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嗯,树个这个,瞧着是像正经人。” 大牙深以为然:“是吧!土匪哪会写这个?!一看咱就是正经营生!” 卢栩:“…………” 不是很懂贵行当的经营思路。 他们嘻嘻哈哈说着,没一会儿,另外两个出去挖野菜的土匪也回来了,他俩一脑门汗,背着一筐菜,手里还提着个活兔子。 年轻的那个进门就笑:“我说怎么这么多人,还以为来了大生意呢!” 另一人:“陈大人,东家。” 卢栩自来熟地和他们聊起来,问东问西,刚开始还有点拘谨的三人,很快就把一个月来的事全秃噜个干净。 “起初我们仨也不知道能不能行,想跑吧,路上天天过兵,也不敢跑。” 另一人撞撞他胳膊:怎么把实话说了? “咳……就、我们就硬着头皮盖屋子了!屋子不好盖,我们仨也不会,有个过路的大爷见我们仨在那儿搭屋子,跟我们说那么盖下两场雨就得塌。我们就请他吃了顿面,他教我们三个怎么盖屋子。” 卢栩:“……” “我爹见我们仨真动手盖上屋子了,不往山上跑了,就领着我兄弟他们过来帮忙了。” “我大姐还给帮忙做了几天饭,我们边盖边卖茶,那些过路的不愿意花钱吃饭,就让他们帮我盖盖屋顶饭钱。” 另一人点头,“然后盖着盖着,不知道怎么就盖太大了……” 卢栩:“……” 大牙:“这附近也没啥能住的地方,那些赶路的军户不愿意到村里住,我们就把空屋子借他们,一晚上收个十来文,或者换点粮食。” 其他两人点头。 空屋子卢栩去看过了,真是个只有四面墙和几段木头的空屋子。 那几段木头靠墙摆着,不知是砍多了剩的,还是专门给人当板凳用的。 空屋地面打扫过,踩得很平整,有一片空地上还铺了些草,可能是谁晚上躺在那儿睡过觉。 这样的屋子虽然条件很差,但总能遮风避雨,也不用担心半夜会有野兽偷袭,对人数不多的军户、行人来说,也算相当划算的落脚地方。 卢栩对他们三个生出些敬佩。 这适应能力,真是太强了! 三人讲完经过,也很忐忑地表示,钱都花光了,一文钱没剩下,他们仨甚至还欠了家里的债。 另外,为了能经营下去,他们还要靠从前当土匪的时候锻炼出来的技巧,在山里下套逮兔子,逮到兔子才能去镇上换钱买粗面、粗茶补贴茶棚。 不然他们茶棚就真只有水喝了。 卢栩:“……” “没关系!”卢栩没什么所谓道:“欠多少,我给!” 能从无到有把茶棚建起来,已经是年度感动老板的好员工了。 卢栩给他们发钱,除了要还债用的,还发了每人半两银子,羊皮一张。 卢栩不好意思道:“我身上没什么现钱,等我回观阳把货卖掉,下次来一定把奖金给你们补上!” 说好了没工钱的三名“苦役”惊呆了,堡山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二百文钱,半两就是六百文,一个月,六百文,县里酒楼的伙计也赚不了这么多钱! 他们星星眼表忠心: “东家,交给我们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保证给你搞好,蛮子来了咱都不跑!” “兄弟们说话算话,你可要快点儿回来呀!” 第151章 客栈 卢栩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大牙的茶棚,多亏后面几个都比较正常。 没有特别大的。 没有特别惨的。 没有经营不下去,或者经营出什么新创意的。 都是规规矩矩开个小茶馆,或赔或赚,都是些小钱。 卢栩将大牙那个营地出租的思路告诉他们,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着来。 