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在听。 “今儿跟央视谭副总那边谈妥了赞助的价钱,合同手续已经在走了。等下月初咱们到BJ,请吃顿饭就差不多了。” 事情其实都是在饭前谈,最后吃个饭,皆大欢喜地划个句号。 这个习惯挺好。 吴远点了点头,就问:“那你们广告准备好了么?” 杨落雁打了下在自个胸口作怪的坏手道:“差不多了,你介绍的丁主任导的,演员都在上海找的,场地在芙蓉衣巷专卖店,翠花姐全程盯着。录像带我看过了,如今应该快寄到央视了。” 路,都是之前盼盼家具厂趟过的路。 后来人只需要有样学样就够了。 所以这方面,吴远都没操多少心,就差不多做成了。 “那厂里备货充足不?” “目前两个分厂都在全力生产,就连上海代工的第一服装厂,也是开足产能了。确保只要广告效果达到了,咱们芙蓉衣巷的货物,立刻就能铺货全国各大商场和百货公司。” “既然能做的咱都做了,那就放宽心,这事指定能办成!” “唉,你就别安慰我了,我的事儿我心里清楚。” “咦,看来口头安慰没什么用,必须采取实际行动安慰……” “别闹……” 这一安慰,就是一夜。 隔天6月23日,农历六月初一。 按照北岗这边的习俗,要过半年,吃点好的。 包括但不限于饺子,吃煮鸡蛋,蒸蒸馒头啥的。 吃饺子自不必说,一大早刘慧开始琢磨着拌什么馅儿。 吃煮鸡蛋,说是寓意脱壳,摆脱霉运之类的。 吴远也不太懂。 但他知道,这年头农村家庭里,吃一顿煮鸡蛋,就相当于吃好的了。 至于说蒸馒头,自然是因为上半年的麦子刚丰收。 各家各户收了新麦,品质如何,蒸一锅馒头出来遛遛,也为下半年的风调雨顺求个好兆头。 只可惜今年这年景,是甭想了。 只能用去年剩下的麦子陈面将就做吧。 吃完早饭,临出门前,刘慧还特地叮嘱俩人道:“今儿早点下班,半年节也是个节,也是要好好过的。过不好的话,下半年都别想顺溜。” 这就有些危言耸听了。 但过节就过节吧,反正如今吴远家里也不差过节的这点花费。 第550章 听媳妇的话,日子越过越火 同一天早晨,下圩村。 起床上班的熊刚,照常到乡里买了早餐回来。 自打媳妇开始做十三香小龙虾的生意,从中午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辛苦的很。 加之也确实赚到了一些钱,所以早餐不用在家里做了,而是选择从乡里买回来。 一方面,能减轻媳妇的负担。 另一方面,也能换着法儿地给仨孩子改善改善口味。 熊刚觉着就挺好。 结果今儿他兴匆匆地从乡里回来,一进村,就被村里溜达的老少爷们拦住道:“刚子,听说你买了套凶宅?” 熊刚就一头雾水的,“这话从何说起?” 结果一群人说得头头是道的。 什么烈士陵园那边白天阴森森,晚上指定也不干净啦。 夜市热闹那是上半夜,下半夜经常闹鬼的啦。 总之,一个个说得跟真真的,都劝熊刚赶紧别买那边的院子,老老实实在下圩村住。 这些人跟念经似的,熊刚瞬间不想听了。 谁曾想,二八大杠还没走几步呢。 就遇上老三家的媳妇赵玲。 这弟妹也是神神叨叨,一把抓住熊刚的车把头道:“大哥,我劝你别不重视。陵园那边的院子能买么?风水不好,轻者害你丢官,重者克死人都有可能!” 话音刚落,熊刚就啐了口痰道:“我可去你妈的吧,不借就不借,何至于造这种谣,满大队地毁我家?” 说完,猛地一蹬,挣脱了赵玲的纠缠。 赵玲回过神来,在后头追着嚷嚷道:“哎,大哥,你怎么骂人呢?” 回到家,熊刚把早餐往堂屋桌上一放。 就抬脚来到菜园子里媳妇身边道:“今后如果爹娘再叫你照应老二、老三家里,我坚决站你这边!” 吴秀华觉着诧异,直起腰来道:“发生什么事了?能这么快想通?” 熊刚没好气地道:“老三家媳妇到处毁我们家,在全村散布说,我家买了凶宅。” 一听这话,吴秀华顿时一点都不觉着奇怪了。 “你能想通最好!反正任她们怎么造谣胡说去,咱们过咱们的日子。等那边院子收拾好,小龙虾生意越来越火,她们自然就乖乖闭嘴了。” 下圩村的这点小风浪,吴远自是不得而知。 在家吃过早饭,第一时间就到了厂里,正赶上厂子里的上班早高峰。 只见数百人骑着各式各样的自行车,从四面八方赶来。 不愧是自行车王国。 偶有几辆摩托夹杂其中,绝对的独领风骚。 当然这还只是不住厂里的师傅们和女工。 至于驻厂的师傅们和女工,早已在食堂大快朵颐地吃开了。 每天食堂里最好吃的糍粑、芝麻球、茶叶蛋,都会在第一时间卖完。 紧接着就是一些面食,搭配俩荷包蛋,一番秃噜下去,神清气爽,干活都倍儿有精神。 运气好的时候,还会有饺子、馄饨。 至于从家里来上班,并且没吃早饭的那些人,赶到食堂之后,往往只能弄点稀粥,搭配馒头和小咸菜勉强饱腹。 倒不是说这些人舍不得钱,舍不得吃。 而是真正好吃的,都早已卖完了,柜台里就只剩下这些个了。 吴远站在楼上,看完了上班前的盛况,顺带着也发现一些零星迟到的人员被拦在厂门口登记。 这就没办法了,规章制度就是规章制度。 从厂门口收回眼神,眼角的余光就发现,一袭公关装配搭着丝袜的大姨子,又走了过来。 这些日子,大姨子隔三差五地过来溜达。 溜达得吴远都有些条件反射了。 “有事?” 吴远这话音带着明显的警惕和防备。 就见杨沉鱼递过来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道:“送给你的。” 接过盒子,吴远咕哝道:“这不年不节的,送什么礼?” 