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笑的。 魏定山沉默片刻,问道:“你想怎么做?” 颜君齐:“暂时还只是想法……” 他将刚刚想到的慢慢和魏定山、贺承业商量。 简而言之,以北庭县官府的名义,借虎贲军的威势,来协调有无,震慑各个部落。 从小部落着手,优待小部落,联合中型部落,以弱围强,逐渐孤立对大岐不友好的部落,慢慢逼他们低头遵守大岐律法。 魏定山:“你的计划,要多久?” 颜君齐:“不知道,短则数月,长则数年。” 魏定山:“只靠这样能行么?” 颜君齐摇摇头:“要先看过情况才知道。若各部都受灾严重,那便只能从关内调粮想办法。” 颜君齐望向魏定山,提议道:“魏将军可愿同我一起上书朝中,向朝廷申请调粮?” 金副将听得一蒙一蒙的,心说,怎么又调粮? 绕来绕去还是调粮? 颜君齐:“情况紧迫,如今已经过完年,北庭县即便比关内春日来得晚,天气也快该回暖了。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奏疏一来一回,即便户部批粮草,不需筹备,马上运来,到时也要春末。” 他停顿片刻,给他们算账的时间,“那时,也许已经一切都晚了,说不定运来时,已从赈灾粮变成军粮,用来助虎贲军镇压四起的叛乱。” 魏定山:“……” 贺承业:“……” 他们刚镇压了白峰部,蛮人多少是害怕的,倒也不必这么悲观。 作者有话要说: 金副将:我也想要有钱的同乡 知情人:你就是有也没用 第310章 鲜花下 集市结束,匆匆忙忙赶回县衙的卢栩听完了颜君齐的转述,整个人陷入沉默。 信息量太大,他脑子有点儿卡住了。 关于如何知会其他部落白峰部被灭的事,颜君齐还想问问卢栩的意见。 最了解蛮人的是卢栩,颜君齐也不知道如果直接告诉他们,会引起什么样的效果。 卢栩头皮发麻,忍不住抱怨道:“他们是不是该去学学兵法?上善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没学过吗?” 颜君齐:“……” 卢栩关起门在房间里转圈圈,“李修将军喊了几年都没真屠过族,他……我靠……” 卢栩要焦虑了。 他们好不容易和几个部落关系变好,他还想慢慢从近到远一点儿点儿慢慢接触,改善关系呢,魏定山不声不响就来了个大的。 卢栩头大:“……还是先别说了。” 蛮族内乱的时候,有些大部落干过屠光小部落的事,在他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有不少这种桥段。 但那是人家内战,大岐人屠族,仇恨值只会加倍。 卢栩焦虑地抓头发,“我看魏将军也不像个性格暴虐的呀,他这么狠吗?” 颜君齐:“撤兵后白峰部残部偷袭魏定山。” 卢栩:“啊?疯了吗?!” 颜君齐沉默许久,平静道:“白峰部战时原本就是蛮人中的主力之一,三大部只剩他们一支,他们未必不知谋反是死罪,反叛前应当已是立了死志的。” 孤注一掷,不能将大岐人赶回卧虎关,那就是他们的死期。 所以,即便贺承业劝住了魏定山,魏定山约束住了龙虎营和虎贲军,放过了他们的妇孺老幼,没有冲进他们的营地,白峰部却不肯放过自己。 卢栩也沉默了。 少年时的生长环境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即便他已经很了解蛮族人了,但是很多时候依旧无法理解他们的逻辑方式。 不只是蛮人,也包括大岐人。 即便他已经在这个世界生活很多年了,不能理解的还是不能理解。 “就算杀了魏定山有什么用呢?