离村子比较远的可以建,附近树木或者石头很多的也可以建,离村子很近,那就没必要了,还不如直接把人招揽到村里住,行人舒服,村里条件不好的人家多少能赚点钱。 就这样出了堡山县,卢栩他们很快到了到处是山的登州。 登州县城以北的几个小茶棚和堡山情况差不多,只有一处出了些麻烦。 他们的小摊子刚弄好,就赶上负责的土匪家里有人过世了,他得回家忙丧事。 这小摊子本来就只有两个人,他一走,另外一个经营不下去,苦苦支撑才没让茶棚关门大吉。 他原本也是想关门的,可巡兵天天经过,时不时还往这儿给他们介绍几个买水喝的。 小伙计胆子小,每天惨唧唧,天不亮跑二里地提一桶水,弄回来还要四处找柴火,只卖水又不赚钱,他一个人也不会做饭,简直恶性循环。 土匪那么多,开茶棚的那么多,就他一个人搞得像个苦役似的。 若是卢栩他们再不回来,他都想冒着被巡兵抓的危险跑路了。 卢栩好好安慰了他一通,这人他有印象,是登州三波土匪里年纪都数得着小的一个,一路从崇宁县过来,他都没敢跟卢栩说过一句话。 卢栩心想,傻孩子啊,你倒是找个帮手啊! 他虽然没留什么钱,但也留了三袋粮食,他但凡卖半袋就够雇个人了。 这孩子太老实了,卢栩想了想,留了两个门梁土匪中脾气比较温和的给他帮忙。 等他下趟回来再看看,如果他实在不适合做这个,卢栩再给他安排些别的活儿干。 到了登州城,卢栩又受到了县令的热烈欢迎,崔县令这次又专程跑到北门来接卢栩了。 卢栩受宠若惊,赶忙从车上跳下来。 崔县令豪迈依旧,被百姓围观着也一口一个“卢兄弟”的叫着。 “卢兄弟当真少年英雄,竟然真孤身在蛮人的地界走了一趟。” 卢栩连忙道:“崔大人过奖了,我哪是一人,我带了二百多人过去,我义兄还带了北境军接我,全程也有北境军护送,否则我哪敢去什么北境?” 他们边说边走,崔县令带卢栩去看他的客栈。 说到这个卢栩就精神了,客栈! 他们自己的客栈! 他加快脚步,“走走走,去看看!” 登州纵向就三条主街,从中街到西街抬脚就到,卢栩他们一行人过去,前头人都看到客栈了,后面的车队还没进城门呢。 进了西街,卢栩人都看呆了。 一个多月前的废墟已经清理了大半,有不少城中百姓正在废墟上干活。 远处,靠近南门的位置,一座两层的土木客栈已经建成,旁边还有不少人正在盖铺子。 他余光扫到西城墙,发现城墙都有了变化,最大的裂缝已经填补到一半了,其他的裂缝也正有人运石料修补着。 卢栩喃喃道:“这是……” 崔县令:“多亏卢兄弟捐的银钱,本官上任来的夙愿之一总算有了起色,来日城墙修缮完毕,我定命人在墙上为兄弟树一道功德碑!” 不止城墙,卢栩要盖客栈,留下的罗家两兄弟总要招工,他们在登州人生地不熟的,带着大把的钱也不安全,俩人商量一番,就来找崔县令了。 崔县令也没推辞,不但在县内贴了招工告示,还派官差拿着锣鼓在大街小巷宣传。 收拾废墟一天十五文,里面的木头、石料等还能用的东西,谁捡归谁。 盖房子一天三十文,一天管三顿饭。 起初所有人都想来盖房子,只有些老弱妇孺想要收拾废墟。 登州县城人也不多,罗家兄弟也没拒绝,只说了十五岁以下孩子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不收,若老人孩子来捡东西补贴家用,他们不管。 后来有个领孩子来捡柴火的老太太不知怎么翻出来一个陶罐,里面装的都是铜钱。 当时人太多,附近还有官差,别人都虎视眈眈看着,老太太也没敢要。 罗家兄弟俩被叫来,数了数罐中钱,先给了老太太一百文,剩下的给当天在收拾废墟的所有人平分了。 