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卢栩迷茫:“兑钱?” 原来是因为这?! 他简直是一万个冤枉,什么跟什么? 罗慎问:“你和赌客兑银子了?” 卢栩是真冤,他哪知道赌坊还有这些规矩,老实道:“兑了,铜钱背回去太沉,我想换点散银,可我全身上下加起来就二两多,总共就兑了一两银子!” 罗慎也挺无语,“你以后要兑钱便到钱庄去,不要往赌坊去了。” 卢栩连连点头。 他保证再过赌坊绕道走! 谢过罗慎,卢栩就近的钱庄去兑钱,一两银兑一千三百文。 卢栩叹着气,揣着钱准备回家。 可惜了他的筐子。 回家他只说筐子路上坏了,元蔓娘没多想,反而兴致勃勃告诉他,三奶奶赶集生意不错,蒸了两篮包子馒头不够卖,刚刚还给他家送了一碗豆包来。 豆包可不便宜,要用红豆,还得放糖,三奶奶包的个小,一个也得卖五文钱。 卢栩挺高兴,“三奶奶什么时候在村里卖,咱们家就不用蒸了。” 元蔓娘道:“我听好像有这个打算。” 那好呀!挨着包子铺,他还缺包子吃吗? 只是他没想到,转天自己就遇到了麻烦。 卢栩站在码头笑不出来了,“我为什么不能上船?” “你是进县里卖田螺吧?” “是。” “那就对了,我们船不载你。” 卢栩愤然往一旁去找别的船。 船家在他后面高声喊,“别费劲了,哪个船也不载你。” 卢栩在码头问了一圈,果然如他所说。 在码头收货的还记得他,叫他过去买了一份儿田螺,“我说上个集不见你,你小子跑县城卖去了。” 卢栩:“县里好卖些。” 货商:“也是。” 他看看卢栩一身气,笑问,“你才去县城几天,就敢得罪船帮了?” 卢栩:“我每天就坐趟船,该交钱一文不少,我上哪儿得罪船帮去?” 货商:“那你得罪谁了,船帮都卖他面子。” 卢栩想了想,问,“船帮老大姓什么?” 货商:“宋啊!咱们观阳,宋、罗、裘、马,四大家,这你都不知道就敢上县里混了?” 卢栩讪笑,“我就赶早进城卖个田螺,跟卖菜一样,我上哪儿知道这些去?船帮是不是还开赌坊?” 货商吃着田螺,随口道:“观阳的码头、行船,不管是载人载货,都是船帮的,还有赌坊、当铺、妓院、牙行,反正消金的地方不是宋老大买卖也卖他面子,那四家,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宋家。” 卢栩作恍然大悟状。 心想,晚了,他已经得罪了。 货商建议:“不然你还在镇上卖,先避避风头。” 卢栩笑笑,“谢谢您指点。” 他们用这种方式不让他去观阳,不就是不愿意得罪罗慎,又想恶心他吗?但他骨头硬,不信邪,别人越不许,他就越要干,水路不行,他就走陆路,背也要背去观阳县卖,他不但要卖田螺,以后还要在观阳卖别的、开铺子、置产业,气死那帮孙子。 卢栩回家拿了钱,到镇上木匠店买了个独轮车,回家给独轮车装上支杆、箱斗,将独轮板车改成他习惯的小推车。 这样松开推杆,有支杆在,小车也不会翘起来。 他将田螺装上小推车,揉揉卢舟和腊月脑袋,“娘,欠姑姑的钱再晚两天我就挣回来。” “哎。”元蔓娘忧心忡忡地送他出门,一路将他送到山后小路。 “栩儿。”元蔓娘不放心地叫他,“娘和你一起去吧。” 卢栩笑笑:“不用,回去吧,我今天可能晚点回来。” 元蔓娘在山边目送他推着小车往西去,眼泪忍不住又落下来。 卢栩好端端地出门,不久沉着脸回来问她要钱,指定是受了什么委屈,可她一点儿忙都帮不上。 她哪怕蒸馒头好吃,也能赶集卖馒头,卢栩都不用这么辛苦。 元蔓娘掉着眼泪,呜呜哭着。 