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经验。 这你不能说话不算数吧。 朱标哪能不知道他的意思,冷笑一声,说道: “想去新区逃避责任是吧,行啊,将你皇爷爷叫回来,你就可以去了。” 朱雄英:“……” 好好好,你们两父子欺负人是吧。 老朱已经写信回来了,今年春节他准备在中京凤阳过,大庆典啥的让朱标自己看着弄,不用等他了。 看着儿子憋屈的样子,朱标犹如猪八戒吃人参果,浑身舒坦。 当年我爹就是这么欺负我的,现在终于轮到我欺负儿子了。 嘿,别说,真舒服啊。 这时,一名内侍端着托盘进来说道:“陛下,该用药了。” 看着托盘上面的瓷碗,朱标眉宇间闪过一抹失落。 迅即就恢复正常,端起药一饮而尽。 朱雄英默默的注视着这一切,心下有些难受。 事实上,朱标之所以如此做,并不是为了欺负儿子什么的,而是源于心中的危机感。 虽然有最好的医生治疗,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 尤其是当他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就会出现各种症状。 而且操的心越多,症状就越严重。 尤其是登基这一年来,他更是殚精竭虑少有歇息的时间。 导致的结果就是,身体状况快速下滑,不得不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情。 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什么时候就垮了。 必须要提前培养朱雄英。 而且,让朱雄英分担一部分工作,对他的身体也大有好处。 朱雄英对此也心知肚明,发牢骚不过是增加父子关系的方法罢了。 因为睡眠有问题,汤药里添加的有安神药物,服过药没多久朱标就升起困意。 他打了个哈欠,将玉玺丢给朱雄英,说道:“我去睡会儿。” “你批完盖上印,直接将奏疏发送内阁,不用拿给我看了。” 这就是完整内阁的好处,就算朱雄英的批复有问题,还有内阁查漏补缺。 他这个当父亲的,不用时刻守在身边。 朱雄英也没有多说什么,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大家早就习以为常了。 当然,他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分寸。 小事他自己批,真遇到大事,还是会等到朱标睡醒再做决定的。 目送父亲离开,他继续低头批改。 有些奏疏确实在汇报问题,有些奏疏是日常汇报工作,还有些奏疏是地方大员日常请安。 当级别高到一定程度,有事儿没事儿,都要给皇帝上一道奏疏。 表示自己对皇帝的忠诚,也是提醒皇帝不要忘记自己。 同样的,这也是皇帝拉拢官吏的手段。 这些请安的奏疏,相当于是越过内阁,直接让皇帝和大臣进行私人交流。 交流的多了,自然就会有私人感情。 在人治社会,私人感情能影响的东西就多了。 别觉得这些奏疏会很无聊,恰恰相反,此类奏疏往往都比较有趣。 毕竟这是讨好皇帝的,写的枯燥乏味怎么能行。 所以,那些大员往往会写一些当地发生的趣事。 当然,也有不会讨好皇帝的,写的枯燥乏味。 陛下您身体好吗?您吃的好吗?您睡的还好吗。 干巴巴的几句话问完,就没了。 对待这些奏疏必须要认真,甚至比处理政务的奏疏还要认真。 不过不同的皇帝,自然有不同的风格。 朱元璋比较实在,但语气往往比较犀利,多有警示之言。 朱标比较宽仁,多关心手下的身体和家庭情况,但话语比较中规中矩。 朱雄英就不一样了,说话有点二。 什么陛下很好,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好,倒是本太子最近被什么事儿给气得不行。 要是奏疏里没给他问安,恰好又是他批复的,他就会写: 你只问候太上皇和皇上,没有问候本太子,不是个忠臣呐。 如果属下奏疏里有提到他,比如说什么太子受万民爱戴,他就回复: 算他们有眼光,能发现本太子的贤明之处。 要是属下说的是一件比较气人的事儿,他就回复: 我要是在那里,就一脚踹死他们。 诸如此类的话语,简直不要太多。 一开始朱标还觉得有失君主的尊严,说话应该保持威严。 朱雄英就反驳道:“不就是和封疆大吏培养私人感情的吗,越随意反而越显得亲近。” “至于威严,谁不听话就把谁砍了,敬畏之心不就有了吗。” 让朱标无言以对。 朱雄英自己也不知道他的想法到底对不对,私下找陈景恪问了问。 陈景恪倒是很支持。 皇帝的威严不在于奏疏上的文字,在于手中的权力。 只要大权在握,别的都好说。 得到好兄弟的支持,他就放下心来,在这条路上愈走愈远。 很快他就批到一份从淡马锡递过来的奏疏,正是新任淡马锡总督傅安写的。 详细的汇报了那边的具体情况。 淡马锡是南洋计划的核心,朱雄英自然非常关心,抽出来逐字逐句的阅读。 傅安到达之后,淡马锡已经恢复正常,至少表面上如此。 许柴佬戴罪立功,利用剩下的一万余人,勉强让商业街以及各种机构运转起来。 为路过的商船提供各种服务。 大屠杀的事情传开,正常来说会严重影响到商船的停靠,至少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人气。 然而大明的政策就是,想要通过麻六甲海峡,就必须去淡马锡拿通关文书。 