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送你一生高潮【全文高h 日更】 > 第37章

第37章

绣活也不太方便……” 卢栩边说着边给颜君齐递书包,“等回家再和他们商量。” 颜君齐笑笑点头,拎上书包心情大好地去书院。 送走颜君齐,卢栩把杂货铺店门打开,开始营业。 早饭一过,观阳县热闹起来,从观阳往各个村镇出发补货的船只从杂货铺取货,从各个村镇出发的船装好昨天新收的货物往杂货铺来。 将杂货装上车,卢栩也将铺子交给留守的伙计,自己随船往各个镇上跑。 等随船回来已经是下午,卢栩饿得前胸贴后背,把新收来的东西放到杂货铺仓库,领着人直奔食铺吃饭。 他进了店屁股还没坐稳,那些在卢记食铺聊天喝茶的四邻也纷纷开始朝卢栩抱怨:“小卢,你哪天回来炒菜呀?” 他这儿从早到晚都烧火,屋子里暖和,许多在家也是闲着的都跑来他铺子里取暖聊天,还有人端着箩筐领着孩子,来他铺子里做针线活。 脸皮薄的,免不了要点些吃食,半晌午吃主食不合适,一直平平淡淡没怎么火起来的饮品就这么不紧不慢地开始来生意了。 寒露喜欢捣腾这些,过年又跟卢栩新学了几样小零嘴,这会儿店里麻花、撒子什么的已经上架。 这些比点心便宜,又能充当糕点的小零嘴都成了下午茶标配。 这会儿就有客人正在吃撒子,一桌人点一盘能吃一下午,不买饮品的话,无论是自备茶叶还是就要碗热水,卢记是不收钱的。 他们正吃着撒子,商量要不要来点麻辣烫,卢栩正巧就回来了。 顿时他们就开始抱怨了。 麻辣烫、打卤面好吃,天天吃也腻啊! “就是!这天天煮面像话吗?” 卢栩一口咬下去小半个烧饼,含糊不清道:“不是还有饺子馄饨么?” “我家里不能包么,我非跑你店里吃什么饺子?” 卢栩回怼:“我们有煎饺、锅贴!” 反正都是熟客,也不怕被怼跑。 他们笑闹着,从周边县里想学手艺的厨子闻讯也赶来了。 他们有人没过十五就来了,在观阳住了好几天,好不容易等到卢记食铺开张,卢栩还天天见不到人。 这会儿可算逮住了。 “卢当家,我们是……” 卢栩一听口音一看样貌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在这时代能吃白白胖胖的,不是地主就是厨子嘛! 卢栩热情招呼,“坐坐坐,想学菜是吧,好说。” 卢栩拿出十二分热情欢迎他们,他正缺钱,这就有人送股份上门了! 卢栩灌一口汤叫卢文从货架下面拿合同,上面有详细的文书和已经教过的菜单。 这买卖他熟啊,模板都是现成的,卢栩也不废话,拿着合同就开始念,主要强调那百分之三。 来自各地的厨师、掌柜、老板们面面相觑,这是不是太简单了点儿?这是不是草率了点儿?连他们是谁都不问问就要签文书了? 他们是不是找错地方了?他们县/镇上捂着当宝贝的菜谱就这么随便往外卖?这不会是个骗子吧! 他们你看我,我看你,再看看卢栩这青葱的面貌,顿时就有点犹疑。 卢栩才念到一半,县衙也有人找来了,说县令大人要见他。 卢栩咕咚咕咚把汤喝完,一抹嘴对同行们热情道:“正好,那咱们一道去县衙签文书吧!” “不!”众人道。 卢栩都抬步要走了,一听猛然一顿,“嗯?” “不急!”圆滑的马上补道,“卢当家先忙,咱们不着急。” “啊?”卢栩茫然,他们一个个看着挺着急的呀,怎么又不急了? “我们想先尝尝卢当家的手艺。”不够圆滑的马上就直说了。 “哦。”卢栩也没怎么当回事,一想,的确不能太着急!“也对,小文,你一会儿问问他们都是哪个地方来的,看看咱们单子上名额满了没有,一个县城三家,一个镇一家,别重了。” 