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丁湘:蛤? ....... 秦瑶拉着剩下的三只神力书箱来到镇子的街道上。 今天是个小集,按照往常人流很大,但现在正巧遇到了收麦的关键节点,大家伙忙着地里的活,前来赶集的人比往常少了很多。 秦瑶把车停在面馆门口,这家面馆味道特别好,但平日不开门,只有逢集那两日会出摊,想吃到还得趁赶集的时候。 秦瑶点了三碗面,然后把书箱从车上取下放在店家门边,面馆里进进出出不少人,秦瑶一边吃东西一边叫卖,倒引来不少人问价。 但一听要588文,又都齐齐倒吸一口凉气,摆手离开。 金石镇上读书人也有几家,眼看在面馆这卖不出去,秦瑶吃完了面,就提到那几家有读书人的院子门前推销。 神力书箱这种东西,穷人觉得又贵又没用,但对有钱人来说,却也算得上个有趣的物件,特别是推拉的设计,能让人眼前一亮。 三只神力书箱,都被秦瑶推销出去,不过打了个折,568出手的。 不过经过这一番市场考验得到的反馈,秦瑶决定回去和刘木匠把神力书箱再优化一下。 肩带的需求非常多,原先她只想着小孩要方便,差点忽略了读书人中最大的年龄群体其实都是成年男性。 他们力量比孩子强多了,背一个书箱完全没问题,并且不少人配有书童,根本不考虑省力这件事,他们要的是特别和专属。 得到这个重要反馈后,秦瑶觉得书箱的设计还可以往个性化定制方向改进。 比如各种书箱佩饰,所以还得在箱子上加扣槽,方便肩带安装以及悬挂装饰物。 想到这,秦瑶没忍住笑了,时尚果然是个轮回。 这些花里胡哨的配件和现代书包上的各种图案、挂饰根本就是一回事! 202 虫害 揣着今日卖得的十两二钱银子,秦瑶载着家里五个放学的小孩回刘家村。 自己的牛车速度要比车夫的快许多,到村子时夕阳还挂在天边,田间都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秦瑶把牛车停在工厂门口,让五个孩子自己先家去,她晚点再回。 她要把今天收到的钱跟刘木匠算清楚,顺便说一下修改书箱细节的事。 大郎几个乖乖应下,各自拖着各自的书箱先一步回家。 金宝背着自己的书篓和空着手的二郎走在后头,看着前面三人的书箱,满眼都是羡慕。 二郎属于是自己作的,想着一会儿秦瑶肯定会给他算销量提成,心情还是很不错滴。 金宝则不然,他是真的羡慕,可又知道一只书箱三婶婶要卖五百多文钱,爹娘不可能给自己买,只能在心里想一想。 又或许,让三婶婶成本价卖他一只? 想到这,金宝就有点按耐不住了,跟二郎说:“我先回家去了!” 说完,拔腿就跑,那迫不及待的样子,看得二郎一脸好奇,“他干嘛去?” 大郎早就看穿,“找大伯大伯娘给他买神力书箱吧。” 二郎哦了一声,有点小遗憾,“他该找我买的。” 这样他不但可以给他打个折,自己还有提成拿。 大郎骂他想钱想疯了,谁的钱都要挣,警告他收敛点。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二郎弱弱应道,并不觉得自己这种想法有什么不对。 不过大家都是堂兄弟,亲情还是要顾一下的。二郎闭上嘴,不说了。 大郎瞪他一眼,这才催促在路边玩草的三郎和四娘走快些,好几天的家务攒着呢,趁着休沐得赶紧做完。 脏衣服脏袜子都要洗,家里院子和屋子都得打扫干净,时间还早的话还要把老黄牵到河边放一会儿,让它洗个澡吃点嫩草。 对了,还有鸡笼要收拾干净,要不然就瑶姨一个人,累都要累死了。 大郎满心都是事情,三个小的却没能想到这么多,虽然大哥催促,但还是忍不住被路边的东西吸引,慢吞吞才到家。 秦瑶这边,拴好牛车,把刘木匠叫出来,两人盘账。 这次她拿回来十两零二百二十四文钱,扣除成本,纯利六两零五百一十六文钱。 二郎的提成秦瑶也没忘记,一只给他六文钱提成,十五只正好九十文钱。 扣除这九十文,两人平分,一人入账三两零二百一十三文钱。 另外有两只书箱秦瑶拿去丁家做了人情,所以她只拿到三两整。 