难道魏定山死了,大岐就没其他将军了吗?他们就能赢了吗?要是能行,还值得拼一拼,明知不行,还去做这种事……” “他们部落那些无辜的孩子,真是倒了血霉,自己送死也别拉上别人呀!” 卢栩呼一口长气,恹恹道:“有点烦,你陪我出去走走。” 颜君齐失笑,牵住他伸过来的手:“好。” 他们俩才从后院出来,就见一身便装的魏定山正在教卢舟新箭矢用法和要注意的点。 这箭好是好,但比一般的箭矢要沉,即便箭杆中填充的是最轻的木条,也比阿维他们给的箭沉许多。 卢舟一时还找不到手感。 阿维几人在一旁跃跃欲试。 衙门的箭靶还是过年那阵子卢栩找人用干草给卢舟盘的,竖在西墙边,已经快被卢舟用破了。 这会儿换了更锋利的箭,箭靶更加苟延残喘。 卢栩茫然,忍不住问颜君齐:“魏定山怎么教起卢舟了?还一副很熟的模样是怎么回事?” 颜君齐看了看站在远处的贺承业,低声道:“大将军送舟舟的那把弓,似乎是他家公子生前用的。” 卢栩:“嗯?什么???” 颜君齐示意他低声,又将他拉回后院。 “你可知魏将军和贺督军不和?” 卢栩点头。 这他知道,他来西北前,好多人都跟他说过。 颜君齐:“那你知道原因么?” 卢栩摇头,“和他儿子有关?范大将军不是只有一个女儿么?” 颜君齐:“有个儿子,不过很小就死了。” “范家是武将世家,据说,范公子十六那年,大将军在西北收了个义子,他正好学成出师,也想到军中建功立业,听说后,就求大将军将他调到魏将军的队伍中。 当时贺督军正好要押运一批军械到魏将军队中去,范公子就没让亲兵送他,而是扮成了小兵,跟着贺督军一道去了,还让贺督军帮他隐瞒身份。 贺督军那时似乎刚刚成婚不久,对小舅子十分疼爱,似乎只说了他是京中亲戚家的子弟,就把他留在魏将军营帐做杂活,好让他近距离观察他的新义兄。 后来,战局混乱,魏将军有一次受困,需要有人诱敌,好助主力突围,因为小公子骑术好,他便主动请缨带了一队骑兵做诱饵,结果……尸骨无存。” 卢栩下意识吞了吞口水,他猜到了会很惨烈,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那,魏将军不知道?” 颜君齐摇摇头:“据说那时战局对大岐不利,大将军怕他们知道了会意气用事去报仇,没让人告诉魏将军,一直到大岐胜利,大将军从投降的蛮人手中收缴战利品,见到了小公子留下的弓……” 卢栩无法将心比心,也能想象魏定山知道真相时有多崩溃。 卢栩问:“就是那张弓吗?” 颜君齐摇摇头:“不知道。不过,魏将军和贺督军见到那张弓,反应都很不一般。” 卢栩:“若是那张,也难怪了……” 那一看就是好弓,若不是弓太好,也许范家公子就那么悄然无声死去,什么都没留下。 “他是因为这个才记恨了贺大哥?” 颜君齐点头。 要是当时贺承业悄悄告诉了魏定山他身边的小兵是范孝的儿子,魏定山自己去当诱饵都不会让他去。 哪怕再晚一点儿,他们突围成功,汇合重整队伍时,贺承业若告诉他,他至少能拼命去寻尸骨回来。 可他就那么一无所知过了许多年。 到从别人口中听说他为了继承范孝的大将军一职,故意害死了他义父的独子。 当他终于知道真相的时候,崇拜他的弟弟,连尸骨的痕迹都找不到了。 记忆中面目早就模糊,他只记得那是个很有精神气的小孩,精力用不完似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人总是笑吟吟的。 魏定山看着卢舟拉弓的模样,想要透过他相似的身形和同一张弓找找范驰的影子,可离去的人终究是回不来了。 