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睡前一杯奶(H) > 第122章

第122章

是问题么? 大不了开两辆车呗! 不过吴远心底下意识地,确实是想跟她们坐一辆车的。 忘记多了李媛这个新人是一方面。 多跟黄琦雅几人近乎近乎,也是另一方面。 不过话既然都明说了,吴远也就不强求了,遂问起道:“几点的飞机?怎么那么早就走?” 黄琦雅道:“下午一点半。我打算过去,茬摸茬摸香江那边的资金成本。这样一来省得换汇的麻烦和成本,二来也算是最小化成本。” 既然这样,吴远也就不多说了,“行了,祝你们顺利。” 接着看了看从颜如卿那边换回来的劳力士表道:“时间差不多了,我这就通知明朝过去。” 挂了电话,吴远冲外面喊了一嗓子。 不多时,马明朝就赶了进来。 如此交代一番,马明朝又风风火火地离去。 随即吴远靠在大班椅上,只觉得跟阿尔法投资团队之间,真是见也匆匆,别也匆匆。 好在可以期待的是,待到下次归来。 阿尔法投资公司的资本规模,一定是上海不容小觑的存在。 刚收拾好情绪,就见董健在门口敲门道:“老板,有时间吗?” 吴远冲他招招手道:“有什么事,进来说。” 董健却未进门道:“就是我们机房刚刚调试好了,想请老板你看一下,也算是对我们这段时间以来工作的检验。” 吴远一听,欣然道:“行啊,走,去看看。” 毕竟也是几十万的投资。 扔下去,也该听个响的。 吴远走出办公室门,就见不仅设计部的高材生都在,就连财务部漂亮姑娘们也都在。 这是眼下腾达公司唯二两个拥有微机使用权的部门。 也正是由于电脑微机,这种金贵设备的添置,才让公司里大部分人摆脱了,公司里镂空花瓶、艺术台灯的金贵印象。 被这种笨笨的,圆头大脑而又闪烁着字符的设备所取代。 机房就设置在设计部旁边的小房间。 原本它只是个小角落,摆了套桌椅,无可无不可地存在着。 如今被圈起来之后,成为幽暗而又神秘的存在。 进门的时候,孙磊拿出鞋套来给吴远套上。 防尘、防噪音、防断电等举措都用上了。 眼见着一众设备在频频闪烁着,吴远就提了个问题,以表关心道:“如果大厦遭遇突然断电,这边能坚持多久?” 不等孙磊解释,董健就先拍马屁道:“老板,你这问题问得非常专业!” 第928章 各路班底,初具雏形 董健这话虽说免不了拍马屁之嫌。 但在一众员工们的眼中,尤其是设计部的高材生们看来,这马屁拍得一点毛病都没有。 老板提的这个问题,就是很有深度,又很专业。 往后谁再敢说自家老板是泥腿子木匠出身,怼不死他。 看着众人看向自己个的眼神,吴远心里纵然再怎么舒坦,也不能真的表现出来。 他向来不提倡这种歪风邪气。 更不能让自己,成为助长这种歪风邪气的肥沃土壤。 所以他很快打断道:“行了,董健。孙磊你给大家伙说说。” 谈到技术问题,孙磊这个技术宅,当仁不让。 “老板,这个问题,我们专门开会研究过。” “所以特地采购了上万块的UPS电源模块,一旦公司或者大厦意外断电。UPS电源模块,可以保证咱们的核心服务器,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最后的数据存储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吴远点点头。 这意思他是真听懂了。 不仅是由于孙磊讲得通俗易懂,而且类似的原理,早已在十年二十年之后,成为耳熟能详的常识。 就这样,看了看了,问也问了。 吴远回头面向大家伙道:“相比于如今后起的装修公司,咱们设计作图的电脑化,绝对是降维打击,技术壁垒。同时,也要避免咱们的降维打击手段,由于人为的疏忽,成为致命漏洞。” “话说回来,条件嘛,都创造好了。今后腾达公司能不能在日益增加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就看你们的了。” 适当的PUA有助于鼓舞士气,提高凝聚力。 吴远眼见机会不错,就即兴发挥了几句。 好在反应还不错。 中饭过后,马明朝才刚刚回来。 吴远把原打算去浦东的计划,往后推了推,推到了三点钟。 让马明朝不仅有吃饭的时间,还能稍微休息一下。 就在这空档里,范冰冰拿着文件敲门进来。 吴远伸手要文件,就听范冰冰问道:“老板,你是不是又打算回去了?” 吴远心下一动,“这都叫你看出来了?” 随即解释道:“这边该忙的,都忙完了,也该回去了。” 说完,把签完字的文件交还给范冰冰道:“通知大家伙好好看,年前公司准备任命各部门经理和副经理,干得好都有机会。” 范冰冰犹豫道:“那你这个总经理,是不是该配个专职秘书?要不老板,我给你做秘书吧?” 吴远不假思索地道:“你这个行政部经理,给我做秘书屈才了。再说,我也不用跟着跑来跑去的秘书。至于腾达这边,到时候从你们行政部挑一个人兼任就行。” 一场酝酿中的大动作,就在二人的三言两语间,定了调。 至于马明琪那边,在前几天去远爷家里吃饭的时候,就已经隐有所觉了。 这事,其实不能怪她们心思敏感。 毕竟公司发展到这个阶段,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难免都被公司裹挟着,形成各自的立场和心态。 三点钟,宾利慕尚离开启华大厦地库。 吴远问起道:“我姐和颜姐那两套衣服和手表什么的,都还回去了?” 马明朝不假思索地道:“都换回去了。