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汇,想尽办法去抓住一切生存的机会,生命力那么顽强。 卢栩想起他提起集市,总是站在一边看别人买炸饺子,提议道:“咱们回去吃饺子吧。” 亚卡马上拒绝:“不行,大人你说最近来要粮食的人太多,我们要吃差一点儿,装惨一点儿。” 卢栩:“……” 这孩子记性太好了,要不还是扔给君齐学读书吧。 装惨的县衙官差们在城外忙碌着安置各部扎营。 附近的部落早就领完赈灾粮了,远的地方,多少还是有点儿不信。 他们犹犹豫豫,相互商量,大多是结伴而来。 一来路上安全,二来人多势众,不怕大岐官府弄什么陷阱。 等快到了县城,赫然发现有好多正装着粮草往回运的车队,一打听,听说县城粮草不多,大岐人都优先给自己人了。 他们又急了。 生怕到晚了粮草被别人领光了。 路上集体又开始加速。 结果各部紧赶慢赶,竟然全集中到了这几天。 县城正到处施工,登云山又要盖房子开荒,本就人手不足,新来的蛮人官差们还不懂大岐文字,看不懂他们手上的单子,可忙坏了留守县城的大岐官差们。 他们头一次感觉到考试的必要性——尽是些看不懂公文的得多抓瞎! 原本能当天来当天领的赈灾粮,因为官差忙不过来,不能及时发,只能排队等。 县城内又安置不下这么多人,不得已他们只好让各部在城外空地上扎营,轮到哪个部落,再叫他们进城去取粮。 突然来了这么多蛮人,城中百姓有些紧张。 尤其是刚跟着颜君齐从另外两县回来的军户们,相当不适应。 不过颜君齐却没限制蛮人出入县城,只要在入城时经过检查,身上没带武器,就能进城了。 他们刚刚建成的街市和工坊正陆续开张,迎来的第一批顾客,就是这群来自西部和北部的蛮人。 这两个地区的蛮人对大岐人算不上友好,熊昆这几日神经天天紧绷着,生怕有人会藏刀入城,突然行凶,街上巡逻的官差都比从前多了两倍。 同样怕会被大岐人偷袭的蛮人,也是壮着胆子才交了武器进来的。 他们听自己部落出来的官差描述了大岐城市的繁华,路上还听其他部落说起这边儿的集市,也想趁着等粮草的时间,进城看看大岐人都卖些什么,能不能采购些日用物资。 进城的都是各部的勇士,走在大岐城市内,又一个个竖起戒心,看上去那叫一个凶神恶煞。 城中玩闹的小孩瞧见了,又好奇又害怕地看着他们,他们目光一扫过去,小孩儿全撒丫子跑远。 蛮人忍不住呵呵笑,看吧,懦弱的大岐人,连他们一个眼神都扛不住。 他和同伴低声说笑,他一回头,就看见一队大岐官差看傻子一样在看他们。 “……” 大岐官差面无表情,用蛮语道:“你们是要去街市吗?从这儿往东走,那整条街都是。” 说完,他又想起什么似的,“哦,对了,我们全城人都会点儿蛮语,下次骂人的时候,换个我们听不懂的词儿,比如……” 他酝酿片刻,用大岐语骂道:“傻大个子。” 被骂的蛮人:“……?” 官差还很贴心地用蛮语翻译给他们翻译:“就是说你只长个子不长脑子。” 那名蛮人刚要发怒,被同伴拉住。 是他们骂人在先,人家听懂了反骂回来,就是不打算计较,就此两清,若再骂,那就是正式挑衅了。 他们在大岐的城市里,只有四个人,怎么和人打? 他们几人悻悻往前走,却见街上还有其他部落的人竟然也在街边笑他们。 吓唬孩子算什么本事? 要是真英勇,被挑衅了就该和对方以勇士的方式单挑才对。 几人脚步顿了顿,黑着脸又出了城。 其他蛮人冷眼瞧着,本就和他们不睦的人更是冷哼了一声。 “亏他们从前还是出过许多勇士的大部落,如今这举止,真是叫人不齿。” 