颜君齐轻叹:“似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兵部几次召他回京,他都不肯,发誓只要不是关内出了战乱需要他带兵驰援,他一辈子不会再入关。获胜后,他本来是要成亲的,不过……听说后来都拒绝了。” 卢栩怔怔的说不出话。 靶场上,卢舟慢慢掌握了技巧,开始射中靶心,围观的几个蛮人少年们也开始手痒,纷纷用大岐话问卢舟能不能让他们试试。 卢舟很大方将箭给阿维他们,还重复着魏定山刚刚教他的技巧和他刚刚练习出的心得。 他说完,很腼腆地望着魏定山,询问他说的对么。 魏定山和站在远处的贺承业都有些恍惚。 曾经的范驰也是这样,年纪轻轻,骑射天赋惊人,不过别人一夸,又马上变得很腼腆。 魏定山没回答,阿维道:“试试就知道了!” 他率先搭弓,感叹一句:“好沉。” 然后毫不犹豫射出,箭落靶心正上。 阿维眼神喜洋洋的:“比预料的还快!” “我试试!” 其他蛮人少年也搭上弓开始练。 卢栩再从后院过来,看到这一幕一时间觉得特别的荒诞。 大岐刚屠了蛮人一部的将军,蛮人部落的贵族少年,一方教,一方学,在他们县衙简陋的靶场练箭。 相互不清楚身份的时候,也许才是最好的。 卢栩没在衙门内多待。 他拉着颜君齐出门散心。 县城中百姓们不明未来可能会发生的灾荒与危机,各个喜气洋洋地沉浸在第一次靠自己做成生意的喜气里。 这次集市上蛮人们给肉都很大方,所有小商人,通通成功开张,回了城全跑来做香料生意的人家里买调料,回家炖肉! 他们要按家乡的方式炖肉吃,给全家开荤! 卖香料的人家笑得合不拢嘴,瞧见卢栩和颜君齐路过,还连忙从窗户探出头来询问他们什么时候东城卖货街道开始施工。 “西城工坊都盖上了,东边也别落下呀!” “就是就是,西边比东边快多了!” 卢栩:“知道知道,等天一暖和就开始盖!” 今日赚了钱的小老板们纷纷嚷着“要公平!” 卢栩失笑,拉上颜君齐夺路而逃,一路跑上城墙,然后两人肩并肩站在还脆弱的城墙上,俯瞰夕阳下的炊烟袅袅的小城,和城外广阔无垠,积雪尚未消融的大地与天空。 他们俩谁也没说话,看了一会儿,卢栩拉颜君齐在城墙边坐下,将腿悬到城外的方向,望着西落的残阳,欣赏辽阔的西北苍茫景色。 巡逻的官差刚要喊他们俩,就被同伴悄悄拉走了。 他们往远处背风的地方躲了躲,将这面城墙留给卢栩和颜君齐。 寒冬未尽,风依旧吹得人脸木木的,眼睛也无法全睁。 他们俩没穿斗篷,卢栩默默往颜君齐身边挪了挪,靠着颜君齐肩膀眯着眼睛忽然道:“我想起一首歌。” “嗯?” 卢栩默默想了想调子,开始唱。 颜君齐意外,竟然是首蛮语歌。 他默默听着,歌词大意是骏马奔向天地的尽头,每一朵鲜花下,都埋葬着勇士的尸骨。 晚风吹得卢栩透心凉,唱完歌又灌了一肚子冷风,卢栩闻着下面隐约飘来的饭菜香味儿,开口道:“君齐。” “嗯。” “我们还是只管吃饭的事吧。” “好。” “嘿!” 卢栩笑起来,握着颜君齐的手甩了甩。 复杂的事,交给聪明人去想吧。 身为一个早已投身厨艺的学渣,他得有清醒的自我修养。 快乐吃饭。 其他的,遇到了再说! “我觉得,当务之急,咱们还是得再找点儿干活儿的。” 第311章 看家 北庭县又开始招官差了,但这次与上次不同,这次限制条件—— 得蛮人。 而且要求每个部落出三至五人。 强制要求。 卢栩带着人拿着颜君齐批的文书,亲自往附近的部落挨个跑了一趟。 “官差不限身份不限出身,也不限性别,十五以上,五十以下,令行禁止,遵纪守法。会大岐话的优先,不会也没关系,有一年时间来学,要是一年还没学会基础用语,那就要辞退了。” 卢栩将文书给各部落的首领看。 “待遇很好的,等同县衙所有官差,包食宿,还发银子,月末要换成吃的也行。 