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男人味(H) > 第443章

第443章

摆放着的一片箱子,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这么一大堆箱子,你说只有三千四百七十一起案件? 骗谁呢? 这说明啥?说明在瞒报案件啊。 至于原因也不难理解,我们这里的案件比去年少,说明我治理有功啊。 若是比去年多,那岂不显得我们都是酒囊饭袋吗。 然而,这瞒报的差异也太大了啊。 大明选官制度改革以后,中枢官员基本都有基层从政经验。 他们马上就猜到了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很多案子或许地方衙门都没有立案审查。 然后被锦衣卫给查到上报了。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锦衣卫查到的和地方衙门上报的,数量上差别太大了。 意味着国家对基层的掌控力在下降。 这才是最致命的。 你们这是在威胁皇权啊。 就算再迟钝的人,都意识到问题大发了。 对一个年轻、雄心勃勃的帝王来说,权威受到挑衅,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这事儿恐怕无法善了了。 老臣们已经恨不得把头缩进胸膛里,新臣子们则还在思考,等会要如何劝皇帝息怒。 但这还不算完,朱雄英又把前几天说服重臣的数据拿了出来。 上面有现在的具体情况,以及放任不管的后果。 至此,他将自己的督亢地图全部展开,终于露出了杀手锏。 展开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 “对于违法乱纪之事,从重从严处置,决不姑息养奸。” 不少人下意识的想要反对,然而还不等他们行动。 内阁、大都督府、各部尚书,全都齐刷刷的站出来表示支持。 到了这会儿,就算反应再迟钝的人也知道,皇帝已经和群臣达成了一致意见。 各派系的人见到自家老大都支持了,也很自觉的站出来支持。 这一下,大半个朝堂都是支持的声音。 剩下的人纵使有意见,也只能咽回肚子里。 倒是有人认为朝廷此举恐会引起天下大乱,望皇帝三思。 还有人试图施展拖字诀,马上就要过年了,一切等过完年再说也不迟啊。 但很显然,他们的反对意见无效。 不过朱雄英却并没有无视他们,而是让这些人联合大理寺和都察院,对此次行动的所有案件进行复核。 此举让群臣都心头一紧。 皇帝的手段,比圣皇和太上皇还要高明啊。 保守派的意见虽然没有被采纳,但他们获得了复核案件的权力。 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安慰,免得他们心生怨忿。 关键是,皇帝此举把本来反对行动的保守派,也纳入到行动中来了。 而且保守派还心甘情愿的往这个坑里跳。 毕竟只有拿到复核权,才能限制行动无限扩大,避免锦衣卫制造冤假错案。 这一招,高啊。 就连内阁学士、大都督府一众大将都非常意外,对朱雄英生出了敬畏之心。 在确定了专项行动之后,朱雄英又下了一道旨意。 此次行动以锦衣卫为主,各衙门必须配合行动,如有必要可以调动各地驻军。 不过只能调动五百人,超过五百就需要皇帝和大都督府批准。 即便如此,群臣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竟然连军队都出动了?这次又要血流成河了啊。 非但如此,朱雄英还模仿话本里的桥段,赐给了杜同礼尚方宝剑。 五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五品以上可当场解职押送京师审问。 此举可着实把群臣给吓到了,纷纷劝阻。 