这件事后,“卢一街”的商队更出名了,罗家兄弟在登州的口碑水涨船高,来给他们做工的人都变多了。 县城内有空闲的人几乎倾巢而出,这条荒废了许多年的街道肉眼可见的开始变干净。 后来县衙又派人到附近的村镇山头去敲锣——县城招工,修城墙、盖房子、清理街道,工钱现结。 附近的百姓也纷纷涌入城内做工。 一时间,登州城热闹起来。 人多了,吃饭的就多了,要找地方住的就多了。 不知不觉间,城内许多人家都有了额外的收入。 收拾间屋子往外租,给人缝补浆洗,去西街卖水卖吃食,修车做车,编筐子,磨大锯,搬运木头…… 有钱了,消费也起来了,原先没打算做冬衣的开始计划裁布做衣了,从前舍不得吃肉的,每旬也舍得买一点儿肉,尝尝油腥味儿了,想修房子修不起的,就跑去废墟那边捡捡边角料,或去客栈那儿看看,趁着他们定木料的时候跟着一起定,要的不多,客栈那边也会帮他们带回来…… 连登州县的小孩都有了零花钱,他们去废墟翻找平整的石头,无论是卖给官府修城墙还是卖给客栈铺路,忙一天也能赚个一两文钱。 只需将石头弄干净滚过去就行,小孩都能干。 挣了钱,有些小孩会交给家里,有些则自己拿着当零花钱,买零食,买玩具,买头花…… 这个夏天登州的小朋友都是笑吟吟的。 罗家两兄弟正在街上督工盖铺子,看到卢栩他们带了这么多牲口回来,着实吃惊不小。 他俩庆幸多亏他们收拾得快,不然又是牛又是车的,放都放不下了。 晚上崔县令宴请卢栩,卢栩、罗纯带着一直在登州和崔县令打交道的两人一起赴宴。 眼看就要回隆兴了,卢栩和罗家的三兄弟心情都很放松,情绪也很高涨,席间气氛友好无比。 趁着酒劲儿,崔县令向他们打听北边各县的情况。 得知卢栩弄了一车皮毛留在永固县加工,他连忙给自己县城揽生意:“哎呀!卢兄弟你怎么就把货都留在永固县了呢?咱们登州别的少,山多猎人多,也是有很多擅长皮匠的!” 卢栩:??? 崔县令:“咱们和蛮人做皮料的手艺有差别,但登州县的皮匠,放眼整个朔州都够看!比青龙城也不差呀!不信你看我这鞋。” 崔县令差点要在酒桌脱鞋给卢栩看,“穿了两年多了,你瞧瞧,又轻便又结实,跟新的一样!比布鞋还划算啊!” 卢栩想不到他揽生意如此豪放,连忙道:“先前是小弟不知道,往后都拉到登州来。” 崔县令:“就是嘛,你都有条街了,开上几间皮货铺子不是正好?” 他已经尝到人人有活干,家家有收入的甜头了,他上任几年来,除了逢年过节,登州什么时候这么热闹过。不管什么生意,盖房子也好,做皮货也好,只要能让他们登州人赚钱,登州早晚能靠自己把城墙修好,靠自己富起来! 一顿酒下肚,崔县令觉得自己又行了,因没钱压抑的抱负又飘上来,甚至觉得卢栩上次和他说的那些蓝图也不是不可能的。 别人都嫌他们登州穷,说登州到处是土匪,这不一有挣钱的路子,土匪都下山修城墙了吗? 崔县令高兴,又和卢栩一番诉衷肠,话里话外都是卢栩想干什么,往他们登州来,他代表登州百姓全力支持,哪怕卢栩决定改籍从观阳迁到登州,他都给卢栩办。 卢栩也有些醉了,迷迷瞪瞪顺着往下接话:“登州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了!” 他们又是一番推杯换盏,商量着冬天往北境不好走,也可以短途在观阳和登州间做买卖。 罗家三兄弟看得叹为观止,心道难怪人家能挣钱,看看,人醉得菜都夹不稳了,还不忘做生意。 酒后卢栩是被罗纯搀回去的。 卢栩半醉半醒,躺在客栈的天字一号房,享受着目前唯一的一个单间,睡了三个多月来最香甜的一觉。 卢栩睡到日上三竿,外面早已经该开工的开工,该装货的装货。 他吃了早饭出来,也没急着马上走。 这里也算是他自己的地盘,卢栩干脆趁着这边宽敞,叫上罗纯他们清点货物了。 “看看有什么能留在登州卖,既然崔县令说登州有皮匠,那咱们多留些皮料下来,在这边找些工匠加工了算了。” “哦对,还得在登州收些药材。” 他上次在登州村子里收的药材到北境那边,军医评价还不错,给的价格也远比在登州高。 卢栩一边清点一边算账,算到晚上头晕眼花,又开始想条理清晰的颜君齐了。 君齐不在,他家卢舟也行。 卢舟不来,卢轩也行啊! 他们家明明有那么多擅长做这个的孩子,为什么偏偏让他一个不擅长的来? 卢栩晕头转向的又是数又是点,接连忙活了两整天,将东西分门别类重新装好,还花了一天面试了崔县令给他推荐的皮匠。 虽然他们皮货铺子还没盖好,但该配置的专业人士已经到位了。 卢栩动员一番,将工匠和一半的羊皮,全部的牛皮和部分其他兽皮通通交给了依旧要留守登州的罗家两兄弟。 “尽量在入秋前赶出一批靴子来,里面要有绒毛,要暖和,还要做小孩款,咱们赶在隆兴采购冬衣前往州府和各个县里卖!”经过元蔓娘的成衣店,卢栩已经充分了解小朋友的广告效应了。 罗广、罗丹:“放心吧!做出一批我们就往回送一批。” 交代完毕,卢栩没再停留,和崔县令道别后,离开登州县城,向着乌岭峰出发。 第152章 分别 穿越乌岭峰无论是来还是回都不容易,翻山前,卢栩他们到盖的第一个,也是回程最后一个茶棚休整。 此时的茶棚已经大变样,除了他们走时搭的木屋子,旁边还搭了好几个茅草棚,草棚外侧,还有许多卖山货的小摊子。 树荫下,有好几个小孩正在玩跳房子。 若不是亲眼看到了卢栩留的“茶”字挂牌,卢栩都要以为记错地方了。 他们还在观察,店内已经有女声高声喊道:“妈呀!田大锤,快出来!东家回来了!” 卢栩闻声歪头,瞧见门口有个小眼睛女人在灶台后面正一边揉面,一边往外张望,可不正是他在朔州招的第一个员工么! 片刻后,刀疤脸提着斧头从后面跑出来了,还是凶神恶煞的表情,笑起来看着更吓人了:“进来坐,大家进来坐。” 卢栩他们下车进店,边走还边好奇:“你大白天拎着把斧头干什么?” 斧头帮吗? 刀疤脸抱怨道:“我在后头砍柴呢,我婆娘说我长得吓人,把客人都吓跑了,不让我在前面待着。” 卢栩忍了忍,没忍住,爆笑。 他老婆和另外一名嫂子也从灶台后出来了,迎上来接他们进去,朝卢栩道:“可不是嘛,我好不容易把人喊进门了,人家本来想吃饭的,看见他喝口水就走了!” 其他人也是一阵哄笑,连刀疤脸自己都笑。 进了门,卢栩发现店内也大变样,他们当时随便用杂树滚到一起凑的木地板已经削成了平整的木板,桌子也都打磨得方正结实,毛刺都磨过了,屋顶上还补建了屋檐,墙上挂着各种调料,干艾,还有些手巾抹布,外面还放了一口供路人洗漱用的大水缸。 门口的大锅里热汤咕嘟嘟冒泡,面相不怎么吓人的土匪兄弟正蹲在墙角洗碗,还有个抹桌子打扫卫生的。 正巧有桌客人吃完饭,正打扫卫生的那人过去收完钱,顺手就把钱递给刀疤脸老婆了。 店内以谁为尊相当明显。 刀疤脸老婆招呼卢栩坐下,热情得像是招待亲人,还喊在外面玩的两个孩子过来给卢栩磕头,吓得卢栩差点夺门跑路。 “应当的,应当的,要不是你,他哪能有这样一份儿正经营生,就他先前那样,别说天天回家了,哪天死在外头我们都不知道上哪给他收尸去,我们家欠着你大恩情呐!” 卢栩:“互惠互利的事,没有让孩子磕头的道理。” 他赶紧摸出一把铜钱给小孩发零花钱,“快起来,去外面买果子吃吧。” 两个小孩握着钱看了卢栩一会儿,转头又递给他们的娘。 刀疤脸老婆笑了,“这不是赚的钱,是叔叔给你们的零花钱,快去谢谢叔叔。” 小孩正要开口,卢栩忙道:“别客气别客气,叫哥哥就行了。” 小孩看他年纪不大,纠结一会儿,还看看父母,还是小声叫叔叔。 