工作内容就是统计好本部落有多少户人家,每家多少人,多少牲口,多少人家无法过冬、饥荒、生病,然后替他们登记好,去县衙领补助,带生病的去县城看病。 日常还要协调部落里的大小矛盾,维护治安秩序,什么打架闹事啦,偷东西抢劫啦,坑蒙拐骗啦,只要是违法的,能管就管,管不了去县衙报案搬救兵。 听懂了吗?有人有问题吗?有问题也没关系,我们是一个和睦友爱的大家庭,有什么问题前辈会教你们的。” 各部蛮人一脸懵逼。 “这是要去县衙,还是要留在部落?” 怎么听上去那么绕呢? 卢栩:“两个要去县衙,之后县令大人要巡查各个部落,需要带上他们一起到处去巡逻历练,剩下的留在各自的部落里,要是留下的一个人数不清楚记不明白你们部落有多少人,多少牲口,需要官府调配多少食物,那就两个,两个不够就三个,最多三个,再多,县衙负担不起了!” 他卷巴卷巴文书,忽悠起首领和各部落位高权重的掌权人,“诸位不妨试试?或者让你们家孩子来也行,反正是管事锻炼嘛,这本也该是学的东西,兼职一个官差的身份,多拿一份钱,出去又有大岐官府的身份,多好!” 各部的首领不觉得好。 他们得好好理一理,这官差该不该自己当。 大岐的走狗什么的,说出去可不好听。 “每个部落都要出人吗?” 卢栩:“对,强制的。咱们北庭县这么大,县令大人会飞也管不过来,可又不能不管,你就说这次雪灾的事吧,要不是集市你们提起来,大人都不知道你们受灾这么严重呢。必须得有个递信的人,是不是?” 也有几分道理。 “那县令大人真要管各部受灾的?” 卢栩:“不然统计做什么?大人已经在着手做准备了,就算向朝廷要救灾的粮食物资,总得知道有多少受灾的人才能要呀。” “哦!”越听越有道理。 卢栩孜孜不倦地诱导,推心置腹道:“按理说,我身为县尉不该说的,不过咱们都这么熟了……” 他压低了声音和人小声嘀咕:“要去县衙的官差便罢了,比较辛苦,你们不愿意去,找些穷苦人家来,好歹赚点儿钱,也算救人家一命。 留在部落的,要做的事和你们多少会有些重复,万一将来你们起了冲突,官府当然会在情感上偏向官差一些……” 他一副我言尽于此,你们懂的就懂,不懂的自己悟,“我们大岐朝廷肯定更愿意让无关的人来管你们,这官差让谁来当,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委派,但是呢,我和县令大人还是想尊重你们的文化和部落的习惯,不想强求你们,人选你们来选。” 这话半真半假,若是可以,他们当然也想自己派人来管,不过他们来的太短,在蛮人中毫无根基,真派个陌生人驻扎到蛮人中,那简直是让人送死。 即便从他们本部落选,选个奴隶,能管得了他们部落的大小事务和矛盾吗? 想要快速地掌管,高效的沟通,还是得靠各部落真正的实权人物们来配合。 他眨眨眼,“三个还是五个,随便,自己选。” 他说得直白,那些部落的头目们也不傻,几分真几分假,他们也听得出来。 不过卢栩也没哄骗他们,若是颜君齐真自己派人来,他们只要不想和大岐官府闹翻,还真不好把他们派来的人怎么样。 可若来一两个大岐人天天往他们营帐里跑,问东问西的…… 想想就怪恶心的。 至于让奴隶来当…… 卢栩说得也不错,到北庭县衙去干活儿那无所谓,若是两个贵族闹了什么矛盾,发生口角,结果是奴隶或普通的牧民来协调,这不是滑稽吗?! 坚决不行! 他们一番思量后,几乎所有人都做了同样的选择—— 他们出五个官差。 两个派去县衙的,大多是出身较低的。 三个驻守本部落的,一个贵族的年轻人,两个助手。 年轻人几乎全是部落首领的子孙或者亲戚,直接让他们的首领当什么官差,太跌面子了,他们不干! 