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阿玛(清、父女、HE) > 第81章

第81章

当年飘摇的社稷、流血的江山,在她面颊划下的一道创痕。 她引着她到那屏风前:“看,很快我便要去往雁门关的另一头啦。” 那竟是一幅舆图,用墨笔描绘着雁门关外属于鞑靼的那片疆域。 姜雪宁辨认得出边上一行小字乃是外族所用。 于是想起,当年鞑靼和亲,曾命使臣送来一副鞑靼的舆图,献给沈琅:中原自古有典故,献舆图便等同于献上图上所绘的疆域与国土! 沈琅是有野心的君主。 不过割舍区区一位皇族公主,却能换来鞑靼的臣服,何乐而不为呢? 只可惜与鞑靼和亲终究与虎谋皮,没过几年,鞑靼便撕毁和约,举兵进犯。身具大乾皇族血脉的长公主沈芷衣,自然牺牲在了权力的刀戟之下…… 姜雪宁想说话,却说不出来。 沈芷衣便浅浅地笑:“我还当你要来安慰安慰我,不成想一见了我便掉眼泪珠子,反倒要我费心来安慰你啦。听闻今日还是你生辰,这样哭哭啼啼可不行?好事都被你哭倒霉了,本公主可不依。” 她叫宫人摆酒菜进来。 然后拉着姜雪宁的手,也看了一眼方妙,竟没问旁人为什么不来,只道:“来都来了,今晚也正好喝上两盅,只当是为你庆贺生辰了。” 方妙自来与沈芷衣不大搭得上话,毕竟仰止斋诸位伴读里厉害的多了去,怎么排也轮不到她,是以虽然沈芷衣并未多关照她两句,她也并不介意。 宫人们摆酒置菜。 她便同姜雪宁一道坐了下来,同沈芷衣饮酒。大约也是知道眼下气氛不好,所以尽量说些凑趣儿的话逗她们俩开心,偶尔倒是能笑上一笑。 酒过三巡,烦恼全抛。 三个人都喝得醺醺然了。 方妙酒量最差,头一个趴在了桌上。 沈芷衣酒意也上了头,见方妙倒了,哈哈一笑,然后拉着姜雪宁要走出宫门去看十六的月亮,却是脚底下飘飘,跌坐在了外头台阶上。 夜深露重,台阶上湿漉漉的。 姜雪宁酒喝不少,昏过一阵,后面却是越喝越清醒,也坐在了阶前,陪着她一道,抬首望着中天那轮清冷的霜月。 沈芷衣仿佛觉得有些冷,轻轻抱了她的手臂。 有模糊的声音溢出:“宁宁……” 姜雪宁不敢回头看,怕对上一双泪眼,只道:“殿下,我在。” 沈芷衣呢喃:“好怕去了就见不着你呀。” 姜雪宁望着那惨白的月亮,任由它照得自己熏染了酒气的面颊也惨白,许久没有说话。 有泪沾湿了她颈窝。 是沈芷衣含着笑在叹:“有时真恨生在帝王家……” 姜雪宁颤抖起来,可这一刻胸怀中亦有莫大的勇气冲撞起来,让她心底那个疯狂的念头又冒了出来,引诱着她开了口:“殿下,不去和亲,我帮你,逃得远远的,好不好?” 沈芷衣脸挨着她颈窝。 人似乎是喝醉了,模模糊糊从喉咙里发出一声笑:“恩,宁宁带我远走高飞。” 肩上重了。 是沈芷衣终于也与方妙一般睡过去了。 姜雪宁僵坐在台阶前良久,待冰寒的露水打湿她眼睫,一旁的苏尚仪走过来扶起醉倒的沈芷衣,她才搭着宫人的手,起身来,与被人唤醒的方妙一道,喝了半碗醒酒汤,由鸣凤宫的宫人提着灯笼送回了仰止斋。 方妙是一脚深一脚浅早不知东南西北,一回到自己屋里,倒头便睡。 姜雪宁进到屋中,意识却还格外清醒。 她点上一盏灯,打了水洗脸,站在水波渐渐平静的铜盆前,却盯着盆中的倒影,久久出神。 直到放得很轻的敲门声将她唤醒。 “叩叩。” 这大半夜,竟有人站在了她门外,低声问:“姜二姑娘可睡下了?” 是有些尖细的嗓音,一听便知道是宫里的太监。 姜雪宁面上还挂着水珠,瞳孔陡地一缩:“谁?” 外头那太监道:“给您送长寿面的。” 姜雪宁顿时一愣。 长寿面? 她心有疑窦,上前打开门来,果见是一名小太监。面生得很,穿的是御膳房那边的衣裳,手里拎只食盒,也是御膳房食盒的形制。 这大半夜还能使唤得动御膳房的,能有几人? 且这深宫禁内,又有谁知道今日是她生辰? 她从小太监手中将食盒接过,恍惚又觉眼底潮热,只垂下眼帘道:“有劳了,谢公主殿下还惦记着。” 