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送你一生高潮【全文高h 日更】 > 第72章

第72章

不错。” 颜君齐从袋子里掏出一块儿,见附近有下衙的朝臣和等人的轿子、仆役看他们,没马上吃,“走,咱们回去。” 卢栩后知后觉注意到别人都看他们,“哦”一声抱好纸袋,和颜君齐一起走远,拐进小巷子里后才问道:“那儿是不是不让吃东西?” 皇城内是不许随便吃东西的,只有指定的几个地方能休息吃喝,皇城外没这个规定,但在城门口吃,好像也高调了点儿。 颜君齐点点头,边吃边同卢栩说起翰林院的午饭,还有贺颂之和他说的,中午能带什么吃的不能带什么。 卢栩听罢,就剩下一个感慨:“事儿真多!” 当官都不让吃饱饭,这破官…… 算了辛苦考来的,还是先当着吧。 “那明天我帮你准备点吃的。” “嗯。” “你们有水喝吧?” “有。” “能自备茶吗?” “可以,咱们家平常喝的就行。” “好。”卢栩不太爱喝茶,家里的茶叶都是颜君齐挑的,不贵,味道尚可,性价比高。 卢栩想了想,“改日再去买点儿,家里的也快喝完了。” “嗯。” …… 晚上吃饭聊起颜君齐头一天当值的体验,卢舟也很好奇。 翰林院,距离一个边缘郡县来的书生遥不可及,只听听里面怎么坐,吃什么,有几人,已经津津有味。 听到贺颂之的遭遇后,兄弟俩表情是一模一样的震惊—— 翰林院,这么幼稚吗?! 颜君齐瞧着他们俩的表情直想笑。 卢栩:“我不理解,学习差要被嫌弃,被排挤,学习好,也要被排挤?” 卢舟:“他刚刚进入翰林院,即使做错了什么,惹了谁不高兴,说开不就好了吗?大家都是同窗,为什么要这样?” 卢栩:“不就是嫉妒吗?!” 卢舟:“可是干活又不是读书,贺状元多干点儿,别人不是可以少干点儿吗?” 卢栩:“那不是显得他们很没用?” 卢舟:“哦!” 他想了想,疑惑道:“可……不就是那样吗?” 卢栩:“……你说的对,是他们很没用。” 颜君齐要被他们俩笑死。 卢舟还深以为然,很不理解,“不是没规定必须要写多吗?写慢了要扣银子吗?” 颜君齐摇头。 卢栩:“表现不突出不好升迁嘛!” 卢舟:“可抄文书不就是锻炼吗?” 虽然他不明白为啥都考上进士了,甚至都是状元了,还要进行这样的锻炼。 卢舟:“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连抄文书都要勉强,被派到要求更高的职位上,不是更为难吗?” 卢栩:“就是这样!你看看你君齐哥哥,第一天,就被叫去户部帮忙了,这是什么,能干!领一份儿钱,干两份儿活,说来还是咱们亏了。” 卢舟正点着头,听到后面猛地一顿,嗯? 能力被认可不是该高兴才对吗? 颜君齐纠正他:“我去户部干活儿,也能领钱的。” 卢栩:“给多少?” 颜君齐:“每月六百钱。” 卢栩又涌起这破官不做也罢的想法,委婉道:“……那你看看户部的活儿累不累,要是太累咱就在翰林院抄文书算了,要是不累,你就两头遛弯。你去户部干,还用抄公文吗?” 颜君齐点头,“会少分给我一些。” 卢栩:“那还有点儿人性。” 颜君齐替贺颂之问道:“若你是贺颂之,眼下的状况,会怎么办?” 卢栩怔了怔,“被排挤?” 颜君齐点头。 卢栩:“去他的,他不理爷,爷还不理他呢。” 颜君齐没忍住,无声笑了。 亏他还以为卢栩能有什么好办法,这不是和他一样么? 卢栩:“后台那么硬,怕什么,谁敢惹怼谁,不行就打一架,打不过再找领导告他!我不信朝中哪个当官的敢不给贺太师面子,顶多挨顿骂,怕啥!” 