一屋子人被逗得直笑。 卢栩也没想到,刀疤脸长那么吓人,他老婆那么爽直,俩孩子性格这么腼腆。 卢栩:“我瞧外面有不少卖东西的,是你们村的?” “不是,这可说来话长了!” 提起这个,刀疤脸老婆就有话说了。 他们这边人手足,又恰好是北行大道上第一个茶棚铺子,尽管刀疤脸他们长得相当赶客,还是不少路人都会过来喝水休息。 没办法,谁让登州这段路程水那么难找。 有了客源,还要想怎么不把人吓跑。 她想尽各种办法把喝水的客人升级到喝茶,喝茶的客人升级到吃饭。 为此,她把厨房的位置都挪了,大锅搬到大门边,让人在外面就能看到里面怎么做饭。 她还让刀疤脸他们在外面搭了新的茶棚,供给不想进屋,或者想守着自己行李家当的客人使用。 她还在装饰上做了些功夫,在墙上挂上他们本地产的干辣椒、干穗子,在外面移栽了些山里的野花,还从家里把不用的雨具农具拿过来,在外面竖了晾衣绳,洗好了衣服在店外晾晒…… 想尽办法让别人一看就生出亲近感。 后来,连孩子都带来了。 有两个孩子在门口玩,就很少再有人当他们是黑店,以孩子为话题,那些过路的客人也愿意和她多搭话。 尤其是带着孩子举家北迁的军户们,一路上最忧心的就是老人、孩子,遇到这样的客人,只要她说让孩子进来吃点熨帖的饭菜,那些举棋不定犹豫要不要进来的路人,大多都会进来。 登州精粮少,赶集都买不到什么米,她把所有米都留下给孩子熬粥了。 荒山野岭走了许多天,没人能拒绝舒舒服服喝些热粥,趁着煮粥的时间,她和女客人们拉拉家常,只要不是条件太差的,大多会点些别的饭菜。 另外,就是店内的人员问题了,她把长得吓人的几个土匪,尤其是她丈夫赶到后面挑水、劈柴,勒令他没事不要到前面瞎晃,除非遇到不想给钱的客人,才喊他们出来耍耍横收收账。 一番努力之下,他们店里从早到晚都有客人,其他路人看见有人在里面喝茶吃饭,防备心也会降低一些。 一来二去的,几乎所有过路人都会在这儿休息,她这过路的人多,渐渐村里也有人挑了山货、扇子、遮阳帽、蓑衣、玩具等等在他们门口摆摊。 山上那些野果子是最受欢迎的。 等卢栩他们从北边回来经过时,这里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小小的集市,连远处山里的村子都有人过来卖果子。 茶棚也已经发展成规模不小的食铺了。 一顿饭工夫,卢栩了解清楚始末,当即就撤了刀疤脸这个虚假掌柜,给他老婆正式升职成茶棚掌柜,还涨了工资。 这位嫂子太能干了,他一路看了这么多茶棚摊子,这里是最有烟火气也最欣欣向荣的。 不止如此,他们已经能带动附近其他人家参与了。 卢栩想,也许不久后的将来,会有人搬到附近来住,也许这里能慢慢发展成一个小集市,将来发展成一个小村镇也说不定。 他没收茶棚赚的钱,还给他们留了些钱,让他们看情况雇些人手把茶棚扩建成客栈。 全员吃完饭后,卢栩补好水,没再耽误他们做买卖,带着商队继续向南,前往那条连通登州和崇宁的荒芜旧官道,穿乌岭峰回隆兴。 旧道依旧没人走,去时才清理过的道路,回来时又变得荒草萋萋,好在清理的痕迹还在,卢庆在前方带路,循着痕迹往前走。 过乌岭峰的两三天路上没有村镇,他们得在野外露营。 出发时还是夏天,回来时已经秋天了。卢栩记得上次在这儿露营还忙着赶蚊子,现在天刚黑就冷了。 他又加了件衣服,坐到篝火边把仅剩的门梁土匪们叫过来。 “再往前就到隆兴郡了,这一路上大伙跟着我,大大小小的事看在眼里,想必我的生意大家也都清楚了。” 一众土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点点头。 