刘木匠倒是说不用算给他,但在秦瑶的坚持下,只得收了。 账目算得清楚,有利于长期合作。 钱拿到手,两人都欢喜,继续沟通书箱改进的细节。 等到所有事情谈完,秦瑶二人准备回家时,金宝牵着何氏跑了进来,期待的说:“三婶,我要买书箱!” 何氏跟在后头没好气,“这小子眼馋你家大郎的神力书箱,在家好一通撒泼打滚,都快气死我了!” 见到母子两出现,秦瑶一点没意外,让刘木匠先走,自己领着两人来到库房让金宝选一只。 看着欢呼冲进去选书箱的儿子,何氏先是无奈一叹,随后忐忑的看向秦瑶。 不等她开口,秦瑶先说:“给我二百文就行,毕竟是两个人合伙的生意,这个成本我得收回来,不然不好交代。” 何氏惊喜的哎了一声,没想到秦瑶居然主动减了这么多钱,松口气的同时,心里一阵火热。 “那、那我就替金宝谢谢他三婶了。”何氏从钱袋里数了两吊铜钱递给秦瑶,占了三百多文钱的大便宜,她怪不好意思的。 秦瑶收好钱,浅笑着摇摇头,“不客气,自家人嘛。” “对对对,还是自家人好。”何氏赞道。 虽然书箱都长得差不多,但金宝还是精心挑选了一只自己认为很特别的书箱出来,舍不得拉,抱了一路。 三人在老宅门口准备分开,何氏热情邀请秦瑶到家里吃饭,秦瑶拒绝了,她还得回家看看麦子收得怎么样。 提到麦子,何氏笑容淡下来,眉头轻皱,摇头道: “今年麦子好多都生了虫,长得不咋好,听说靠山脚的那一片几乎都死了,没一点收成。” 怕秦瑶太担心,又赶紧补充一句,“不过刘大福家靠河这片良田没什么事,你家那十亩应该也没啥事。” 秦瑶一颗心突然提了起来,“虫害这么严重吗?” 何氏叹气,“看着不太好,不过每隔几年就闹这么一回儿,咱们家里还有去年存粮,倒是不怕。” 但那些去年就把多余粮食全部卖掉抵徭役的族人,能不能撑到秋收就难说了。 秦瑶这些天都在厂棚里忙着做书箱,还真没注意到这件事。 回家从河边路过,看着田边那一堆堆颜色发黑,布满虫点的麦秆,这才意识到,何氏说得太温和了。 村里大部分靠山的麦田都遭了虫,这玩意儿一沾就是一大片,土地分散的还能保住一些,那些大片连一起的麦田损失相当惨重。 秦瑶抓起一把麦穗,一捏全是扁的,手指上落下一片灰色粉尘,麦粒早被啃噬光了。 田里有农人把这些麦秆堆起来用火烧,期望烈火能烧死这些害虫,不影响到春耕。 眼下事情已经发生,农人们只能尽量确保下一茬的粮食不出问题。 心里想,咬咬牙,撑到秋收就好了。 秦瑶带着忐忑的心情回到家,门口的院坝上堆满了两个短工帮忙收割回来的麦子。 这两个短工已经割回来一半,剩下的明天再花大半天就能割完 借着最后一点夕阳的余晖,秦瑶检查了一下自家的麦子,发现有不少黑点点,看似饱满的麦穗,一摸空了一小半,心不由得沉了沉。 四娘在院里唤:“阿娘,吃饭啦!” 秦瑶拍拍掌上的空壳,起身应:“来了。” 收敛所有愁绪,微笑着走进院子,洗手开饭。 吃完晚饭,院外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秦瑶耳尖微动,转头朝大门口看过去。 本该在县城等待放榜结果的刘季,居然挎着一个包袱,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203 复试 看见来人气喘吁吁走进院,龙凤胎惊喜的大声喊:“阿爹!” 大郎和二郎对视一眼,有点激动,也不知道阿爹考过初试了没有? 兄弟俩一人上前去接刘季的包袱,一人去厨房拿碗筷进堂屋。 菜还有剩,饭也因为秦瑶今天胃口不太好,还剩下一碗的量,足够够刘季一个人的饭量。 刘季一路赶回家,都快饿疯了,冲秦瑶那勉强笑了下,只匆匆洗了下手,端起大郎递过来的饭菜坐在桌前大口吃。 秦瑶等着他吃完,这才问:“初试成绩出来了?” 刘季接过女儿四娘递来的帕子擦了擦嘴,深吸一口气,“呃”的打了个嗝,这才点点头。 于是,母子五人全部围在他身前,屏息等待他的结果。 刘季问秦瑶:“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个?” 