山路不好走,卢栩推着车咬牙快走,遇到沟就从一旁搬石头垫,遇到草,就用力踩平,以后他总要走的,只要他走,路就会越走越平。 进县城已经晌午,城卫见他推了车,问他是不是生意变好了。 卢栩笑应。 按规定,推车要多交两文钱,城卫收了钱,没要他田螺,让他赶紧进城去。 早市基本已经散了,卢栩没去,直接去了酒肆。 酒肆掌柜听说了他昨天的壮举,还叫他进去说话,一群酒客不嫌事大地八卦。卢栩一问才知,他们这些正经买卖,是受罗慎照顾的。 卢栩哭笑不得,顺势卖惨,“我以后全赖诸位照拂买卖了。” 酒客们也没假客气,很义气地一人买了两包。 卢栩还剩一半,便推着车沿街叫卖。 好在是有推车省力不少。 中午逛街的人少,他不好往餐馆客栈去卖,干脆离开东西街往南北两侧的住宅去,沿着巷子叫卖,还真遇到几家熟客。 “你早上怎么没来?” “早上耽搁了。”卢栩多添了些田螺给他,“以后还在早摊卖,多谢您照顾。” 他推车卖着,还往别人家后院厨房送了几份儿,出来时遇到个送柴的。 那人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 卢栩不认识,尴尬地冲人笑笑。 那人也朝他笑,看着挺憨厚。 卢栩觉得这人八成有病,腹诽几声推着车继续卖田螺。 他卖到下午太阳西斜,讲究人家都要准备晚饭了,还剩下一点。 卢栩硬着头皮回酒肆,问老板能不能帮他寄卖。 “十文一份儿,若卖得掉,您一份儿给我八文就成,若卖不掉,晚上您拿回家添个菜,以后少不得借您门口,算我孝敬。” 掌柜捏捏胡子,“行,你放这儿吧。” 卢栩道了谢,推着空车快步离城。 再晚,天就要黑了,夜路可不安全。 第15章 打铁铺 卢栩一刻未歇推着车急行,路平坦则跑,不平则推,山中天黑早,鸟兽已经归巢,卢栩走着,时不时就能听到鸟扇翅膀鸣叫,大树上的鸟窝在天黑时看黑洞洞的,看不见的草丛石后不知道有什么正看着他赶路。卢栩一刻不敢停,在天将黑时候他看见了那棵快被他薅秃了的桑葚树。 到了这儿,他就有了时间距离概念——离家只有一个小时了。 卢栩抬起酸疼的脚,靠在山边喘口气。他刚刚就觉得右脚疼,抬脚一看,布鞋竟然磨破了一个洞! 难怪那么疼! 卢栩骂骂咧咧把船帮、赌坊骂了个遍,攒了攒力气,调整鞋袜位置,又马上出发了。 虽极少听说有野兽下山觅食,但据说山里野猪不少,只要有一只热爱睡前遛弯的,他就得完蛋。 天色越来越暗,远处看不真切,卢栩专心盯着脚下的小路,慢慢闻到了炊烟的味道。 他抬头,看见了村里昏黄的灯火。 卢栩差点热泪盈眶,很想高声嚎一嗓子“小爷活着回来了!” 紧接着,他就看到山道边徘徊的影子。 “谁呀?”卢栩定睛仔细看了看,“君齐?!君齐你怎么在这儿?等我么?” 颜君齐过来帮他推车,“伯母在这儿等你,天暗了我叫她回去了。” “哦!行!谢谢你!”有人来帮忙了,卢栩力气没了,脚也疼了,人也娇气了,往颜君齐身上一靠,抬起磨破的脚,把颜君齐当了拐杖,“这鞋不行,鞋底都磨破了。可疼死我了。” 颜君齐被他压得一矮,又重新站直,搀着他往回走,“怎么又走起山路?” 卢栩憋了一天的气骂骂咧咧简短说了,“……他们阻得了河堵不了山,堵得了山也拦不住我的脚!”豪言壮志完了,卢栩不忘叮嘱颜君齐,“这些你知道我知道,就不要和我娘他们说了,省得他们担心。” 颜君齐点头,“好。” 元蔓娘在家做好饭让卢舟、腊月他们先吃,不放心又从家里出来瞧,一出门和卢栩遇个正着。 元蔓娘差点跳起来,蹦了一天的心总算落回去,“回来了!回来了!快进来,君齐你也坐,舟儿快给你大哥盛汤,洗洗么,我去端水!” 她一阵风似的忙活,把卢舟、腊月使唤得团团转,卢栩好笑又觉得熨帖。