但黄小姐说那块劳力士,是特地从香江给你带回来的伴手礼。你能收下江小姐的雪茄,就不该推辞这块表,所以又带回来了。” 随即提醒道:“老板,就在你手边的暗格里。” 吴远打开一看,果然劳力士原原本本地回来了。 但也没拿出来,依旧放在车里。 抬起头来,吩咐马明朝道:“明天一早,咱们回北岗。” 马明朝闻言,语调都高昂起来:“好嘞,老板。” 四十多分钟后,宾利慕尚抵达曼迪菲家具厂。 见到宾利慕尚进来,门岗小卫这回学乖了。 不等看清楚车牌,就一个立正,行了礼。 完全对标盼盼家具厂的保安队服务标准。 传达室里的老井头忙着奔出来,但吴远的车却没停,直接开进去,绕过花坛,停在了办公楼前。 和一周前的忙乱相比,如今的办公楼似乎整洁安静多了。 尚未成行的班底,不再聚在会议室里办公。 而是各自成室,相互独立。 当然,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重新召集会议,进行高效沟通,达到扁平化地办公体验。 吴远一溜走过去,直到木工车间主任办公室和缝纫车间主任办公室门前,才停下。 这两间办公室,门都紧锁着。 吴远甚至趴在窗户上忘了,人根本不在。 行政部的李青见有人探头探脑地,这才直奔出来。 发现是自家老板,一个咋呼,就要去车间找两位车间主任。 好在被吴远及时制止了。 “最近厂里订单情况怎么样?” 首次被吴远问起这么重大的问题,李青难免有些紧张。 好在吴远也没盯着她,等她回答,给她压力。 说着说着也就放松了下来:“开始有所下降,但相比之前,依旧是增长状态。” “蔺主任的意思是,曼迪菲家具在上海本地扎下了根,要做好自有订单缓慢增长的准备。所以二位车间主任,都下了车间,亲自督促生产。” 吴远不以为意。 这没什么稀奇的,大外甥女和大师兄这俩人本来就是车间出身。 如今回到车间办公坐镇,合情合理。 往回走,在李青的陪同下,吴远又去罗冬梅和谭强的外贸部看了看。 看俩人的桌子上,已经堆积了不少的报关材料和文件。 很显然,芬迪首批代工东南亚的订单,出口各方面手续,开始提前准备起来了。 不过在罗冬梅的桌子上,吴远也看到了她毕业论文的些许材料。 看得出来,这是一心扑在厂里,把学习都带到厂里来了。 随即,吴远又见了见财务部的班底成员,这才坐车离开,直奔腾达一建的工地。 抵达腾达一建的工地时,全场刚刚复工。 各楼桩基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进行中。 吴远眼看着离下班没多久了,就没去工地现场凑热闹。 而是蹲在二徒弟的办公室,一直等到收了工。 吴远打了个盹的功夫,外面天已经黑了。 几道人声,有争有吵地由远及近,到了门口才突然停止。 第929章 小事别烦我,我只抓大事 赵宝俊几人的争执声,戛然而止。 自然是因为注意到了师父吴远的出现。 赵宝俊这心中正茬摸着,该怎么跟师父解释呢。 却见吴远大手一挥道:“别跟我说,我不关心你们在吵什么。” 乔五爷从俩人中越众而出。 一方面,吵得是赵宝俊和张永成,他老人家完全没参与。 另一方面,他忽然get到吴远的心态了。 往吴远身边一坐,接过吴远递来的华子,就听吴远续道:“偌大一个建筑公司,偌大一个建筑工程,有分歧,有争吵,才是正常的嘛。” 就在赵宝俊和张永成还在茬摸老板这话的滋味时。 就听吴远追问道:“到饭点了,放饭了没?” 结果赵宝俊还不太明白道:“师父,要不咱们出去找个馆子吃点好的?” 然后不等吴远回应,乔五爷就抢先道:“傻小子,你师父的意思,你还不明白么?他就是特地体验生活,来吃盒饭来了!” 张永成当即转身道:“那我这就去领饭。” 很快四份盒饭领过来。 吴远带头往办公室门口一蹲,乔五爷紧随其后,四人一字排开的。 脸怼在盒饭里,大快朵颐。 等到盒饭吃完,四个人蹲着不动,又续了一根华子,说些闲话。 随即吴远拍拍屁股离开。 从始至终,一句正事的话都没提。 赵宝俊看得不明就里,张永成也看得有点傻。 唯有乔五爷颇为推崇道:“你师父目前的状态,你不懂。” 张永成抖着胆子猜了一次道:“老板这是让我们放手去搏一搏。” 乔五爷优哉游哉地续了根华子道:“也对,也不对。” 赵宝俊奇怪道:“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这段日子,总感觉工程干得顺多了。会不会是师父把上头的关系彻底理顺了?” “那谁知道了?”乔五爷反问了一句,这才道:“依我看,永成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是,他现在彻底放权了,只抓人事了。” 打腾达一建回到教职工小区,吴远早早地把马明朝放回去休息,为明天回程养精蓄锐。 接着就给老家的媳妇挂了个电话。 杨落雁从徐招娣的口中得知,丈夫要回来的消息。 所以接到电话时,也没什么奇怪。 在被问起要带些什么之后,更是闻言软语道:“你人回来就行,家里什么都不缺。” 纵使如今的上海和老家差距还是有的,但杨落雁说这话,也是有着十足的底气。 对吴家小楼来说,这年头能买到的东西,确实都不缺。 挂了电话之后,吴远去洗漱一番,准备早早躺下歇着。 马明朝要为明天回程开车养精蓄锐。 他则要为回家连番鏖战养精蓄锐。 尤其是媳妇杨落雁什么都不要,只等着自己回去。 媳妇这是什么都不要么? 她是想要自己这个人罢了。 加上有心想跟对门吕老哥俩口子打个招呼,可他俩回来太晚了,真熬到那会也熬不住。 