颜君齐:“……” 要是贺颂之有这份“莽”劲儿,就不是被人排挤,而是拉帮结派排挤别人了吧? 卢舟问道:“专心读书,不是,专心做自己的事不行吗?” 卢栩:“就是,朝廷花那么多钱雇他们,是让他们过去搞拉帮结派排挤人的吗?” 卢舟认同点头:“做自己的事就好了,能合得来的自然合得来,合不来就算了。” 他就是这么交朋友的。 卢栩从实操上出主意:“吃午饭的时候互换零食,平时看到谁需要帮忙多出手帮帮人家,他是状元,家世又好,还有眼界,有人脉,总能帮上人的,今天不就提醒咱们了吗?” 颜君齐点头。 卢栩笑道:“既然你会替他问,就证明他品性肯定不错,相处久了别人也会发现的,再说,你不是已经把他当朋友了吗?” 他想了想,感同身受了一把自己上学时被排挤的经历,要是当时也有君齐这样的同学愿意和他说话,和他做同桌,一起吃午饭,他肯定就不会那么孤独了。 “我给你们做点儿零食吧,明天你和他换着吃!”心情不好吃好点儿,也能开心。 颜君齐笑道:“好。” 按照贺颂之的情报,只要是能揣进袖子,不太显眼,并且没什么异味儿的东西,都能带。 城门守卫看过进出的令牌后一般不会检查太过火,遇到哪天抽查,只要将吃食拿出来吃一口给他们瞧瞧就行了。 有了方向,卢栩就好准备了。 贺颂之建议为了方便,最好是用手绢包块点心。 不过卢栩不打算那么干,太凑合了。 他先找了两个大号荷包,往里面铺上隔油的纸,往里面塞了肉干肉脯。 牛肉干不多了,改天他得出门买些肉脯,或者自己做些。 另外就是果脯,为防止串味儿,用油纸包好。 还有一小包茶叶。 要补充维生素。 然后就是主食了。 卢栩原本想装个水煮鸡蛋,但不知道鸡蛋壳有没有地方扔,还是先烙饼夹鸡蛋吧,以后看看情况再决定带不带。 为了不起眼,他还把饼切成巴掌大小,揭成几层,往里面夹煎蛋,撒芝麻。 最后,就是小点心了。 家里还有拇指大小的小麻花没吃完,装上。 颜君齐早料到卢栩会按野餐标准给他准备吃的,见状也没太意外,将两个小袋子左右各一个揣进袖口。 趁卢舟不注意,颜君齐飞快亲了卢栩一下,挪开又变成风轻云淡一本正经的模样。 卢栩眼睛亮晶晶地看他,一早上嘴角都挑的高高的,一直没落下。 两人出了家门,到了无人的小巷子又手牵手慢慢走,“一会儿我带卢舟到书院看看,看要准备什么东西。” “嗯,若这家不行,等我休沐我们再一起找。” “好。” “若书院卡功名,我每日下衙早点儿回来,我来教。” “好。” 他们先前打听,出名的书院至少要秀才人家才收,有些私塾可以放宽到童生,卢舟连童生都没有,能进的私塾就很有限了。 不过京城官员来自五湖四海,家里的孩子也不是谁都能回籍贯考试的,京城也有相应的方便,只要有朝廷官员的举荐信,交足了银子,就可以在京城考。 只不过京城能录用的名额有限,考场也有限,一来考题难,二来要排队,若老家不是太远的,还是会选择回家考。 隆兴实在是太远了,他们还是掏钱在京城考吧。 至于考题难的事,卢栩想得也很明白,如果连童生和秀才都竞争不过京城的书生,那考进士怎么和全国的天才们比呢? 既然想考,那就一场场来吧,考不上也不要紧,他供得起那点儿报名费,京城书比观阳书多多了,在京城读几年书也不错。 卢舟听了,没紧张也没反驳,很郑重道:“我会考上的。” 卢栩:“考不上也没关系。” 卢舟强调:“我能考上的。” 卢栩:“好!保持这股热情,努力吧!” 他给卢舟发了银子,让卢舟自己去买书看,随便买,随便看。 他从来不觉得他们卢舟缺少才华,京城考官轮换频繁,总能遇到欣赏他的。 要是整个大岐的考官都有眼无珠…… 那他们就熬到君齐能当考官! 