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傻啊,多一节路车费不就得多一点?” 从这个县走到开阳县,一路都是大大的官道,而且这边虫害受灾很小,路上不用担心被抢,运输费用自然划算。 但要是过了开阳县,谁能保证不出乱子? 还是让家中那恶妇提刀来接比较好。这不要钱的镖师不用白不用。 刘肥揉着后脑勺,难得没有冲刘季叫嚷,只是有点心虚的问:“三嫂不会生气吗?” “生什么气?老子现在兜里一文钱都没有了,能办到这一步已经很好了。” 刘季嫌弃的一挥手,“你起开,我先写封信托人带回去。” 刘肥狐疑的瞅了他怀里一眼,这才让开位置,让他写信。 家里金宝在学堂上学,偶尔四娘也过来教金花写字,跟在这几个孩子屁股后面转,刘肥也认得几个简单的字。 但他知道的那些,放在刘季提笔洋洋洒洒就是一整篇的实力面前,根本不够看。 信上开头有两个字他不认识,但猜到可能是三嫂的名字,忍不住好奇的问了下:“三哥,这是三嫂的姓名?” 刘季像是没听见那声从未听过的三哥,或者听见了他也没在意,本来这小子就该这么叫他的,理所应当。 他收了笔,这才点点头,“秦瑶,秦关的秦,王旁的瑶,记住了吧?” 刘肥不自在的挠挠头,多看了几眼,可能、大概、也许记住了吧。 212 乞要的人 “多跟金宝学点字,多大的人了,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说出去闹笑话。”刘季一边吹干信上的墨迹,一边拿乔乘机教育道。 看刘肥愣愣的被唬住,心里小人笑得满地打滚,面上继续一本正经的说: “你三哥我现在可是考过初试的人,虽说两家分了,但村里谁不当咱们是一家?这以后怎么也算得上是个书香门第,不会写字算什么事儿。” 刘肥有点自卑的哦了一声,但心里总觉得他三哥这些话说得哪里怪怪的。 书香门第是他们这样的吗? 他们配? 算了,读书人的事少问,免得把自己泥腿子啥也不会的本质暴露出来。 春雨一丝丝落了下来。 给整个刘家村罩上一层朦胧的纱幕。 地里田间,都是头戴斗笠,辛勤劳作的农人。 正在厂棚里和刘木匠商量神力书箱产能情况的秦瑶,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声:“三婶!有你的信!” 信? 这放在刘家村可算是个稀奇东西。 村里没有几个人会写字,秦瑶一想,就猜到可能是采购员刘季寄过来的。 放下手里的工作走出去,刚从外头买了五百多斤糙米的刘琪正牵着他家牛车,站在牌楼下。 见到秦瑶,立马把手里的信递过去,说:“我刚刚在路上遇到了下河村的车夫,他说这封信是三叔从南边县城托人捎回来的,遇到我了,正好让我带回村来。” 秦瑶道了谢,接过信封。 刘琪忙着把买回来的粮食带回去给村里最穷那几家分,笑笑先走了。 秦瑶打开信封查看,短短几行字很快扫完,露出一个无语的表情。 信确实是刘季寄来的,信上好一通哭惨,说他一路过去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不过不负所托买到了一万多斤低价麦。 但现在他身上的钱已经花光,求了人家帮忙,最多只能把他和粮食送到开阳县五十里外的驿馆,让她过来接应一下。 末尾,还表达了一下没有她在身边他独自出行有多么害怕被劫财劫色云云,腻歪得秦瑶眉头紧紧皱在一起,一言难尽。 刘木匠久久没听见门外有动静,好奇的问:“秦娘子,怎么了?” “没事,我先回家一趟。”秦瑶应了一声,示意他放心,拿着信回村去找人手。 村里人已经开始耕田了。 今年大家伙商量过,要留出最好的田,跟着秦瑶一起育种细耕,所以现在都在赶着时间先把那些远的、瘦的地粗耕粗种下去。 秦瑶还想借车呢,但大家都要用,显然是借不到。 只能去老宅叫上刘柏刘仲一块儿,到镇上租车前往城外驿馆接应。 