杨沉鱼解释道:“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既然落雁把钱退给我了,那我总得表示表示。否则下回再有类似的好货,你不愿帮我代购了,不就亏大了?” 敢情是为这事。 吴远扬了扬盒子道:“有心了,谢谢。” 回到办公室,吴远拆开盒子一看,是个zippo打火机。 纯进口货。 自己平时用的都是一次性打火机,虽然挺耐用,但确实缺了点档次。 如今有了这个,关键场合,也算是拿得出手了。 正自把玩着这个新打火机,案头的电话忽然响起。 吴远腾出手来,接起电话道:“喂,我是吴远。” 接着电话那头传来林秘书的声音道:“吴老板,我是林秘书。前两天的修改稿,县长看过了。想约你过来聊聊,你看今天中午11点半过来吃个便饭,可以吗?” 县政府的饭不好吃。 但吴远还是得去:“行,徐县长有召,我一定准时到。” 放下电话,吴远几乎都能猜到什么事。 无非是徐县长接收了家居港这个规划的牵头人身份,想从自己吃个定心丸。 没什么新鲜的。 令人觉着新鲜的,反倒是十点来钟,三姐夫熊刚打来的电话。 熊刚在电话里的声音,充满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悻悻感。 “一大早距离开了近俩钟头的会议,才把那事定下来。不少人反对,甚至还有副局长指着我的鼻子骂。结果还是刘局力排众议,通过了这个计划。” 看来这事,三姐夫也是顶了不小的压力。 万一七月中旬,暴雨和大水,任却其一,他就有可能被人反攻倒算。 到时候连刘局都救不了他。 一时之间,吴远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只说了一句:“老百姓会感谢你的。” 熊刚喟然道:“能听到他们的感谢,那我就算卷铺盖滚蛋,也知足了。” “大不了我跟你三姐一起卖小龙虾去!” 这是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了。 就冲这一点,这泼天的功劳,也非他莫属。 挂了电话没多久。 上海和首都相继来了几个电话。 腾达公司那边,是沈璐打来的。 说是已经从黄埔分局全面接收了那几家未完的装修项目资料,并且征询了乔五爷的意见,分配了合适的装修小组。 具体的名单,吴远没有过问。 但既然是乔五爷安排的,那指定是错不了。 第551章 究竟是谁隐藏的更深? 首都那边,主要是邹宁打过来的。 主要汇报跟各大百货公司和商场的对接情况,以及芬迪家具柜台入驻的谈判进展。 没办法,拿人钱财,总要为人办事。 虽然进展不大,但好在持续推进之中。 吴远也没有多催邹宁,因为这事,怕是还得等他亲自过去,才能最终拍板。 处理完外地的一些事务,吴远就准备动身,前往县政府蹭饭。 结果刚走到门口,楼前马明朝车子都发动起来了。 桌上电话又响了起来。 吴远只好回身接了起来。 也幸亏接了起来,因为是林秘书打过来了。 听那语气,还挺着急。 “吴老板,幸好您还没出发。计划有变,您不用过来了。” 吴远一听,也没什么奇怪。 徐县长临时有事,取消了饭局约谈而已。 不料下一刻,林秘书话锋一转:“一会徐县长和我过去,准备在您厂里边吃边聊。” 这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了。 就听突然的。 吴远不由一愣,随即追问道:“那还要不要搞个欢迎仪式,迎接一下子?” “不不不,”林秘书忙不迭地否认道:“不用麻烦,徐县长这是临时起意过去,也不是什么视察之类的。饭局也别搞太麻烦,就跟您来县政府食堂吃的一样。” 四菜一汤? 吴远点点头:“行,那我知道了,我这就安排食堂准备。” 挂了电话,吴远通过内线电话,直接拨到食堂老范的案头。 电话一接通,范为民的声音就伴随着嘈杂的后厨声音传来道:“后勤部食堂。” “老范,马上准备个四菜一汤,合理搭配一下,一会中饭县长过来吃个便饭。” 范为民一听,不由迟疑道:“老板,四菜一汤会不会太寒酸了点?” 就算县长再不怎么架势,咱也别拿四菜一汤寒酸他。 吴远不由失笑道:“老范,你以为是我要求的?这是徐县长特地要求的!我不管你怎么弄,要稍微快点,最多一个钟头,他们就到了。” “好嘞,哎,哎,老板放心。” 挂了内线电话,吴远还是想不明白。 这徐县长怎么突然大驾光临,过来吃饭了? 难不成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不大可能。 这主客形势一易位,吴远总觉着藏着什么玄机或者隐秘。 但怀疑归怀疑。 该准备的还是得准备。 等到半个钟头后,估摸着那边人快到了,吴远信步闲庭地溜达到阳台上。 顶着日头,往远处眺望。 这大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 以至于不少办公室里的吹空调的员工,都往他身上看。 老板这是发什么神经了,大中午的,在外面晒太阳? 杨沉鱼甚至直接走过来问道:“等谁呢?这么深情。” 吴远没心情跟她开玩笑道:“等徐县长,一会到我们这吃饭。” 杨沉鱼一听就愣了。 回过神来,忙不迭地问:“要不要搞个迎接仪式?” “不用,徐县长不许。” “那中午吃饭,要不要我作陪一下?” “不用,我们只有四菜一汤。” “只有四菜一汤?你就不能多安排几道好菜?”杨沉鱼大跌眼镜之余,很快反应过来道:“也是徐县长要求的?” 吴远点点头。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四轱辘车,出现在视野里。 