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后谁要是亏太多,就去西城当学徒,或者找地方种地、放羊、砍树、捡蘑菇去!” 他给每人发一个缝好的小册子,“拿好了,这叫存折,每人启动资金十两,到年底,每人要还给我五两,银子或者同等价值的物品都可以。若想再多借,就要收利息了,一年利息百分之五,就是你再找我借一百两,明年底还我一百零五两了。走,咱们去库房看看。” 卢栩领着老老少少们去县衙库房参观。 各种物品分门别类的已经安置好了,价钱也标好了。 卢栩:“今天先看看我这儿有什么,然后都回家想想自己要做什么买卖,要进什么货,要不要再借钱,明天拿上存折来我这儿进货。” 他放的都是日用类的,奢侈品全都在另一个库房。 先从便宜的货物开始吧,亏也亏不了太多。 挨个儿给大伙儿介绍一遍货物和物价,他又给每人发了一页常见的加法题和乘法口诀。 以免有人着急算不清价。 卢栩:“都弄懂了吗?懂了可以解散啦!” 一上午,他这边儿动员结束。 然后开始在县衙门口一块儿空墙上写数字和九九乘法表。 万一谁弄丢了小册子,或者忘了哪个是哪个,可以随时跑来看看。 下午,他则去找县衙的赤脚大夫,问他想在哪儿开个多大的医药铺子。 大夫这种人才,去西城还是东城,可以随便选,而且县衙还会帮他招聘几个小学徒,学徒工钱县衙给,医馆赚钱归大夫。 没办法,他们太缺了。 赤脚大夫受宠若惊,连连表示自己学艺不精,有这待遇,他建议卢栩去军营聘军医。 卢栩倒是想,可挖人家虎贲军墙角,他怕挨揍啊。 先这样吧。 正说着,颜君齐也来了。 卢栩朝他默契的一笑,一起坐下和大夫商量等外面雪再化化,路能通行后,他愿不愿意到各镇子去看看有没有生病受伤的人。 大夫惊讶:“出诊?” 颜君齐点头:“正是,暴雪来的突然,各镇情况不一,我怕有些条件太差的小镇,房屋坍塌,有人会受伤冻病。” 若不是外面积雪太深,实在不好通行,他们年前就该去了。 一拖再拖,拖到现在,颜君齐每天都要上城墙看看外面的积雪情况。 大夫叹气。 想起年前那场雪,他也后怕。 要不是颜县令他们到任后在全县排查修过房屋,暴风雪前还有安排,县城哪会只有那么几个伤病的? 大夫道:“那我便多做些药膏吧!” 颜君齐朝他鞠躬:“多谢。” 大夫忙道:“使不得使不得,大人您可折煞我了。我……唉!我也就是个庸医,我……咱们,咱们……咱们县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好大夫呀!” 他哪算什么大夫,他从前就是采药卖钱的,在医馆跟人家胡乱学了些,到了北庭县,也是实在无医可用,他才被迫赶鸭子上架凑数的。 他也就会医治点儿风寒和皮外伤,疑难杂症一概不会,天天都怕把人治死。 说着说着,大夫还有点儿哽咽。 全县就他见过死人最多了。 每次遇到重病的,他都想说,我治不了,你们去找别人吧,可北庭县哪儿还有别人呢? 只能他硬着头皮上,十次有九次,他都无能为力,只能徒劳的瞎忙,亲眼目睹着家属们眼中的希望渐渐破灭,看着病患慢慢死在眼前。 那种煎熬,让他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好在,今年冬天,他们没死什么人,今年冬天,他睡了很多好觉。 卢栩和颜君齐也不知道他有这么大压力。 这位赤脚大夫其实才四十出头,算不上年轻,也不算老,哭过一场,心扉又敞开了不少,还给卢栩退了许多药。 卢栩给他搬来那些昂贵的药许多他都没见过,不认识,也不敢用,认识的,闻一闻,和他见过的不大一样,也不知道都是什么年份,要用多少剂量,不到万不得已要赌一把,他通通不会动用。 