他们琢磨着卢栩这是什么意思,不会觉得用不上他们了,要把他们赶去做苦役吧? “到了隆兴郡,陈大哥就要回营了,我是这么想的,如果你们愿意继续跟着我,我有两处比较缺人的地方,一呢,就是跟我回观阳,往后也继续跟着跑商,除非下雪封道,其他时候基本就是在路上来来回回。” “二呢,就是在乌岭峰这段路上开茶棚,目前这里也没什么人走,所以除了开店,平常没事还得把路修一修,主要是把有大坑的地方填一填,方便过车就行。” “不过乌岭峰多土匪山贼,朝廷剿匪也不知道剿没剿干净,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住着也不怎么安全。” 卢栩挠头,“无论选哪个都不安全。” 商路北边有蛮人,路上有野兽,他也不能保证次次都有几百人出行,若是拆成小队伍,风险必然会变高。 在这儿更别提,指不定哪天就要和土著硬刚。 “如果这两条路你们都不喜欢,我也可以找陈大哥,让他们给你们安排别的去处,不过你们放心,我会求他尽量把你们往门梁县安排的。” 卢栩见他们都懵着,便道:“不急,你们再商量商量,意见不一样也没关系,谁想做什么这两天告诉我就行了。” 第二天,门梁的土匪们没来找他,第三天傍晚,他们终于踏上了隆兴郡的土地。 陈连把他们送到这儿,也要辞行了。 卢栩倒腾东西给他装礼物。 说来他们认识就是在附近,辞别还是在这里,同行三个多月,也算不打不相识了。 陈连大致也知道他车上都有些什么,卢栩要送,他也没客气,先挑了一对他早就看上了的鹿角。 陈连:“咱们这交情,你不会舍不得吧?” 卢栩:“拿去!还要什么,随便挑!” 陈连嘿嘿两声,又挑了几张羊皮,打算弄回去给他老娘老爹做身羊皮袄子。 卢栩和他爬上车往下拽羊皮,卢栩边拽边抱怨:“你早说我在登州时候给你挑些又大又干净的,现在这么瞎拽,也不知道好不好。” 陈连:“这张就挺好,别翻了,行了。”他也不知道卢栩会送他东西啊。 卢栩又翻了一阵,总算挑到两张品质好的,一并交给陈连:“你帮我捎给邬哥和贺大哥吧,要是你回去经过登州,找罗广、罗丹再拿些皮靴皮带什么的给他们带回去。” 陈连将东西裹好:“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卢栩又招呼一直跟着陈连的五个小兵,随便挑东西。 那五名小兵没想到自己也能挑,欢欢喜喜一人也选了张羊皮。 待卢栩他们重新收拾好车,门梁的土匪们来找他了。 卢栩:“我正想找你们呢!我忘了还有一个选择,你们可以到登州找罗广、罗丹,那边也缺人手。” 要不是刚刚想起来皮靴的事,他差点都忘了还能去登州了。 土匪们面面相觑一番,还是拒绝了卢栩的好意。 虽然所有选择中,去登州是最好的一个。 那边要盖一条街的商铺,不用在路上颠簸,也没有危险,他们干久了兴许也能混个铺子当掌柜。 但登州其实不缺人啊! 罗家兄弟俩早就雇好人了,凭啥人家观阳自己人放着轻松的活儿不干,让给他们。 他们摇摇头,带头的道:“东家,我们想好了,我们在这儿盖客栈。” 卢栩:“全都是吗?” 他们点头,“我们在路上没啥用,还不如像田大锤他们那样弄个小买卖。” “田大锤能干,我们也行。” “等干满三年,我们再回老家弄个小铺子干干。”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他们分析了一天,也想透彻了。 跟卢栩走商路辛苦是辛苦,但能长见识,拓人脉,瞧卢栩这一路见的都是什么人,这个县令,那个督军,还有将军。 他们眼馋坏了。 若他们自己做买卖,有这么一圈人脉,那倒腾些什么不行? 