说完卢栩风风火火跟官差走了,留下众厨师们猛地一激灵。 刚刚还十分友好的气氛荡然无存,他们相互警惕着,这些人都从哪儿来的来着,不会是竞争对手吧! 第111章 买山 卢栩猜县令找他八成是买山的事有消息了,到了县衙还真是。 县令让人把卢家村附近的山都勘察测量好了,问问他想买哪座山。 卢栩拿着示意图,不禁佩服县令就是县令,多效率! 因为荒山难入,山上也许还有野兽,勘察的官兵也没勘测太仔细,只是大致测量好方位、走势、山况,至于究竟有多少亩,反而是大略估算一个数。 卢栩原本心理预期山地会比良田贵,毕竟还有海拔高度,平面一亩,到了山上有个斜坡什么的,地表面积指不定要多少亩呢。 不过县令给他的报价是一亩三两白银,也就是良田中的低价。 他仔细一想,明白了。 这定价八成也跟勘测的东西有关—— 人家勘测了物产、矿石,包括有没有什么名贵的木植、药材等等呢。 卢家村附近,还真是不值钱的野山。 不过勘测虽然不怎么详尽,但他开发途中发现山下有金银铜铁这种矿石,还是得上报国家的。金属矿可明确不许民间私有,偷藏不报要杀头。要是发现了什么玉石宝石之类的,那就算他人品好,撞大运了。 这种运气也很难撞到就是了,他可没听说过观阳有什么宝石矿。 卢栩看着那张示意图,没说自己要哪儿,而是先和县令讲起价。 说辞还是他昨晚和颜君齐商量的那一套,不过经他之口,又融入了不少真诚的花式彩虹屁和展望预期。 比如,他扬言要修一条从卢家村通往观阳的山路,就是刚刚想到的。 “等果子长成,从山下直接推车运到观阳来,就不用来回往船上搬运了!”卢栩说得无比豪迈。 县令吃惊,卢栩一番话他哪会听不出言外之意,说白了就是现在没钱,能不能缓缓再给。 他都没钱,还敢大言不惭要修山路? 县令道:“你可知朝廷征徭役修路需要多少人丁,修多少时日?” 卢栩傻眼,这他还真没概念。 县令又问:“那你可知修一条路要花费多少银钱?” 卢栩再摇头。 不过他年轻乐观,心还宽,一点儿也没被吓到,随口就接话道:“那就慢慢修嘛!反正总要修的,三年修不好就五年,五年修不好就十年,那条山路有点底子,能过个牛车骡车就行,也不用修太宽。” 县令诧异片刻,不想他还挺有恒心,见卢栩傻乐笑得开心,也只是摇摇笑笑。 到了问卢栩想要哪座山,卢栩就笑得更憨了,“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先这三个。” 看他这买白菜豆腐似的架势,县令不得不提醒他,“你可算过要卖多少果子才能赚回买山钱?” 卢栩:“只靠观阳是不行的,观阳县城就这么些人,舍得吃果子的又只有那么一点人。” 县令听出他话里的意思:“你还想往他处卖?” 卢栩点头,马上把他还没影的北上计划兜售出来:“大人您看,咱们观阳水运发达,南通好几个州郡,往北能到州府、朔州,东西也有河道,是多好的商贸集散地!重要的是,北通朔州,从观阳往北走最近,咱们地理位置多优越!往后南来的北往的,经过观阳的人多了,那点果子还愁卖吗?” 他会藏重点,县令却更会听重点,一想裘虎那些人离去的方向,心下已经了然:“你想往北通商运?” “大人高明!” 卢栩夸张地喊一声,张口就要吹,话还没出口,又被县令摆手压下来。 就他那点儿小心思,从脸上都看得清清楚楚,县令才不想听他夸张肤浅没水准的胡吹乱捧。 通商路吗? 县令沉思。 隆兴郡有广袤平原,粮产丰厚,水路畅通,哪个县也不乏商旅,观阳县三分之一是山地,三分之二是平原,在隆兴郡商贸并不算太突出。 不过观阳的主河道往西北通着州府,南来的商船要到州府,总还算要过观阳,县城外的码头也还算繁忙。 