吴远当即下了楼梯,连汗也顾不上擦,直奔大门口接人去。 虽说大的欢迎仪式不需要搞,但吴远作为东道,迎接一下也是应该的。 迎接的同时,额头上还有点汗水,效果应该会更好。 不料黑车刚一停下,徐县长还不等林秘书下车开门,自己就当先推门下车,直奔吴远而来,而且老远就伸出双手,一通握手道:“这么大热的天,何必劳烦你在门口等我?” 吴远就有些莫名其妙,但该糊弄的话,还是照旧道:“应该的,徐县长,欢迎您到盼盼家具厂来。” 徐县长开了个玩笑道:“你别先急着欢迎,我以后会常来的。” 这个回答的刻意性已经非常明显了。 吴远愈发确定了自己的判断。 但嘴上依旧客气道:“咱们厂里的伙食条件,可比不上县政府的。一会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徐县长海涵。” 徐县长摆摆手道:“咱别在这里说了,边吃边聊吧。” 俩人转头进了厂区。 看门的保安队队员一见县长来了,当即立正地站得笔直。 等到老板和县长走得好远之后,才稍稍松懈下来。 眼下正是厂里的午饭时间,所以这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厂里员工。 徐县长都一一地招手致意,显得多亲民多和蔼似的。 等到进了食堂,直奔包间的过程中,还特地看了看员工餐的伙食情况,随后赞许地跟吴远道:“你们厂里伙食搞得不错啊,比不少机关单位都要好。” 随即调侃了一句道:“不是因为我要来,才专门改善的吧?” 吴远波澜不惊地道:“那倒不是,平时大家伙就吃这样的水准。厂里员工,尤其是木工师傅们,不吃饱的话,根本没劲干活。” 徐县长当即肯定道:“做得好啊,以人为本。怪不得你厂的口碑,在县里乃至市里,都那么好。我听说想进来,得凭真本事,而且还要赶上厂里招人的好时候。” “那是自然,厂里不养闲人。” 之前倒是想养着明朝媳妇和大徒弟媳妇这样的,但是人家觉着年轻,不愿意吃这碗闲饭。 以至于如今厂里,确实没有闲人。 就连自己师父乔四爷,那也都是会伸手干活的主。 等到俩人进到包间坐下来,再没外人了,徐县长这才提起道:“你小子藏得够深的,没去几趟首都,就能入黄老的眼,多少人都羡慕不来呀。” 吴远一听,彻底震惊了。 这才是徐县长临时起意,要到厂里吃饭的原因! 不过这么隐秘的消息,他是怎么知道的? 无怪乎前世对方能做到一方大员,平稳退休。 敢情也是有两下子的人物。 所以真追究起来,到底是谁藏得更深? 饶是如此,吴远还是追问道:“徐县长,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第552章 看似回应,其实等于没说 对于吴远问出的这个问题,徐县长一脸高深莫测的样子。 回答的话,听起来更是云山雾罩。 “许你小子在首都上海发展得如鱼得水,就不许我有三两个朋友在那边么?” 这话听起来,看似回答了,其实什么也没说。 吴远连琢磨都懒得琢磨,也就放弃探究了。 反正从这次饭局的宾主互换来看,主动权在我。 不过话说回来。 经过这事之后,吴远对于前世想不明白的一些事情,也开始有些眉目了。 怪不得徐县长上去之后,能独善其身很多年。 纵使同省的主力派系全军覆没,他也能在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平稳下车。 原先他以为是徐县长被力保下来的。 现在看来,人家徐县长手上还是有几张底牌在首都和上海的。 如此一来,跟徐县长的合作,就愈发稳健了。 很快,四菜一汤上了桌。 徐县长婉拒了吴远上茅台的提议,二人边吃边谈。 谈论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家居港的长远规划展开。 作为领导,徐县长的问话就比林秘书高明多了。 虽然话里话外,没有一个字问到吴远对于家居港规划的投资意愿有多强烈。 但是字字句句,又似乎都在问这个问题。 吴远对此也是侃侃而谈,毫无保留。 加之这个规划,本就是他提出来的针对老家北岗的一种发展愿景,行业又是和他息息相关。 结合着前世的经验和履历,各方面细节谈论起来,如数家珍。 让徐县长心里笃定无疑,吴远将来必然是家居港规划的最大投资商。 也是最合适的投资商。 否则没有投资意愿的话,他琢磨那么多、那么细干什么? 所以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离开食堂的时候,午饭时间早已过去了,食堂里都已经打扫干净。 县级市的公务用车就停在食堂门口。 徐县长出得门来,转身跟吴远握了一次手,就心满意足地上了车,离开了。 吴远摆摆手,目送着黑车缓缓驶离。 就见范为民打后头凑上来问:“老板,今儿个县长吃得可满意?” 吴远顺手散了根华子给对方道:“吃的不错,徐县长很满意。” 范为民接过华子,颇为珍惜地在鼻孔下嗅了嗅,闻言嘿嘿一笑:“那就叫徐县长经常来换换口味,咱还有很多招没使呢。” 与此同时。 北面缫丝厂的楼上,卞孝生看着离开的黑车,沉默了。 打黑车来到,到如今离开,整整一小时五十一分。 至于说为什么五十一分,还要说整整? 那是因为县长的时间,都是要精确地分秒的。 徐县长的时间何其宝贵,居然特地花了近两个钟头,就为了到盼盼家具厂吃个食堂? 如果回答是,那打死卞孝生,他都不会信。 魏国发跟在旁边劝道:“卞乡长,你赶紧吃点吧!饿坏了肠胃,人跟着受罪。” 