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那“吧嗒、吧嗒”的声音很响,直接打断了李建兰的话。 她手持着一柄葵花扇,扇柄指着李建兰骂,“你们是谁?凭什么借米来我家煮?”翻了个大白眼,“有钱了就不认爹娘,落魄了就回来啃老,我呸!我老李家没有你这种骚蹄子!识相的赶紧滚,不然老娘打得你爹娘都认不得!” 第222章 弟弟成了大地主 李建兰倏地抬起头来,一双红肿的眸闪烁着仇恨的光芒。 老李氏竟不敢直视,可嘴上却丝毫不留情,操起扫把要赶人,“滚不滚?不滚老娘便打死你这只白眼狼!” 李建兰深深吸了口气,冲黑暗中喊道,“来人,把她给我绑了。” 如若是以前老李氏骂她,她会忍气吞声。可这次,老李氏做得太过分了,要知道,野山羊是两个弟弟的命根子,她却一再而三的偷去卖,根本就不理弟弟的死活,试问这世上有哪个做祖母的这般狠心的?简直是泯灭了人性! 老李氏忽然听见李建兰发声,举着扫把呆愣了下,直到从暗处走出两个黑衣人,不费吹灰之力便把她制止住了,她才像被踩着尾巴的猫,上蹿下跳的闹。 李建兰不管她,将一些药丸子压碎,取了一些粉末用开水泡成糊糊,喂给两个弟弟。两个小家伙的小嘴嘬起小嘴拼命的吞咽,那副猴急的样子,令人觉得好笑又心酸。待吃完了,吧嗒两下小嘴,又开始哭闹起来。 好在,李文才夫妻花重金在村里找到了一位奶水多的妇人,而后带着她进屋为两个小宝宝喂奶,李建兰这才松了口气。 不过,一旁被黑衣人钳制住手脚的老李氏闹得厉害,周遭的邻居也纷纷过来看热闹,李建兰十分头疼,只好把老李氏放了。 可她没想到,老李氏如此疯狂,才获得自由,便倏地冲到陈氏面前,“啪”一巴掌扇过去,嘴里还骂骂咧咧,“李建兰早跟我们老李家断绝了关系,你却把她放进来,给我两个孙子喂这些黑乎乎的东西,要是把他们毒死怎么办?你这个没用的孬货,整日里就只知道哭哭哭,我老李家要你有何用?” 李建兰根本来不及阻止,眼睁睁看着陈氏被老李氏一巴掌打倒在地。老李氏又扬起了第二个巴掌,她才猛地站起,不顾钻心地疼的双脚,如一头发怒的小狼冲了过去,“不要打我娘!” “哎哟!”老李氏被她撞得一个踉跄,跌倒在地。 李建兰张开双臂护着陈氏,对着老李氏怒目而视。 祖孙俩剑拔弩张,一旁的邻居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忽然,不知谁喊了句,“里长来了。” 李建兰收回了与老李氏对峙的目光,将陈氏扶起。可老李氏却拍着大腿,呼天抢地地哭喊起来。 …… 那鞋村的里长,望着站在自己身旁,大眼瞪小眼的一老一小两个女人,颇为头疼。尽管他已了解了纷争的经过,可清官难断家务事,他又能如何呢?可不断吧,大晚上的,没个消停,吵得别的村民又怨声载道…… 他沉吟了许久,才转身面对李建兰,严肃地问道,“丫头,你当初闹着与李家断绝关系,如此的绝情绝义,眼下为何还要回来?” 李建兰沉默了一会儿,冲里长福了福身子,道,“是因为我无意间得罪了一位京城来的权贵,生怕祸及家人,才出此下策。现我与那位权贵修好,危险解除了,自然是要回来向爹娘请罪的。同时,也想请里长为我做主,让我的名字重回李家族谱,谢谢您了!” 不等里长回应,老李氏立刻跳起来骂人,“放屁!什么得罪京城来的权贵,瞎扯淡吧你!上次来喝满月酒的林大人、县令潘大人,不都是京城来的吗?他们与你的关系,明眼人一瞧都知不一般,如若你有麻烦,他们不会帮你搞定吗?分明是你花光了我两个孙子的礼金,又想回我老李家啃老!我告诉你,要我还活着一日,你就休想!” 很难想象得到,老李氏这么一位老妇人,中气竟如此之足,直把人的耳膜震得嗡嗡响。不过,众乡亲这回觉得她说得在理,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建兰不说话,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拆开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沓有些湿了的纸张,拿了几张出来,其余的递过去给里长。 