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弄《洪武算经》是为了啥啊。 这些可都是棋子……啊呸,种子啊。 国子监新招了两期学生,他可都还没见过,必须要去亮亮相混个脸熟。 其实这些新生,也都听说过他的传说,对他非常的好奇,也一直想要见见他。 得知他到来,才围过来。 陈景恪已经适应了,成为‘中心’角色,应对自如。 今天一天,他基本都是在算学班度过的,成功和算学新生打成一片。 第二天,他去了金钞局的京师总部,看望徐允恭。 一见面徐允恭就在他肩膀上来了一拳: “好小子,出来了也不先来看我,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兄弟。” 陈景恪捂着肩膀‘哀嚎’:“打人了,徐郎中打人了。” 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徐允恭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和其他人解释是玩闹,才算过去。 之后两人就谈起了金钞局的情况,陈景恪什么消息都没透露。 只是告诉他,打击假钞行动结束,就找个机会退出。 而徐允恭也什么都没问,只是说他知道了。 期间,杜同礼得知他过来,也专门赶来见了一面。 那态度非常恭敬,不知道的还以为陈景恪是他顶头上司。 陈景恪知道他为何会如此,就是表忠心的。 如果杜同礼还在锦衣卫,他肯定麻溜的断绝所有关系。 现在没必要了。 虽然他没有直接参与金钞局的建设,但金钞局却处处都有他的痕迹。 想避嫌都避不了。 多一个杜同礼也没什么关系,反而方便做许多事情。 在这里呆了半天,陈景恪才离开。 接下来就是去见方孝孺了,希望这次能如上次那般,说服他。 额……貌似也不对,上次把他说入魔了来着。 希望这次能有个好的结果。 回家之后,就让人去给方孝孺送了一张请帖,邀请他明日上午老地方见。 也就是上一次他们畅谈的那座酒楼,那个包厢。 他相信方孝孺肯定明白是什么意思。 如果他连这都想不明白,那也没有见的必要了。 想到朱雄英对方孝孺也很感兴趣,就进宫问他要不要参加。 朱雄英想了想,决定去看看。 “不过我不准备现在就和他见面,就在隔壁包厢听一听你们谈话吧。” “英雄所见略同,我也觉得你现在不适合见他。” 太孙私下见这样的狂徒,传出去不好。 况且,如果方孝孺走不出来,也不值得他去见了。 如果能走出来,再去见也不迟。 这是一个很成熟也很现实的想法。 至于方孝孺会不会来,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越是这种疯魔的人,就越想倾述自己的内心,寻求他人的认同。 这个世界,还有谁比自己更适合,作为倾述对象吗? 果不其然,隔天上午陈景恪刚来到酒楼,就发现方孝孺在门口焦急的转来转去。 只是他此时的形象让人大跌眼镜。 第112章 历史没有立场 头发乱如鸟窝,胡须犹如杂草,眼角还带着没擦干净的眼屎。 身上的衣服脏兮兮的,散发着怪异味道。 路过的人都嫌弃的避开,他却毫不在乎。 朱雄英失望的道:“没想到,他竟会变成这副模样。” 陈景恪也很是诧异,本来他以为方孝孺只是有点入魔,现在看来是彻底疯魔了。 “我先带他进去,你再随后进入隔壁的包厢,以免被他发现。” 朱雄英不解的道:“他都如此了,你还要去见他吗?” 陈景恪叹道:“他变成这样,我要负很大责任,岂能视而不管。” “再去找他谈一谈吧,如果他能醒悟最好,若不行……” 后面他没说,但意思很明显。 朱雄英也不再反对:“好,他也是个人才,希望能重回正途。” 之后陈景恪就走上前去,就准备开口打招呼。 方孝孺也看到了他,抢先道:“哈哈……陈贤弟,终于又见到你了,真是想煞为兄也。” 说着上来一把抓住陈景恪的手:“走走走,咱们上楼畅谈。” 陈景恪闻着淡淡的异味儿,看着疯癫的方孝孺,心情很是复杂。 到了包厢,方孝孺就迫不及待的讲自己的经历。 借着编写《华夏简史》的便利,收集竹书纪年,发现历史的真相。 至此完成悟道,开始了对前人的否定。 然后他就开始宣扬自己的发现,试图获得其他人的支持。 在被别人批评之后,他又是如何舌战群儒,最终将那些人说的哑口无言。 末了,他以得意中夹杂着感慨的语气说道:“世人皆愚啊,唯有你我二人方才是清醒的。” 陈景恪沉默许久,叹了口气道:“你就如此笃定《竹书纪年》的记录,全部都是真的?” 方孝孺愣了一下,看陈景恪就像是看叛徒一般: “贤……你此言何意?莫非你也要屈从于那群庸人?” 陈景恪反问道:“你知道宋太祖死亡的真相吗?你知道为何传弟不传子吗?” 从宋朝开始,就有人在揣测赵匡胤的死因,暗示赵光义杀兄夺位。 虽然主流依然相信是兄终弟及,可相信阴谋论的人也不少。 方孝孺皱眉道:“你提此事作甚,两者有关联吗?” 陈景恪说道:“此事离现在不过四百年,兄终弟及已经演绎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 “《竹书纪年》成书时间,离尧舜禹时期相差两千年,你如何敢断定它的记录就是真的?” 方孝孺目光有些闪烁:“你不是说你看过楚国史书,与竹书纪年记载相似吗?总不能两国史书都记错了吧?” 