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送你一生高潮【全文高h 日更】 > 第109章

第109章

到群殴,不过是在适当的时间,加入了一波容易上头的劝架的。 劝着劝着,就变成群架了。 既然大伙儿都参与了,谁也不好意思指责别人打架,于是,他们默契地谁也没告诉卢栩和颜君齐。 就这样,两波官差僵持上了。 所谓不打不相识,尤其打完架后,挨揍最狠的庄百亩很宝贝地捡走了他们不要的衣服,终于让这群敏感过头的蛮人疑惑了。 他们问起来,官差到底是个啥。 为什么大岐人当奴隶还很自豪的样子? 难不成给官府当奴隶是件很值得骄傲的事吗? 参与打架的大岐官差们:“……” 这群脑残蛮子胡咧咧什么呢? 你才是奴隶! 你全家都是奴隶! 然后他们又打了第二波。 不过蛮人们总算是弄明白官差是什么意思了,他们更没想到,当官差竟然还要考试,还那么难考! 大岐的官差们也弄明白了他们在误会什么,很震惊地问:“你们竟然有奴隶吗?” 蛮人官差:“你们没奴隶吗?” 大岐官差:“没有呀。” 蛮人吃惊:“那你们每个人都有牛羊吗?” 大岐人摇头:“我们没有牛羊,我们不放羊,我们种地。” 蛮人:“种地?哦,你们大岐人种地,那你们每个人都有地吗?” 大岐人:“呃……” 这可咋解释呢? 有人道:“我们来关外,就每个人都分了地。” 又有人幽幽补充道:“不过被你们的人占去放羊了……” 蛮人茫然好一阵,更茫然道:“可是我们这里的土地就是只能放牛羊的呀。” 这回换大岐人沉默了,“……可是我们只会种地。” 蛮人:“那你们种成了吗?” 大岐人更沉默。 蛮人顿时可怜起他们,“那你们还是放羊吧。”“嗯,这里水草好,能养很多牛羊,比我们部落从前在的地方好多了。” 大岐人:“可是我们不会放羊。” 蛮人:“你们为什么不会放羊呢?我们五岁的孩子都能放羊。” 大岐人:“你们也不会种地啊!” 双方就这样车轱辘话每天争辩,到卢栩问起来,他们也没争辩清楚种地好还是放羊好。 倒是越混越熟,慢慢开始交谈了。 最近那些蛮人官差莫名其妙总结出了他们不会放羊的原因—— 他们喝奶太少。 如果这群大岐人也像他们一样天天喝奶,说不定就会放羊了。 于是,路过某两个蛮人官差部落时,他们俩跑回家给大岐同僚们弄了奶来。 大岐官差们十分抗拒,一个个视死如归,跟喝毒药似的喝了,庄百亩咂摸咂摸,评价道:“还挺好喝。” 蛮人官差们笑道:“是吧!” 他们也穿上了县衙发给他们的制服。 这经过多少有点儿社死,卫二删删减减说了个大概,卢栩还是听得人有点儿发懵。 卢栩消化着极简版本:“你们打了一架,然后就认识了?然后他们想教你们放羊?” 卫二:“对,就是这样。” 卢栩:??? 所以关键是放羊? 卢栩进行企业级理解,跑去找颜君齐商量:“要不明年让大伙儿学学放羊?” 颜君齐:“……” 他默默对比着战争结束时大岐分派各部去的位置,和如今各部实际所在的位置,重新绘制地图,“今年再试试看,若还是种不成庄稼,就让大家学放羊吧。” 作者有话要说: 卢栩:这个发展,以我聪明的小脑瓜都想象不出来 第313章 谣言! 经过几个部落后,卢栩和颜君齐开始给不同的部落做档案。 除了客观的规模,人口,位置等等,还按照对大岐的友好程度,分成了友好、半友好、不友好和特别不友好和需警戒几种程度。 能来参加集市的,基本都在友好和半友好间,而那些明明距离不太远,却根本不来的,全属于不友好的。 和卢栩他们相熟的部落首领提都不提,或者被问起就很尴尬的,则是属于特别不友好的。 好在,在他们附近的只有一个能被列入特别不友好行列的—— 人家和弩垛部一样,是贵族出身,而且高冷地一视同仁,不但对大岐人不友好,对其他部落也不友好。 