吐槽完,他发现街上很多人在看他,顿时有点儿莫名其妙。 待到了街市上,大岐的商户们莫名对他比其他人更热情几分。 有人主动过来询问要不要帮他翻译,还有店主招揽他过去看看、尝尝他们铺子里的物品,他进对方铺子里挑选东西,竟还有人夸他脖子里挂的狼牙多,穿的宝石好看。 他们一行无比震惊。 为什么大岐人全会说蛮语? 连个卖吃食的小老板都能磕磕巴巴说一口还算准确的蛮语。 他们恍恍惚惚,一路被充当志愿者的翻译们领着去县衙旁新开的钱庄、当铺兑换金银铜钱,再拿着钱去采买物品。 活当的话,东西当铺保存一年,能换的钱少。 死当的话,换的钱多,东西等同卖给当铺,不能再赎。 若钱没花完,他们还能回来买别人在当铺死当掉的物品,或者拿上钱回去,等下次来,再凑些金银拿上票据,赎回他们典当的东西。 当铺有个翻译,不断地重复解释,保证每个人都能听懂规则。 懵懵懂懂的蛮人稀里糊涂地一通当,换钱出去逛街。 不过一圈逛下来,根本没人会剩钱。 睿王新送来的物品经卢栩批发,已经被城中的商户们进行再次加工,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各个店铺的展示柜。 柜子不够,在地上摆放的,下面也都垫着草席、粗布,极尽可能地全面展示,吸引来往路人的目光。 哪怕是个在卢栩仓库里不起眼的盘子,商户们都特意凑足了套,摆上桌,模拟着使用时的模样。 他们经卢栩建议,展示台都有一点儿坡度,上下有木钉固定,保证从外面路过,也能将柜子上的物品看全乎、看完整。 卖香料、卖粮食、开食铺的全挨着。 香料铺在店里炖肉做菜,免费给人试吃,觉得好吃,还能打包买。 若想再吃更多品种,去隔壁食铺点菜,食铺还免费教你做菜。 卖粮食的那家人口多,更是一家人开了两家店,一边卖粮,一边在一旁开着馒头、包子铺,不管买不买他们粮食,都管教客人怎么做馒头、包子、饼子…… 除了打仗,久不与大岐往来的蛮人们都看傻了。 他们买啊买啊,才买够一篮子或一筐子,就瞧见一个杂货铺,或者专卖篮筐的小店铺。 甚至街上还有半大的孩子推着推车等在各大店铺外等活儿,只要二十文钱,或者同等价值的物品,他们就管推车帮你运货,陪你逛街。 等到了街道尽头,竟然还有专门卖布袋、卖板车的铺子,若是他们没带足马车,从这儿买一个,还管免费帮他们装货,送他们出城。 勇士们,贵族们,逛了一圈几乎在每个店都消费一遍,他们看着手上空空的戒指印,脖子上没了金银珠子宝石,只剩下纯绳子重新穿起来的狼牙,再看看装得满满的推车…… “……” 他们好奇了,这是哪个人才设计的街道? 第325章 人生志向 做好事不留名的卢栩回到县衙,先安排厨房晚上做点儿饺子,再给家里两个小朋友,卢舟和亚卡,炸一点儿饺子吃。 他则翻着今天的出货单子和当铺、钱庄的入账单子,笑得合不拢嘴。 卢栩:“看吧,我就说得弄个当铺,他们买到了好东西,就更看不上县衙发那些赈灾粮了。” 赈灾粮哪有精米白面好吃? 卢栩跑去颜君齐旁边晃,和他一起将死当来的金银首饰简单清理包上软布,预备将来弄到京城去卖。 再将从各个来进货的商人那儿回收来的金银铜钱重新归类入账。 这些钱还是他们从北关县拿银票兑换来的。 他们的银票是卢文从老家寄来的,虽是鼎鼎有名的大钱庄出的票据,但人家根本没在西北开铺子。 能换来金银,还多亏有江郡守的支持,李县令召集,又有卢栩先前和那些商人贸易的基础,他们才愿意把金银兑换给卢栩。 铜钱则多来自三县的百姓。 先前卢舟去各处进行集市贸易,带回来不少铜钱。 