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便复又目瞪口呆起来,原来,从这段自西向东的江面看去,前方江左丹阳郡中居然又有一座山,宛如门扉,而且是直接突入江中,正在航道正前方。 此时,远远望向此山,再看头顶上那一座山,众人自然啧啧称奇。 “这两座山肯定有明堂,不知道唤做什么山?” 很多巡组成员和张行一样,都充满了好奇。 “回禀各位锦衣官人。” 抵达此处水段后,船速已经彻底缓和下来,再加上船上安泰了许多,船上的水军和仆役也都有些随意,自然有老道之人遥遥回应。“这两座山一起,便是传闻中当日青帝爷证道时登的天门山!传闻,若是那些陆地神仙能在此处驾驭真气向上,穿过上面的真正天门,便可成真神仙!” 此言一出,满船轰然,虽然青帝爷那都是八千年前的事情了,故事注定不可靠,但这来头委实够大。 随即,众人稍歇,李清臣复又一拍船舷,想起一事:“是了是了,北面大河那里,潼关上游,也有一龙门渡,和此处说法类似,据说要能在北面大河龙门那里驾驭真气向上过了一定路数,便可化龙!这都是一样的道理,只怕不假!” 且说,周围人喊出天门山三字时,张行一开始还有些懵逼,因为他印象中的天门山不是长江上的,就是陆地上的一座小山,而且那天门也不大,哪里像眼下这两座山,以大江中下游为分野,以长江江面为门户呢? 但很快,他就想起了老朋友李太白的一首诗来,登时醒悟。 正想着呢,那边却又嚷叫起来,乃是要让白巡检试一试,看看她老人家一气之下能不能腾过此天门。 白有思听得无语,她还在观想成丹阶段,又不是那些宗师、大宗师的,哪来那么多真气储备?可以直直向上一腾数百丈?然后确保自己落下来不摔死? 便是勉强腾起了,又能如何呢? 而很快,船只便来到东面门扉下,然后随着山下的大江回流轻松一转,再度北向,而当此之时,左右各有苍山如聚,且临江之处也都是笔直石壁,天门之形竟是全然展示了出来。 更要命的是,偌大的江面,阳光之下,居然正有一片白帆孤零零迎面而来,颇有奇趣。 张行看到此处,哪里还不晓得,人家李太白兄的诗是真的有实底的,而一想到这个世界明明有此景,却未必能有此诗,也是一时心痒难耐起来。 不过众所周知,张行素来是不在乎这些的,只是一跺脚,便也不顾及什么,直接回到楼船内,匆匆寻得纸笔,写了四行诗来,然后就走出舱门,昂然来到船头,递给了白有思。 白有思好奇打开一看,正是四句齐整的诗句,与之前的顺口溜截然不同,而且诗句看似写景,却居然一片动态,颇有几分豪气,更有一番推陈出新,再接再厉之意,与二人此时心境也是相符。 换言之,这是一首极为应景应人应心的绝妙好诗,便也怦然心动。 “这是何意?” 白有思既看完诗,依然不解。“这么好诗,如何私下给我?” “回禀巡检,我以为此诗正是倚天剑该做的诗。”阳光下的船头上,张行微笑以对,露出一排大白牙。“我看江左那边山壁上,石料颇为齐整,所以想借巡检倚天长剑,刻到江岸上,算咱们合作……巡检不是早想刻一首好诗吗?!” 虽然没看到什么诗,但众人愈发觉得不对味起来,因为之前那么多人起哄,让巡检飞一飞天门,她都懒得动弹,你倒好,上来便要她替你刻一整首诗,虽说给了署名权,可这么大冬天的要在大江上飞起往天门山上来刻,哪来的那么便宜? 然而,白有思戏谑瞥了张行一样,低头又默念了一遍那诗,下一刻,却居然真的腾空而起,宛若一道流光往江东面的那片‘门扉’而去,及到石壁之上,先是攀住石壁,然后陡然向后一跃,居然真就在半空中拔出剑来,并运起丈余辉光真气,金光闪闪扫过石壁,宛若龙蛇乱行,早将石壁上多余石料扫下大江。 待到她往下方石壁一驻,上面已然刻下一串字来――正是“天门中断大江开”。 再一腾起,再一跃,又出来一串字――乃是“碧水东流至此回”。 接着,却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合在一起,居然是极度符合刚刚官船连番转折行船时所见盛景的一首豪迈好诗。 而白有思真气绵长不断,一首诗廿八字写完,还不算完,复又微微一腾,写下了落款――“倚天长剑白有思、拼命三郎张行留”。 写完这一列斗大的小字,方才凌空落下,准确踩到了数十丈外的船首,并从容收剑。 然而,当此盛景,众人在船上却并无半点轰然之态,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已经看的是目瞪口呆,心驰神遥,便是原本怀着‘到此一游’这般低端念头的张行也早已经在对方腾空而起时莫名震撼起来,然后居然又想起了李太白兄的一首诗来――所谓“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鬼神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没办法,谁让这老哥的诗太好太多了,以至于刻到了他的dna里了呢? 