第212章 同学 不出所料,离家近的几个书院至少也要童生,唯一没限制的,是家蒙学私塾。 里面的孩子小的才五六岁,大的只有十来岁,将十五岁的卢舟放进去,有点不合适了。 卢栩安慰卢舟:“没关系,君齐说等他下衙回来他教你,等秋天考完童生,我们再来书院读。” 卢舟没泄气也没伤心,懂事地点点头,“我可以自己在家读书的。” 卢栩却不愿意。 每次看卢舟自己在家里埋头苦读,都让他觉得读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他总觉得那样不够快乐。 卢栩:“也不是非要读什么经什么书的,京城书那么多,你去挑点儿游记话本什么看看,学学书画也行,或者出去跟你的小朋友一起爬爬山,找个小亭子边赏景边看书。” 京郊的山游人多,山上还有达官贵族盖的别苑,没有野兽,安全的很,是散心的好去处。 这会儿都五月底了,天气不冷不热的,正是出去玩的好时候。 “反正考试还远呢,去玩儿吧!”卢栩鼓励他,“还有钱吗?” 卢舟点头。 卢栩又塞给他一包零钱,让他去找姜濯玩。 他瞧着那个小孩就挺活泼挺会玩儿的,岁数和卢舟也差不多,俩人也挺聊得来。 卢舟装好钱袋,独自朝贺家后门走去。 姜濯已经告诉他住处,上次领他走的是这条路,卢舟还认得。 从他家出来,走三条半街,就能到。 经过卖点心的店,卢舟进去买了两块红豆糕和两块桂花糕,姜濯挺爱吃零食。 卢舟知道姜濯的仆役从不给他买零食,每次姜濯想要尝尝什么,那个仆役眉头都要拧个大疙瘩。 他脑补了一番姜濯是从外地过来投奔亲戚,跟姑丈读书的小孩,如今寄人篱下,带的钱也不太多,只有好衣服能撑撑场面,仆役精打细算不给他买吃的。 卢舟从小照顾弟弟妹妹,节俭却不小气,虽然他自己零花钱都给哥哥买房子了,哥哥给他的他默认是自己的饭钱,还是给姜濯买了糕点。 他到了贺府后门敲门,门童认得他,让他稍候便跑去找姜濯了。 姜濯住的位置是贺承业独自的小院,和太师府有内门连着,隔着却很远。 他也没去贺家的家学读书,那群孩子认识他,他过去别人太拘谨,他不喜欢。 平时贺承业上朝时,他就自己在院子里做功课,贺承业正式开始教他后,只上午在皇城办公,下午回来教他功课。 要教他其他课业的老师,需要上早朝的,会在早朝后来,无需早朝的,则会一早就来。 若早上没课,他课业又完成了,贺承业会放他出去玩。 今天正巧姜濯在学骑射,用的是贺承业昨日才给他收拾出来的小靶场,御林军的孙都尉正在教他,听说卢舟来了,姜濯便问孙都尉能不能让他朋友进来。 大岐开国时重武轻文,所有皇子都要学骑射,不过几代下来,骑射更多的是兴趣,能够在皇家猎苑射箭打兔子就可以,上课也不是那么严格。 姜濯要叫个朋友过来,孙都尉自然没意见。 他还好奇是谁家子弟消息这么灵通,这就知道皇孙在贺府了。 结果待卢舟捧着点心进来,孙都尉还好一阵纳闷儿,这谁家小孩?怎么没见过?瞧这穿着打扮,跟普通百姓一模一样,比皇孙还能伪装啊! 卢舟跟着门童进来,一进后院瞧见有个小靶场,姜濯一身武人劲装,人都看呆了。 哇! “阿濯你在学射箭吗?!”卢舟兴奋地从廊下跑到一旁,怕打扰姜濯,还站得远远的。 “嗯!”观众来了,姜濯便摆起架势,対着靶子嗖的一箭。 箭矢破风,虽然没能正中靶心,但距离红心只有一指远。 姜濯有点失望,卢舟却喝起采来:“哇!阿濯你可以到山上打兔子了!” “打兔子?” “嗯!” “我要射鹿!” “鹿都藏在深山里,太危险了。” “是吗?” “嗯!还是兔子和野鸡好打。” “你会吗?” “我不会,我只会挖陷阱,不过我家山上养了鸡鸭猪羊,哥哥就不让我再抓兔子和野鸡了。” “你家的山?