钱在西北不如吃的用的实际,比在关内贬值了不少,有些百姓手里有钱都花不出去。 物价太高,他们不愿意出钱,觉得太亏。 物价太低,商人又不愿意。 卢舟他们去集市上卖货,优先以物易物,若没合适的,也可以用钱来买。 物价肯定是比关内高一些的,但远不如先前其他商人那般离谱。 许多百姓拿了钱来买。 卢舟收回来一堆铜钱,卢栩倒是不介意。 他对自己有信心,对君齐和北庭县也有信心,相信早晚有一天关内关外币值会平衡,给就收着嘛。 这不一转头,他就把钱全利用起来了。 流通的钱才是钱。 “我觉得不出两年,连北边的部落也能认得咱们的铜钱了。”卢栩拿麻绳将铜钱穿好,放进箱子里。 他们可就这么点儿流通货币,晚上收,早上用,利用率老高了。 卢舟刚从外面回来,一到后院听说厨房在做饺子,就知道卢栩肯定也回来了。 他风尘仆仆跑回来,“哥哥!做饺子吗?” 卢栩:“嗯!带肉回来了吗?你去厨房看看,想吃什么馅儿,让他们做。” 卢舟应一声,又跑出去。 颜君齐笑:“你一回来,舟舟都活泼。” 卢栩:“那是,有哥哥才有弟弟嘛!” 他们才说完,卢舟就又跑回来了,“我点了牛肉馅儿的饺子。” 卢栩:“换来牛肉了?” 卢舟:“嗯,有三个部落派了人来卖,这会儿都在城外。” 卢栩:“不急,让他们先换吧。” 最近来县城的人多,城里肉都消耗地快了。 蛮人们不大愿意从大岐人手里买肉,卢栩干脆叫卢舟他们去通知附近的部落,谁想卖的,就到县城来。 这不连城门都没进,就有生意了。 卢栩也有一阵子没吃牛肉了,他利索地串钱,“一会儿我去做点儿牛肉丸子给你们尝尝。” “嗯。”卢舟也坐到一旁帮他们串钱,“哥哥,我找到梅大哥了,他昨天回弩垛部了。” 颜君齐一怔:“你跟他说江郡守在找他了吗?” 卢舟:“说了,梅大哥说,呃……他说,他不回京城了,他要辞官。” 卢栩惊呆,手上的铜钱哗啦一下乱了,串了一半的钱顿时白数了。 他没忍住,当即就来了句:“我靠,还是人家梅榜眼潇洒,这破官说不干就不干了。” 颜君齐瞪他。 卢栩轻咳一声,马上改口,“不过舟舟,人各有志,我们可以尊重他,但不能轻易的学他,要是你想辞官,起码也得先考个榜眼。” “我知……”正乖乖点头的卢舟猛地一顿,“嗯?” 颜君齐从桌下踢卢栩,“别听你哥哥瞎说,读书是悦己守心,科举、为官,尽力就是。” 卢舟点头。 “对对对,总之,梅榜眼那‘老子天下第一’和‘科考做官就是玩儿’的态度,还是要有取舍的学习一下的。”卢栩提溜起绳子将他串了一半的钱串子重新散到木盒子里,不数了。 他搬着椅子往卢舟那边儿挪了点儿,生怕听八卦漏了字似的,兴致勃勃催卢舟:“梅二二怎么说的,快跟我说说。” 颜君齐:“……” 卢舟:“梅大哥好像在和巫师们一起整编各部的历史传说,好像还写成话本了。” 卢栩:“……?” 好家伙。 当年他想写话本儿赚钱,把知道的剧情复述出来都不知要死多少脑细胞,梅孟希竟然要隔着一种语言写别人的历史? 还是“蛮人那些事儿”。 这就是文化人么? 卢栩想了又想,决定去逮梅孟希。 好好一个榜眼,大老远给他们送粮送物资,要是人家只是来玩一趟,卢栩是不好意思下手,要好好招待的。 不过既然是梅孟希自己说不想做官了…… 卢栩直奔弩垛部,找到梅孟希。 卢栩:“梅大天才,你有兴趣留在我们北庭县兼任个书院院长或者其他岗位吗?就是,我给你发工钱,你负责编编书,想怎么编怎么编,诗书典籍,你的话本儿,爱写啥写啥。我还打算建个印书的工坊,到时候我都给你印出来,怎么样?” 他还记得梅孟希当初在月辉楼随手默书的情景。 