就连内阁学士们都站出来反对了。 然而朱雄英也模仿话本里的桥段,来了一句: “朕意已决,诸卿勿要多言。” 于是刻着‘如朕亲临’四个大字的尚方宝剑,就被交给了杜同礼。 之后,杜同礼率领五百锦衣卫离京南下,其余几路锦衣卫也各自快马加鞭前往自己的目的地。 杜同礼乘船一路南下,沿途船只见到锦衣卫的官船,都纷纷避开。 约翰·胡斯所乘坐的客船,因为靠边太着急一阵晃动,不少人都摔倒了,但没人敢抱怨。 约翰·胡斯惊讶的道:“那些船是什么人?为何如此嚣张?” 楚大保目光凝重,说道:“看船上的旗帜,当是锦衣卫指挥使。” “船上挂的还有黄龙旗,说明他此行是在执行皇命。” “所有人都要配合,敢有阻拦……死罪。” 闻言,约翰·胡斯也识趣的没有再继续追问。 这事必然是机密,自己一个外国人还是少打听为好。 之后客船再次启程,前往洛阳。 ----------------- 且说洛阳这边,早就准备好的周报社,也在退朝后发行了新一期报纸。 先是洛阳,当天下午报童就走上了街头。 “卖报卖报……民风日下,陛下雷霆震怒……” “卖报卖报……地方官吏欺上瞒下,陛下降下怒火……” “卖报……陛下有旨,展开惩奸除恶专项行动。” “卖报……陛下赐锦衣卫杜指挥使尚方宝剑……” 这些标题一个比一个炸裂,听到的人都纷纷顿足购买。 等看清楚上面的的内容,一个个都忍不住倒吸凉气。 一是没想到,大明的治安竟然已经混乱到这种地步。 毕竟洛阳的治安还是挺好的,大家就以为全国都是这样。 二是没想到,皇帝竟然这么生气。 然后只要不傻都知道,这专项行动一展开,恐怕要血流成河啊。 圣皇主政那些年的事儿,大家可记忆犹新。 要说不担心牵连到自己,那是骗人的。 对那些恶人也是非常恼怒,好日子才过几天,就开始瞎折腾了是吧? 现在好了吧,死不死啊你们。 但有些人却非常高兴,比如商人。 正是酒楼吃饭的杜子腾,看到报纸之后,不顾其他人的目光,高兴的手舞足蹈: “好好好,天可怜见的,朝廷终于要管这事儿了,太好了。” “吾皇万岁啊,吾皇万岁。” 一名商人问到:“杜兄这是怎么了?” 杜子腾大倒苦水:“王兄你是不知道啊,说多了都是泪……” 他是山西商人,主要将草原的皮草和牛羊倒腾到内地,再将内地的粮食布匹等倒腾到草原。 前几年靠着朝廷政策,他赚了不少钱,还扩大了自己的商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约莫是从两年前,道上就不安生了。” 王兄惊讶的道:“怎么?有人敢打劫不成?” 杜子腾说道:“打劫?比打劫还嚣张,人家直接在路上设卡。” “说这道儿是他们开的,想要路过得交过路钱。” 王兄疑惑的道:“这不还是打劫吗?” 杜子腾解释道:“劫匪才是打劫,人家是在籍的百姓,他们设卡官府都不管的。” 另一个人不敢置信的道:“朝廷明令禁止私设关卡,他们怎么敢的?” 杜子腾苦笑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 “他们派人把那段路修一修,方便了行人。” “可修路得要钱吧?你走这条路不能白走吧?” “我们问过路的人把收钱,把修路钱收回来,不过分吧?” 同桌的人都目瞪口呆,还能这样? 要是在交通要道上这么一弄,特么的这比抢劫都来钱啊。 杜子腾接着说道:“这还算是好的,他们要的钱也不多,给点就过去了。” “最怕的是去了某些镇子,你前脚刚进城,后脚收保护费的就来了。” “你要是不给,小偷小摸、碰瓷的,什么人都来了,弄得你根本没法休息。” 有人皱眉道:“不能报官吗?” 杜子腾叹道:“报官了问题更大。” “衙役来了得立案吧?你作为当事人,必须得留下配合查案吧?” “这一查三五天还算少的,十天半个月生意还做不做了?” “关键是,就算把那些人抓到了,他们敲诈的钱也不多,打上几板子就放了。” “可我们的时间是耽搁了啊。” “而且得罪了他们,以后这条路就不能走了。” “没办法,只能出钱。” 