转天是19号,上海的天气难得地放了晴。 万里无云的样子,颇有些秋高气爽的味儿了。 连对门付秋都难得地下了一锅手擀面,打了几个鸡蛋瘪子,作为早餐。 一听吴远这边有了动静,付秋系着围裙过来敲门。 敲开之后,眼见着吴远口含着泡沫还没漱口,满脸欣喜地道:“原来吴老板你在家,昨晚我跟老吕回来,还以为你又不告而别了。” 吴远含着泡沫,囫囵道:“昨天睡的早,准备今儿走。再说,我这回去,怎么着也要跟吕老哥打声招呼的。” 付秋心里一突道:“哟,那我应该包点饺子的。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嘛。” 吴远嘴里不动,摆摆手道:“没那么讲究。” 随即若有若无地问一嘴道:“对了,嫂子,这次回去,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只管说。” “还真有,”付秋灵机一动道:“正好我烧烤店的调味料快用完了,你帮我把钱带过去,顺便让村里把货发过来。” “那没问题!”吴远一口答应下来。 付秋就往回走,边走边道:“一会过来吃早饭。” 等到吴远洗漱完毕,换好衣服到了对门。 却见吕文清碗里秃噜的是面条,却在对面放了一碗饺子。 俩人中间摆得是蒜,剥好的蒜。 “快来,吴老弟,你嫂子特地出门给你买的。” 吴远冲着厨房里头的付秋道:“嫂子,谢谢啊。” 一碗饺子事小。 可被人当回事的感觉,才是重点。 早饭过后,马明朝早已等在了楼下。 吴远带上简单的行李,和手包大哥大,锁了门就出发了。 早高峰马上要开始。 这一回,马明朝也顾不上爱惜这车,油门和操控都发挥到了极致,赶在早高峰形成之前,离开了城区,直奔姑苏的方向飞奔。 时值深秋,一路上风景如画。 南方麦田里的麦苗刚露了头,虽然不高,却能连成一片,像是一幅深绿色的田园画。 可越往北开,田园画的颜色就越来越浅,等进了北岗地界。 甚至还有的麦田刚刚开始耕种播种。 当然,进入北岗地界,吴远也顾不上关心地里了。 一颗心都飞到家里,飞到老婆孩子身上。 终于在两点来钟,宾利慕尚进入梨园村,抵达吴家小楼门口。 老丈人杨支书早就得信守在这边了。 一见吴远从车上下来,那比见了亲儿子还高兴。 吴远叫了一声爹,就趁机问起道:“爹,什么事儿这么高兴?” 杨支书一脸开怀地道:“你说巧不巧,农技站的手续前几天刚办妥,咱们村里昨天才把许慧琴给送走。” 吴远连忙问道:“那人到了吗?” “那肯定到了!”杨支书理所当然地道:“昨晚就打电话到村部报过平安了。” 吴远心想,小姨子黄茉莉没拿这事跟自己邀功请赏,显得挺成熟的嘛。 随即小江和玥玥也直奔出来,扑进吴远怀里,还没三分钟热度,就直嚷嚷着狗狗狗的。 听起来跟骂人似的。 吴远忍俊不禁地问道:“这俩孩子,啥意思?” 系着围裙,沾着白面的杨落雁解释道:“还不是我爹,放糯米和饭团跟孩子玩。现在俩孩子一人一条狗,处得比人都好,成天狗狗狗的。” 第930章 前头挣小钱,不够后头败 好家伙,这才将将俩周岁,就开始溜猫逗狗了? 不过半拉月没见。 一见面就批评孩子,那也不合适。 况且这还当着老丈人的面。 杨落雁见机道:“快进屋洗洗手,吃面吧。” 接着又对拿下行李的马明朝道:“明朝,一块吃点吧,锅里还有。” 马明朝一如既往地道:“不了,小娘,我就不打扰了。” 吴远却别开生面地劝道:“你在这吃完了走,正好撵上孩子放学,顺便把孩子接回家去,多好?” 自打村办小学开学,村里的很多孩子都回来入学了。 哪知道越是这么说,马明朝走得越是快道:“他们哪有资格坐这车?绝不能惯着。” 无奈,片刻后。 一大家子人,围观着吴远一人吃面。 而且是一人吃两个人的分量。 等到两碗面下了肚,手擀面的饱腹感,撑的吴远晚上都不想吃了。 从手包里掏出个信封,直接交给老丈人道:“爹,这是教授夫人托我转交的款子。过两天,你这边安排一下,把货给人家发过去。” 杨支书把信封揣进上衣口袋道:“早上刚接到付老板电话,跟我说过了,你放心吧。” 说完又追问道:“对了,她那边烧烤店开得可是真的好?” 吴远陪着杨支书走到院子里,坐在落叶凋零的葡萄架下道:“当然,她是挨着大学开得店,客源相当稳定。我还去吃过几回,很受大学生欢迎。” 杨支书不由啧啧道:“没想到你折腾出来的吃食,连大学生都跟着喜欢。” 这事吴远可不敢居功。 可老丈人现在凡事都往他身上揽,弄得他也是哭笑不得。 小楼里,杨落雁就手洗完了吴远吃面的锅和碗,就开始着手准备晚饭。 吴远有心想要搭把手,可老丈人总围在他身边的话,压根没有机会。 结果不但帮不上忙,反而有些撑得慌,不好消化。 后来干脆提议道:“爹,咱们出去溜达溜达去。” 杨支书一愣,明白过来,肩膀头一耸,就把往下滑坠的外套托了上去道:“走,带你转转。” 这爷俩坐在家里,不觉着。 可一走到路上,尤其是溜达在村里,那绝对是全村最受瞩目的翁婿俩。 加之农忙刚过,路上溜达的,田间地头割草的,都是不少。 爷俩不时应付着主动打招呼的村民。 杨支书提起道:“上回传言的退桑还田,虽说卞乡长辟了谣,可这季晚蚕依旧受影响了,养得人少了一多半,以至于村里的桑叶都卖不出去。” 吴远心吋着,再这么折腾下去,自己投在缫丝厂的二十万,怕是真得黄。 可眼下他跟卞孝生不怎么来往的。 也不至于为了区区二十万,主动找上门去,去触那个霉头。 说话间,翁婿俩逛到了村办小学门口。 铁门紧锁着,只留一个门上小门虚掩着。 