卞孝生摆摆手道:“我这心里疙瘩解不开,根本吃不下。你说,老魏,县长干嘛来了?” 魏国发自然不会说出‘就是来吃个便饭’这种答案。 仔细一思忖,还真让他发现出点端倪来。 “前阵子,见着林秘书来了好几趟,当时就觉着他们在商量什么事情。说不准徐县长这才来,就是为这事而来。” 卞孝生眼前一亮:“具体什么事情?” 魏国发摇摇头:“那我就不知道了。” “吃饭去,我饿了。” 水利局的动作很快。 上午刚通过会议讨论,下午运河里的水就进了灌溉的河渠。 田里的禾苗,久旱逢甘霖。 连带着十里八乡的农民,也乐开了怀。 纷纷点头表示:“上头还算有点良心,总算是做了件好事!不然这日子就真没什么盼头咯!” 吴远在厂里,也接到了老丈人杨支书打来的电话。 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隔着长长的电话线,吴远都欢欣鼓舞,备受感染。 一抬眼,看着时间也差不多了。 转手就打给媳妇杨落雁,准备去接她下班,打个招呼先。 杨落雁二话没说,今儿过半年,早点回去,才有个过节的样子。 连忙把手头工作安排一下,提上坤包蹭蹭地下楼回家。 银色桑塔纳来的很快,早已停在楼下。 只是这回吴远没下车,静静地开着车门等待。 饶是如此,也有不少路过的年轻女工伸头勾望,被发现了,就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后,匆匆跑掉。 杨落雁上了车后,银色桑塔纳掉头离开。 副厂长办公室。 助理小姐姐回个头的功夫,看到桑塔纳离开,连忙道:“蒋姐,厂长老公又来了,快快!” 上回蒋凡说要打个招呼的,助理就放在了心上。 哪知道这回蒋凡头也不抬地道:“不急这一会儿,今晚去厂长家里吃饭。” “啊,这么好?真羡慕!”助理小姐姐一脸艳羡:“什么日子去吃饭?” 蒋凡迟疑了一下道:“说是过半年吧,以前我们都不怎么过的。” “那你们去了,谁做饭?厂长忙里忙外的么?” “我们都会搭把手做啊,”蒋凡理所当然地道:“不过厂长老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王炸。他烧的菜,水煮鱼、十三香小龙虾,孩子们都爱吃。” “哇,好厉害!既会做生意,又会做饭,厂长真的好福气呢。” 银色桑塔纳离开服装厂,先去了县城东南的菜市场。 既然都要当个节过了,又来那么多张嘴,自然要添置几样好酒好菜。 只是临到下午了,好货早就出光了。 俩口子转悠了一圈,也才买了些常见的仔排、五花,几斤牛肉,以及两条黑鱼。 回去的路上。 路过陵园北路时,杨落雁又突发奇想地想去三姐家买的小院看看。 于是车头一拐,又上了黑黢黢的陵园东路。 眼瞅着快到了路东头,三姐家的小院,大门洞开着敞在那里。 杨落雁顿时无比开心,摇着丈夫的手臂连连道:“瞧瞧,我们来得多巧!” 其实这个小院昨儿白天办完了付尾款备案,吴秀华已经启用这里作为门面用了。 每天晚上,摆摊的锅碗瓢盆,连带着桌椅板凳、雨账棚子,往小院里一扔,回家路上也轻松。 而且把这边门面一收拾,就算遇到晚上下雨,生意也能照做不误。 第553章 没有对比,就看不见差距 听到门口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近,埋头忙活的吴秀华抬起头来。 门前这路上白天不缺车,唯独人气比较惨淡。 听左邻右舍说了,一年之中唯一热闹的日子,就是学生扫墓敬献花圈的那段时间。 结果这一抬头,就见到幺弟媳妇四处打量着走进来。 毕竟身材这么漂亮,气质这么姣好的女人,放眼整个北岗,也找不出几个。 吴秀华逢人都这么说。 “哎呀,弟妹你那么忙,怎么有空过来?” “三姐,今儿过半年,顺路过来看看。改天等你们有空,我们来给你家暖暖锅呀!” 吴秀华一拍脑袋:“瞧我这脑子,光顾着忙了,竟忘了这事。” 姑嫂俩打过招呼,院子里正在忙活的苗红也起身打了个招呼。 至于吴远的大徒弟媳妇张艳不在。 说是回下圩村拉新收的小龙虾去了。 杨落雁里里外外地转悠了一圈,说得都是让人舒心熨帖的话。 吴秀华听着,跟自家那俩妯娌一对比,妯娌不能要了。 眼瞅着三姐这边,还有好几大桶的龙虾要处理,杨落雁也没多留,转了一圈就要走。 吴秀华连忙把吐泥后的干净龙虾挑出来些,让杨落雁带回去。 姑嫂俩一番推拉术展开。 杨落雁知道,这是三姐辛辛苦苦弄好的,准备留着晚上卖钱的,所以坚决不要。 然而吴秀华能让么? 最后还是吴远做主,拿了二十来斤。 接着吴秀华还要给幺弟带上几斤螺丝,被吴远坚决拒绝了。 这些东西,好吃是好吃。 可是拿回去,全都得他亲自下厨去烧。 坑的是自己。 所以有一样就足够了,多一点都不能拿。 即便如此,回去的路上,还被媳妇杨落雁埋怨道:“三姐弄这么点小龙虾容易嘛,你也是真不客气。” 吴远一把搂过媳妇道:“你信不信,咱要是一点不拿,到现在都走不了。” “拿这么多,怎么吃得完?” “你是不是低估那帮孩子们的战斗力了?” 杨落雁一想也是。 今儿几家的孩子都过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桌上的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 银色桑塔纳回到吴家小楼的时候,吴远发现大哥杨贲一家都已经提前到了。 一段时间不见,杨贲的肚皮肉眼可见地膨胀起来。 吴远散了根烟过去,就指着那腰围调侃起来:“大哥,你这老板的派头是越来越足了。” “哎,在你跟前,我就是个打工的,谈什么老板派头?” 