养猪,养羊?” “嗯!还有牛!我姐姐会做牛乳蛋糕,很好吃,可惜太远了,你吃不到。”说着卢舟将他特意买的点心给姜濯看,“我买了点心,等你练完我们一起吃。” “好!你要不要学射箭,我们一起学!”姜濯听到牛乳蛋糕,正好奇着,瞧见点心,马上就想尝尝,不过还是在上课时间,他还能多忍一会儿。 “我能学吗?”卢舟问。 两个小孩齐齐看孙都尉。 孙都尉:“……” 他满脑子想了好一会儿,都没想到哪家大人府上有和皇孙差不多大,还敢叫皇孙“阿濯”的小公子。 都被这么期待的看着了,这还能拒绝吗? 孙都尉点头,让姜濯先练习,他则试试卢舟的力气,再教他怎么拉弓。 不想这小孩看着斯斯文文的,手脚都很有劲儿,想来是平时没少锻炼,他便放心地准备教了。 他先让卢舟热热手脚,再教他如何拉弓,如何瞄准,等卢舟找到点儿感觉,再教他如何感受风向。 卢舟认真听完,抿唇搭弓,瞄了好一会儿,松箭,正中靶心。 一旁的姜濯都看呆了。 卢舟自己也看呆了。 孙都尉不知道他是运气好,还是学会了,让他再试试。 之后几箭没能命中靶心,不过没有一次脱靶,孙都尉不住点头,这小孩有点天赋。 有了玩伴,姜濯好胜心也起来了,两人一直练到中午,箭射完了也不用别人帮忙,自己跑去靶子上拔下来,再继续练。 孙都尉控制着节奏,没让他们一次太累到,不过一上午过去,中午吃饭时两人胳膊都酸胀地拿不稳筷子。 姜濯尝着卢舟带来的点心,评价道:“没有你哥哥做的好吃。” 卢舟:“哥哥和我早上去看书院了,没回家拿麻花。” 姜濯也知道卢舟在找书院,问道:“怎么样,找到了吗?你要上哪儿读?” 卢舟眼神暗了暗,摇头道:“他们要童生或秀才。” 姜濯一怔。 卢舟又笑道:“不过秋天我就可以考了,君齐哥说他下衙回家教我,哥哥也说让我留在京城考试。阿濯你考吗?我们一起考吧。” 姜濯为难道:“我……我家不能参加科举的。” 卢舟:“你是商籍吗?” 姜濯:“……” 他更为难了。 他把姑丈的住址告诉卢舟,就是在暗示他,瞧,我和贺太师是亲戚,你要不要猜猜我是谁。 可他这位朋友太呆了,竟然都不知道围着贺府找找正门! 有一个不知道他身份的朋友感觉非常新鲜,他很喜欢,可是卢舟対他这么信任,什么都跟他说,又让他觉得骗朋友有些过意不去。 姜濯只好岔开话题,提议道:“不然每日下午你来找我吧!姑丈教我时,我们一起听,我姑丈学识很渊博。” 考上过状元的那种渊博! 卢舟:“啊?” 姜濯:“颜传胪只有下衙和休沐时才能教你,你白天没什么事,不如来找我吧,我们一起学!” 卢舟攥着筷子想了想:“贺叔叔愿意教我吗?” 姜濯:“只是旁听无碍的,你就当是陪我玩好了!” 卢舟想想,点头,“嗯!” 他不打扰阿濯上课,就在旁边安静的旁听,绝不招人厌烦。 从前他听到过一次贺承业给姜濯上课,同样的典籍,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比县学的先生讲的好许多。 贺叔叔対经典的拆解和理解,比君齐哥哥还厉害! 卢舟眼睛亮晶晶的,他上午在家中自学,遇到了难题就攒下来下午请教贺叔叔,晚上请教君齐哥哥。 打定了主意,卢舟心情充实明媚,感激道:“谢谢你,阿濯,我,我每日给你带点心吃吧!” 姜濯:“好呀!” 半个时辰后。 贺承业:“……” 看着乖乖坐在姜濯旁边,又乖巧又忐忑的卢舟,他有点儿发怔。 姜濯摆出了皇孙架子,就是要卢舟给他当伴读,可卢舟全然不知道当姜濯的伴读是什么意思,只为能蹭课又高兴又忐忑,向贺承业表达了一番他绝対不捣乱不打扰他们上课,让他在墙边有个座位就行了,站着也可以的。 