可问题是,他们不会。 卢栩是怎么和人周旋的,他们也见了,首先他们就没卢栩那张嘴。 认识大人物当然好,可得罪大人物那不是死得也快? 他们当了许多年土匪,看见官还是忍不住怕,别说那些大官了,就是看见巡逻兵他们都想转头就跑。 这能成什么大事? 他们琢磨来琢磨去,忽然觉得乌岭峰这看似最差的路其实很适合他们。 首先,他们是土匪,了解土匪,相互间多少有些交情。就算真有哪一天别人打劫他们,顶多损失财物,不会丢了性命。 再者,他们本来就是想来乌岭峰躲追兵的,不管以后外面出了什么意外,他们还是能往山里一钻,管他外面谁称王谁称霸。 还有,这里荒无人烟,啥啥都缺,但换句话说,他们没竞争对手呀! 过路的,哪个都得来他们这儿吃饭! 嫌饭不好吃? 爱吃不吃。 至于采购,他们知道条小路,到最近的镇子只有不到三天路,去一趟采购一个月粮食,够了。 平时他们还能在山上打打猎,反正从前差不多也是这么过来的。 最重要的,他们还是相信卢栩。 相信他会让这条路繁荣起来。 他们亲眼瞧见了,这一路上可没人比卢栩投钱多,若他不把这路弄出人气来,先亏的可是卢栩。 就算一事无成,那大不了在山里发呆三年再回家嘛! 到时候摇身一变,他们又成良民了。 他们小算盘也打得啪啪响,表现出来却是一片的忠肝义胆——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东家你想找人开店都难。” “是呀,没人干,咱们干。” “不能让这路荒着。” “嗯,咱们盖出个客栈来。” “东家你就只管找货卖货吧,等下次来,保证让咱们的人有地方睡觉。” 卢栩原本正发愁这段路要怎么办,都想着要不捐点钱找登州县令和崇宁县令往这边派点巡兵,让不当差的官差没事往这边逛逛。 不想他们竟然会选在这儿干。 卢栩:“你们确定?” 土匪们:“确定!” 卢栩:“万一有土匪……” 土匪们:“咱就是土匪,还能怕他们?” 卢栩:“……” 好有道理。 他又和他们好好谈谈,确定所有人都想留,不是受其他人胁迫,才和他们谈起具体的规划来。 一夜过去,商队又少了五十多人,留下的土匪们和卢栩依依惜别:“东家,你一定要早点儿回来!” “多带粮食多带酒啊!” 卢栩不停往回看,人都看不着了,还能听见舍不得他的土匪们在呼喊。 卢栩望天,掰指头想这一路有多少人朝他喊过“早点回来”。 哎,活像个在外面欠了情债的负心汉,真难。 作者有话要说: 卢栩:我的员工都想我(的粮食和酒)!感动~! 第153章 回家 卢栩一行进观阳县城是早晨城门刚开的时候。 前一夜他们算好了路程,所有人都归家心切,没再在外面住宿,连夜点着火把赶路。 天亮时,他们恰巧能看到观阳县城。 那一刻,卢栩从未有过的感觉到观阳县城是那么的可爱,比一路上看到的任何城池都可爱。 守城兵早在城楼上看见他们,城楼上还有一名罗家人,他远远和罗纯他们対喊起来,一边看着时刻开门,一边派人赶紧去找罗慎。 卢栩他们和进城卖菜的百姓们混在一起,说说笑笑。 “卢当家?” “是是是,真是小卢!” “黑了,差点没认出来呢。” 卢栩嘿嘿笑:“是我是我,好些日子没见了,大家都好吧?” “好!” “我们还不是老样子?” “你们这是……从北边回来的?” “真去朔州啦,听说你找蛮子买羊了,见到蛮子了吗?” “那肯定没有,你不看看一只羊都没有?” “牛倒是挺多的……” “这车上装的都是什么呀?” …… 他们正聊得起兴,城门从内打开,卢栩的商队和附近的百姓们鱼贯入城。 罗慎也匆匆从城内赶来,依惯例检查了卢栩的文书,又让城卫们挨车检查货物,等一切检查完毕,他才朝卢栩和早就等在一旁的罗家人笑起来。 