杨贲说着说着,就有些眼睛迷离起来:“不过说实话,这阵子全国各地到处跑,确实长了不少见识。” 吴远点点头:“看得出来,这肚子这么大,指定是有点墨水的。” 不过吴远却看得出来,杨贲对自己眼下的发展就很满意。 否则也不会过个半年小节,就能头一个早早赶到。 另一边杨落雁也迎上李云,姑嫂俩寒暄着说些闲话。 而先前陪着小江和玥玥玩耍的杨千帆,一见小姑父回来了,立刻扔下俩表弟表妹,跑出来问道:“小姑父,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话音刚落,就被杨贲叱责道:“去!女孩子家家的,别整天惦记着吃。再说了,在家里哪天缺你吃、少你穿了?” 结果杨千帆毫不示弱地反击道:“就你跟我妈那厨艺,好好的食材到你们手上都白瞎浪费了。连小姑父一半的水准都没有!” 吴远一听,心怀大慰。 就算侄女这话是为了吃,那也无所谓了。 “让我想想啊,你小姑买了两条黑鱼,一会水煮鱼可以做起来。又带了二十来斤小龙虾,十三香小龙虾也没问题。另外还有你爷爷前几天拿过来的野生黄鳝,做个葱爆鳝段也没问题呀。” 听着吴远如数家珍地纵容着闺女,杨贲迟疑道:“我看屋里头已经包好了饺子,又蒸了新馒头,还用得着做那么多菜么?” 吴远摸着杨千帆的脑袋:“不妨事,那些都是主食。再说,难得聚一起,咱们不得弄点下酒菜,喝两盅?” 杨千帆欢呼雀跃地走了。 杨贲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喝多了,没法骑摩托。” 上回杨猛那事,着实给大家都弄出阴影来了。 这也是杨贲走南闯北的,都坚决酒后不碰摩托的缘由所在。 其实这是好事。 然而对吴远来说,都不是问题。 “家里两辆车呢,还怕送不了你们么?” 杨贲顿时哑口无言。 其实他介意的不是喝不喝酒,而是不想再让吴远像以前那样的忙里忙外。 毕竟人家都那么大老板了。 有点受不起啊。 吴远没管这个大舅子心里想什么,抽完了手头的华子,就洗洗手,开始处理买回来的黑鱼。 另一边,杨千帆已经带着弟弟自发地择起了豆芽菜来。 那认真的小模样,晚上吃起来指定是更香的。 因为自己付出过。 等到把黑鱼处理完毕,扇成鱼片,吴远又把养了几天的黄鳝提溜了出来。 打眼一看,白白放这几天都饿瘦了。 好在老支书提来的这桶黄鳝,底子不错。 即便饿瘦了一圈,依旧比寻常见到的要粗要大。 杨贲插不上手,只能溜达到菜园子里,去拔葱。结果没扒拉几颗,就累的有些气喘,被亲闺女瞧见,好一通嘲讽。 这一忙,时间就过得很快。 小楼里,杨落雁和李云也接手了刘慧准备的活计,在厨房里忙活起来。 直到杨猛俩口子和马校长拖家带口地赶到。 杨沉鱼行走如风的,特地连一步裙和丝袜都没换,就直接从班上来了。 以至于穿着这身,在家里都行走如风地。 结果还揶揄说:“瞧我们这些后学末进赶来的,想帮忙都插不上手了。” 李云可不饶她道:“你这一身,也不像是想来帮忙的样子。” 杨落雁更加直接:“没事,姐,我屋里头有居家穿的,随便你挑。就看你想不想真心帮忙了!” 等到杨沉鱼换了身宽松点的居家服出来,却发现厨房里根本插不上手。 好不容易再占据了灶房里,烧火的位置。 吴远端着鱼片进来,一脸讶异:“怎么是你?” 杨沉鱼一脸幽怨:“难道连你这也不要我?” 第554章 上半年不容易,下半年有盼头 “行行行,”吴远无奈地扬扬手道:“你烧就你烧吧。” 反正也不是头一回了。 结果紧接着,马长山就凑过来,跟上回一样道:“媳妇,你工作那么辛苦,烧火这种又累又热的活,怎么能让你干?” 杨沉鱼手里拿着柴火,径自往灶眼里塞道:“又装给他小姨父看?有这积极劲儿,用在别的地方多好!” 好家伙,一句话说得马校长臊眉耷眼地出去了。 吴远把锅冲干净之后,大姨子锅底的火也旺了起来。 先前微微的燎烟散的一干二净,二人间的视野一下子清晰起来。 这时候,吴远才发现,还不如让马校长来帮忙烧火呢。 六月底的日子,本来就天热。 加上大姨子换了媳妇这身宽宽大大的睡衣,领口直接大开着。 隔着个灶台,居高临下的,只要一抬眼,就春光乍现的。 好在等到锅里一倒了油,下了菜码,油烟四起的,很快又遮挡起来。 然而杨沉鱼自己个浑然不知。 加之灶眼里的火头一起来,她立马就汗水岑岑,沿着怀里往沟里淌。 黏糊得她恨不得把这薄薄的睡衣也给脱了。 说到这睡衣,她就想起了幺妹的衣柜,那真是什么样式的衣服都有啊。 挨摆着,幺妹和妹夫平时玩得就很花。 光是随便想想,就令人合不拢腿的。 于是杨沉鱼的脸颊愈发通红起来。 吴远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在大勺的翻炒爆炒下,锅里的小龙虾也肉眼可见地红艳艳起来。 至于烧火的人,被灶眼的火烤红脸蛋,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 毕竟你烧你也红。 在这过程中,也时不时有人过来。 但一进屋就被满屋的热气和油烟冲的,待不了几秒钟,就溜之大吉。 就这样,锅下面的火头噼里啪啦,锅里面的龙虾稀里哗啦。 除此之外,俩人都没多话。 以至于杨沉鱼实在耐受不住了,才寻摸着话题道:“听说你跟落雁月底准备一起去首都?” “不假!”吴远点点头道:“这回你要是想买什么,可以让她带。” 一句话直接戳到了杨沉鱼软肋道:“买什么买,买再多也是白搭。” 再说了,你们俩口子出双入对的。 让幺妹代买,不就等于是让你代买么? 