其他人也面面相觑,这种情况……好像确实没有任何办法。 然后他们不禁庆幸,自己在洛阳做生意,天子脚下风气还是很好的。 唉声叹气了一会儿,杜子腾再次看向手里的报纸,大笑道: “哈哈,现在好了,朝廷知道了此事下旨严查,我看这些人还敢不敢闹。” 说到这里,他忽然起身道:“不行,我得去锦衣卫把我的经历告诉他们,几位失陪了。” 然后不等几人反应,就起身往镇抚司方向走去。 洛阳城内,与他一般想法的人非常多。 朝廷终于开始管此事了,得去锦衣卫揭发那些人。 当然,也有很多人看到报纸面色大变,以最快的速度写信回家,让他们赶紧停手。 ----------------- 凤阳,作为老朱的家乡大明的中京,这里发展的非常迅速。 现在已经是大明有数的繁华之地。 刘隆走在大街上,看着繁华的街道,心中不禁拿应天作对比。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还是应天更加繁华一些。 听说洛阳比应天城还要大好几倍,真想亲眼见一见啊。 不过也快了,再过几天他就要去洛阳了。 他是福建人,祖祖辈辈都是泥腿子,到了他这一带否极泰来。 他自幼聪慧,过目不忘,还能举一反三。 朝廷大变革,他们家分到了土地有了一些余钱,父母就送他读书。 因为学习好被先生器重,被收为弟子,学费、书费之类的全部免除。 考入县学,也同样以优异成绩,被免除了所有学费书费。 他也不负众望,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才子,今年被举荐为官。 现在入京,就是为了参加明年开春的考核。 嗯,大明目前还没有恢复科举,想当官得举荐才行。 本来刘隆应该早就到洛阳了,只是他想增长见闻,这一路去了不少地方给耽搁了。 以至于都腊月二十了,才到达凤阳。 不过他本人倒是不着急,反正明年开春才考核,时间多的是。 至于过年……又不是在家里过,哪里都一样。 就在他漫无目的游玩的时候,忽然听到有女子惊呼的声音: “抓贼,抓贼啊……” 刘隆抬头看去,只见两名男子正在抢夺一名女子的布包。 女子一边死死的抓着包,一边大喊抓贼。 周围不少人想要上来帮忙。 其中一名贼人见此,从怀里掏出一把牛耳刀挥舞道: “我看谁敢来送死。” 周围人看到这一幕,都纷纷避开。 两个贼人更加嚣张,其中一人一脚踹在了女子身上: “贱人,再不松手把你一起绑了送青楼去。” 刘隆大怒,推开人群冲了过去: “贼子安敢光天化日之下行窃。” 第553章 节外生枝 “大胆贼人,竟敢光天化日之下持刀行凶。” 刘隆一声大喝,吸引来周围人的目光。 那两个贼人见他一身读书人的装扮,器宇轩昂、一脸正气,也不禁有些发怵。 不过这种地痞最好脸面,自然不肯向一个外乡人露怯。 其中一人挥舞着匕首,讥笑道:“呦呵,竟然来了个不怕死的。” “小子,大爷劝你一句,出门在外眼睛擦亮了,别多管闲事。” 刘隆斥道:“大道不平有人踩,若对你们这些贼人的恶行视而不见,我枉为读书人。” 不过他也并非是莽撞之人,眼见周围百姓没有人肯上前帮忙,就话锋一转道: “这里发生的事情已经传开,想必很快衙门就会来人。” “我劝你们赶紧收手,否则难逃刑罚。” 他不提衙门还好,这一提两个贼人反而更加大胆: “哈哈……衙门?这凤阳府的大牢,劳资和进出自己家门一样。” “小子,大爷最后劝你一句,出门莫要多管闲事,否则哪天不明不白的就成了枉死鬼。” 说完俩人继续去抢那个女子手里的包。 那个包里应该装着极为贵重的东西,面对威胁女子依然死死的抓着就是不放。 俩贼人也没了耐心:“踏酿的你找死。” 其中一名贼人抬脚就往她脸上头上踹,瞬间女子鼻血就流淌下来,染满了半张脸。 应该是被踹的头晕了,她手不自觉的松开,包裹被那贼人抢走。 刘隆看的目眦欲裂,怒吼一声冲了上去。 