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巨额海贸利润的驱使下,海商们只能硬着头皮去淡马锡报关。 一开始他们还战战兢兢,生怕被弄死。 等到了岛上才发现,情况和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非但没有丝毫混乱,反而更加的井然有序。 以前总是有商船想插队,现在所有人都按照划定的区域,老老实实的停靠排队。 偌大的海港,数千条船,竟然没有丝毫的混乱。 船只停稳后,会有引导员给他们分发传单。 将之前的种种都写了下来,就连杀了九万余人的事儿,都毫不避讳。 最后警告所有人,到了淡马锡必须遵守规矩,否则后果自负。 还有就是,如果在岛上被骗了,或者对衙门的工作不满意,可以在哪里进行投诉之类的。 发现衙门的工作漏洞,或者有更好的建议,可以在哪里提等等。 对于最后这几句话,大家都嗤之以鼻。 投诉?呵,懂的都懂。 不过这张传单也算是让他们稍稍放下心来,至少朝廷不是无缘无故杀人。 想起之前岛屿上的情况,他们反而觉得很解气,杀的好啊。 对于新秩序,也有了期待。 上岸之后,看到的也是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画面。 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木头亭子,里面有差役值守。 既维护治安,又为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街道虽然有点冷清,但非常的和谐。 以前常见的乞丐、街头混混,横行霸道的商家,全都不见了。 在岛上从事商业活动的,大都面带笑容,客客气气的。 坑蒙拐骗之类的事情,彻底绝迹。 这种种变化,终于让大家相信,淡马锡变了。 或者说,最初那个熟悉的淡马锡又回来了……不,比那会儿更好。 只能说,杀人有时候确实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傅安到达淡马锡后,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 之前得知淡马锡的事情,他对许柴佬很是鄙视的。 真是天胡开局被弄的一塌糊涂,果然是商人出身,见小利而忘大义。 本来他以为,到达淡马锡之后,会是一个烂摊子等着自己接手。 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和谐的场面。 这也让他对许柴佬的观感改变了不少。 尤其是交接工作的时候,许柴佬更是毫无芥蒂,也没有任何保留。 很痛快的将所有事情都移交给了他。 而且还毫不避讳的,将自己之前工作的经验教训全部告知。 让傅安对淡马锡的情况,有了更充足的了解,对如何执政也有了思路。 正是因为这一份善缘,让傅安在奏疏里,替许柴佬说了不少好话。 朱雄英又不傻,自然看得出来缘由。 冷哼一声,自言自语道:“还算这个废物识趣。” 继续往下看,是关于朱樉的。 解决完淡马锡的事情之后,他就按照计划,对南洋大族展开了打击。 从南宋开始,就有很多人南下谋生,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在当地形成了很多大家族。 这些家族和土著联姻,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关键是,他们长期处于王朝统治之外,对朝廷缺少足够的敬畏之心。 朝廷的许多政策,他们不但不支持,有时候甚至故意拖后腿。 这一次朱樉以淡马锡岛为突破口,大肆株连,将许多南洋大族连根拔起。 等傅安到达淡马锡的时候,南洋大族已经消失了三成。 并且朱樉的行动依然没有结束。 奏疏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 朱雄英看了下奏疏上的事件,是一个半月之前发出的,他不禁想道: “二叔的行动应该结束了,不知道有没有启程去小亚细亚。” 第357章 南洋清除计划 正如朱雄英猜测的那样,朱樉确实已经完成了对南洋的清洗,准备启程前往极乐岛。 在出发前,他召开会议做了最后一次盘点。 李芳作为秦国国相,出面做了汇报:“……南洋大族半数被消灭,已经完成了既定计划。” “收缴现钱四百二十五万贯,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初步估计价值过千万贯……” “其余物品太多,价值暂时还未估算出来。” “抓捕奴隶……囚犯一万七千三百余人。” “除了这些东西,最重要的各类船只缴获了三千八百余艘。” “不过能远航的只有五百四十艘,其余皆为中小型船只。” 他说的都是正儿八经能出海的船,那种只能在近海捕鱼的舢板和小舟,都没计算在内。 这收获可谓是太丰厚了,堪称是一波肥,在座的众人都有些兴奋。 果然是陛下的亲兄弟啊,给的好处实在太足了。 有了这些东西,秦国的起点会更高,他们在那边也能少受一些罪。 听完汇报朱樉表情淡然,好似完全不在乎一般: “海外值钱的物品挑出来带走,再剩余的拿到淡马锡出售,然后换成各类资源。” “短期内我们不具备造船能力,这批船能带走的尽可能带走。” “这些囚犯将会是我们的第一批子民,不可虐待,尽量让他们活着到达极乐岛。” 这些人世居南洋,从小和海洋打交道,是最好的水手。 