吴远也没多想,径自哦了一声道:“不买最好,毕竟孩子大了,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而且你今后跟大姐夫说话,也得照顾点大姐夫的面子,好歹人家是马校长!” 杨沉鱼话匣子顿时打开了,连带着人都坐不住了,直接站起来跟吴远理论。 “男人的面子,是不是得靠自己实力去挣?” “是是是。” “我不是没给他机会,可他不管用呀!” “没准是你要求太高?” “你知道我说得是什么事么?就说要求高。” 吴远一愣:“现在知道了。” 话题也随之戛然而止,聊死了。 场面一安静下来,越安静就越尴尬。 好在等十三香小龙虾一出锅,凉水冲洗热锅,发出滋啦啦的声音,倒显得没那么安静。 吴远接着就烧葱爆鳝段。 这个之前没在这么大的家宴上上过。 所以吴远一开炒,就吸引了大姨子的注意。 杨沉鱼顿时忘了尴尬,看着吴远熟稔地爆炒着鳝段,不由感慨道:“你怎么什么都会呀!” 吴远随口道:“我会的可多了。” 结果杨沉鱼一听,就啐了一口。 得,又想歪了。 等到葱爆鳝段出了锅,就剩下最常烧的水煮鱼片了。 眼瞅着大姨子都热成了个汗人了,吴远直接把人撵走了,那衣服都湿的贴身了,还不自知。 不如撵走了,眼不见为净。 反正灶里的火也坐稳了,随便添点柴火,就足够烧这道水煮鱼的了。 很快,水煮鱼也热气腾腾地做好了。 等端到餐桌上,再到厨房那边烧一勺热油一浇就好。 眼下这种灶锅里烧油是能烧,但舀起来浇在鱼片上却很费劲,而且容易舀不干净。 忙完这一切,吴远身上也汗湿得差不多了。 但因为洗澡间里,杨沉鱼正在用,他只能先到外头凉快凉快去。 刚走出小楼,老丈人杨支书兴匆匆地回来了。 裤脚卷的老高,也没能避免泥点溅得长裤上到处都是。 没等吴远追问,马长山就散烟给老丈人道:“爹,你这是怎么搞得?” 杨支书拈着俩指头接过香烟道:“这不来水了么,地头沟渠有地方漏水,我就给弄了弄。” 言罢还感叹道:“这水来得多不容易啊!” 但感慨归感慨,老丈人眉宇间的喜悦是遮不住的。 甚至比小龙虾养殖取得突破,还要高兴。 夜幕降临。 大人一桌,小孩一桌。 两桌一模一样的席面准备好了。 唯一有区别的,就是大人这桌有酒,孩子们那桌只有饮料。 刘慧也看出老头子今晚特别高兴,所以喝酒什么的,一个字都没说。 过节就要有个过节的样子。 扫兴的话,就不说了。 酒盅满上,老支书嗓子一清,就习惯性地发表讲话道:“这一转眼,半年又过去了。上半年,一场大水,村里过得挺不容易,到了麦子也没收多少。” “如今干旱多日的稻子也迎来了救命之水,下半年的日子总算是有盼头了。今天在幺闺女家里,齐聚一堂的,希望你们每个小家庭,下半年都能顺风顺水,兴旺发达。” 要不说老支书这讲话还是有几分水平的。 众人碰盅,一饮而尽。 紧接着,孩子们那桌已经对满桌的美味佳肴,发起了集中冲锋。 水煮鱼是小姑父的拿手好菜了。 可是十三香小龙虾也是超棒的! 至于这新出来的葱爆鳝段,看着也很美味的样子。 究竟该先尝哪一道菜呢? 好为难。 大人这桌,马长山夹了筷子鳝段,吃得赞不绝口道:“这东西野生的,大补呀!” 结果杨沉鱼立马替他夹了好几筷子道:“那你多吃点,补补。” 众人纷纷忍不住笑。 吴远更是直接对老支书道:“爹,下回再有这种黄鳝,你知道该送给谁了吧?” 第555章 这种事儿,换谁能不惦记? 听了这句玩笑话,老支书直接瞪着大闺女道:“公开场合,你也给长山留点面子!” 众人的笑,也就因此憋了回去。 其实同龄之间,拿这种事当作打趣调侃,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当着老支书的面,是有些离谱了。 饶是如此,也没抵挡住众人品尝葱爆鳝段的热情。 毕竟是吴远推出的一道新的拿手好菜。 蒋凡尝过之后,更是直接道:“妹夫,就凭你这几道菜的手艺,不当大老板,干个名厨也是绰绰有余了。还得是国宴那种级别的!” 前面的话倒是差不多。 最后一句就纯是吹捧了。 然而杨猛不仅不以为意,反而配合着媳妇狂点头。 杨贲尝过一个,就开始摸着隆起的大肚皮犹豫道:“哎,我不能再吃了。” 说着趁肚子不注意,又夹了一块鳝段扔进了嘴里。 一顿晚饭吃下来。 除了老支书,众人酒倒是没喝多少。 但肚子绝对是吃得滚溜圆的。 尤其是孩子们,个个撑的直打嗝,连刘慧新蒸的白面馒头都吃不下了。 好在,大人这桌的饺子和白面馒头,全都没落下。 没让刘慧这一番辛苦白费。 一顿饭吃到了八点多钟。 虽然还有不少剩菜,但剩的不多。 女眷们一起帮忙收拾残局,擦桌的擦桌,洗碗的洗碗。 大老爷们来到院子里,在月朗星稀下,抽一根饭后烟。 杨贲边抽还边捧着隆起的肚皮后悔道:“哎,又没控制住!我太难了。” 马校长当即点破道:“你还好意思说!要不是你大姐替我夹了几块,那葱爆鳝段我都吃不到几块。”接着依旧回味无穷道:“葱爆鳝段,真绝了!” 随即冲着吴远连竖大拇指。 杨猛却提起道:“好妹夫,听说县里的十三香小龙虾是你让开的,怎么没到市里或者外地也开几家分店?” 吴远实话实说道:“未来是这样打算的,但眼下,一来没找到合适的人选,二来在小龙虾人工养殖取得突破之前,供应也是问题。” 马长山了然道:“怪不得吃饭时,爹提了好几次小龙虾养殖的事儿。” “可不么?关系重大!”吴远道。 杨贲喟然道:“也就是今年,我才发现,当农民这是不容易。一旦遇到个天灾人祸的,很可能这个坎就过不去了。” 