颜君齐没多留,帮他把推车放到院子里就告辞了。卢栩想想元蔓娘的手艺,也没好意思留他吃饭。 卢栩洗好手脸,坐到饭桌边腊月和卢舟已经给他端来还热的饭菜,卢栩把脚悬空了舒坦的吃饭。 今天元蔓娘学着他做紫菜蛋汤,味道竟然还不错! 等一切消停,一家人坐在厨房外,借着厨房的火光聊天。 天上只挂着个月牙,星星很亮,卢栩等水烧开再洗澡,旁边凑着个腊月听他讲县城各样铺子,卢舟负责看火,元蔓娘揽着卢锐给他缝新鞋。 腊月听得眼睛发亮:“那么多吃的!” 卢栩:“等哥还完债,给你买点心尝尝。” 元蔓娘见他脚都磨破了,问他:“栩儿,明日要么在家歇歇吧?赚钱不急在一时,咱们日子也过得下去。” 卢栩想了想,“不行,得去,我和人约好了明早去的。” 他下午走街串巷,有几家问明早他还去不去早市卖田螺,他都答应了要是不去,就算爽约了。 “小买卖也得守信,这样久了别人才能信我。” 元蔓娘便不说什么,只将鞋底又加厚两层。 他们挨着河挨着洗,除了冬天都是到河边游泳或打溪水回家冲凉,卢栩不乐意,他觉得热水才能解乏,像卢锐一样被扔进小盆里泡着才最好。等他有条件了也要定个大木桶拿来泡澡。 卢栩想着,就那小树枝在墙上写他的伟大计划:买田、买浴桶、吃肉、买点心…… 卢舟拿着药膏、针和布条过来,就见他哥裹个毯子赤膊扭着身子在土墙上写写画画,掉了一床的土渣。 卢舟:“大哥我给你上药吧。” 卢栩把树枝往床头一放,对自己的规划十分满意:“我自己来。” 卢舟蹲在一边看他挑水泡,眼神往他肩上瞄,看见卢舟肩膀上还没好全的勒伤。 卢栩听他叹气挺哀愁的模样,问他,“你叹什么气?” 卢舟郁闷:“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帮上哥哥的忙。” 卢栩拿药膏捂上,布条捆好。 都是农家土方子,四季里采草药,捣烂了做成药膏,多少有些杀菌消炎的效果。 卢栩:“那你多吃点,长高点,这样以后咱们兄弟俩出去,谁惹我你就替我去打架。” 卢舟小声咕哝:“君齐哥说不能打架,打架不是好办法。” 卢栩没听清,“你说什么?” 卢舟大声道:“我长高,帮你打架。” 卢栩:“好弟弟。” 他收拾完东西,指挥卢舟把床上的土扫干净,拉着弟弟睡觉,“你往那边点,热。” 卢舟往床里挪挪,又挪挪,贴上墙。他哥四仰八叉地占了大半的土炕。今天也不嫌床硬硌人,没有翻来覆去,躺下不到一刻钟就呼呼大睡。卢舟等了等,听卢栩睡熟了,爬起来拽毯子给卢栩盖好,坐在卢栩边盘腿撑着下巴发愁,哎,他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怎么才能赚钱? 卢栩又花了好几天上午赶早市,中午去酒肆,下午走街串巷吆喝宣传,慢慢积攒客源,若下午剩下了,他照旧到酒肆寄卖。酒肆掌柜卖了几天生意尚可,便叫他中午多留些田螺下午就寄放在店里卖。 卢栩手脚磨出茧子,山路上桑葚彻底被他薅光,也还清了姑姑家债。 田螺生意也渐渐稳定到一日卖出二百多份,卢栩开始琢磨些别的生意。左右他推车还空着一半,还能再卖点别的。 这天有熟客家里来亲戚,一早买了他小半的田螺,他卖得顺利,中午在酒肆就卖完了。见时间还早,卢栩推车到县里的铁匠铺看看。 铁铺都是官营的,入了工籍,在当地登记造册,以后代代都得打铁,他们这小地方铁匠少,朝廷征兵打仗又征调各地铁匠去打兵器,这会儿就一个老头带着小儿子营业,铺子门口挂着个“成造田器”的牌子。 铁是稀罕物件,以前买把菜刀都要登记造册,卢栩不知道他的铁锅大业能不能成。 