往朔州…… 县令默默想着地势舆图。 卢栩没见过舆图,没去过朔州,只知道是在北边,其实从观阳到朔州完全可以不过州府,而是走陆路过建阳、崇宁,直通朔州。 在这条线上,只有观阳有码头,这条路若能打通,南来的茶叶、布匹往北去,必将要在观阳码头卸货,这样观阳就能成为这条线上最重要的货品集散点…… 县令想着想着,发现他好像想得有些深了。 一看卢栩,还手捧山图,眼巴巴等着他表态。 县令失笑,若是好走,哪还轮得到卢栩想。八字没一撇的事,眼下还是先说他的山吧! 最后县令将卢栩看上的山都许诺给他,也答应了三年交钱,不过在交不上钱没收三座山基础上,又加了一份儿定金。一座山一百两,如果卢栩到时候交不起钱,定金可是充公不退的。 卢栩回去凑了三百两,换了盖好了官印的文书。 肉疼。 特别疼。 这可是张巨大的欠条,他还欠着县衙四千多两银子。 卢栩不是头一次欠债了,一张欠条把整个春节的慵懒扫空,卢栩脚步生风地跑去店里——抓肥羊。 这会儿卢栩不嫌晚了也不嫌累了,直奔食铺,先问有没有重复地方没名额的。 一问,还真有,不止一个,和观阳交界的建阳、平威、通河简直是重灾区。 卢栩没辙,心想多亏问了。 为了公平,他们决定扔骰子比大小,最终选出入选的。 其他酒楼餐馆见建阳的一个大酒楼输给一个不大的小饭馆,卢栩依旧让酒楼出局和小饭馆签文书,心头竟然放松了些。 这个看着不靠谱的小老板,意外地很讲信用啊。 出局的也无奈,谁让他们来晚了。 那些距离观阳远的酒楼还好说,就挨着观阳的,分明是看别人靠炒菜挣钱才磨磨蹭蹭来的嘛。 如果真着急,年前早就该来了。 入选的卢栩也没急着带他们去县衙签文书,而是带所有人到观阳驻云楼去吃饭。 远道是客,来了总要吃一顿再走。 这一顿吃下来,原本没选上有些遗憾的几家,吃完就变成无比遗憾了。 后悔呀…… 怎么就没早来一点儿呢? 卢栩做得可比他们本地那些新学的酒楼做得好吃太多了,这到底是怎么做的?他们学了那么多年,怎么就比不过一个不到二十的毛孩子呢…… 第二天那些选上的喜气洋洋和卢栩到县衙签文书,没选上的也不想白来,窝在卢记食铺狠狠吃了一顿麻辣烫,还仔细看三婶他们炸油条做烙饼,反正能学一点儿是一点儿,走之前还大肆采购了一批芝麻酱和辣椒油,又组团到观阳铁匠铺定铁锅。 观阳铁匠铺高兴啊。 往年除了农忙前后生意好,平常哪有这么多生意? 瞧瞧现在,他们的铁锅越做越熟越做越快,都已经卖到州府卖到隆兴外了! 过年他们都没停,观阳锅,一锅难求! 同样忙碌的还有做芝麻酱的刘油子,年前狠狠赶工,终于攒了一大批给卢栩,心想终于能过个轻快的正月了,不想还没出正月,卢栩又派人来通知他,芝麻酱用完了,赶紧磨新的吧。 刘油子眼前一黑。 天杀的卢栩,就不能省着点用吗! 他要收徒! 儿子、女婿,穷亲戚家还算机灵的孩子,谁都别歇着了,赶紧来他们家干活! 刘家儿子已经不想吐槽他爹,卢栩和他家签的文书他可是知道的,数量上有下限没上限,他爹磨不出来,卢栩完全拿他们没办法。 搞这么累,不还是他爹想赚钱吗? 瞧瞧过年时候,他两个姐姐回娘家,他爹可是没少跟俩姐夫显摆。 他爹非要这样,那有什么办法?磨吧! 食铺这边,卢栩又招了这么一波大厨学徒,狠狠缓解了食铺没厨师没炒菜的难题。馋嘴人士满意了,四邻们的快乐也回来了——炒煳的、炒老的、火候不对的,调料不到位的……总之,超便宜的炒菜又又又来了! 卢栩搞定了学徒问题,又开始着手安排那八户山民。 让他们全住到卢家村,这得跟里正商量。他也得请官府派人到村里发一下文书,通知里正和村民那三座山被他买了。 