马长山看得更真切点道:“其实这社会对农民就不公平,所以农民家的孩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这一点,我在学校里,经常跟孩子们强调。” 这时,一直坐在门廊下台阶上的老支书,突然站起身来,作势要回去。 但瞅那走路的样子,有点踉跄不稳。 杨贲当即扶上老支书,转头问杨猛道:“你们今晚也别回了吧,跟我们一起,回爹家住一晚再走。” 吴远这边又补充道:“有急事想走也行,我马上打电话叫人开车来。” 杨猛也接着扶住老父亲道:“算了,歇一晚也好。” 这就剩下大姨子一家了,但是招娣已经开车过来了。 说走就走。 一大家子人,转瞬间走了个干净。 小江和玥玥怅然若失之下,顿觉困意来袭,坐在沙发上,频频地点头打瞌睡。 刘慧连忙拉着俩孩子去洗澡。 跟一堆孩子没命地疯了一下午和晚上,浑身汗津津的,根本没法睡。 等到俩孩子洗完澡,往床上一放,倒头就睡。 杨落雁把空调打开让俩孩子舒服地睡。 结果转头一下楼,刘慧就摸过遥控器把空调关了,改开电风扇。 这玩意凉飕飕的,半夜能冻醒人。 气得回到一楼卧室的杨落雁,直跺脚。 吴远伸手揽过媳妇宽慰道:“媳妇,别生气,咱们开空调就行。” 等到杨落雁平复下来,就听吴远挑着眉头问起道:“媳妇,你是不是还忘了什么事?” 杨落雁不明就里地扎起头发道:“什么事?大门锁好了,煤气灶也都关了,楼上蚊香也点了,小楼门窗也都关好了。还能有什么事?” “你忘了第二次惩罚的事了?” 杨落雁骤然回想起来,没好气地啐道:“瞅你惦记这事的积极劲儿,真跟我姐是一对!” 吴远理直气壮地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没什么!你等着……” 旗袍加丝袜,这事换谁能不惦记? 隔天醒来,太阳照常升起。 但吴远却没有早起,因为今儿是星期天。 这几天折腾的,也该给自己放一天假了。 躺在床上,看了会电视,直到玥玥这孩子跑进来,拖他起床,让他陪玩。 吴远叹了口气。 没办法,闺女有命,莫敢不从。 那就起吧,陪闺女玩是头等大事。 结果等他洗漱完毕,吃过早饭,玥玥自己就玩得津津有味的,全然忘了他这个工具人。 咱也不能跟宝贝闺女计较不是? 于是干脆出门溜达去。 自打昨天放了水,门前田里的禾苗肉眼可见地活过来了。 那浓浓的绿意,一看就跟之前的惨绿,大不一样,看得代婶乐呵呵的。 吴远跟代婶打了声招呼,转身拐上小楼后面的村道。 没走几步,就见村办小学的楼房已经拔地而起。 一群人正在热热闹闹地,期盼着什么。 吴远走进一看,原来今儿是学校教室统一上梁封顶的日子。 远近不少没上学的孩子们,闻讯而来。 翘首以盼地等着放鞭炮撒糖。 上梁封顶的仪式是工头张永成主持的,一见吴远到来,连忙要请他过来主持这仪式。 吴远摆摆手,谢绝道:“快开始吧,大家伙都等急咯!” 众人纷纷附和。 随着张永成一声令下,盖房的木工周师傅,象征性地敲了敲梁钉,接着鞭炮声噼里啪啦地炸开来。 不过孩子们听惯了鞭炮声,并不害怕。 反而慢慢接近大梁正下方,等待着糖果雨的降临。 紧接着,站在梁上四处的师傅们,从兜里一把把地往外抓混杂着花生核桃的糖果,随手就撒,下面的孩子们顿时抢作一片。 然而,糖果总是不够的。 这年头普遍缺糖少果的,准备再多的糖果都不够撒的。 第556章 工期有保证,离不了大谱 撒完了糖果,就撒烟。 孩子们忙着抢糖果,成年人忙着抢烟。 抢多抢少的,都图个乐呵,倒没人抢急眼。 张永成忙完这一切,连忙爬下来,从左兜里掏出包好烟,撕开散给吴远。 吴远接了烟,又被上了火。 这才舒舒坦坦地吐出一口烟来道:“这个工程干得如何?” 张永成有点珍惜地掏了一根好烟给自己点上,嘴里叼着烟,以至于含混不清地道:“吴老板,不提了。真要提的话,只能说好险我没亏钱。” 这话,吴远自是不信的。 以前世对张永成的了解,他这话的意思,大抵是等于,没有想象中那么赚钱。 但肯定不至于亏钱。 最起码的一点,工期控制上没差多少。 那就离不了大谱。 说话间,吴远围着学校里的几栋房子转了转。 活糙是糙了点,但质量还说得过去,就像是老代师傅做的木匠活一样。 虽然丑,但结实。 加之跟前世相比,教室里刷了自流平的水泥地。 将来学生上课,也不至于前排认真听讲,后排在那儿挖土坑玩了。 一圈转下来,回到原地。 围观的大人孩子们全都散的差不多了。 吴远也挥挥手道:“行了,你忙吧,我走了。” 张永成连忙补上一根好烟道:“吴老板,我送送你。” 这还往哪送? 吴远没再接烟,也没要他送。 离开村办小学的工地,吴远就遇到了扛着铁锨下地的董大成。 “吴老七……板,上哪儿呢?” “随便溜达溜达去,你这干嘛呢?” “我去看看水。” 吴远扔了根华子给他,他就夹在耳朵上戴着。 索性吴远也就不点了,尽情地呼吸着地里湖里的新鲜空气。 一直到了地头,董大成才挥挥手,跟吴远分别。 吴远就继续往村部走,路上遇到村里的人,一个个都喜气洋洋的。 全然没了之前苦大仇深的样子。 其实眼下这稻子才刚返青,后面还要治病防虫抗倒伏的,有很多关要过。 但村里的人不想那么远。 至少眼前这关是过了,未来就还有希望。 一路溜达到了村部,正准备拐进村部大院,一辆自行车突然在面前停下,车上之人轻盈地落在地上,前冲之势依旧不减,差点撞到自己怀里去。 吴远就有些猝不及防地拉住对方道:“宋老师?” 没错,在他面前刹不住的人,除了宋春红,也没旁人了。 不过吴远方才倒是没听到车子的异响,此刻看过去,只见宋春红手里的自行车焕然一新的,看样子是专门翻新过。 只是这刹车翻新的效果并不好。 