总得碰碰运气。 主要是他的陶锅炒菜坏得太快了,别说元蔓娘心疼,他看着也挺心疼的。 老头正在打锄头,见他便问:“小郎君要打什么?” 卢栩挠挠鼻尖,“锅您能打么?” 老头怔了怔,“打什么?” 卢栩:“铁锅。” 他比划着土灶大锅和平底锅,“要这么大,这么深,底要收这么小,再要个平底浅的。” 一个炒,一个煎,炒个菜,烙个饼,齐全了。 老头沉吟,“你说这锅我没打过,不知道能不能行。我试试吧。” 卢栩喜不自胜,“行!” 老头拿一对木牌子分别用刀刻一个圆和一道印,拿印泥印了手印递给他,“这要用不少料,你先给一两定金,银子粮食都行,不要铜钱。” 卢栩刚换了银子,拿碎银换了木牌,和老头约定好了时间高高兴兴走了。 他到杂货铺补买了好了油盐调料,忽然回过味来。 铁好歹也是战略物资,他要那么大个锅铁匠就答应了?不是骗他银子吧? 卢栩不放心,又推车找回来。 老铁匠见他回来了还挺纳闷,卢栩一问,把铁匠问笑了,“我祖上五辈在观阳打铁,就一两银子,我还能跑喽?你看看你的牌子,画一道就是一两银子,坑不了你。” 被笑了卢栩也不害臊,他看看木牌大概明白了,圆代表他定的锅,一横杠是一两银,还挺简单。他继续问:“我听说到处缺铁,别说我做这么大口锅,前阵子买锄头都买不上呢。” 老铁匠:“可不是呢,不光咱们观阳缺,哪都缺,打仗要铁,耕田也要铁,朝廷派人到处找矿,现在不一样了,就咱们邻县就发现好大座铁山,给观阳批下来不少呢。” 卢栩琢磨着还是哪不大对,想不通便不想,知道他铁锅有着落了就行。 卢栩揣好木牌和铁匠道别,推车回家。 路上经过赌坊,姓宋俩混混在外面嗑瓜子,见着他活见了鬼似的。卢栩朝他们笑笑,张嘴无声骂了句“傻逼”,拱拱手推着车吹着口哨优哉游哉出城。 宋六问:“他是不是骂咱们呢?” 宋七摇头:“没听清。” 宋六:“准是骂咱们呢!老三怎么搞的,怎么还把他放县里来了?” 宋六扔了瓜子,“走,找老三去!” 他兴师问罪地跑到船帮,进门就喊,“三哥,我给你提那么大个猪头一坛子酒,你是嫌少?一点儿面子都不给我了?” 宋三正和人说事,闻言皱眉,“没见着有客人,嚷嚷什么?” 宋六拱拱手,笑道:“对不住了裘爷,帘子遮着,没看着您。” 裘立松也朝他拱拱手,“不碍事,我这也说完了,不耽搁三爷了。” 宋三客客气气把人送出去,回来见宋六歪坐在椅子上吃茶点,没个正形。 宋六吐口茶沫,“姓裘的找你什么事?瞧他那一双草鞋跟谁装狠呢,踩一地泥,呸。” 宋三懒得搭理他,“他兄弟想打鱼,求咱们给个方便。” 宋六一听不乐意了,“河是咱们家的凭什么给他们方便。” 宋三沉了脸骂他:“河是官家的!出去瞎说八道给大哥二哥惹了麻烦你就等着挨收拾吧。” 宋六撇嘴:“我又不当着姓罗的说。不就仗着家里出了个县尉,又不是什么大官。” 说起罗家宋六又想起来了,“三哥,我让你帮我治那个小子怎么又跑县里来了?” 宋三:“什么小子?” 宋六:“就是罗慎罩着那个卖田螺的小子,我今天在街上瞧见了,还骂我!” 宋三本来没什么印象,三天两头的,谁惹了宋六他都找过来要让对方不能坐船,他哪记得住那么多人,但宋六这么一说,他还来了点兴趣,让手下去码头问问,结果,卢栩没坐船! “你说他是从山路走来的?” 手下道:“那小子我有印象,以前从饮马镇上船,他不坐船,就只能绕山。” 宋六眨眨眼,撸袖子道:“我叫人去把山路堵了!” 宋三:“他要绕山你让他绕去,水归咱家,路属马家,咱们和马家井水不犯河水,你别给家里找事。罗慎的面子也要卖,他一个屁也不懂的乡下毛孩子,你还把人逼死?” 