卢栩想买山,村里早有人当笑话传。 过年时候他提过,也没人当真。 如今他真买了,把全村人吓了一跳。 不过来传信的是官差,也没人敢当面质疑就是了。 待官差一走,大伙就七嘴八舌开始问了。 多少钱啊。 打算用来干什么呀。 他们还能不能上山捡柴打猎啊等等…… 卢栩一一解答。 多少钱他没说,只说他为了买山欠了官府上千两,三年就要还完,不还完山和定金都要被没收了。他以后要种果树卖果子还债,所以往后大伙上山捡柴时候别薅太多果子吃。 众人一听纷纷倒吸凉气。 上千两?! 够花一辈子了! 卢栩是疯了吧! 至于薅卢栩果子,那不行! 卢栩都明说了还指望着卖果子还债呢,大家都是乡亲,沾亲带故的,谁去偷果子不是缺了大德么! 虽然卢栩说大伙想上山捡柴、打猎、找草药都和往常一样,但村里人想着往后还是到稍远一点儿没主的野山去找好了。 左右他们四周全是山,卢栩也没买完,多走几步路的事,还是留着让卢栩还债吧。 原先想和卢家结亲的人家,一下子又迟疑了。 欠着上千两啊…… 把人卖了也不够还的。 卢栩太疯,太有主意,这跟着他过日子得多提心吊胆! 他们介绍那些小姑娘……还是算了吧! 万一卢栩还不上,这不是把人家小姑娘往火坑里推吗? 结不成亲,反结成仇就麻烦了。 卢栩不知道他买山还能打退被媒人围堵说亲的麻烦,正忙着和里正谈要领八户人家回来的事。 这事里正一个人也不好拿主意。 这八户人家要是在他们村里定下来,往后在村里开荒,占的可是他们卢家村公有的资源,得和全村人知会一声。 村里又开会,听说这八户是要在卢栩的山上盖房子,给卢栩种树,村里人也没太大意见。 可不是么,三座山呢,卢栩不雇人哪儿种得过来。 至于以后,要是他们和村里人合不来或者品行不端,大不了集体商量把人赶走。要是他们品行端正,和大伙又没什么矛盾,卢家村也不介意多添几户人。 人口也是实力,万一以后和哪个村子起了冲突要打架,多八户人也多一份助力。 卢家村人十分想得开。 不过眼下还是要替卢栩盯着点这些外乡人。 尤其是卢栩是个半大孩子,整天不在家,做事不咋靠谱,赚钱他行,但为人处世还远远不够老辣,识人还得靠长辈,他们替他盯着吧! 村中同族的亲戚长辈默默给自己领了这份儿任务,决定没事就多在村里溜达溜达。尤其是卢栩家,还有那三座山附近。 这些卢栩就更不知晓了,他安排完那八户人家,又开始游说元蔓娘到县里去住。 但这次卢栩很意外地碰了钉子。 元蔓娘听他说完柔声道:“你带着舟儿去吧,你生意忙,他要念书,在县里到底方便些,我就不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卢栩,又是卢·身负巨债·栩了! 第112章 游说 “为什么?”卢栩问。 他料到了元蔓娘也许会抗拒改变环境,毕竟他印象中这个小后娘脾气还是挺软挺怂的。 这样老实本分性格绵软的人,大多是不太愿意离开熟悉环境的,不过如果天平上放上他,卢舟,加上腊月不想和哥哥分开,这个天平应该很容易倾斜才对。 难道是不想放弃她的事业? 卢栩思索着。 不得不说,元蔓娘还是很有事业心的。 自从开始教别人刺绣后整个人都比从前有主意有主见了,也不太怕出门见人了,也喜欢串门聊天了。 这份自信开朗是肉眼可见的。 从前元蔓娘羞于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菜炒煳了都要在厨房慌乱一阵该怎么办,不论大小什么事都要抓个人商量一番。 现在,卢栩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元蔓娘问这个行不行,那个好不好了。