进门左手边,新盖了间陂房,看起来很简陋,但遮风挡雨是绰绰有余了。 王凤正坐在里面,手里头捧着毛线在打。 既开了小卖部,又帮着看着大门,还不耽误自己手上的活计。 换做平时,翁婿俩走过也就路过了。 可如今王凤作为俩孩子的干姥姥,不去打个招呼不合适了。 眼见有人走近,王凤习惯性地抬起头来。 一见是村里的老支书和吴远,当即放下手里的活计,热情地道:“哟,小江爸爸回来啦!” 吴远啧啧地看着小卖部的情况。 基本上都是一些价廉物美的小玩意。 像是弹珠,纸牌,各种小人书。 大人瞧着没什么意思,架不住对小孩的吸引力大。 最后才是一些必要的文具、纸笔和墨水之类的。 在角落里,吴远还发现粉笔。 于是好奇道:“大娘,你这是连老师的生意都做了呀!” 王凤一看那粉笔就哭笑不得道:“别提咯,我前头进这些小玩意挣点钱,不够春红在后头败的。给孩子拿文具纸笔,都是家常便饭。” “你们说,她是我闺女,我能跟她要钱吗?至于这粉笔,也是她叫我进的,说是以备不时之需。” 吴远失笑道:“大娘,实在不行,咱明年跟着队里养小龙虾去!” 结果王凤却话锋一转道:“其实小江爸,开这个小店,咱也不图挣多少钱。春红她愿意拿就拿,图的不就是我能让她吃上热乎饭,她能时时看看我么?” 这确实不是钱能换来的。 最后王凤似乎生怕吴远多事道:“小江爸,我还得谢谢你出的这个主意嘞。” 吴远连连摆手:“那不用。” 干聊到这份上,王凤才摸着身上的口袋着急道:“你说我进了这么些个小玩意,怎么唯独忘了进包烟呢?这来了客人,都没法招待。” 杨支书笑道:“别说你没烟草许可证了,就算是有,在学校这地界卖烟也不合适。” 吴远附和道:“就是,大娘。我这刚吃了面,什么都吃不下。” 说到这儿,翁婿俩正准备离开。 忽然满手粉笔灰的宋春红撩帘进来道:“妈,练习本再给我拿十个……” 说到后来,声音斗转兴奋道:“你,你回来啦?什么时候回的?” 说完才意识到老支书也在,强压下内心的热情,等着吴远的回应。 吴远捂着肚子道:“刚吃完了下车的面,出来消食呢。” 杨支书也借机插话道:“春红这校长派头出来了,不错。” 吴远随之点头道:“爹,一点不假。尤其是刚才人还没进门,就要了十个练习本那口气!” 一句话臊得宋春红俏脸绯红,哪还有招架之力。 王凤连忙出面替闺女解围道:“都是我给惯的,让你们二位看笑话了。” 吴远转而问起道:“怎么突然要这么多练习本?上头配发的书本不够数么?” “那倒不是,”宋春红连连摆手,随即才声音一冷道:“都是写得太差,叫我给撕了!” 说到后来,那声音顿时让吴远回想起,小学时被教书先生支配的恐惧来。 当时俩脚都不听使唤地往外走道:“那什么,你们忙。爹,咱们往村部走走。” 宋春红还没意识到。 王凤连忙客气道:“有空带俩孩子到家里吃饭。” 第931章 请客归请客,但要挑时候 翁婿俩刚出了村办小学的大门,就见几挂拖拉机拖着满满的红砖,呼啸而过。 一见着红砖,吴远就忍不住要问:“哟,这是谁家要盖房?” 杨支书了解情况道:“未必是要马上盖,村里不少人家买了新砖,先放着,等着来年再开工。我跟老许头分析了,多多少少都跟你有点关系。” “要不就是在你厂子里挣钱,要不就是闺女在落雁厂子里上班。” 吴远点点头,没接这话。 免得老丈人夸起自己来,没完没了的。 就这样,溜达到了村部,见到了老许头和李会计。 吴远心说着,咱终于能正常交流了。 结果被老许头抓住一通感谢。 不为他自己。 而是为了侄女许慧琴进修的事儿。 “许叔,这事您不都是谢过了吗?” “那不一样,”老许头兀自握着吴远的手不撒道:“这孩子昨儿到了省城,特地打电话来跟我道谢。托我无论如何要把谢意传达给你。” 吴远心吋着,想必是小姨子接待得不错。 一通寒暄说完,老许头这心情才稍稍平复。 吴远散了一圈的烟,随即跟老三位就地一蹲,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如此一直聊到炊烟四起。 老许头就主动道:“吴老板,咱们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在我家老三的店里,我做东,好好谢谢你,为慧琴这孩子这事。” 结果不能吴远回应,杨支书就一票否决道:“落雁娘俩在家里忙活了一桌子菜,你凑哪门子热闹?” 老许头强调道:“我也是真心感谢小远,怎么就……” 李会计也帮了老支书一把道:“老许头,你改天呗。吴老板今儿刚回来,小两口还没一起吃个饭啥的。你挑在今天,不合适。” 两票对一票。 老许头说不过俩老伙计,只能顺从道:“行吧,吴老板,那咱就改天。说好了啊!” 吴远连连点头。 回去的路上,吴远跟老丈人提起道:“许叔这也太客气了。” 结果杨支书却俩眼一瞪,理所当然地道:“这他不是应该的么!不过许老三那手艺,实在不行。平时要个凉菜凑活凑活还行,真坐席吃饭,根本不够看的。” 回到家中,餐桌上已经摆了一桌丰盛的菜肴。 有鱼有肉的,挺齐全。 尤其是那鱼,既没有水煮,也没有清蒸,而是北岗本地的做法,红烧。 放了不少的芫荽,又切了二斤老豆腐进去咕嘟。 豆腐都入了味儿,更别提味道层次更加丰富的鱼肉了。 小江和玥玥围着餐桌嗷嗷咽口水。 却被杨落雁频频打落偷吃的小手,言辞令色地道:“成天摸狗玩狗的,洗手了没,就过来偷吃?” 刘慧见状就护犊子道:“一天不知道洗多少遍,孩子手都搓秃噜皮了。你这当妈的,就知道心疼你男人,一点也不心疼孩子。” 