秦瑶早到一刻钟,一刻钟后,刘季在信上约定的时间范围内出现,让想揍他一顿的秦瑶怒气消退不少。 办事还要留点尾巴,刘季自己心里也发虚,但理不直气也壮,周围这么多人呢,笃定了自己只要不出太大的差错,秦瑶就不会动手。 况且他这一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合该对他客气点。 两头的车费一共花掉一两二钱银子。 掏钱的时候秦瑶都不想看见刘季的脸,怕自己忍不住想给他一拳。 “回家咱们再仔细算账!”指着刘季的鼻子,放下这句话后,秦瑶招呼车夫们,把粮食转移到自己带来的车上。 刘季凑上去,“娘子你放心,账目我都记着呢,老四也看着,不会出差错的。” 一路上被刘季忽悠瘸的刘肥,很认真的跟秦瑶说:“三嫂你放心,我盯着三哥呢,他一文钱都别想昧下来。” 秦瑶同情的看了眼面前这天真的年轻人,拍拍他肩膀,继续搬粮。 刘季站在一边看秦瑶一人就扛起来五六袋粮,赞道:“娘子,幸亏有你啊,要不然回程我都不敢走了。” “这一路上过来,自从进了咱们开阳县地界,路过的人一看见咱们这粮食,那叫一个虎视眈眈。” 秦瑶眉头微皱,并没有吐槽他用这些成语用得蹩脚,疑惑问:“你没有夸张?” 刘季抬起手做发誓状,“一点没有,我发誓!” 又指了指刘肥,“不信你问他。” 刘肥这次不跟刘季唱反调了,他确实感受到了大家伙看到粮食时火热的目光。 本来大多数农人就吃不饱饭,所以任何一点意外发生,都会让他们陷入饥饿困境。 每每到了春耕这段时间,熬过一个冬天的百姓就会出来做短工找饭吃,乞讨也不在少数。 秦瑶在刘家村见过几次乞讨的人,多集中在春耕后秋收之前这段时间,家里有余粮的,也会给他们半碗糙米或是两口水喝。 刘家村里的族人们,对外来人一直都保持着高度警惕。 因为时常有人化成乞丐进村打听小孩和女人的情况,一不小心,就拐走了。 不过这两三年来,国家安定,在路上看到乞丐的次数很少。 但听见刘季和刘肥这么说,回程路上,秦瑶特意留意,发现乞讨的人确实多了。 他们都以家庭为单位,三五成群结伴而行。 有些人数多达二十人,差不多都是一个村里的。 看到粮车时,原本黯淡的眼神都亮了,想上前乞要。 秦瑶一双冷眼扫过去,手握住了刀柄,强大的恐怖气场笼罩全场,乞要的人心里齐齐打了个颤。 本想要迈出去的脚,在求生的本能下缩了回来,只敢退到道路边缘,痴痴望着那一袋袋粮食,不敢靠近。 走到下河村后,这种全家出动的乞讨小团体这才消失不见。 刘季甩着路边摘的草,嘚瑟的冲秦瑶笑了笑,看看,他多有先见之明,要不然这些成群结队的乞讨人他怎能应付得了? 秦瑶撇他一眼,嘴角轻扬,算你小子有点脑子。 一万一千斤粮食,整整十辆车驶入刘家村,引起了一小波震动。 没想到秦瑶说要囤粮,居然囤这么多。 但转念一想她的饭量,倒也能理解。 不过第一眼看到这么多粮食,刘家村的村民们心里还是有点震撼。 本来说想囤粮但还迟迟没行动的村里人,一下子受到了刺激,开始跟风囤粮。 秦瑶看到此景,心里放心不少。 能跟风也很好,家家有余粮,这样大家都安全。 213 聪明反被聪明误 刘家老宅那边分到一千斤,运输费这些秦瑶一字未提。 刘老汉和张氏心里感念,并不急着把这份钱算清,日后他们也多帮着点就是,这些人情往来是算不清楚的。 城里带壳的麦子卖到了十二文一斤,三两银子能买到一千斤,老宅众人都很欢喜。 何氏和邱氏紧急把家里半间屋子收拾出来放置这些粮食。 但秦瑶那边一万斤粮食,根本无处安放。 眼下只能尽量往她们自己住的卧室里塞,等春耕腾出手了,再增建一间仓库。 这事刘柏和刘仲拍胸脯给秦瑶下了保证,都包在他们身上。 特别交代,不用秦瑶管饭,她只要打点肉给他们就行,他们回去自己做。 秦瑶心里有点失落的想:你们的嫌弃好明显哦。 傍晚,两家一起在秦瑶家吃了顿刘季做的丰盛晚饭,这才笑着各自散去。 