家里所有事都不用他操心。 这种自信是她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也是村里的姑娘嫂子婶子们围着她日复一日相处出来的。 现在村里谁家有什么人什么事,元蔓娘比卢栩还要清晰。 他想春天把屋顶换成青瓦,不用去问爷爷三叔他们,元蔓娘就柔声细语告诉他要找哪几个人,花多少钱,到哪里买青瓦。 …… 卢栩发现他好像还是不够关心家人,不怎么顾家。 无意间把家务和家人都扔给了元蔓娘,她一个人要带着两个孩子,干着一家的家务,还要刺绣赚钱,替他扛着亲戚乡里的人情世故种种事务。 从前卢舟还能帮忙,现在卢舟去上学,一旬就休息一天,还有大半天在杂货铺上课教人识字。 越想卢栩越自惭形秽。 可越这样他越不愿意和家人分开。 卢栩下定决心还是要说服元蔓娘。 而且,他觉得元蔓娘还有更大的潜力,不该完全只守在家里,教几个亲戚绣花。哪怕她就是喜欢留在家里、留在村里,至少也要试过别的生活方式,不喜欢再退回来嘛! 可没想到元蔓娘却说:“你爹爹在村里呀。” 卢栩一下愣住了。 元蔓娘望着祖坟的方向,恬淡道:“我们都走了,他一个人在山上瞧不见咱们,多冷清呀。” 这个答案让卢栩一时无话可说。 原本心心念念能和哥哥一起到县城住的卢舟也蔫了。 卢舟蔫哒哒道:“我也不想去了。” 得,卢栩还能说什么。 他也蔫哒哒地出门去找颜君齐了。 颜君齐听他叹了好一会儿气,也不好劝什么,只是问:“你为什么想要去县里住?” 卢栩脱口而出:“卢舟上学方便嘛,他现在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多睡觉能长高。” 颜君齐莞尔:“只因为这个?还有别的原因吗?” 卢栩想了一会儿,“我想省点往返的时间,多和他们做伴,起码每天能一起吃三顿饭吧!而且,观阳联盟都落到我肩上了,那么多人信任我,我总不能撂挑子不干。” 店铺,码头,船运,每天有许多事要找他做主,即便如今他才在村中买山买田,但更紧迫的依旧还是观阳联盟的事。 他还是依旧天天要到县里。 卢栩边想边说,“你看,每天往返坐船就要一个半时辰,再加上等船、装货卸货,上下船,就差不多要两个时辰。遇到雨雪天还不好回家。如果这些时间都能省下来,至少一家人每天能一起吃三顿饭吧,我有空也能带腊月和卢锐玩。” 颜君齐点头,笑道:“那你就这样说向伯母说吧。” 卢栩恍然。 晚上回家,他没急着跟元蔓娘说,而是继续慢慢想到县里的益处是什么害处是什么,元蔓娘想要的是什么。 卢栩翻来覆去地想。 他好几天没回家,卢舟、腊月、卢锐都很开心,闹到晚上一个个也要黏着他。 吃饭要挨着,睡觉也要挨着。 腊月好说,但卢栩有点怕卢锐半夜尿床。 可小家伙实在是热情,一说睡觉就自己跑去拽他那套小铺盖了。 卢栩深受感动,顶着卢锐尿床的风险把他领到床上。 这一晚热闹了,一个个天黑透了也不睡觉,腊月黏着卢栩讲故事,卢锐满床又跑又跳。 卢栩和卢舟负责看着他,省得他一不小心栽下床。 得亏是土炕,要是不够结实的木板床,卢栩还要担心床要被蹦踏。 闹到半夜,卢栩把三个小的赶到里侧,勒令他们睡觉。 卢栩单臂撑着下巴侧躺着,想法渐渐清晰——他不想和家人分开。 第二天一早,卢栩坦率地说着。 全家围坐在桌边,都愣愣地看着卢栩。 腊月举着包子,奶声道:“哥哥往后不回家吗?阿娘,腊月不想和哥哥分开。”说着,她还有了点哭腔。 腊月放下包子跑到卢栩旁边,抓着他胳膊问:“哥哥不回家了吗?哥哥不想腊月和锐儿吗?” 