陈景恪苦笑道:“是我没说清楚,楚国史书的很多记载和竹书纪年相似,但也有很多和史记的记载吻合。” 方孝孺露出不敢置信之色,嘴巴张了又张,想说什么,但又说不出口。 脸上渐渐浮出一丝戾气,忽然疯狂的嘶吼道: “骗子,你也是个骗子,你和那些人一样,都是骗子,都是骗子……” 这个动静太大,引起门外人的注意。 店小二担心的道:“客官,客官,你们没事吧。” 陈景恪连忙说道:“没事,不用过来。” 店小二依然不放心:“我就在不远处,有什么事情客官尽管招呼我。” 陈景恪道:“好的,谢谢。” 等外面脚步声消失,陈景恪才盯着方孝孺说道: “我怎么骗你了?我说过竹书纪年就一定是真的,史记就一定是假的吗?” “我倒是想问问你,你是想要真实的历史,还是想要你想看到的历史?” “恐怕你想要的是后者吧,那你和你嘴里的骗子有何区别?” 方孝孺脸上露出惊恐之色:“不,我不是,你冤枉我。” 陈景恪指着对面的椅子,以命令的语气道:“坐下,咱们好好谈谈。” 方孝孺一脸不服,你让我坐我就坐吗? 陈景恪淡淡的道:“你不坐,那我走。” 身影一闪,方孝孺出现在椅子上,嘴里还兀自辩解: “我倒想听听,你如何狡辩。” 陈景恪没有理会他的嘴硬,说道: “历史本身不应该有任何立场,它最大的意义就是记录过往,让后人知道曾经发生过什么。” “但写书的人有立场,难免会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 “所以同一件事情,就有了不同的版本。” “正如宋太祖和宋太宗之事,同样的兄终弟及。” “有人认为是兄友弟恭,也有人认为充满了阴谋。” “可不论他们如何理解,最基本的事实都无法改变。” “那就是四百年前出现过两个人,分别是宋太祖和宋太宗,他们做过兄终弟及之事。” “这就是历史的意义。” 方孝孺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但嘴上依然强硬的道: “可这么多版本,总有一个是真的,我要做的就是把真相找出来告诉世人。” 陈景恪笑了笑,问道:“真相是什么?” “你是想把真相告诉世人,还是想把你的思想告诉世人?想清楚了再回答我。” 方孝孺再次激动起来:“这不是你教我的吗?为什么他们可以,我不行?” 陈景恪颔首肯定的道:“你当然也可以,但你的方法错了?” 方孝孺愤怒的道:“我哪里错了,我只是在宣扬我的看法,为什么他们不信我。” 陈景恪很想回怼一句,别人为何要信你? 但他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有说,而是道:“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大约在战国时期,西方有个国家叫希腊……这个国家有一个人叫第欧根尼……” “他的家族因为制造假币,被朝廷查抄。” “他的老师因此很不喜欢他,用手杖打他,想把他驱逐……” “他依然坚持向学……” “有一天他突然顿悟,为什么我会因为钱财、华服、美食、他人的赞美而高兴呢?” “如果抛弃这些,我依然能感到高兴,依然初心不改……” “那我将获得最简单的真善美,灵魂得到最大的自由。” “于是他穿上破旧的衣服,在大街上撒尿,像狗一样在地上吃饭,每天住在收敛死人的大翁里……” 第113章 你挡着我的阳光了 方孝孺一开始很不耐烦,当听到第欧根尼的行为,态度就变了。 他感觉自己好像找到了知音。 陈景恪没有理他,依然缓缓讲着自己的故事: “第欧根尼的行为遭到了大家的唾弃,所有人都不理解他谩骂他,而他从来都不解释……” 方孝孺忍不住了,问道:“为何,他为何不趁机向世人宣扬自己的道?” 陈景恪回道:“道自在心中,何须宣扬?” “他做这些,只是单纯为了践行自己的道。” “而不是通过怪异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然后宣扬自己的道。” 方孝孺沉默了。 他的怪异表现,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然后趁机宣扬自己的想法。 两相比较起来,那位第欧根尼的境界,远远超过了他。 陈景恪见他不再说话,就继续讲道: “慢慢的,开始有人去了解他,并发现了他的道,然后受他感染加入进来。” “这些人还自发的替他宣扬他的道。” “而他自己对此向来不屑一顾,依然自顾自的践行自己的道。” “甚至他还化身乞丐,游历全国。” “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了解他的道的人越来越多,追随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更多的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因为失去了这一切,才故作大度。” “如果他拥有一切,就会放弃所谓的道。” “他从来没有试图解释过,依然我行我素。” 方孝孺已经完全被故事吸引,甚至情不自禁的,将自己带入到了第欧根尼身上。 “怀疑他的人很多,其中就包括他们国家的君主,亚历山大大帝。” “某一天,亚历山大找到他,说可以满足他的任何要求。” “只要他开口,金钱、美女、地位应有尽有。” 