宋六:“咱们家也要脸,我不能让个乡下小子白揍了。” 宋三不当回事,喝着茶轻描淡写道:“叫人暗中揍一顿出出气得了,别弄出人命。” 卢栩还不知道他又被惦记上了,时间早,他推着车悠悠达达往回走一路上满山乱瞄,还真发现一棵野核桃树。就是这会儿没核桃。 他摘了几朵野花,一进村还没看见腊月,先听几个小孩高一声低一声地喊腊月名字。他放下车往溪边一瞧,他家腊月拿着个小篮子在溪边抓田螺,还有好几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娃娃帮着抓,别人放进来,腊月就甜津津地说谢谢,给人分糖吃。 她就一块糖,给这个抠一点,给那个抠一点儿,几个小孩大概只能品出个甜味儿,就乐陶陶地继续翻石头抓田螺去了。 卢栩看傻了眼,他都没教过,他们家腊月就会派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卢舟:我没长歪全靠自己。 卢栩:??? 骰娘:3点,单! 第16章 字样 卢栩没打扰,又悄咪咪回了家。他好奇腊月一块糖能骗回多少田螺来。 卢舟不在家,大概去摘苇叶了,元蔓娘也不在,隔墙听见卢锐“啊啊”声,八成和元蔓娘去了颜君齐家。 卢栩把东西放进厨房,捡了几块糖到颜家串门去。 元蔓娘和颜母在院子里做绣活,文贞领着卢锐学走路,卢栩打过招呼给文贞一块糖,叮嘱他不许给卢锐吃,在弟弟抗议声中跑去找颜君齐。 他才不和小孩玩。 他们俩躲在屋里吃糖,卢栩借颜君齐的纸笔在一旁算账。 还了姑姑家钱,还欠三叔家十两,四叔家五两,另外铁锅大概得十两。 他手上还有三两。 穷啊…… 为了不显得太离奇,他没写数字,而是学铁匠在纸上画道,一道一两,就是数起来有些麻烦。 颜君齐见他抓耳挠腮的,好奇凑来看:“这是钱?” 卢栩:“对!这是欠我三叔的,欠我四叔的,还有铁锅的钱。” 颜君齐:“铁锅?” 卢栩:“铁锅!能炒能煎能炸,等我买回来,炒菜给你尝尝。” 颜君齐不通厨艺,勉强就能煮点东西,不知道什么是炒煎炸,只点头说好。 说到铁锅,卢栩不禁想起在铁匠铺听说的,顺势和颜君齐说起来。 颜君齐问:“铁铺可摆有农具?” 卢栩想了想:“有,锄头,耙子,斧子,镐子,都有。菜刀和柴刀也有。” 颜君齐又问:“你定铁锅可有官吏登记了?” 卢栩摇头,“就付了个定金。” 颜君齐思考了许久,轻声道:“也许仗要打完了。” 卢栩蓦然瞪大眼睛,“真的?” 颜君齐被他那么期待瞧着,有点不好意思,慢慢和他分析,“我也是胡乱推测。铁器乃是重器,我朝民间买卖铁器虽不如前朝严苛,但自从战事吃紧以来,市面铁器缺失,铁匠无铁可用,农具大都只修不卖,即使找到了铁矿,也要紧着战事用,纵有充裕,也绝不会有闲铁流到市场来。除非是……” 卢栩福至心灵,“仗快打完了,不需要那么多兵器了!” 颜君齐点头。 卢栩瞪着眼睛看颜君齐,越想越有道理,他一拍腿,夸道:“我怎么没想到?!君齐你好聪明!” 颜君齐愈加不好意思。 卢栩嘀咕一声难怪他学习学不明白,颜君齐听他一说就能想到这么多,他看到了也没想出来,卢栩再看颜君齐,怎么看怎么觉得钟灵毓秀是个人才。 他盯着颜君齐的脑门,敬畏道:“君齐,你可要好好读书,不能浪费。” 颜君齐脸红,“唔。” 卢栩:“对了,你字练得怎么样了,我路过书局掌柜问我来着。” 颜君齐从筐里拿出几卷纸稿给他,“我写了七种字体,劳烦你拿给掌柜瞧瞧。” 卢栩接过来看,更敬佩了。 颜君齐本就写字好看,他常年在地上练字,又帮家里干农活,手上有劲儿,写字潇洒流畅,行云流水,卢栩说抄书,他这几天又模仿书稿练了官体和刻体,端正方正,整整齐齐,真像刻的似的,看起来却比刻印更舒服。 