以为他是来劝自己回去的梅孟希:“嗯???” 卢栩:“当然你要是想上课,我们热烈欢迎,你有兴趣教一教蛮族古语言吗,听说你在学这个?” “我先前听贺督军说,蛮人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好像就和咱们祖先在通婚,算来好像也算是亲戚,你有兴趣研究一下吗?” 想要写爽就走的梅孟希:“……???” 卢栩凑过去,勾肩搭背推心置腹,一副悔不当初的交心表情:“梅兄啊,我有眼不识泰山,当年在京城竟然觉得你空负盛名,没有真才实学,是我眼拙,是我眼瞎,偷偷告诉你,贺督军也学了一阵子蛮语,但依我所看,他不如你。” 梅孟希狐疑:“……真的?” 卢栩拍胸脯保证:“真的!不信你去问,县衙好多人都知道。” 他又压低声音:“贺督军还是状元呢,他不如你!我看,你们那届啊,有黑幕,你就是时运不济,要是换另外一届考,肯定是状元。” 梅孟希也上头了,愤然道:“我本来就——算了,反正我——” 卢栩铿锵有力地抢答:“有状元之才!放到任何一届都该是状元,你是大岐真的不能再真的天才!” 梅孟希明知卢栩是在拍马屁,还是忍不住翘尾巴。 梅榜眼不知谦虚为何物,连客气都没客气,喜滋滋道:“我当然是天才。” 他停顿了一会儿,大气地夸道:“你家颜君齐也还行。” 卢栩:“不一样不一样,虽说你们都是读书入仕,但论读书你比他厉害,他擅长治世,但不擅长为官,你瞧他在京城混的……当然你也不擅长为官。” 梅孟希:“嗯?” 卢栩:“主要是官场规矩太多,还有许多污浊,不适合你这样自由不羁的灵魂。” 梅孟希:“……嗯……” 卢栩:“所以,我如今觉得啊,北庭县就是一片自由的沃土!” 他拉梅孟希走到窗边,“你瞧,这广阔无边的自由世界,没有束缚,没有规则,连城墙都没有!放马驰骋,能跑到天边!这不比京城那樊笼好得没边儿?” 梅孟希刚要说什么,卢栩又道:“除非是一心追求功名利禄!你肯定不是这种人。” 梅孟希:“……” 卢栩:“大才子,你想想,人生苦短,弹指一挥间,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难道是奋斗一生在京城勾心斗角?” 梅孟希:“当然不是,我读书是为了名垂青史!” 卢栩怔了怔,狠狠吃了一惊:“……啊?” 梅孟希见他“啊”一声没下文了,恼怒道:“你这什么意思?觉得我做不到么?” 卢栩摇摇头,喝一声“好!” 梅孟希被他一惊一乍吓一跳。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是燕雀,你是鸿鹄。”卢栩鼓着掌奉承完,真诚发问:“那你觉得你走仕途,能名垂青史么?” 梅孟希:“……” 卢栩:“我读书少不知道,你读书多,你想想,做官得做到什么程度才能青史留名?五品肯定不行,得三品吧?” 梅孟希:“……” 卢栩想,就梅孟希这今天不高兴就撂挑子装病不上班的性格,还名垂青史呢。 他写话本儿写出点儿样子都比做官名垂青史的可能性大点儿。 卢栩诚心道:“你要是这个志向,要不你还是写写诗词吧。” 梅孟希:“……” 梅孟希表情变来变去,郁闷道:“当世已经有东坡先生,谁还会记得我?唉……说起来,那位东坡先生到底长什么模样,为何我翻遍了京城也找不着?” 卢栩差点儿被自己口水呛死,心虚道:“呃,那位东坡先生我也没见过,不过听说他是位失意之人,虽然是个天才,可人生际遇十分悲惨,也许正是这份儿苦难才催生了他一身的才华。