虽说从卢栩推车到县里卖油条时就腊月就习惯了他白天不怎么在家,但经过过年一个月天天见,她又习惯了卢栩天天在。 这次卢栩一走好几天,晚上也不回来,腊月不习惯了,每天晚上都要到门口往山路和河边的方向望一望,看看哥哥会不会回来。 如今卢栩这么一说,腊月不知道哥哥是不是又要好几天不回家,想到不能天天见哥哥,忍不住委屈上了。 腊月这么一问,把卢栩也问得心口也堵堵的,“想,当然想,天天想。” 腊月眨巴眨巴眼睛,泪汪汪地“嗯”了一声。 她一哭,元蔓娘眼睛也湿润润的。 一时又有了卢栩初来时的模样。 卢栩说过许多不害臊的话,但这气氛他还是有点受不了,一看卢舟也低着头似乎在忍着不哭,就卢锐懵懵地左看看右看看,完全看不懂发生了什么。 卢栩轻咳一声,生硬地转开话题,“娘,我想开个成衣铺子,你和颜家婶子做掌柜。” 元蔓娘一时没跟上他的话题,呆呆地看着卢栩。 卢栩:“咱们村里愿意学绣工的差不多都跟你学了,我看最近绣庄那边给的价好像还压了压,与其钱让别人赚,不如咱们自己卖。如今咱们家也有这个条件了,我开个铺子,你和婶子卖卖刺绣,再做做衣服,赚了钱说不定还够抵卢舟、君齐他们的束脩。” 他忘了颜君齐在县学不用束脩,元蔓娘一时也没想起来。 赚钱? 贴补家用? 给卢舟交束脩? 元蔓娘有些心动。 这些日子她也赚了钱,可和绣坊合作久了,慢慢也生出些问题。 她们供的绣品多了,绣坊就开始压价,总是挑三拣四地找些小毛病,这个压五文,那个压十文,压来压去,让人闹心。 她们绣了大幅的绣品,绣坊又偏说她们留白多,不想给涨价,从前因为这事石头还替她们跟绣坊吵过。 更叫她憋闷的是绣坊总规定她们绣什么。 上次她绣了些果子,绣坊就没要,还是只要花鸟。 绣品没卖出去元蔓娘倒是不太在意,只是她内心觉得那些果子一点儿也不比花鸟难看。 鸳鸯有鸳鸯的好,果子也有果子的好呀。 元蔓娘有点心动了。 她瞬间的动摇马上被卢栩捕捉到。 卢栩继续道:“爹要是见到你高兴,一定也会开心的。” 元蔓娘摇头,她还是不想离家太远。 在家里,她一抬头就能看见那片山头,想和卢吉说什么,对着那片山在心里默默念着就很高兴,要是天气好,她有时候领着腊月,有时候抱着卢锐,有时候自己一个人就能到山上去卢吉坟前说说话拔拔草。 元蔓娘对卢吉的感情,卢栩其实不太懂。 他先前的父母感情并不好,导致他从来不知道爱情、婚姻和正常的夫妻相处应该是什么模样。 记忆里,原本的卢栩看见元蔓娘和卢吉在一起就觉得碍眼难受,他们也会避着卢栩。 现在任凭卢栩怎么想,也想不出元蔓娘和卢吉到底是个什么状态。 不过从理智上分析,他还是觉得元蔓娘应该去试试。 一家人的衣服都是元蔓娘在做,她有这方面的天赋,也有不错的审美,至少卢栩印象里元蔓娘做的衣服鞋袜就没有不好看不舒服的。 裁缝好的不少,能一直在创新的裁缝就难得了。卢栩不想她的天分就这么浪费。 “如果爹还在,他一定会鼓励你。”卢栩再接再厉,“舟儿每旬休假,他休假咱们全家就一起回来,到时候咱们一起去山上看爹。而且观阳离卢家村这么近,你什么时候想回来都能回来。” 他顿了顿,放出杀气十足的对比:“难不成你能接受十天不见我和舟儿,但不能接受十天不见爹吗?” 元蔓娘哪受过这种调侃,闻言脸刷一下就涨红了,磕巴道:“不许瞎说!” 好歹她是长辈呢! 卢栩笑笑,没继续戏弄元蔓娘,继续道:“咱们到县里卢舟下学能和县学的同学玩,有问题也能多问问县学的学生,晚上还能帮我算算账,没事还能到铺子帮忙,或者带带腊月和锐儿。” 