卢栩叹为观止,什么是学霸?这就是学霸。 卢栩夸道,“君齐,我觉得你就是上街卖字画也是能谋生的。” 颜君齐谦虚摇头,诚恳道:“我不会画画。” 颜料太贵,他买不起,也从没画过。 卢栩:“不要紧,练练就会了。” 他还会点简笔画呢,颜君齐一定可以! 卢栩小算盘噼里啪啦:“等以后我有钱了盖新房,把墙全刷白,都给你画!” 颜君齐畅想,不禁也有些向往,点头笑道:“好。” 到时候就让颜君齐给他题诗画壁画,又文艺又雅致,高端大气上档次! 他们俩对视一眼,满眼笑意。 卢栩想得很高兴,又道:“你想想,想看什么书也一并告诉我,我找书局借,这样你既能抄书赚钱又能看新书,一举两得!” 颜君齐问:“能行么?” 卢栩抖抖他的字:“这还有什么不行?” 书局那些手抄书他见过,字都算整齐,但也没见谁比颜君齐写的好。他想好了,颜君齐这么聪明,又正是好好用功备考的时候,不能浪费时间抄话本,万一将来高中了,别人打听起来,“他年轻时候家境贫寒迫不得已抄书谋生”和“他年轻时候抄话本卖钱”,听起来可不一样。抄话本名声哪能有抄圣贤书好听? 颜君齐想想,将想看的书抄到纸条上一并交给卢栩。 这都是当年他考童生试时听别人推荐说的,只是他没钱,也借不到。 卢栩郑重揣好了纸条,把剩下的糖留给颜君齐吃,不再打扰他看书。 他到院子里逗卢锐和文贞玩,见颜母绣的鸳鸯好看,不由问:“婶子,你绣了绣片还是卖到镇上?” 颜母怔了怔,“是呀。” 卢栩:“反正我天天往县里跑,不如我往县里绣庄卖卖看?兴许县里比镇上价还高。” 元蔓娘想了想,可不是嘛!“十娘你给栩儿卖卖看?” 颜母不知道卢栩在县里怎么卖田螺,怕他是摆摊,还要麻烦他找绣庄,耽误了回来,便问:“麻烦你吗?” 卢栩:“那有什么麻烦?我每天都要沿着街转几圈,几块绣片又不占地方。” 颜母这才放心,“只要不低于八十文便卖了,我还攒了些,我拿给你看看。” 卢栩:“行!” 元蔓娘也收拾了几块一并给卢栩。 她刺绣不如颜母,只能修些小花草,一边为颜母高兴,一边也有些神伤。 同样是刺绣,在镇上卖,颜母绣的能卖八十文,她绣的才能卖三十文。 隔壁三奶奶赶集卖包子,听说现在两篮子不够,都是推着车去卖,正收拾屋子,准备在家里开个包子铺。 她连馒头都蒸不好吃,还得卢栩花钱到隔壁去买。做饭也不如卢栩好吃。 她越想越伤心,晚上哄睡了孩子一个人偷偷抹眼泪。 卢栩压根没注意到元蔓娘不对劲,见她早上情绪不高,还以为是这些天又是照顾孩子又是照顾地,抽空还给他做鞋累着了。这可哪个都不轻松。 卢栩自认他和原来的卢栩不一样,家和万事兴,作为一家之主,他得照顾每个家庭成员,出门前故作大人的叮嘱元蔓娘,“不舒服就多歇歇,身体重要。” 元蔓娘疑惑,震惊,更伤心了——大儿子是觉得她是全家最没用的人吗? 卢栩见元蔓娘又泪眼汪汪的,默默叹气,他这后娘可真容易感动,好哄,就是爱哭…… 他没辙。 他走。 他悄悄把卢舟叫过去,“你是大孩子了,要照顾妹妹和弟弟,不能让娘太操劳知道吗?” 卢舟肃然点头。 卢栩满意了,“回来给你带糖吃。” 卢舟欲言又止,他是大孩子了,不吃糖了。但想想带回来的糖主要是他哥和腊月吃,卢舟又把话咽回去,“哥哥早些回来。” 卢栩心想,这还得看运气。想罢,他也不多说,和卢舟挥挥手推上他的小推车继续翻山越岭。 早市如常,销量稳步小幅攀升,卢栩中午收了摊子拿田螺和隔壁果子摊换了几颗因磕碰被剩下的杏。 他还想换桃,人家不干。 