罗慎:“怎么这么久?” 罗纯:“那可说来话长了!走走走,先回家,走了一晚上我都饿了。” 卢栩也道:“我也饿了,罗大哥明天咱们再好好聊,我先回家吃饭去!” 罗慎摆手,让他赶紧走。 卢栩拱拱手,领着商队往杂货铺方向走。 几十辆牛车、骡车穿街过巷,早就引得满街围观。 卢栩还没走完一半路程,就看到了提着书袋,站在街中央的颜君齐。 卢栩怔了怔,不自禁勾起嘴角。 他跳下牛车,朝着颜君齐大步跑去,越跑越快,将一队人马甩在后面,哈哈大笑着扑向颜君齐。 颜君齐料到他会这样不管不顾地瞎跑,扔下书袋,张开双臂,抱住全速朝他冲来的卢栩。 颜君齐抱着卢栩往后退了三步他们才停下来,卢栩欢呼雀跃着:“君齐!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路旁一侧卢文凉凉的声音传来,语气中充满嫌弃:“半城人都知道你们回来了好吗?罗家早派人到家里通知了!” 卢栩却似才看见他,这时也注意到了弯腰捡颜君齐书袋的卢舟,“卢文,卢舟,你们也在!” 卢文:“……” 大哥是不是故意的,是不是故意的?! 卢舟却又高兴又激动,手舞足蹈地往卢栩旁边凑,欢喜地叫“大哥!” 卢栩松开颜君齐,把卢舟抱起来掂了掂,“重了!好像也高了!” 卢舟红着脸朝他笑,卢栩当街把他抱起来,卢舟有点不好意思。 卢栩放下他,又发现什么了不得的事似的看卢文,“卢文,你咋还是这么高?” 卢文差点没气死,他噌一下跳到卢舟旁边,狂挥手给卢栩比划:“你走的时候我们差这么高,你回来还是差这么高,卢舟长了我也长了好吗?!” 卢栩压压他梳高的头发:“胡说,差别明明更大了。” 卢文:“啊!!!” 气死他了,他大哥怎么这么讨人厌! 卢轩也领着人往这边赶来了,才到就听到卢栩又在逗卢文,当即笑道:“他都找大夫开药了,大哥你别欺负他了。” 卢栩:“长个子还开药?我就有灵丹妙药。” 他拍拍卢文,往车队方向一指,“看到那两头牛了吗?没拉车那两个,我特意给你找的,你拉回院子里,好好喂,每天喝一杯牛奶,保证能长高。” 卢文:??? 虽然不知道牛奶是什么东西,但是他十分怀疑他大哥是骗他给他们家喂牛!! “走,仓房门打开了,咱们先去卸货。”卢轩见车队近了,迎上去领路。 卢舟亦步亦趋跟着卢栩走,不停往车队里张望,问道:“哥哥,二叔呢?” 卢栩:“二叔在后面压车呢。” 卢舟“哦”一声,放心了。 “你们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书院改时间了?”卢栩牵着卢舟往仓库方向走。 卢舟:“没有,我和君齐哥早上到店里帮一会儿忙,快到时间再去书院。” 卢栩望颜君齐,柔声道:“辛苦了。” 他又摸摸卢舟的头,“辛苦了。” 卢舟很高兴地朝他笑,“不辛苦。” 卢栩“嗯”一声,随口道:“我比较辛苦,那边日头大,风餐露宿的,你瞧都给我晒黑了。” 卢舟:??? 卢文又被他大哥的不要脸震惊到,心说这话留给别人说不好吗? 快到仓库时,元蔓娘抱着卢锐牵着腊月,颜母抱着文贞匆匆跑来了。 罗慎派去卢家通知的官差先前见杂货铺开门了,就直奔这边来了,也没往卢栩家中去,元蔓娘还是听见外面热闹,问别人才知道
相关推荐:
军旅轻狂(H)
温梨(校园甜文 1V1 H)
无双局(1v2 父子丼)
销魂窟_新御宅屋
林瑶与她的淫娃朋友们
嘉医生今天救人了吗【NPH】
【快穿】陷入H游戏
妈妈的婚纱
度假岛 (np,限)
禽兽的他(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