别人家书郎怎么学卢栩不知道,不过他们家卢舟是别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 算算账、写写账本、做做统计,学以致用嘛!既锻炼逻辑思维,提升数学能力,又能公费练字,还能磨炼耐心,一举多得,多好! 他这番剥削童工的险恶用心卢舟听懂了,还认同又懂事地点点头,深以为然道:“我能给哥哥帮忙,也能教锐儿识字读书。” 卢栩:“嗯嗯,咱们租个大院子,赶上下雨下雪,三婶小夏他们也能住,再叫上君齐一家,继续做邻居,娘你要是哪天想爹了,还能和三婶他们一起回家。” 卢栩把腊月抱上腿继续吃早饭。 他没催着元蔓娘马上决定。 这么大的事,她总要好好想想的。 不料晚上回家,元蔓娘已经决定好:“那咱们就搬到县里去吧。” 这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把卢栩惊呆,才一天不到,莫非是早上那番话把元蔓娘打动了? 不待卢栩问,元蔓娘自己就羞答答地给了答案,“我和你颜家婶子都商量好了,明天我们一起到镇上找人做牌位。” 卢栩:“……” 他万万没想到,他辛苦想半天说半天都没撬动元蔓娘,颜君齐阿娘一句话就解决了。 做个牌位带上嘛! 元蔓娘拿不定主意去问时,颜母如此说。 元蔓娘豁然开朗。 第113章 掌柜 既然决定了要搬家,卢栩还得抓紧准备起来。 首先是家里,他们每旬还会来,总要有人看家,这又落到了二叔头上,他一个人看两家——卢栩家、颜君齐家。 因为要住两家人,卢栩在县学旁租了一个两进的大宅子,前面有地方能会客,后面两家住,后院还有个小花园,能给卢锐、腊月跑跑。 除了他们占的,还有空余的客房,卢栩预备天气不好时让三婶、卢文他们来住。 反正都是火炕,人多的时候也能挤挤。 柴房,厨房都有了,卢栩还专门开辟出一块浴室。 自从县学开办,附近的房价也跟着水涨船高,从前这样的院子一年三十多两就能租下,现在人家看着卢栩的面子有优惠一年也要四十五两。 不过房子设施设备齐全,收拾得干净整齐,从后院侧面出去就有井,私下幽静,走路到县学书院只需要十来分钟,卢栩逛了一圈,痛快地交了钱。 他找好房子,先带着卢舟和颜君齐住下,到书院放假休沐,再回去搬运东西。 他这一搬家,卢爷爷卢奶奶,三叔四叔也有些不习惯。 虽说他们早分了家,但卢家其实和没分家也没什么区别。 卢栩这一搬,到底见面不如原先那么方便。 可如今卢栩成天要在县里忙,他们也看在眼里,不管是食铺还是别的生意,卢栩住到县里总比在家方便。 卢爷爷代表全家表态:“去吧,县里不比村里,到了那边要和四邻和睦,凡事也要多多留心留意。” 卢栩点头。 到了搬家那天,全家吃了个团圆饭,他们也没带多少东西,反正时不时还要回来,就带些当季的衣服被褥,够一家用的餐具杂物。 倒是颜君齐家带得更齐全些。 颜母想得开,她家没地,颜君齐父亲亡故,全家的指望就是颜君齐。他们家人口单薄,颜君齐去哪里她就带着文贞去哪里。 原先颜君齐说卢栩想要到县里租房子,她还担心家里钱够不够用,不想元蔓娘来找她商量,细说之下卢栩竟然要帮她们开个成衣铺。 颜母当即就心安了。 她和元蔓娘都会做衣裳,就是成衣卖不好,她们做绣活、转卖绣片也是不错的生意。 绣坊能干,她们自己也能干,兴许光这利润就足够生活呢。 若是顺利,她打算以后主要精力就放在县里了。 她和颜君齐父亲也有很深的感情,不说多年相处,只说一路相互扶持从老家逃荒到卢家村,共患难的感情是难以磨灭的。只是她不像元蔓娘如今有如此多的亲人、牵挂,他们家的根终究不在卢家村,不像卢家那么根深蒂固。 他们注定是飘蓬,只有颜君齐定在哪里,他们才能扎根在哪里。 