那小太监原有些畏缩地埋着头,听见这句却是有些诧异地抬眸,张口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末了又紧紧闭上了嘴。 他不作声,悄然退走。 姜雪宁本没注意到这细节,自也不会深想,只掩上门,坐到桌前,将食盒的盖子取下。 简简单单一碗面,面汤是用熬煮的鸡汤,边上卧着个荷包蛋,面上撒了些嫩绿的葱花,刀切了细碎的肉丝搅拌在里面。 热气腾腾,飘着层香。 姜雪宁拿起食盒里搁着的那双银筷,挑起来吃了几口,可竟尝不出是什么味道。唯有那眼泪珠子断了线似的往碗里掉,混进面汤里,越吃越咸。 末了,抱着那空碗,竟是大哭一场。 只是哭也无声。 坐在冷寂的夜里,听着外头玉漏一声声滴过三更子时,便又是新的一日。 作者有话要说: 2 第151章 起心 次日一早起来上学, 姜雪宁眼眶微有红肿。旁人自然看见了,只在心中想她昨日去鸣凤宫不知与乐阳长公主说了什么,方致这般, 倒不敢多问。 方妙却是差点没能起来。 仰止斋这边的宫人掐着时辰把她从暖烘烘的被窝里挖出, 她胡乱一通洗漱后,头重脚轻地出来,见姜雪宁在外头廊下娴静地立着,便哭丧了一张脸:“昨夜我是不是喝醉了?可没出什么丑, 没说什么胡话冒犯长公主殿下吧?” 姜雪宁笑笑摇头。 她才放下心来。 周宝樱在旁边甚是惊讶:“你们昨夜还喝酒了呀?” 方妙揉着脑袋道:“公主殿下喊来喝,还顺道为姜二姑娘庆贺生辰,可不是只能跟着喝了?哎哟, 我这头, 晃晃荡荡,简直不像是自己的了……” 尤月瞧见, 在旁边讥诮地笑。 昨夜无风无雪,今晨日起东方,薄云覆着宫殿群落里一片又一片的琉璃瓦, 是个难得的好天。 上学照旧是在奉宸殿。 众人顺着宫中长道过去。其他人这些天大多混熟了, 走在前面有一搭没一搭地小声说话,猜测着今日先生们又会讲些什么,新教的围棋又会考什么定式。姜雪宁走在后面, 有一阵没一阵地听着, 没一会儿便心不在焉。 只是待转过个弯,到得奉宸殿前面那条宫道上时,最前面的陈淑仪已经忍不住“咦”了一声:“那不是圣上身边伺候的人吗, 怎么在这里?” 姜雪宁顺着声音抬头望去。 竟是郑保。 有日子未见,他被自己的师父掌印太监王新义提拔之后, 在宫内混得似乎好了起来。身上穿着的那件墨绿的袍子簇新,手里还拿了一支拂尘,唇红齿白,模样清秀,正轻轻蹙着眉看着东面偏殿的方向,向立在他跟前儿的小太监问着什么。 小太监回了几句,略一躬身,往偏殿去。 郑保立得端正了,回头就看见了这边走过来的仰止斋众人。 昔日坤宁宫前面,众人是看着郑保受罚,被临淄王沈玠说了情才救下。后来得闻他一个后宫的太监,竟有本事去了皇帝身边伺候,暗地里都是惊奇过一阵的。 眼下看见他在此处,不由有些惊讶。 姜雪宁心中也生出疑惑。 众人还未及多问,郑保心思细敏,观她们眉眼神情,已猜得大概,主动颔首道:“昨夜谢先生与圣上并几位老大人议事到很晚,留宿宫中,睡在了奉宸殿偏殿。圣上本不欲大清早搅扰,不过下头又呈上来几件棘手事,须得先生前去商议,少不得来搅先生清梦,请他去一趟了。” 原来是请谢危。 这倒是了。姜雪宁还记得,上一世谢危有事在宫中待到很晚,宫门下钥后有留宿在宫中时,几乎都在奉宸殿。一则离皇帝的寝宫近,方便及时听召议事;二则离文渊阁近,若有讲学,去也方便。 众人听得郑保此言,心中疑惑顿解,皆同他行了一礼,便从他身边经过,入奉宸殿正殿中等候来讲学的先生了。 姜雪宁眼观鼻鼻观心走过,并未多看郑保一眼。 在殿中等了有一会儿,沈芷衣才在几名宫人的跟随下前来。只是她来的时间实在不算早,刚看姜雪宁一眼,笑上一笑,国子监算学博士孙述便来了。 姜雪蕙先前叫人给她找了两本棋谱来看,说她不在的这段时间,先生开始教围棋,果然不假。 孙述的《算学十经》已经讲了小半。 