能入他们眼睛的,附近也就弩垛部和黑川部。 总而言之,卢栩总结为,人家自认为自己血统高贵,不稀罕与他们这群出身低的平民说话。 颜君齐这县令过去,人家都带搭不理的,卢栩腹诽,要不是魏定山带着龙虎营给他们凑气氛,他们自己来八成要吃闭门羹。 随行的官差们十分气愤,觉得一群阶下囚搞什么高贵,呸! 卢栩却不往心里去,乐颠颠地说:“不就是戏精一点儿吗,多有意思!” 反正人家平等地歧视每一个人,也没针对他们,当看戏了。 这种只是不友好,但并不好战也没什么野心的部落,在卢栩看来还是挺可爱的。 说不定哪天还能用得上呢。 这不他一通彩虹屁逮走了人家两个人做官差,去下个部落前,就客气地让这俩帮他们打前阵,先去通知要去的部落,他们要到了,赶紧选人手统计好该统计的。 和不同部落接触多了,他们发现了很有趣的现象。 龙虎营凶名在外,蛮人对它又恨又惧。 贵族统领的部落相比非贵族的部落,其实更惧怕龙虎营。因为畏惧,反而比较能沟通。 非贵族的部落对大岐的敌视更有普遍性。 他们看到大岐人,听到龙虎营,好像见了鬼似的,非常警惕,但是戒备中是带着随时要搏命的准备的。 牧民们下意识停下手上的活儿紧紧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妇女则会马上抱起孩子跑远躲起来。 当卢栩试图和他们说什么时,他们会把卢栩当成拍花子、偷孩子的。 这现象比在北境时严重得多。 卢栩试图走亲民路线失败,干脆改风格,开始吓唬人。 他们说什么对方敢讨价还价拖拖拉拉,他就扬言要把人抓走炖了吃掉。 然后,就真有人信了…… 他给人家小孩点儿零食,家长都觉得他是在发毒药。 搞得卢栩十分受挫,询问他日益壮大的官差队伍:“我吓人,还是颜大人吓人?” 先后加入的官差给了南辕北辙的答案。 最早一批,全认为颜君齐比较吓人,因为颜大人不苟言笑,说什么是什么,很严肃,卢栩则会经常和他们一起玩笑玩闹。 而后面来的,则全认为卢栩比较吓人,因为卢栩到他们部落的时候,总会到处乱逛,还对他们露出“阴险邪恶的笑容”。 他们才来时,饭都不敢吃。等混熟悉后,他们终于明白是闹了多大的乌龙,随后很好心地劝卢栩,不要胡乱对小孩笑,他们部落都传说大岐人,尤其是大岐的官,最喜欢吃蛮人小孩脑子了。 卢栩:????? 他,一个连猪脑花都不敢吃的好宝宝! 是哪个胡乱造谣?! 卢栩委屈巴巴找颜君齐吐槽:“这群蛮人一点儿都不实在,我认识那么多人,去过那么多部落,没一个人告诉过我,原来他们传说里爱笑的大岐人等于奸诈,大岐读书人都爱吃人脑补脑,可我也不爱读书啊。” 颜君齐憋笑,安慰他:“嗯,他们传说我一天要吃三顿人脑,魏将军最爱吃眼珠子,一天要吃十对。” 卢栩:“没沟通,真可怕!” 虽然他们老家也传说蛮人吃人吧,可没听说还要专门挑着部位吃啊。 卢栩:“还是要多搞集市。” 颜君齐:“嗯。” 他看着手上越汇总越多的灾情统计,忍不住发愁。 这场暴风雪影响的范围太大了,越靠北越严重。 偏偏越靠北的部落,对他们敌意越深,君齐的档案册上都记上两个需警戒了。 南边的各部听到他们会赈灾,难以置信中带着些惊喜。 可北边的各部落听到他们会赈灾时,普遍是警惕。 还有部落直接拒绝,说他们能靠自己。 因为虎贲军跟着,卢栩向他们要官差,他们也不过是挑选两个奴隶应付了事。至于统计灾情种种,也随便胡编一个没有。 卢栩气得直骂人。 可他们能强行要走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 对一个有几千、上万户牧民的部落,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这种不配合的他们也没什么快速有效的办法。 