而助手则根据不同的部落情况各有不同了。 有贵族,有普通牧民,有首领子孙的发小朋友,也有长辈派给他们的护卫勇士。 至于为什么选五人? 白给的俸禄不要白不要。 他们哪个部落也有上百户牧民,一到开始游牧的季节,散去各处,一个人管,还不把人累死! 三个人都不见得够! 他们默默腹诽,出三个人的工资,管这么多人,搞不好这是个亏本买卖呢。 真是越想越觉得卢栩抠门。 不过最后,他们还是逮着卢栩确认了又确认:“真的每个部落都要出人吗?北边那些大部落也要出?白峰部也要出?” 卢栩沉默片刻,浅浅笑道:“要出,所有部落都要出。” 卢栩到处跑着忽悠劳动力,颜君齐和魏定山也在各自忙碌安排。 这次要代表大岐官府巡视,颜君齐要亲自去。 他要去,只靠他们县衙那点儿官差根本不顶用。 被扔在北边的那些部落对他们可不友好,为了确保他的安全,魏定山打算率领龙虎营陪同。 不过龙虎营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伤病严重,需要休整,魏定山要将伤兵分离出来,送回卧虎关治疗,无碍的重编队伍,驻扎在北庭县外,随时准备出发。 北庭县内也有许多事要安排。 县内市坊要建,工坊正式运行也需要各种磨合协调,还有定期的集市,日常的政务等等。 这些都是颜君齐在处理的,北庭县太大,他一走少说要巡视一个月,若是路上不够顺利,说不好要两三个月,总不能让全县人停摆等他。 更重要的是,开春后的耕种是大事,登云山南坡那片可以种麦子的田地,他先前想亲自去看过后再作安排,可若万一他们不能及时回来,农时可耽误不得。 另外,还有卢栩年前赊给那些商人的羊肉,也要到了该履约收粮的时间了。 卢栩差不多该再去一趟北关县。 …… 不理不知道,一整理出来,需要做的事可太多太多了。 等卢栩风尘仆仆带着新来的异族官差们回来,颜君齐和他商量,这次由他留在县衙。 卢栩:“不行,没门。要么一起去,要么我去,要么都别去,你选吧。” 颜君齐:“……” 颜君齐给他数要做的事,“要是我们都去,这些事怎么办?全交给舟舟一个人吗?你想累死他吗?” 卢栩不吭声了。 颜君齐:“他才多大,和那些商人谈判,安排军户去农耕,协调集市贸易,安排生产,扩建县城,哪个简单?你不怕他受欺负?” 他们俩都不能保证次次都顺利成功呢,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将压力强行甩给卢舟吗? 卢栩:“我替你去,你留下。” 颜君齐摇头:“我才是县令,你这县尉都是临时的,哪能次次都靠你?” 严格而言,大岐商籍根本不能当官吏,卢栩这县尉也就是没人告,否则一告一个准儿,马上就得被罢免。 卢栩:“临时的也是县尉。” 颜君齐:“那明日起,你被罢免了。” 卢栩:“……?” 卢舟正带人给新来的蛮人官差们安排住处,忽然听见他哥哥嗷地一嗓子喊道“我这么卖力地干活儿,你要罢免我?你有没有良心?!” 吵起来了? 卢舟连忙跑去劝架,结果推门跑进去,只见他哥哥拽着君齐哥的衣领子摇啊摇,君齐人都快被从椅子上晃下来了。 同样准备跑来劝架的阿维、贺承业和众多官差们:“……” 是不是该走? 颜君齐被摇得头晕,拍拍卢栩示意有人。 别人尴不尴尬卢栩不知,他一点儿都没尴尬。 看清来人,灵光一现,猛地又喊了一句:“有了!” 颜君齐被他一惊一乍的吓一跳,拉拉被拽皱的衣服,问道:“什么有了?” 卢栩已经快乐跑向门口,一把拉住贺承业的袖子,不由分说将人扯进室内来,“贺大哥,我们相识这么多年,我可一直把你当好兄弟的!” 贺承业:“……?” 卢舟:??? 颜君齐:“……” 他忍不住想要捂脸。 