秦瑶把老宅众人送出门,目送他们进了村,锁上大门,把家里的几间屋子转了又转。 看到房间里堆叠起来的粮袋,秦瑶轻吁出一口气,抚了抚心口,很安心,很舒坦。 “娘子?” 刘季在门外小小声低唤。 秦瑶退出屋子,示意他跟上,两人来到堂屋。 刚坐下,刘季便递上来一份账单,摊开铺平,逐条给她解释。 三十两买粮钱,每斤麦三文,共购入一万斤。 二两差旅费,离家六晚,共花费住宿费六百文,伙食费四百文,以及糕点两包一百二十文,打点探听费八百五十文,余三十文。 解释完,刘季自觉掏出钱袋放在她面前,倒出来数,正正好是三十枚铜板。 一切都很完美,就算找刘肥对质也很难找出漏洞。 秦瑶掂量着余下的三十文钱,似笑非笑的看了刘季一眼,直把他看得脊背发凉,额间冒出冷汗,这才道: “三月份和四月份的生活费你自己解决,别问为什么,你自己心里清楚。” 什么住宿费要六百文? 沿途能有几间高档客栈能让他这么花销! 什么糕点两包得花一百二十文? 她看顶多四十文,不能再多了! 还有那个探听费,就更是错漏百出,她都不想拆穿。 钱给出去的那一刻,秦瑶就已经把这部分包含在预算之内。所以现在看到这份账单,内心毫无波动。 她如果猜得没错的话,刘季昧下来的钱应该有八九百文。 他一个月在书院的生活费,包括纸张消耗在内差不多是三百文钱,她只算两个月的,余下部分就当是给他的辛苦费。 足足三百文辛苦费,再也没有比她更大方的了。 “睡了。”秦瑶站起身,把账单丢给他,拿走余下的三十文,打着哈欠回屋睡觉去。 独留下刘季呆坐在堂屋的小凳子上,内心涌动,拳头紧握,聪明反被聪明误,差点把自己气晕过去。 早知道连那三十文也不还了! 他辛辛苦苦藏下来的八百九十文钱,居然还要拿去当生活费,凭什么? 凭什么啊!!! 似乎连院里的鸡都能感受到堂屋上空那犹如实质的黑色怨气,咯咯哒的声音都弱下来,免得触了霉头,明日就被杀来吃了。 大郎牵着弟弟妹妹从淋浴房出来,经过堂屋时都轻手轻脚的,挨个钻进房间,把房门轻轻掩上,把那股冲天怨气隔绝,这才齐齐吐出一口气。 刘季“哼”的站起身,重重吹灭油灯,嘭的把堂屋门关上。 结果动静太大,察觉到主卧室里人影晃动一下,又一个飞奔冲回去,轻轻将撞开的缝隙关严实。 秦瑶听见外头噼里啪啦好一阵折腾,足足半刻钟才安静下来,嘴角扬起一个蔑笑,抬手一掌风挥出去灭掉桌上油灯,盖上薄被,美美睡去。 三月的雨绵绵不断,一下能连着下好几天,天空都是昏沉沉的。 不过现在粮食囤下,秦瑶便能安心着手准备春耕。 刘季回书院去了,五月府试要提前报名,准备各种证明资料,余下时间还要学习,时间排得满满当当。 虽然知道只是去走个过场赚点经验值,但毕竟也是正式科考,刘季对自己抱有很大信心,万一运气爆棚又考上了呢? 他想得倒美,不过正因为这份迷之自信,反倒给了他主动学习的动力,再次成为书院最卷的学生,恨得樊秀才等人牙痒痒。 而且看见刘季这么努力,他们都有种他搞不好真能考上的错觉。 家里孩子也都在上学,今年耕地任务落到秦瑶一个人身上。 万幸她买了牛,加上地少,两天半就把田犁好了。 这次秦瑶只给八亩地蓄了水,另外两亩旱着。 前两天她筛选粮种时,翻出一只葫芦,打开一看,里面都是西瓜籽,这才想起来,去年在路上帮过一家镖行,镖头送了这么一罐凉瓜种。 这可是个好东西,一年四季都没吃到什么水果的秦瑶立马就决定留两亩地专门种这个。 自己吃不完,剩下的兴许还能卖上价钱。 毕竟物以稀为贵嘛,整个开阳县内还没见过有卖西瓜的。 就是不知道这个时候的西瓜品种好不好,所
相关推荐:
快穿之女配玛丽苏进行中
快穿:满级大佬手握剧本躺赢日常
玄武奇侠传
蛮荒囚徒
惊悚游戏里,老公奇形怪状恋爱脑
睡完小妈的十六年后
夜夜生欢(H)
公主的奴隶
温柔童话
一定是我穿书的姿势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