他比起别的先生尚算青年,虽不是个书蠹,却沉迷算学,摆开了架势便同她们讲,这天下许许多多事都暗含了算学之道。譬如围棋,看似比谁深思熟虑,可实则比的是谁脑子转得快,计算更长远。 姜雪宁可万万没料想还有这一出,围棋本来下得也不好,前面又因通州之事好些天没在,根本不知前面讲了什么。人虽老老实实坐在殿中,皱着眉头认认真真地听讲,可脑子里仍旧跟一团浆糊似的。 听不懂就自然容易走神。 她的位置恰好在窗边,百无聊赖自然朝外头看看,开些小差。可没料想,才神游天外没多久,一道身着苍青道袍的身影从她视野的左边闯进来,吓了她一跳。 谢危昨夜被御膳房那炉火的炭气呛了一口,犯了咳嗽,且回到偏殿已近子时,一晚上辗转反侧,并未睡好。 小太监来请,他才起身。 面色算不得很好。只是去岁入冬以来他面色也没特别好过,旁人瞧不出来。 略作洗漱后,便从偏殿出来。 这时正殿中已经开始讲学,国子监那位算学博士讲围棋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他听见不免下意识朝那边看上一眼。 结果就是这一眼,竟让他瞧见姜雪宁。 冷天里的窗扇半掩着,她一张粉白巴掌脸嵌在窗缝里,手掌撑着削尖的下颌,一双平日潋滟的眼瞳显出几分无神的呆滞,好半天不动上一下。 明摆着是在开小差! 谢危一见,脚步一顿,眉头已经蹙了起来。 姜雪宁隔他甚远,可在看见他停下脚步朝她看过来的瞬间,已经觉得背脊骨上窜上来一股寒气,打了个哆嗦,也不知脑筋怎么转的,竟一伸手“啪”地把窗扇给关上了。 视线顿时被隔绝。 只是这突然来的声响也不免惊动了殿上正讲围棋的孙述,他瞧见是窗边的姜雪宁,不由皱眉道:“姜二小姐干什么?” 众人都朝她看来。 姜雪宁讪讪一笑,解释道:“外头吹风,有点冷。” 毕竟她坐在风口上。 孙述虽然对她在自己讲学时闹出动静来略有不满,却也没说什么,转过头便继续往下讲了。 姜雪宁听了又有片刻,眼瞧孙述没注意自己了,才又凑上去悄悄把窗扇扒开一条缝。 殿外霞飞檐角,光盈玉阶。 却已是没了谢危身影。 想是沈琅那边还等着他,无暇为这些许小事停下来同她计较。 还不准人上学开个小差了怎么的? 姜雪宁心底这么嘀咕着,越想还真越觉得自己有道理,于是放下了心来。 可没料着,上午的学才上完,下午便有人来“请”她。 是以前见过的在奉宸殿伺候的小太监,恭恭敬敬地垂着脑袋对她说:“先生说,姜二姑娘好些日子没有入宫进学,功课该落下了不少,让您下午过去,由先生考校考校。” 姜雪宁顿时如丧考妣。 双脚灌了铅似的,一步步挪回到奉宸殿偏殿,进到殿中,果见谢危已经坐在了那熟悉的书案后面,手中执了一管细笔,正写着一封奏折。 她上前见礼。 谢危眼皮都不抬一下,手中的笔也是行云流水不见迟滞,只问:“通州瞎玩几天,心玩野了,回到宫里连课业都不听了?” 姜雪宁心道冤枉:“今日是听了的。” 谢危长指轻轻一转,已隔了笔,从旁边匣子里摸出一方印来,抽空朝她看了一眼,淡淡道:“听外头花什么时候开,雪什么时候化,好出去放浪形骸?” 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她开小差还被谢危抓个正着。 姜雪宁两手背在身后,手指搅紧。 想了想被谢危打过的手板心,又听他“放浪形骸”四字仿佛意有所指,她不由想起自己昨日去慈宁宫的路上同萧定非说过话,生怕被翻起这些账来,到底不敢顶嘴,只埋着头。 谢危把印盖在了奏折落款处,重新合上,便叫了外头小太监进来,递去内阁那边。回头来看见姜雪宁跟只鹌鹑似的闷着,心里也不由跟着闷了一下。 这模样没半点活泛气儿。 他看了半晌,忽道:“孙述讲的你听不懂?” 姜雪宁顿时惊讶得抬起头来看他。 谢危道:“缺了好些日的堂,能听懂才怪了。这也不难猜。” 姜雪宁惊讶的其实不是他猜着这一点,而是他愿意去猜这一点。