说到这里,陈景恪停了下来,问道:“你猜,第欧根尼是怎么回答的。” 方孝孺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握住,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紧张的道: “他……他怎么回答的?” 陈景恪缓缓说道:“第欧根尼说,你挡着我的阳光了,请让开好吗。” “呼。”方孝孺像是度过了生死难关,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 陈景恪知道,故事生效了,心中也很开心。 “亚历山大大帝沉默了许久,说出了一句话: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那我一定要做第欧根尼。” “这件事情让第欧根尼名声大噪,也让世人认可了他的道。” “但是他随地大小便、像狗一样吃饭,赤身生活,确实影响到了他人正常生活。” “于是他的追随者们就去芜存菁,去掉了怪异的行为方式,保留了思想的精华。” “这让他的学说,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方孝孺很是不以为然,认为追随者此举是多余的。 陈景恪自然能看出他的想法,就问道:“你不同意吗?” 方孝孺肯定的道:“第欧根尼因独特的行为而悟道,将这些去除,那还是他的道吗?” 陈景恪没有直接解释,而是问道:“君子慎独,何解?” 方孝孺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还是解释道: “独处之时,亦应坚守本心。” 陈景恪笑道:“我还听过另外一种解读,独乃自我,乃个性。” “君子应当保持自己的个性,不与他人同流。” “但个性过于张扬,就会成为异类,甚至影响到他人生活,从而为他人所排斥。” “所以就要慎独。” “谨慎的保持独立的个性,不要影响到他人,不要成为异类。” “君子慎独,就是君子要学会外圆内方。” “你以为这个解释如何?” 方孝孺先是震惊,下意识的就想反驳,但随即又陷入了沉思。 陈景恪端起茶杯小口抿着,湿润嗓子,说了这么久也口渴了。 过了一会儿,见方孝孺思考的差不多了,才放下茶杯继续说道: “方才你反对他的追随者去芜存菁,那你的行为和那些维护程朱的儒生有何区别?” “当第欧根尼将自己的道传给别人的时候,就已经不仅仅是他自己的道了,而是所有人的道。” “每一个学习的人,都有资格按照自己思想,去理解他的道。” “孔夫子的道也是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去解读儒家之道。” “程朱可以,你也可以。” 方孝孺身躯一震,这番话犹如一道霹雳,击碎了脑海里的迷雾,让他彻底清醒过来。 陈景恪继续说道:“你没必要强行去宣扬自己的道,正如第欧根尼一样。” “他从未宣扬过自己的道,也从未说过别人的道是错的。” “他只是身体力行的去践行自己的道。” “认同他的人,从全国各地聚集到他身边,学习并帮他宣扬他的道。” “如果你的道不够优秀,说再多也不会有人相信。” “如果你的道符合大家心中的想法,能引起大家的内心共鸣,甚至能引导这个时代前行。” “那么你无需做任何解释,自然会有人相信你,帮你宣扬。” 方孝孺露出苦涩的笑容,喃喃道:“原来如此,是我错了,我太浅薄了。” “道自在心中,何须宣扬,何须解释。” 但马上他又振奋起来,起身朝陈景恪下拜道: “谢陈师教诲,学生铭记于心。” 陈景恪心中的石头也彻底落地,差点忍不住大笑出声。 但还是按捺住激动心情,谦虚的道: “方先生万万不可,论学问我远不及你。且你如此皆我之过也,又岂敢厚颜居功。” 方孝孺坚持下拜,道:“我知道陈师是为了提点我,是我太愚钝才会如此。” “陈师不弃,又再次助我摆脱心魔,于希直实乃再造之恩也。” 陈景恪有那么一刹那的心动,毕竟谁不想当老师啊。 不过也只是那么一瞬间而已,接着他就正色道: “君子之交,贵在交心,又何必计较于称呼。” 方孝孺顺着他的话道:“既如此,陈师又何必反对呢。” 陈景恪表情淡然:“君子慎独。” 方孝孺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 刚才陈景恪说君子慎独,是谨慎保持自我个性,不要成为异类。 那么用在这里,表达的意思就是不想引人注目。 方孝孺是名扬天下的读书人,他喊陈景恪为陈师,那想不引人注目都不行。 明白了这一层意思,方孝孺更加敬佩,这才叫真正的身体力行践行自己的道啊。 “好,那学生斗胆,喊陈
相关推荐:
御用兵王
生存文男配[快穿]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她太投入(骨科gl)
缠绵星洲(1v1虐爱)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人妻卖春物语
媚姑
偏执狂
狂野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