时间紧,任务急,他们哪有工夫因为一两个不配合的部落停下来斗智斗勇。 晚上他们在营帐商量一下,改变了策略。 先只去小部落。 小部落普遍配合度高一些,也好吓唬。那些固执的中型、大型部落,先晾着! 每到一处,他们就把在附近招收来的官差叫来问一遍附近部落的情况,然后挑着捡着,让他们当向导,直奔小部落。 尤其是那些没什么地位靠山,在蛮人中也是夹缝生存的。 某些听说了县令要赈灾,还很想要点儿东西的中型部落等啊等,等啊等,等到了大岐人绕过去,不来了的消息。 他们:???? 什么情况?歧视他们吗?!! 卢栩他们绕过大部落蛇形走位,效率竟然比先前还高了点儿。 那些只有几十、几百、一千来户的小部落,看见龙虎营就吓脚软了。 卢栩陪着颜君齐过去,可以随便耀武扬威,让卢栩好好出了口恶气。 他想明白了,反正远,既然友好行不通,吓唬管用也行。 到了这里,他再要官差,可不是让这些部落自己选人打发他们了,他要自己挑。 从他们一众首领、头头的儿子、孙子中挑俩聪明、强壮的,由着他们当他是抓人质去。 反正等将来到了县衙混熟了,他们知道他无恶意,以后放回来,还能替他宣传沟通。 他说的话不信,他们自己人说的话,总该信吧! 卢栩玩上了瘾。 颜君齐负责公事公办,做各种登统核对记录分析,费脑子。 他负责摆谱扮恶霸,到处抓人。 走过之处,到处充斥着对他的痛骂。 卢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演员都愿意当反派了,太爽了!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挨骂的滋味这么爽快!” 官差们:“……” 加入队伍已经知道他真实属性的二代、三代们:“……” 他们真傻,真的!竟然让卢栩给忽悠了!! 那些以为自己一走再也回不了家,和亲人分别时还哭了鼻子的,更是惨遭同僚嘲笑。 想到他们的英勇事迹很可能会被这群来自各部落的同僚们散布整片草原,那酸爽的社死滋味可太上头了。 于是,等到了新的部落,他们就开始配合卢栩演戏。 表现得那叫一个忍辱负重,那叫一个悲壮难言。 因为演得太惨,还有人从相熟的部落那儿骗走了些吃的穿的,然后一群人边吃着从新人家里骗来的肉和奶制品,边围观嘲笑新来的小伙伴。 每晚卢栩都能见到因为恼羞成怒愤然和人约架的新人。 他们中大多都是年轻人,尤其是后来他自己挑选的一批,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正是自尊心强的时候,打就打吧。 他也不管了。 反正卫二他们看着呢,会适时制止,要是管不住,还能喊龙虎营来拉架。 不过偶尔他也深深为他们越来越跑偏走歪的团队文化担忧。 卢栩:“你说,他们不会长着长着就长成流氓了吧?” 颜君齐:“回去背一背律法就好了。” 不过,很快卢栩就因为扩招的人太多,开始发愁了。 他们才走了一半的路程,从县城带来的粮食已经要吃光了。 卢栩不得不又带着人手去捕鱼。 他们靠着蛮语意思为母亲河,音译为姆姆河的西北最大河流,终于饱餐了两天。 待穿过姆姆河,他们又遇到一场大雪。 这一路上风雪其实一直没断过,不过一直是两三天一场小雪。 这是出行以来,头一次遇到一天超过两尺的雪。 有上次受困经验,卢栩他们当场马上扎营,就蹲在河边不走了。 万一受困,还能凿冰捞鱼吃上饭。 好在这次虚惊一场,下了一天,雪停了,也没有出现上次那样吹飞帐篷的大风。 