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我没想过体验年下 > 第144章

第144章

,没钱了就刷围脖看人家转西安事变。 以前她曾经去过西安,被导游明确指点过校长在华清池的“那一夜”躲的哪个山洞,穿得什么样的睡衣,冻得瑟瑟发抖等等。而那时他身边所有安保力量几乎全部死光,可想而知其情景之险恶,多一颗流弹中国历史就改道了 分卷阅读168 - 肉肉屋 分卷阅读169 百年家书 作者:疯丢子 分卷阅读169 ,所以虽然跃跃欲试,可是这种高端的战斗真心不是想看就能看的,除非她想因为第一个找到躲在山洞里的校长而出名,否则这种热闹还是少凑的好。而且一想到张少帅因此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再坑爹,国共合作全国人民一致对外,这总的来说还真是件好事儿! 自我调节完毕,她心情很好地哼着歌儿洗漱完毕走出门去,虽然这是周末,但是因为今天要做礼拜,食堂还是早早的做起了早饭,热气在外面呼啦啦的转上天,好多人嘻嘻哈哈的冲进去,住校的学生并不多,位置相当宽敞,食物也很充裕,除了浓稠的小米粥,油条豆浆以外,还有精致的定胜糕、黑米糕和葱包烩鸡蛋饼等,配菜有咸菜酱瓜还有炒得香香脆脆的花生,每次都吃得黎嘉骏停不下来。 学校要求所有留校师生周末必须参加礼拜,不参加的也暂时不要出门,虽然黎嘉骏宁愿躲在屋里看书,但想到礼拜完教堂会发的美美的零食面包,她便还是屁颠屁颠的去了,等祷告完,无所事事的一天就开始了。 弘道的课余生活简直丰富到让黎嘉骏觉得自己没童年。女生们进来学习的这几年,不仅要学语数英化物地理等正统科目,还必须学会烹饪、裁缝、礼仪和钢琴等,闲暇时还会打篮球和骑行,先生们可以随自己的空闲时间和爱好开设自己乐意教的东西,黎嘉骏到那儿住习惯以后,校长周觉昧还问过她有什么特长愿意教,黎嘉骏列举了摄影,结果相机实在太高端;列举了日语,在场的老师表情恨不得捂鼻子;列举了德语,转头就心虚的表示自己也是半桶水;最后,她列举了二十九军的大刀……就没有然后了。 明明她会的挺多啊!黎嘉骏回去默默挠墙。 随后她就开始混在学生中四面蹭课了。 按照校门口板报上的安排,周末有时间的人可以在下午一起去大食堂做松饼吃,那是烹饪课的福利。 礼拜做完再歇一会儿差不多就中午了,大家大多都吃了教堂发得小饼干和胡萝卜面包,并不怎么饿,于是在各自宿舍里磨叽了一会,纷纷涌到大食堂去。 食堂里有一排排四方桌子,实木的,配合着精致的装饰,比起外面一下酒楼大厅也丝毫不差,里面全是女性,穿着大衣戴着呢帽的女学生尤其亮眼,这些经历过礼仪学习的姑娘们小小年纪已经初现芳华,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极有味道,即使是开怀大笑和调皮捣蛋都赏心悦目,相比之下虽然穿着的时髦程度一点不差,可黎嘉骏站在她们中总是多了那么一股子悍气。这也是众多年长的女先生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评价。 于是会耍大刀的黎三爷就成了这个学校里最有男儿气概的女性,更何况她平日还自动担负起各种尾行拍照的工作,时常一身卡其布裤装戴着顶鸭舌帽站高蹲低地记录大家的学生生活,就连没上过她的课的女学生都知道她,平日里有什么集体活动都要喊她一道,到后来弘道女篮外出打比赛也要她随队,只因她带的拉拉队特别容易被她鼓动得豁出去喊,搞得这几年黎嘉骏的生活极为丰富多彩。 “黎先生黎先生,这边这边!”一个庞大的女孩圈子朝她拼命招手,神似看到偶像。 黎嘉骏假装没听到嘈杂中另外一群女孩子的召唤声,一脸傻白甜的挤过去,人太受欢迎就是这点不好,逼死选择障碍。 “黎先生您千万要到我家去一趟,我想做您这样的大衣我娘总不让,我得让她看看您穿着是多好看才行,否则她总以为我瞎折腾。” “我跟我娘说了,她请了裁缝来跟我琢磨了半天,我也总说不清楚,先生您什么时候要洗衣服了给我吧,我回去给他们看看,顺便帮你洗干净送回来好不啦?” “哎哟你们怎么这么笨呐,这不是一件大衣的事!”有个女孩子打断一圈小伙伴的叽叽喳喳,“这毛衣,这大毛领,这格子呢裤还有这大头皮鞋,都得搭配好吧,要做得做一套的,而且你们这么堂而皇之的要了先生衣服去模仿,羞不羞呀!” 黎嘉骏全身就被那女孩子一边点一边遭审视,她嘿嘿嘿笑着还挺起了胸,其实现在这样的穿着打扮到了现代也挺夸张,可这个时代就是这样,谁也把不好穿衣的风格,洋人聚会穿的裙子还可以用裙撑,中国人长褂里面还会穿西装裤,只要好看和舒服一切皆有可能。 更何况能在这个学校读书的女孩子十之八九都是千金,根本不差钱,随便怎么任性都行。 