他们这儿桃比杏金贵,一来甜,二来个大好看,寓意也好。 杏就便宜了,个头不大,果核不小,看着就挺酸的。但好歹是个果子。 山上已经没什么野果了,前两天寒露领着几个妹妹满山坡找也没找着几颗莓子。 卢栩看看杏,又多换了几个。 不行还能煮成果酱,晒成果脯,煮饭时候洒一点,总归浪费不了。 照例在酒肆门口卖了一中午田螺,卢栩给掌柜留下三十份儿,推车去了西街。 书局客不多,常来的都是熟客,见着卢栩,掌柜先开了腔,“我当你不来了。” 卢栩将推车停到门口,取了颜君齐的七张字递给掌柜,“哪能不来?我弟弟准备了七张字,您看看。” 掌柜有些意外,接过去挨个翻看一遍,“都是你那弟弟写的?” 卢栩:“是呀!” 掌柜连连点头,又捏着胡子细看,“字还不错,端正。” 卢栩:“抄书最合适了!” 掌柜选出来三张,想了想又放下一张,剩下两张最端正的,一个像刻体,一个一看便是手抄,犯了选择困难症。 卢栩不急,让他慢慢看,自己在书架上看起书名来,想看看有没有颜君齐纸条上写的。 他翻看着,上次遇到的小孩又来了。 这次不仅是他,还有好几个穿着相似书生袍的小孩。 “又是你呀!来给你弟弟买书吗?”小孩自来熟,见了卢栩马上凑过来,看看他翻看的书,马上道:“这本很无趣的,还是买这本校注的好。” 卢栩闻言,又翻开他推荐的校注本,发现上面写了不少批注,批注同样不好懂,但他多少能看懂一点了。 卢栩便问伙计,“批注本多少钱?” 伙计道:“四两。” 卢栩:“……” 他又默默放下。 伙计见怪不怪补充:“原本只要二两。” 卢栩腹诽,二两就不贵了? 就是按现在这市价算,二两也能买四十斤精米,一石多粗面呢。 “石掌柜你看什么呢?”几个小孩又凑到掌柜边去了。 掌柜笑呵呵地将两张纸递给他们看,“几位少爷帮我瞧瞧,做誊抄用哪个字好?” 卢栩闻言抬脚凑过去,找个能看到字的地方一站,竖起耳朵等夸。 作者有话要说: 元蔓娘:家里太卷了,嘤嘤嘤,我卷不动! 第17章 套麻袋 “这个好,像刻体,平直易读。” “我觉得这个好,灵动不呆板。” 卢栩在一旁听这个点点头,听那个也点点头。他们争论一番,最终还是选了刻体。卢栩挺可惜,他觉得七张哪张都挺好。 总和他说话的孩子注意到另外几张,问卢栩道:“这都是你那弟弟写的?” 卢栩眉开眼笑:“是!你瞧着怎么样?” 小孩沉吟一会儿,“字倒是工整,只可惜神韵不足。” 卢栩笑得就有些僵住了。 小孩将纸都还给他,“抄书已足了!” 掌柜也觉得好,让伙计给卢栩拿纸,问他想抄哪本书。 卢栩收了收情绪,集中精力忽悠掌柜借书,“既然已经选刻体字书写,不如就照着刻本的排版来誊抄,您觉得如何?” 掌柜觉得不错。能仿抄刻本当然最好。 卢栩接着嘿嘿笑道:“不瞒您说,我弟弟家贫,家里书多是旧本,若抄了,怕是不如刻本好卖。” 掌柜:“……” 卢栩把纸条拿出来,“您若能借我些书就最好了,这些,哪本都行。” 掌柜乐了,“我是不是最好再借给你些墨水?” 卢栩摇头,“那倒不用,墨我们可以自己研磨。” 掌柜嘿一声,笑着把纸条接过去,随即道,“若是些蒙书,借给你也倒无妨,你列这些可都不便宜,你若拿着我的书跑了我找谁去?” 卢栩:“您记下我住址籍贯,大可以到我家中找我。” 掌柜:“我可没那个工夫,也不知你说的真假。你便说的是真的,我也不能开这个先例。我看你也做些小买卖,相比也明白,我今天借你,明天便有别人来借,若谁都来借,借个十天半月,半年一年不还,我这书局也就不用开了。” 卢栩当然明白,一时也有些犯难。 掌柜道:“不如你将这书买了,待你抄完,只要未损坏,我再原价买回来,如何?” 