片刻后,终于满船轰然,而就在张行想着如何拍出精巧的彩虹屁却一时想不到时,远处相向而来的那面白帆也已经到达跟前。 两船交汇时,那船并无什么动静,但等到船只各自越过对方后,却忽然闻得那船上有人笑声滚滚,震动江面: “倚天长剑白有思果然名不虚传!英才榜第二,便已经如此,却不知道第一的司马二龙又是何等人物?!不知倚天剑真气还有几分,还有没有力气来我船上一叙?” 其人笑声中真气震荡,又能如此从容点评白有思,必然是高手。 而且众人心知,江东荆襄诸地,也本就不缺高手,只是自家借着官船顺流而下,才避免了许多事来,此时遭遇挑战,白有思真气还有几分也确实不知,却是纷纷凛然。 更有胡彦、钱唐二人厉声提醒,要白有思不要中计。 唯独张行,虽然也是放声提醒,却与其他人不同:“巡检,这厮之前不叫好,交船的时候不叫好,非得等船过去,咱们不好回头时才叫好示威,明显是心虚,知道自己远不如你,却又忍不住来叫一声好,显得自己参与进如此盛事一般!所以,便只有一分真气也不必惧他!” 白有思冷冷瞥了张行一样,却又腾至船尾,复又一起,便往后方飞来一剑。 只是一剑,辉光卷起千重浪,便往对方船尾压去,那人大惊失色,也不敢说话了,只是赶紧运气来到船尾做挡。 却不料,白有思如何是那种因为一言挑衅便杀人的人?所以辉光真气早早抽到了水中,压入江底,临到那船尾时,更是算准余波,陡然消失,结果反而打起一股浪来,拍了那人满头满脸是水。 与此同时,借着这一剑之威,本就顺流而下的官船,却是浩浩荡荡,加速向下游而去。 如此场景,看的张行在船上大笑不止,笑的简直要打跌,幸亏秦宝拽住。而白有思转回船顶,居然也是忍俊不禁,难得大笑。 说来也怪。 苍山不动,碧水东流,大船平稳如地,却又进发不止,此日之后,张行居然心境清明,别无它物,只觉万古皆当如此。 然而,只是翌日过石头城的时候,这位张白绶便在众目睽睽之下于甲板上冲透了第八条正脉,开始了第九条正脉的冲击,引来上下啧啧称奇。 又过了两日,船只更是抵达了江都城南的扬子津,就此靠拢。 ps:大家晚安。 第七十五章 煮鹤行(4) 白有思所领巡骑抵达扬子津引发了本地官场与民间的双重震动,很显然,抛开锦衣巡骑本身的特殊性不提,一路上快马加顺流而下的神速也使得江都这里根本没来得及接收到任何有效信息……当然,这本是锦衣巡骑日常出巡时的常规操作,要的就是地方官府的措手不及与地方上的震动感。 唯独这一次,第二巡组上下心知肚明,根本没有什么转案或者钦犯,只是要在这里等到过年,收收江东诸州郡的节礼,然后开春押运补粮回东都而已。 这一日,是十月廿八,冬季的第一月即将过去,马上就要进入隆冬时节了。 “这里老百姓特别怕我们。” 秦宝牵着自己的瘤子斑点兽往渡口旁的驿馆而去的时候,稍作摇头。 “哪里的老百姓不怕我们?”一旁的李清臣例行表达欲过剩。“我们是靖安台中镇抚司巡骑,是朝廷鹰犬之任,是他们口中的锦衣狗,出面就是抓人办案,东都那里的中枢官吏看到我们都躲着走,何况是相隔数千里的江都?再说了,江都这个地方,一面那么富庶,一面却是朝廷最远的一处大方镇,天高皇帝远的,只要瞒过上面,什么龌龊事都能干得出来,如何不怕我们?” “李十二郎,说跑题了,这说的是百姓。”张行牵着黄骠马在后更正。“秦二郎的意思应该是,同为被灭的他国故地,相较于河北、东境的东齐故地,这里作为南陈故地,其实跟朝廷隔阂更重……” “江都不是南陈故地。”李清臣毫不畏惧,当场指出错误。“灭东齐后,此地就被大魏占了,圣人就是在这里出任方镇,筹划灭陈的……灭陈后,又因为此处虽是江北,却是江东总领之处,所有在这里呆了数年,安抚江东……” 话说到后来,李十二郎自己都觉得有些强词夺理,东齐都有故地,那灭东齐后占的地方就不是故地了?你也知道,这是江东总领之地? 这话不害臊吗? 尤其是张行听了以后非但没有驳斥,反而连连颔首……李十二虽然是个犟嘴的,但也还是个要脸的,立即就闭了嘴。 “谁说不是呢?” 眼见着话有点尴尬,年长的黑绶胡彦也跟着感慨了几句。“东齐那边是有深仇大怨,但更多是上面的大世族、大门阀的仇,两边打了上百年,多少血仇,哪位上柱国家里没在东齐折过人?所以才现在压着那边的世族、豪强,不让做大官。实际上呢,前朝与东齐基本上算是同源,上面仇归仇,恨归恨,下面的老百姓还是很有认同感的,不然圣人也不至于一登基就修东都,然后迁到东都。倒是南方这里,之前隔绝数百年……” 这话有些道理,但未必不是一个朝廷中枢骨干官吏的偏颇之词,下面老百姓觉得如何,上面官吏觉得如何,最上层的门阀世族觉得如何,被挤到一边的东齐豪强如何,包括圣人觉得如何,不是本人谁都不知道,只能多听听
相关推荐:
掠寒梅(H)
末世后我成了疯批alpha们的安抚剂
儿子们,太闷骚
都市最强狂兵
人间失真
火红年代:四合院里的吃瓜群众
又得上头条[娱乐圈GL]
捡到一只星际A
流金嫁纱
[HP同人] HP欲加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