现在,她没有多余的精力缅怀过去,能做的,该做的,唯有继续向前看,加倍的努力,培养君齐和文贞。 若是顺利,她能靠自己多赚些钱,将来君齐也能少些负担,再过几年,也能把文贞送去读书。 文贞天赋不如哥哥,若读书不成,她也能给小儿子攒点家产,将来无论是买田种地,还是做个小本买卖,总能过得下去。 颜母擦擦新做的牌位,望着坟地的方向含笑在心中道:有空我就回来看你,要是没空,就只能等清明,中元,过年再回来看你啦!谁叫你走太早,把两个孩子都抛给我一个人呢! 卢家的牌位也做好了,元蔓娘不止做了卢吉的牌位,还有卢栩、卢舟母亲的。 因为有卢栩、卢舟母亲在,她没好意思像颜母那样立亡夫的牌位,而是全以卢栩的名义立了牌位。 卢栩看到先父之位、先母之位,内心动容。 他将两块牌位小心装进木盒再装进行李箱,搬上船,卸下船,再恭恭敬敬摆到他们租的房子里。 上香,行礼,祭拜,摆供品…… 然后再收拾房子。 卢栩要去忙,往家里打好水就走了,颜母、元蔓娘和颜君齐带着家里的孩子们收拾打扫,两家人忙活得晕头转向。 好在到了新环境腊月、文贞都有点害怕,谁也不敢乱跑,连带卢锐都比在家时候收敛。 三个小的乖乖坐在板凳上看大人忙,时不时递个手巾、抹布。连卢锐都乖乖坐了小半天。 三婶傍晚早早关了店,领着小夏、寒露过来帮他们收拾、暖屋。 卢文、卢轩、陆勇、狗子也推着两推车木柴过来,还带了不少吃的和米面肉菜。 等卢栩回来,一群人热热闹闹吃了晚饭,晚上三婶和元蔓娘带着腊月睡,妯娌聊天说悄悄话,卢锐则又跑去闹两个哥哥。 卢轩、卢文住到客房,小夏、寒露住另一间客房。 两大家人,都是头一次住青砖瓦房,小辈们盯着头顶的青瓦,思绪良多。 “最晚明年,我也要把我家房顶都换成青瓦。”卢文如此说着。 卢轩笑,“还是先买牛吧,二哥对着大哥买那片田,愁得头发都要白了。” 卢文马上补刀:“大哥就是欺负我哥老实!他买的田,说一句‘交给你了’就真当甩手掌柜了?” “背着我说我什么坏话呢?” 他们正嘀咕着,卢栩单手端着卢锐,身后领着卢舟,再后面颜君齐抱着文贞,一起过来串门了。 他抬脚把卢文踢开,自己坐到床边,给卢锐脱掉棉鞋,把卢锐放到床上,然后从颜君齐怀里接过文贞,也脱掉鞋一并放在床上让他们自己玩。 卢文嘿嘿一笑,“夸你买田多!” 卢栩哪还不知道他,“等有卖牛的,咱们再买个三头五头的,用不上也能借给村里别人,让小辉好好过把养牛瘾,你干不好也回去当牧童。” 卢文才不往心里去,而是翻看卢舟提来的篮子,一掀盖子,“酒!” 卢栩拍开他爪子,“小孩喝酒长不高。” 卢文:“……” 他大哥烦死了! 卢栩翻出白瓷碗,给颜君齐和卢轩一人倒一杯,“喝完暖和,别喝太多。” 卢轩早就会喝酒,酒量比卢栩那是好多了,他尝一口评价道:“好甜啊,寒露喝这个都喝不醉。” 卢栩:“……” 忘了三婶娘家嫂子会酿酒,每年往他们家送不少。 卢文好奇地闻闻,不知道卢栩那句“小孩喝酒长不高”是真是假,为了他的身高,他还是没敢尝试。 酒过一圈,卢栩问卢轩:“你最近学徒当得怎么样了?” 卢轩:“还行吧,铁器店我已经熟了,是不是该换个店看看了?” 卢轩的去

相关推荐: 《寒帝传》作者:仕途之妖(总攻NP+修真)   吃定这位许警官   妹妹看着亲姐姐被干   酥果子(肉)   一念情深(师生 有点甜)   嘉医生今天救人了吗【NPH】   死亡赔偿金   狂欲总裁   (3pH)娇憨作精vs双胞胎   销魂窟_新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