挑书的小孩一直悄悄听着他们谈,见卢栩面有难色就从钱袋掏银子,“这主意好,你是不是缺银子,我可以借给你。” 卢栩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今天换的碎银子,又到外面翻出车底的铜钱,一并凑给掌柜,“我现下就这些,您看能否先卖我一本,不够的我待我卖了货,再一并送来?” 掌柜见他有骨气,只拿了他的碎银子,“我信你一回,三日内凑来便可。” 他从书架上拿了刚刚卢栩看的校注本交给卢栩,“若三日凑不足四两,你再拿来换原本。” 卢栩:“我一定凑够!” 他托伙计给书包上油纸,连颜君齐的几张字样一并小心揣进怀里。 买书的小孩忽然问,“小哥,你弟弟是你亲弟弟吗?” 卢栩摇头。 小孩又问:“是你亲戚?” 卢栩:“只是邻居。” 话本看多了的小孩顿时感动不已,“那你别买了,这书我也有,我送你吧!” 卢栩:“……” 掌柜:“……” 你不早说!!他和掌柜刚你有情我有义地演完,哪能这么快就拆台?他还得指望掌柜帮卖呢! 卢栩赶紧拒绝:“多谢你好意,我已经同掌柜说好……” 掌柜摆摆手,“小少爷既有善心,最是两全其美不过,你便承情吧!日后你来,今日说的照旧,我怎么卖你,书不损毁,一样的原价回收。” 卢栩挨个谢了掌柜和小孩,挺不好意思地将书还回去,拿回银子领好纸,跟着小孩回他家拿书。 小孩路上问他为什么帮邻居借书,卢栩简短将颜家逃荒到他们村和他家成了邻居,两家父亲又同时出了意外,他们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说了说,重点突出颜君齐逢难不易志,依旧刻苦读书,不是为了赚钱,是生活所迫才抄书的。 小孩听得心胸激荡,慷慨道:“我家中有许多书,你弟弟还想看哪本尽管借去!” 卢栩高兴,想起他之前说的颜君齐字无神韵,又问,“小少爷,您说我弟弟字工整但无神韵是什么意思?” 小孩随口一说自己都忘了,想了想,老实道:“我也说不明白,总之和我看到的字帖比,差着神韵。” 卢栩无语,腹诽我小时候拿铅笔描钢笔字还和字帖差着神韵呢! “你家中可有字帖?” “自然有!我小叔最爱字帖。” “可能借我?” “行呀。” 他们俩边走边说,谁也没注意离他们身后不远跟着个小混混。 那小混混看清了是卢栩,迈开腿跑回赌坊找宋六:“六爷,我看见那小子了,还带着个小孩!” 宋六一听,扔了骰子叫人拎上棍子拿上麻袋,“走,跟我走!” 他们追着卢栩直奔西街北边,报信的小混混问:“六爷,都套了?” “嗯。”宋六刚想叫人套麻袋,看清和卢栩做伴的小孩样貌猛地把人拉着,“慢着慢着!你们替我瞅瞅,跟他一起的是不是马家的小孩?” 小混混仔细看,“瞅着像。” 常混西街的另一人道:“六爷,是,前面就是马家后门。” 报信的小混混问,“那咱还套吗?” 宋六朝他脑袋上猛扇一巴掌,“套个屁!” 他还不想被他大哥二哥追着揍呢。 另一人道:“兴许他就是来马家卖田螺呢?” 宋六一想也有道理,叫人一起往墙边靠靠,探着头往马家看。 只见卢栩把推车放马家门边,由看门看着,拿着几包田螺跟着马家小少爷进了门。
相关推荐:
温梨(校园甜文 1V1 H)
手心手背(NP,真伪姐弟骨)
(3pH)娇憨作精vs双胞胎
无双局(1v2 父子丼)
死亡赔偿金
纵欲的紫筠
妹妹看着亲姐姐被干
叮!请开发(性综,现代np)
寒香(睡错人之后)(1V1h)
孕妾生香(现言高H高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