梅兄你……呃……你才华肯定是顶呱呱的,也许就差了那么点儿际遇。但这种际遇吧……能不要还是不要的好。” 梅孟希想想他顺顺当当的人生,优渥的家境,能干靠谱的兄长,同样能干靠谱的族亲,还有谈不上昏庸的弘安帝,多少有点儿勤政爱民倾向的太子,还有怎么看怎么聪明的皇孙…… 若不自己作死,他这辈子可能不会有什么大坎坷了。 梅孟希叹息道:“可惜我年少,不然投笔从戎,报国北征,建功立业……” 卢栩心道你可赶紧拉倒吧! 你建功立业要打的就是这里! 人家蛮人如今可是能听懂点儿大岐语的。 就这个性格,还弃笔从戎呢,入伍三天就得叫人给打死。 卢栩道:“你要是真想留名青史,不然我给你出个主意吧,我保证一定能行。” 梅孟希才不信卢栩的大言不惭。 他都没想到,卢栩能想到? 梅孟希:“你说。” 卢栩胸有成竹:“我要是说了,你得给我当院长,名誉院长也行,每年编或者写一本书就行。” 梅孟希更好奇了:“没问题,只要你能印,一年十本都行。” 卢栩:“我可说了——” 梅孟希:“说。” 卢栩:“你对帮蛮人编一套文字有兴趣吗?” 学科开创者、奠基人,蛮人活多久,他的名字就能火多久。说不定蛮人没了,他的名字还能在,搞不好未来还能上课本儿,牛不牛? 作者有话要说: 卢栩:不用谢,我尊重每一个梦想,将来你要是印书,也在首页写上感谢好友卢栩就行。 第326章 堵不如疏 梅孟希思考了整整三天。 答应了。 他人也回了趟县城,亲自找颜君齐借请奏的折子,写了请辞书。 他要正式辞官。 另外,他还给老家和哥哥写了信,说他要留在北庭县发明一种文字。 别人脑补不出来吏部和他家人收到信函时会是什么表情,但看到了彼此脸上的吃惊。 榜眼啊! 梅孟希才二十二岁,家境又好得出奇,未来多么前途无量,就这么被卢栩忽悠瘸了? 连隔壁北关县李县令听说了,都来信劝梅孟希。 他暂且替他将信函压几天,人生千万不要冲动,让梅孟希再好好想想。 李县令还给颜君齐写了信,让他管管卢栩,不要瞎撺掇年轻人。 拐着弯儿的吐槽卢栩,你知道考一甲多难么?你个不爱仕途也不能走仕途的商籍,不要耽误大岐才子! 要不是郡守大人往北境巡查去了,肯定得杀到北庭县逮你好好训斥! 卢栩很无辜。 和颜君齐吐槽:“为什么都觉得我在胡闹?我也是认真想过的,考榜眼很难,难道编一套文字就不难了么?他们以为随便来个什么人就能编么?” 被李县令邀来劝说梅孟希的贺承业:“……” 和贺承业走在一起刚进衙门的梅孟希:“……” 他们俩听卢栩在室内振振有词:“我也是打听过的,梅孟希精通好几种语言,他学蛮语还贼快贼好,蛮人那边巫师都夸他,要不是梅孟希有这个天赋有这份才华,我还不会劝呢!” 梅孟希顿时开始为他说卢栩是掉进钱眼里的大俗人忏悔。 是他眼拙了,这么多人中,卢栩才是大智若愚,卢兄才是真慧眼啊! 梅孟希推开门,激动道:“知我者卢兄!从今日起,你便是我梅孟希的朋友了!” 卢栩:??? 梅孟希:“别人都道我学些无用的小族语言,是浪费时间,影响学业,却不知这与我祖父收藏古董文玩一般,其中有无穷的乐趣。世人只问价钱几何,是否有用,只有卢兄你看出了趣味与真正的价值!” 卢栩其实不懂这有什么趣味和价值。 他就非常不喜欢再学一门儿外语。 要不是西北没翻译,他都不想学蛮语。 卢栩眨眨眼,顺势道:“谁说没用没价值,用处可大了!” 梅孟希:“正是!” 卢栩:“学外语哪有造外语有意思。” 梅孟希:“不错!” 卢栩:“你可以把学过的语言整理整理,看看哪个能借鉴给蛮语造字呢,一定要弄得好写好记一点儿,方便扫盲普及。” 