从其中挑选青壮加入水师,也能更快的成型。 李芳自然也明白这一点,说道:“是,我已经安排人专门照顾那些囚犯。” “我也已经告诉过他们,到达极乐岛为秦国劳作三年可赦免其罪过,纳入秦国民籍。” “现在这些人的情绪已经稳定不少。” 朱樉点点头,说道:“将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挑选一批精品出来,一部分分发给诸位,一部分留作装点秦王宫。” 众人都不禁皱眉,这还没到地方呢,就已经开始准备享受了吗? 朱樉解释了一句:“我们是天朝上国的藩属,不能落了大明的声誉。” “这些东西是用来装点门面,给那些蛮夷看的。” 众人恍然大悟:“大王英明。” 秦国初建,短期内是没办法修筑奢华王宫的。 别人到你这里来拜访,一看你的房子很拉胯,再进屋一看啥也没有,人家会怎么想? 有了这些艺术品就不一样了。 别管房子的外表如何,进屋一看全是艺术品。 随便拿一件出去都价值连城,自然就会心生羡慕。 房屋的朴素简陋,在他们心里也会变成务实的体现。 接着,其他人也各自将自己负责的事情汇报了一下,整体来说非常的不错。 朱樉终于露出满意的表情,不过他依然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最后一个人。 一个女人,杏红。 其他人的目光也都看了过来。 在众人的注视下,杏红毫不怯场,起身说道: “我已经成功将消息散布出去,不少土人势力蠢蠢欲动,只是碍于大王的威势不敢乱动。” “等您离开,他们定然会有所行动。” 朝廷的计划不只是打击南洋大族,这些大族虽然不怎么服从朝廷指挥。 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扩张。 而且他们虽然和土著合作,却也同样在挤占土著的生存空间。 将他们打掉,等于是帮助南洋土著壮大势力。 这种愚蠢的事情,朝廷自然不会做。 朝廷真正的目的,是两者全都打。 可是身为宗主国,伸手去打藩属,是需要一个理由的。 别管这个理由有多扯淡,都必须要有。 否则唇亡齿寒之下,别的藩属国就会离心离德,乃至集体反抗大明。 到时候再想搞什么民族大融合政策,就要多付出千百倍的代价。 所以,朝廷借着淡马锡岛的机会,将南洋大族打的元气大伤。 然后再散布一个消息出去。 朝廷对南洋大族非常不满,皇帝公然在朝堂说: 身为泱泱大国的子民却不珍惜文明之邦,竟然背弃祖宗、君父,这就是所谓的不忠不孝。 说白了,皇帝已经不承认他们是大明臣民了。 否则秦王岂敢如此肆无忌惮的屠戮南洋大族。 南洋土著势力早就眼馋那些大族的财富,以前只是摄于大明的威势,不敢乱动。 现在得知大明竟然不承认这些大族的身份,他们自然忍不住心中的贪婪。 早晚会对剩下的南洋大族动手。 一旦他们动了手,大明就可以以此为理由出兵,对整个南洋进行一次大清洗。 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 一将这里的土著清空一部分,才更加方便迁徙汉人过来居住。 二就是为了这里的土地。 许诺勋贵进行大分封,来换取他们对新政的支持。 之前一直靠朱元璋的信誉为担保,来让勋贵相信这场交易。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多年,且皇帝也换成了朱标,勋贵们难免会产生疑虑。 是时候兑现承诺了。 不过在陈景恪的计划里,第一批只是为了取信于人,并不准备大规模分封。 其一,南洋土地有限,大规模分封也不现实,更没必要。 其二,陈景恪可是很清楚世界有多大的,美洲才是最适合分封之地。 其三,南洋是大明的后花园,分封太多诸侯,反而不利于发展。 在这里封十个八个诸侯,让勋贵们知道朝廷不是忽悠他们的,就足够了。 这就是本轮南洋计划的全部内容。 朱樉就是计划的执行者,他将散布谣言的计划交给了杏红。 一来她熟悉南洋的环境,二来也是一次考验。 很显然,她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朱樉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很好,你没有让本王失望。” 杏红笑道:“还要多谢诸位兄长的支持,否则靠我一个人哪能这么顺利的完成计划。” 众人心中非常的受用,对她的观感好转了许多。 因为之前的经历,众人对她其实很是不屑。 一个妓女能有什么本事? 就算有点小聪明又如何?娼妓就是娼妓。 杏红也明白这一点,不过什么都没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能力。 然后恰到好处的一句兄长,成功扭转了众人对她的看法。 朱樉目睹这一切,心中更是满意。 这个女人,没有愧对他的信任。 之后,众人按照他的吩咐,将多余物资出售。 又采购了许多生活必需品,将所有的船只都装满。 给老朱和朱标写了一封奏疏之后,正式踏上了前往小亚细亚的旅程。
相关推荐: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角色扮演家(高H)
寡妇门前桃花多
我以力服仙
将军宠夫
心情小雨(1v1强制)
生存文男配[快穿]
将军夫夫闹离婚
《腹黑哥哥。霸道爱》
虫族之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