到目前为止,消耗最贵的,就是一点儿参须,给一个体虚的老太太煎参茶用了。 用了那么点儿人参,他还挺心虚,生怕卢栩会怪他浪费东西。 卢栩听得默默无语。 隔行如隔山,他在京城采购的时候,自然是什么好要什么,不知道原来药材不是贵的好的就是对的,京城的药竟然会不适合北庭县。 卢栩反省了一番,回去又搬了许多药材来。 除了他从京城带来的,他还有先前在各镇上换来的。 百姓们能认识能采到的草药都是些最常见的,这些草药药效可能不够好,但对也是采药人出身的赤脚大夫而言,比卢栩带来的许多昂贵好药材还好用。 卢栩让他放开了挑,只要是治病救人了,用多少他都不在乎。 救不活也不要有太大压力,“人各有命,若真没办法,大家不会怪你的。没人会怨一个想救人的大夫救不好人。” 大夫泪眼婆娑的,开始在家熬药膏。 卢栩听得心情也有点儿沉重,忍不住问颜君齐:“你说我是不是买错了,是不是该直接买些药丸什么的来?” 颜君齐:“没人知道这边会是这样的情况,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他用卢栩安慰大夫的话安慰他,“没人会怨一个想救人的大夫救不好人,更没人会怨一个想救人的人带来的药不够好。” 卢栩还是有点儿郁闷。 他回去又翻箱倒柜一遍,找出早不知道被他扔哪儿去的采购单。 上面粗略记录了他都采买了什么药,打算明天拿给大夫看看。 卢栩:“你说这有用吗?” 颜君齐摇摇头。 都不认识这些药材,即便有名字能有什么用呢? 颜君齐:“拿给军医吧。” 卢栩:“嗯?” 颜君齐:“用药材,换两个军医回来!” 卢栩望着他。 颜君齐语气森然:“要是换不来,就下军令命令他们来!” 卢栩:“……” 他有时候,觉得他家君齐挺有做将军的风范的,杀伐果断。 晚上卢栩因为找单子睡晚了,早上起来差点儿忘了要带人去库房采买进货。 等他想起来,拿着小本本来进货的人已经在县衙等了好一阵子了。 卢栩没出来,卢舟带他们先去挑货了。 等卢栩匆匆赶来,非但没发生他担心的有人想打退堂鼓不干了,进货的,还比他计划中多了八个人。 卢栩看着同样挑得不亦乐乎的八个蛮族年轻人,充满没睡醒的茫然。 “你们干嘛呢?” 八人齐齐愤怒:“你不是说两族都是北庭县百姓,都是平等的,为什么他们能在这儿挑货,不通知我们?” 卢栩:“……” 他沉默一会儿,忽然笑道:“怎么能不公平呢?瞧你们说的,我可最公平了!” 几人狐疑地看他。 卢栩热情无比:“我什么时候骗过人呢?想进货啊?进吧!看上哪个来哪个,一会儿就给你们装箱!” “呃……” 八人哑然片刻。 其实他们只想买,不想卖。 当商人,太麻烦了。 见他们要拒绝,卢栩快步过来两手张开捞住两个,和他们勾肩搭背,特别友好地撺掇:“别急着拒绝嘛,你们不想干,你们部落肯定有人想做这种买卖的!那些没什么牛羊,孩子却挺多的,你们回去问问看!” 几人想了想,也是。 贵族们不想干,那些没有牛羊,给贵族放羊的牧羊人可以干啊! 卢栩笑吟吟:“是吧,肯定有人乐意的,等你们回去,再顺便问问有没有人愿意当官差呗。” 几人:??? 官差??? 卢栩笑得愈加灿烂,他重重拍着两个被他搭着肩膀的少年,“关内来的能当官差,关外的牧民勇士怎么不能!是吧!叫他们来考试,我给他们放水,只要愿意学大岐话,律法、公文,全都可以一年后再考,公不公平?我向不向着你们?” “……” 卢栩:“我瞧你们几个就挺好,愿意做个先进表率么?” “………………” 他们齐齐看卢舟,眼神无比默契:快看看你哥是不是疯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卢栩:他们干什么,你们也得干,我最一视同仁了!