贺承业无奈叹息。 他是不讨厌卢舟的,一个懂事、认真又好学的小孩,很难招人讨厌。 他听姜濯说过卢舟还没考上童生,也试过卢舟几次学问,觉得这小孩学问其实很扎实,只是缺些技巧。 只是姜濯的伴读,是要陛下、太子知晓传召的。 京城多少贵族子弟打破头也当不了…… 他头痛地揉揉额角。 卢舟以为贺承业不喜欢他来,神色暗了暗,懂事道:“没关系的,若是不方便,就算了。” 可他还是有点儿不甘心,问道:“阿濯休息时我能来找他吗?若……若遇到您,我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向您请教吗?” 贺承业:“……” 罢了。 教就教吧,他和卢栩也相识一场,卢栩在商路上的茶棚至今还在给骁骑军分账,提点他弟弟,也是应当的。 “你愿意来便来吧,不过我不算正式教你,你也不算阿濯的伴读,我不会给你布置课业,我给阿濯讲什么你也只能听什么。” 卢舟点头。 贺承业语气稍缓,“若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课下问我。” 卢舟用力点点头,扭头朝姜濯笑。 贺承业长叹口气,“我不按书院的方式上课,你也无需行拜师礼,只管每日下午来学便是。” 卢舟还是认认真真行了一个敬师礼,“谢谢先生。” 贺承业叫下人另外搬来一套桌椅,叫卢舟去姜濯后面稍远的地方坐着,不让他们俩凑在一起。 姜濯性格活泼,本就不喜欢枯燥无聊的东西,若旁边有个能说话陪玩的,还不翻了天。 果然他才去换了身衣服的功夫,姜濯已经跑去卢舟旁边坐了。 两人很高兴的凑在一起,正在分享前些日子他给姜濯列的书单。 “这两本太贵了,阿濯你能借我抄抄吗?”卢舟指着其中两册。 他在京城比较大的书铺见到过,一本就要五两银子,他们家刚买完宅子,钱不多了,不能乱花钱。 姜濯:“抄?那多慢,我送你便是了。” 卢舟摇头:“太贵了,我抄一遍还能记得牢一些,这一本要五两银子,阿濯你也不能浪费的。” 姜濯:“……好。” 待贺承业回来,俩小孩已经交流了好一会儿这本多少钱,那本多少钱,这本观阳没有,那本隆兴没有,这本是在哪个城见到了,当时没舍得买…… 坐拥大岐最大的藏书阁,一辈子有看不完的书的姜濯,深深的震撼着。 震撼于他天天能看到的藏书阁究竟值多少钱。 震撼于边缘郡县书籍之匮乏。 他忍不住不停向卢舟询问:“这本没有吗?你们州府也没有吗?” 卢舟摇头,很肯定道:“没有的,我只听先生提起过,君齐哥想看,哥哥还在朔州青龙城找过,也没找到。” 姜濯盯着书房满架的书,呆呆的想,他们大岐,真的很贫困吗?为什么连一本小小的书都不是人人能看到呢? 贺承业看在眼里,忽然觉得也许给他找卢舟这样一个伴读,其实不错。 姜濯听着卢舟讲他们县学的书院多么多么好,若没县学书院读书多么多么难,人渐渐沉默了。 好一阵,他不由感慨道:“卢舟,你好厉害,颜传胪……也好厉害呀!” 在那样匮乏的环境里,竟然靠自己考上了传胪。 同一天,颜君齐趁着午休时候和贺颂之一起到藏书阁借阅,贺颂之借的还是老旧、无人问津的书,颜君齐却借了他一路上都没见到的一些珍本。 珍本不能带出皇城,他只能在当值期间抽时间看,下衙前还回去,明日再借。 他便捧着书和贺颂之坐在昨天吃午饭的老位置,快速解决午餐,再专心读。 贺颂之瞧着他从袖口拽出的两个大荷包,人都有点儿恍惚,他昨天有告诉过颜传胪包块儿点心就行吧? 颜君齐将荷包递给他,“我带了你的一份儿,一起吃吧。” 贺颂之受宠若惊,“谢谢!” 