毕竟先前似乎要责问她开小差的事情,可一旦要说“听不懂”,便跟她没什么关系了。 谢危这样子竟不像是要追究。 她眨巴眨巴眼,心里萌生出个大胆的想法,试探着道:“孙夫子讲得又枯燥又乏味,学生绞尽脑汁都跟不上他。听说先生琴棋书画皆是大才,要不,您教教我?” 这话先把孙述踩到脚底下,再把谢危抬起来,是再明白不过的吹捧和讨好。 谢危觉着,若按自己往日脾性,必定是皱了眉叫她端正态度。 毕竟国子监里孙述可不是个庸才。 只是看她乖乖地背着手在他面前立着,上午在窗内开小差时呆滞的一双眼已填满灵动,像是林间溪畔没见过人的驯鹿,不觉气顺不少。 唇角僵了片刻,终于还是划出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道:“摊上你这么个不学无术的,也不知我是发了哪门子的颠。” 他起身来坐到窗前,把棋盘摆上。 姜雪宁打蛇随棍上,立刻道一声“先生真好”,然后坐到了谢危对面。 她发现谢危这人是实打实的吃软不吃硬,只要不浑身带刺地同他对着干,哄起来总很容易。不不不,这可是杀人不眨眼的谢居安,她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居然敢用上一个“哄”字了? 要不得,要不得。 该放尊重点! 姜雪宁被自己心里蹦出来的那个字吓了一跳,及时把自己跑偏的念头给拽了回来。 谢危把旁边棋盒放了过来。 他一身苍青道袍,衣袖上滚着暗色的云纹,似松涛云浪,往窗下坐着,半点不见通州那日的杀伐冷厉,又恢复了平日那一点闲听落花的悠然隐逸。 “下棋须算计,确系一法。只是我辈若论围棋,更多讲‘势’。”谢危对孙述教的那一套,倒并不排斥,看了她一眼,许是觉着姑娘家都喜欢白,便将那一盒白子搁到她右手边上,“算计乃是术,若能得‘势’方为得道。” 姜雪宁看向那盒棋子。 不意间一抬眸,却发现谢危右手五指修长,煞是好看,可无名指中间的指节处却裹了一层细细的绢布,隐隐透出几分药膏的清香。 她脑袋里于是转过个念头,想起在通州时见到他手上有伤,却记不得是什么地方,哪根手指了,于是道:“先生的手伤还没好么?” 谢危去拿棋子的手指一顿。 他自然搭着的眼帘掀了起来,唇线抿直,看着对面的姜雪宁,许久没有说话。 姜雪宁心里打鼓,莫名觉得这眼神里浸着点寒意,嘴唇蠕动,想说点什么,可临了了又不敢开口。 半晌令人心悸的静默。 终究还是谢危先收回了目光,压根儿没搭理她方才一问,全跟没听见似的,续上了先前的话:“围棋盘上可演兵,拼的便是心智。棋盘若疆域,棋子若兵卒。自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子得失或许微不足道,若久积成势,则难以疏导,积而成患。是以,执棋者当因势利导,如治民,治水。这棋盘上的学问,你若能明白些,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都不至于糊涂到这般的境地!” 做人做事,糊涂到这般境地? 姜雪宁觉得他是话里有话。 可她一则对谢危知之不多,二则也不知道是自己哪里又做错了,只当这位当世半圣是奚落自己这颗蠢笨的脑袋,并不敢追问。 且谢危方才之言,忽然让她想起了沈芷衣和亲这件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话姜雪宁不是第一次听,知道是朝堂上常说的一句话,可也从没把这句话当太真。然而谢危说,下棋如治民,治水,却让她起了心思。 须知上一世萧姝之所以能压她一头,除了自小在京中大族长大,见多识广之外,姜雪宁私下琢磨,怕当年奉宸殿进学她实学了不少的东西,日积月累,是以深厚。 如今,谢居安这等人便在自己眼前…… 她摸起一枚棋子来,用指腹轻轻蹭着,眸光闪了闪,道:“人和棋子也一样么?