随后,他们的好运气终于来了。 渡过姆姆河后,他们再经过的部落,受灾情况明显好转。 继续向西南方向走,还有几乎没受到影响的部落。 摸底过一番后,颜君齐下令,在姆姆河边举行一场交易—— 受灾的部落,用他们的冻肉来交换没受灾部落活着的牲畜。 所有西岸受灾情况轻的部落必须参加,而他们一路上招收的新官差们,只要是不远得过分的,全原路返回,去通知他们的部落带上肉,来交换牲口。 为了鼓励更多西岸的部落,卢栩许诺每交换出一百头牲口,赠送他们十两优惠券,他们可以拿去县城兑换任何东西。 卢栩还让各部落登记,他们需要什么,等交易完,他回去会想办法弄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运来和他们换。 这里距离北庭县城已经很远,那些小部落麻木地听完,谁也没当真。 谁要去县城?他们一辈子都不想去县城! 不用跟他们说那些没用的,画饼算什么本事,有本事让龙虎营走啊。 有龙虎营在,他们敢不听吗? 他们摆着假笑,保证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其他兄弟部落。 他们受灾的兄弟部落们,却谁都没想到卢栩和颜君齐竟然真想到帮他们的法子了。 受灾严重的部落出来的官差,疯狂往回赶。 目前筹集到的牲口有限,他们得尽早带人来。 差不多的时间,卢舟在北关县接到了第一批货物,还有押运粮草,顺便来给他送信恭喜他童生试通过的梅孟希。 裹成球的梅榜眼:“恭喜你,童生试第一名,皇孙殿下让我问问你,什么时候回京城考秀才?” 作者有话要说: 卢栩:传下去,我一口吃一个孩子。 卢舟:第一!! 第314章 举高高 第一? 卢舟呆在原地。 第一?! 从小身负天才之名的梅孟希见他傻愣愣地一动不动,伸手在他眼前摇了又摇。 “喂、喂、喂?!傻了?就个童生第一,至于吗?” 出息! 他的人生目标可是连中三元,可惜败给贺颂之了。 梅孟希:“你的水平考进士也没多大问题,你怎么还在考童生?你们老家不能考试吗?不能啊,颜君齐不也是从你们老家考出来的么?” 他正喋喋不休,却被高兴到不知如何是好的卢舟一把抱住,像从前卢栩抱他那般,原地举起梅孟希转了个圈。 梅孟希:……??!!! 对他不至于,可对卢舟而言,至于啊! 他激动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童生,他考了那么多次! “我要告诉哥哥,还有阿娘!”卢舟放下梅孟希就想扭头跑回去写家书,突然想起来这是在北关县,不是他们北庭县。 “哦,不对,还要去清点……清点……”卢舟喃喃自语,拿着姜濯、米添给他的信,笑吟吟往外走,走得太快还被门槛绊了一下。 “阿维!我考过童生了!”卢舟又兴高采烈跑向在门外等他的阿维,快乐的小鸟一样飞奔过去抱举阿维,然后放下阿维举起下一个。 梅孟希:“……” 他莫名其妙,这小孩怎么回事?不是平时挺淡定的嘛,这么点儿事这么激动。 卢舟和他不懂啥是童生,但是和他同样高兴的小伙伴们一蹦一跳地去找贺承业。 “贺先生,我考上童生了!” 梅孟希麻木地看着卢舟同样把贺承业和看呆的李县令给抱起来转了一圈。 得,管他多大岁数什么职位呢,都得被举起来。 卢舟又绕着县衙跑了两圈,才平静下来,很不好意思地向梅孟希道歉,腼腆地询问梅孟希还有没有其他任务,要不要到他们北庭县去做客。 梅孟希:“走!” 他原本也要走一趟北庭县的。 他这次来公私两项任务,押运粮草,护送货物。 该给虎贲军的已经留在卧虎关了,剩下的就是睿王和姜濯托他一起带来给卢栩和卢舟的东西了。 