他学着颜君齐将午食发的饼子从中间掰开,将肉脯塞进饼子里夹好。 唔! 这肉脯好香! 这么吃果然好吃多了!而且还没人发现他们在偷偷吃肉! 作者有话要说: 卢舟:唉,阿濯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太可怜了(买点心,多带点) 姜濯:骗朋友好愧疚(啊呜,真好吃!) 第213章 田地 卢栩不知道弟弟已经给自己找好了老师,他正拿着颜君齐的凭信去衙门打听他们要兑换的田是不是分好了。 颜君齐当上翰林了,有俸禄了,名下的田地也多了。 虽然他那点儿俸禄也就只够吃饭。 翰林,公认的未来前途坦荡,但新人嘛……没品没阶的,给的俸禄和九品差不多。 一年粗粮细粮加一起二十石,月份银子一两半,以京城的物价,若家里人口不多,不用养家糊口,这俸禄饿是饿不死的,顶多少吃点儿肉,少吃点儿菜,多吃点粗粮,一年到头说不准还能结余身衣裳。 卢栩实在是瞧不上。 看他们家君齐,才上班一天,就开始给自己找兼职了。 除了俸禄,另外的一笔大头的进项,就是田地了。 如今颜君齐有二顷田地,还都是良田,不过都封赏在老家。 若要从户籍地换到任职地,有一套复杂的规则。 大致的原则是越穷的地方,能兑换的越多,越富的地方,能兑换的越少。 像京城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颜君齐那二顷良田换过来,就剩十五亩了,就这还不保证兑换完都是良田,能换到的地方是在京郊的郊区。 城根地下就别想了,早被人占光了。 这位置还是人家看在颜君齐考了传胪,还是皇帝亲点的传胪,也许能前途无量的面子上给挤出来的。 至于名次不好的翰林们,想换?不好意思,你到隔壁县去选吧,空地也不太多了,抓紧。 卢栩他们商量了一下,还是兑换了。 观阳老家不缺田,以后他们要是在京城生活,自己有块儿地种粮食种菜都方便,至少想吃什么种什么,保证新鲜。 卢栩满含期待地去了,核对完凭信就拿到了地契,一看,人傻眼了。 十五亩中有水田、良田、薄田各五亩,听着挺平均,但卢栩一时间实在想不出来这搭配是怎么构成的,总不能就十五亩地还分了三块儿吧? 办差的官吏看他也不像是个会种地的,问道:“你们打算自己种还是雇人?” 那还用说吗?! 颜君齐要在翰林院当差,卢舟要读书,他还不擅长种地,铁定要雇人。 卢栩连忙问起怎么雇人,从哪儿雇人。 官吏给他指了两种方案,要么在田地附近村子找,要么在城里雇。 附近县城和南城有专门给官吏介绍长工、短工的中介,要是郊外的田庄大,他们还能给介绍职业管家,有卖身契那种。 卢栩打听好地方,先回家留了张纸条给卢舟,省得他中午回家发现家里没人不知道上哪儿找他。 然后他就套上骡车往南城去了。 官吏给他介绍的中介有三处,位置最繁华的地方,介绍的都是有卖身契的奴仆,卢栩不打算去。 另外一处,则是介绍城内的短工和有卖身契的奴仆,只有离南城墙不远的一家是介绍城郊农户做长工的。 卢栩打算到那儿去看看。 位置挺远,他把骡子也拉出来了。 一路打听找过来,卢栩先看见一个遮阳的草棚,草棚下面竟然有人在摆摊卖菜。 卢栩车还没停稳,就有小伙计跑来问他是不是要雇人。 这阵子刚考完殿试,有不少新官要雇人,人家一看卢栩的状态,就能猜个大概。 卢栩:“对,我想雇两个长工。” 他没忍住又往草棚看了看,“那是干什么的?” 伙计介绍道:“都是乡下来找活儿干的长工,顺便挑些菜进城卖,您里边儿请。” 卢栩将骡车交给另外一个伙计,随他进了铺子。 