里长展开一瞧,是一张面额三百的银票与一沓地契。地契上写着山林一百亩,水田三十五亩,沙田二十亩,坡地六十亩、田地的位置、原来的户主、以及变更后的户主。 这些田地的买卖,都经里长签字的,所以他印象深刻。只是,当时前来买地的是一个身穿灰衣的中年男子,地契怎么在李建兰手上? 李建兰见他面露疑惑,便指着那户主上面的两个名字说,“里长,是我让人来买田地给我两个弟弟的,你看,林建平、林建安就是他们的名字,这儿还有他们按下的手印。”里长将地契凑近火光一瞧,还真是。两枚小小的手印,又极淡,很容易让人忽略。 也就是说,李家这两个才出生没多久的奶娃子,竟成了本村最大的地主? 现场顿时一片哗然。 “不得了了,老李氏,你家成富翁了!” “这两个小娃子竟这么有福气,摊上这么一个有本事的姐姐!” 众人七嘴八舌地称赞,老李氏却不屑地冷哼,“小贱货,你拿你弟弟的钱买这么多破地儿充好人,不过是想着趁他俩年纪还小,先赚上几斗米罢了。” “哈哈!”众乡亲哄堂大笑。 “老李氏,你是不是傻?她直接拿三百两不知能买多少米了,还用得着种田里,等上一年半载再收?” 老李氏把眼一瞪,“你们才傻,两百亩地,能打多少粮食了?我两个孙子长到十五岁才接手,这十五年她又打多少粮食了?” 乡亲们一想,好像也对…… 李建兰懒得理她,指着里长手中另外一张银票,“这是三百两银票,是我当初从李家拿走的,现在如数归还。” “哗!”围观的乡亲们沸腾了! “田地有两百亩,银子又有这么多,这老李家真是把镇上的地主都给比下去了!” “这么多钱和田地,不说这辈子,就是下下辈子都吃穿不愁了!这李家生的哪儿是女儿,简直是个聚宝盆!” “有这样一心为娘家的女儿,我生再多都愿意啊!这陈氏的肚皮是什么做的,咋这么会生?” “……” 竟有这般好事? 老李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着那些赞叹声,她才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丝毫没有被打脸的尴尬,她对着那银票垂涎三尺,双眼发光地、伸手去接。 李建兰却先一步把银票拿走,“不过,两个弟弟尚小,这银票有我代为保管。” 老李氏一愣,这到嘴的肥肉就这么没了,哪里肯依,矮胖的身子一扭,扑过去就抢。 第223章 跟老李氏算账 李建兰身形一闪,老李氏差点跌个狗扑食,憎恨地瞪了李建兰一眼,咬咬牙,实在不甘心,便冲李文才吼道,“老么,你说句话啊,哑巴了?这是你两个儿子的救命钱,凭什么让一个外嫁女拿走?还不赶紧抢回来!” 李文才愣愣地看着李建兰毫无反应——脑子里接收到的东西有点多,仍未转过弯来。 兰儿之所以跟他断绝关系,是为了保护李家? 兰儿是拿了两个弟弟的钱,可一分没用,还倒贴了两百亩田地? 兰儿拿出了一张面额三百两的银票,她从哪儿来的? …… 老李氏瞧李文才一副呆若木鸡的模样就厌烦,嘀咕一声“窝囊废”,又冲陈氏喝道,“你也是个蠢的,儿子才是家里最大的依靠,他们的钱却被嫁出去的女儿握在手中,以后他们不怨死你才怪!傻愣着干嘛,问她要啊!” 可陈氏听见女儿为李家所作的一切,早就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了,哪里还听得进去这些?一直都是又哭又笑地看着这个她引以为傲的女儿,如若不是碍着人多,她早就上前抱她哭一场了。 老李氏见没人理她,她顿时抓狂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哭嚎。 李文才回神,不耐地对她说,“娘,三百两并不能买这么多田地,这是兰儿在变着法子补贴咱们呢,你就知足吧。” “是啊,老李氏,你家一下子成了富农,得多亏你这孙女。太贪心了会遭天谴的!” “可不?谁家得了这么多钱和田地不高兴地要发疯?只有你在这儿哭天喊地的,真是奇葩!” 伴随着众人的冷嘲热讽,老李氏到底老脸挂不住,讪讪道,“谁让她烂好心买这么多地来着?水田也就罢了,那些山林和坡地能有什么作为?