不然她也不至于差点冲进自己怀里。 相比于自行车的焕然一新,宋春红此刻的风貌更是判若两人。 皮肤虽然被晒黑不少,但脸上的表情明显更加丰富了,看起来活力满满的。 而一身白底波点的连衣裙,更让她看起来仙气飘飘的。 宋春红可没觉着自己怎么样。 事实上,她这一路都心怀惴惴的,正琢磨着提着这么点东西,到了人家怎么说呢。 结果半路上就提前遇到了。 腹稿打了好多遍,此刻涌到嗓子口,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 直到吴远再次问起她道:“这是上哪儿去?” 吴远也看到了宋老师后座上绑着的化肥袋子,里头似乎装着鸡鸭一类的活物,还在动弹着。 其实鸡鸭之类的,拴住了腿,直接挂在后座,掖在弹簧夹下面,既稳当又省事。 宋老师这样废了个袋子,搞得如此麻烦,还是缺乏生活经验哪。 吴远琢磨着,就听宋春红言简意赅地道:“去你家。” “哦!”吴远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随即才反应过来:“什么?去我家?” 宋春红脸红的愈发娇艳了,贝齿在略微晒黑的皮肤映衬下,显得格外白皙道:“我妈说了,教师编的事,无论如何得谢谢您帮忙。所以就趁着这端午节的机会,给你送两只鸭子解解馋。” 看来这事还是没糊弄过去呀。 吴远心里想着这话,嘴上却坚决矢口否认道:“宋老师,你进教师编,跟我也没关系,那是教育所栗主任根据多方考察和衡量,所做出的决定。” 听着这话,宋春红忽然觉着,自己就没那么紧张了。 毕竟吴远假话都能说得如此堂而皇之,自己说点客套话,又有什么好怕的。 只是村部小商店里,不少打牌的闲老汉看过来,虽然没起哄,但明显甩牌的气势和声音都大了起来。 “一对Q,管住!” “一对K,专干你这Q……” 宋春红紧咬着贝齿,反问:“连我都不认识什么栗主任,你又怎么认识的?” 吴远大手一挥,继续强撑道:“我人面广,认识的人多,知道栗主任很正常的。” 话还没说完,宋春红就支好车子,转身开始解开后座上绑扎着的化肥袋子。 吴远看出不妙来了:“哎,哎,宋老师,你干什么?你不要解!” 然而拦不住。 即便一把抓住了那双柔嫩的手,还是按不住。 以至于按到后来,不知怎么地,化肥袋子就按到了他的手里。 接着宋春红掉头就走,追都追不上。 吴远不由摇头。 这叫什么事? 明明出来闲溜达的,却收了一袋子的礼。 看着宋春红远去的背影,吴远扬了扬手,甚至想说:要不宋老师你继续给我送家里去…… 两只鸭子,又是家里挑出来的肥鸭子。 十好几斤重呢。 这时候,小店里的老汉们冲着吴远乐呵开了。 “吴老板,这光天化日的,宋老师给你送什么好东西了?” “就是,让俺老汉们也跟着开开眼哪。” 这帮瓜老汉,还是让他们太乐呵了呀! 一个儿子跟着乔五爷在上海打工,一个闺女在媳妇杨落雁的厂里做衣服。 当然,吴远也不可能真跟他们计较什么。 八卦几句又没什么。 对自己这个男人来说,反倒是美谈。 唯一担心的就是,对人家宋老师的名声不利。 所以吴远只说了一句道:“各位老哥,你们都知道,宋老师现在端的是铁饭碗,少不得将来要教到你们的儿女或者孙子、孙女什么的。你们可得对人宋老师客气点,别什么话都往外说……” 第557章 善良的人,值得被温柔对待 一听这话,一众闲老汉立马没了嬉笑的表情,纷纷摇头道:“说什么?我们什么都没看到!打牌打牌!” “对对对,接着打牌!” 该说的说完,吴远扛起那个化肥袋子,转头就往村部大院走。 化肥袋子里的鸭子还不安分地扭了扭。 挺有劲还。 大院子里聚了三五个半大的孩子,裤腿卷着,一身泥巴,连双鞋都没有。 看起来跟泥猴子似的。 但此时此刻,他们的脸上,全都充满着期待,期待着李会计手里的秤杆高高扬起的那一刻。 当然干了多年会计的李叔,也不可能让秤杆扬得太高。 不然那就有些欺负这些孩子了。 而在秤钩上挂着的,是被泥巴糊掉了标签的袋子。 不是化肥袋子,就是尼龙袋子。 里头的东西也在动,看似活物。 这活物当然不是鸭子,而是一只只龙虾。 “二蛋,你这十四斤八两,就算你十五斤。个头算中等,一毛一斤,算你一块五,行不行?” “行行行,谢谢李二爷。” “到你了,三侉子……” 说话的李会计,这时也注意到了吴远,以及他手里的化肥袋子。 不由惊讶道:“吴老板,你不会也来卖龙虾吧?” 吴远连连否认,顺便散了根烟给李会计道:“李叔,我这里是鸭子。爹跟许叔呢?” 李会计接过华子,当即任由吴远的打火机点上道:“在屋里呢。” 吴远收回打火机道:“那我先过去。” 李会计喷出一口烟雾,又把烟塞进嘴里咬着道:“你先过去,我把这些秤完就进去。” 吴远注意到,李会计旁边的水池子里,已经收了不少的龙虾。 按照个头小中大,分三个池子里先养着。 这才大早上的,二蛋他们这应该是头一批过来卖龙虾的。 收回目光,吴远转身直奔会计室而去。 房门敞开着,老支书和老许头果然都在,只是开着风扇。 吴远一进屋,就把化肥袋子扔在门口。 里头的鸭子一沾地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失身酒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南安太妃传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碧荷衍生文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