棋子由执棋者拨弄,人心却是各有一颗,自己长在肚子里。下棋能拨弄棋子,可人心要说拨弄……” 谢危想起昨夜小太监来回禀的话,眼下只想把姜雪宁这颗漂亮的脑袋摘下来搁在棋盘上,叫她自个儿好生反省反省,对她问了什么却没在意,只漠然接了一句:“英雄造时势,时势推英雄。人心向背虽然难料,也怕豪杰揭竿。若不慎思明辨,旁人稍加煽风点火,心随势走,又有何难?” 实则人心比这棋子还不如。 一阵风吹过来,棋子尚能静止不动;几句话拂过去,人心却总会飘摇跌宕。 姜雪宁搭下眼帘,隐有所悟。 有些东西,总是要有个用处,方能使人虚心刻苦去学。 她今日学来,便甚是认真。 谢危为她答疑解惑,讲了一个半时辰的棋,她恭恭敬敬地谢过了。因心里面的念头翻江倒海,临走时也没注意到谢危那若有所思的眼神。才离了奉宸殿,掐指一算时辰,便往去慈宁宫的必经之路上候着,不多时果然看见萧定非出来。 她故意打前面宫道上走过。 萧定非看见她是一个人,思索片刻,走出去一段路后,便借口有东西丢在慈宁宫要去找,往回转过头来找姜雪宁。 这会儿天色都暗了。 姜雪宁站在宫墙角下,也不废话,单刀直入地道:“定非世子多年来混迹市井之中,该认识一些人吧?我有事想托你去做。” 萧定非那俊秀的长眉顿时一挑。 他半点也不推辞,直接问:“什么事?” 姜雪宁便让他附耳过来,如此这般,如此那般地一说。 萧定非听得大为疑惑:“你想干什么?” 姜雪宁道:“你就说办不办得了。” 萧定非一声笑,哪儿能在美人面前丢了面子?拍着胸口道:“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只不过么……” 姜雪宁看他:“什么?” 萧定非挠挠头:“人若多了,得要花点钱的。” 姜雪宁皱了眉头,脑海里把自己手里有的钱都盘算了一遍,想起还有大几万两银子在谢危手里,不觉有些发愁。 只是脑筋再转过一个弯,眉心便重新铺平。 尤月养了许久,也该找个机会宰了。 她笑一声道:“这简单。” 第152章 还钱 萧定非虽不知道她怎么敢说这么大一笔银子是简单的事, 可也根本不多问。得了托付,当晚便去宫外忙碌奔走,完全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姜雪宁回了仰止斋, 则开始盘算起钱的事情来。 她想到的办法其实十分简单, 眼下也并没有第二种方法。而上一世那个尤芳吟,将她这种行为称之为,“割韭菜”。 只是要割韭菜,手里首先得有一笔钱能用。 这段时间来, 萧定非虽然“孝敬”上来不少东西,可许多都是御赐的珍玩,倒不好拿去换成钱财。 姜雪宁盘算着盘算着, 就惦记起了谢危。 于是, 接下来的这些天里,大名鼎鼎的谢先生发现, 自己这调皮捣蛋的学生,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在他面前忽然变得温驯乖巧, 甚至有一种狗腿似的讨好。 殿中进学时, 一双眼睁得大大的,总是看着他; 下学到偏殿学琴学棋,又一反常态对他嘘寒问暖, 时不时倒个茶, 递支笔; 就连偶尔在宫里别的地方撞见了,也是恭恭敬敬,再没有往日半点的不耐烦和不情愿。 …… 事出反常必有妖。 她什么脾性, 谢危早已摸得一清二楚,老早就看出她是“无事献殷勤, 非奸即盗”,可也不拆穿,乐得享受这原本刁蛮的学生的伺候,就想看看她这“孝顺”模样还能装多久。 终于,一眨眼又快到了出宫休沐的时候。 姜雪宁这一日早早就到了偏殿里等候,把从沈芷衣宫里讨来的好茶,仔仔细细地沏上一壶,还提前把谢危要考校的琴曲给弹奏了一遍。 待得谢危来,她就先奉上好茶,接着又纯熟地弹奏了琴曲。 谢危难得得闲,端着茶一面喝一面听,可不时打量打量姜雪宁神情,发现她琴音止后有一搭没一搭地抬头悄悄打量自己,心底便是一哂。 