秦瑶一听这话,就生出一股不祥的预感,“好消息。” 刘季嘿的一笑,“初试过了。” 母子五人眉眼齐齐一扬,又惊又喜,他居然真能考过初试。 秦瑶没忘记还有个坏消息呢,压下喜悦,试探问:“那坏消息呢?” 刘季哀叹一声,“要复试。” 他现在只后悔当时进考场前没买张黄符放身上,要不然也不至于这么衰! 母子五人齐齐疑惑追问:“复试?” 刘季沉重的一点头,此事说来话长,他长话短说。 初试他找人走了门路,座位和学习优秀的同学都安排得很好,加上初试监考并不严格,能吊车尾通过,刘季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可他万万没想到,榜单下来不到一个时辰,就因为有人举报初试有人舞弊,不服榜单成绩,官府就取消了先前的初试结果,再次进行复试。 上榜学子,都要重新进行一次考核,最终结果也以这次复试成绩为准。 秦瑶听完这个前因后果,都不知该用什么表情面对刘季这个衰鬼。 最后只能接受现实,问他:“哪天复试?” 刘季一脸苦相,“大后天。” 这个时间,连给他准备的机会都没有,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 秦瑶叹了一口气,随后站起身,“很好,那咱们一家先把麦脱粒吧!” 刘季:“!!!” 四个孩子看后娘这般淡定,起起伏伏的心莫名安定下来,一家六口,开始了给麦子脱粒的艰苦日子。 秦瑶搬来大石碾,一遍遍碾。 龙凤胎负责把碾干净的麦秆拾出去。 大郎二郎负责把脱下来的麦粒扫进筐里。 最后由刘季用筛子把麦粒和碎草屑彻底分离干净,倒入晒席上晒干。 麦子两日就被两个短工收完,秦瑶把工钱结算给他们,一亩二十五文,共二百五十文。 二钱多银子呢,刘季看着都有些肉疼,但想想省下来的力气,待到两个短工离开后,立马恭维的冲秦瑶竖起大拇指,娘子干得好! 刘季突然回来了,村里人好奇问他考中了没,人来了一波又一波,全被秦瑶抓壮丁。 想听结果? 很好,先帮忙把这堆麦脱了粒再说。 还想知道初试到底怎么考? 可以,把这些脱下来的麦粒筛干净立马告诉你。 刘季看着秦瑶的骚操作,不用她提醒,立马进入神秘的笑而不语状态,别人问什么,他就笑,直到人家帮忙干了活,这才似是而非的答几句。 因此,刘季归家两天,村里人都还不知道他到底是过了还是没过。 就连刘家老宅那边也是一头雾水。 不过刘老汉对自家儿子有清晰的认知,大概率是没考过,要不然以老三这性子,一准嚷嚷得全镇皆知。 如今这般低调,根本不是他的风格。 但就在刘老汉笃定自己的猜测时,秦瑶和刘季夫妇俩,却在刘季归家的第二日下午,赶着马车向县城去了。 出发前,还领着大郎二郎两人到老宅这边来,说是家里麦子还在晒,他们夫妇两进城几天,万一下雨,拜托老宅这边帮忙盯着点。 大郎兄妹四人明日还有一天假,能晒一半,所以只要顾着另外一半即可。 同时,还把家里大门钥匙递过来,方便取牛车,把上学接送的活儿交给他们。 最后走时,秦瑶额外又递了半两银子给何氏,当做辛苦费和大郎兄妹四人的饭钱。 直到夫妇二人赶着马车,载着厂棚库房里的十九只改良神力书箱驶出刘家村,刘家老宅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刘老汉一把逮住要跑回家的大郎和二郎,狐疑问:“你爹娘去县城干啥?” 大郎对自家阿爹复试的结果很没信心,加上现在还没结果,不敢乱说,只答道:“阿娘去县城卖神力书箱。” 刘老汉显然不信,“卖书箱要去好几天?” “你俩老实跟我说,你爹初试是不是没
相关推荐:
还珠之帝欲迷璋
古早言情文男主破产之后(校园1v1)
平阳公主_御书屋
母亲节的礼物
变成阿飘后我恋爱了
作为一个beta
明月来相照【伪叔侄】
限制级幻想入侵中
精神体是幻想系如何贴贴
如果有如果(快穿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