梅孟希思索片刻:“有道理。” 卢栩:“等你发明出来,我找人给你刻成石碑!” 他们一唱一和,这回梅孟希愈加地吃了秤砣铁了心,谁劝也不听了。 反而开始催着卢栩赶紧盖学院,他若开始造字,可是个大工程,需要一个安静宽敞的环境。 另外,他还需要几个伶俐的助手帮他记录。 北庭县识字的人虽多,但都只会几个生活用字,压根儿算不上读书人,他还得写信给他哥给他爹给他老师,从老家要人。 卢栩八百个愿意,承诺路费食宿他包,人才待遇从优,只要休息时给县中百姓扫扫盲就行。 他们俩一拍即合,还一起写信给李县令,扣他们书信算怎么回事?赶紧发啊! 卢栩还忙里找时间,又装了一批北庭县土特产发往京城。 这次主要的是草药,还有他从各部那儿搜集来的最好的一批虎骨、鹿茸。 他托睿王多给什么御医和医药世家看看,再问问有没有有志之士愿意来北庭县研究草药。 这么好的东西他都没舍得交给虎贲军抵欠虎贲军的税,最好的全寄到京城,就为了能多引诱几个人才来关外。 只要能忽悠来一个,他都愿意在他们刚开始打地基的书院开辟一个独院做医学堂。 另外,就是找睿王帮他卖卖蛮人贵族死当到当铺的金银首饰和宝石了。 上次的腰带赚钱赚得可太香了,能按着那个价卖全卖,若是京城卖不出价,他回头找梅孟希问问,能不能往他们老家卖一卖。 南郡多富豪啊! 最后,他还找睿王走后门要点儿印书的批文,让睿王下次多给他寄点儿纸张。 他们北庭县一穷二白的,印书都得靠自己。 夹着卢舟写给姜濯的长信,货物从北庭县装箱,由卫二带着他们新划分到驿站的官差队伍,护送到北关县,再由北关县出发,送到卧虎关。 从卧虎关返回,官差们还意外充当了一路的保镖,护送闻讯而来,想到关外冒险试试,头一次出关做生意的小商户们。 他们大半留在北关县,剩下的又一半去了西峰县,仅剩的十几户战战兢兢跟随一大半都是蛮人的官差队伍到了北庭县。 才到一天,就赶上集市。 卢舟特意重新给他们划分了一片好位置,又找来好几个翻译,帮助他们做买卖。 仅仅一个集市,他们带的货物销售一空。 他们做梦一般,拿着从集市上换来的金银和蛮人的肉干、毛毯等东西,到县城兑换金银铜钱,购买他们过年时尝过,如今被家乡几个商户垄断的火锅底料和肉酱。 天气悄然变暖,靠冰冻已经不能保存肉的新鲜。 菌菇麻辣酱工坊已经建好开始生产,卢栩让他们优先做肉酱。 香喷喷的肉酱价格还十分实惠,小商人们又花光所有钱,在北庭县大肆采买一番。 卢栩挨个给他们派发新出炉章印还没干的优惠券。 远水解不了近渴,近水就至关重要,卢栩相当重视这些规模还小,距离却近,现在还不怎么起眼的小商人。 瞧瞧如今观阳到北境的商路,撑起商路的主要力量,可是在镇与镇,县与县间做短途买卖的小商人! 卢栩:“大家拿好,下次来,这些全能抵钱,若谁能介绍新的商户来,介绍一个,我们多送五两银子的抵用券。” “真的?!” 卢栩:“真的,而且抵用券能优先购买,量少不足人人买的物品,就看谁有抵用券和优惠券了。” 刚刚得了甜头,想独占这好资源的小商户们顿时有些纠结。 是介绍人来,还是不介绍呢? 新来的也是竞争对手,可白给的五两银子不赚白不赚。 那就介绍亲戚朋友,尤其是远地方的远亲吧! 卢栩依旧派了官差贴心护送,到哪儿都容易受官府刁难的商人们,狠狠震惊,北庭县可真好! 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冰雪渐渐消融,土地逐渐解冻,春天悄无声息开始为大地着色,草开始钻出嫩芽,河水也开始淙淙作响。 