眼下兵荒马乱的,就不会换成米吗?” “嗤……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众人发出冷冷的嗤笑。 李建兰道,“奶奶,这些地我全拿来种水果、粮食的,自然不会少你的米。” “什么?!这地儿你也要做主?那咋不干脆变成你自己的好了?你们瞧瞧,我说这臭丫头会做表面功夫吧?都嫁人了还回娘家耕地,说出去还不把人给笑死!” 老李氏不依不饶地闹腾,李建兰不耐烦了,把脸一沉,“奶奶,我的事解决了。眼下该跟你说说两个弟弟的事了。” 老李氏没反应过来,翻着白眼,“你两个弟弟好好的,能有什么事儿?别想着转移话题,你今个儿当着乡亲们的面,先把这钱和田地给我交代清楚!” 李建兰也不说话,对陈氏说,“娘,去把两个弟弟抱来。” 在陈氏眼里,此时的女儿就如那天上的仙女,什么都是好的。也只听得见她一人的声音,对她的话自然言听计从,含笑忙不迭地点头答应,傻笑着飘走了。 后知后觉的老李氏预感到不妙,她从地上爬起,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低声骂道,“说不过我,便抱两个小娃子过来吵闹,也忒不要脸了!好,看在我两个孙子要睡觉的份上,我就不与你多啰嗦了,明儿定要你好看!” 说着就要走,李建兰却拦在她面前,好整以暇地道,“奶奶,估计我两个弟弟长什么样儿,您都忘记了吧?眼下都抱过来了,您就抱抱他俩,为何急着走啊?” 老李氏板着脸喝斥,“你爹娘这个月病鬼上身,两个小娃不是我带谁带,还问我长什么样儿?!你再胡说八道,小心我撕烂你的嘴!” “是吗?”李建兰轻蔑一笑,瞧见陈氏两只手分别抱着一个孩子转了出来,忙上前几步接过,抱到里长面前。 众人一看,顿时震惊了。 李家的孩子完全遗传了陈氏,李建兰貌美,两个小子俊俏。乡亲们还记得,满月时,这对双胞胎长得是粉雕玉琢,跟年画上的童子似的,一逗就乐个不停,可招人喜欢了。 可眼下一看,这两孩子变得面黄肌瘦,小衣裳下的小身子瘦成皮包骨,衬得二指宽的小脸上的眼睛特别大,黏糊糊的眼睫毛上还沾了泪珠,颤巍巍的欲坠未坠,分外的惹人怜惜。 而跟在后面的方才给他俩喂奶的妇女,红着脸小声地道,“我奶不够,孩子还未吃饱,所以,哄不睡……” 这回不等大家发出议论声,里长已忍不住问道,“怎么让你来喂奶?李家不是有只羊奶孩子的吗?” 妇女的脸红得快溢血,拿眼睛看陈氏。陈氏哀怨地看了李文才一眼,便难过地低下头去。李文才深深地看着老李氏,重重地叹了口气。 老李氏见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她身上,便有些不安,故意大声地嚷嚷道,“都看着我干嘛?我不过是喂它吃点青草,谁会想到它逃跑呢?我也不想的呀!它本身就是个野货,跑起来就是十头牛都追不上,我能有什么办法?” 众人一听,也是,老李氏毕竟老了,想追也是有心无力,这事儿还真不能怪她。便七嘴八舌纷纷劝李建兰,“兰丫头,算了,你奶奶她也不想的。” “是啊,她再怎么拎不清,也知那两个是她孙子吧?她不会拿孙子的命根子开玩笑的。” “……” 李建兰却冷笑一声,毫不留情地戳穿了她的谎言,“奶奶,我怎么听说,你是受了大伯娘的撺掇,要把野山羊牵去卖掉,山羊才跑了呢?” 老李氏暗道,糟糕,这死妞子怎么知道了?面上却极力保持自然,“虎毒不食子,我怎么可能那样做?你别想着在这儿搬弄是非了,没人会相信你的鬼话的!” “奶奶,我问你,大伯在镇上出了事,大伯娘求您想办法弄钱去疏通,是也不是?” 老李氏一怔,面色有些难看了,支支吾吾,“你少在这儿乱说,没有这样的事!” “奶奶,我也在镇上开了铺子,消息是比您灵通一点的。”李建兰早就怀疑了,因此暗地里让黑衣人去查过了李文富的底儿,此时她的目光充满了怜悯,“大伯李文富在赌场与凌家的人起冲突,被凌家人抓住,大伯娘通过您从我娘手中骗了很多财物去疏通,却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后面报上我相公的名号,凌家才放人。可才回来没几日,大伯便在铺子里偷偷养了个小老婆……奶奶,您一辈子省吃俭用就为了补贴大伯,您难道就没想过,他都拿您的钱去赌去玩女人……” “住口!