原先他还怕自己带人去北庭县不安全,既然卢舟、贺承业带着虎贲军来了,他再找卧虎关借虎贲军都省了。 卢舟:“梅大哥你要骑马还是坐车?” 梅孟希想都不想:“车!” 刚出京的时候他也骑了一阵子马,太难受了,还是在车里坐着自在。 卢舟想了想,将马交给阿维,陪梅孟希一起坐车。 梅孟希摆好坐垫,问道:“怎么是你来接货,你哥呢?” 卢舟:“哥哥他们去巡查蛮族各部了,梅大哥,你到的太及时了!” 他将雪灾的事和梅孟希简略地说着,梅孟希听得津津有味,感叹道:“那场大风雪,我们在路上也遇到了,不过关内只下了一天,没想到关外风雪竟然那么大……” 卢舟说起来还心有余悸的。 梅孟希同情道:“苦了你们了。” 卢舟笑笑,好奇道:“梅大哥,怎么是你押送粮草?” 提起这个梅孟希可就来精神了,“你不知道,这事还和你有关呢!” 卢舟:“我?” 梅孟希:“就你!你不是给皇孙殿下写了书信说卧虎关兵士的惨状么,殿下收到信后,读完寝食难安,就去找太子和陛下了……” 卢舟答应了姜濯遇到什么事都会详细告诉他,写信写得跟日记似的,那叫一个实诚详细。 从前别人提边关凄苦,好歹还要讲究文章辞赋的华美,多少叫人看不出来到底是真的,还是修饰了。 卢舟就不一样了,他为了写快点儿,也没太想什么修饰不修饰的,甚至为了能让米添看懂,还写得十分浅显直白,但偏偏细节又十分丰满。 这下写实又详细的边关风貌扑面而来。 别说姜濯和米添看得难受,太子看了都发堵。 弘安帝打了二十来年仗,自己却没上过战场,范孝向来不爱说这些,连要粮草都是说士兵们要吃不上饭了。 可他也不知道士兵们吃不上饭,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通过卢舟的书信一看,弘安帝也沉默了。 尤其是卢舟还有诛心之问,对比京城勋贵之奢靡与边关将士之凄苦,这是为什么呢? 恰好前一阵子又有不长眼的勋贵又在南城外拦截进城告状的百姓,弘安帝一怒之下,派大理寺彻查。 不只要查现在的,还有从前的,被积压的,全要彻查一遍。 还派人到各郡县去查,有没有这样的案件,谁敢包庇,同罪论处。 京城好一阵子风声鹤唳。 几乎所有权贵勋爵都被盛怒的弘安帝扒了层皮,还罢免了一串的勋爵,收回一堆封邑。 卢舟书信到的时候,正好赶上户部和刑部清点完收回来的封邑,正要询问弘安帝要如何处理。 那可都是富饶的地方啊,别人还没来得及打主意呢,姜濯就跑来找弘安帝,提议将收缴来的银粮发了军饷。 这不,这批粮草从各地运到京城,还没来得及入库呢,就被皇孙要来了。 除了户部和工部死赖着抽走了一部分银两去修坝驻地,扣了一部分粮食以备春天救荒,别的全发给几路大军了。 其中,虎贲军分得的是最多的。 朝中决定派人来押运粮草,代表弘安帝犒赏三军。 弘安帝原本想派睿王来,不过太子主动请缨,便由太子来了。 只是太子身份特殊,关外虽然已经是大岐的领土,但为了储君安危,太子止步卧虎关,不会出关。 太子是想出关看看的,可他才在早朝一提,文武大臣竟然默契联盟,死活不同意。 无奈,太子只好答应不出关。 而随行的,还有太子带来给苏岭中看病的御医,接替苏岭中的新郡守,押运粮草的散官。 升迁无望,养病好几个月的梅榜眼,听说朝廷要选押运粮草的散官,马上就不药而愈,跑回翰林院当差了。他还托门路走关系,找亲戚老师同乡,把他塞进队伍里。 他想到关外看看。 要是不答应,不愿透露姓名的京城新晋话本才子,可就要一不小心泄露身份了。 虽说把他在京外任职的亲哥气了个半死,但好在他哥拿他没辙,也不想再让他在京城装病得罪人了。 与其让他在京城写话本酸诗浪费天赋才气,还不如让他出来看看同期同榜的别人都在干什么。 