来,一起卷啊! 蛮人:一视同仁是这么用的么?! 第305章 出巡 自从卢栩动了要忽悠阿维他们做官差的心思,他们几人可惨了。 从早上吃饭到晚上睡觉前,只要卢栩看到他们,就一定会过来游说。 还说什么这也是在帮他们练习大岐话。 他们需要练这种车轱辘大岐话吗? 被卢栩烦多了,他们都开始珍惜起上课的时间,毕竟只有颜君齐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卢栩才会安静离开。 为此他们甚至央求颜君齐多给他们上上课。 颜君齐:“我讲倒是没什么,可你们记得住吗?” “……” 理智的县令大人什么都没说,又什么都说了——你们这群连几条律法都背不过的小废物,不值得我浪费时间。 县令大人也挺忙的。 忙着督工呢。 东市西坊,承包了铺子的全都闲不住了,他们想早点儿开工早点儿赚钱。 尤其是那些领着县衙薪资的,特别不好意思啥也不干白拿钱。 土地还没解冻,想施工很困难,最近颜君齐有空都会过去看看。 一对比,卢栩就闲多了。 采买了原料的新晋小商人们,都在家自己想办法搞二次加工呢。 先前卢栩担心他们会胆怯,会不敢干,会退缩,事实上,若是从前,他们确实会这样。 他们全是穷苦人家出身,从前自己都舍不得买什么,突然让他们做生意去卖货,他们都不知道该进什么,卖什么。 可如今不一样了。 他们已经有了在集市替卢栩卖货的经验,实在不行,先前帮卢栩卖什么,就继续卖什么呗! 而且,上次集市有几个女工卖扣子赚了钱,也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 再者,还有卢栩说的启动十两,年尾还五两兜着呢,他们再笨,也不至于忙活一年亏损五两吧? 以他们两次赶集的经验看,和蛮人买卖没想象中那么复杂,哪怕只赶集,保本儿应该也差不多。只要保住本,就是白赚五两呢! 干,大不了明年去西城当学徒,去草地采蘑菇。 有了集市的经验,许多人已经有经营目标了。 尤其是女性们,她们几乎全打算先做些偏手工的东西。 经过集市的观察,她们多少已经了解些蛮人的审美了——好看的,华丽的,蛮人的女孩子们就很喜欢。 小巧的扣子,鞋子,头饰,首饰,她们都喜欢。 大岐讲含蓄,人家就很直白,喜欢就是喜欢,就要戴出来,显出来。 于是,新晋的女老板们开始在家忙活起来。 手巧的,做绒花,做绢花,手没那么巧的,做鞋子,做漂亮的鲜艳的鞋子。 还有做腰带的,绣手绢的…… 做这些,对她们而言都是低成本的小尝试,她们只需买些漂亮的布料,再买些针线,就能开工了。 卢栩那儿有很多对她们而言过于昂贵的布料,但那些布的颜色、光泽都很好看,她们几人一起凑一凑买上半匹,回来分一分,你做这个,我做那个,没准儿还能凑一整套穿戴出来。 她们能承担这份儿风险,也很想试试。 万一能行呢? 她们十分珍惜卢栩的一视同仁,想做好的决心比男人更坚定。 于是,很多男商人还没决定好到底做什么,她们已经自然形成联盟开始卷了。 她们为了节省木柴,晚上全凑在一家一起做针线活儿,无意间相互避免了做重复的东西,还能相互交流花样和不同的针法技巧,大岐南北东西各郡县的审美在一个小屋子里开始碰撞,而碰撞的方向,竟然是为了将东西售卖给另外一个民族。 她们拿不定主意的,转天还会跑去县衙问问阿维他们的意见。 于是,等积雪渐渐被土地和太阳合力消融到路能走时,不胜其烦的蛮人少年们纷纷上马,全要回家过年去。 走前,他们还带走了从卢栩那儿赊账打包的货物,还有从城里女商人那儿采购的小商品。 