不许你那样说我相公,他不是那样的人!”大伯娘黄雅芳在门外羞恼低吼,打断了李建兰的话。 第224章 了不得的盛事 李文富将她一人丢在乡下,她实在无聊,不过是过来凑热闹罢了,却被李建兰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撕开了她光鲜亮丽的外表,露出了那不堪的内在,怎叫她不恨欲狂? 所有人都望着她,那些目光充满同情、怜悯、嘲讽……她何时试过这般丢脸?她越发的愤怒,指着李建兰咬牙怒骂,“文富是大伯,你如此诋毁他,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别以为仗着有几分人脉,便想着横着走,我告诉你,比你有能力,后台比你大的人有大把!我就放长了双眼瞧着,你李建兰何时栽跟头!” 说完,手捂着脸跑开了。 事情急转而下,老李氏脑子一下子不够用,愣了愣,才手足无措地追上去,“大媳妇,你别慌,文富他没胆子找小老婆的……” 黄雅芳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栽倒。“没胆找”和“不想找”,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意思。老李氏这般说,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而老李氏还完全没意识到,仍十分紧张地解释,“大媳妇,那死丫头见不得我对你和文富好,妒忌才乱说的,你可不要信。文富孝顺是孝顺,可胆子特小……上次他不是跟我说很喜欢镇上那成衣铺的寡妇吗?想纳了当小妾来着,我恶狠狠地骂他几句,他便没有再……” 黄雅芳忍无可忍,大吼,“住口!” 在老李氏的记忆中,大媳妇一向都很敬重自己,说话细声细气的,哪儿见过她发火啊,所以,猝不及防地被吼了,老李氏脑子有些发懵,茫然地看着她,喃喃道,“大媳妇……”样子有些可怜, 李建兰心中冷笑,果然偏心便即是偏心,就算对方神憎鬼厌、十恶不赦,在偏心眼的人心中,也是正常不过的。 便不再管这两个让陈氏一辈子委屈,长时间处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的女人,对里长说,“事情经过您都了解了,剩下的事儿就有劳您了。”说着福了福身子。 剩下的什么事儿?当然是让她的名字重回李家族谱。 里长叹了声气,“丫头,你当初就不该那么冲动,你搞得你爹娘多伤心哪,差点都去了……” 李建兰忙说,“我知道错了,爹娘也亏得乡亲们照顾,因此,我决定将稻谷收成的一成,拿出来赠与村中公应急,就当报答乡亲们和里长的带携与关照之恩。” 村长大喜,“丫头,你此话当真?” 村中公一直是空的,因乡亲们日子难过,没有谁愿意往里边捐财物粮食。手上没钱没粮,他这个里长当得一点儿底气也无,可如若李建兰真的说到做到,他这里长能直起腰板做人不说,家人也不愁饿肚子了——坐在粮食堆上,做梦都要笑醒啊! 更何况,三十亩稻谷的收成十分之一,那得多少了啊? 李建兰十分清楚里长的处境的,给他甜头吃,是想他将家人照应好,做起事来也事半功倍。而且,此时她露出了财物,村里眼红的人也有很多,说不定会暗地里使绊子。可如果有里长护着,他们多少会忌惮些吧。 思及此,李建兰的笑容越发灿烂,“是的,里长。我爹会忙着开书院的事,没空理这些俗事,家里虽说会请丫鬟,可我娘要照顾爹的饮食起居,也不得闲,所以,关于种地之事,暂时有我来负责,我自然说话算话。” 她话音刚落,人群中便像炸开了锅。 “什么?开书院?” “李家请丫鬟?这是以前大地主才干的事儿啊!” “种地还要请人打理?那种出来的粮食卖掉,也不够人工钱吧?” “……” 所有人都议论纷纷,很吵,里长连喝几声,才逐渐安静了下来。 这时,便听见李文才抖着声音、语无伦次地问,“丫头,我、我要开书院?我不行的……不是,我没钱……也不是……这书院不是你说想开便开的,其中涉及的东西太多……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先跟我商量下啊?” 