于是,梅大才子没什么难度,就接了这个大家不太爱干的活儿—— 全京城也找不出几个他这样愿意大冬天往关外跑的傻子了。 人差不多齐了,考虑到边关缺粮,户部还是拿钱从各地筹粮。 睿王也正替卢栩采购物资,见状,走后门将要给卢栩送的东西,也一并塞到押送队伍里。 太子对这小叔叔那是很纵容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让和颜君齐很熟的梅孟希接了这活儿。 于是,宗鸿飞、六部和颜君齐关系不错的朋友,全托他给颜君齐带信。 承平伯一众,也托他给卢栩带信。 睿王就更不用说了,睿王托他带的除了信,还有卢栩那便宜徒弟写的菜谱心得,找师父远程指导。 还有他们开的铺子的账本,规划,等等。 另外,姜濯、米添也托他给卢舟带信。 卢舟信上说了,每日写信太劳累驿站,那他找梅孟希顺路带,就不算多劳累别人了吧! 机灵懂变通的小殿下便一口气塞给梅孟希一包袱的信,还有要带给卢舟的好几箱书、笔墨纸砚、零食、零碎小东西。 原本派给他的车马更不够用了,梅孟希还得自掏腰包,自己出车出马给他们运东西。 不过他也有私心。 他打算找卢栩和颜君齐帮他弄点儿有趣的西北特产,什么虎皮狐裘,奇珍异兽。 他也打算来关外找找灵感,再写点儿异域风情的话本。 这些东西不好用官府的马车往回运,这不得自备车马吗。 只要回程能塞满,一点儿都不浪费。 不过他的小心思不会告诉卢舟就是了。 一路上,梅孟希玩世不恭地和卢舟分享他哥哥在京城点起告勋贵的火跑了,不想绕来绕去,收缴来的钱最后还是花在了他跑到的地方。 他还幸灾乐祸地提醒卢舟,最近可千万别让他哥哥回京城,在关外好好窝好,京中那些勋贵快恨死他了。 卢舟:“……” 总觉得梅榜眼没少煽风点火。 梅孟希:“哦对,除了殿下、王爷他们托我带给你们的东西,还有两箱是从你老家寄到京城的东西,你们走了,王爷替你哥收下了,他让我转告你哥,你家中兄弟寄来三千两银子,他全替你们买成米面了。” 卢舟:“老家?!” 梅孟希:“嗯,寄信的好像叫卢文,王爷把箱子封上了,你回头自己拆箱看看吧。” 卢栩和颜君齐还不知道睿王、梅孟希给他们弄来了县衙仓库都塞不下的物资来,更不知道他们竟然收到了卢文走官驿,从观阳寄到京城,又辗转到关外的行李细软,他们还在姆姆河畔的集市上头秃。 来的部落太多了。 但能给他们的牲口不够。 还有那些小羊羔,就算给了他们,弄回去也该冻死了。 若全给他们大羊,又实在给不了多少。 狼多羊少,他们无奈之下,搞起配给。 而标准,就是按照先前在各部登记的状况来。 受灾严重的,能多换点儿。 受灾不严重的,那只能少换点儿。 “我们的目的是让大家活命,不是谁来得早谁能吃饱,谁距离远来得迟,就得不到一根羊毛。今天有三百二十只羊,来,报一下你们部落的名字,我们查查档案,看能给你们分几只。” 先前一口拒绝,不配合,说自己没受灾的部落:“……” 妈的! 作者有话要说: 卢栩:爷不在江湖,江湖依旧到处是爷的传说,京城,哼!还是关外好! 第315章 问问 卢栩他们没去过的部落马上不干了,他们呢?那么无辜的他们呢? 颜君齐给了他们解决办法—— 按照他们去过的同等规模的部落平均值算。 没去过的部落马上指着说没受灾的部落询问:“他们也算?” 颜君齐:“没受灾的不算。” 卢栩很想说,对对对,他们也算,好把仇恨值拉过去。 不过雪灾不分贵族还是平民,但饿肚子可不像风雪那么公平。即便他们部落里所有牲口都冻死了,贵族们也不见得会饿肚子,苦的还是普通人。 他们目的是让更多人活命,置气什么的,以后有机会再说。 所以,等别人都换完,他们还是给那些先前不配合、不合作说没受灾的部落留了羊。 