果然,接下来这小骗子嗫嚅着开了口:“先生看学生这些天来,还算长进,也算是改邪归正了吧?” 谢危故意平淡淡地道:“就那样吧。” 姜雪宁:“……” 她憋了一口气,想到自己“存”在对方那儿的几万银子,强忍住了翻脸的冲动,面上的笑容非但没淡下来,反而更加真诚了,道:“先生用心在教我,往日都是学生不识好歹,不知先生严苛要求乃是为了我好。学生已经知道错了……” 花言巧语当真一套一套的。 谢危的目光在她脸上转一圈。 站着规规矩矩,看着懂礼识义,好像是个温良贤淑的大家闺秀模样了。可里子么,一双眼珠子不安分地转动着,带着几分勾人的灵动,可不是什么“改邪归正”的眼神。 他似笑非笑:“有事求我?” 姜雪宁早知此人不好对付,可也没想到对方会直接问,顿时讪讪:“果然瞒不过先生,我在想什么先生一清二楚。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也就是近来长公主殿下要去和亲,她待学生极好,学生想要挑些珍贵的东西送她,可手里余钱不多,捉襟见肘。学生还有些钱保管在先生那里,不知道能不能……” 谢危瞧着她的眸光渐渐变深。 姜雪宁被他这样看着,声音也越来越小,只觉最初开口要钱的胆子都飞到了九霄云外,后脑勺直冒冷汗。 这一瞬间,她甚至已经琢磨着放弃了。 回头把自己的家当清点清点,或者把萧定非送的东西变卖变卖,也差不多是能凑出一笔银子来的。 可没想到,谢危瞅了她半晌之后,竟然道:“明日来我府中取。” 姜雪宁简直怀疑是自己耳朵坏了,睁大了眼睛不大敢相信地看着谢危。 谢危看她这目瞪口呆模样,只觉好笑:“过午不候。” 姜雪宁立刻点头如捣蒜。 她灌迷魂汤似的,好话一串一串往外说:“多谢先生!先生对学生可真是太好了。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前面那些话还好,谢危听着只当耳旁风。 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出来时,他面色便僵了一僵,又听姜雪宁一张小嘴叭叭说个没完,终是觉得她粲然的面庞竟有几分碍眼。 姜雪宁还在说他好话:“往后学生一定学得更努力,以求将来好好孝敬您……” 按捺住将手里这盏茶泼她一脸的冲动,谢危微微一笑:“你可以滚了。” 姜雪宁:“……” 假圣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果然还是喜怒无常!罢了,看在他肯还钱的份儿上,她大人大量就不跟他计较了。 姜雪宁也没觉得自己先前的话有什么不对,收敛起那一点小小的不愉快,便行礼告辞。 下午出宫休沐。 次日一大早,她就去找了谢危。原以为可能还有点阻碍,不曾想对方竟十分爽快地给了,总让她心里有些疑惑。 只是等她揣着银票从谢府走出来,才想起:这本来就是自己的钱啊,是谢危先前扣着不给,现在看她听话了,爽爽快快给她,不是应该的事儿吗? 于是连那一点疑虑也干脆抛开了。 姜雪宁拿着钱便偷偷去找萧定非筹谋接下来的事情。 斫琴堂里,谢危却是盯着吕显刚送来的那一块木料,思考了许久,末了还是笑一声,吩咐剑书道:“宁二拿了钱去,必不老实,暗地里找人盯一盯,看看她干什么。小骗子不知又要骗谁去。” 作者有话要说: 1/2 第153章 割

相关推荐: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小人物(胖受)   我的美女后宫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在爱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