中介利落地先帮他看了地契,给卢栩大致介绍他家的田地在哪个位置,驾车过去有多远,附近有几个村子,有哪家大人的庄园田地,如今那一片儿主要是种些什么等等。 卢栩懵懵的听着,满心都是——专业啊! 果然术业有专攻! “您问的这片薄田应当是一片坡地,后面是片矮山,只有南坡这一段能耕种,不过只能种些耐旱的豆子什么的。” “挨着山?” “是,这是咱们京城小有名气的仙姑山,也叫靴子山。” 随即中介给他介绍一番这个传说是某个仙女从天上路过,不小心掉了靴子化成的小山。 卢栩:“……” 不就是形状不规则,有点儿像靴子么? 像袜子也和他没关系啊。 卢栩不关心形状,只关心他的十五亩地,“这是一块儿地还是三块,有坡地还有水田?” 中介也不十分确定道:“按地址是相连的,兴许附近有河,引水入田,改造成的水田。” “哦。”有水就行!卢栩满脑袋的规划,“我能自己挖池塘养鸭子养鸡吗?” 中介呆了呆,答道:“自然可以,只是若将来贵府若要调离京城,想用这片田换新的任职处的田产,是要将地貌恢复的。” 卢栩:“那不要紧,再填上就是了。” 中介赔笑,又问道:“那您可是要找饲养禽畜的长工?” 卢栩:“有专门饲养禽畜的?” 中介:“自然!” 不但有专门养家畜家禽的,还有专门种花的、种菜的、冬天培育蔬菜的…… 不过工种不一样,雇佣的价钱不一样而已。 中介给他推荐:“若您养的不多,倒也不必专门再雇一个长工,我帮您找找会养的,平时耕种,闲时喂养鸡鸭就成了。” 卢栩点头,在心里感叹着京城不愧是京城,分工好细! 在中介的推荐下,他先筛选了五个长工,都是他们田地附近村子的农户,有一个擅长养家禽的,等卢栩去看过地点后,再从五人中再挑选就行了。 他们会替卢栩管着田,养着鸡鸭,农忙时则要另外掏钱雇短工或者租牛耕田,平时卢栩有空过去看看就行了。 “还有租牛的地方?” “有,我们村就有。”那名被中介叫来,说能替卢栩养鸡养鸭还能管事的冯长工如此说着。 据说冯长工年轻时候在某个尚书田庄干活儿,他是良籍,不好在人家庄子养老,年纪也大了,想找个离家近,不太费力气的活计。 卢栩正好想养鸡鸭,找这位正合适,比雇年轻力壮的还便宜点儿。 卢栩问:“有多少牛?” 冯长工:“十来头,您放心吧,我和他熟,农忙时准能先租着牛。” 卢栩点头,好奇地问道:“他家有那么多牛,有牛奶吗?” 冯长工:“……?” 他纳闷地看着卢栩。 倒是有条件不太好的人家生了孩子没奶水,又请不起奶娘,用牛乳喂养孩子的,可这小伙子瞧着也不像条件不好的模样呀。 他好心的提醒了卢栩一番,牛乳不能乱喝,有些小娃娃喝了是要闹肚子的,要是孩子没奶,他能给帮忙从村子里找找奶娘。 卢栩:??? 卢栩连忙解释:“我没娃娃,我是做别的用的!” 冯长工怔了怔,将信将疑,想不出牛乳还能做什么用。 既然卢栩想要,他把他知道能租牛的地方数了数,除了他们村子,还有好几处。 听说有一个地方半天就能来回,卢栩马上套车叫冯长工带他走一趟。 冯长工恍恍惚惚跟他上了骡车,领他跑去问有没有牛奶。 不想那家还真有,有两只正在育崽的母牛,奶水正充足着。 对方刷洗了一个小罐子,给卢栩装了一罐。 卢栩付完钱,又带着恍恍惚惚的冯长工回来,冯长工挑进城的菜还没卖完呢。 卢栩瞧他人脉挺广,人也不怎么奸猾,便叫上中介一起,先去衙门和他定好文书。 冯长工一年佣金十两银子,中介向卢栩收半两的介绍费,卢栩另外要先预支给冯长工一个月的工钱,冯长工也要付中介一百文的介绍费。 之后卢栩按月付钱给冯长工就行。 他们约好了明天卢栩来中介这儿,中介领路带他一起去田里,冯长工则从村子里出发,去田里和他们汇合。 剩下的两人,等明日去看田的时候再决定雇谁。 