来时都是一人一马轻装上路,走时都是大包小包。 卢栩很担心他们这样路上遇到狼还能不能逃掉,不放心的叮嘱他们,万一遇到危险,记得扔了包袱赶紧跑。 八个少年人谁也不想听他乌鸦嘴瞎唠叨,和卢舟道别,嗖嗖跑。 卢栩摇头:“不知好歹的小兔崽子们!当我愿意管他们呢!” 他想起什么,连忙朝渐渐跑远的背影大声喊:“下个月集市又开始了!通知啊!!!” 几人远远的挥挥手。 这还用他说? 昨晚卢舟早就嘱咐过了。 他们跑了,卢栩也该出门了。 药丸、药膏早准备好了,卢栩带上大夫,带上药,带上一半的官差,向着他们治下的各个小镇出发。 这回没虎贲军护卫,他们带了大夫也不能全员乘马,每个人都做足了万一遇到狼群的准备。 这次卢栩也带上了刀。 不过他更趁手的武器还是那把一直随身带着的匕首。 卢舟很不安,很想跟着卢栩一起去,他连箭都准备好了。 卢栩拍拍他,让他放松:“我们走的都是从前走过的路,没什么野兽出没的。倒是你们,我一下带走这么多人,城中人手不够,你们自己要多注意,还有,提醒君齐按时吃饭。” 省得他一忙起来就想不起来吃早饭、午饭。 卢舟点头,询问要不要把弓箭给他。 卢栩:“我又不会用!” 他四下看看,抽走一根官差们锻炼用的木棍,“还不如这个呢,一寸长一寸强,还能从远处敲狼。” 卢舟:“……” 他突然觉得,很有必要教哥哥练练骑射了。 卢栩骑射不行,但也不是毫无准备的。 反正他们主要是防狼,有颜君齐在,有虎贲军在,他们不往北去,附近也没蛮人会想不开拿他怎么样,卢栩准备了好些火把。 大不了就放火跑。 雪那么厚,也不怕会把林子草丛点燃。 不过颜君齐比他更狠,他说想带些火把防狼,颜君齐就让人给他装了一车,还有好几罐子油。 除了这些,颜君齐又给他们多准备了半车食物和帐篷被褥,以防他们再遇到什么意外,可以就地扎营,也不怕饿。 到了分别时,颜君齐帮他整理衣服,低声道:“如果你没按期回来,我会带虎贲军去接你。” 卢栩借着斗篷遮挡捏了捏颜君齐的手心,“嗯,再遇到暴风雪我就不跑了,挖个雪屋,住到你来接我。” 颜君齐瞪他,“天气不好你不会就近找个镇子住下?” 卢栩马上改口:“记住了!我保证下雪不赶路,找个好地方猫好!” 颜君齐盯着他不正经的笑脸,眼睛酸酸的,缓缓抱住了卢栩。 他去,卢栩不放心。 卢栩去,他不放心。 他们不去,良心不安稳。 他们都去,局势不允许。 只有他手握兵符待在县城,县城才能算是大岐朝廷的县城,即便他们只有几十官差,也没有哪个部落敢熊心豹子胆袭击县城。 若他和卢栩都离开,消失个十天半个月,北庭县局势马上就会大变。 他走不开,只能将小小的县城变成卢栩的后台和大本营。 这道理他懂,卢栩也懂。 所以卢栩义无反顾,要替他去巡视,所以卢栩至今还在暂时充当着出力又赔钱的县尉。 卢栩默默叹气,没管一群人在看着,低头亲了亲颜君齐侧脸,柔声道:“天气都开始暖和了,不会有暴风雪了,我会平安回来的。而且我都和人家说好了,每个月都去看看。” 卢栩揉着他后背,半哄半撒娇道:“阿维他们自己走都没事,我带着这么多人呢。” 颜君齐不语,抬眸看卢栩,看得卢栩一阵心虚。 他知道,上次那场暴风雪吓到君齐了。 尤其是他回来后,一连病到年底,中间还有两天高烧不退,据说都烧得直说胡话,君齐吓得衣不解带守着他,他醒那天,君齐眼睛熬得乌黑乌黑的。 “我保证会平平安安回来的。”卢栩柔声道:“保证。” 他凑到颜君齐耳朵边,超小声道:“我的马好,逃命狼都追不上,遇到危险我就跑。” 颜君齐莞尔,知道卢栩这又是哄他。 以他的性格,不到最后一个人跑掉,自己根本不会跑才对。 “卢栩……” “嗯。” “早去早回。” “嗯。”