卢栩拉贺承业坐下,殷勤地将刚刚端给颜君齐的小点心摆到贺承业面前,心想,破局的助手这不就来了吗? 贺承业堂堂大岐状元,考得比他家君齐还好,还是贺太师的亲儿子,耳濡目染,能不能继承贺太师衣钵不知道,临时接管个县城这么点儿事务肯定没问题! 他噼里啪啦将事情说清,将颜君齐列的各种要办的单子一张一张给贺承业看,“这么点儿事肯定难不倒你,贺大哥,我这辈子都没送过别人那么多糖。” 他看看颜君齐,还是深情款款转回头,“君齐都没有!” 贺承业:“……” 不用再说了,他答应。 正好他也想看看卢栩和颜君齐来了这小半年,北庭县有什么变化。 卢栩喜笑颜开,“我们舟舟会帮你的。” 卢舟被点名,乖巧点头,“嗯!哥哥放心。” 即使没贺先生,他一个人也可以的。 晚上卢栩将卢舟叫来,仔细和他说他和北关县那些商人的交易细节。 公务可以暂时托付贺承业,但生意的事,贺承业婉拒了,他也没想把老底全说给贺承业。 “我从各部换来的金银都藏在我们房间床下,我猜他们会多带粮食来,尽量用冻肉交换,若他们不愿意,用金银也行。 魏将军已经送信给卧虎关了,卧虎关得到他手令,一定不会再扣粮草,不过你可以和卧虎关谈谈,请他们护送商队到县城来,以后只要是给运给我们的粮食过关,就抽一部分给他们,算辛苦费,北境军也是这样的。” 卢舟点头,“要每个人都能互惠互利,路才能长久。” 卢栩欣慰地揉他的脑袋:“嗯!不愧是我弟弟!我们和谁都不是敌人,大家都是朋友,集市上也是,若是出了什么矛盾,把道理讲清楚,要是他们不听……” 卢舟看他。 卢栩:“记下来,等我们回来,替你收拾他们!” 卢舟直笑。 卢栩:“嗯……除了这些,算算日子,王爷可能也要送物资来了,也不知道王爷有没有弄到粮食……” 虽然他信上写了尽可能要粮草,而且优先要粮草,但他还不知道他弄回去那些东西到底赚了多少钱,睿王能采购到多少粮草。 “……一会儿我叫君齐给北关县的李县令写信,请他帮忙留意着些。要是王爷把货物弄来了,你就找贺先生调虎贲军帮你押送。” 卢舟点头:“嗯,我亲自去。” 卢栩沉默了一会儿,还是道:“舟舟,你想试试管县城吗?” 卢舟一怔。 卢栩道:“你的贺先生,他有官职,有背景,也有能力,魏将军不在,他还能代管虎贲军,你跟着他学习,能学到我和你君齐哥哥风格不一样的东西。我们是野路子,他是世家大族出来的,他爹还是太师,他教你,肯定会很有收获,也算上实践课,不过……” 卢栩挠挠头:“我还是比较希望北庭县的事由你能来主导,他来帮你。” 卢舟怔怔地看着他。 卢栩:“如果不想也没关系,你还小呢,慢慢来!” 卢舟摇摇头:“我想试试。” 他沉默一瞬,坚定道:“我一直都想的。” 从君齐哥哥想要去巡查起。 他屡次想告诉他们,没关系,他们放心去就好,北庭县可以交给他,他可以帮忙了。 除了君齐哥哥和哥哥,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规划,他们的希望。 可是他怕哥哥他们不放心,不敢那么口出狂言…… 卢栩也愣了愣,他都不知道他们家卢舟已经有这么大胆子。 亏他还怕给弟弟压力太大,会吓到他。 卢栩大大地笑起来,他朝卢舟背上重重一拍,“好!明天我就去和贺先生说!” 随即,他又豪迈传授心得:“哥哥再教你最重要的一条。” 卢舟洗耳恭听。 卢栩:“没有虎贲军保护你,绝对不许出县城!赔钱、失败通通不要紧,无论你闯出什么祸来,哥哥都能替你补救搞定,但是!要是你再敢跑去打猎,我就打断阿维的狗腿!” 卢舟:“……” 作者有话要说: 阿维:????? 第312章 快乐少年 匆匆将县城的大小事务交接完,卢栩一行向北出发。 