卢栩瞧冯长工筐子里全是菜和鸡蛋,干脆也别卖了,他包圆了,让冯长工早点儿回家去。 太阳都西斜了,再耽误他回家要走夜路,虽然京郊没什么野兽,治安也不错,但走夜路到底不如白天安全。 在南城分别,卢栩趁着正好赶车,又去采买了米面油糖网筛等等,还买了个大号的铁锅。 到家后卸完货又匆匆忙忙跑去找帮他们修屋顶的泥瓦匠到家里搭烤炉。 牛奶都有了,他要准备做面包,做蛋糕! 卢舟念了半天书回来,一进后院先看见又是泥又是砖的,吓了一跳。 不待他问什么,卢栩留他看家,匆匆跑去接颜君齐了。 卢舟和几个泥瓦匠大眼瞪小眼,问了问才知道他哥哥要做烤炉。 烤炉?! 卢舟眼睛一亮,烤炉呀!! 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观阳甜品铺子香甜的味道!! 卢舟放下书,脱下袍子换上方便干活儿的衣服,跑来帮泥瓦匠一起干活儿了。 烤炉他见过! 小夏她们后来还又做了一个大的,怎么做的他都知道。 砖石是泥瓦匠带来的,又有卢舟指导,卢栩回来时也参与帮忙,赶在宵禁前,他们把烤炉盖好了。 卢栩结算了工钱,因为耽误了人家晚饭,又每人多给了三十文钱的晚饭钱。 晚上他也没顾上做饭,还是颜君齐下厨煮了一锅面。 因为卢栩厨艺好,颜君齐一年下厨加起来不到五次,厨艺水平就是能把面煮熟。 不过卢栩和卢舟都饿了,把卢栩先前做的肉酱往面里一拌,吃起来也很香。 三人凑在厨房吃晚饭,边吃边聊起今天怎么突然要做烤炉了。 卢栩巴拉巴拉说了一堆,简而言之就是,因为听见了有牛,想到了牛奶,买了牛奶,怕坏掉,就想赶紧做成蛋糕。 颜君齐:“……” 卢舟:“……” 正常大岐人,听见有牛首先想的应该是耕田吧? 算了,反正大伙儿都爱吃! 吃完饭三人又是齐动手,先把炉子烧一烧,烤干炉子,看看能不能正常使用,卢栩抓紧把面粉炒一遍,过筛,做成低筋粉,再和面,做蛋糕。 最开始还是用最熟悉的鸡蛋糕做尝试,三人边聊天边轮流打发蛋液。 听说卢舟要去阿濯那儿旁听上课,卢栩忙问要不要带束脩。 他至今都还没见过阿濯那位姑丈。 卢舟摇头:“贺叔叔说我不算学生,不要束脩。” 他将贺承业说的转述一遍,卢栩还是道:“既然这样,那咱们平日多给阿濯做点儿好吃的吧。” “嗯。”卢舟看向他手中正在打的蛋液。 卢栩动力又足了点。 失算啊,从观阳出来的时候怎么没去小夏那儿拿个她们用竹子做的打蛋器呢? 现在只能靠手了…… 一直折腾到宵禁,总算是把该准备的东西全弄好。 炉子内该热的也早热了,卢栩将蛋糕放进烤炉,让颜君齐、卢舟先去睡觉。 他自己守着蛋糕。 颜君齐洗漱完,披上衣服过来陪他。 到蛋糕烤好,颜君齐都靠在他肩头睡着了。 卢栩慢慢取出烤制成功,只有边边有点烤过的鸡蛋糕,心想:以后再也不深更半夜做这些了。 还有,他们明明可以去房间躺着等的,为什么非要傻傻的守着炉子?! 第214章 尝尝 蛋糕成功总算是没辜负他一夜的辛苦。 早上三人一口气将蛋糕干掉将近一半,颜君齐的午餐带的也是蛋糕。 卢舟再给阿濯装一大份儿,竟然只剩下一点儿了。 许久没吃,三人吃

相关推荐: 温梨(校园甜文 1V1 H)   手心手背(NP,真伪姐弟骨)   (3pH)娇憨作精vs双胞胎   无双局(1v2 父子丼)   死亡赔偿金   纵欲的紫筠   妹妹看着亲姐姐被干   叮!请开发(性综,现代np)   寒香(睡错人之后)(1V1h)   孕妾生香(现言高H高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