吴远一听这娘俩斗嘴可能升级。 就连忙把俩孩子牵到洗手间里,冲冲胖乎乎的小手完事。 把洗手培养成愉快的好习惯,俩孩子其实并不觉得是个负担,反而乐于听话。 洗完之后,俩孩子还在那反复嗅闻,比比谁的小爪子更香。 杨落雁见状自然就不说话了,刘慧也无以为继。 天色渐暗,小楼亮起。 温润的灯光,伴随着欢声笑语,充满了烟火气。 杨支书眼见闺女婿拿出茅台来要开,竟然主动提起道:“今儿就别喝了,毕竟你刚回来。” 言下之意,不想影响你这小别胜新婚的。 这般为孩子着想的表现,挺让刘慧刮目相看的。 可话到嘴边,却习惯性地夹枪带棒道:“今天倒是出了奇了,能禁住猫尿的诱惑。” 老丈人就颇为委屈地呛了一句:“你好歹也是知青出身,能不能别猫尿狗尿地挂在嘴边?” 吴远连忙打岔道:“爹,今天咱们小酌六盅,六六大顺。多一滴都不喝。” 爷俩一盅一盅地眯滋下去,连带着吃菜都有味儿了。 虽说肚子里两碗面还没怎么消食,但吴远晚饭也没少吃。 不仅吃得不少,而且吃得特香。 媳妇亲自下得厨,整这么一大桌子菜,那面子必须得给够,给足。 杨落雁见他吃得倍儿香,就不停地给他夹菜,连俩孩子都浑然不顾的。 只有刘慧一人,照应着俩孩子吃鱼肉的,刺儿都挑不过来,就急赤白脸地道:“别光顾着喂你男人了,也喂喂孩子吧。” 杨落雁这才把筷子一拐,开始往俩孩子碗里送。 但那伺候的漫不经心劲儿,明显不如对待丈夫细心体贴的。 俨然俩口子才是真爱,俩孩子就是意外。 “怎么样,我这一桌子菜烧的?” 面对媳妇的送分题,吴远自然是大加赞赏,以语言和行动,给出了双重有力的回答。 于是杨落雁借机提起道:“这个周天,大姐、大哥跟二哥他们都来,给俩孩子提前过个生日。到时候,饭菜我来做。” 吴远眉头一挑,“照农历来过,俩孩子生日得11月里吧?提前那么早做什么?” 老丈人杨支书提醒道:“你忘记,这俩孩子农历生日要做什么?” 这么一提,吴远想起道:“哦对,认干亲。” 接着又问起道:“那提前到俩孩子公历生日也行吧?” 杨支书又道:“26号那天是重阳节,老人节,俩孩子在那天过生日不好。” 老丈人这真够传统的。 杨落雁却直接道:“主要是26号周五,大姐他们家孩子都上学,来不了,这生日过的也不够热闹。” 话说到这份上,吴远什么意见都没有了。 毕竟媳妇考虑得挺周到的。 于是立刻表态道:“行,正好这两天我都在家,也能帮你搭把手,准备准备。” 晚饭过后。 刘慧帮着闺女收拾完锅碗瓢盆,又把俩孩子洗得香喷喷地带走了。 吴远一直给送到路上,跟老丈人说了好几次,不用带走俩孩子,自己跟媳妇能照顾得来。 杨支书看了眼媳妇,依旧背着玥玥走了。 转头回到家里,就剩俩口子柔情似水地四目相对。 真有点回到新婚那时二人世界的感觉了。 第932章 出门是工作,回家是生活 不仅如此,这会儿比新婚那时候条件好多了。 洋气的小楼,宽绰的小院。 以及家前屋后的鸟语花香,菜地垄垄。 俩口子靠在沙发上,心不在焉地看着电视。 纵有心思百千,也不能连黄金时间电视剧都没看完,就回屋。 万一这时候有人来,那岂不是贻笑大方? 如此俩口子洗了澡,变着法儿地腻歪到九点半,就迫不及待地闭门落锁,回了屋。 一夜鏖战,酣畅淋漓。 隔天醒来,吴远不仅不觉得丝毫地疲累,反而神清气爽。 趁着晚秋清晨的微凉。 吴远换了身旧衣裳,把灶房顶上的烟囱掏了,水箱洗了。 连带着小楼各处的水路都冲刷了一遍。 还真冲出不少的水垢和脏水出来。 等到忙完这一切,都日上三竿了。 刘慧这才带着俩孩子,一手牵一个地回来。 回来一看,发现俩口子早就起了,里里外外地忙叨,连忙带着闺女一通旁敲侧击地追问。 杨落雁起初不明就里的,几乎榨干了身为知青的刘慧所有的词汇量。 才在闹了个大红脸之后,明白过来道:“妈,你想哪儿去了!我俩那生活,挺好的。” 刘慧连连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 娘俩的悄悄话,吴远不得而知。 他在忙完家里的事儿之后,又把阵地转移到了家前屋后。 这天长日久的。 有的地方小树倒了,有的地方杂草深了。 他甚至还测了测化粪池的深度,好在还没到需要掏粪的程度。 这年头的独门小院,要想住的舒服。 这些小事儿,都得自己个把握,侍弄。 一天忙活下来,家前屋后清清爽爽了,道路平坦了。 灶房里干干净净,柴火垛子堆得高高了。 就连水龙头的流量都大了些,透着焕然一新的味道。 晚饭后,俩孩子是死活不走了。 昨晚去到姥姥家,俩孩子为了争夺一条大黑,把大黑累得够呛。 做狗太难了。 哪像自己家里,一人一条,还有富余。 况且自家比起姥姥家,这房子更新,这院子更大。 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眼见刘慧拗不过俩孩子,吴远就开口让刘慧带着俩孩子留下来了。 反正家里房子大,楼上楼下的,这也不耽误俩口子过二人世界。 唯一的一点,觉着对老丈人过意不去。 吴远把杨支书送到村后的大路上,就上了马明朝开来的车,直奔县里三姐吴秀华那。 结果宾利慕尚赶到陵园东路东头的时候,根本就开不进去。 还不如骑车来的人,好歹能慢慢腾腾地挪腾进去。 吴远无奈,只能提前下车步行。 留下马明朝一人搁车上看车,免得车子被闲杂人等随手划拉坏了。 汇入夜市的客流,各种喧嚣扑面而来。 吴远处身其中,左左右右都被不同年龄的女孩子堵得死死的。 仔细一看,才发现脚下全是各种发卡头饰的小摊位,卖的都是吸引女孩子的小玩意。 