这次除了要保护他们安全的龙虎营,卢栩还带上了新收的蛮人官差,二十个他们县城蛮语最好的官差。 熊昆和卫二抽签,卫二抽到随卢栩他们去巡查,熊昆则留在县城帮助卢舟。 除了官差,县城外有三千虎贲军扎营,全是之前随魏定山去北边平定叛乱的,由贺承业来统管,负责保护县城安全。 他们大多身上多多少少有些伤病,治病的药材,卢栩主动提出由他负担。 出发前卢栩又千叮万嘱了卢舟绝对不许出城打猎,不可以跟着阿维他们乱跑,才上马离开。 他很想把阿维一起逮走给他沿途当翻译,可阿维死活不肯去,他要留在县城和卢舟玩。 还美其名曰说,他要继续学大岐语。 卢栩心想,学个屁! 阿维语言天赋高到卢栩都想忽悠他学学写诗考科举。 既然他不愿意去,卢栩撺掇颜君齐聘阿维做他们还没开始打地基的书院的蛮语讲师,专门教大伙儿蛮语。 阿维不情不愿答应了,反正教不会,到了集市上被扯来拉去当翻译的还是他。 另外几个也赖在县衙玩,一个个都有各种理由不想去给他当翻译。 什么大岐语不精通,还要练。 什么和哪个哪个部落的某某某有过节,去了只会坏事。 什么马病了…… 亏他们编得出来。 他们说得好听,不就是想趁着他和君齐不在,好撺掇好说话的卢舟给他们做好吃的吗? 卢栩心想,呵呵,他才是厨艺最好的,几个没眼力见的小笨蛋。 留就留吧,卢栩本来就赞成卢舟和他们玩,在北庭县生活,多了解蛮人不是坏事。他们几人品性卢栩也比较放心,再不济,还有贺承业在,贺承业搬到县衙,可是带着亲兵护卫的。 卢栩:“贺大人可是我们大岐的状元,状元懂么?就是大岐读书人中最聪明的,颜县令教不会你们,贺大人肯定能教会,多向贺大人学着点儿!” 当他们走了,语言和律法就不用学了吗? 想得美。 卢栩已经把颜君齐给他们制定的教学安排也交接给贺承业了。 不过他们还是捎带的,最重要的,卢栩想让贺承业多抽时间辅导他们家卢舟。 等童生的成绩出来了,他们卢舟还要继续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呢。 这次贺承业没拒绝,不在京城,天高皇帝远,没人盯着他,他很愿意边养病,边教卢舟。 除了卢舟,他对教那几个蛮人少年也很有兴趣。 定北郡已经是大岐的一部分,大岐早晚要像管理关内各郡一样掌管关外,无论是敌是友,若想定国安邦,了解蛮人都是必要的。 他非常赞赏颜君齐和卢栩让各部派人来学大岐律法,在他看来,这比卢栩搞集市和蛮人通商意义更大。 所以,除了卢栩交给他的教学安排,他还自己补加了其他课程安排。 只学律法是不行的,还要学大岐的文化、制度、历史。 他也要学蛮语,学习蛮族的历史传说,习俗文化等等。 卢栩出发那天,阿维他们都以为自由来了,满脑子都是今天吃火锅呢,还是吃烧烤呢,还是缠卢舟再给他们蒸点儿年糕或者做点儿米糖糕呢? 根本没意识到,他们的黑暗日子要来临了。 很快,他们就会经历贺先生“从入门到精通,十日掌握蛮语”“从语法的角度探究不同部落蛮语用法的细微区别”“历史地缘对蛮族习俗演变的若干影响”“祭祀仪式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寓意”…… 仅仅十天,他们的大岐语课、律法课、文化课等等,都已经开始用蛮语教学。 再以听不懂,不明白来摆烂,贺先生会体贴地用蛮语将每一个字从源头开始给他们解释,一个字,一个词,可以讲上一整天。 除了卢舟兴致勃勃,很遗憾他还有许多政务要处理,不能天天蹲在课堂学,其他人都生无可恋。 另外,因为蛮人没文字,没典籍,限制了贺先生翻阅典籍查资料,他晚上还要逮着他们问东问西,溯源追踪,直到把他们问枯萎。 