那些部落来换羊的领头人讪讪地叫人将羊装上车。 卢栩:“我们回去还路过你们那儿,回去把人选好,我们去挑,再不让我们进,下次什么好事都没你们的!” 换下来,西岸的部落算一算,也没亏。 官府规定了大概的兑换区间,在那个区间内换,比他们自己宰羊宰牛,得到的肉还更多一些。 这荒田野地的临时集市就这样办了十天,来兑换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到卢栩他们要继续西行时,还有远的部落没赶来呢。 但颜君齐他们不能一直在这里耗着,想了想,让附近的几个部落首领一起来主持,只要他们愿意兑换,集市可以一直开下去。 他们则继续向西南,去通知更多的部落。 受灾的远比没受灾的部落多,只靠附近的部落匀出多余的牛羊,依旧难以补上巨大的损失。 不过,越靠西,自然环境越差,渐渐开始出现戈壁。 魏定山也不许他们继续走下去了。 荒漠戈壁是自然边境线,再向西已经不属于大岐的领土。 战后不愿意归顺大岐的部落,大多也西逃而走,走太深,说不定会遇到他们。 卢栩和颜君齐看着他们的物资,也萌生打道回府的想法。 剩下的空缺,他们还得从关内想办法。 晚上他们在大帐里看他们自己更新过的舆图,还把龙虎营的斥候找来,询问附近部落的分布。 实地走一次,哪怕是走马观花,收获还是很大的。 西北的蛮族部落远比北境复杂,他们虽然全被大岐叫做蛮族,但其实是十几个不同的种族,风俗习惯、穿着打扮、口音用语,都有区别。 因为当年打赢后,大岐的政策是要将蛮族主力打散、迁开,尤其是那些大部落,几乎都被扔到了荒凉地方。 而荒凉之地的小部落,因为和大岐交锋少,倒是被迁到了环境好的地方。 留在原地没怎么挪动的,就是偏远地区稍大的部落了。 这些部落普遍是这次受灾最轻的。 他们世代在这里生活,积累的物资也没因为迁徙造成丢失损坏,加上对本地的气候地理都更熟悉,冬日营地选的位置非常好,连大风暴都抗住了。 不过这样的部落是少数,大多还是混乱迁移凑成的邻居,其实矛盾也不少。 不熟,抢地盘,抢水源,等等。 多的是相互瞧不顺眼的。 卢栩他们默默松口气。 这种情况下,只要没有因为饥荒闹到大多人都活不下去,没有像白峰部那样一呼百应的贵族大部落号召,这些混杂的部落就是散沙一盘,轻易不会凝聚起来对抗大岐。 白峰部已经没了,虽然可能会加深矛盾,但同时,对所有蛮人部落也是一种震慑。 他们只要重点盯着那四五个最敌视大岐的部落就行了…… 走完预计的大半路程,颜君齐愈加坚定他们分而划之的对策。 那些种族人口少,规模也比较小的部落,原本也是受大部落和人口多的蛮人种族压迫的,对他们而言,像白峰部那样的部落,未必就比大岐好多少。 相处起来,他们的百姓虽然也很恐惧大岐人,但仇恨要低,好奇要高。 卢栩想动员他们像北境的伦兰部一样,到县城和大岐百姓做贸易。 他们一路,已经选出了五个这样的部落。 等回程时,可以重点再去这五个部落拜访,若他们也有这个意思,颜君齐就可以给他们写路引文书了—— 蛮人出了自己的领地乱跑,被虎贲军逮住,没有文书,弄不好会当做谋逆抓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虽然各部都没老老实实在大岐划给他们的领地上待着,但也没跑得太离谱,目前只有黑川部那一个奇葩部落,跑得特别远。 而各部最担心,最心虚,也是最让官府头疼的蛮人侵占军户土地的问题,颜君齐渐渐也有了解决思路。 等赈灾结束,游牧季节开始,他还要再考察一次,来验证一下合理性。 他带的空白册子上已经记录得满满当当,他们的食物和龙虎营的食物也都快耗光了。 是该回去了。 