这就怪不得了。 好不容易挤过这一段,三姐的烧烤摊总算近在眼前了。 结果烧烤摊上座无虚席不少,三个烧烤位上,还被非堂食的顾客,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弄得吴远想跟三姐打声招呼,都听不见。 好在三姐夫熊刚在外委游走招呼,没被堵死在其中。 见到吴远出现,都顾不上招呼,直指着自家门面,让幺弟先进去坐。 门面房门口,熊武,带着熊文和熊飞燕,守在门口。 熊武作业写完了,正双手撑着下巴,支在腿上,看着熙熙攘攘的夜市人群发呆。 熊文和熊飞燕俩孩子,正埋头奋笔疾书,不知道在补什么时候欠下的作业。 吴远看了一眼,也就是从0到9的阿拉伯数字抄写。 没什么难度。 他这个泥腿子老舅,都能指导。 当然,俩孩子也不需要指导。 “赶紧写!” 丢下一句呵斥,转身正要拍拍熊武,却见这孩子已经主动进屋去给自己搬椅子了。 孩子大了,懂事了。 于是一转眼,一大仨小四个人,在烧烤店门面门口排排坐。 “小武,你妈这样忙活,得忙到什么时候?” 熊武显然是有这方面观察意识的,闻言脱口而出道:“一般到九点钟,下雨刮风的时候,会早一点,八点半。” 吴远抬腕一看表,媳妇买的上海表上显示,才刚八点半。 至少还得等半拉钟头。 结果下一刻,就从烧烤摊的十来张桌台那块,走过来一人。 冲着吴远的方向亦步亦趋的,且走且停。 “老板,真的是你呀!”席素素一脸惊喜地道。 其实吴远隔着老远就认出对方来了。 那颤颤巍巍的步伐,就跟怀抱着两只兔子过来似的。 识别性特征太过明显了。 吴远点头,拍了拍熊武道:“去,给大姐姐搬个凳子来。” 席素素连连客气说不用,但当熊武把爬凳搬过来,立马搁在屁股底下,贴着吴远坐下了。 “这么晚了,跟谁来吃烧烤的?” “最近厂里连续加班,姐妹们有点累,我就带她们出来放松放松。” 吴远点点头,有些当领导的范儿了。 “订单的压力始终都有,要把握好大家挣钱的积极性和劳逸结合之间的平衡。这方面,你做的不错。” “嗯!”席素素连连点头,“快过年了,姐妹们都憋着一股劲,准备多挣点钱,过个好年。” “厂里其他都挺好的吧?” “挺好的!现在外面的人,都羡慕我们,想进咱们厂。” 吴远闻弦歌而知雅意道:“怎么,有人找你走后门了?” 席素素迟疑地点了点头,随即连忙表态道:“但我没答应,我知道厂里有严格的进厂要求,所以我让他们自己来报名,统一参加进厂考核。” “你做的不错,”吴远首先赞赏道:“但恐怕没少得罪亲戚吧?” 被说中心事,席素素难得俏脸一红,连忙装作不在意地道:“不碍事的,我都习惯了。” 闲聊片刻,直到熊刚抽出身来,席素素才起身回去,回到姐妹们中间去。 熊刚递了根烟给吴远道:“瞧你三姐忙的,连你都没工夫招呼了。” 吴远凑头跟三姐夫点着了烟,“眼下这季节,吃烧烤刚刚好,忙一点太正常了。再说我也没啥事,就过来看看。” 第933章 挣外汇这种事,还得看为夫的 小武说得没错。 九点钟一过,三姐吴秀华就腾出手来,从摊位旁边的水桶里抄了把水,边搓着手边走回来道:“幺弟,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儿,”吴远应和着:“还忙得过来不,三姐?不行,咱再招个人手。” 吴秀华俩眼一瞪:“再招个人手,我干什么?” 吴远笑道:“安心做你的老板。” 吴秀华连连摆手:“那俺干不来!忙叨一点好,吃得饱睡得香。” 说完,忽然想起道:“你来了正好,前些日子我给小江和玥玥买了身衣裳,正好你顺便给带回去。” 吴远无奈道:“你都忙成这样了,还惦记这点事!” 很快,吴秀华把衣服拿过来,交到吴远怀里。 吴远看不出什么好不好的,只从这包装上看,是百货公司的货,指定是没少花钱。 “对了,三姐,周天我要在家里烤点串串。到时候你帮我多准备点,我过来拿。” “没问题,几个人吃?” “不过是小江他大舅、他二舅、他大姨和孩子们。” “那人不少,我各样都多准备点。” 姐弟俩闲话聊到了九点半。 熊文和熊飞燕趴在小板凳上,作业写没写完不知道,但困得是直点头。 吴远也就起身告辞,让三姐腾出功夫来,把几个孩子收拾先去睡。 回到吴家小楼。 吴远随手把衣服给了媳妇,顺便说了两句。 不料杨落雁却稀罕得紧,直夸三姐有眼光,会选衣服。 时间临近十点。 刘慧早带着俩孩子睡了,想试试衣服也试不成。 杨落雁却大包大揽道:“放心吧,三姐买的,指定合身。” 吴远便不再管,去洗了个澡。 洗完出来,客厅的灯已经熄了,只留下虚掩的卧室门,逸出一缕光来,指引着他。 进了卧室,杨落雁早换上睡衣躺下了。 俩口子凑在一起,终于有机会说些体己话,聊聊工作上的事。 说到这里,杨落雁就忍不住得意。 这半拉月来,她虽然人在北岗,足不出户的。 却把芙蓉衣巷的服装,成功卖到了东南亚,赚到了实实在在的外汇。 吴远笑意吟吟地直冲媳妇竖大拇指道:“不愧是我媳妇,就是能干。” 杨落雁却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秀拳捶了他胸口一下道:“曼迪菲家具厂也挣到了外汇,是不是?” 随即一幅智珠在握的得意表情道:“苗苗都跟我说啦。” 吴远唾弃:“这个叛徒!” 随即话锋一转道:“其实苗苗她们厂挣得这点外汇,不算什么。投资公司那边在香江市场上挣来的外汇,那才叫一个酣畅淋漓。” 杨落雁纤手在丈夫胸口画圈道:“那投资公司这回挣了多少?