卢栩笑起来。 他又抱抱颜君齐,抱抱卢舟,“我会如期回来的,放心吧。” 卢栩一行走远,颜君齐、卢舟和送行的人依旧没入城,直到渐渐看不见他们的身影,颜君齐才慢慢收了视线。 是啊。 阿维他们,一个人单枪匹马穿荒野,他不觉得危险。 卢栩带着几十人去小镇,他觉得危险。 人心总是不平衡的。 理智再强,他也控制不住的低落,焦虑。 “君齐哥?”起风了,卢舟喊他回城。 颜君齐望着远方,又出神了一会儿,点头道:“走吧,咱们回去。” 卢舟“嗯”一声,边走边安慰他:“哥哥聪明又机警,肯定能平安无事的。” “嗯。”颜君齐笑笑。 心中却想,早晚有一天,他要北庭县可以人人自由纵马,自在出行。 早晚有一天,即便他不坐镇城中,北庭县也可以安详平稳。 到时,他就可以陪着卢栩四处走走,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要是卢轩、陆勇他们在就好了。 他们还是缺能用的人手。 颜君齐深呼口气,努力平稳因为卢栩离开被搅乱的心绪,“我们建一个书坊吧。” 卢舟一怔:“嗯?” 颜君齐:“雕刻的工匠少,就先从泥巴开始,我们自己印蒙书。” 然后,算书,律法,诗词,典籍…… 没有人手,他们就自己培养人手。 他望着街上忙碌的人群,学字的孩童,慢慢又升起信心。 怕什么呢。 这里不过是穷了点儿。 他和卢栩也是从贫苦和田间走出来的,北庭县这么多人,他们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来。 作者有话要说: 虚假的男主:只会打架 真正的男主:文武双全 卢栩:??? 君齐:另一个虚假男主,只会文不会武(安慰) 第306章 火烧眉毛 卢栩第二次到来让各个小镇非常意外。 尤其这会儿积雪未消,道路难行,他们自己都不愿意出门,县城里的官怎么会愿意来呢? 可卢栩来了,还是带着大夫来的。 小镇百姓们心软软酸酸的,纷纷给卢栩他们倒热水,烧火,拿吃的。 小镇上有病人的人家,更是喜极而泣。 不出意料,年前的风雪导致许多人家都受了灾,有人屋子被雪压塌了,至今都还没修好。 情况不严重的,因为风雪天冷染上了风寒,这么久过去,大多已经好了,现在还没好的,基本全是身体本就不太好的老人孩子。 卢栩怀疑他们是不是已经肺炎。 而冻伤、冻疮,则老老少少,几乎全有。 卢栩一眼扫过去,几乎没一个人的耳朵是白净健康的,手、脸也是重灾区,全都冻得红红的,长着疮。 孩子忍不住总想挠,挠的这一块儿那一块儿的。 赤脚大夫在西北久了,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风寒和冻伤,卢栩叫人挨家挨户发他们提前准备的药膏,吓唬那群管不住手的小孩,要是抓伤口会把耳朵抓掉。 大夫则先给风寒咳嗽的病人看病吃药丸,又开方子抓药,病人吃后咳嗽竟然真轻了点儿。 小镇到处都是药味儿,家属们顿时连连道谢,高兴得语无伦次。 可卢栩觉得他们还是来太晚了。 尤其是见到那些因为被房子压伤的、救人反而受伤的病人时,心里一阵阵的难受。 许多断了骨头的人,只能靠邻里帮忙,用木棍树枝固定,即便固定了,也不能真的只躺在床上休养,稍微好一点儿,就要干活,拖来拖去,骨头长歪,他们也许终身都会落下残疾。 好在冬天冷,大多人没出现感染化脓的症状。 他们的赤脚大夫看了,试着掰正,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绝不敢开刀正骨。 卢栩看着他们畸变走形的骨头,从开始的好奇,很外行的鼓励大夫和病人试试看不能治好,到后来忍不住躲开逃出去。 