大家相互取笑着,差点都忘了来这儿是有活儿干的,很快食堂的大婶就把一盆盆面粉和材料搬上来,姑娘们跟过年包饺子似的围成一团,开始熟练的和面准备做饼干。 到了现代烤面包饼干对于土鳖黎嘉骏来说还是有闲有钱的贵妇活,可现在居然当成一次类似于拌拌面和包饺子的事情来做,无论做多少次她都觉得很新鲜。 做饼干的时候大家反而安静了,每个人都带上了自制的口罩,大家埋头苦干,时不时手里兜点面粉相互撒点儿,窃笑声此起彼伏。 清冷的阳光从窗户照了进来,四散的面粉像浓密的灰尘一样在阳光中呼啦啦的盘旋,偏偏还带着一股暖暖的温香,等到烤饼干陆续出炉,整个食堂散漫的甜香和温热更是让人幸福感爆棚,大家拿纸包把小饼干十个十个装了,除了自己留一份以外,其他都要校工送到福利院去给那些孤儿,算是教会学校例行的慈善事业。 傍晚,黎嘉骏嘴里叼着小饼干去校工办公室煮咖啡时,被传达室的小姑娘喊住:“黎先生,有您的电话!您家里的。” “哦,好的。”黎嘉骏愣了愣,昨日刚与家里人通过电话,怎么这时候又来,莫不是出了什么事,她跟着那小姑娘到传达室,路上还挺不安,“是谁?” “挺年轻的。”小姑娘道,随后有些犹豫,“而且好像,有点急。” 黎嘉骏立刻加快了脚步。 打电话来的是大哥,开头第一句话就是:“骏儿,准备准备,回一趟上海。” 黎嘉骏心里一紧:“出了什么事吗?” 大哥沉默了一会:“黄先生,去世了。” “……谁?” “黄先生。”大哥没详说是谁,因为他知道黎嘉骏心里清楚。 黄郛死了?黎嘉骏脑子里一阵空白,“不,不可能呀,上回去,还好好的。” “那也是卧床不起了。”大哥提醒她,“你自己说的,形销骨立。” “可也不该……这么快。”黎嘉骏觉得很心酸,“沈阿姨肯定伤心死了。” “所以你快回来,她不想见政整会那些人,但是 分卷阅读169 - 肉肉屋 分卷阅读170 百年家书 作者:疯丢子 分卷阅读170 丁先生的意思,你可以去。” “好,我明天就回来。”黎嘉骏挂了电话,在传达室外站了很久,还没回过神来。 如果说到杭州还有什么福利的话,那就是在到了这儿三年后,得以拜访辞职养病的黄郛先生。 她对于黄先生的感情很复杂,但无疑站在她的角度,她是敬佩他的。 不管他硬着头皮出山背锅到底为国之心较多,还是再战仕途一偿抱负的心思更重,但从她的角度看,他确实是呕心沥血签订了那份“卖国”的条约,在华北兵临城下的情况下,他所签订的条约几乎和打平的松沪战役差不多内容。 让一场败仗有了平局的尊严,这本身已是不可为而为之,期间他所遭受的谩骂、侮辱和暗杀足够压垮随便哪个普通人,可他都撑住了,一直撑了两年多,才因为重病缠身不得不再次背着一身骂名辞职,回到他在杭州莫干山的小院。 留下华北交给二十九军的宋哲元和萧振瀛组建了政改会继续与日本虚与委蛇。 黎嘉骏闻讯跟着丁先生前去拜访的时候,看到黄先生书房的墙上还挂着他与校长结义时的剑,可最终校长还是没有与他“甘苦共尝”。 黄先生正在小憩,由于访客众多,他并不是人人都见,他的夫人沈亦云接待了他们。 能够与他们夫妇之一坐下来谈其实已经是一种优待了,全因丁先生在与黎嘉骏交流后,全力主张就塘沽协定对黄先生进行一次采访,当时的记者王芸生先生便毫无保留的在《大公报》上登载了他的原话。 那文黎嘉骏在三三年回上海后也看到了。 那时的黄先生义愤难忍,只能直言道:“这一年来的经过,一般人以为我黄某天生贱骨头,甘心做卖国贼,尽做矮人;我并非不知道伸腰,但国家既需要我唱这出戏,只得牺牲个人以为之。” 不管是场面话还是真心话,反正就黎嘉骏看,他这么讲,也是没错的。因为他这话无论说不说,事实既成,其实也不存在洗不洗白的情况,因为对他褒贬评论早在济南惨案时就已经五五对分了。 沈亦云夫人也是女中豪杰,她北伐的时候还组织过一个上海女子北伐敢死队,是在军营中与黄郛相识并结为伉俪的,她曾有过一个著名的言论:民国说到底,不过是被两部小说支配。北方的袁世凯读的是《三国演义》,就知道耍奸谋弄权术,而南方的革命党人读的是《水浒传》,患难时兄弟结义,稍弄出些眉目却又马相互猜疑。 她说的时候,黄郛还在意气奋发之时,可却不想一语成谶,她的丈夫与人兄弟结义,患难与共,最后却为那个兄弟背锅而走,惨淡落幕。 对着少数几个能体会

相关推荐: 摄春封艳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小人物(胖受)   壮汉夫郎太宠我   浪剑集(H)   毒瘤   Black Hole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林峰林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