遇见贺承业后,摸鱼高手阿维很快就发现原来他还不是天才,原来平时说话用的大岐语和他们读书人用的根本不一样,原来大岐语那么复杂那么难,原来他学会的,在大岐都算不上蒙学…… 快乐少年失眠了,他疑惑,这辈子他能超过贺承业吗? 卢栩不知道他请贺承业当老师,将给快乐少年们带来多大的痛苦和灾难。 他们开始受罪的时候,卢栩和颜君齐正拜访人家部落。 参与集市的部落对他们是比较友好的,但实际上那层友好也是有假象的—— 会去集市的人,都是要和他们做生意的,不喜欢他们、敌视大岐的、态度激进的,各部的首领也不会让他们去集市上。 所以,等他们队伍抵达人家部落大本营时,他们就见到了敌意充斥在男女老少各式各样的脸上。 卢栩安慰颜君齐:“上次我自己来的时候,他们没这样,可能看到龙虎营,紧张了。” 颜君齐才更想安慰他一点儿。 卢栩可是整个大岐,对蛮族最友好的一批人了。 熟悉部落的真实情况给了他们当头棒喝,两族积怨如冰山,想冰释前嫌,友好相处,还任重道远。 不过路上看来自这些部落的官差与县城老官差的相处情况,又让卢栩又升起点儿自信来。 刚出发时,他们相互间可是相当敌视警惕的,连话都不说。 出发几天后,已经能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了,那些蛮人官差也不太排斥穿他们的官差制服了。 甚至有一次路过某个部落,那个部落出来的两个官差还跑回家拿了肉干和奶给他们吃。 卢栩很好奇地把卫二叫来询问这是什么情况。 “呃……”卫二有点尴尬。 卢栩先前特意找过他们,叮嘱过新来的蛮人官差也是同僚,人家不会大岐语,突然被叫来他们这儿,一定很紧张,叫他们多照顾新人,没事教教人家大岐语。 还明令禁止了打架斗殴。 但是吧…… 哪那么容易接受一群蛮人呢? 尤其是刚刚考上官差的三十人,听说他们是免考当上的,气炸了。 怎么看怎么觉得这群蛮人崽子不顺眼。 还教他们,还照顾他们,呸! 偏偏那些蛮人普遍出身低,部落里叫他们来时根本就没跟他们解释过官差到底是干什么的。 甚至有不少人以为自己是来当奴隶的。 那些听说了会给他们发食物发钱才来的,也越来越不确定了。 “我们族长说,每个月都会发钱发吃的。” “若有这种好事能轮得到我们么?” 他们看看彼此,看看自己,越想越有道理。 他们中出身最好的也就是普通牧民,还有一半都是没牛羊,给别人放牧的牧羊人,还有几个真是奴隶呢。 在部落里,价值和牛羊也差不多,甚至还不如牛羊。 他们在自己部落都不保证天天有饭吃,大岐人会给他们发钱发吃的? 于是,等卫二拿制服给他们时,他们都觉得那是代表奴隶的衣服。 谁也不想穿。 他们嘀咕着不给大岐人当奴隶,把衣服扔地上了。 本就觉得受了不公平待遇的大岐官差们怒了。 尤其是为了考上官差,废寝忘食努力了许久的新人们,年纪最小,脾气暴躁,最珍惜最宝贵,最觉得能当官差很骄傲的庄百亩火了。 他因为当时是最后一名,擦边进了,至今还被邻里调侃叫他三十名,九十九号呢。 他一上头,当即就和他们吵起来了。 他苦练蛮语不是白练的,没学过蛮语骂人的词汇,能自创,骂人家不知好歹,欠揍缺打,免考狗,没脑子吃白饭的傻瓜…… 然后毫不意外的,他们就打了一架。 从单挑
相关推荐:
孕妾生香(现言高H高辣)
嘉医生今天救人了吗【NPH】
贩卖心动(表兄妹1V1)
那个放荡的我
魔道祖师
宝贝,我们被潜了(高干)
酥果子(肉)
妈妈的婚纱
包养
军旅轻狂(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