他终于懂大夫先前哭诉的压力了。 他们还是太缺大夫了,要是每个镇上都有大夫,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因为缺医少药耽误治疗。 几天下来,卢栩心情越来越糟糕。 最初是他安慰大夫,到后来就成大夫安慰他了。 他们俩坐在车上唉声叹气的,惹得一同出来的官差们也忍不住跟着难受。 他们的队伍越来越沉默,连镇上有人愿意学着县里也在小镇建工坊,他们的心情都没能见好。 唯一能宽慰他们的,就是有人吃了药后病情开始好转,可十个好转的,也抵不过一个因为治疗不及时丧生的给他们的冲击大。 他们到达西峰县附近的一个小镇时,正赶上有人下葬,两批人隔着坟地相望,对面家属的哭声在风里如巴掌一样抽在他们脸上。 卢栩怀着一腔愤怒回城,风尘仆仆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拉上颜君齐去军马营抢军医。 “绑架也要绑几个回来!” 那些他们县城赤脚大夫束手无策的病人还在等着。 颜君齐点头:“好。” 他交代卢舟和熊昆守好县城,和卢栩一起带上卫二和几个骑术好的官差直奔军马营。 路上他没让卢栩再骑马,而是和他一起坐车。 让卢栩枕在他腿上休息,安抚卢栩连日积攒的焦躁。 卢栩连续多天吃不下睡不好,觉得自己已经十分萧瑟沧桑,气鼓鼓冲进军马营,准备借着怒意将田副将狂轰乱炸一通,然后绑几个军医回去。 不想,他一到,就看见了比他更沧桑更消瘦的贺承业,还有一营正在匆忙治病的伤兵。 卢栩:“……” 看到他们贺承业很意外。 不过他忙着安置伤兵,向卢栩和颜君齐行个见面礼,就继续忙了。 卢栩哪能叫他就那么走了,连忙追过去问:“贺大哥,北边打完了?赢了吗?” 贺承业点头:“赢了。” 卢栩下意识道:“赢了就好。” 可看贺承业那惨样,他心里又忍不住腹诽,这模样也是赢了?赢哪儿了?要是贺太师看到儿子这么惨,不知道还舍不舍得叫他来做什么督军。好好一个文官…… 卢栩:“唉,我看你好像也受伤了,你先让军医看看吧。” 贺承业笑道:“一点儿冻伤,不碍事。” 卢栩看看颜君齐,默默把最近他都随身带的冻疮膏给贺承业。 贺承业怔了怔,也没客气,往自己冻伤的手和脸上涂抹一点儿,就交给其他伤兵了。 卢栩下意识看看贺承业走路都有些跛的脚,猜他腿脚一定也有冻疮。 再看看他那白白净净的装药膏的小瓷瓶,在一群看不出正常皮肤颜色的伤兵间传递,那抹白色莫名的刺眼。 卢栩主动道:“那什么,我们带了些药材,要不你看看?” 贺承业诧异。 上次找卢栩要,卢栩可是死活不愿意给的。 卢栩嘟囔:“我要换两个军医去治病,那些药材是租借的聘金。” 贺承业莞尔,答应了:“好,不过要等安排完伤兵。” 卢栩低头咕哝一句:“我们那儿也挺急的。” 贺承业想想,让副官去找军医来。 忙出一身汗的军医跑来,一听卢栩要借人,眉头都皱起来了。 他们人手都不够用呢,怎么还能借人? 卢栩:“我们县城的大夫可以治简单的外伤,但是有人咳的下不了床,人快不行了,他治不了,还有一个被砸了后好像是内脏受伤了,人也快不行了,还有好多我们大夫实在治不好的,咱们换换,我们带药材来帮你们,你们派人去救命,行吗?” 贺承业:“按他说的办。” 军医本还不情愿,待看清卢栩带的两车药材,眼睛亮了。 与卢栩他们不同,军马营不缺这边常见的药草,他们缺的就是西北不产的好药,尤其是高年份品质好,又昂贵的。 他们没钱买,也没地方买,通过卧虎关到关内买,附近几个郡也少有齐全的药铺。 卢栩带来的药材,刚好能应急。 