李建兰笑道,“我知道,这书院要找地方建,还要招生打广告,事情多着呢,您从现在开始准备,慢慢来,不着急,明年下半年才开始收学员呢。” 她说完又面向里长,“村里好久没热闹了,不如在社址八公那儿开次‘红潮’吧,所需粮食及银钱,全有我爹出。” “社址八公”其实就是指土地公。在南方,大部分破落的小山村,是没有建土地庙的,只在一处树木最为苍葱茂盛之地,选作土地公的栖身之所。 除了节日、红白喜事拜祭外,偶尔也会举行一两次祷祝的仪式,当地称这种仪式“红潮”。 这一日,祷祝者头戴红头巾,身穿红衣,一手拿牛角,一手拿着铜钱串成的剑,配合一旁有节奏的锣鼓声,光着脚在草席上一跳一唱,时不时吹响牛角和放鞭炮。这时,村里的每一户人家都要出人手来帮忙的,就在边上架火煮糖粥、蒸发糕、做糍粑等,而后通知全村人都来领了吃——他们认为,这些食物都是上天赐予的,又沾了土地公的仙气,所以每人都必须吃一点,实在吃不完,还可以分给家禽家畜,剩下要被处罚的。 总之,这对村里来说,是一件了不得的盛事。 此时一听李建兰出钱来办,个个都兴奋了,簇拥着里长心满意足地离去。 待他们走远,把大门一关,李建兰立刻瘫坐在了椅子上。 而李文才却难掩兴奋,迫不及待地要跟李建兰探讨建书院之事。可李建兰只气若游丝地说了一个字,“饿。” 李文才一愣,才想起李建兰身上有伤,样子也憔悴得不行,顿时自责不已,忙不迭进屋去喊妻子准备吃的。可等进了去,他才想起,家里除了米糠,再也没其他的了…… 李建兰也想到了这一层,忙想改口说不饿,天鹰帮头领闪身而出,“文主子,夫人,这是属下等人寻找山羊的同时,捕捉到的猎物。” 是两只兔子。 文智轩接过,问,“山羊找着了?” “已找到,属下等着急送猎物回来,因此先行了一步。” 文智轩点点头,李建兰便状似漫不经心地接了句,“我爹娘把几座山头都给搜遍了,硬是没见着山羊的半点影子。可你们不过一个时辰,便找到了羊……你们可真厉害哪。” 头领心中一凛,把头垂得更低,“是属下们运气好。” “第一次能轻松找见,第二次也是不费吹灰之力……你们的运气可真好。”李建兰闲闲地道,缓缓地站了起来。 头领顿时觉得无形中有大山一样沉重的东西落在他身上,令他浑身不受控制地开始冒冷汗。 似过了半个世纪那么久,才听见李建兰说,“将我从山洞出来的事报给你们主子听吧,就说我愿意为他做事,不过,我有个条件。” 当李建兰开始说话的时候,头领便觉得身上陡然一松。只是,她的话又令他疑惑。明面上,他真正的主子是林初九,可林初九却没吩咐她做事,倒是那高位者有任务下来……他倏然心惊,莫非,这文夫人都知道了? 第225章 迷雾重重 头领陡然抬头看向李建兰。 她面色平静,可那双清澈的大眼却告诉他,她已将一切都洞悉在胸……头领不敢与之对视,忙重重地低下头去,“但凭夫人吩咐!” 李建兰一字一顿地道,“我要你主子保我娘家李家、夫家文家,这两家三代人平安无忧。” 头领又是一惊! 这文夫人到底知不知道他真正的主子是谁? 身为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如惹他一个不高兴,他要谁死绝对过不了三更,连阎王都阻止不了!这文夫人是有些真本领,可也不该跟他提条件,还是这般的无理苛刻,他会答应才怪!弄不好,连他也会被砍头…… 见他十分为难,李建兰便说,“你只管把话转达便是,其他的你无需担心,我也能保证,你不会受到责罚。” 头领踌躇了下,才回应,“属下遵命。” 李建兰却没有说让他起身,一双眼眸直
相关推荐:
小怂包重生记(1v2)
心情小雨(1v1强制)
御用兵王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老师,喘给我听
阴影帝国
狂野总统
倒刺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祸国妖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