贼人正狗血冲脑,见有人敢冲上来阻拦,顺手就是一刀划了过去。 刘隆下意识的挥动胳膊阻挡,小臂处被划破了一道口子。 还好是冬天,身上的棉衣抵消了大部分力道,小臂只是被划了一道浅浅的伤口。 然而刘隆也是血性之人,手臂的刺痛不但没有让他害怕,反而更加勇敢的挥拳向贼人砸去。 虽然他是读书人,可自幼就帮家里务农,体格也是非常强壮的。 加上此时豁出命去,那两个贼人一时间竟然奈何不了他。 持匕首的那名贼人很快失去理智,挥舞匕首朝刘隆腹部刺去,而且连刺了七八刀。 血水喷涌而出,很快染红了冬衣。 “啊……杀人了,杀人了……”周围的百姓惊恐的叫喊着四散逃跑。 刘隆却依然没有倒下,继续与那两贼人搏斗。 俩贼人被他的气势吓到转身就想跑,刘隆捂着腹部在后面追赶。 不过他毕竟受了重伤,没跑几步就倒在了地上,只能不甘心的看着两个真人冲进人群。 然而就在这时,对面却走来一群锦衣大汉。 锦衣卫? 刘隆大喜,不知道哪里涌来一股力气大喊道: “抓贼,抓住那两个贼人……” 这群大汉不是别人,正是路过凤阳的杜同礼。 虽然距离有些远,加上街道嘈杂,他没有听清倒在地上的人在喊什么。 但干了这么多年锦衣卫,他瞬间就知道出事儿,对左右说道: “抓住那两个人,要活的。” 四名锦衣卫一个箭步冲了出去。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锦衣卫的凶名那可是能止小儿夜啼的。 那两名贼人发现自己迎面撞上锦衣卫的时候,腿已经开始发软。 但求生的本能,让他们再次举起手中的刀,想要负隅顽抗。 然后……没有任何意外,一个照面两人就被放倒。 其中一名锦衣卫大汉冷笑道:“见了爷们还敢动刀子,先废你一个爪子给你涨涨教训。” 说完重重一脚踩在持匕首那贼人的手中,还用脚后跟使劲儿转动。 “啊……”骨头碎裂的声音伴随凄惨的叫声响起。 另一边杜同礼已经快步来到刘隆身边。 他出来执行行动,肯定会带的有医师,立即命那医师上前检查。 医师过去扒开刘隆的衣服,看到腹部那七八个冒血的窟窿,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指挥使,他的伤很重,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伤到器脏。” 杜同礼只是点点头,道:“查一下发生了何事。” 这时被抢的那个女子,踉跄着跑过来,噗通跪在他们面前哭喊道: “大老爷救命啊……快救救恩公吧。” 简单询问了事情经过,杜同礼脸上浮出惊容,上下打量了一下刘隆,问那名医师道: “你能救吗?” 那医师回道:“就算没伤到器脏,我一个人也很难实施这么大的手术。” “不过凤阳医学院的院正,是周王的亲传学生,懂外科手术。” 杜同礼立即命医师先稳住刘隆的伤势,然后派人火速去请医学院的院正。 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在旁边的店铺找了个房间,将刘隆安置好。 医师开始紧急处理伤口。 在此期间,有锦衣卫搜了他的行李,看到了路引以及举荐证书。 得知是还是个准官身,杜同礼既欣慰又愤怒。 欣慰的是,大明有忠勇之士不断冒头,这是朝廷之

相关推荐: 宣言(肉)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小公子(H)   老师,喘给我听   将军夫夫闹离婚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高达之染血百合   姑母撩人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生存文男配[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