他们马上安排了一个擅长治内伤病症的军医调给卢栩。 卢栩:“就一个啊?” 军医:“大人,能均一个已经是硬挤了,他治内伤和伤寒水平最高,要是他治不好,别人去了也没用。” 卢栩眉头也皱得高高的:“那赶紧吧。” 他们打算带上军医就走,却被贺承业叫住:“颜县令,魏将军有要事想与县令一叙,若县中无急事,可留军中暂住。” 颜君齐点头:“魏将军在何处?” 贺承业:“魏将军压阵,还需几日才能到。” 颜君齐:“那便等魏将军回营后到县中一叙吧。” 卢栩也点头,算算日子,他们该准备下次集市了。 现在回去,马上派人去德巴克部找德巴克人帮忙联络,也许集市时他们还来得及再从蛮人那儿换点儿草药什么的呢。 贺承业本打算趁着魏定山不在,先私下将定北郡的情况与颜君齐沟通一下,先谈谈他们俩的想法,可颜君齐和卢栩急着回去,他也不好阻拦。 只好约定等魏定山回来再去县衙拜访。 卢栩:“贺大哥那你忙吧,我们就不耽误你时间了,你们要是缺药,县衙还有一点儿,我们走了。” 贺承业恍恍惚惚道“好”,想不通卢栩怎么突然这么大方了。 难不成,看到伤兵心软? 他怎么都想不到,这是卢栩想着反正那些贵药材他用不上,与其扔着,还不如给虎贲军送人情呢,万一用上了,救人治病,积德行善。 这样,回头他送几个学徒过来,或者让他们的县城和镇上知道皮毛的赤脚大夫过来进修学习,军医们总得教吧?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卢栩也见不得那么多伤兵。 尤其是经历过和那群虎贲军被暴风雪困在野外,一路共患难回家后,他对虎贲军印象直线上升。 若是他再带一次药材过卧虎关,就不会像上次那样只给贺承业留三分之一的药材了。 逮着一个军医,总算没白来一趟,这位军医很猛,自己带马,背着药箱,挎着刀,问清了病患在哪儿,朝卢栩一拱手,“大人我先行一步。” 然后跑得比卢栩他们还快。 卢栩趴在车窗边看他如风一般的男子嗖一下就没影了,将脑袋缩回来,和颜君齐感叹:“是个急性子啊!” 颜君齐莞尔。 等他们马不停蹄追到县衙,听说那位姓马的军医已经在县衙换了匹马,从县衙库房取走了一袋药材,带上上次跟卢栩去过各小镇的官差当向导,又风一般的去给人看病了。 卢栩忍不住对颜君齐说:“我觉得这可能是个人才,咱们得扣下!” 卢栩的直觉不错,马军医雷厉风行治好了因肺炎卧床不起的,又跑去第二家施针治疗,才三日,病人状况明显好转,激动的家属全要向他磕头道谢。 留守在那儿照顾病人的赤脚大夫也不顾他年龄比马军医更大,鞍前马后追着伺候,死活要拜师。 马军医没答应,治好病人又风风火火跑了,他还得回军马营继续给伤兵治疗。 途经北庭县,又找卢栩打劫走一批他先前看上的药草。 卢栩听说人抢救回来了,大方的打开库房随便让他挑。 马军医也没客气,但人还是十分讲究地给卢栩写了他借走了什么药材,让卢栩回头去找他们将军要钱。 这番操作搞得卢栩更心动了。 多有原则! 一心救人,救死扶伤,还似乎跟虎贲军不是一头的。 等他们救完人,军医闲下来,他就拿着单子去找魏定山要账,只要虎贲军还不上来,他就先把马军医要到他们县衙来。 北庭县不少百姓也有大大小小的各种毛病呢。 尤其是曾经当过兵,落下一身伤或残疾的,于情于理也得来义诊几天吧。 他一心一意为病患谋福利,到了年后第一场集市,更是不遗余力和来参加集市的部落头领商议换药材的事。 蛮人的巫师等同半个大夫,对这里常见的外伤、风寒,有自己特色的治疗方式,而原料,其实和大岐差不多,用的大体是一致的草药。 不过因为气候不同,物产不同,他们反而更了解本地特产的药物,在细节和计量上,又有不小的区别。 