他们带回来的种子,开始在县衙周边和登云山南麓新开出来的荒地试种。 春麦也开始播种。 县衙买了许多头蛮人拉车载重的牛,充当耕牛,借给去耕种的农户。 而土地在北边和西边被蛮人占领的军户们,大多则在县城做工,盖房子,修街道,盖学院,盖印坊,盖驿站…… 他们还要在城北修一个外城,作为驿站的院子,将来专门给来县城的蛮人使用。 县衙和军马营的虎贲军商议好,由虎贲军保护登云山南麓耕种百姓的安全,等收粮时,军户们会优先卖给军马营。 将来开始收粮税后,县衙也会分一部分税收给军马营。 相应的,若是耕种的军户们生病受伤,或者遇到野兽袭击农田,军马营要帮忙救助百姓,驱赶野兽。 安排好较紧急的事务,止戈坡举行春天最后一次大集市。 附近部落的牧民们来采购必需品,然后就要准备离开营地,进行游牧。 一直到秋天,才会再回到附近扎营。 这次集市来往的人数又创了新高,还有远处的牧民特意赶来采购。 为此,集市一直持续了三天,直到牧民们渐渐散去,才收摊作罢。 游牧季节,集市将改为一月一次,若没到集市的日子,又想买什么东西,可以到县城内来采购。 相应的,卢栩开始培训商队,等他陪颜君齐再次北巡回来,他们就会带上商队,在部落间流动摆摊,边走边售卖物资。 再次将县城交给卢舟,卢栩和颜君齐带上三分之一的官差,又借用了龙虎营保卫安全,向北出发。 目的地是上次他们没有深入的北方,曾经白峰部的营地区。 这次,颜君齐还带上了一沓地契登记册子,他们准备在这里开始推行租地计划。 原本他设想由南向北,从较为熟悉友好的部落开始,逐步往不友好的部落推进。 但又仔细跑了几个部落,咨询过从西部和北部迁来的蛮族部落后,颜君齐发现,其实南部的这些部落,只靠大岐分给他们的领地,已经足以放牧和生活。 反而是那些曾经强盛,战败后被迁到荒凉的北部和西部的大部落,更迫切地需要土地。 他们在战时丧失了大半的青壮年,但部落人口依旧很多,划分给他们的领地,根本不够他们生活。 龙虎营镇压白峰部后,又将邻近的部落赶回他们的自己的营地,如今又到了游牧季节…… 堵不如疏。 与其等他们为了生活铤而走险,南侵其他部落的领地,强占军户的土地,还不如将土地租给他们,让他们好好生活。 作者有话要说: 卢栩:掏出我许久不用的优惠券~看这额度,观阳小孩羡慕哭! 第327章 杀鸡儆猴 北方的部落对龙虎营和大岐人还有浓浓的敌意,颜君齐在距离他们较近,态度还算好的一个部落扎营,再派人去通知他们的首领过来商议。 因先前县衙给各部发赈灾粮的事,他们对颜君齐印象尚可,颜君齐派人去通知了八个部落,有五个部落派了人来。 时间到了,颜君齐不再等另外三部,只询问这五部和他们扎营的部落,要不要租地。 军户的土地,白峰部之前的领地,还有没有分配过属于县衙的土地,全都可以租,通通是六亩一只羊。 秋天收租,只要是满两岁的羊即可。 几个部落齐齐懵了好一阵。 现场无比的安静。 直到卢栩开口道:“先报名优先租,都想要的地方抓阄决定谁能租,我瞧河边挺好的,有人想租吗?” 一直想要占水源的部落下意识马上道:“要!” 那人说完,看向同伴,同伴挣扎了一下,点点头。 卢栩:“好,一个报名,还有谁想要?” 其他人回过神儿来,也连忙表示他们要。 先前水源两岸都是被白峰部占领的,即便如今白峰部不在了,想要抢水源,也少不了摩擦,现在,给几只羊就解决了? 卢栩画了张简单的示意图,将河两岸分成四块儿土地。 六个部落都想要,他们六人抓阄,没抽中的优先选下一块儿土地。 那两部选完,再六个部落一起选,选来选去,帐篷里渐渐热闹起来,总是有两三个部落想占同一块儿地,然后争吵起来。 