你这次去上海,主要是为了投资公司的事吧?” 吴远点点头,如实地告诉了媳妇。 杨落雁一听,蹭地坐起身来,连睡裙的吊带滑落,都浑然不知。 小一千万美金,她得卖出去多少衣服,才能挣到这么多外汇啊? 果然是人比人,气死人。 羡慕之余,就开始佯装迁怒丈夫道:“好呀,这么大的好消息,回来好几天,才跟我说。” 随即一个翻身上马,意气风发地宣告道:“必须接受惩罚!” 吴远摊开双手,直接躺平。 很快,卧室里奏起了爱的乐章。 转眼到了周日,10月21日。 一大早,马明朝就送来了一条八斤六两的黑鱼。 看得吴远是哭笑不得:“你家塘子近一年没管了,哪来这么多的大鱼?” 马明朝也挠挠头道:“没管归没管,但底蕴还是有的。” 吴远客气道:“这么好的鱼,咱上集都买不到。你等等,叫你小娘拿钱给你。” 马明朝把黑鱼往水缸边上的大盆里一放,抬脚就往外走道:“老板,你别来这一套。” “行行行,”吴远先稳住马明朝道:“明军家里是不是也买红砖了?” 马明朝停下脚步道:“没错,买了百来方,就卸在门口。” “百来方,他是想盖楼啊?” “我听我哥说过,他是有这打算,还想请您给出份图纸的。” “明军出息了!”吴远啧啧道:“你呢,你家俩口子也没少攒钱,不跟你哥一道盖算了?” 说到这里,马明朝又忍不住挠头道:“苗红觉着家里够住了,她想攒点钱,在县里买一套。” 不得不说,苗红这思维意识,比起明军俩口子来说,还是超前的。 估计是没少受三姐吴秀华的影响。 吴远思忖着道:“买是能买,但估计三五年内解决不了户口问题。” 马明朝当即道:“苗红还想找人办农转非来着。” “千万别办,”吴远连忙阻止道:“过几年说不定就全面放开了,一分钱不花。现在花几千块托人办,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马明朝点点头:“那我跟她说说,她信你的话。” 最后吴远让了一句道:“没事把孩子带过来吃饭,反正人多图个热闹。” “不了,不了。”马明朝边说边往外走。 马明朝前脚刚走,老丈人杨支书后脚就过来了,手里还提着一尼龙袋子的活物。 动弹个不停。 “爹,什么宝贝?” “孩子们喜欢你做的葱爆鳝段,我就叫人昨晚照了点黄鳝过来。” 好家伙,又多了一道好菜。 任由吴远把黄鳝放到另一个桶里,杨支书就手蹲下闷头琢磨事儿。 吴远一看,当着自己面琢磨,怕是有事要问。 “爹,想什么呢?” 杨支书趁机道:“就刚刚,我过来之前,卞孝生给我打了个电话。” “哦?给你安排了什么新工作?” “那倒没有,”杨支书摇摇头:“绕了一圈,云山雾罩的,说了不少好话,什么具体的事儿也没提。你说他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是不是在跟你示好?” “有这个必要吗?”杨支书反问道:“有传言说,他马上当书记了。” 吴远反而愈发笃定道:“那指定是示好没错了。” 杨支书还是不信道:“等回头,我打电话问问其他村的支书看看。” 吴远点头:“能行!” 第934章 生活的真谛,就这么简单 从乡长到书记,说明卞孝生在徐长盛那还没翻车。 但缫丝厂这事,如果后续,他不能妥善处理好,怕是这车迟早得翻。 而缫丝厂过了今年的汛期,生产保障应该不成问题。 成问题是本地的蚕桑配套。 毕竟退田种桑这事,到现在还没在各乡镇切实落实下去。 所以升任书记之后,拉拢乡里各村上的支书,就很有必要。 说完这事,杨支书冲小楼里瞅了瞅,没发现闺女,就问道:“落雁人呢?” 吴远从车库中找来斧子和铁钉,顺便抄出磨石,往水缸边一蹲道:“厂里有点事,她临时过去处理了。” 杨支书不由愤愤地道:“她又把烧饭做菜这事丢给你了?” 吴远能说什么,边磨斧头边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多做一点就当修身养性了。” 杨支书没好气地道:“你倒是看得开,都是你给惯的!” 等到斧头和铁钉简单磨完,吴远提着黄鳝桶,来到门口猪圈边上。 垫在一块柳木桩子上,直接用铁钉把黄鳝摁死在桩上,然后手起斧落,哗啦啦一声。 一条黄鳝就这样被开膛破肚。 然后一气呵成,剁成数段,动作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看得杨支书赏心悦目之余,不由道:“我怎么觉着,你去开个饭店,也能干的很好!” 话音刚落,杨贲的声音就传来道:“爹,你说得也太保守了。” “就凭妹夫这三板斧,何止是很好?肯定是顾客盈门,一菜难求。” 吴远抄起第二根黄鳝,先跟从弯梁上下来的杨贲和李云打了招呼,随即又应了杨千帆和杨万春的一声,这才道:“大哥,别说笑了。” 杨贲信誓旦旦地掏出烟来道:“我哪里说笑了?县招待所也上了水煮鱼这道菜,我去尝了,没你做得好。” 说着,散给了父亲和吴远,然后点着打火机一一点上。 杨千帆和杨万春凑在水桶上,看着里头的黄鳝在蠕动,一口一个哦呀滴。 李云回屋,抱了抱小江和玥玥,跟刘慧说了几句闲话。 再出来的时候,便自觉地找了个围裙穿上道:“妹夫,有什么要做的事,尽管吩咐。” 吴远嘴里咬着烟,手上腾出手,只能龇牙咧嘴地道:“哎呀,落雁准备了哪些,我也不清楚。” 李云卷起袖筒道:“那我先帮你把鳝段洗洗,腌上。你那配方,我都记着呢。” 那也正好。 吴远就不拦着了,手上动作不停,时不时地应合着杨支书和杨贲爷俩的闲话。 