治病对他们而言,是巫术的一种,也属于巫师不外传的秘密,卢栩想促进双方大夫沟通,令他的蛮人朋友们十分为难。 即便他们是贵族,对巫师也没啥发言权。 这次暴风雪受灾的不止大岐人,蛮人各部落受灾情况也很严重。 从前总是乐呵呵的驽垛部提起这次暴风雪都愁眉苦脸的。 牲口冻死太多了。 仅仅两天多的暴雪,冻死了他们大半的牲口。 这次他们愿意冒着雪急不可耐来和卢栩交易,也是想将冻死的牲口换成更好保存的粮食,或者和卢栩交易更多的盐,用来保存肉。 否则,等天一暖和,肉开始腐烂,他们马上就要在春天面对饥荒。 若他们被逼不得不在春天打猎来补给食物,未来几年,都会人心惶惶。 他们的文化中,春天打猎是不吉利的,预示未来几年会有灾荒。 为了换粮食,弩垛部的首领亲自来了,甚至卢栩提出医术交流,这种对他们而言有一点儿冒犯的要求时,都皱着眉表示愿意替卢栩和他们部落的巫师沟通看看。 同样的,卢栩他们也很重视这次交易。 颜君齐也亲自来了。 卢栩努力和各部落的首领解释医术交流的互利好处时,颜君齐却忍不住想更多。 他们初到西北,对这边的气候缺乏了解,还以为年前的暴风雪就是西北的特色。 可交谈后才发现,那么强的暴风雪在西北也不常见,各部根本就没做好充足的准备和应对。 等到春天,这批肉消耗完,面对饥荒的不止是军户,还有所有的蛮人部落。 甚至,他们面对的困境,会比大岐军户更严峻。 他几乎已经脑补出一场以灾荒为导火索,再次点燃两族的战争来。 卢栩还在和他们沟通时,颜君齐脊背上冷汗都冒出来了。 他熟读典籍,在京城补了大量史书,来西北前,更是针对蛮族和西北集中查阅,很清楚历代蛮人饥贫之下都做过什么。 从前,阻挡蛮人骑兵的是卧虎关天堑,是绵延千里的叠峰山,而现在,横亘在蛮人和卧虎关之间的,是三县军户百姓。 颜君齐打断卢栩他们的交谈,详细问起各部落受灾的损失数量。 各部首领马上向颜君齐诉起苦来。 卢栩后知后觉也反应过来了。 他震惊地看着颜君齐,颜君齐给了他一个很隐晦的眼神,声音没什么波澜,很平静地安抚诉苦的各部道:“朝廷会赈灾。” 卢栩暗暗吞吞口水,顾不上巫师不巫师,文化不文化了,他配合着颜君齐转换了话题,若无其事地安抚焦虑的部落首领们:“对,大岐超大的,这个郡受灾,能从其他郡调粮支援,只要挺过最初的时间,后面就有支援来。” 蛮族各部震惊又狐疑地问:“大岐赈灾?大岐给我们赈灾?”“大岐真的会调给我们粮食吗?” 卢栩:“定北郡也是大岐的郡,你们也是大岐子民。” 各部首领面面相觑,都难以置信,这是什么天方夜谭?! 卢栩:“不过大岐太大了,和咱们相邻的几个郡都不怎么产粮食,从粮产充足的州郡调粮食过来,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大家在最初这段时间,还是要节俭一点儿,省一点儿。” “自然。” “嗯。” 他们都没想过大岐还会管他们。 他们还是难以置信:“大岐真的愿意调粮食来么?” 卢栩:“当然会!” 免费给也许不太行,要是买,八成还是可以的。 反正蛮人贵族有金银宝石,大不了就让他们换,让他们买。 卢栩心想,就是大岐朝廷不调,他也会想办法弄来,他可不想当炮灰! 几部首领又看颜君齐,似乎更想从颜君齐这县令口中听到
相关推荐:
宝贝,我们被潜了(高干)
小观音
驯主_高h
穿成炮灰渣A后…诶? ABO
美人取精2
孕妾生香(现言高H高辣)
《帝国之殇》高 H NP SM
〈BL〉《淫魔現在進行式》
那个放荡的我
提臀来见(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