卢栩不知第多少次将人拉开:“抓阄!你们别瞎租呀,算好你们自己有多少人,能养多少牛羊,租多少最划算,租多了还要出羊呢,别租亏了。” 他又拿起使用率奇高的纸条,“还是有墨点儿的算中,空白的不中,算好没,有没有决定退出的?” …… 一天过去,一群人连饭都是在抓阄的营帐里凑合吃完的,他们抽了一天,直到将他们附近心仪的土地都租完。 颜君齐当场写地契,现场盖章,租地的首领们按手印,卢栩将签好的地契一式两份,一份儿给租地的蛮人,一份儿装到盒子里,拿回县衙存档。 卢栩:“加上你们租的土地,都够放牧了吧?以后不要再去抢别人地盘了,虎贲军会到你们领地边界巡逻的,谁乱抢别人地盘,抓起来去县城做苦力盖房子!” 卢栩:“别看了,县衙的文书,童叟无欺,还能骗你们吗?哪儿不懂我给你们翻译。” 看他们好奇,卢栩马上忽悠道:“我们正盖书院呢,要不你们派几个聪明的到书院学学字吧?人家弩垛部、黑川部、木图部他们都学呢,等别人都会了,就剩你们是一部落文盲了。” 看不懂大岐字,却依旧在看文书的各部首领:“……” 卢栩:“不想学大岐的字,学你们的字也行呀,有十个部落的巫师和我们大岐的一个才子,正在编蛮语用字呢。” “等他们编好,以后文书就用两种语言写,你们学那个也行。” “你们部落有巫师吗?有兴趣参与吗?来嘛来嘛,包吃住的,可以住到弩垛部或者黑川部,登云山有个祭坛,也向巫师们开放的,你们不想去看看吗?” 众首领:“……” 不知为什么,就很不想听这人说话。 冲动过去,晚上他们回了各自的营帐,又忍不住拿着看不懂的单子默默算账。 这么租地划算吗? 想得开的马上就有了结论:“怕什么,六亩一只羊,他们又没说多大的羊,到时候捡着瘦的小的给便是!” 反正六亩肯定也够养二十来只了。 抽到河边土地的部落,也盘算着,他们部落小,若是去和别的部落抢,一定是抢不到的,能这样租下一片好地,也很值。 “虎贲军真会在边界巡逻吗?” “谁知道,既然他们这么说了,若有人占我们的地,我们就去报官,到时候看大岐如何处理。” “嗯。” 难题都是大岐的,到时候全甩给大岐! 一晚过去,他们想明白了,虽然付租金很不爽,但他们已经不想再和大岐开战了。 白峰部就是例子。 白峰部的尸骨,还是他们几部帮忙掩埋的呢。 即便是之前参与了白峰部叛乱的部落,对大岐怀恨在心,现在也不是再开战的时机。 游牧季来了,什么都没有牛羊重要。 就是将来要打,他们也需要十年来养精蓄锐。 第二日,颜君齐按照地契,带着龙虎营按照各部租地的边界去竖木桩,约五十米一个木桩,将他们的领地大致分开。 没来参会的三部远远看见他们竖木桩,茫然不知这是在干什么。 租了土地的部落,看到木桩则又踏实了几分。 看来大岐人是认真的。 竖木桩,画边界,足足折腾了十多天。 到他们要离开前,那三部中有一个部落过来租地了。 他们上次参与叛乱,伤亡最惨,他们已经没有再抢占别人地盘的实力了,保证自己的地盘不被抢,已经千难万难。 新任的族长力排众议,要先保证部落的生存。 他们战战兢兢地过来,签完地契都没接受卢栩一起
相关推荐:
军旅轻狂(H)
温梨(校园甜文 1V1 H)
无双局(1v2 父子丼)
销魂窟_新御宅屋
林瑶与她的淫娃朋友们
嘉医生今天救人了吗【NPH】
【快穿】陷入H游戏
妈妈的婚纱
度假岛 (np,限)
禽兽的他(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