杨贲提起道:“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个叫史玉柱的牛人,仅靠4000块,就在一个月内赚了百万的身家,卖的一种叫汉什么卡的东西。” 杨支书不以为意地撇撇道:“同样的事儿,小远88年就做到了。这个史什么柱有什么好牛的?” “史玉柱,爸。”杨贲说完,笑道:“妹夫,你听见没?在爹的眼里,谁都比不上你。” 杨支书理直气壮地道:“本来就是。也就是小远低调,不爱宣传。否则他这事迹,早就上新闻联播了。” 这话越说越离谱。 杨贲是无力吐槽了。 接着就听吴远道:“史玉柱卖的是汉卡,电脑上用的东西,那可是高科技。人家本身也是大学生,有点子能耐在身上的。” 杨支书也不辩解,只追问道:“你说实话,你现在赚了有多少个百万了?” 吴远一愣,这还真不知道。 杨贲就连忙拦着父亲道:“爹,你别说了。妹夫赢了,好吧!” 几条黄鳝很快处理完毕,由着李云端进院里,用水反复冲洗,腌制。 吴远却兀自未动,对侄女道:“千帆受一下累,去帮我把那条黑鱼端过来。” 杨千帆兴匆匆地去了。 结果发现是一条八斤多的大黑鱼,结合半盆水的重量,起码十几斤。 一不小心,还真没端起来。 直到李云提醒道:“把水倒掉一些,不就好端了?笨死了。” 杨千帆哦了一声,撇去一多半的水,只留下铺在盆地的一层,一口气端到了吴远的面前。 吴远伸手接过,不忘夸奖一句道:“千帆真能干,今天要多吃点。” 杨千帆拍拍手。 相比于自己亲妈,小姑父说的话就好听多了。 连带着胆子也壮了许多道:“小姑父,今天有没有那种串起来的肉肉呀?” 这是想烤串了。 吴远正待回答。 结果不等他回应,杨贲就没好气地笑话闺女道:“千帆,你跑小姑父家里点菜来啦?” 接着怪罪道:“还不快把车上的礼物拿下来,给你表弟表妹送过去。” “别这么说孩子,”吴远打断道,随即和颜悦色地道:“千帆,烤串一会你小姑打县里回来就有了。” 杨贲摸着隆起的肚皮道:“怪不得孩子们都喜欢来你家玩,你这也太惯着了。” 吴远把华子往嘴里一含,伸手扣起大黑鱼的两腮,直接拎起来,放木桩上一放。 手起斧落,一斧头下去,黑鱼再不动弹了。 这才道:“大哥,生活不就是吃吃喝喝么?” “咱得庆幸,如今孩子还小,咱们用吃喝还能留得住她们。” “将来等孩子一长大,不知道哪家傻小子,勾勾手就勾走了。任你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到那时候你就该想念眼下了。” 一番话说得杨贲直接打了个寒噤。 苦笑着看向杨支书道:“爹,妹夫有毒。” 杨支书却不以为然道:“小远跟你开个玩笑,你也信?再说你将来把眼睛擦亮点,给千帆挑个好人家,不至于。” 这话杨贲自己听着都不乐意了。 “爹,现在的小孩,跟我们那会不一样了。他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 吴远赞同道:“大哥说得没错。而且他们将来考上大学,背井离乡的,你想管都管不着。” 这话题越说,杨贲越觉着无力,不停地喃喃道:“还好千帆还小,我还有时间……” 说话间,杨猛带着杨冲和杨雪到了。 杨支书打眼一瞅:“你媳妇呢?” 杨猛下了车来,摘下头盔道:“半路上叫幺妹叫去厂里了。” 杨支书回过头来问:“小远,服装厂不能有事吧?” 第935章 低调归低调,没必要扯谎 吴远手上刮着鱼鳞动作不停道:“放心吧,爹,没什么大事。” 既然媳妇杨落雁到现在,都没打电话回来,那就说明没什么大事。 当然,即便是打电话回来了。 吴远也能帮着解决。 耽误不了今儿的团圆饭。 杨支书一听这话,也就放下心来。 爷仨陪着吴远把大黑鱼去了鳞,开了膛,然后扇成片。 李云又腾出手过来,把鱼片接过去,继续腌制。 忙完这一切,孩子们已经在小楼里玩疯了。 吴远只好带着爷仨,在院子葡萄架子底下,吞云吐雾,谈天说地。 不多时,马校长骑着二八大杠,带着马笑笑和马光辉过来。 看得杨贲挺着肚子调侃说:“大姐夫,好歹大姐是有配车的人。你们怎么还骑二八大杠过来的?” 马校长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句:“你大姐配车那是为了工作,平日里,我跟孩子们可没怎么沾她光。” 杨贲不信,转头问吴远道:“妹夫,你信不?” 杨支书觉着大儿子在拱火,瞪了他一眼。 吴远却笑道:“我信!就算大姐公车私用,以大姐夫的高风亮节,也不可能真坐的。” 这话说着,杨猛都冲吴远竖了竖大拇指。 因为他听得出来,妹夫这话,说得最对大姐夫这个臭老九的路子了。 马笑笑带着马光辉跑过来,叫了一圈的人。 最后偎在吴远的耳边道:“小姨父,妈妈一大早就去厂里了,说是晚点过来。” 得,这姐俩忙到一块去了。 吴远没说什么,挥挥手打发走俩孩子道:“去玩吧。” 马长山一来。 吴远和爷仨聊天,就没先前那么随意了。 尤其是挣钱这种充满铜臭味

相关推荐: 游戏王之冉冉   芊芊入怀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玩笑(H)   带着儿子嫁豪门   深海gl (ABO)   薄情怀(1v1)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我有亿万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