单薄的身板,不见得能拿得动他买的书。 沈玉瑶从哥哥这边离开又去找了儿女。 两人一人抱着本儿童故事集正看得如醉如痴。 两人都和张莱莱打了个招呼就拒绝了妈妈的邀请,同样说要留下来读书。 沈玉瑶再次没多管,只带着莱莱离开了。 两人去了书店门口的一个小甜食铺,这个甜食铺也是老字号了,专门卖各种甜点,甜汤,夏天也卖冰棍雪糕。 沈玉瑶点了个蛋花米酒,莱莱要了碗红豆沙。 两个人又点了两样点心,就找了个比较安静的位置坐了下来。 坐下后沈玉瑶就问:“小亚呢?我也好久没有小亚的消息了。” 提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张莱莱笑了:“小亚今年也考上高中了。我走的时候她跟我说让我等着,说她回头非过来找我不可。” “那最好了,我也想让她来。” 听说小亚依然在读书,沈玉瑶也高兴得很。 当年钱嫂子因为被婆家敲诈,自己一个人打几份工,挣的钱都被婆婆拿走。 以至于小亚都到了入学的年龄却没法上学,天天跟着几个男孩子满城跑着捡煤核,拾破烂。 沈玉瑶提过几回,还说过要承担孩子学费的话,结果都被钱嫂子给拒绝了。 那时候正是运动时期,沈玉瑶以为钱嫂子不让小亚上学的原因是怕惹事,所以也不好多说。 最后还是肖梅搬到了她曾经住过的小屋,然后替钱嫂子解决了那混账婆家,沈玉瑶才知道钱嫂子不让小亚上学,是真上不起,又不愿意承人情。 说起来钱嫂子和小亚后来日子好过这还真得感谢肖梅。 是肖梅帮她们解决了问题,又因为陈飞经常进进出出,那家人心有顾忌,再也不敢来找事了。 如今想起这些人,沈玉瑶都觉得还在昨天,根本意识不到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当初连学都上不起的小亚,如今也是个高中生了。 “小亚和钱嫂子还住在大杂院吗?”她问。 “对,还住在那里。” 说起大杂院,张莱莱又想起了一件事。 她眼睛晶晶亮的看着沈玉瑶,问:“阿姨,你还记得吴小军,吴叔叔吗?” 第433章 吴小军回来了 “吴小军?”沈玉瑶仔细地想了想,还是没想起来这人是谁。 她摇了摇头:“名字听起来有点熟,但是不记得了。” “那王月玲你还记得吗?”张莱莱又问。 这人怎么会不记得? 当年沈玉瑶和她也是结了仇的。 “当然,她又怎么了?” 张莱莱说:“她又怎么了我也不知道。当年她出事的时候倒是回大杂院住过一段时间。 但时候不长,那时候她哥嫂也在她家住着嘛,天天鸡飞狗跳的,闹腾得不行。” 那时候张莱莱还没搬出大杂院呢,所以记得清清楚楚。 “后来她就走了,听说是主动申请支援边疆了。具体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反正后来也没回来。 一直到我考上大学也没听说她回滨海,估计以后也不会回去了吧?” 沈玉瑶听到这儿,竟然觉得王月玲总算是走对了一步棋。 别管去哪儿,不回她家那个狼窝总是对的。 哪怕跑远点,多受点辛苦,可只要不再陷入那个狼窝,这本身就是一种解脱。 只不过她对王月玲这辈子也不会有好感了,所以对于她的结果沈玉瑶并不关心。 她再次追问起了吴小军,问:“那人到底是谁啊?你看看你小小年纪还会卖关子了。” 听她这么说张莱莱笑了:“没卖关子,这吴小军吴叔叔和王月玲家是有渊源的。 你记得王月红阿姨吧?吴小军就是和她青梅竹马,最后跟着她一起下乡的那个叔叔啊!” 跟着王月红一起下乡! 沈玉瑶想起来了,那个家里只有一个寡母,却义无反顾跟着恋爱对象下乡,至寡母至前途全然不顾的恋爱脑啊! “他回来了?” “是啊。”张莱莱道。 说到这儿,她忍不住笑了起来:“去年的时候,他回去时我正读高三呢。那时候我天天读书读的天昏地暗,连家都顾不上回,就这我都听说了他的壮举。 哎呀阿姨,你没去看那个热闹简直太遗憾了!” 听张莱莱这么说,沈玉瑶也来了兴趣。 她笑着道:“不遗憾不遗憾,这不是有你嘛,你赶紧说说。” “我大部分也是听小亚讲的,她天天在院里住,可是看了个全场。”张莱莱解释道。 据张莱莱说,吴小军是79年刚刚过完年回来的。 那时候其实滨海到外地下乡的知识青年几乎都回来完了。 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竟然成了最后一拨。 吴小军回来的时候带了一把斧头,他回来后连家门都没进,连老娘都没见就直接去了王月玲家。 那时候正是上班时间,院里就只剩下几个老人,王月玲家也就只有王大明和马二花在家。 吴小军闯入他们家就是一顿乱砸! 在两人都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家里已经被砸得乱七八糟! 当时王大明还躺在床上睡觉呢。 等他反应过来从床上爬起来大喊着要找公安的时候,吴小军一把拽住了他的头发,将他的头狠狠按在床板上,一斧子就劈在了他的脑袋旁边! “我听小亚说,王大明吓得当场就尿了裤子。”张莱莱笑道。 “活该!”沈玉瑶说。 吴小军有他自己的问题。 但那时候的他还有王月红都只是十几岁的孩子,想不了那么远是情有可原的。 但王大明和马二花就是真坏了,坏到骨子里的那种坏! “后来呢?” “后来吴小军就说他这次回来就来找王大明他们家要钱的,说当年他曾经朝吴小军爸借过一千块钱。 吴小军爸临死前专门交待,让他一定要把这一千块钱要过来。他今天就是来讨债的。” “一千块钱?” 沈玉瑶吓了一跳。 十年前的一千块钱,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吴小军爸居然有那么多钱借给别人? 张莱莱看到沈玉瑶的神情,顿时笑了起来:“沈阿姨你还真信啊?还一千块钱,一百块钱那时候也没人拿的出来啊! 要是有一千块钱,大杂院都能买下来了,孔奶奶还用挤在那个十来个平方的小屋子里?” “那这是?” “讹钱呗。”张莱莱说得理所当然。 “吴小军就是要讹王大明一家的钱,或者说是用这个理由找那家人的不痛快。” “是,这就对了。那家人让吴小军不痛快了十几年,找他们要一千块钱都少了!”沈玉瑶道。 “就是!” 张莱莱的母亲崔霞和王月红的关系一直不错。 崔霞是亲眼看着王大明一家子怎么逼那两个苦命的孩子,把他们的一生都给毁了的。 张莱莱是崔霞的女儿,自然天然的就站在了吴小军这一边。 张莱莱说:“吴小军叔叔后来在院里说,他因为回城,不得已和在乡下的老婆离了婚。 如今他老婆孩子全都没有了,钱也没有一分。 回来后,想让街道给安排工作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跟寡母住在一起,他这辈子都别想再有一个自己的家。 他这辈子算是毁了。 既然这样,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过不好姓王的一家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王大明他们要么还钱,要么把房子给他抵债。要是都不选,那他就把房
相关推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屌丝的四次艳遇
吃檸 (1v1)
误打误撞(校园1v1H)
鉴昭行
差生(H)
盛爱小萝莉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