颜君齐正思维发散,突然听卢栩问道:“我听说西边有两个部落附近有盐山,咱们要不要去看看?” 来都来了,他也挺好奇的。 颜君齐一怔,卢栩从前倒是和他提过一嘴,可是盐山的位置,县衙附近的部落没人知道。 迁徙完,也不知道原本那两部落还在不在。 卢栩问龙虎营斥候,对方摇头。 卢栩又去问魏定山,魏定山自然也是不知道的。 以前打仗时,西边都不是主战场,到后期龙虎营和虎贲军的足迹才到这里。 “若是真有盐山,应当也不在这里。”他们从前在这附近驻扎过,完全没听说过。 卢栩:“问问!” 他风风火火跑去找那群蛮人官差了。 官差们正在烤兔子。 他们的官差中也算卧虎藏龙,有个从前是专当马倌的年轻人,虽然是奴隶出身,但骑术、放牧、游猎,样样精通,最近食物变少后,他就成了打猎的主力军。 他在原本的部落是给贵族放马的,他们首领选了他弟弟来做官差,到底要做什么也说得不清不楚,他怕弟弟会被大岐人虐待,主动替了弟弟来。 因为脾气好,混着混着,就混成后来加入的年轻蛮族少爷们的保姆了。 起初这群少爷们知道他是奴隶,还很瞧不上他,使唤他使唤的理所应当,卫二发现后,制止过几次,可蛮人太过理所当然,他就告诉卢栩了。 卢栩知道后,直接不许那几个欺负他年轻人吃饭。 等他们饿到没脾气闹了,他才训话了一通进了官府,不看种族,不看出身,不看血统,只认职务,他是老大,其他人都平等。 要是谁还摆什么贵族谱,就不许吃奴隶打猎到的东西。 虽然有人不服气,可碍于大岐官差和最早进队的多是出身差的人,他们又占了大头,不服也得憋着。 那些奴隶和穷苦牧民出身的官差,却惊呆了。 他们从出生起,生活和地位就是固定的,进取心的表现方式,不过是从给一般人放牧、干活儿,到给首领放牧、干活儿,他们的父母,亲人,主人,朋友,没人说过,甚至没人想过,他们和贵族是一样的。 他们怎么会和贵族是一样的呢? 他们和贵族哪里不一样呢? 为什么从前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呢? 有人茫然。 有人思考了很久。 生活在最底层的他们,普遍是不善表达的,大多都沉默着,但再看卢栩和颜君齐时,目光和从前又不一样了。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他们遇到卢栩敢主动问好说话了,做吃的时候,会把最好的肉留给他们。 卢栩神经大条,还和颜君齐吐槽,看看他这帮小弟,终于知道讨好孝敬他这个老大了。 颜君齐却将官差们的变化看得分明。 偶尔还替他去安抚了一下那几个以为自己受到了排挤的蛮人贵族小孩。 他们不见得品性不好,同样也是习惯了生来如此而已。 卢栩风风火火跑过去,往火堆旁边一凑,顺手接过官差们递给他的肉,问起他们知不知道盐山的位置。 卢栩:“这谁烤的,都糊了,我来我来。” 他极自然地夺了“主厨”的位置,还催人去他帐篷里再拿点儿盐来。 即便是等级礼教远不如大岐的蛮人,每次看到他类似的操作,都是忍不住要静默一会儿消化消化的。 他们族里的勇士、贵族也和大伙儿一起吃饭,不过可从来不负责做厨子的工作。 这是个什么爱好? 不过,卢栩烤肉、烤鱼、炖汤还是很好吃的。 什么苦不拉几口感发涩的野菜

相关推荐: 《寒帝传》作者:仕途之妖(总攻NP+修真)   吃定这位许警官   妹妹看着亲姐姐被干   酥果子(肉)   一念情深(师生 有点甜)   嘉医生今天救人了吗【NPH】   死亡赔偿金   狂欲总裁   (3pH)娇憨作精vs双胞胎   销魂窟_新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